大学生专业选择与就业情况的自我思考

2022-09-20

专业的选择对大学生意义重大, 但近年全国总体就业形势严峻, 求职大学生与就业岗位也日益呈现出僧多粥少的趋势。除了就业岗位的数量少外, 更重要的是大学生自身专业能力素养缺乏、没有必要的工作经验以及大学生自身心态不端正。在主客观双重因素影响之下, 大学生就业情况日益严峻。

我组通过本次调研活动目的就是了解我校专业选择情况和就业工作现状, 以期为大学生的就业道路指明方向。

一、调查概况

我们在三峡大学针对2013级至2011级在校学生随机不记名地发放了150份调查问卷并收回了150份。

(一) 接受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对象中, 大一年级占9.33%, 大二年级占比40.4%, 大三年级占比10.77%, 大四年级占比30.6%。而且跨多专业, 有水利环境, 土木建筑, 机械动力, 材料化工, 电气新能源, 计算机信息, 经济管理, 医学, 文学, 马克思主义, 生物制药, 体育, 外国语, 国际文化以及法学。跨度广的横向与纵向调查范围更能增强调查数据的说服力。

二、调查内容

(一) 大学生专业选择及相关问题

个人爱好、学科能力、就业前景、家长影响这四个方面是大学生专业选择时的主要影响因素, 而就所选专业是否经过学校调剂而言, 未经调剂的学生占大部分, 可见大部分学生当前所在专业还是符合自己的本意的。这两个方面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对本专业的态度, 经本次调查数据所绘图表直观反映, 如图1所示:

上文调查结果显示, 绝大多数同学选择当前的专业是出于兴趣爱好和就业前景, 对自己专业的满意程度是比较高的。专业满意度直接影响专业与就业对口度, 调查显示大部分学生希望毕业后从事与本专业对口的工作。“从麦可思研究院发布《2014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分析, 三届就业率变化趋势可见, 本科学科门类中管理学、法学半年后就业率持续上升, 高职高专专业大类中财经大类、医药卫生大类、文化教育大类、艺术设计传媒大类半年后就业率持续上升。与此同时, 2013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率 (914%) 较2012届 (90.9%) 略有上升, 比2011届 (90.2%) 上升1.2个百分点。”

上上述述资资料料让让我我们们对对专专业业与与就就业业的的相相关关性性又又有有了了新新的的认认知, 专业与就业差异性是必然存在的, 因此大学生就业竞争激烈, 满意的专业以及满意的工作期待并不等于能得到好的工作, 不同专业有不同专业的就业压力, 红牌专业求满意靠在人才中力争上游, 绿牌专业求满意靠稳中求胜。此外, 即使有些红牌专业在就业率上有一定程度的上升, 但是其整体的就业情况仍然不容乐观, 因此专业与就业的相关性我们无法否认。

(二) 以薪资为切入点的调查

1. 大学生刚毕业对月薪的要求

大学生自身的对未来工作的物质期望对就业的影响也是一个调查点, 所以在此次调查中我们也对大学生毕业后的薪资期待进行了调查。如图2所示:

大部分大学生的薪资要求在3000以上, 结合当前整个的经济环境, 笔者并不认为这个数字特别高, 可见大学生对自己将来就业有自己的定位思考。但是刚毕业就要求3000或4000以上在并不发达的地区可能会有一些困难, 这也应当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当然我们这里的月薪要求指的是全部拿到手的工资) 。不过在笔者之前看到的有关新闻报道中, 2015年毕业生的月薪要求也普遍在3000以上, 多数国企外企也愿意给出这样的条件, 也就是说毕业生的薪资要求还是在社会能接受的范围内的。

2. 薪水与专业相悖时的选择

很多毕业大学生认为为了更好的就业, 在专业不突出的情况下, 考研是提高薪水的关键。但是这件事笔者认为主要有两个问题存在, 以下就是我们的分析:

首先是有关考研与今后就业的问题, 大多数不是名牌大学走出来的学生在临近毕业的时候都有可能会有想考研的想法, 但是考研是否代表着今后有更好地就业机会, 这个问题是值得思考的, 第一, 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读研究生, 有的同学没有做学术的兴趣, 就没有特别必要去考研;第二, 不是所有研究生毕业后的工资待遇都比本科生高, 第三, 学历高对工作的要求也高, 研究生毕业就失业的情况还大大存在。因此在笔者看来, 为提高薪水, 考研并不是就业里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其次是毕业生是否懂得通过法律途径保护自己的平等就业权的问题。2013年4月教育部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服务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 凡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举办的招聘活动, 严禁发布含有限定985高校、211高校等字样的招聘信息, 并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就业歧视。笔者在此处再次提出这一问题, 也是希望在毕业季到来之前为高校毕业学生寻求更多的权益保障。笔者在生活中总会听到这样的说法, 名校毕业证是你毕业后寻求好工作的敲门砖。现实中确有大企业看不上普通大学出来的学生, 即便他的能力不会比985, 211里出来的学生差。在这些情况下, 毕业生就应该拿起法律的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就业权, 就业是一个双向的选择, 不是只有企业挑毕业生, 毕业生也有权质疑大企业做的不公平决定。

3. 用人单位招聘时看中的方面

在当前的招聘形势下, 用人单位的招聘要求无外乎对当代大学生的素质要求。换言之, 也就是专业素养。而专业素养的高低则体现在专业知识是否夯实与专业技能是否熟练。当今社会是一个能力优先的社会, 用人单位看中的无非是你的能力给公司带来的效益。因此, 与其抱怨社会就业形势严峻, 不如从自身的专业素质提高这方面为切入点, 努力适应社会发展趋势才能实现自身价值。

(三) 对就业难原因的调查

1. 大学生专业素质低

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情况压力大困难多的问题究竟从何而来, 结合前面的调查结果, 可以看出就业难并不只是我们传统意义上认为的因为社会就业岗位供求失衡的问题, 还有很大一部分是大学生自身的原因。一是最初专业选择的盲目性导致后期学习没有兴趣从而缺乏动力, 以致没有形成足够的专业素养, 专业基础知识学习不够扎实无法胜任所应聘的工作需求;二是因为平时对就业的不关注, 很多人都是在临近毕业才开始关注就业形势, 发现自己的专业水平与就业需求的差距太大;三是大学生没有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部分大学生眼界太高, 非高薪工作不去, 等到醒悟时, 招聘的大潮已过, 不得不说为时晚矣;四是大学生平时缺乏实践锻炼、没有工作经验, 招聘企业对其工作能力质疑。

2. 社会整体就业形势严峻

从2015年各方的调查情况来看, 全国的大学生就业市场整体良好, 但结构性问题仍存在, 大学生就业压力并没有减轻。“证券新闻北京商报通过微博提出, 2015年就业总量压力依然较大, 2015届毕业生总数将超过2014年, 国家和地方经济增速进入新常态, 宏观就业压力不减。而且2015年就业需求在结构性方面有变化, 民营中小企业、二三线城市需求明显上升, 毕业生对就业的期望值与社会需求有明显差别。”社会大环境的变化导致的就业形势走向是我们无法改变的, 从而导致大学毕业生在已有就业困难的基础上又将面临新的问题。

三、结果分析

在专业学习的态度上, 同学们表现的并不积极, 专业基础知识学习不牢靠, 无法胜任工作岗位招聘需求。如果要将当前所学的专业作为未来就业的方向, 实在令人堪忧。这也正是大学生当前就业难的一项重要客观原因。同学们对就业的关注度较低, 对就业形势的把握与分析并不准确, 并没有从自身找问题, 而是将问题依旧置身于社会的大背景下。对薪资的要求过高, 没有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和择业观。专业与就业对口是理想型, 值得注意的是, 现实中专业与职业的一致性并不是绝对的, 需要适当的转变就业观念和调整择业方向, 灵活应变。自主创业是本次调查研究的又一个切入点, 大学生们有创新意识, 但又有障碍, 有顾虑, 得不到相应的支持。

四、解决对策

我组通过本次调研活动, 对大学生专业选择和就业问题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在发现问题的基础上, 我们将根据实际情况给出合理的建议与对策, 以期为大学生谋求更好地发展道路。

首先在专业选择方面要慎重, 专业是就业环节最基础的一步。只有选择了自己感兴趣的专业, 在后期的大学学习中才会主动投入本专业基础知识学习, 为将来就业打下厚实的专业基础, 从而提高专业与就业的对口度。另一方面, 大学生也需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平等的对待各行业工作, 寻找适合自己的工作。其次, 学校应当在日常工作中积极拓展大学生就业信息渠道, 以便大学生及时掌握就业最新消息。另外, 国家可以出台积极的就业政策, 增添就业岗位, 扩大就业率。企业也可以为刚毕业大学生提供职业技能培训机会, 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社会也可以组织专家进行专业的就业指导咨询工作, 让大学生及时准确地了解各类就业信息以便更好地选择职业。大学生可以抓住机遇利用国家优惠政策, 充分发挥自己的创新意识积极创业, 既解决了就业问题, 又可以为社会带来一份贡献, 从而在根本上突破就业瓶颈。

五、结语

此次调研活动历时一年, 感谢团队成员相互配合。同时, 非常感谢参与本次问卷调查的同学们的积极配合以及指导老师的悉心引导!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就业制度的不断改革以及高校扩招政策出台, 毕业生数量日益增长使得大学生就业形势也越来越严峻了, 大学生就业已经成为了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为此, 本小组特意进行了以“大学生专业选择与就业情况的自我思考”为主题的实践调研, 通过“调查问卷”、“数据分析”、“文献资料阅读”、“实地走访三大创业孵化基地”等多样的方式, 我们对大学生专业选择的满意度、专业与就业的对口状况、就业形势分析、就业的原因分析以及大学生自主创业等方面做了详细的调研分析, 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一些存在的紧要问题, 通过小组成员合力探索我们对这些问题也提出了自己的合理建议。

关键词:专业选择,就业形势,就业观念

参考文献

[1] 黄炜编著.大学生就业不难[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8.

[2] 郭建锋主编.大学生生涯规划[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9.

[3] 贺杰著.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规划与就业指导[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8.

[4] 侯麓主编.走向成功[M].北京: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 2007.

[5] 黄炜编著.大学生就业不难[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8.

[6] 简蓉主编.赢在就业起跑线上[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 2008.

[7] 卡玛主编.谁说本科生找不到好工作[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8.

[8] 任淑梅著.职海起锚[M].北京:群众出版社, 2003.

[9] 李世萍主编.大学生创业理论与实践[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 2008.

[10] 刘艳, 商金龙编著.毕业不失业[M].呼和浩特:内蒙古文化出版社, 2009.

上一篇:智慧物流管理中物联网的实际应用下一篇:引导中学生学习我国传统音乐的探索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