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改革反思

2023-02-15

1952年开始实行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 (以下简称高考) , 是我国一项独具特色的教育考试制度。它在招生名额、报考条件、考试内容、命题、阅卷、录取及调配等环节都由国家明确作出并执行统一性规定。毫无疑问, 高考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客观性和公正性, 在现实生活中, 大概很难找到比高考更为公平的竞争了。它摒弃了权力、出身和人际关系等因素对公平竞争的干扰, 保证了人人凭才能平等地接受教育的正当权利。它对维护中学的教育秩序, 提高我国基础教育的教学质量在某种程度上起到了强化和督促作用。此外, 在基本上起到了区分和筛选功能及具有较高权威性基础上, 高考保证了国家对考务管理的规范划一, 可操作性强, 有较高的规模效益。[1]并且, 高考在维护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稳定, 促进多民族文化的交流融合等方面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高等教育规模和高校自主权的扩大, 统一高考由于其重才轻德, 压抑考生个性和求异思维, 缺乏特色和灵活性的固有缺陷, 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诟病。人们对高考非议最多的就是高考指挥棒使基础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 导致应式教育的盛行。应试教育使基础教育发生偏向, 变成了放弃大多数, 只为少数人服务的教育, 造成巨大的教育资源浪费;它只重智力发展, 阻碍了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它压制学生的个性、特长和受好, 不重视学生创新能力、合作精神、宽容心态等基本素质的培养;且一考定终生剥夺了很多人进一步接受教育的机会和进一步发展的权利。有学者这样认为:统一高考制度泯灭人一生中最有创造性年华的发展, 让富有想象力的学生沉湎于死记硬背和繁琐的揣摩求证中, 其影响与科举制使强盛的中华民族日益衰落的后果并无二致。因此, 废除统考制, 就是要避免鸦片战争的历史悲剧重演。[2]

有鉴于此, 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 全国各省市在高考科目设置、高考内容、高考形式、录取方式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在考试科目上, 由“大文大理”改为“3+2”, 再发展到今天的“3+X” (X有不同形式) 。在考试形式上, 2000年起, 北京、上海等少数省市试行春季高考, 但它很大程度上是给往届生提供第二次机会, 影响不大, 此外, 为解决片面追求升学率而导致的群体偏科现象, 全国一度推行会考制度, 但现今大多流于形式, 有的甚至废弃了会考制度。高考内容上的改革主要是强调命题要从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转向, 注重对考生能力和素质的考察。录取方式上主要是实施计算机网上录取, 并一度试行推荐保送制度 (97年停止) , 招收特长生 (主要是音、体、美) 以及重点高校少量的自主招生 (有最低的文化分控制线) 。针对目前已推行的改革措施, 很多专家学者认为它们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中国单一性的一考定终生的高考模式。而目前世界高考招生制度改革的共同模式及发展趋势是:一, 多元化入学方式, 分类招生, 主要有资格认定型、基准淘汰型和竞争选拔型三种;二, 考试评价由专业为主向能力性向为主发展, 且考试内容方法综合化、过程化, 统一考试与大学单独考核相结合;三, 招生上各高校实行综合选拔标准上的自主招生;四, 考试管理由政府行为向社会化经营方向发展。根据对现行高考制度的研究, 参照欧、美、日、台的高校招生录取制度, 专家学者们提出了以下多元化的高考改革建议模式 (经笔者综合取舍) , 一, 建立高中生综合考评制, 对学生在学校德、智、体等各方面进行综合考评, 每学年一次, 考评结果载入学生档案并把它作为考生申请大学的依据之一;二, 实行辅修科目的会考制, 成绩只记合格不合格, 经补考仍不合格则取消其参加大学入学考试资格;三, 实行大学入学资格考试, 资格考试由国家统一进行, 不定名额比例, 不划分数线, 一律以及格为合格, 通过这次考试就具有了向高等学校申请入学的资格;四, 各高校根据不同层次采取不同的招生政策, 用综合选拔标准自主招生;五, 大学里采用竞争机制和淘汰制, 通过严格考试保证学生质量, 打破一考定终生的现象。[3]

综合上述高考改革现实与改革趋势, 笔者认为至少有三个问题应提出探讨:

1 统一高考制度要不要改革的问题

部分反对改革统一高考制度的专家学者认为, 统一高考最大的价值在于它能确保公平, 分数面前人人平等, 现实中再没有比高考更公平、公正、公开, 更好的考试制度了。在中国这样一个法制法规不健全, 人情风很严重的国家内, 取消统一高考将使中国教育秩序陷入极端混乱, 他们举文革中取消高考导致教育质量极度下滑的事例来说明统一高考断不可废。对此论断, 笔者不敢苟同。首先, 统一高考是以牺牲巨大的效率为代价来勉强换取一种形式上的公平的。目前高考最大的弊端是引发应试教育的盛行, 整个基础教育都围绕高考这根指挥棒转, 导致基础教育质量下滑和学生整体素质低下。学生被迫把绝大部分精力放在那些对学业发展和劳动就业都没多大关系的文字游戏和数字游戏上, 他们的激情和创造力在这种无用功中被消磨殆尽。且并不是所有人都需要参加这种统一高考, 都需要上大学, 而在这种高考制度下, 基础教育变成了只为少数人服务的应试教育, 大多数人成了一种陪太子读书的角色。这种高考制度不仅不利于每一个人的健康成长, 而且造成了巨大的教育资源浪费, 整体国民素质的提高和国家的发展与强大也深受其害。我想, 只要稍微研究一下科举制度消亡的原因, 就不会为统一高考那种所谓的公平而大声叫好了。其次, 统一高考连表面的公平都末真正做到。中国教育资源分配极其不均衡, 城市明显优于乡村, 重点中学明显优于一般中学, 起点不公平, 却追求结果公平, 这本身就不公平。在实际录取过程中, 也并不完全按分数高低来录取, 其中掺杂了很多非分数因素, 如城乡、民族、性别、应往届、生理条件等, 还有一些不能公开的。更有甚者, 同一张高考试卷, 不同地区的录取分数线相差数十分乃至上百分, 应该说,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 每个公民都平等享有受教育的权利, 可为什么会有这种人为的地区之间的不公平呢?最后, 改革统一高考制度并不是说让大学完全放开自主招生, 不要任何形式的大学入学考试选拔制度了。我们高考改革的目的是使大学入学选拔制度同基础教育相分离, 创造一个有助于高等学校选拔合格的有发展潜力的人才, 有助于中小学真正推行素质教育, 有助于高等学校扩大办学自主权的大学入学选拔竞争制度。那种认为一取消统一高考就会天下大乱的想法完全是反应过敏了。

2 高考改革改什么的问题

目前高考改革实践把重点放在科目设置和考试内容的改革上。笔者认为, 这种改革实质上起不了多大作用, 因为考一门跟考十门学生负担不会有实质减轻, “3+2”也好, “3+X”也好都不能使基础教育摆脱应试的怪圈, 且只凭一张书面试卷是不能考查出学生的真正能力的, 各学科拼盘式的综合也并不能培训学生的综合能力。统一高考最大的“祸国殃民”之处在于它对整个基础教育的误导上, 考什么, 老师就教什么, 学生就学什么, 不考什么, 老师就不教什么, 学生就不学什么, 基础教育变成了高考的奴隶, 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应付考试。 (在这种体制下, 怎能培养出高素质的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呢?) 我们知道, 基础教育是面向全体国民的, 目的是培养每位国民的基本素质和必备技能, 它以达到一定标准即为合格。高等教育是面向有求知意愿有发展潜力的少数人的, 目的是培养高素质的研究型人才或较高层次的应用型人才。自觉不自觉地强迫所有人统一以舍弃基本素质的培养和全面发展为代价去应付一种并没有多大实际功效的选拔性的大学入学考试制度是极端荒谬的。要摆脱这种局面, 必须使高考同基础教育脱钩, 至少不应有直接的联系。高校招多少学生, 招什么样的学生由高校自主决定, 上不上大学, 上什么样的大学也完全是学生能力条件决定的事情。基础教育的功能目标应彻底回归本位, 不再受高考指挥棒左右。据此, 笔者认为, 高考改革的重点应放在高考形式和大学录取标准上。

3 高考改革如何适应中国国情的问题

在中国, 高考制度绝对不仅仅是一项教育制度, 它已上升到国家宏观层面, 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心理各方面都有紧密的联系, 可以说“牵一发而动全身”。在这种情况下, 不加任何约束限制地完全照搬西方的大学自主招生制度, 局面倒真有可能失控。应该承认, 统一高考还是有一定的历史现实土壤的, 它对维护思想统一和社会稳定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中国目前还有一种将人的价值、发展、成才与上大学直接联系起来的不健全社会心理。但我们决不能因噎废食, 由此而放弃高考改革。虽然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市场化大潮使高考重要性略有降低, 但笔者深切感受到它们使基础教育的应试风气更加浓厚。我们改革的主要目的是使基础教育与高考脱钩以能真正实施素质教育, 决不是要取消竞争性选拔考试, 只是这种竞争的范围应逐步缩小 (越想接受优质的教育越需要经过激烈的竞争) 以减少不必要的教育资源浪费, 且竞争应主要以能力的竞争和综合素质的竞争为主。我们改革的最终目的是打破一考定终生, 让人能全面发展, 上大学成为根据自身能力条件自由理性选择的事情。为此, 除对高考制度本身进行改革外, 还要进行各种配套改革与完善措施。其中最重要的有高等教育体制改革, 要既让高校能自主招生 (自主招生也要公平、公正、公开) , 又让教育质量成为高校发展的生命。此外, 国家对考试录取各个环节应进行严格的宏观监管, 严控不公平、不公正现象, 国家还应进行人才评价制度、人事管理制度的改革, 做到不唯文凭、不唯学历, 促进人才的自由合理流动。同时, 国家还要采取相关措施加强民族凝聚力, 促进共同价值观念的培养, 保持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 并引导全社会形成一种积极健康的价值观、发展观与成才观。只有这样, 高考改革才有可能在一个被国人广泛接受、认可的大背景下成功实施。

摘要:通过对目前中国高考改革现实与改革趋势的分析, 我们认为, 统一高考制度必须要进行改革, 高考改革的重点应放在高考形式和大学录取标准上, 以使面向所有人的以达到一定水平为目标的基础教育与竞争性的选拔性的大学入学考试制度相分离并能真正实施素质教育, 同时探寻改革的配套措施以使改革能在一个适合中国国情的大背景中进行。

关键词:高考改革,录取标准,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 韩广才, 符永宏, 兰登明.我国现行高考招生制度的问题透视[J].江苏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0 (3) .

[2] 冯增俊.全国统一高考制度与中华民族创新精神[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2001 (4) .

[3] 任春亮.从外国高校招生形式看我国高考制度的改革[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 , 1998 (2) .

上一篇:山水画的哲学思想下一篇:基于建筑物管理系统的集成研究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