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会计教学改革探讨

2023-01-08

1 管理会计的教学现状

管理会计学是会计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是为适应当代经济的发展要求, 以强化企业内部经营管理、实现最佳经济效益为目的, 以现代企业经营活动及其价值表现为对象, 通过对财务等信息的深加工和再利用, 实现对经济过程的预测、决策和控制等职能的学科。当前我国各高等院校的会计专业均把管理会计学作为核心课程, 对该课程的重视程度也日益提升, 但在教学方法上仍主要侧重于理论教学, 很少应用实践教学环节, 导致大部分学生仅对中级会计师考试和注册会计师考试中涉及的管理会计学内容有所了解, 忽视了管理会计在实务中的具体运用和操作方法, 使得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目前很多院校对管理会计的重视程度不够, 在其教学过程的各环节存在诸多的问题, 管理会计的教学已远不能满足社会发展和企业管理的现实需要。为此, 高校管理会计的教学应做相应的改革。

2 管理会计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2.1 管理会计教学目标偏离现实

由于管理会计在我国一直未受到应有的重视, 这使得即便是以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的高校也未将这一目标贯彻在管理会计的教学中。目前我国高校管理会计的教学目标主要定位于使学生掌握管理会计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分析方法。管理会计的生命力体现在其源于实践、总结经验、指导应用的特征。这就决定了管理会计人员不仅要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 更要具有能结合现实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职业素养。然而, 目前我国高校管理会计的教学目标主要定位于使学生掌握管理会计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分析方法, 更多地看重学生利用简化的数理模型计算相关指标的精确性以及对定性分析方法掌握的熟练程度, 而忽视对学生思维的训练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这样的教学目标势必造成学生只会“纸上谈兵”。当面对实际工作时, 却不知从何入手, 缺乏必要的分析能力和应对能力, 无法指导现代社会复杂多样的经济活动。为了能够更好地为社会输送大量的优秀管理会计人才, 有必要对现有的管理会计教学进行调整。

2.2 教学方法单一, 教学手段落后

目前, 管理会计这门课程的教学方式比较陈旧, 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教学方法陈旧。主要采用教师讲解为主、学生自学为辅的方法, 学生往往被看成说教的对象, 师生间缺少互动, 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二是实践教学缺乏。在多数高校, 几乎没有关于管理会计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 个别学校即使安排了实践教学环节, 也多变成了简单的案例分析课, 或者随便找个企业走马观花式地参观一下, 实在有违实践教学的初衷。三是考核方式单一。目前多数高校对学生的评价主要采取标准化考试的方式, 着重考核学生对基本内容、基本方法的掌握程度, 缺少对学生发散性思维和创新性思维的考核, 以致培养的学生“高分低能”, 不能很好地满足社会的需求。管理会计学课程一旦定位成以理论为主, 甚至以应试教育为目标, 必然出现教学手段单一, 课堂学习毫无生气。

2.3 管理会计与其他学科边界认识不清

管理会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是财务管理专业、会计专业、审计专业等工商管理类专业的三门核心课程。纵览这三门课程的教材, 内容交叉重复现象严重。三门课程之间重复的内容包括:财务预算和存货管理 (存货控制) ;财务管理和管理会计之间重复的内容主要包括:财务分析、货币的时间价值、投资决策、资金需要量预测及经营杠杆等;管理会计与成本会计之间重复的内容包括:变动成本法、作业成本法、成本预测与成本决策、标准成本法、责任中心及业绩考核等。这种现状不仅浪费了有限的教学资源, 同时也浪费了学生的宝贵时间, 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更不利于管理会计、成本会计及财务管理相关学科的建设及长远发展。因此, 有必要对管理会计的课程内容进行改革。

2.4 地位明显偏低, 没有形成课程体系

由于长期受传统观念的影响, 相较于财务会计和财务管理等会计主干课程相比, 管理会计的地位明显偏低。首先, 几乎所有高校的财务会计和财务管理类课程都形成了一个从初级到中级高级以及实验的完整课程体系, 而大多数高校一般都只开设一门管理会计课程, 或者是和成本会计合并开设一门成本管理会计课程。实际上管理会计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边缘学科, 而涉及相关领域的课程设置明显不足。其次, 课时明显偏少。由于没有形成完整的课程体系, 而一般管理会计只开设32-48课时。由于课时有限, 教师也只能讲授一些基本理论。最后, 管理会计一般开设在第6或第7学期, 此时学生多半忙于考研或是找工作;加上课程讲授的又是基本理论知识, 很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管理会计理论体系缺乏明确的中心和清晰的主线, 内容之间缺乏实质性联系, 尚未形成一整套真正意义上的管理会计体系。

3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管理会计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

针对在管理会计课程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结合应用型人才培养对实践能力的要求, 高校应着重从以下四个方面对管理会计教学进行改革。

3.1 调整管理会计的教学目标

为了满足现代社会对新型管理会计人才的需求, 我国管理会计教学应转变以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传授为主要目的的传承式教育思想, 树立以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标的新的教学理念。在确定管理会计的教学目标时, 应重视对学生思维的训练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管理会计的相关理论和基本方法, 还要激发学生的开拓性思维, 锻炼其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努力将学生培养成能够承担企业计划、控制和评价等相关的各项工作, 并能够通过设计企业流程、协调组织企业工作等多种方式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 帮助企业完善内部控制, 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的高素质管理人员。

3.2 创新管理会计的教学方式

管理会计在教学过程中应改变传统教学方法单一的现状, 采用多种模式进行教学。首先, 可以以问题为主线展开教学, 先通过不起眼的生活问题以小见大, 然后延伸到企业比较复杂的问题中去, 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其次, 可以以案例为突破口, 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案例教学是推进管理会计理论在实践中应用的有效途径, 贯穿整个教学活动, 教师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根据不同的教学目的, 可以将管理会计案例分为导入式案例和讨论式案例两种形式。导入式案例安排在新内容开始之前, 主要目的是通过对案例中某些现象或者某种现实问题的提问, 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进而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积极性。讨论式案例安排在某一部分内容学完之后再展开, 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巩固学过的知识点, 并培养学生利用管理会计的相关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 管理会计课程教学过程中, 可以更多采用问题回答以及小组讨论相结合的启发式教学方式,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3.3 整合管理会计教学内容

鉴于我国管理会计与成本会计、财务管理三门课程交叉重复的情况, 有必要将这三门课的内容体系做出一定的调整。一是管理会计与成本会计的整合。作为一门传统的基础性学科, 成本会计的主要职能是核算和监督, 因此可将重复的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成本控制与考核等内容划入管理会计学的研究领域。二是管理会计与财务管理的整合。将货币时间价值、财务分析、资金需要量预测、经营杠杆等内容纳入财务管理更加合适。对于投资决策和预算管理这两个重复点, 两个学科应有所侧重, 分别从不同角度进行讲授。具体来讲, 对于投资决策这部分内容, 管理会计侧重单纯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和完整工业投资项目, 而财务管理则以证券投资为主, 对于预算管理这个重复点, 管理会计应从整个企业的角度出发, 按规定的程序编制包括业务预算、专门决策预算和财务预算在内的全面预算, 而财务管理应以财务预算的详细编制与考核方法为主。

4 结语

综上所述, 设计并强化管理会计实践教学体系。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下的管理会计教学一定要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可以仿照财务会计等课程, 设计出管理会计实践教学体系:以校内实践环节为基础, 以校外实践环节为补充, 以校内外科研环节为高度, 形成循序渐进的实践教学体系。校内实践环节通常由课堂实践教学、实训环节 (如一些管理会计软件) 和实验环节 (如沙盘实验等) 组成, 一般结合其课程理论教学进行, 可安排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或课程结束后。校外实践环节则可以通过有针对性地和一些企业签订实习基地合作关系来实现。

摘要:管理会计是现代会计学的重要分支, 是把会计和管理融合在一起的一门交叉性学科。其主要目的是通过计划和控制企业的经济活动, 改进企业的经营管理, 提高经济效益。面对纷繁复杂的管理事务, 企业迫切需要理论知识全面、适应能力强、能够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型管理会计人才。因此, 在管理会计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不仅需要传授给学生基本理论知识, 更应注重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然而, 目前我国会计学专业、管理会计在教学目标、内容、方式及涉足领域等方面还存在着各种问题, 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明显不足, 难以满足企业的需求, 必须进行改革。

关键词:教学,会计,浅谈

上一篇: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下一篇:运动员临场产生心理变化的原因分析及调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