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适能评定理论与方法

2024-04-18

体适能评定理论与方法(共6篇)

篇1:体适能评定理论与方法

《体适能评定理论与方法》是体育教育、运动训练、社会体育以及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必修课之一。“体适能评定理论与方法”是对体育范畴内身体综合能力及有关因素进行测量与价值判断的一门新兴的应用学科。本课程的宗旨是为人们掌握最基本的体适能评定理论与方法,拟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提高国民健康与体质水平,提高体育修养。

上世纪40年代,WHO首次提出人类健康计划,其工作重点是感染性疾病的预防;上世纪中后期,随着社会机械化、信息化程度的提高,社会人口运动缺乏,生活中体力活动成分减少,静态生活方式比例增加,结果是社会人口的疾病谱发生改变,运动不足、营养过剩或不平衡所致的社会文明病的发生率提高,各国先后制定了各种体适能测量与评价的标准,如1995年中国政府提出的《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美国政府提出的《2000年人类健康计划》,加拿大政府提出的《健康加拿大计划》,新加坡政府颁布的《生命在于运动计划》等。各个计划工作重心都从减低未成年人死亡率转移至通过各种途径和手段(如积极的开展体育活动)有效地预防与促进健康。例如美国的“体育及格标准”、前苏联的“劳卫制”、日本的“体力测定”、我国在学生中进行的“体质调查”等,均是标准化测量与评价的实施。我国在80年代初期,由华南师范大学的陈骏良先生率先翻译了第一本美国体育测量评价专著,引进了体育测量评价学科。1982年陈骏良、杨军等人,在广州体院举办了全国第一期培训班。1985年邢文华教授等正式编著出版了第一本体育测量的专业教学参考书。

1992年我校王人卫、诸剑英老师编写了《体育测量与评价》的教材,并开设了“体适能测量与评价”的教学,48学时,为全校各专业限选课程,历时4年。1995年人民体育出版出版了《体育测量与评价》教材。从1996年,我校开设了《体适能测量与评价》教学,2000年《体适能评定理论与方法》将原来全校各专业限选课程《体适能测量与评价》改为全校各专业的主干课程,一直到现在。

《体适能评定理论与方法》的教学重点从知识的传授转向了学习方法的传授,重视对学生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为此,我院积极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课程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尤其是《体适能评定理论与方法》在2003年被评为上海高校“市级精品课程”,并每年通过专家验收。

该课程包括:体适能测量的基本理论、评价基本理论、测验的编制与实施、运动与体适能、身体形态、机能、素质及运动技术的测量与评价,体质的测量与评价,运动员科学选材,循环、呼吸、运动器官系统等疾病的运动处方等。

该课程不仅是本科大学生运动健身的必需课程,也是社区健身指导者的培训课程。该课程的建设和改革,符合拓宽专业基础,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培养适应新世纪需求的高素质、复合型和创新型人才的教育理念,有力地推动了本科课程体系的改革。

篇2:体适能评定理论与方法

为何不做运动

1,缺乏时间

2,不方便

3,自我意识过强,害羞 4,健康欠佳 5,缺乏设施 6,天气欠佳

为何会做运动

1,健康及体适能 2,享受 3,身心松驰 4,挑战自己 5,社交目的 6,比赛

7,改善外表

现代健康的概念应包含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健康三个方面内容。现代对健康的科学定义是指机体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动态平衡,是一种身体、精神和社会的完满状态。

身体健康:1身体没有病,无需治疗 2身体发育正常

3有良好的食欲,夜间睡眠好 4体态脸色好,有精神 5能很好的进行日常活动,消除疲劳快

精神健康:1能与家庭成员、朋友、伙伴们协力合作 2理解人生的意义,对生活充满希望 3有正确的判断力

社会健康:1具有良好的衣、食、住条件 2社会和平,没有犯罪行为发生 3死亡率低,大家都能长寿

缺乏运动病症

1,心血管疾病

心血管疾病,又称为循环系统疾病,是一系列涉及循环系统的疾病,循环系统指人体内运送血液的器官和组织,主要包括心脏、血管(动脉、静脉、微血管),可以细分为急性和慢性,一般都是与动脉硬化有关。如心悸、呼吸困难、晕厥等,通过有氧训练能够很好的得到改善

2,高血压

是指在静息状态下动脉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增高(>=140/90mmHg),常伴有脂肪和糖代谢紊乱以及心、脑、肾和视网膜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由于部分高血压患者并无明显的临床症状,高血压又被称为人类健康的“无形杀手”。因此提高对高血压病的认识,对早期预防、及时治疗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以耐力性运动为主的运动对高血压的治疗和预防有很好的作用,单独一次的耐力性运动后,血压会降低5~7mmHg。而且在一次耐力性运动过后,血压降低会持续22小时(例如:运动后低血压),血压基础数值越高的人血压下降的越多。3,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组以慢性血葡萄糖(简称血糖)水平增高为特征的代谢病群。主要特点是血糖过高、糖尿、多尿、多饮、多食、消瘦、疲乏。4,肥胖

5,骨骼肌肉衰退

腰背痛(重心前移,骨盆前顷)

缺乏运动的人免疫能力较低,运动负荷一次性过大,可使免疫功能一次性降低。实验证明,脉率超过180次/min以上,T细胞免疫功能即下降,约需12h后才能回复。

不可改变的因素

年龄 遗传

遗传是人的体质发展变化的先天条件,对体质的强弱有重要的影响。性别

身体适能

是人体所具有的或努力达到的与身体活动相关并使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能力或状态。

1.竞技运动相关体适能

2.健康相关体适能

竞技运动相关体适能元素

1,敏捷:迅速、灵活、正确及平衡的改变身体方向及位置。

2,协调:合理调动身体能力完成各种难度的动作并符合特定训练目标的需要。3,速度:指身体位置移动及移动快慢的能力。

4,平衡:在各种身体活动姿态中,维持重心稳定的能力。

5,反应:指接受刺激至做出第一个肌肉动作时所需时间的多少。6,爆发力:在最短时间内产生相对最大力量的能力,与肌力和速度相关

健康相关体适能元素

1,心肺耐力(有氧体适能):心肺耐力是指身体能够持续长时间活动的能力 2,身体组成(脂肪百分比):是脂肪,肌肉,器官,骨骼等组织在身体中所占的比例 3,柔韧度:在一个关节或一系列关节中所产生的动作幅度 4,肌肉力量

肌力:特定肌肉或肌肉群所产生的最大力量

肌耐力:在特定时间内完成较多重复次数达到肌肉疲劳 有氧训练指导

在有氧环境下进行全身运动例如;步行、游泳。不应达到上气不接下气的程度 训练频率;每周3-5次

训练强度;最大心率50%-75% 时间长度;每节最少20分钟

(消耗过程;糖-脂肪-蛋白质)

(强度不一定要达到心率50%-75%才为有氧运动但训练强度在最大心率50%-75% 之间效果最好)

有氧-脂肪50%,糖50% 无氧-脂肪比例少,糖比例大

功能:

1.增强持续运动的能力 2.提高脂肪消耗的机会 3.增强心脏的功能 4.增加最大摄氧量

美国学者库伯曾报导,运动强度在心脏每播输出量最大时,对心脏锻炼效果最佳。实验证明,人体直立时,脉搏在130次/min左右时,每搏输出量最大。

量度你的静态心率

最准确量度静态心率的时间是充足休息(睡眠)后刚起床的时候

量度静态心率

触诊位置;

1,颈动脉量度法

2,桡动脉量度法

食指和中指指尖轻轻按压在颈动脉 利用心率监察器

有氧运动与静态心率

心肺适能较好之人士静态心率;55 心肺适能较差之人士静态心率;70 每天心率差别;15000 每周心率;100000 每年心率5200000次

经常从事适宜运动,可使心肌发达、心动徐缓、新功能增强。力量训练特别有利于心肌壁厚度的增加;耐力锻炼特别有利于心容积的加大。

卡氏公式

卡氏公式是用以计算运动目标心率相对准确的方法 目标心率=〖(220-年龄)-静态心率〗×运动强度+静态心率㎜

身体构成

皮下脂肪 肌肉

器官 骨骼

其他非脂肪物质

脂肪功能

1,主要能量储存 2,保温及保护重要器官 3,运送脂溶性维生素

4,为细胞膜、皮肤和激素正常运作的重要元素

重要脂肪

从健康及体适能两方面来分析,达到及维持最佳体脂比例是非常重要 重要脂肪是指能维持正常人体生理功能的最低限脂肪量

体脂百分比

重要脂肪 女性;11%--14% 男性3%--5% 运动员 女性;12%--22% 男性5%--13% 一般健康人士 女性 16%--25% 男性12%--18% 体脂百分比较高 女性 26%--31% 男性19%--24% 痴肥 女性 32%以上 男性25%以上

良好身体组成的定义:维持最佳体脂和非脂肪的比例对于保持健康至关重要

最佳的身体组成的比例对于提高体适能和运动表现至关重要 改善途径:1.饮食的控制 2.运动训练 评估方法:评估身体脂肪和其它组织之间的比例和各自所占体重的百分比是否处于适宜的范围。

评估方式:生物电阻抗量度法(人体成分分析仪)浮力量度法 皮褶量度法 红外线测量法

柔韧度

在一个关节或一系列关节中所能产生的动作幅度 活动自由度

为何要进行伸展运动

1,增强身体活动功能 2,减少肌肉受伤机会

3,增进关节的血液及养分供应

4,减少肌肉酸痛(放松练习—乳酸)5,减低下背痛发生机会 训练指引

1.避免对受伤患的肌肉或部位做伸展

2.每组肌肉和关节都应在安全的范围内获得充分的伸展 3.伸展的幅度必须逐渐增加

4.每个柔韧度伸展动作持续时间为6—90秒 5.柔韧度训练前应进行热身活动

伸展运动种类

 静态式伸展  弹振式伸展  动态伸展

 本体感受神经肌肉性促进法

(PNF-Proprioceptive NeuromuscularFacilitation)

静态伸展

缓慢并持续伸展一块或几组肌肉至动作末端并保持30秒。静态伸展的特点是良好的控制、缓慢的速度和在动作末端保持静止。对于久坐人士和初学者来说,它是一个非常安全的伸展方法,而且不受时间、场地、器械的限制。

弹振式伸展

是指在伸展动作末端采取弹振动作的伸展方式。弹振式伸展对于改善肌肉长度及关节柔韧性的作用还有待科学研究证明,但是这种伸展方式容易导致肌肉的拉伤。这是因为快速、突然的肌肉拉伸会造成肌肉的反振性的快速收缩,如果如果这种伸展反射出现在弹震式伸展时,产生的对抗性力量很容易使肌纤维受伤。因此,不建议不同人群使用,尤其是没有伸展训练经验的人。

动态伸展

涉及到专项运动所需的柔韧性的一种伸展方式,它主要是在动态中进行(牵涉不同的平面,角度和多个关节),在模拟一些在专项运动和比赛中的动作。这种伸展方式能有效的减少肌肉的僵硬感,增加关节活动幅度,提高运动表现。通常被专业运动员所采用,成为训练、比赛前热身的一部分

本体感受神经肌肉性促进法(PNF-Proprioceptive Neuromuscular Facilitation)

是一种帮助改善柔韧性、协调性、力量和平衡性的神经肌肉康复训练,也是物理治疗师和体能教练常用的伸展方式。这种伸展方式不只是将肌肉拉长,还协调神经使肌肉张力减少,而PNF伸展的技巧有很多种,较为常用的是“保持放松”(Hold-Relax)的技巧,教练帮助会员伸展时,教练首先把目标肌肉拉长,然后会员主动的收缩被拉长的目标肌肉与教练对抗用力(等长收缩),然后教练会尝试把肌肉拉伸到更大的幅度,整个过程包括主动部分(会员收缩肌肉)和被动部分(教练帮助会员被动伸展肌肉),并且将主动和被动部分交替重复几次。此种伸展方式主要用于专业运动训练方面和一些肌肉柔韧性较差和关节活动受限制的人士。一般健身爱好者应在物理治疗师或专业教练的指导下使用。

肌肉适能训练

肌力与肌耐力训练功能:

1.提高工作和运动的表现 2.减少患骨质疏松的机会

3.力量训练能改善外表 4.提高基础代谢率

5.减少肌肉不平衡发生的机会 肌力

健美运动/肌肉发达 肌耐力

肌力;视乎特定肌肉或肌肉群所爆发出来的最大力量

健美运动/肌肉发达;抗阻力负重训练下肌肉作出反应,增加肌肉质量(肌肉肥大)肌耐力;在特定时间内完成较多重复次数,肌肉群达至疲劳

较重2—4(1--6)

中等8—12(6--12)

较轻15(12次以上)以上

训练指引

1. 肌力肌耐力训练采用不同的训练方式 2. 训练的强度必须控制在安全的范围内 3. 训练前后应进行热身和伸展活动

4. 避免对受伤患的肌肉进行肌力肌耐力训练 5. 关节处于障碍时,选择适宜的训练方式和强度

体适能训练是一项终生的运动

功能解剖学

解剖体位

身体直立,两眼平视前方,下肢靠拢足见向前,双肢下垂于身体两侧,手掌张开向前。

确定解剖体位的作用

确定起始的姿态,可根据此描述人体系统的部位和运动的情形

轴线的定义

矢状轴—为前后方向的水平线 冠状轴—为左右方向的水平线

垂直轴—为上下方向与水平线互相垂直的垂线

解剖学上人体的各种剖面

冠状面;是沿冠状轴方向所做的切面,它是将身体分为前后两部分的纵切面 失状面;是沿矢状轴方向所做的切面,它是将身体分为左右两部分的纵切面 水平面;是沿水平线所做的切面,它是将身体分为上下两部分的纵切面,与矢状、冠状面相垂直

方位的定义

上端:人体相对较高的位置 下端:人体相对较低的位置 前侧:腹面,人体前部所在的平面 后侧:背面,人体背部所在平面 内侧:指靠近中心线的位置 外侧:指远离中心线的位置近侧:指靠近躯干的位置 远侧:指远离躯干的位置 浅层:由内向外距离体表近者为浅 深层:由内向外远离体表者为深

结缔组织

韧带 肌腱 硬骨 软骨 半月板 肌肉

韧带

高密度结缔组织,联结骨与骨之间,保持关节稳定,阻抗力量

肌腱

高密度结缔组织,联结骨与肌肉之间,从肌肉传送力量至骨骼或至软骨

硬骨

作为身体的主要结构,支撑整个身体,制造红血球及贮存钙质。

软骨

高密度白结缔组织,减低关节活动时的阻力,改善骨骼形态,维持骨与骨之间较佳 的接触,吸收震荡,分散所受的力量

半月板

只存在膝部和腕部,帮助骨骼吸收震荡力量(固定作用,不让股骨前后移动,减少压力)

肌肉

身体组织的主要成分,所有肌肉均能收缩和放松,遇到刺激时会产生收缩,其后会放松及返回原来状态。

骨骼系统

人体共有206块骨骼

中轴骨:80块 颅骨、椎骨、肋骨、胸骨 四肢骨:126块 上肢骨和肩胛带64块 下肢骨和骨盆带62块

肋骨:12对 1-7是真肋骨,8-12是假肋骨 足部:跗骨 趾骨 跖骨 跟骨 舟状骨 胸骨:剑突 胸骨柄 肋切 肩部:肩胛骨 锁骨 上臂:肱骨 前臂:尺骨 桡骨 手掌:指骨 掌骨 腕骨 骨盆:髂骨 耻骨 坐骨 大腿:股骨 脊柱:胸椎 腰椎 骶骨 尾骨 膝部:髌骨 小腿:胫骨 腓骨

脊椎33块

颈椎7 胸椎12 腰椎5 骶骨5 尾骨4 生理弯曲:颈椎前曲 胸椎后曲 腰椎前曲 骶椎后曲

骨骼功能

支持

产生活动

保护(保护神经和心脏)储存无机盐 制造血球

关节

关节是指两个或以上的硬骨相连结的位置,用作活动,视乎关节种类,有不同的灵活度 不动关节和可动关节

关节分类

结构分类;1,纤维关节 2,软骨关节 3,滑液关节

纤维关节

没有关节腔,被纤维结缔组织所连接,不可移动的。例如;头盖骨的关节

软骨关节

没有关节腔,被软骨所连接,能轻微移动

滑液关节

活动自如关节,有关节腔-被关节囊包围,有滑液膜,滑液-营养-润滑

肌肉功能 保持身体姿势 稳定关节 产生活动 产生热能

肌肉组织种类

心脏机平滑肌 骨骼肌

心脏机

位于心脏 不随意活动

平滑肌

位于体内器官外壁 不随意活动

骨骼肌

位于身体骨骼上 随意活动

骨骼肌怎样产生活动

肌肉与骨骼之间互动活动

起点:固定端或肌肉收缩时不动的一端

止点:附着在骨骼上,随骨骼的运动而移动

肩袖肌肉群

肌肉名称

肌肉收缩动作

棘/冈上肌

肩关节外展-连接肱骨上方 棘/冈下肌

肩外旋-连接肱骨后方 小圆肌

肩外旋-连接肱骨后方 肩胛提肌

肩外旋-连接肱骨前方

不应强化的肌肉

肌肉名称

肌肉连接端

肩胛提肌

颈椎到肩胛骨 肥大后有机会压迫神经,颈椎神经比较多

胸小肌

啄突到肋骨

会使人含胸,圆肩,使肩向前,向下,减小肩关节

活动能力关节压力增加

斜角肌

颈椎到肋骨

手臂的神经从锁骨通过,强化后会压迫神经

髂腰肌

胸椎12节,腰椎1~5节到股骨 跨越单关节,髋关节强化后,腰

篇3:体适能评定理论与方法

关键词:灰色误差,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残余误差

0 引言

测量是科学技术、工程项目以至日常生活各个领域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测量不确定度[1]就是对测量结果质量的定量表征, 文献[2-3]通常采用经典统计方法贝塞尔公式来计算测量结果的实验标准差, 该方法的适用条件是相同的测量条件、各次测量的独立性、足够多的测量数据及其概率分布[2], 这种方法存在运算量比较大, 对小样本测量数据的分析精度比较低的缺陷。

近年来, 以经典统计理论为基础, 逐步形成了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的新理论、新方法, 例如灰色系统理论[4]、模糊集合理论和信息熵理论等非统计理论。文章研究灰色系统理论, 依据国家标准[1]提出一种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的新方法。

1 灰色误差理论

灰色系统理论研究“小样本不确定性”问题, 主要利用已知信息来确定系统的未知信息, 而使系统由“灰”变“白”的过程, 对样本没有严格的要求, 不要求服从任何分布, 且运算简洁方便。从灰色系统理论的观点来看, 测量过程可以看作是用一定完善程度 (或精度等级) 的测量仪器作为标准量, 对相对不完善的被测量进行比较的过程[3]。由于仪器、环境、人员等不完善因素的影响, 致使测量系统的特征不能完全得到, 测量结果和测量误差在一定程度内也不能确定, 因此测量系统可以看作典型的灰色系统, 具有不确定性的测量结果看作是灰色量。

对于一个理想的测量过程, 假定不存在测量误差, 则每次测量结果都是被测量的真值, 设有n个测量数据组成测量数列y (0) ={d, d, …, d}, 式中d为被测量的真实值。对y (0) 作一次累加生成, 即, 得到数列y (1) ={d, 2d, …, nd}, 如图1所示中的直线1。

对于一个实际测量过程, 由于存在测量误差, 使每个测量值都接近于但不等于被测量的真实值, 并且围绕着该真实值有一定的分散, 测量数列为x (0) ={d+δ1, d+δ2, …, d+δk, …, d+δn}, 式中δk为测量列中的随机误差, k=1, 2, …, n。

对x (0) 作一次累加生成, 得到测量值累加数列

累加曲线如图1所示中的曲线2。

实际测量数据经累加生成后呈现出近指数规律, 可表示为[4]

式中a和b为待识别参数, 可按最小二乘法求解, a为发展系数, b为常数。

通过比较图1中的直线1和曲线2可以看出, 由于测量误差的存在, 累加生成后的测量数列, 由理想过程的线性规律变成了实际过程的指数规律, 二者之间的差异程度, 可从一定意义上反映测量数列的不确定度, 可用沿垂直坐标轴的距离进行描述。曲线与直线在第k点的距离为

这个距离反映各个测量数据与真值之间的偏离程度。测量值与真值的偏离程度越大, 测量值累加曲线在该点越远离真值累加曲线, 曲线也越陡。因此可用该距离作为测量结果不确定度的一个评价指标, 即测量值累加曲线越弯曲, 其变化程度加剧, 围绕着被测量真值的分散程度也就越大。

2 测量不确定度灰色评定方法

为了消除测量累加曲线和参考累加直线之间距离的随机性, 将原始数列按照升序的原则进行排序, 从而得到升序数列x (0) 和测量累加曲线x (1) 。由于被测量的真值一般很难得到, 因此无法得到真值的累加直线。但由图1可以看出, 真值累加直线通过原点。因此, 过原点 (0, 0) 和测量累加曲线终点 (n, x (1) (n) ) 之间的直线作为参考直线, 其方程为

式中为测量值的算术平均值

在各个测量点上, 经累加生成后的参考数列为

测量累加曲线与参考累加直线之间的距离为

定义残余误差为ε (0) (k) =x (0) (k) -, 同时令ε (1) (k) =ε (0) (1) +ε (0) (2) +…ε (0) (k) , 有Δ (k) =︱ε (0) (1) +ε (0) (2) +…ε (0) (k) ︱=︱ε (1) (k) ︱, 其中最大的距离值Δmax=max[Δ (1) , Δ (2) , …Δ (n) ], 由Δmax来估计测量结果的分散性。Δmax越大, 测量数据越分散, 其标准差也就越大。

根据最大距离值Δmax和测量次数n来评定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 定义测量结果的标准差为, 式中c为灰色常数, 其大小可由灰色模型GM (0, 2) 及计算机数值仿真求得。对正态分布, c=2.5;对三角分布, c=2.45;对瑞利分布, c=2.41;对均匀分布, c=2.35。使用算术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 得A类标准不确定度[5]为

3 方法比较

测量某型号光伏并网逆变器直流侧有功功率, 从功率分析仪WT3000上得到数据如表1所示。

利用论文介绍的方法评定直流侧有功功率测量数据的A类标准不确定度。具体评定计算过程见表2。

从表2得最大距离值Δmax=1.3, 又由于各次测量条件不变, 可认为是相互独立的, 因此, 测量数据可近似认为服从正态分布, c=2.5。测量结果实验标准差为σ=0.65, 得出A类标准不确定度为0.290 69W。

分别利用贝塞尔公式法和极差法计算标准差, 结果如表3所示。

从表3可以看出, 利用论文的方法求得的结果相对误差只有0.2%, 接近贝塞尔公式求得的结果, 这说明文章介绍的基于灰色误差理论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方法可以得到可靠的计算结果。

4 结束语

文章介绍的基于灰色误差理论标准不确定度评定方法不需要知道测量数据的分布, 而且在测量数据较小的情况下也能得到满意的结果, 能够满足实际需要。相比贝塞尔公式, 该方法算法简单, 计算量较小, 对提高测量效率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评定结果表明, 该方法对测量数据个数和概率分布均无特殊要求, 尤其适合于小样本测量数据不确定度的评定, 弥补了传统方法评定的不足。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全国法制计量管理计量技术委员会.JJF1059.1-201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S].北京:中国质检出版社, 中国标准出版社, 2012:156-183.

[2]刘智敏.不确定度原理[M].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 1994:39-43.

[3]王中宇, 夏新涛, 朱坚民.测量不确定度的非统计理论[M].北京:国防科技工业出版社, 2000:216-220.

[4]邓聚龙.灰色系统理论教程[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 1992:182-187.

篇4:体适能评定理论与方法

关键词: 大学生 体质健康 健康体适能

健康体适能理论用于指导体育活动对改善有氧体适能、肌肉力量和耐力、柔韧性、身体成分作用的知识和方法,以及营养与体育活动的健康知识。本文通过分析健康体适能的概念、原理与应用,依据健康体适能教育“HELP”整体理念,结合山东某高校体育通识课教学现状,以篮球课和网球课为例,探讨运用健康体适能理论教学指导培养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的知识、技能、态度和行为为价值取向,着重培养大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和自信心,教导大学生体育课外如何继续自我学习、自主锻炼身体,如何解决健康生活面临的问题。通过对实验班组和对照班组大学生在体育锻炼态度、健身知识掌握程度等方面有关体育锻炼知识、健身态度和行为对比分析,对健康体适能理论教学效果进行评价,为提高高校体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科学决策水平提供参考。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以山东某高校2013级和2014级篮球和网球体育通识课的160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其中实验班组和对照班组男生各45人,实验班组和对照班组女生各35人。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根据研究需要,查阅国内外有关健康体适能基本理论、体育与健康理论教学、体育课程建设等相关书箱与论文。

1.2.2访谈法。对院部领导、相关体育学者与教师进行访谈,对健康体适能理论教学内容进行论证。

1.2.3问卷调查法。对实验班组和对照班组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知识、态度与行为问卷调查。

1.2.4实验法。实验班组课间和课后进行健康体适能理论教学,对照班组进行常规体育教学。实验日期为2013—2014年第二学期和2014—2015年第一学期,为期32周。

1.2.5数理统计法。使用SPSS19.0对数据进行管理和分析,并采用组间比较法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健康体适能理论教学效果进行检验。

2.健康体适能理论教学的实验设计与实施

理论教学实验设计依据张建华等在《美国最佳体适能教育计划及其对我国体育课程改革的启示》一文中提出健康体适能教育模式以着重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能力和自信心,发展终身体育目标[1],理论内容参考郎朝春主编的《健康体适能与运动处方》[2],包括健康体适能概念、原理、组成要素、测评方法、发展体适能的运动内容、运动强度、运动时间和运动频率等,以及身体成分与均衡营养、运动处方的制定过程、运动损伤预防与处理等。

通过建立实验班组QQ群,上传健康体适能理论PPT课件,学生下载用于课外分阶段自学,并结合课上解析、讨论、回答,使学生了解提高体适能锻炼水平的原则与方法,科学饮食与营养,掌握运动处方制定原理与方法,不断提高学生科学锻炼素养,培养积极健身态度和行为,养成健康生活方式。

3.结果与分析

经过两个学期健康体适能理论在篮球课堂和网球课堂上10分钟教学和学生课下自学,并通过理论与健身方法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实验,为检验教学内容与方法对大学生健身态度和行为的影响效果,在实验前后分别对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进行健身知识、态度与行为的问卷调查。

3.1健身知识掌握与应用程度调查比较

科学的健身知识是培养科学健身观的理论基础,具备制定运动处方的能力可指导自己和他人进行科学锻炼。从表1可以看出,通过两个学期的教学实验,在实验组中可指导自己和他人进行锻炼的提高了31.25%,对照组提高了7.5%;可应付自身锻炼的实验组和对照组均提高了30%;不能指导自身锻炼的实验组降低了61.25%,对照组降低了37.50%。实验组在健身知识掌握与应用程度方面的提高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表1 实验前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健身知识掌握与应用程度对比统计

3.2体育锻炼态度调查比较

态度决定状态。体育锻炼态度是否积极决定着体育锻炼过程中的状态。有些学生对体育活动存在偏见,其中包括对体育课地位、作用、内容、形式及对体育教师的偏见,认为体育课没有其他课程重要,甚至可有可无。体育活动就是跑跑步、做做操、玩玩球,没有什么其他作用,对学生不正确的体育态度要加以改变。体育态度转变包括方向和强度两个方面。体育态度从消极转向积极,是方向上的转变;从较积极转向很积极,是强度上的转变。方向上的转变与强度上的转变密切相关。从一个极端转变到另一个极端,既是方向上的转变,又是强度上的转变,而且表明强度上的变化很大。实验组被调查者中,在积极的基础上成为一种生活习惯的提高了17.50%,对照组提高了11.25%;由一般转为积极的提高了17.50%,对照组提高了5.0%;积极没有变化和一般没有变化的实验组分别降低了6.25%和28.75%,对照组分别上升了5.0%和下降了20%;组间数据变化对比可以看出,实验组对体育锻炼态度的转变在方向上和强度上的变化都优于对照组(表2)。

表2 实验前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对体育锻炼态度对比统计

3.3周锻炼次数调查比较

从运动生理学角度看,每周锻炼次数与锻炼效果有直接关系。研究表明在锻炼强度适宜的情况下,每周锻炼三、五次可以获得良好的健身效果。在实验前期调查中,每周不锻炼、每周锻炼1次、每周锻炼两次的合计占62.1%,锻炼次数不达标的占多半以上。通过一年实验教学,实验组中增加两次的占46.25%,对照组中占33.75%;增加三次及以上的实验组中占21.25%,对照组占12.50%;实验组中每周锻炼次数提高的学生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表3)。

表3 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周锻炼次数情况对比统计

4.结语

当前,大学体育课从内容到形式上仍受竞技体育教育理念模式的影响,体育教学内容的竞技化、体育教学的过程化、体育教学组织的一体化和体育教学目标的达标化易导致学生体育健身意识淡薄,自主、科学健身能力弱,不具备健康生活的知识与能力。大学生体育健康知识的匮乏和对体育健康知识的诉求是健康体适能理论教学实验的主因,目标是帮助学生发展有助于形成体力充沛、健康生活方式的知识、技能、态度和行为。实验表明,健康体适能理论教学对培养大学生体育兴趣和情感,影响其体育锻炼态度和行为有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建华,殷恒蝉,钱铭佳,杨铁黎.美国最佳体适能教育计划及其对我国体育课程改革的启示[J].体育与科学,2001,22(1):69-70.

篇5:体适能评定理论与方法

体适能理论在国外产生以来,得到社会关注和迅速推广[2]。美国部分高校中开设了《体适能与整体健康的理论与实践》(Principles and Labs For Fitness and Wellness)课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国内一些学者也对这一理论进行了关注和研究[3~5],但迄今为止,体适能理论还未走进大学体育课堂,人们似乎还未意识到这一理论对大学体育的重要意义和适用性。

1 大学体育的理论:体质观、体能观和健康观

长期以来,影响我国大学体育的理论包括体质观,体能观和健康观。

毛泽东同志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提出“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从此,体质成为大学体育的教育目标和课程构建的主要理论支撑沿用至今。不可否认,体质观作为大学体育的基本理论是有一定的积极意义的,客观上也促进了体育活动的开展和学生健康水平的提升。但是,体质作为构建大学体育理论的支撑点具有明显的局限性。什么是体质?体质是身体的质量,是人体在先天遗传和后天生活方式等因素的影响下,在人一生中的各个阶段所拥有的适应社会、抵抗疾病、积极行动的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相对稳定的特征。体质包涵了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三方面的构成要素,但从人们的习惯出发,体质主要指身体质量,大学体育活动的目标主要指向身体质量,国家颁布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评内容也限定于身体质量方面,并未包括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内容。所以,长期以来,在大学体育中所应用的体质只是体质三要素其中之一,是不完整的体质观。

一些学者注意到了这一问题,认为大学体育长期以来忽视了对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关注,并提出从内容到评价上应加入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两方面的内容[6]。但是,实施起来具有极大的障碍和困难。理由有两点:一是体育活动的作用最主要最直接的作用是对身体形态和机能的影响,虽然它对人的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也并非没有作用,但相对于身体影响来说是次要的。从另一方面来说,体育对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作用并不是特定的,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促进可能受多方面因素的综合影响,如自然的、社会的、文化的、教育的,当然也包括体育的因素,如果非要独加之于体育的话,体育的功能似有夸大之嫌,也会导致体育难以承受之重。二是大学体育教学活动中加入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的内容可操作性不强。如何评价体育对二者的影响?可能难以象身体形态和机能一样进行量化评价,即使找到了量化的评价指标,所得出的结果难以说明是体育影响的结果。

虽然人们普通倾向于将体能概念专用于竞技体育领域,认为体能是运动员从事竞技性体育活动所表现出来的身体能力,但是在大学体育中,教师常有意无意地将体能训练的模式、方法和评价用于教学,如体育课的活动内容仍沿用竞技体育的项目划分方法,教学方法仍突出技能的学习和技术的掌握,教学评价仍常因“0.1s”或“1cm”而卡住学生[7],等等。尽管大学体育中某些精英学生如高水平运动员,学校运动代表队等进行体育训练仍然需要采用竞技体育训练模式,体能表现出一定的适用性,但对多数学生而言,体能训练并非最佳选择。

在“健康第一”指导思想提出之后,健康观对大学体育的影响日增,体育围绕健康目标展开成为人们的共识,体育理论课增加了诸如健康观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社会适应能力以及营养、运动伤害、个人卫生及行为习惯矫正等健康教育方面的内容。但是,由于大学体育的理论课时极少,有的高校甚至没有,这些内容最终沦为学生自学内容,从教师到学生都未引起足够的重视[8]。同时,由于健康知识与运动实践内容毫无逻辑上的关联,在体育课中根本得不到运用。应该看到,健康虽然是体育的目标,但健康知识并不应该出现在体育课上,从理论上讲,健康知识具有明显的医学色彩,并非体育理论逻辑上的构成内容。从实践上看,无法有效指导体育活动的开展。事实上,大学体育课程是否需要纳入健康教育的内容值得商榷。我们认为,大学体育并不能等同于健康教育,或者代替健康教育的功能,虽然体育和健康教育的目标一致,但从课程设置的角度二者应相互独立。

总结以上分析,无论是体质观还是体能观作为大学体育的理论指导都具有明显的局限性,而健康观只是体育活动的终极目标,并不适合作为大学体育课的理论基础。

2 体适能理论指导大学体育改革的可行性

2.1 体适能是健康理念与体育实践的完美结合

世界卫生组织(WHO)把体适能定义为:身体应付日常工作之时,不会感到过度疲倦,并且还有余力去享受休闲及应付突发事情的能力。从体适能理论产生的背景来看,体适能是基于健康问题所提出的体育健身理论。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由于社会变化,生活节奏加快,人们的心理产生紧张和压抑感,特别是青少年身体活动率急剧下降,运动不足导致肥胖病、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发病率上升,全民医疗保健费用大幅增加,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及严重的自然环境污染等原因,致使美国体育界的健康、体育、舞蹈组织(简称AAHPERD)于1987年提出一项旨在建立一个能协助体育教师帮助青少年儿童理解终生体育活动的价值和意义,并养成健康行为习惯的教育计划,即体适能健康教育计划。这项计划的核心内容是与健康有关的知识和方法,主要包括体育活动对改善有氧适能、肌肉力量和耐力、柔软性、身体成分作用的知识和方法,以及营养与体育活动的健康知识。体适能产生的背景表明了体适能是健康理念下的体育学名词,是指导大众群体健身的理论,是健康和体育的完美结合。

从体适能的构成来看,体适能分为竞技体适能和健康体适能两种。前者由满足竞技运动所需要的速度、耐力、力量、灵敏、平衡、协调、反应等身体素质构成;后者包括心肺机能、肌肉力量与耐力、柔软度及身体成分等方面,其中心肺适能是有氧能力的基础,是维持日常工作和劳动能力的生理学前提;肌适能是体力最主要和基本的内容;柔软度保证了身体活动的范围和灵活性;合理的身体成分是预防肥胖、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系统疾病及其他代谢性疾病的重要途径,也是保持良好体形的必要条件。健康体适能即完整又经济地诠释了人们胜任日常生活和工作的身体需要,从健康角度界定身体能力,第一次将普通人所需要的“体适能”与运动员所需要的“体能”区别开来。

2.2 体适能对大学生群体的适用性

体适能是一种身体能力,即拥有健康体适能的人,从事体力活动时游刃有余、活力充沛;在工作上,精神饱满;闲暇之余,还有充分享受生活、不容易产生疲劳。体适能紧紧抓住了现代人尤其是在城市生活的人由于体力劳动减少、工作压力日增而致体力不足、身心疲惫的问题。体适能的构成要素进一步指明了大众健身的方向和内容,这正是体适能在欧美、亚洲及我国港台地区迅速流行的原因。

体适能理论强调运动习惯的培养,倡导终身体育观念,走的是体育生活化的道路。大学生作为掌握先进文化和知识以及具有较高素养的群体,较之其他社会群体更易接受这些观念,从而成为体适能理论的自觉实践者。

2.3 对大学体育的指导贯穿理论到实践

体适能由竞技体适能和健康体适能构成。健康体适能的构成可以看出其并非空洞的理论,而是具有明确的身体活动内容。健康体适能只有通过体育活动才能得到最有效的促进和提升。

体适能强调“适量”的运动,使体育活动更加科学化[9]。适量是建立在不同个体健康基础和运动需求之上的。有的人本来就有良好的体能基础,在运动时必然对运动量的承受能力较大,反之则小。体适能的理论指导个体在不同的状况下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和运动量来增进自己的健康。

体适能理论指导下对运动项目可以重新进行划分。相对于传统的田径、体操、球类、武术等等所谓的运动项目划分法,虽然有助于学生了解活动的内容,但活动的作用和目的并不清晰,如,学生为什么要上田径课、体操课、篮球课等等。如果根据体适能理论,体育活动内容分成心肺适能类、肌适能类、柔软度适能类和身体成分四大类,这样,运动的目标和作用就一目了然,学生可根据自身体适能的特点,决定和选择所要锻炼的内容和方式,通过体适能测试了解运动的效果,从而使运动不再盲目。

2.4 体适能的可测性和量化性

正如前文已指出的,在大学体育中,体质和健康的可测性和量化性具有明显的局限,主要是对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测量和评价难以量化。即使做到了量化,也不适合作为大学体育教学效果的测试和评价指标,由此造成当前大学生的体质健康测评是不完整的、“跛腿”式的测评。体适能完成没有这种障碍,体适能的四大指标都能量化,而且能够客观有效反映体育课的教学效果。

体适能评价体系有四大类:(1)心肺耐力:即有氧能力,主要测试方法是台阶试验、50m×8往返跑、1000m(男)、800m(女)等;(2)肌肉力量和耐力:测试方法有握力、引体向上、俯卧撑、立定跳远、纵跳等;(3)柔软性:测试方法有坐位体前屈、持棍转肩、臂夹棍转体等;(4)身体成分:测试方法有皮褶厚度测量法、身体质量指数(BMI)等。在实践中,人们多选择其中一些有代表性的测试指标,如台阶试验、握力、引体向上(或俯卧撑)、坐位体前屈、BMI等,评价指标尽量精简,又能较好反映健康体适能水平;方法简单,容易普及推广。

3 展望

随着体适能运动的影响日增,走进大学体育课堂可以预期。就目前来看,急需要解决以下问题:(1)政府主管部门的积极倡导和引导。如组织体适能研究的演讨,制定规划,在部分高校中进行以体适能为指导的大学体育改革试点等。(2)对体育师资进行体适能知识的培训。由于目前高校体育师资大多并未接受过体适能知识的学习,有的甚至对此一无所知,必将影响到体适能理论在高校的推广。一方面,师范类体育专业应将体适能教育纳入其教学体系,并作为专业教育的主干课程;另一方面,可开展体育师资短期培训。(3)以体适能理论为指导的大学体育新教材的规划和编写。如能解决以上问题,体适能理论指导下的大学体育必将翻开斩新的一页。

摘要:大学体育确立“健康第一”指导思想以来,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但效果并不理想,一个突出的问题是大学体育一直缺乏科学适用的、贯穿从理论课到实践课的体育理论。体适能作为区别于体质、体能和健康的运动健身新理论,对大学体育具有极好的可行性,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1)是健康理念和体育实践完美的结合;(2)对大学生群体的针对性强;(3)能从理论到实践指导大学体育活动的开展;(4)教学评价的可测性和量化性。

关键词:体适能,大学体育,体育理论,健康

参考文献

[1]刘智英,郑明辉.试论高校体育教育模式.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88)6:116-119

[2]曲宗湖.美国体育教师关注的一个名词——“体适能”.体育教学,2008(1):41-42

[3]张健忠,谢佩娜.美国高校“体适能与健康的原理与应用”探讨与我国高校体育课程改革.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26)2:218-220

[4]刘海元.美国体育课程模式对我国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启示.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8(25)1:106-109

[5]费薇娜,张自治.体适能理念下大学体育与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模式创新初探.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09(25)3:105-108

[6]甄志平,张瑛秋,邢文华.中国学生体质测试指标体系演进与发展研究.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9):7925-927

[7]陈小虎.浅谈“体适能”与高校体育课程改革.浙江体育科学,2006(28)1:50-51

[8]彭国雄.当前普通高校体育教学理念与体育教学模式的关系分析.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9(29)3:122-125

篇6:体适能评定理论与方法

关键词 汉字笔迹特征;主观评定;客观评定

分类号 DF794.2

1 前言

在汉字笔迹心理学分析中,基础的工作是对笔迹特征进行筛选与评定。赵庆梅(2001)通过对已往文献的分析,总结出十一种笔迹分析方法,即特征法、测量法、比较法、直觉感知法、望气法、形与态结合法、类推法、微观到宏观分析法、宏观到微观分析法综合法、综合法、软件测评法。笔迹特征的评定方法不一, 一直限制着笔迹分析的发展。冮勇(2008)认为,笔迹研究的方法可以归纳为笔迹整体印象分析和笔迹微观特征(即元素分析)两种视角或两种策略。一般来说,实证性研究视角多具有元素主义取向;而重视整体特征的分析多为经验性研究。童辉杰和杨鑫辉(2003)研究认为:笔相学家的主观经验判断是没有根据的,其经验判断大多是主观臆测,经不起实证检验。这种仅凭经验进行判断的笔迹分析很难满足科学所要求的客观性和可重复性,因而逐渐被摒弃和淘汰,取而代之的是科学的测量,即把笔迹当成平面几何图形对其特征进行测量。张卿华和王文英(1998)采用汉字笔迹测量法和80.8神经类型量表法,研究了笔迹的年龄特征以及笔迹特征和神经类型间的关系。牛乐(2008)用直尺、量角器等工具对上留白、下留白等十项笔迹特征进行了测量,研究了笔迹的布局特征。赵娜和李永鑫(2007)指出,测量法的最大优点是可操作性强,不受主观因素的影响,结果客观公正,易为人们所接受,可以被引入计算机进行自动化操作。20世纪末,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人工智能和模式识别技术让我们能够以全新的视角来处理笔迹。为了更好地将手写体转译为印刷体,人们采用计算机技术不断地改进识别手写体的质量。何震宇(2003)提出了“去除笔迹的格线和噪音”“矩特征算法”“笔迹纹理分析”等方法,对笔迹特征的计算机识别进行了深入的考察。在客观测量在笔迹分析技术上大行其道时,冮勇和孔克勤(2009)指出,已往的研究过于关注可客观测量的笔迹特征,而忽视了笔迹整体印象的评定。这背离了笔迹学研究开创者克拉格斯(Ludwig Klages,1972~1956)所提倡的整体性研究思想。笔迹特征具有怎样的整体结构是研究笔迹与人格关系的前提。随后,冮勇和孔克勤(2009)采用“整体性印象评定”研究取向,编制了“汉字笔迹整体特征评定量表”。这是对主观评定方法的信奉和改良。

方法学上的局限一直限制着笔迹分析的发展。目前,笔迹分析两种主流的方法取向是:主观评定和客观评定。主观评定是较成熟且应用较多的方法,前人的研究大多依赖这种方法,但主观评定方法由于误差较大,评定标准不一, 一直被科学心理学所排斥。客观评定方法发展相对较晚,具有量化或计量优势,但却无法对笔迹的“整体印象”如美观度、潦草度等特征进行评定。评价这两种分析方法的标准主要是效度,本研究试图对同一样本采用两种方法进行分析,以探讨两种评定方法的优劣。

2 方法

2.1 被试

对全国多个省份的1100名被试进行笔迹样本采集,最终1011名被试的笔迹材料符合要求。其中男性477人,女性465人,69人性别信息缺失;被试年龄为16岁至71岁。

2.2 研究工具

2.2.1 书写笔、纸和垫板

为了控制书写时影响笔迹特征的无关变量,采用王高强(2013)的标准化工具测评法,选用统一的书写笔、书写纸、书写垫板和汉语抄写材料:标准书写用笔为晨光牌MG-2180型号0.5mm水笔;标准书写用纸为立印牌高级多功能复印纸210mm×297mm,70g/m2;书写垫板为得力牌9353型号垫写板;标准抄写材料为包含147个汉字的文字材料(题目为《人生的大智慧》)。

2.2.2 汉字笔迹特征量化识别系统(CCQAS4.0)

该系统由课题组与河南大创公司联合研发而成。该系统借助计算机信息技术,以扫描后的书写笔迹材料图片文件为处理对象,通过分析算法,最终可获得27个汉字笔迹特征参数。该系统用量化分析代替以往的手工测量,大大提高了参数的准确性和运算效率。

2.2.3 汉字笔迹主观评定量表

采用刘勇华(2014)编制的汉字笔迹主观评定量表,该量表包含30个笔迹特征项目,采用李克特7级评分。量表编制过程中采用了定义明确、评定难度较低以及评价一致性好三个标准,故该量表具有较好的内容效度和评分者信度,各项目组内相关系数均在0.8以上。

2.3 方法与程序

2.3.1 笔迹样本采集

对30名参与实验人员进行培训后,分别在全国7个省、直辖市采用以上标准工具和标准程序对1100名被试进行笔迹采集。指导语:“各位朋友,大家好。现在大家面前都有一支笔、一张白纸和一份抄写材料,请把垫板放在白纸下面,把这一段文字材料按照平时的书写速度和书写习惯抄写到白纸上。请注意秒表,最后把抄写所用时间写在下面的表格中。准备好了,现在开始。”被试抄写结束后回收笔迹样本,进行筛选后采集到1011份有效笔迹样本。

2.3.2 笔迹特征量化主观评定

对30名实验人员进行主观评定培训,采用汉字笔迹主观评定量表进行评定,每位评定者大约评定100份笔迹,每一份笔迹经过前后3次不同评定者的评定,取3次评定的平均数作为最终的结果。

2.3.3 客观度量

对1011份笔迹资料用明基Q66扫描仪进行图片全真扫描,然后使用CCQAS4.0对扫描储存的笔迹图片进行客观度量,获得每份笔迹资料的24个笔迹特征参数。

nlc202309021418

2.3.4 数据处理

使用EXCEL2003和SPSS21.0对数据进行管理,用SPSS21.0对主客观评定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

3 结果

3.1 因素分析

3.1.1 主观评定数据的因素分析

为了探讨主观评定包含的潜在笔迹因子,对主观评定的“整体清晰度”“整体工整度”“行一致性”“行距大小”等30个笔迹变量进行因素分析,采用主成分分析法(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提取因子,并对结果进行方差极大化正交旋转。KMO值为0.876,Bartlett’s球型检验结果在0.01水平显著,适合做因素分析。通过多轮因素分析,逐步删除个别因素负荷小于0.35的项目或者存在多重负荷的项目。根据碎石图的特点,抽取了特征值大于1的因子5个,累计方差贡献率为68.14%。

根据因素分析结果,“整体清晰度”“整体工整度”“笔划流畅度”“成熟度”“行清晰度”“行一致性”“行距大小”等7个笔迹特征变量在因子S1上有较高负荷,共同解释总变异的24.86%,这些笔迹特征反映书写者笔迹具有清晰、工整、一致、成熟的特点,故本研究将因子S1命名为“整洁性”。“字体大小”“字体宽窄”“横划长短”“捺划长短”“撇划长短”“竖划长短”“字间距”等7个笔迹特征在因子S2上负荷较高,解释总变异的18.23%,这些笔迹特征反映的是笔迹字体的基本笔划的长短以及字体的高矮宽窄等大小特点,故本研究将因子S2命名为“笔划长度”。“左留白”“右留白”“上留白”等3个笔迹特征在因子S3上负荷较高,解释总变异的9.99%,反映笔迹的留白大小情况,因此将因子S3 命名为“留白大小”。“连笔多少”和“字体棱角”这两个特征同在因子S4上负荷较高,解释总变异的8.88%,连笔和棱角反映的是字体的清晰、工整情况,所以研究将因子S4命名为“连笔与棱角”。“左边距一致性”“右边距一致性”在因子S5上负荷较高,解释变异的6.18%,反映的是笔迹边距一致性情况,因此将因子S5命名为“边距一致性”。

3.1.2 客观评定数据的因素分析

对客观评定的页眉留白、页脚留白、左侧留白、右侧留白等29项笔迹特征再加上时间共30个笔迹特征进行因素分析。同样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因子,并对结果进行方差极大化正交旋转。KMO值为0.72,Bartlett’s球型检验结果在0.01水平显著,适合做因素分析。根据碎石图的特点,抽取了特征值大于1的因子6个,累计方差贡献率为71.30%。

根据因素分析结果,平均字面积、最大字面积、标题字体面积、最小字面积、均匀程度比、像素数等6个笔迹特征在因素1上有较高的负荷,该因素命名为“字体面积”。平均行间距、最大行间距、最小行间距、标首距等4个笔迹特征在因素2上有较高负荷,该因素命名为“行间距”。平均高宽比、标题高宽比、最大高宽比、最小高宽比等4个笔迹特征在因素3上有较高负荷,命名为“字体高宽比”。平均行倾角、最大行倾角、标题倾斜度等3个笔迹特征在因素4上有较高负荷,该因素命名为“行倾斜度”。左侧留白、页眉留白、右侧留白等3个笔迹特征在因素5上有较高负荷,该因素命名为“留白大小”。时间特征在因素6上有较高负荷,该因素命名为“书写速度”。

3.2 性别的判别分析

大量的研究表明,在多数笔迹特征上存在性别差异(张卿华,王文英,1998;秦玉红,孙艳,2009;冮勇,董巍,2013)。本研究尝试以性别为分组变量,以主客观评定的笔迹变量为自变量分别建立判别模型,来考察两种评定方法对性别重判的正确率,以此作为评价两种分析方法的外部效度之一。

3.2.1 主观评定的判别分析

将被试按性别分为两组,用主观评定的笔迹变量对两组进行判别分析,比较两组情况。使用步进式方法得到以下判别分析模型:

D=-0.24连笔多少+0.44行距大小+0.28标点规范度+0.67性别倾向-0.31成熟度

该判别模型的特征值为0.15,正则相关系数为0.27;Wilk’s lambda值极显著,表明两组平均值显著不同。用判别模型将两组被试重新判别,正确率为64.90%(见表1)。

3.2.2 客观评定的判别分析

使用客观评定的笔迹变量对按性别分为两组的被试进行判别,建立以下判别分析模型:

D=0.65页脚留白+0.43标题字体大小+0.66最大字面积+0.74平均高宽比-0.69最小高宽比

该判别模型的特征值为0.08,正则相关系数为0.32;Wilk’s lambda值极显著,表明两组平均值显著不同。用判别模型将两组被试重新判别,正确率为61.70%(见表2)。

表1 主观评定对成员的性别判断

性别预测组成员合计

男女

男(初始)307170477

女161304465

未分组的案例254469

表2 客观评定对成员的性别判断

性别预测组成员合计

男女

男(初始)264213477

女148317465

未分组的案例323769

4 讨论

主观评定中抽取了整洁性、笔划长度、留白大小、连笔与棱角和边距一致性等五个因子;客观评定中抽取了字体面积、行间距、字体高宽比、行倾斜度、留白大小和书写速度等六个因子。两者进行比较可知:主观评定中的“留白大小”因子与客观评定的“留白大小”是一致的。同时,主观评定中的字体大小、边距一致性和客观评定的字体面积、行间距、字体高宽比等评定的都是笔迹的字体大小和间距方面的特征。主观评定主要依据的是直觉经验,没有明确的操作定义;每个人的评定标准不同,可能会导致较大的差异。刘加艳、郑全全和时勘(2005)指出:“在对笔迹分析进行实证研究时,由于各个研究者对笔迹特征的操作定义不完全一致,同时纳入研究中的笔迹特征也各不相同,因而给实验结果的横向比较带来了困难。”客观评定是计算机自动化的评定,它有着客观、标准化的评定标准,这大大缩小了操作误差,同时也提高了效率。客观评定中提取的六个因子是对笔迹的具体、细节的特征进行的评定。笔迹学开创者克拉格斯认为,对笔迹的理解应该采用直观性、无媒介的理解,即一种“整体性”的把握。与西方的字母文字相比,汉字作为一种象形文字具有更加复杂的结构。同时,语言学和神经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汉字的形态更加具有“整体性”的特点。冮勇和董巍(2013)在运用自编汉字笔迹整体特征评定量表考察汉字笔迹整体特征不同水平书写者的人格特质差异时研究得出,笔迹与人格间并不存在“量”上的相关性,研究并没有得出类似于“笔划越长越外向”这样的结论。笔迹可能存在类的区分,这提示我们需要重新审视对笔迹的整体性印象评价的价值。

nlc202309021418

张卿华和王文英(1998)的研究表明,在字的高度、宽度方面,男性均显著大于女性。秦玉红和孙艳(2009)研究表明:男性的书写水平低于女性,男性笔迹较潦草;男性笔迹的字行间距大于女性。冮勇和董巍(2013)研究发现,男女两性在笔迹的工整度、书写流畅性和书写规范性上差异显著。诸多的研究显示,男女笔迹特征差异较大。本研究以性别为分组变量,以主客观评定的笔迹变量为自变量分别建立判别模型,来考察两种评定方法对性别重判的正确率。主观评定的判别分析结果可以看出:以最终进入判别方程的五个笔迹变量建立的判别模型对性别的重新判别正确率为64.90%。客观评定的判别分析结果得出:同样进入的五个笔迹变量建立的判别模型对性别的重新判别正确率为61.70%。对性别的判断正确率与莫雷和杨莲清(1995)以及Hayes(1996)等人的研究结果基本相似。判别分析的结果显示两种评定方法对性别的重判正确率差异不大。

纵观笔迹评定发展的历程,从最开始的完全主观经验的评定到后来对具体笔迹特征客观的测量,我们不应该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要重视主观的“整体印象评价”的价值,正如罗西(Rossi)所说,在笔迹研究中要能够将“整体性方法”和适用于该领域的、有效的“分析形式”相互结合。我们应该利用客观评定的标准化、误差小、效率高等特点,同时也要重视主观评定对笔迹整体特征评价的价值。在此方面,童辉杰(2004)已经进行了尝试,他选取的148个笔迹特征中包括客观测量指标以及等级评定指标,以此为基础编制的汉字笔迹特征投射分析系统在后来的实证研究和应用研究中都显示了很好的效果。

总之,笔迹的主客观评定方法都有其价值,同时也有其局限。我们应该充分利用主客观评定的优势,将两种评定方法结合,更加全面、准确地把握笔迹特征,这对于笔迹测量领域的发展是大有帮助的。

参考文献

何震宇,李和平. 中文笔迹鉴别软件研究与开发. 硕士学位论文,武汉理工大学.

冮勇.(2008). 笔迹与人格的关系. 博士学位论文,华东师范大学.

冮勇,董巍.(2013). 汉字笔迹整体特征不同水平书写者的人格特质研究. 心理研究,6(03),45-50.

冮勇,孔克勤.(2009). 汉字笔迹整体特征结构及评定量表的编制. 心理研究,2(05),59-64.

刘加艳,郑全全,时勘.(2005). 中文笔迹分析研究进展. 心理科学,28(02),442-443.

刘勇华.(2014). 汉字笔迹主观评定量表的编制及笔迹与人格关系的探讨. 硕士学位论文,郑州大学.

莫雷,杨莲清.(1995). 书写字体的性别差异研究. 心理学报,27(04),407-412.

牛乐.(2008). 笔迹布局特征的客观分析及其与人格关系的初探. 硕士学位论文,山西医科大学.

秦玉红,孙艳.(2009). 中文笔迹性别差异的研究. 刑事技术,02,33-35.

童辉杰.(2004). 投射技术:对适合中国人文化的心理测评技术的探索. 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童辉杰,杨鑫辉.(2003). 对非心理学背景的笔迹分析中经验判断的心理学验证. 心理科学,26(05),934-935.

王高强.(2013). 应用笔迹特征分析软件对笔迹特征及其与人格关系的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郑州大学.

张卿华,王文英.(1998). 汉字笔迹与个性测评研究. 心理科学,21(04),301-305.

赵娜,李永鑫.(2007). 人才测评中的笔迹分析技术.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04),37-40.

赵庆梅.(2001). 笔迹分析与测试. 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Hayes,W. N.(1996). Identifying sex from handwriting. Perceptual and Motor Skills, 83(3),791-800.

上一篇:喜鹊小学生四年级童话作文400字下一篇:“九一八”事变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