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电影学院拉片片目

2022-10-09

第一篇:北京电影学院拉片片目

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必看外国片目

一、法国

1. 楚浮(弗朗索瓦•特吕弗):四百击/射杀钢琴师/夏日之恋(朱尔和吉姆)/软玉温香(柔肤) /华氏451度/野孩子/巫山云(阿黛尔雨果的故事)/零用钱/邻家女/激烈周日/最后一班地铁/憧憬(短片)/爱女人的男人-共13部。

2. 高达(让-吕克•戈达尔):断了气(筋疲力尽)/新七宗罪{一段}/赖活/枪兵/卡拉比尼/轻蔑/阿尔法城/狂人彼埃洛我略知她一二/芳名卡门/中国女人/女人就是女人/华丽的咏叹/向玛莉至敬/侦探/神游天地/男性女性--共17部。

3. 路易•马勒:死刑台与电梯(通往绞刑架的电梯)/孽恋(情人们)/地下铁的莎姬(扎齐在地铁)/鬼火/好奇心/大西洋城/五月傻瓜(秘鲁在五月)/雏妓/再见,孩子们/毁灭(烈火情人)/万雅在42街口/黑月亮(原文)/私生活(原文)--共13部。

4. 尚•雷诺:母狗/大幻影/游戏规则/法国肯肯舞--共4部。 5. 鲁克•贝松:地下铁/大蓝(碧海情)/尼基塔(堕落花)--3部 6. 贾克•大地:节日/胡洛先生的假期/我的舅舅--共3部。 7. 马塞勒•卡内:天堂的小孩{2集}/红杏出墙--共2部。

8. 亚伦•雷奈:去年在马伦巴/几度春风几度霜/广岛之恋/老调重弹/爱与死/深深的水-共6部。 9. 乔治•克鲁索:恐怖的报酬{2集}/象恶魔的女人--共2部。 10. 夏布雷尔:表兄弟/朱门一芳邻/女鹿/新七大罪{一段}--共4部。 11. 贾克•德米:新七大罪{一段} 12. 克劳德•勒鲁什:男欢女爱(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男欢女爱续/新悲惨世界(孤星泪)-共3部。 13. 雷尼•克莱曼:禁忌游戏/阳光普照--共2部。

14. 马克斯•奥夫尔斯:轮舞/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共2部

15. 贝特杭•塔维涅(贝特朗•塔维尼埃):乡村星期日/诱饵(新鲜诱惑)/达达尼昂的女儿(豪情玫瑰)--共3部

16. 尚•考克多:诗人之血/奥尔菲的遗言--共2部。

17. 雷尼•克莱尔:巴黎睡眠/幕间休息/巴黎屋檐下/还我自由--共4部。 18. 安得烈•泰西内:巴洛克/情陷夜巴黎/野芦苇(野恋)--共3部

19. 贝特杭•布利叶:圆舞曲女郎/掏出你的手帕/美的过火/我的男人(浪的过火)-3部。 20. 艾力克•罗相:无情世界/爱国者--共2部 21. 亚伦•可奈:世界的每一个早晨

22. 昂勒•勾勒比:长久的缺席(长别离、悠长的不在)

23. 艾力侯麦:喜剧与箴言系列{1.绿光(难得有情郎)2.沙滩上的宝莲3.我女朋友的男朋友}/六个道德故事{1.女收藏家(床上故事)2.三心二意(三分钟恋爱)3.苏珊的恋爱短跑4. 一夜心情(我与幕德的一夜)5.午后之爱6.情迷伊膝上(克莱尔之膝)}/巴黎的约会/四季曲序列之夏天的故事--共11部。 24. 罗勃•布列松:乡村牧师的日记

25. 丹尼斯•阿康:蒙特娄的耶稣(蒙特利尔的耶稣)

26. 艾格妮丝•荷兰:欧洲欧洲/神秘的花园/金蚀狂爱--共3部。 27. 梅尔维尔:赌徒鲍伯/仁义(红圈)/大黎明--共3部。 28. 约塞•奥方尼:基诺与郭陶/波西米亚人--共2部。 29. 拉莫里斯:红气球/白马

30. 马修•卡萨维茨:仇恨/自制英雄

31. 克劳德•索泰:奈利和阿尔诺先生(真爱情未了-法国恺撒大奖) 32. 让-雅克•阿诺:玫瑰的名字(魔宫传奇)/情人 33. 黑店狂想曲/迷儿城(童梦失魂夜)

34. 米娜•塔南博恩(法国恺撒奖最佳处女作奖) 35. 野兽之夜(法国恺撒奖最佳影片) 36. 一个法国女人(一生的爱都给你) 37. 冬之心(威尼斯银狮大奖) 38. 白色婚礼 39. 芳芳 40. 初吻(I、II)

41. 玛姬丝(路易十四的情妇) 42. 非常公寓

43. 前世今生(人皆有死--波伏瓦原著改编) 44. 让-雅克•贝奈克斯:巴黎野玫瑰

二、 意大利

1. 狄西嘉(德西卡):擦鞋童(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单车失窃记(偷自行车的人-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向日葵/费尼兹花园(故园梦-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烽火母女泪(母女泪)/昨日今日明日(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共6部。

2. 费里尼:流浪汉(小牛-威尼斯银狮奖)/大路(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威尼斯银狮奖)/甜蜜生活{2集}(戛纳金棕榈大奖)/卡比利亚之夜(她在黑暗中-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三艳嬉春/八又二分之一(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莫斯科影展大奖、柏林评委会大奖)/鬼迷朱丽叶/爱情神话(萨蒂里康)/罗马风情画/阿玛柯德/(我记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月亮/骗子/乐队排演/访问(戛纳电影节50周年大奖)--共15部。 3. 罗塞里尼:游击队/德国零年/圣法兰西斯哥/印度一九五八/秘密炸弹--共5部。

4. 维斯康堤:大地摇动(大地在波动){2集}/战国妖姬/洛克兄弟(罗科和他的兄弟们){2集}/纳粹狂魔(被诅咒的人){2集}/魂断威尼斯/家族的肖像/无辜/诸神的黄昏{3集}--共8部。

5. 安东尼奥尼:情事{2集}(奇遇)/夜/欲海含羞花(蚀)/红色沙漠/放大(春光乍泻)/过客/云上的日子--共7部。

6. 巴索里尼:幽会百科[记录片]/马太福音/大鸟与小鸟/伊底帕斯王/豚小屋/梅黛亚/十日谈/索多马120天/坎特伯利故事/一千零一夜--共10部。

7. 姜尼阿米里欧:夜不闭户/小小偷的春天(儿童拐骗犯)--共2部。

8. 贝尔托鲁奇:死神/同流者(随波逐流的人)/一九零零年{3集}/巴黎最后探戈/遮蔽天空/小**/末代皇帝/偷香--共8部。

9. 帕欧洛塔维尼(塔维亚尼兄弟):早安巴比伦/野花--共2部。 10. 莉莉•安娜卡薇尼(卡瓦尼):狂爱(守夜人) 11. 盖布瑞沙瓦托:地中海乐园(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 12. 艾芒诺欧米:木鞋树{2集}(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大奖) 13. 詹史威拉克:游子

14. 莉娜•维黛美拉:七美人/咪咪的诱惑--共2部。 15. 马歇尔•雷德福特:邮差 16. 杰瑞史库力默斯:急流的春天

17. 柴菲雷利:罗密欧与朱丽叶(威尼斯金狮大奖)/简爱(新版)/年轻的托斯卡尼尼(玉楼春梦)/与墨索里尼喝下午茶--共4部

18. 吉斯比•托那托雷:天堂电影院(90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星探(威尼斯银狮奖)/天伦之旅--共3部

19. 阿尔及尔之战(威尼斯金狮大奖) 20. 人生三文治

21. 弗朗西斯科•罗西:休战

三、 苏俄

1. 塔可夫斯基:小提琴与压路机/伊凡的少年时代/安德烈•鲁布烈夫{2集}/飞向天空/镜子/潜行者{2集}/牺牲{2集}/乡愁(怀乡)--共8部。

2. 尼基塔米亥科夫:欧布罗莫夫的生涯{2集}/失琴声/毒太阳(烈日灼身--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共3部。 3. 帕那杰诺夫:石榴的颜色/斯兰城的传说/吟游诗人--共3部。

4. 爱森斯坦:十月/亚历山大•耐夫斯基/恐怖的伊凡{2集}/战舰波将金--共4部。 5. 迪吉葛•维尔托夫:持摄影机的人 6. 普多夫金:母亲

四、 德国

1. 文德斯:事物的状态/欲望之翼/都市时装速记/咫尺天涯{2集}/东京画(寻找小津)/暴力启示录/直到世界尽头--共7部。

2. 帕西艾德隆:巴格达咖啡屋/罗莎莉狂想曲--共2部。 3. 华瑟•鲁特曼:柏林城市交响曲

4. 荷索•赫尔措格:陆上行舟(菲兹卡拉度)

5. 法斯宾德:莉莉玛莲/雾港水手(水手奎莱尔)/第三代/寂寞/劳拉--共5部。 6. 雷芬•斯塔尔:意志的胜利/奥林匹亚--共2部 7. 施隆多夫:航海者(玻璃玫瑰)/ 8. 弗列兹•朗格:大都市(30年代默片) 9. 冒牌货(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 10. 坏女孩(柏林最佳导演银熊奖) 11.TOM TYKMER:冬日恋曲/疾走罗拉

五、 西班牙

1. 布纽尔(路易斯•布努埃尔):安达鲁之犬/黄金时代/被遗忘的人/娜塞琳(娜扎蓝)/青楼怨妇(白日美人)/女仆日记/泰莉斯丹娜/朦胧的欲望(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无粮的土地--共9部。

2. 阿尔莫多瓦:我为什么命该如此/高跟鞋/精神近于崩溃的女人/捆着我绑着我/欲望规则/我的神秘之花/基卡/颤抖的欲望/修女爱疯狂--共9部。

3. 卡洛斯• 绍拉:射击(暴劫红颜)/暴力计程车/探戈/--共3部

4. 朱里奥•谭:红松鼠杀人事件/牛/杀手•蝴蝶•梦(死去的母亲)/人间昆虫记--共4部 5. 菲尔南德斯:四千金的情人(美好时代--奥斯卡最佳外语片) 6. 恶夜时分

六、 南斯拉夫:

1. 库斯图利卡:爸爸出差时(金棕榈大奖)/流浪者之歌{2集}(茨冈人的时代-戛纳电影节最佳导演)/梦游亚历桑那/地下(金棕榈大奖)--共4部。

2. 马卡维耶夫:接线生的爱情悲剧/甜蜜电影--共2部。

七、 越南

1. 陈英雄:青木瓜香(恺撒奖最佳处女作)/三轮车夫(威尼斯金狮大奖)--共2部。

八、 波兰

1. 安杰•华依达:灰炉与钻石/地下水道/铁人{2集}--共3部。

2. 罗曼•波兰斯基:水中刀/反拨(冷血惊魂)/亡命夜巴黎/唐人街/苦月亮/死神与处女/麦克白--共7部。

3. 奇斯洛夫斯基:维洛尼卡的双重生活(两生花)/生命的烙印/蓝/白/红/十诫(1--10)/奇K谈K--共16部。 4. 扎努西:沉寂太阳年 5. 李查布卡吉斯基:审问

九、 伊朗

1. 阿巴斯:樱桃的滋味(戛纳金棕榈大奖)/橄榄树下的情人/何处是我朋友家/生生长流--共4部。

十、 芬兰

1. 阿基考利斯马基:列宁格勒牛仔征美记/火柴盒工厂女孩/我雇了一名合约杀手--共3部。 十

一、 瑞典

1. 伯格曼:渴望/不良少女莫尼卡/木屑与亮片(裸夜)/恋爱课/夏夜微笑/第七封印/野草莓/处女泉(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魔术师/窗外黑影(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冬之光/沉默/假面/哭泣与耳语/魔笛/婚姻生活{2集}/秋光奏鸣曲/芬尼与亚历山大(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狼的时刻/傀儡生命--共20部。 2. 我的生活象条狗 十

二、 丹麦

1. 比尔•奥古斯特:比利小英雄{2集}(征服者佩雷-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戛纳金棕榈大奖)/美好的意愿(伯格曼编剧)/金色豪门--共3部

2. 格布利亚列尔:芭比的盛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 十

三、 捷克

1. 吉利曼佐:严密监视的列车(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失翼的灵雀--共2部。 十

四、 阿跟廷

1. 路易斯•普恩索:官方说法 十

五、 希腊

1.安哲罗普斯:雾中风景/流浪艺人{2集}(巡回剧团)/鹳鸟踟躇{2集}/尤里西斯生命之旅{2集}/永恒的一日--共5部。 十

六、 比利时

1. 贾柯温•杜梅尔:托托小英雄/第八天/破浪/心灵的秘密 十

七、 日本

1. 小津安二郎:晚春/东京暮色{2集}/早春{2集}/风中的母鸡/茶泡饭的滋味/长屋绅士录/早安/浮草/东京物语/秋刀鱼之味/我出生了,但……/麦秋/彼岸花/秋日和--共14部。

2. 沟口健二:浪华悲歌/阿游大姊/祗园恋曲/谣言中的女人/近松物语/杨贵妃/新平家物语/赤线地带/西鹤一代女/山椒大夫/雨月物语--共11部。

3. 大岛诸:情欲世界(感官王国)/俘虏/青春残酷物语--共3部。 4. 今村昌平:红色杀机{2集}/黑雨/猪与军舰--共3部。 5. 成濑汜喜男:兄妹

6. 黑泽明:姿三四郎/姿三四郎续/野狗/最美/美好的星期天/白痴/罗生门/踏虎尾/碉堡里的三恶人(战国英豪)/活人的纪录/蜘蛛巢城/保镖/活下去(生存)/深渊(在底层)/椿十三郎(大剑客)/七武士/天国与地狱/我于青春无悔/泥醉天使/坏蛋睡得最香(懒夫睡汉)/电车铃声(爱在没有季节的小墟)/影子武士/乱/八月狂想曲/梦/红胡子/黑泽明的声光世界/《乱》的拍摄纪录片/平静的决斗/丑闻--共30部。 7. 稻垣浩:无法松的一生/宫本武藏(1-3)/柳生武芸传 8. 小林正树:怪谈/人间的条件(1-6)/反叛--共3部 9. 小栗康平:死之棘/ 10. 北野武:那个男人太凶暴/坏孩子的天空/花火/菊次郎的夏天--共4部 11. 岩井俊二:烟花/捆绑/梦旅人/四月物语/情书/燕尾蝶/无名地带--共7部

12. 周防正行:变态家族/大相扑/时尚舞蹈(五个光头少年)/谈谈情跳跳舞--共4部 13. 竹中直人:119(等救火的日子)/东京日和--共4部 14. 伊丹十三:女税务官(民防之女)/葬礼--共4部 15. 熊井启:天国情书 十

八、 瑞士

1. 萨维尔库勒:希望之旅 十

九、 印度

1. 萨耶吉雷:大地之歌{阿普三部曲}--共3部。 2. 马拉维尔:早安孟买/男人最疼/性经--共3部 二

十、 加拿大

1. 法兰索瓦•吉哈:古尔德的32短篇 2. 加拿大动画短片集 二十

一、 澳大利亚 1. 彼德威尔:吊石崖的野餐 二十

二、 墨西哥

1. 霍道罗斯基:鼹鼠/圣山/圣血--共3部。 2. 阿芳索•阿劳:情浓朱古力 二十

三、 匈牙利 1. 扬秋(扬索):红与白

2. 艾德侯•恩依达:我的二十世纪 二十

四、 荷兰 1. 雷米贝尔佛:人咬狗

2. 约维史特林:守闸员(神秘过客) 3. 安东尼娅家系 二十

五、

英国

1. 希区科克:精神病患者/后窗/夺魂索等二十余部

2. 彼得•格林那威:厨师、大盗、他的妻子和她的情人/魔法圣婴/枕边书(枕草子) 3. 奈尔•乔丹:哭泣游戏/迈克尔•科林斯(豪情盖天)/屠夫男孩/梦魇杀机 4. 迈克•李:秘密与谎言/职业女郎

5. 大卫•里恩:印度之行/艳阳天/桂河大桥/阿拉伯的劳仑斯/日瓦戈医生

6. 理查德•莱斯特:一夜狂欢(A HARD DAY `NIGHT)/救命(HELP!)--甲壳虫乐队演出 7. 罗兰•乔菲:传教(战火浮生)/杀戮之地(战火屠城)/欢乐之城 8. 玻璃情人(诺灵顿)

9. 危险的关系(斯蒂芬•菲利尔斯导演) 10. 希望与荣誉(约翰•布尔曼导演)

11. 奥兰多(萨丽•波特导演、维吉尼亚•伍尔夫原著) 12. 法国中尉的女人(卡莱尔•赖兹) 二十

六、

新西兰

1. 彼得•杰克森:天国造物(罪孽天使)

2. 简•坎平:甜心(甜姐妹)/仕女图(一个女士的自画像)/钢琴课/圣烟 二十

七、 中国、台湾

1. 侯孝贤:童年往事/恋恋风尘/风柜里来的人/悲情城市(威尼斯金狮大奖)好男好女/南国再见,南国/海上花/侯孝贤访谈录(纪录片)--共7部。

2. 杨德昌:恐怖分子/牯岭街少年事件/麻将/独立时代/海滩的一天/光阴的故事(一段)--共5部。 3. 蔡明亮:爱情万岁

4. 王童:无言的山丘/策马入林--共2部。 5. 吴念真:太平·天国 二十

八、 美国 1. 奥逊•威尔斯:公民凯恩/安培逊大族/异乡人/审判/历劫佳人(TOUCH OF EVIL)--共5部。 2. 库布里克:杀手/万夫莫敌(斯巴达克斯)/洛丽塔(一树梨花压海棠-黑白版)/奇爱博士/发条橘子/2001太空漫游/闪灵/全金属外壳--共8部。

3. 马丁•斯科塞斯:是谁在敲我的门(原文)/艾丽斯不住在这儿/穷街陋巷/出租汽车司机/愤怒的公牛/喜剧之王/金钱本色/基督最后的诱惑/好伙计/恐怖角/纯真年代/赌场--共12部 4. 昆廷•塔兰蒂诺:落水狗/低俗小说(金棕榈大奖)/杰基•布朗--共3部 5. 阿瑟•潘:邦尼与克莱德 6. 丹尼斯•霍珀:逍遥骑士 7. 约翰•施莱辛格:午夜牛郎

8. 萨谬尔•富勒:火红战队(THE BIG RED ONE)/一个导演的故事 9. 泰仑斯•马力克:荒脊之地(穷山恶水)/天堂的日子/细细的红线-共3部 10. 科恩兄弟:巴顿•芬克(金棕榈大奖、最佳导演)/法尔戈/大亨莱布斯基/-共3部

11. 史帝芬•索德伯格:性、谎言、录象带(戛纳金棕榈大奖)/卡夫卡/视线之外(战略高手)-共3部

12. 艾仑帕克:午夜快车/鸟人(戛纳电影节评委会大奖)/窈窕男女/天使心/来看天堂-共5部

13. 奥立佛•斯通:萨尔瓦多/野战排/华尔街/生于七月四日/大门/天与地/刺杀肯尼迪/天生杀人狂/尼克松/不准掉头-共10部

14. 伍迪•艾仑:开罗的紫玫瑰/百老汇上空的子弹/曼哈顿神秘凶杀案/九月/名人百态/非强力春药/纽约故事-共7部

15. 大卫•林奇:擦胶头(原文)/象人/双峰镇/蓝丝绒/沙丘(星空迷失城)/我心狂野--戛纳金棕榈大奖)/迷失的公路-共7部

16. 罗伯特•奥特曼:陆军野战医院(戛纳金棕榈大奖)/大玩家/短片剪辑(捷径、银色性男女-威尼斯金狮大奖))/成衣(霓裳风暴)/肯萨斯最后一夜--共5部

17. 米洛斯•福尔曼:飞跃疯人院/瓦尔蒙特/莫扎特/性书大亨--共4部 18. 弗兰克•卡普拉:民主万岁 19. 格里非斯:一个国家的诞生

20. 吉姆•贾木许:夜的世界/死者/三个蓝月亮--共3部 21. 霍华德•霍克斯:金字塔(威廉•福克纳编剧) 22. 从***东到莫扎特(纪录片)

23. 斯派克•李:丛林热/为所欲为/马尔科姆X 二十九:马其顿:

1、山雨欲来 三十:葡萄牙:

1、奥利维拉:修道院 三十一:巴西:

1、巴本科:蜘蛛女之吻

2、中央车站 三十二:韩国:

1、林泽权:悲歌一曲

2、乡魂

3、301与302 三十三:古巴

1、草莓与巧克力

第二篇:二十五部影片外加十部影片的片目和分析的重点

1、 一个爱情的故事 cronaca di un amora 导演 安东尼奥尼 1950 开放性空间的探索 画框上的打网球的人,女主人公家里PARTY那个带叭狗的女人,桥上360度

2、 野草莓--、 瑞典、伯格曼 共时代 过去和现在出现在同一空间

广岛之恋-- 法、新浪潮 阿仑. 雷乃 现在与过去之间的视听关系

失去平衡的生活-- 加拿大实验电影,用快动作和慢动作来表现日常生活里的动作

--时间 共时,视觉的时空转换、快慢

3、 战舰波将金号 --苏联,爱森斯坦 延时动作 敖德萨阶梯 迎击舰队

4、 公民凯恩 citizen kane 美国,导演 奥逊. 威尔斯 现代电影里程碑 一分为三节 关于一个人的一生,四个人讲了四个不同的故事 两场歌剧演出,

5、 柏林交响曲 [德]Berlin: Die Sinfonie der Großstadt (1927) - 视觉节奏 第一部探索视觉节奏的影片 开端--从静到动 从少到多,从慢到快,中午的运动方向

6、 毕业生 [美]GRADUATE The Graduate (1967) Directed by Mike Nichols 上发条的橘子 A Clockwork Orange (1971) Directed by Stanley Kubrick 长焦与广角 与内容的关系

7、 猎鹿人 [美]The Deer Hunter (1978) Directed by Michael Cimino 声音环境 视听相对平衡,声音创造空间

8、 现代启示录的

真正的后期配音 巨片的后期,空中骑兵段落,127条音轨

9、 all that jazz --现代时空观念 1979电影时空观念,MTV

10、虎虎虎、 --逼真性 历史的逼真--起飞

11、雨中曲、 --有声片 早期有声片的制作,不对口型

12、丹麦交响曲 --匹配剪辑 光声的匹配

13、罗生门、 --不同机位的叙事 五个不同视点与不同机位

14、法国贩毒网 --没有情节的段落 跟踪与地铁

15、暗杀托落斯基、 法国中尉的女人 --空间转换 车里 开端

16、这里的黎明静悄悄 --苏联空间观念 开端,第一集结尾布谷鸟

17、雁南飞 --情境设置 出发,自杀,复员兵

18、士兵之歌 --无言与对话 结尾的运动与对话

19、邦尼和克莱德 --双人镜头与正反拍 开端与结尾

20、东京物语 --日本民族风格 开端,疗养地,POV

21、爱情的故事 --音乐 SPOTTING

22、名誉、 --时间设计, 声音空间 三分钟

23、从毛到莫扎特 --音乐剪辑 结尾十分钟

24、甘地 --室内空间,节奏 大建筑,红墙事件

25、马蒂 --第一部电视电影 舞厅

26、赤贫的岛、 --无言 找医生的段落

27、克莱默夫妇 --各种视听因素的运用 最后20分钟

28、精神病患者 --心理蒙太奇

我所提的并不代表一部影片的全面,这只是我认为对于某个问题用这部影片的例子更合适。你还可以从这部影片中看到别的好例子。不过这是你自己的事了。我从教学的经验来看,把所有的例子都从一部影片中找出来,范围太窄。应该让学生多看到一些片子。

我推荐这些片子给他们学习,其中包括好莱坞娱乐片,我是要你看娱乐片也怎样使用视听语言,他们用得比我们的自称为艺术片里的视听语言还要好。这是为什么。不能因此把它们抬高为艺术,那我就成了傻B了。我也不会像傻B一样地说,我只看人物,在好莱坞影片里看人物?! 我希望你们每个人都认真地做。我给你们上了一年的课,这个学期结束后我就不再教你们了,也许我就离开这个学校了,这里不是久留之地,一个个都是见钱眼开的家伙。没有必要让他们用我的名字来招来学生。他们给的是什么设备!为教学提供了多少方便?就看看他们设的课,电影电视有必要设表演课吗?舞台照明跟电影的布光是一样的概念吗?如果那位搞舞台灯光的老师说,电影电视的布光我教不来。那还有点希望。至少这位老师知道舞台的光与电影的光的不同,如果那位老师他能教电影电视的布光,那你们就倒霉了,他根本不懂得光。舞台的也不懂,电影的也不懂。 考虑到诸多的问题,我把我们这门课的考试变成一次总复习。同时也是一次自学的训练。根据我的经验,如果你们想继续前进的话,在大陆这个电影电视的坏环境里,你只有靠自学。如果我没有受到那些坏习惯的沾染,那你们也不会。我要求你们必须做到的正是一种最好的自学手段。你们有了这二十几部影片做底子,你们在看其它影片的时候,会越看越精。重要的是,你们先得把这二十几部片子吃透。这二十部影片几乎包罗了电影的各个方面,时间,空间,光和声,风格,叙事,非叙事。记得这几次课我们在演习的时候我给你们提什么问题吗?那都是关键性的问题。比如,法国贩毒网里的第一个镜头,我问你们那机位怎么摆的。没有拍过电影的人看得出来吗?那摆得有没有学问?符号学能做到吗?综合论者看得出来吗?如果你可以不经别人提问就自己看出来了,那你对电影的读解就过关了。我希望你们认真对待。把我要求的准备工作都做好。一年来,从我的教学实践来看,校方没有提供良好的教学和学习条件。这只有靠你们自己了。 不是泛泛地分析。也不是影评,而是从视听语言的角度从某部影片中选出一段来说明之。比如说BONNIE AND CLYDE(雌雄大盗)是六十年代末新好莱坞的一部反好莱坞的三镜头法的造反影片。你只需要把第一个段落(我们看见CLYDE第一次抢钱那里为止)截下来(你必须指出在这里双人镜头是当什么来用的),和最后一个段落,从两人在回家的路上吃苹果开始到他们被打死(你必须指出在这里正反拍是当什么来用的)。弄清楚什么时候用双人镜头,什么时候用正反拍。当然,你还需要化点时间去看看我与RICK有关好莱坞问题的讨论中涉及到新好莱坞的再现的历史。如果你在上台分析时能扼要地提到这个问题(也就是一部影片产生的社会背景。社会背景不是文学所垄断的。这是普通常识),那你就能得高分。注意,第一个段落里有一个近六十秒的镜头。如果你能把这一段跟法国新浪导演特吕弗的《最后一班地铁》的开端对比一下,那是很有意思的。(这不是考试的要求)这种比较会使你更深一步地了解全世界的电影文化的相互影响。我在美国旧金山州立大学的电影系开的一门课“中国电影及其外来影响”,我把中国电影跟好莱坞,苏联和日本这三个国家的电影的发展做了对比。

《毕业生》和《上发条的桔子》这两部影片合起来谈。毕业生的问题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大学生毕业后失去了目标,不知如何是好,情绪很压抑。另一部的主人公是六十年代伦敦的那些小流氓,他们的世界是一个畸形的世界。前一部的导演采用了长焦镜头,把这个毕业生的生活空间压缩在一起,传达出他的那种窒息感。要影片开头他回到家里,在PARTY上的那种感觉。后一部的导演用了广角镜头,把那个小流氓的世界变形了。上发条的桔子用的是广角镜头,不是变焦。广角镜头夸大了纵深空间,可以起到曲扭的效果。导演用广角镜头来表现六十年代英国的那批小流氓。我要求你们选取的那段在健美馆的段落里,第一镜头就可以看到那个女人的腿长得出奇,当她翻身起来的时候,给人的感觉是她一下子变到纵深里去了。这两部片子的特点是显示出光学透镜的空间表现力。从这里使人感到某种含义。

雨中曲的那一段是有声电影初期的实际情况。录音技术的出现本是一个进步,但是由于大家思想和认识上没有准备,以及录音技术的落后,造成了种种笑话。最重要的是摄影机被关在一个大箱子里,失去了运动的可能。另外就是有声片变成了百分之百的对话。这就不是电影了而成了对白片TALKIE. 最后预映时出的毛病至今在我们的电影电视制作中搞后期配音的影片中出现----不对口型。

名誉里几个老师上课的那一段主要是听不同大小的房间发出的人声是不一样的。

猎鹿人炼钢车间是用多声道创造了一个声音的环境。车间里的什么声音都有了。多声道的出现使声音也能够表现细节。注意,多声道的作用更多的是用来创造一个声音空间,而不是表现左右的声源问题。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说,在电影里的声画系统里的光和声的作用是相对平衡的。在声音的表现形式中,环境声提到了第一位。其次是人声,然后是音乐,因为这时已经不需要把音乐当背景音响来用了。

你们可以看一下,这几十部片子大概的把电影的视听语言的所有因素都包括在内了。前面我已经说过,这是给育才那个班的考试题,虽然是开卷考试,但是比闭卷考试还要难,因为学生必须把我这一年讲的所有问题都记牢,才能进行透彻的分析。考试的结果是许多学生在回答问题时说不到点上。也就是说虽然他们都听我 分析过这部影片,而且做了两个礼拜的复习,但是依然没有抓住要领。这没有关系,问题并不在于分数的多少,重要的是你从分析这些影片里能学什么东西,我的学问很大一部分就是从这里来的。我通过读解每一部影片的特点我学会了掌握这些特点。我在出这些题的时候,我心里很明确的知道下个学期我不会在到这所学校来认教了,因为这个学校太不向花了,他们不是在办学,他们是在骗钱,但是这些孩子怎么办,我只能通过考试(因为有些学生虽然爱好电影,但是学习不够自觉,逼也没有用,可是考试管用。所以我就用考试的方式 让他们看了30几部影片)但是他们缺乏自觉的能力,还是要逼一逼,这是一举两得的事,一个是考试分数的问题,另外一个是掌握那些30多部影片,终身受用。我建议所有自学的朋友都用这个办法来认真学习这30部影片。

我的意见是把这几十部片子每部都看上几十遍,到了能倒背如流的地步。做到熟能生巧。最好是找出一些条件允许的镜头来,自己重拍一下,看看能不能做到跟人家一样。要知道,其中许多影片都是大师拍的。 有时间就把这几十部影片多看几遍,部要把时间浪费了,去看那些当年出的好莱坞影片,有人说,这是为了掌握行情,我看这句话是自己骗自己,行情用不着花这么多时间去了解,好莱坞当年的影片,我每年只看一部就够了 ,因为我掌握了好莱坞的规律,我一看就知道今年有了些什么变化,而最近这5年,我始终在看好莱坞在视听语言方面又退化了多少,很明显所谓现代电影理论是使好莱坞电影退化的主要原因。

在作出这种判断的时候是又规律可循的。看电影是一种心理活动。没有心理活动看不剪电影,这个心理活动就是似动现象。以及似动现象带来的其他的心理活动。如心理补偿,心理认同。我们把这总称为视听感知经验。除非人的心里活动起了变化,电影是不会脱离以似动现象为基础的心理活动的。而现代理论是背离了似动现象的,是没有用的。简单的说,电影的语言根植与似动现象。电影是形象思维,因此与符号学没有关系。那种所谓的电影符号学又没有形成任何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系统,那么这种所谓理论,只不过是聪明人写的,耸人听闻的个人见解,简单一句话,观众不是这样看电影的,观众没有在电影里看到那些符号学家在电影里所看到的东西。本来好莱坞电影从娱乐片的角度来说是很成功的。因为它用符合观众心里活动的手法来吸引观众。可是几代人过去以后,所有好莱坞的从业人员大概都是从那几千家电影学院培养出来的人,而这些人在学校里或多或少都收到了符号学的毒害。电影所表现得本来就是现实的表层,符号学家确把电影变的那么深奥,而那些创作人员对这种深奥又无能为力,最后只能数殊与文学了,虽然还不是中国那样全靠在文学的身上,但是从20世纪头6年的作品来看,几乎每部好莱坞的娱乐片的开始都用了恶心的内心独白。给人寄穷的感觉。大家不妨回头看一下好莱坞70年代的影片,你看那时的影片的前3分钟表现的是什么,现在表现的是什么。我到现在讲课的时候,依然很少用近10年来的好莱坞的例子,因为实在找不出什么好的视听语言的例子来,我建议大家,还是多看一些经典的例子,符合规律的例子,我在重复一遍,电影的规律就是似动现象,有人说电影发展了,可是再怎么发展也没有反掉100年前发现的似动现象。

第三篇:【北京电影学院现代创意媒体学院专业】北京电影学院现代创意媒体学院招生网站-现代创意媒体学院分数线

高考派—高考志愿填报专家【北京电影学院现代创意媒体学院专业】北京电影学院现代创意媒体学院招生网站-北京电影学院现代创

意媒体学院分数线

北京电影学院现代创意媒体学院 2014年本科招生章程第一章  总则为了保证北京电影学院现代创意媒体学院2014年本科招生工作的顺利进行,维护学校和考生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和教育部、山东省教育厅等有关文件精神,结合北京电影学院现代创意媒体学院本科招生工作的具体情况,制定本章程。 第一条  本章程适用于北京电影学院现代创意媒体学院普通本科招生工作。 第二条  学校招生工作贯彻“公平竞争、公正选拔、公开程序,德、智、体、美全面考核、综合评价、择优录取”的原则。 第三条  北京电影学院现代创意媒体学院招生工作接受纪检监察部门、新闻媒体、考生及其家长以及社会各界的监督。 第二章 

学校简介第四条  学校全称:北京电影学院现代创意媒体学院学校代码:14327第五条  学校地址: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金沙滩路689号,邮编:266520第六条  办学层次:本科第七条  办学类型:独立学院第八条  批准成立时间:2010年10月教育部批准设立“北京电影学院现代创意媒体学院”。 第九条  北京电影学院现代创意媒体学院是国家教育部正式批准设立的一所本科层次全日制学历教育的高等院校。 2011年正式开始面向全国招收艺术类考生,现有在校生1525人。

1、办学基本条件:学院校园占地510亩,规划建筑总面积25万平方米,目前已完成建筑面积8.71万平方米:其中教学行政用房面积3.45万平方米;学院学生运动场馆总面积约3万平方米,其中室内活动场所约0.12万平方米,室外运动场面积2.89万平方米,配有标准400米标准塑胶跑道,足球场、篮球场、网球场、羽毛球场以及相关设施,学生宿舍面积1.57万平方米。 学校现有教职工238人,其中专任教师131名,72人拥有硕士学位,56人拥有学士学位,教授18人,副教授3人,讲师31人,助教1人。 图书馆藏书 56776册,收集电影资源1020部,2980张光盘。 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投入值约1.54亿元,主要包括摄影视频设施、特殊灯光照明设施、语音教学组合设备、高考派—高考志愿填报专家

影像基础冲洗设施、剧场排练配套设施、视频图像处理设备以及3D动画制作设备、3D影院放映设备、3D电影前后期制作设备等,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50余万元。

2、院系设置:我院现有文学、导演、表演、摄影艺术与技术、视觉艺术、录音艺术与技术、动漫艺术、传媒管理8个系别,共开设戏剧影视文学、广播电视编导、戏剧影视导演、表演、录音艺术、摄影、影视摄影与制作、戏剧影视美术设计、绘画、数字媒体艺术、动画、知识产权、公共事业管理和文化产业管理等14个专业。

3、历史沿革:2005年2月,学院项目经青岛市发改委批准立项。 2005年3月,山东省教育厅同意北京电影学院与青岛满天下文化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合作,在青岛筹建北京电影学院青岛创意媒体学院。 2008年6月,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同意北京电影学院在青岛市设立独立学院。 2008年9月,学院通过山东省高等学校设置评议委员会的专家评审。 2010年9月,学院由教育部组织国家高校设置评议委员会专家评审正式通过。 2010年10月19日,教育部以教发函〔2010〕176号文批复同意,正式设立“北京电影学院现代创意媒体学院”。 2010年10月23日正式注册。 2011年,学院正式面向全国招收艺术类考生。

4、办学理念:强综合、厚基础、重实践

5、办学特色:我院在办学层次上以本科教育为主,适度发展专科、留学生和研究生教育;在发展目标上,努力把现代创意媒体学院建设成为一所培养数字影视艺术与技术复合型应用人才,具有鲜明特色教学创作型学院。 影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以制作专业为主体,兼顾艺术创作与科研。 不断地加强电影学、艺术学、美术学等学科建设,全面地充实和提高教学质量,建立一支学术水平精湛的师资队伍,建构和形成有效、独特的影视艺术教学方式和办学特色,走产学研合作的教育道路,是学院一直为之努力奋斗的目标。 在电影学学科专业研究方向设置齐全的基础上,强调人才培养的高质量,强调学生技术、艺术、知识及技能扎实;强调学生艺术创作能力全面、创作能力强,专业知识广泛;强调毕业生综合艺术素质全面,专业艺术修养高,社会适应能力强;强调学生人才的综合水平和专业素质较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发展后劲较强。 第三章  组织机构第十条 成立学院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招生工作,集体研究决定招生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第十一条 学院招生办公室是组织和实施招生工作的常设机构,高考派—高考志愿填报专家

在学院招生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贯彻执行国家招生政策和规定,具体负责学校普通本专科招生工作的组织实施。 第十二条 学院纪委对招生工作实施监督。 第四章    招生与录取第十三条  我院招生专业和招生计划以省教育厅公布为准,通过各省级招生主管部门、学院网站等形式向考生公布。 第十四条  招生对象:高级中等教育学校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历。 第十五条  男女生比例:不限第十六条  身体健康状况要求:身体健康。 除符合教育部、卫生部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外,还须符合我院专业特点要求:

1、报考各专业考生均要求听力正常。

2、报考表演专业的考生双目视力均应在5.0以上(经佩戴隐形眼镜矫正4.8以上,新视力表);男生身高不低于1.72米,女生身高不低于1.60米;无肢体畸形,体表无疤痕、纹身、胎记及皮肤病。

3、报考摄影专业考生双目视力均应在5.0以上(经矫正4.8以上,新视力表),且无色盲、色弱;

4、报考导演专业、录音专业、美术专业、动画专业各方向的考生,均要求无色盲、色弱。 第十七条  录取批次:按各省级招生主管部门规定的独立学院艺术类本科批次进行。 第十八条  录取规则 

(一)我院为独立学院,考生在高考报名时,须单独填报北京电影学院现代创意媒体学院志愿,只填报北京电影学院志愿未填报北京电影学院现代创意媒体学院的考生,我校无法录取。 1.考生须参加所在省与我院所设专业相对应的艺术统(联)考,并取得合格成绩,文化考试成绩须达到所在省普通高等学校艺术类本科文化最低控制分数线,进行德、智、体全面审核后,按各专业的具体录取原则,择优录取。 学校在招生录取和安排专业时,相同条件下优先考虑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外语听力成绩高的考生。 2.考生所在省未设与我院所设专业相对应的艺术统(联)考,考生须参加我院组织的专业考试并取得合格成绩,文化考试成绩达到所在省普通高等学校艺术类本科文化最低控制分数线,即可填报我院志愿,择优录取。

(二)各专业录取原则

1、按专业成绩排序录取戏剧影视文学、广播电视编导、戏剧影视导演、表演、摄影、影视摄影与制作、录音艺术、戏剧影视美术设计、绘画、动画专业文化考试成绩要求达到当年各省普通高等学校艺术类本科文化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后,按专业成绩排序,择优录取。

2、专高考派—高考志愿填报专家

业成绩合格,按文化成绩排序录取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要求当年各省普通高等学校艺术类本科专业成绩合格,按文化成绩排序,择优录取。

3、知识产权、公共事业管理和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根据国家规定列为非艺术类,我院按各省规定的本科文化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以文化成绩排序,择优录取。

4、对于中西部地区,我院尊重省(自治区)的录取原则。

5、新生入学后外语一律学习英语。 第五章 学费收取标准第十九条  2014年我院收费标准如下:知识产权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费每生每学年35000元,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学费每生每学年42000元,其他各本科专业学费每生每学年48000元,住宿费每生每学年1400元。 第二十条  学生退费规定

1、 学生因故退学,退费按照山东省教育厅等七部门下发的鲁教财字【2010】27号文件中的有关规定执行。

2、 收费票据是学生交费证明,学生应妥善保管。 发生退费时,应将收费票据交回财务处。 第二十一条  奖学金评定办法

1、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奖学金名额分配和金额如下:特等奖学金:每人每年3.5万元——4万元,获奖人数不超过全院学生

人数1%;一等奖学金:每人每年1.8万元——2万元,获奖人数不超过全院学生人数2%;

    二等奖学金:每人每年8千元——1万元,获奖人数不超过全院学生人数3%;    三等奖学金:每人每年5千元,获奖人数不超过全院学生人数6%;    单项奖学金:每人每年1千元,获奖人数不超过全院学生人数3%。 获奖学金者不能重复评奖。 遇有名额限制时,按学习成绩总分从高到低排序,名额用完为止。

2、奖学金评定的具体条件和程序详见《北京电影学院现代创意媒体学院优秀学生奖学金实施细则(试行)》及《北京电影学院现代创意媒体学院学生德、智、体综合测评办法(试行)》第二十二条  国家助学贷款管理办法

1、我院国家助学贷款发放对象为经济困难的在校全日制本科生;   

2、学生在校期间原则上采取每学年九月提出申请、银行每年审核后发放国家助学贷款的办法。  

3、按现行国家助学政策规定,申请国家助学贷款,每人每学年最高不超过6000元贷款数额。  

4、凡符合条件的学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向所在系提出书面贷款申请,经辅导员、班主任和所在系签署意高考派—高考志愿填报专家

见、加盖系公章,报学生处,并须如实提供相关材料。 第二十三条  勤工助学的条件原则上在校学生均有资格申请参加勤工助学活动,优先考虑家庭经济困难且学习好、表现好的学生参加。 参加勤工助学学生应符合以下基本条件:   

1、学习认真,成绩良好,在班级处于中等水平以上者;   

2、思想道德品质和各方面表现良好,能自觉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者;

3、家庭经济困难者;   

4、生活朴素,勤俭节约者;   

5、有为学院服务、为同学服务、为社会服务的思想,勤劳肯干,能胜任工作,有敬业精神者。  第六章 颁发学历证书第二十四条  合格毕业生均颁发国家教育部统一印制盖有北京电影学院现代创意媒体学院公章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毕业证书;并按教育部相关规定,对符合学位授予条件者授予北京电影学院现代创意媒体学院学士学位证书。  第七章  联系电话、网址、考生须知第二

十五条   招生咨询联系方式

1、通讯地址: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金沙滩路689号   邮政编码:266520 

2、咨询电话:0532-86703000 、

 0532-86936825电子邮箱:1981788435@qq.com学院网址:高考派—高考志愿填报专家

北京电影学院现代创意媒体学院重点专业:

北京电影学院现代创意媒体学院全景地图:

北京电影学院现代创意媒体学院历年分数线:

北京电影学院现代创意媒体学院报考指南:

北京电影学院现代创意媒体学院招生计划:

北京电影学院现代创意媒体学院人气校友:

高考派—高考志愿填报专家

第四篇: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

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 编辑 锁定

导演系成立于1956年,主要培养电影电视导演创作的专门人才。经过近五十年的努力,为中国电影、电视剧的创作输送了大量的优秀人才,对中国电影、电视艺术的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国际国内有很大的影响。导演系现有故事片创作、纪录片创作、剪辑三个专业方向,博士、硕士、本科、创作干部进修等各个层次的教学班。 中文名

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

创办时间 1956年

知名校友 张艺谋等

所属地区 中国北京

主要院系 导演系

目录

1 教学情况

2 师资力量

▪ 系主任

▪ 教师成绩

3 历史沿革

▪ 建立电影导演系

▪ 艰难的阶段

▪ 新时期以来的电影导演系

▪ 教师的艺术实践及组织机制

4 地理位置

教学情况 编辑

该系培养电影电视导演创作的专门人才,要求学生具备文学艺术的理论修养和历史知识,有较高的美学鉴赏能力和艺术品位;系统掌握电影、电视导演创作的基本规律和熟练的视听表达能力,在创意、叙事、造型、声音等方面都有很好的综合运用技能和较强的组织能力。 主要课程有:剧作、表演、视听语言、导演艺术、纪录片理论与制作等专业课;电影摄影基础、电影录音基础、电影音乐基础、电影造型艺术、电影声音艺术、影视导演大师研究、中外电影史、影片分析、美术作品分析、音乐作品分析、文学作品分析、美学原理、艺术概论等基础课。

学生在学习期间,要结合课程,独立或联合其他专业同学,用DV、录像和胶片手段完成3-30分钟的作业多轮,作业难度和规模逐步加深加长。在课程教学的同时,学生的学业还有:

1、社会实践;

2、观摩活动;

3、研讨与交流。 教学部

师资力量 编辑

系主任

王瑞 1989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1985年进入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学习。1989年获学士学位,留校任教。现任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系主任、研究生导师。[1]

原系主任谢飞教授

教师成绩

导演系教师在电影电视创作方面有杰出的成就,作品多次获得国际、国内的各种奖项,为中国影视剧创作做出了突出贡献。与此同时,教师们承担了电影艺术理论和导演学科的科研项目和教材写作,发表了不少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专著和论文。 历史沿革 编辑

电影导演系是培养电影导演人才的专业学系。

1953年12月,政务院第189次政务会议决定:"电影局应积极准备条件,争取

四、五年内创办电影艺术学院,以负责培养电影艺术人才,首先是编剧、导演与演员。" 当时,北京电影学校已有编剧、表演专业,从1954年起,电影局开始筹组导演专业的师资队伍先后从全国各制片厂和文艺单位调来干学伟、张客、田风、石联星、周伟、汪岁寒等同志,1955年,中国电影赴苏考察团聘请了四位苏联专家来我国帮助筹建电影学院,九月,由导演艺术家、莫斯科电影学院教授鲍·格·伊万诺夫主持的导演干部专修班开学,这是中国电影教育史上以正规教学方式培养电影导演的开始。

导演专修班班主任田风、郑君里、张客、石联星、周伟、汪岁寒等教员协助专家教学并随班听课;学员25名,来自全国各电影制片厂,都是已有一定表导演艺术实践经验的创作干部,其中有谢添、林农、郭维、于彦夫、武兆堤、王炎、董克娜等;该班于1957年夏结业,学员吴国英留校任教。在此期间,伊万诺夫专家还专为随班教师开设了为时半年有关导演教学的课程。

教学资源

建立电影导演系

1950年,北京电影学校改制建院,正式设立电影导演系,学制为本科四年。首任系主任张客,导演艺术教研组组长干学伟。同年9月,招收第一届本科学生22名,是为导56班。 导56班 主任教员干学伟,教员有石联星、周伟、汪岁寒,至第二年干学伟、石联星赴苏联参加合拍片《风从东方来》摄制,改由汪岁寒任代主任教员。该班的教学计划,是以莫斯科电影学院导演系的教学计划为蓝本,结合中国电影导演创作实践的特点而制定的,课程设置有公共课:政治理论、文艺理论、体育、外语;专业基础课:绘画、音乐、美术作品分析、摄影基础、影片生产工艺;专业课:表演、剧作、导演艺术,以及有关专题讲座;教学实习:纪录片、默片(第三学年)、短故事片(第四学年)。教学模式为主任教员制,即主任教员要负责三门专业课的教学。导演教学的这些基本内容,后来一直持续到1966年以前招收的各本科班。

时届建院之初,电影教育得到了各方面特别的关照。以电影界的前辈、当时的文化部副部长夏衍亲自为导 56班讲授长达一年的电影剧作课为代表,林杉、许幸之、崔嵬等著名电影艺术家都先后来系授课。

1958年,导56班与摄影56班合作,在教学实习中拍摄了8部短纪录片:《装卸之歌》、《高炉电花》、《九兰养猪》、《出租汽车》等,曾受到来校授课的苏联著名导演家吉甘的称许。1960年,导56班与摄影、表演系进行联合毕业作业拍摄,共摄制了《穿山巨龙》(导演:曾宪涤、华克)、《大木匠》(导演:陈敏、吴贻弓)、《父子俩》(导演:阙文、江世雄)、《春节前后》(导演:于得水、葛文遂)、《目标向前》(导演:王心语、孔咏宵)五部35毫米短故事片。作为电影导演教育的首批成果,其中前二部纪录片和前三部故事片曾由电影公司公开发行。 1960年,导56班毕业,王心语、曾宪涤、陈敏、江世雄、王运晖等五人留校任教。

1958年9月,导58班21名同学入学。主任教员张客,班主任师涛,一年后张客在"反右倾"运动中被免除系主任和主任教员职务,由田风任系主任,吴国英接任主任教员。该班入学时逢大跃进高潮,由于参加各种社会活动,课堂教学的时间锐减。 1962年,导58班毕业联合作业为:《白大姐》、《半夜鸡叫》《红小鬼》等四部35毫米短故事片。

该班毕业时,苟文伦、苏玉环二人留校任教,张暖忻此后不久也调入导演系任教。

1959年9月,导59班22名同学入学。主任教员田风,班主任汪岁寒。本班第三学年时,经学院决定将学制改为五年,此后,五年学制一直持续到"文革"。导59班教学作了一些改革,加大了表演课的教学量,首次从小品到大戏积累排演了多幕话剧《骆驼祥子》,并在全院和社会上公演。

1963年,导59班拍摄了《伤逝》、《虾球》两部默片片断:1964年,毕业作业为35毫米三部短故事片《搭桥的人》(导演:段吉顺等)、《挡马》(导演:郭宝昌等)、《公社的孩子》(导演:司徒兆敦等)和长故事片《夺印》(导演:汪岁寒、刘中明等)。

1963年底开始的"文艺整风",使导59班卷入了一场严酷的"阶级斗争",全班半数同学被打成"反动小集团",两名学生定为"反动学生"(后在文革中被送劳教);该班主任教员田风因之受到株连,于1965年含恨辞世。

该班毕业后,司徒兆敦、韩小磊二人留校任教。

1960年9月,导60班22名同学入学。主任教员吴国英,班主任师涛,任教老师有张客、干学伟等。从这一班起,实行了一年级后淘汰制。该班三年级演出了独幕剧专场。6

4、65年间,该班和导61班先后两次参加了京郊密云县和山西阳高县的农村"四清运动"。1965年,导60班毕业作业为35毫米短故事片两部《上班前后》(导演:谢飞、张郁强、胡葳葳、李家模、李灵明、罗小玲、付敬恭、唐英超)、《贫农的儿子》(导演:詹相持、肖桂云、秦绂生、吕绍廉、崔东升、乌兰、蔡元元、曹征、贺米生、刘蕙仪)。 该班毕业后,谢飞、乌兰、詹相持三人留校任教。

1961年9月,导61班17名同学入学。主任教员周伟,班主任苟文伦,任教老师有徐谷明、王心语等。该班三年级演出了话剧《年青的一代》。 1966年该班毕业作业:35毫米短故事片《红柳》(导演:彭宁、丁荫楠、史践凡、马秉煜、马绍惠、于世彬、卢刚、广春兰、柳青、胡丽君),纪录片《平山》(导演:蔡晓晴、金继武)、《浑源农村文化工作队》(导演:郑洞天)正在拍摄中,文化大革命开始,学院一切教学活动当即终止,该班学生遂卷入文革,除少数同学于1969年分配工作外,大部分同学遗往张家口部队农场"接受再教育",至1973年才由部队进行毕业分配。

一九**年九月,导64班13名同学人学。主任教员汪岁寒。在当时文艺方针下,该班教学向强调意识形态方向作了较大调整,第二学年又投人河北邢台的农村"四清运动",至66年6月返校参加文革,后与导61班相同。 1965年9月招收科教导演进修班(二年制),外请上海科影导演韩韦担任主任教员,班主任司徒兆敦,29名同学大多为理工科院校进入各制片厂从事科教片创作的青年编导,一年后参加文革,毕业返厂。

1966年5月,招收导66班工作进行到专业初试阶段,受到"文革"冲击而中止。 艰难的阶段

从1956年到1966建系十年间,电影导演教育事业从无到有,为国家输送了百多名毕业生,教师队伍由最初的8人发展到老中青结合的16人,积累了一套教学经验和教学资料,初步探索了结合中国电影实际的培养导演专门人才的道路。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使这一新兴的事业遭受极大的摧残,完全停顿达七年之久。

1973年,"中央五七艺术大学"成立,导演、表演专业被并入戏剧学院。从河北保定部队农场返回的导演系教师,除曾宪涤、江世雄、谢飞三人留在电影学校任共同课外,其他均被分配到戏剧学院导演系,汪岁寒、苟文伦任副系主任。当年底招收了一届导演进修班,其中学习电影导演的8名,来自各制片厂。汪岁寒、苟文伦、王心语、乌兰、司徒兆敦组成教学小组,在四人帮极左文艺路线控制和完全没有电影教学条件的情况下,勉为其难地进行教学。二年后该班毕业。

1975年底,导演系教师转回电影学校,学校筹组编导系,负责人周伟、吴国英。翌年夏天招收编导进修班,学制2年。学员15人,来自各制片厂,其中导演专业4人。赵明、周伟主持教学,谢飞、郑洞天参加导演教学工作。该班毕业时,跟随教师参加故事片《火娃》(艺术指导赵明,导演谢飞、郑洞天)的拍摄实践。 新时期以来的电影导演系

1977年,北京电影学院恢复建制后,导演系由学院领导小组成员张客兼任系主任,副主任汪岁寒、文伦。此后,加上从原北京艺术学院调来陈文静等五名教师,全系教师达到17人。 1978年9月,随着高考制度的恢复,导78班28名新生入学,标志着新时期电影导演教育事业的再生。主任教员汪岁寒,班主任司徒兆敦。参加教学的有张客、张暖忻、陈文静、田金夫、孙敏、许同均、徐燕,帮助辅导毕业作业和带领学生毕业实习的有谢飞、郑洞天、王心语、韩小磊。

在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下,文艺思想的解放,国内外优秀影片的解禁,新的录像技术的应用,为导78班教学开创新的局面提供了良好的环境。该班教员投入多,教学实习量也空前增加,先后拍摄了一轮录像短片作业,一轮35毫米黑白短片:《我们的田野》(导演:潘渊亮、潘桦等)和《小院》(导演:田壮壮、张建亚等);1982年该班毕业时,进行了毕业论文答辩,全班同学通过答辩首次获得了学士学位;同时,以三种形式进行了毕业实习:①三部35毫米彩色短故事片:《结婚》(导演:金涛、周炜等)、《我们还年轻》(导演:夏刚、耿小震、林大庆);《目标》(导演:白宏、江海洋、李小军)。②田壮壮、谢晓晶、张建亚接受儿影厂任务,导演了儿童故事片《红象》(九本)③其他同学分别跟随老师参加了影片《陈奂生上城》(导演:王心语)和《见习律师》(导演:韩小磊)的拍摄实践。后来,彩色短故事片《结婚》经电影局批准公开发行,《我们还年轻》和《红象》作为短片参加了国际电影节并获奖。 该班谢晓晶留校任教。

为了适应新时期电影发展的形势,帮助解决各厂对青年导演人才的需求,从1982年起,导演系陆续开办了几届授予大专学历的在职创作干部进修班。一批中青年教师也从此登上了主任教员的岗位。

1982年9月,少数民族导演进修班(二年制)13名同学入学,学员来自天山、内蒙、广西三个民族自治区制片厂。主任教员张暖忻、郑洞天、田金夫。

1983年9月,83导演进修班(学制一年半)12名同学入学,学员来自各制片厂。主任教员江世雄、乌兰。

1984年9月,84导演干部专修科(二年制)12名同学入学,学员来自各制片厂和电视台。主任教员詹相持、许同均。 该班侯克明留校任教。

1985年,新一届系领导班子任命,主任文伦,副主任郑洞天。

1985年9月,导85本科班15名同学入学,生源来自北京、武汉、兰州三个考区。教师韩小磊、许同均(第

一、四学年),郑洞天、谢晓晶(第

二、三学年)。该班试行"二四制",即第二学年后根据学习成绩,有六名学生作为大专毕业,其余学生继续读满四年。在该班教学中,借鉴了当代世界电影教育的成功经验,正式确立了"以实践带教学"的方针,四年中,在教师指导下,从短到长、由磁带到胶片,顺序进行了七轮拍摄作业练习,使学生在实践中较扎实地掌握了本专业的基本功;同时,随着录像技术的普及,该班在视听语言和导演课中首开了拉片分析课程,学生的分析论文有多篇在学院的学报发表。

1989年,该班9名同学通过毕业作业和论文答辩毕业,并取得学士学位。毕业作业为16毫米短片《童年往事》(导演:胡雪杨)该片获美国奥斯卡学生电影展银奖。 该班王瑞留校任教。

1986年9月,导86班研究生2名同学入学,导师汪岁寒、徐谷明。这是导演系历史上首次招收《导演创作及理论》方向硕士研究生,报考者达数十人,由于按规定实行外语、政治课全国统一考试及录取标准,报考者中没有我系自己培养的毕业生,而均系其他大学文理科本科毕业生,因此,他们进校后要用较长时间补修本科的电影专业课程,这个情况一直延续至九十年代后期才有所改变。

一年后,其中一名同学被选公派赴法国留学,1989年,游飞同学通过毕业论文答辩获得硕士学位。

1987年9月,导87本科班12名同学入学,生源来自北京、杭州两个考区。主任教师詹相持、许同均、侯克明(第

一、二学年),郑洞天(第

三、四学年)。该班继续了"实践带教学"的方针,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包括短片拍摄和片例读解。

1991年,该班通过毕业作业和论文答辩毕业,并取得学士学位。毕业作业35毫米黑白短片《随风而去》(导演:肖峰等)该片获东京电影节学生短片竞赛最佳导演奖。

1987年9月,导87剪辑干部专修科25名同学入学,主任教员田金夫、司徒兆敦。这,是导演系历史上首次开设剪辑专业,该班同学来自各制片厂和电视台,都是有一定实践经验的专业剪辑人员,经过系统的导演、视听语言等理论学习,并完成了编导拍摄作业,两年后获得大专学历毕业。

1988年9月,导88研究生2名同学入学,导师王心语、江世雄。三年中,二名同学除完成专业及学位理论课程学习外,在导师指导下分别参加了社会创作实践,执导了电视连续剧。专题片等。1991年,通过毕业论文答辩获得硕士学位。

该班杨琳、章明二人毕业后留校任教,成为导演系第一批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员。

1989年3月,导89电影导演干部进修班13名同学入学,学制一年半,主任教员乌兰。这是应长春电影制片厂和西安电影制片厂的要求,为该厂培训青年导演创作干部举办的。该班于1990)年7月结业。

1989年9月,导89电视导演干部进修班17名同学入学,学制一年半,主任教员韩小磊。该班学员来自各省市级电视台,有不少是电视剧生产一线上的创作干部。该班于1991年1月结业。

1989年9月,89级夜大学导演专业38名同学入学,学制三年(大专),班主任田金夫,参加教学的有司徒兆敦、谢飞、韩小磊、郑洞天等。本班同学来自全国各地,有电视台的专业人员,也有各条战线的业余爱好者,在三年严谨的教学计划实施后,于1992年7月以毕业论文和实习作业毕业,该班学员王少民留校担任系秘书。

以上两个进修班和首届夜大学班的举办和毕业后同学们新的创作成就,进一步拓宽了导演系专业教学(特别是面向电视导演方向)的路子和在社会上的影响,为新的历史条件下建立多层次全方位的影视导演教育开创了新局面。嗣后,又于1990年9月招收了90影视导演高级进修班(学员24名,主任教员韩小磊、许同均)、1992年招收了92影视导演进修班(学员18名,主任教员詹相持、谢晓晶)、1992年招收了92级夜大学导演专业(学员54名,这些班的教学均取得了较好成绩。

从1990年下半年起,根据教学发展新形势的需要,系里组织全系老中青三代教师进行了历时一学期的教学研讨。这次研讨,系统总结了三十多年来、特别是八十年代以来导演教学和学科发展的成功经验和新形势下的适应问题,参照了近年来考察国外许多电影院校的教学模式和做法,对导演学科今后一段时期的发展规格,不同层次的教学计划以及每门课程的阶段教学大纲-一作了研讨,在充分的学术讨论的基础上,由谢飞、郑洞天执笔,于1991年3月讨论通过了《北京电影学院电影导演专业教学方案》。

这个教学方案分"各类学制教学课程设置"和"各类专业课程规范"两大部分。第一部分规定了本科、大专(剪辑)或第二学位本科、成人教育(夜大学)、进修及硕士研究五类学制各学期的课程设置,其中包括专业课和专业共同课两类,在硕士研究生类里,根据生源的实际情况,还细分了外专业考生考入和本专业考生考入两种不同的课程设置;第二部分确定了剧作、表演、视听语言、制作实习、导演(以上为本专业基本课目),导演研究、导演创作。导演教学(以上研究生加修课目)各门课程的教程,其中,将传统的蒙太奇课正式定名为视听语言,把原来散落在各门课程中的作业实习单独形成制作实习课,明确规定各学期从录像、16毫米到35毫米的作业系列及其标准;各门课程以学期为单元,须修一学期以上的课程分为A、B、C,按照统一的教程大纲,不同层次的班级分别完成其中一部分,每位授课教师除自选片例以外,授课内容必须按照大纲进行。这个教案作为院内各系首次制定的规范化教学方案,受到学院和教务处领导的高度重视,在以后的教学实施中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并保证了青年教师接班的过程有章可循。

1990年9月,导90研究生2名同学入学,从该起,学院研究生招生开始面向港澳台地区和海外,本届就有一名台湾学生黄坚峰,导师司徒兆敦。该班一位同学于1993年6月通过毕业论文答辩取得硕士学位,另一位于半年后修改论文通过取得硕士学位。在学期间,孟洪峰同学还在教师指导下完成了中央电视台上下集电视剧《太阳的旅程》的导演创作任务。 1991年9月,导91研究生4名同学入学,其中有一名台湾学生蔡崇哲,导师谢飞、郑洞天。从本届起,根据研究生基本由外专业本科毕业生考入、需要系统补修本科电影专业课程的实际情况,开始以四人以上成"班"的规模招生,导师前两年合带,第三年分开。该班三名同学于1994年6月通过毕业作业考核毕业论文答辩取得硕士学位,另一位于半年后完成毕业作业并通过论文二次答辩取得硕士学位。毕业作业为35毫米短片《浮出海面》(导演:蔡崇哲、孟浩军、朱枫)、十集电视剧《东方鹿特丹》(导演:陆绍阳)。

1993年9月,导93本科班12名同学入学,为了给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培养人才,本届考区除北京外,专门从南宁、昆明录取新生各两名,主任教师江世雄(

一、二年级)、郑洞天、杨琳(

三、四年级)。

1993年9月,导93研究生7名同学人学,其中两名学生分别来自台湾、香港。导师乌兰、詹相持。

1994年9月,导94研究生8名同学入学,其中三名学生来自韩国(都性希、金振旭、李志允),一名来自香港(陈嘉琪),大陆李鸿禾、俞钟、赵宁宇、刘婷。导师韩小磊、许同均。 1995年9月,导95研究生6名同学入学,学生中三名学生分别来自台湾(黄金莺、叶基固)、马来西亚(赖伟光),三名来自大陆(陆川、小江、方刚亮)。导师江世雄、司徒兆敦。 1995年9月,导95本科班8名同学入学,本届考区设北京、上海。主任教师谢晓晶、张建栋、王瑞。这是系史上第一次由青年教员承担四年全部教学任务的一个本科班,也标志着导演系两代教师梯队的顺利交接。

2011年,导本科班22名,同学雷杰成为2006年以后湖南首个导演系录取学生。[2] 教师的艺术实践及组织机制

1979年以后,国家批准学院成立专为教师和学生进行艺术实践的青年电影制片厂,中青年一代导演教师获得了创作实践的机会,五年间,他们在青年厂和其他厂拍出了一批具有较强探索、创新意义的作品,其中有:《樱》(导演:詹相持、韩小磊)、《向导》(导演:王心语、谢飞、郑洞天)、《沙鸥》(导演:张暖忻)、《邻居》(导演:郑洞天、徐谷明)、《见习律师》(导演:韩小磊)、《我们的田野》(导演:谢飞)、《舞恋》(导演:江世雄、文伦)、《漩涡里的歌》(导演:文伦、乌兰)、《青春祭》(导演:张暖忻)、《陈焕生进城》导演:王心语)、《湘女潇潇》(导演:谢飞、乌兰)《鸳鸯楼》(导演:郑洞天)、《珍珍的发屋》(导演:许同钧)、《本命年》(导演:谢飞)等影片,其中一部分获得了文化部优秀影片奖、金鸡奖等国家级奖项,受到国内外电影艺术家们的关注。导演系中青年一代作为"第四代导演"的中坚力量,使学院在新时期电影创作中占有了举足轻重的地位,教师们在实践中获得的创作经验,也对教学水平的提高起了极大的促进。90后导演系雷杰经常与国外交流电影,参与一些国外拍摄,成为新一代全面发展艺人和青年导演。与此同时,在电影理论及电影评论领域,导演系教师们也有一批有影响的成果问世,初步形成一支理论、教学、创作全面发展的教师队伍。

在建设中国电影导演艺术教育事业中,先后有三位系主任:田风、张客、文伦在岗位上不幸逝世。[1]

地理位置 编辑

shadow点击可查看详情

出口

© 2015 Baidu - Data © NavInfo & CenNavi & 道道通 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地图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新街口外大街25号 参考资料

1. 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网站

2. 北京电影学院2015届导演系毕业作品展映举行 雷杰亮相 .腾讯娱乐[引用日期2015-08-15] 词条标签:

组织机构 , 社会 , 学校

图集

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图册

第五篇:北京电影学院动漫策划方向

一、专业方向简介

1.本科学制:四年

2.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当前及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动画编剧及原创动漫策划人才。

3.主要专业课程:

《动漫策划》,《动画剧作》,《漫画脚本》等。

以项目实习的方式进行社会实践。

4.就业方向:

从事动漫画项目创意策划、剧作的创作和研究工作,并具有参与动画剧本策划、动漫项目研发管理及衍生品开发、漫画脚本创作、游戏文案策划、动画理论研究等工作的能力。

二、考试指南

1.对考生的基本要求

①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电影事业。有坚定正确的人生观,有明确的学习目的与方向,有敬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②具备扎实一定文化艺术修养;

③具有较强文字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创新精神;

④丰富的想象力和独特的艺术创造力;

⑤具备一定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

⑥应具有良好的沟通、合作能力;

⑦考生应具有健康、良好的体魄。

2.考试科目及要求

①初试:(笔试)文艺综合常识

文艺综合常识笔试旨在考察考生的文化艺术修养,文字创作能力,对电影及动画艺术的理解,和对专业动态以及技术知识的掌握程度。

②面试:

面试最好考也最难考。面试是对考生的全方位了解和认识。 面试将涉及文艺常识、造型艺术、动画常识、个人爱好等,以及很多常人不注意的庞杂小事,我们只是通过这样一个考试考察考生的应变能力、反应能力、观察力、记忆力和对艺术的感悟能力。

全部专业考试结束后,我们将根据各专业方向考生的专业排名顺序,按照教育部规定不超过招生计划4倍的原则,发给“专业考试合格证”。 获得我院动漫策划方向“专业考试合格证”的考生需参加当年全国高等学校统一文化课程的考试,按文化课考试的成绩排序,择优录取。

上一篇:保洁公司员工合同范本下一篇:北京工商银行网点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