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教育示范镇(街道)建设工作的经验研究——以常州市湟里镇为例

2022-11-13

一、背景分析

《江苏省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明确指出,“广泛展社区教育。……逐步完善社区大学、社区学院、社区教育中心和村(居)民学校四级社区教育网络。”目前,根据“统筹规划、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办学体制,常州市已经建立起社区大学、社区学院、社区教育中心和村(居)民学校四级社区教育网络体系。近年来,常州市各地积极开展社区教育实践,一大批镇(街道)在加强组织领导,整合教育资源,构建培训网络,创新体制机制,创建学习型组织,开展社区培训活动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为树立典型,推广经验,进一步推进社区教育持续发展,经常州市教育局终身教育处研究决定,依据常教终[2013]5号《关于开展常州市社区教育示范镇(街道)评选工作的通知》,组织开展常州市社区教育示范镇(街道)评选工作,并每年开展一次评选。常州市武进区湟里镇于2015年被评为社区教育示范镇,在社会资源与整合、挖掘区域社区教育特色方面成绩较为突出,希望可以为其他乡镇(街道)的建设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1]。

二、湟里镇示范镇建设的基本情况

湟里镇地处宜兴、金坛、溧阳、武进两市两区交界处,东临西太湖,西濒长荡湖,紧邻常州奔牛国际机场,239省道、常宁高速、卜东公路穿镇而过。2010年3月,武进行政区划调整后,湟里镇行政区域面积87.56平方千米,人口63523人(截止到2010年底),辖3个居委会,16个行政村,是中国闻名的水产养殖和花卉苗木基地。自示范镇评比以来,武进区湟里镇西墅村村民学校和湟里村居民学校先后被评定为2013年度和2014年度常州市社区教育居民(村民)学校标准化建设达标单位,并努力创建社区教育示范镇。在创建社区教育示范镇的过程中,湟里镇以创建为抓手,以常州市社区教育示范镇(街道)基本条件为标准,坚持“以人为本,主动服务,促进发展”的宗旨,扎实开展社区教育的各项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主动提供服务[2]。

(一)三大保障确保工作正常运行

1. 组织领导

湟里镇党委政府深感新形势下发展社区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尽管乡镇领导人事常有变动,但加快社区教育发展的既定方针不变。湟里镇成立了以镇长挂帅、以政府有关部门领导、村居委和重点企业负责人为成员的镇社区教育委员会,每年召开2次会议,统筹协调部署全镇社区教育工作;下设社区教育办公室,建立以成校为主体的镇社区教育中心,辐射指导村(居)民学校和企业职工学校开展各类社区教育培训活动。

2. 经费投入

湟里镇近年来加大社区教育投入,为社区教育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经济保障。按照有关社区教育经费人均1元的规定,湟里镇政府2013年拨款9万元,社区教育中心自筹14750元,用于社区教育人均经费1.38元。2014年拨款10万元,社区教育中心自筹57400元,用于社区教育人均经费超过2元。2015年拨款11万元。可见,镇政府在社区教育方面的投入逐年上升。在十三五规划中,湟里镇把社区教育发展纳入了中心镇建设一体化规划中,规划筹建一座多功能文化活动中心,总投资3000多万元。近两年,湟里镇为社区教育中心添置投影仪、数码摄像机、照相机等现代化教学设备,改善了社区教育条件[3]。

3. 队伍建设

目前,湟里镇社区教育中有管理人员和专职教师3人,建立了60余人兼职教师师资库和300多人志愿者队伍。

(二)两大作为彰显乡镇特色

1. 积极开展各类教育培训

湟里镇党校、团委、妇联、司法和残联等各条线通力合作,针对不同对象,提供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培训活动,尽量满足社区成员多样化的求知学习和精神文化需求,为促进社区成员提高道德素养和科学文化素质,促进教育公平发挥了积极作用。

为了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湟里镇社区教育中心一方面奋力开拓,主动作为,积极推进社区教育均衡发展;另一方面切实加强自身建设,积极推进辖区内教育、文化等各类资源整合。经不懈努力,该镇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两个项目分别获得常州市社区教育特色培训项目一等、二等奖。

2. 开发建设乡土特色课程

经湟里镇社区教育干部不断探索、勇于实践,2011年以来开发乡土特色课程4门,微课程2门。其中,2012年开发的特色课程《草坪种植技术》获常州市特色课程奖、2013年江苏省乡土特色课程优秀奖。2014年微课程《苗木嫁接技术》获常州市三等奖,2015年微课程《红叶石楠扦插技术》获常州市二等奖。2016年微课程《米酒药的家庭制作工艺》获常州市一等奖。

三、示范镇建设过程中的主要经验

湟里镇的社区教育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实效,推动了湟里镇社区教育的发展,促进地域文化和社会事业的进步,增强了村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提高了广大村民的文化素养和生活品质。事实上,回顾湟里镇社区教育的建设路径,我们可以归纳出该镇在融合资源以及培育特色方面,很值得其他地区学习和借鉴。

(一)高度融合区域已有资源

社区教育的持续、高质量开展,必定离不开社区教育主体、社区教育成本与社区教育内容等的有机整合。

一是社区教育主体集聚。社区教育主体是开展一切社区教育活动的主导力量和活力源泉。从示范镇的实践来看,要推进社区教育朝更高水平发展,社区教育的主体必将朝多元化趋势发展。

主体的多元化应既有旨在统筹协调部署全镇社区教育工作的“镇社区教育委员会”、“社区教育办公室”、“镇社区教育中心”和“村民学校”等行政成分,又有数量较多的,如创办职工学校的“凯达轧辊企业”等优势力量成分,还有乐于为居住地做贡献、热心于社会教育事业的民众成分,是一个由政府部门、社会贡献和民众参与等多元化的社区教育主体构成。

二是政府与民间社区教育内容的有机契合。为了促进政府和民间社区教育内容的无缝对接,一是要将镇区社区教育建设应将特色教育与学历教育等并列提升至社区教育的关键建设地位,二是应鼓励开放式办学与乡土化教学方式相结合,将社区教育的内涵延伸,从封闭式的教室教育扩展为教室教育与开放教育同时进行,将社区教育的传授空间从培训基地扩充为田间地头,小区院落,互联网等任何适合进行社区教育的场所。三是可以将民间社区教育内容变为镇区社区教育的主要部分,政府致力于社区教育资源搭建和提供建设性管理建议,将社区教育真正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政府与民间社区教育内容的契合,为社区教育搭建了社会资源整合的桥梁。首先,避免了传统社区教育政府和民间两个体系各自运行的问题,既增强了政府与民间之间的合作、减少了社区教育成本,也有利于政府部门和社会团体、社会公众的协作,增进了社会资本的增加。

其次,有效整合了社会力量,正如哈耶克在批判“伟大国家”时将政府对社会的过度干预比喻为“通向奴役的道路”,这种政府与民间社区教育的有机融合,倾向民间社区教育为主导的运行模式,取代了政府单向式领导,既减少了政府部门对社区教育事务的强硬干预,更能促进社会能量的释放。

(二)重点培育社区教育建设特色

首先,在特色挖掘方面,首先应从本土资源出发,充分挖掘地方特有、已有资源,结合社区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独树一帜的社区教育活动。湟里镇是中国闻名的水产养殖和花卉苗木基地。近几年来,在花卉、苗木方面已开始进行社区教育课程开发与探索,较有成效。

其次,在特色培育方面,社区教育应展现各镇区特色百花齐放的多元局面,而非整体划一,甚至照搬照抄。许多乡镇应根据本镇(街道)特色,,分门别类,大力鼓励创建社区教育特色课程,组成具有地方教学特色的师资队伍,培育彰显地方风采的社区教育特色项目,并形成长效培育机制。

再次,在树立品牌方面,打造社区教育品牌,有利于提高居民对社区教育的知晓度、认同度、参与度、满意度,扩大社区教育的社会影响力。社区教育的品牌化运营有助于社区教育的资源聚集和质量提升。

总之,我们只有以先进的思想为指导,通过注重社区教育资源的整合和优化,针对镇区差异着力挖掘培育特色,才能真正实现社区教育示范镇(街道)的建设意义。

摘要:社区教育示范镇的创建,是加快终身教育体系和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重要体现。近年来,常州市社区教育示范镇(街道)建设已经初步取得成效,涌现出一批优秀的社区教育示范镇(街道)。其中,常州市武进区湟里镇在高度融合地方已有资源、大力挖掘培育区域特色等方面成绩突出,希望为社区教育示范镇(街道)的创建和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社区教育,示范镇(街道),经验研究

参考文献

[1] 哈耶克著,王明毅译.通往奴役之路[M].北京:中国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2] 罗伯特D·帕特南(Robert D·Putnam)/著.《让民主运转起来》(当代西方主流名著译丛系列)[M].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

[3] 李艳娥.构建社区教育经费投入机制研究[J].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学报,2012,(4):27.

上一篇:新形势下提高大学生党员质量的探索与实践下一篇:温福高速铁路项目的变更索赔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