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临床护理论文提纲

2022-11-15

论文题目:冠心病患者参与健康照护方案构建及初步应用

摘要:目的:(1)通过横断面研究调查住院冠心病患者参与健康照护的态度及行为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2)通过质性研究了解冠心病患者参与健康照护的具体参与类型,根据患者主诉确认患者的参与需求,为构建患者参与健康照护方案提供理论依据。(3)以互动式患者参与患者安全理论为主要框架,通过文献研究、半结构访谈、专家会议法构建冠心病患者参与健康照护方案。(4)通过类实验研究将照护方案进行初步试用并探讨其对冠心病患者知识、患者参与态度、患者参与行为及患者住院满意度的影响。方法:(1)通过便利抽样抽取太原市3所三甲综合医院心内科306名冠心病患者,对其参与健康照护的态度及行为进行问卷调查,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后期方案构建提供相关依据。(2)对某三甲综合医院的12名冠心病患者进行半结构访谈,了解患者的具体参与行为,为后期方案构建提供理论依据。(3)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并进行分析,结合前期的半结构访谈初步形成冠心病患者参与健康照护草案。组织心内科及临床护理方向专家进行专家会议,对初步形成的参与方案进行修订和完善,形成最终版冠心病患者参与健康照护方案。(4)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某三甲综合医院心内科冠心病患者70例,根据患者入院顺序进行分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健康宣教、干预组采用患者参与指导手册,最终对照组纳入34例,干预组纳入33例。将一般资料调查表、冠心病患者健康知识评价表、患者参与态度量表、患者参与行为量表、患者住院满意度调查表作为调查工具对冠心病患者进行干预前及干预后的调查。结果:(1)住院冠心病患者参与健康照护态度尚可,行为有待提高。住院冠心病患者参与健康照护的态度均分为(4.10±0.64)分,处于中等偏上水平;行为均分为(3.74±0.57)分,尚有待提高。4个维度均分依次为:信息获取(3.63±0.64)分,患者需要(3.70±0.53)分,活动讨论(3.97±0.45)分,治疗计划(3.68±0.55)分。多元逐步回归结果分析显示影响冠心病患者参与健康照护的因素主要有年龄、文化程度、人均家庭月收入、是否有其它慢性病。(2)根据互动式患者参与患者安全理论框架析出冠心病患者参与健康照护共包括32条具体参与行为,照护参与包括参与适应环境、参与了解自身健康状况、参与手术管理、参与心脏康复知识了解、参与出院准备、参与二级预防等;决策参与包括对用药、手术方式、心脏康复等的决策;诉求参与包括参与医院管理促进和建议等。(3)通过文献分析及质性访谈结果初步形成患者参与方案,由7名包括心内科及临床护理方向的专家对初步形成的参与方案进行了讨论及修订,形成了最终版冠心病患者参与健康照护方案。(4)对照组和干预组两组基线可比,组内前后及干预后组间比较结果表明:两组患者冠心病健康知识、患者参与态度、患者参与行为干预后得分均高于干预前,除对照组患者参与态度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外,其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患者冠心病健康知识、患者参与态度、患者参与行为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干预组患者满意度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冠心病患者参与健康照护的态度尚可,行为有待提高。影响患者参与的因素主要有年龄、文化程度、家庭月收入、是否有其它慢性病等,后期需要参考影响因素进行干预,以提高患者参与的水平。(2)冠心病患者参与健康照护行为类型多样,以照护性参与为主,其它还包括决策性参与和诉求性参与。(3)基于横断面调查、质性研究、文献分析、专家会议构建了冠心病患者参与健康照护方案,该方案涵盖了患者从入院到出院参与照护的内容,能有效提高冠心病健康知识水平、患者参与态度、患者参与行为以及患者住院满意度。未来需要进一步扩大样本量以及延长干预时间,进行验证研究。

关键词:冠心病;患者参与;健康照护;健康教育;方案构建

学科专业:护理学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常用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前言

1 研究背景

1.1 患者参与健康照护的背景发展

1.2 冠心病患者参与健康照护的背景及意义

2 国内外冠心病患者参与健康照护的研究现状

3 相关理论

4 研究目的及意义

5 技术路线

第一部分 住院冠心病患者参与健康照护的现况调查

1 研究目的

2 研究对象及方法

3 研究结果

4 讨论

5 小结

第二部分 冠心病患者参与健康照护行为的质性研究

1 研究目的

2 研究对象及方法

3 研究结果

4 小结

第三部分 冠心病患者参与健康照护方案的构建

1 研究目的

2 研究方法

3 研究内容及过程

4 研究结果

5 讨论

第四部分 冠心病患者参与健康照护方案的初步应用

1 研究目的

2 研究方法

3 研究结果

4 讨论

5 小结

第五部分 结论与展望

1 研究结论

2 研究的创新点

3 研究的局限性及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上一篇:课程设置教学商务英语论文提纲下一篇:女教师继续教育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