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药物疗效论文提纲

2022-11-15

论文题目:冠心病患者服用他汀类药物的疗效与安全性研究

摘要:背景动脉粥样硬化是斑块的形成和发展的结果,与血脂异常密不可分,他汀类药物是目前临床应用最为广泛的调脂药物,为冠心病一线用药。本研究以本院冠心病伴血脂异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其服用他汀类药物的疗效与安全性以期为此类药物的临床合理应用提供依据。目的综合分析他汀类药物用于冠心病伴血脂异常患者的调脂疗效、不良反应、依从性及影响因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分析本院收治的首次应用他汀类药物治疗的冠心病患者,所有病例均在基础对症治疗的基础上服用他汀类药物。分别于用药前1d和用药1周、2周、4周、8周、12周时抽取患者清晨空腹静脉血,采用全自动生化免疫分析仪检测血脂功能,包括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对所纳入的患者进行药学随访,记录用药期间发生的药物不良反应和患者的用药依从性。采用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的方法对影响他汀类药物疗效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共收集符合条件的患者127例,其中有33.2%的患者使用阿托伐他汀,57.0%的患者使用瑞舒伐他汀,其余使用氟伐他汀、辛伐他汀或联合用药。将阿托伐他汀和瑞舒伐他汀用药疗效进一步对照分析,结果如下:①阿托伐他汀组平均用药时间7.6±1.9个月,基本用量20mg/d;瑞舒伐他汀组平均用药时间7.9±2.1个月,基本用量10mg/d。药物治疗前后HDL-C水平均无显著差异,而TG、TC及LDL-C均有降低(P<0.05)。阿托伐他汀与瑞舒伐他汀的降脂疗效与用药疗程相关,疗程不超过2周时,两组TC及LDL-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时间为4周、8周、12周时,瑞舒伐他汀组LDL-C水平低于阿托伐他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瑞舒伐他汀整体血脂达标率在用药4周、8周及12周时显著高于阿托伐他汀组(P<0.05)。②年龄、体质指数、肝功能、依从性及糖尿病均能够影响阿托伐他汀和瑞舒伐他汀的血脂达标率;此外,慢性消化系统疾病也是瑞舒伐他汀血脂达标率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P<0.05)。分析药物治疗后血脂不达标的危险因素,年龄>70岁、体质指数>28kg/m2、用药依从性差及合并糖尿病是两者共同的危险因素;肝功能低下是瑞舒伐他汀血脂不达标的危险因素(OR>1, P<0.05)。③药物不良反应监测数据显示,所纳入的患者共发生不良反应9例,阿托伐他汀组4例(9.1%,4/44),瑞舒伐他汀组5例(6.0%,5/83),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两组用药依从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文化水平、是否知晓用药知识、经济收入、付费类型及不良反应均可影响患者依从性(P<0.05);其中年龄>70岁、对用药知识知晓程度低、自费支付医疗费用及药物不良反应为患者用药依从性差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①瑞舒伐他汀(10mg/d)和阿托伐他汀(20mg/d)的耐受性良好,安全性较高,10mg/d瑞舒伐他汀在调脂效能方面优于20mg/d阿托伐他汀,尤以LDL-C表现最为明显。两者调脂达标率的影响因素基本一致,根据其危险因素做适当控制有望进一步提高药物疗效。②患者的依从性与调脂疗效和不良反应均有密切关系,就本课题入组病例而言,加强老年患者的用药管理,普及他汀类药物相关用药知识是提高患者依从性的必要措施。

关键词: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疗效;安全性;影响因素

学科专业:药学(专业学位)

摘要Abstracts第一章 前言第二章 资料和方法

2.1 病例资料

2.2 患者治疗方案

2.3 指标测定方法

2.3.1 调脂疗效

2.3.2 药品不良反应

2.3.3 用药依从性

2.3.4 影响因素

2.4 统计学方法第三章 结果

3.1 病例筛选结果

3.2 阿托伐他汀和瑞舒伐他汀的调脂疗效

3.2.1 整体调脂疗效对比

3.2.2 不同时间段的调脂疗效和血脂达标率对比

3.3 阿托伐他汀和瑞舒伐他汀的调脂疗效的影响因素

3.3.1 影响阿托伐他汀血脂达标率因素分析

3.3.2 瑞舒伐他汀降脂疗效的因素分析

3.4 阿托伐他汀和瑞舒伐他汀的不良反应

3.5 他汀类药物的用药依从性第四章 讨论

4.1 阿托伐他汀和瑞舒伐他汀调脂疗效分析

4.1.1 阿托伐他汀和瑞舒伐他汀调脂效能对比

4.1.2 阿托伐他汀和瑞舒伐他汀调脂效能影响因素

4.2 阿托伐他汀和瑞舒伐他汀不良反应

1. 综述-他汀类药物不良反应的研究进展

2. Meta分析-罗格列酮与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价

3. Meta分析-孟鲁司特治疗变应性鼻炎疗效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附件

上一篇:信号与通信论文提纲下一篇:药品零售营销模式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