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2022-06-25

第一篇: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瓯海创业创新服务平台方案

瓯海区创业创新服务平台(以下简称平台)是区委、区政府贯彻落实省委“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战略,打造科技轻工区,建设创新型城区的重要公共服务平台。平台由瓯海区委人才办、瓯海区科技局、共青团瓯海区委联合搭建,包含瓯海区省级包装特色产业基地,瓯海青年创意产业孵化基地,瓯海大学生科技创业见习基地四个子平台。今年以来,平台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社会各界朋友的关心支持下,在基地所有成员的不懈努力下,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积极调整发展思路,全力提升工作水平,扎实开展各项工作,开拓进取,创新服务,逐渐走向成熟。

一、“平园联盟”,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

浙大科技园与学校有关部门合作,通过参与创业大赛、支持学生创业社团、开展创业培训等三种形式来参与学校的创业教育。

一是与学校团委、学工部、研工部、教务部联手,主办浙江大学 “蒲公英创业大赛”,提供经费支持,承诺竞赛获奖团队以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省级和全国竞赛获奖团队可以直接在浙大科技园内创业,浙大科技园为其提供房租优惠、配套或引入创业资金以及全程免费创业服务,并优先推荐申报国家、省、市科技计划项目。

二是与学校党委研工部共同创办“未来企业家俱乐部”,帮助学生提高创业意识,锻炼创业技能。浙江大学未来企业家俱乐部是以硕士和博士研究生为主的精英型学生社团,目前已经发展到80多人,每年举办多次创业论坛、创业沙龙、创业大赛和创业培训活动。创建6年多来,已经培养创业创新人才300多名。

三是与学校研究生院共同发起创办研究生创业素质拓展班,充分发挥与企业广泛联系的优势,邀请多名上市公司的财务总监、人力资源总监、营销总监为学生授课,为研究生提供一个新的学习创业理论、了解创业环境并进行创业实习的平台。2007-2008年共举办了两期研究生创业素质拓展班,受到研究生的热烈欢迎,已培养创新创业人员80

人,其中已有5名学员开始自主创业。

二、“园企合作”,共建大学生实习基地

一是组织入园企业每年为浙江大学的学生提供暑期实习岗位;二是与地方政府合作共建研究生创业实践基地,推荐研究生利用暑期进行实习;三是与浙江省大型民营企业建立合作关系,推荐大学生到这些企业实习。目前,通过浙大科技园与政府、大型企业以及入园企业的合作,每年可以为浙大学生提供实习岗位600多个,为具有创业意识的大学生提供了学习创业的机会。

三、“园政合作”,创建“大学生创业园”

为有效推进大学生自主创业,浙大科技园积极整合资源,争取政府支持。2008年12月,浙大科技园与杭州西湖区政府联合共建了“杭州市大学生创业园(西湖·浙大科技园)”,浙大科技园为此专门划出5000平方米场地作为大学生创业孵化用房。入驻企业可以享受到杭州市和西湖区出台的各项大学生创业优惠政策,以及浙大科技园提供的全方位、多层次的创业服务。目前,入园的大学生创业企业已经超过60家,带动大学毕业生就业200多人。

四、“园内合作”,搭建大学生创业交流服务平台

为给大学生创业者提供有针对性的扶持,浙大科技园建立了“浙江大学创业青年俱乐部”,将入驻浙大科技园的大学生创业者组织在一起,经常性地开展会员内部交流,并邀请政府官员、企业家和学者为创业学生讲解创业政策、企业管理和市场营销等课程,并组织到大企业参观学习,帮助这些大学生创业企业渡过难关,健康地发展。

此外,浙大科技园还在政府支持和企业参与下,进行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目前已建成“光与电技术开放实验室”和“生物医药技术测试中心”两个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的建设,可为信息技术、光电一体化、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和生命科学与现代农业等技术领域的大学生创业企业技术研发和分析测试提供相应服务。

第二篇:创业的政策与服务创新

摘 要 制度创新可以造就大量创业人才,激励人才创业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由于现实存在阻碍了人才创业的一些制度安排因素,所以改革和消除束缚人才创业制度安排羁绊,通过政策和服务的创新,形成有利于人才创业的制度环境,是以科技创新增强综合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落实人才强国战略的另一项重要内容。

关键词 人才强国战略 民营 高新技术企业 创业

1 民营高新技术企业创业人才的政策创新

1.1 人才收入分配政策创新

探索建立与国际接轨的人才分配机制,鼓励各类人才用自己的技术、知识等要素参与分配,或实现资本化、产权化,形成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市场化分配机制。①各类专业技术岗位和管理岗位逐步实行市场工资制,工资水平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特别是在高新技术领域,岗位工资水平要努力达到国际同类岗位培训的市场水平。②在高新技术领域建立高层次人才分配特区,试行按要素分配制度,以二股、期股等股份化分配方式,推进管理、技术、知识产权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制度,给予优秀人才以应有的报偿,从根本上解决人才的分配问题。③建立企业家报酬制度,采取股权、期权、年薪制等分配方式,明确企业家的合法收入,激励企业家管理才能的充分发挥。④在高新技术企业先试行新的工资制度改革,综合运用岗位市场工资制、要素参与分配等形式,形成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点的工资分配制度。条件成熟后,逐步向国有企事业单位推广。总的方向是由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相结合的、与人才实际价值与贡献相适应的收入分配制度。

1.2 人才配置政策创新

人才配置政策宜由政府主导走向市场主导。①信息化——重点发展无形市场(网络市场)。使人才市场由初级市场走向高级市场。②多元化——鼓励和支持各方力量参与人才市场。加入WTO后,国外人才交流机构也将陆续进入我国,新世纪人才市场,将形成国家、民间、合资多元化的人才市场格局。③主体化——技术创新的主体在企业,人才配置的主体也应在企业。通过行政配置与市场配置相结合,尽快形成人才主体集中在企业的局面。④产业化——促使人才市场形成一种产业。人才市场的产业化包括人才交流的产业化,人才评价的产业化,人才信息的产业化等。⑤国际化——建立国际人才市场。依托国际人才交流网络,引进国外人才,使人才市场在更广阔的空间动作。⑥法制化——依托管理人才市场。视人才市场的发展变化,逐步制定、出台人才市场管理方法。

1.3 人才评价政策创新

民营高新技术企业人才评价政策的关键在于探索建立“具有民营高新技术企业特色的用人制度”。其核心内容是: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广招天下有用之才,实行一种“不唯学历,就看业绩”的用人标准。形成以业绩取舍人才的用人才机制,打破论资排辈、吃大锅饭的格局。要确立民营高新技术企业人才资源开发特别是鼓励人才创业的评价导向,一看总量扩大:超前规划,保持人才总量与民营高新技术企业经济发展的需求适当超前;二看含量提高:优先配置,使大中型民营高新技术企业人才密度高于一般民营企业的平均水平;三看质量优化:注重培养,重视人才培训,改善人才结构,倡导人才创业精神;四看动量加强:科学管理,充分发挥人才作用,提高人才使用效益;五看流量控制:完善人才合理流动的机制,促进正态流动;六看张量开拓:选拔优秀人才建立民营高新技术企业技术中心,开展技术创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七看能量增加:与高校开展人才科技共建共享,产学研相结合。

1.4 人才使用政策创新

民营高新技术企业具有比较丰富的人才资源。但丰富的人才资源优势并不一定形成民营高新技术企业经济腾飞的生长极。总的来说,民营高新技术企业人才的使用效益并不高。

我们必须实施民营高新技术企业人才资源效益提升战略,最大限度地利用每个人才的能力,使其发挥最大的使用价值:一是人才配置与企业需求相吻合;二是给予优秀人才与其业绩相符的激励,使人才的价值与贡献的比例适宜;三是建立全新的企业组织形式和组织结构——学习型组织;四是建立竞争优化机制,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五是搞好人才资源的二次开发;六是人才培养战略。

1.5 人才激励政策创新

由单一的“奖金、股份、期权”激励转向“事业激励、待遇激励、感情激励”。要在全社会倡导、增强人才资源的保护意识,创设一种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环境,形成惜才、爱才、留才的社会氛围。要珍惜人才,关心、理解、信赖人才,对人才要有宽容心,容纳人才个性,允许人才犯错误。

1.6 人才引进政策创新

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对人才引进创新提出新的要求,总的来说,就是由“本地化”走向全球化。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的状况,应实现人才尽其用引进的全球化,在全球范围内配置人才。

1.7 人才知识产权保护政策创新

要实现跨世纪的发展,建设民营高新技术企业人才队伍,必须将知识产权的保护特别是专利保护放在战略的高度,制定系统的保护知识产权的政策,以此来保障民营高新技术企业人才的创业。既要保护民族知识产权,以此来推动我国国民经济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又要保护企业特别是科技企业的知识产权,以此来支持科技成果的转化和科技企业提高技术水平;还要保护技术人员的知识产权,特别是职务成果的收益权,调动广大的科技工作者和研发人员的积极性。

2 民营高新技术人才创业社会服务体系创新

2.1 推行高等产业化

实现高等教育产业化,有助于高等院校面向市场,以发展我国国民经济为导向,设置学科专业、进行科研课题选项。高等院校在实施产业化的过程中,必将重视科技成果的转化,将现代科学技术知识与经营管理知识结合起来。建议高等院校紧密结合科技产业发展的最新需求,从造就新一代的民营高新技术企业人才群体的战略思维出发,实施高等教育产业化战略。

2.2 拓展民营高新技术企业人才创业发展空间

一是提供创业平台。积极支持建设以企业为依托的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建设一批具有国内外先进水平的区域性、开放性重点实验室,吸引一批高层次人才;办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大学科技园、留学生创业园,为民营高新技术企业人才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构建一个稳定可靠的推动成果供需交流的信息平台,促进产销见面,促进科技信息跨地区、跨部门快捷交流。二是实行市场准入制。取消民营企业在市场准入、生产要素配置等方面不合理限制。积极支持民营经济投资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及教育、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降低门槛,为民营高新技术企业提供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三是放宽注册资本限制。实行直接登记制度,允许民营高新技术企业创业人员先登记注册成立企业法人,再申办项目。同时,允许新设立的民营企业注册资本实行分期注入,分批到位,切实解决企业创办时资本短缺的问题,促进民营经济快速“繁育”。加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规划,按高新技术产业自身发展规律,进一步优化要素资源配置,发挥各地的比较优势,搞好高新技术开发区及其功能区块的布局,自觉引导高新技术产业实行行业集聚,继续建好留学人员创业园区,为高新技术人才提供创业乐园。要积极引进国内外著名高新技术研发机构和企业,进一步营造高新技术发展的区域优势,努力增强浙江对高层次高新技术人才的集聚能力。建立高效优质的科技孵化器。高效优质的孵化器体系对于民营高新技术人才创业,特别是刚走出校门和海外归国

人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北京已有30多个科技孵化器,如清华科技园、北航新材料孵化器、中关村留学人员创业园等,通过政府引导和政策激励,更多地创建一些专业化和社会化的孵化体系。通过建立大学科技园、市场策划、技术评估、教育培训和信息咨询,降低科技人员的创业成本,促进民营高新技术企业人才的涌现。

2.3 建立民营高新技术企业人才创业的区域创新体系

发挥区域综合科技优势,加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是民营高新技术企业人才创业成功的重要保障。第一,以建设科技园区为龙头,通过营建创新网络,优化创业环境,使之成为民营高新技术企业人才的创业基地,涌现一大批民营高新技术企业人才群体,并形成辐射作用。第二,加强科技企业技术中心的建设和创新工程的实施,造就一支企业创新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要在组织技术创新中发现、选拔、培养一流人才,建立合理的人才梯队,给专业技术人才创立一个宽松的环境。第三,提高整体创新能力,不断生产出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重大科技成果,带动提升产业结构调整。要建立完整的技术创新体系,发挥民营高新技术企业人才的创造才能,从选题开始到成果转化形成完整的技术集成,使技术商品化、成果产业化。知识向技术应用转化,科技开发向生产力转化保持在高水平。第四,建立健全民营高新技术企业的服务体系,为了进一步推动民营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借鉴国外的经验,加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民营高新技术企业人才创业的服务体系。

2.4 建立民营高新技术企业人才创业的优质中介服务机构

发展人才市场和中介组织。办好各类人才市场,建立和完善人才市场许可证制度。鼓励创办为民营高新技术企业人才资源开发提供服务的各类中介组织,通过这些机构为企业服务,可以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改善产品质量,降低成本。 参考文献

1 刘国新,赵光辉等.创业风险管理[M].武汉:

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

2 刘国新,赵光辉等.民营高新技术企业人才

创业研究[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

3 雷家骥,冯婉玲.高新技术创业管理[M].北

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

第三篇:开放式创新创业平台制度-

创新创业平台建设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为积极响应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趋势,加快发展新型创业服务平台,营造我司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环境,鼓励公司员工利用公司自有资源实现个人创新创业。经公司高层商议决定我公司开展相关创新创业平台建设,推行“人才+项目”、“人才+产业”、“人才+课题”开发模式,推动公司经济发展、走创新驱动发展的道路。

第二条 通过结构性改革、体制机制创新,消除不利于创业创新发展的各种制度束缚和桎梏,支持公司内部不断开办新企业、开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培育新兴产品产业,形成企业“顶天立地”的发展格局,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打造新引擎、形成新动力。 第二章组织实施与管理

第三条 公司高级管理层指派出专人负责创新创业平台建设管理情况,创新创业平台建设领导小组,下设各部门服从管理者分派。创新创业领导小组职责:

1、负责企业创新创业平台工作整体规划和领导。

2、组织对企业创新创业项目的评审。

3、聘请行业专家成立创新创业工作指导委员会,指导创新创业活动。

4、组织员工参加各类竞赛项目。

5、负责对资助项目进行监督检查。

6、组织对员工创新创业活动的先进集体和个人的评选表彰,以及成果的认定和奖励。

第四条 企业创新创业平台下设五个工作组:

1、创新创业培训组。开展企业的创新创业培训,以及对企业创业平台的有效管理。

2、技能创新与竞赛组。负责企业员工技能培训和竞赛的开展与奖励,以及按照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需要开展专业和培训课程改革。

3、创新型师资建设组。负责制定企业创新型师资的培养计划,并组织实施。

4、科技项目研究与发明组。负责企业创新项目课题、专利发明等项目的申报、审核。

5、专项资金管理组。负责对企业创新创业专项资金的财务管理,并采用有效的财务手段对各项目实施跟踪管理。

第五条 企业创新创业平台领导小组负责贯彻落实企业创新创业工作的有关决定,协调各下设工作组开展工作,组织相关人员对企业创新创业项目进行评审和批准。

第三章项目申请与评审

第六条 创新创业项目申请人应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较强的创新创业意识和一定的创新创业能力。在同等条件下,工作成绩突出、专业技能突出,以及在全国、省、市、区级等各类大型竞赛中获得较高奖励的员工和相关合作人员优先。 第七条 项目申请人可根据企业创新创业整体规划,从企业提供的研究开发项目目录选择项目或自立项目进行申请,并填写一诠精密电子工业(中国)有限公司创新创业项目申请表。

第八条 创新创业项目应目标明确,依据充分,内容具体,项目方案具可操作性。项目要注重实践,着眼于创新或创业。

第九条 项目应选定专门指导专家进行指导。指导专家必须具备项目实施所需的业务水平和时间保证。

第十条 企业创新创业平台领导小组受理项目申请人申请后,将组织有关专家对项目进行评审,经公示无异议后,确定资助项目。 第四章经费管理

第十一条 创新创业项目经费是公司预算的组成部分,项目负责人应当在创新创业工作领导小组和财务部的指导下,按照有关规定和项目实际需要编制经费预算。项目经费预算一经批复,必须严格按照预算规定的开支范围和项目进度执行。 第十二条 项目经费应用于与该项目有关的低值易耗品支出、图书资源费、会议调研费、科技成果鉴定与验收费、人员费等支出,严禁将项目经费用于与创新创业无关活动;严禁以任何方式从项目经费中谋取私利。

第十三条 项目资金应专款专用,不得挪用、转让及用于其它方面,不得借协作之名将经费挪作他用或者转入与项目无关的单位。

第十四条 创新创业领导小组根据各类创新创业项目申报材料,核定项目资金预算。项目实施周期一般不超过一年。 第十五条 财务部负责对项目经费的财务管理,并对各项目经费的使用实施跟踪管理。

第五章项目检查与验收

第十六条 创新创业平台领导小组对立项项目进行监督检查,项目申请人须及时将项目进展情况及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以文字材料报送创新创业平台领导小组备案。

第十七条:项目申请结题时,须由项目负责人填写《XXXXXXX有限公司项目结题报告》报领导小组办公室,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专家进行评审验收。

第十八条 因客观原因,项目负责人需对创新创业项目的计划目标、进度和经费进行调整或撤消,必须提出书面申请报创新创业工作领导小组批准。

第十九条:创新创业项目实行项目负责人负责制。项目负责人应当自觉接受有关部门的管理和监督,并对项目经费使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有效性承担直接的经济与法律责任。 第六章附则

第二十条 本管理办法由XXX有限公司创新创业平台建设领导工作小组负责解释。

第二十一条 本管理办法自XXXX年X月X日起生效。

第四篇:四、乡村创业创新服务平台建设规范(2018.5.4)

ICS 点击此处添加ICS号 点击此处添加中国标准文献分类号

DB37 地

山东省

DB 37/T XXXXX—2018 乡村创业创新服务平台建设规范

Specification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rural entrepreneurship and innovation platform 点击此处添加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的标识

2018XX发布 2018XX实施

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37/T XXXXX—2018

目 次

前 言 ............................................................................. I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基本原则 .......................................................................... 1 5 建设要求 .......................................................................... 2 6 服务要求 .......................................................................... 2 7 运营管理 .......................................................................... 4 8 监督检查与考核评价 ................................................................ 5

I

DB37/T XXXXX—2018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山东省农业厅提出。

本标准由山东省农村工作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 山东省标准化研究院、临沂市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沂南县人民政府。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II

DB37/T XXXXX—2018 乡村创业创新服务平台建设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乡村创业创新服务平台的术语和定义、基本原则、建设要求、服务要求、运营管理、监督检查与考核评价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乡村创业创新服务平台建设管理工作。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0001.1 标志用公共信息图形符号 第1部分:通用符号 GB 50009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 50011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 5001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034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GB 50039 农村防火规范

GB 50223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乡村创业创新平台 rural entrepreneurship and innovation platform 指以培育乡村创业主体为目标,通过政策集成、资源集聚和服务集中,为创业实体提供生产、管理经营所需场地,并提供创业指导、政策咨询、创业培训、资本对接、项目申报、法律援助等专业化服务的创业载体。 4 基本原则

4.1 以农为本,服务优先

4.1.1 围绕乡村振兴战略,重点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农产品加工和流通、乡村旅游、电子商务、乡村文化创意等产业,鼓励产业融合、循环发展。

4.1.2 完善基础设施、信息网络、政策咨询、生产经营和创业创新等各类服务能力建设,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

4.2 市场导向,典型带动

DB37/T XXXXX—2018 4.2.1 以市场为导向,调动市场和创业创新主体的积极性,尊重创业者的主体地位,鼓励社会资本支持农民创业。

4.2.2 典型带动,着力培育创新人才和创业带头人,营造点创新、线延伸、面推广的创业创新局面。 4.3 因地制宜,突出特色

4.3.1 发挥当地农业、农村、农民资源特色优势,拓宽创业创新领域。

4.3.2 将农民创业创新与新农村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和区域经济特色有机融合,优化资源配置。 4.4 改革创新,绿色低碳

4.4.1 推动“产学研结合”协同创新,提供农民创业创新体制和机制保障。

4.4.2 鼓励发展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产业和产品,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化发展。 5 建设要求 5.1 基本要求

5.1.1 应有固定的创业场地,选址应交通便利。

5.1.2 应具备相对独立的功能空间,包括但不限于综合服务区、创业孵化区、创新成果展示区等,并有明显的标识。

5.1.3 应在醒目的位置明示营业执照、规章制度、投诉电话等,字迹应清晰、准确,公共标识应符合GB/T 10001.1。

5.1.4 应有稳定的获取信息和知识的渠道。 5.2 建筑

5.2.1 应有固定的建筑设施,房屋建筑应符合GB 5000

9、GB 500

11、GB 500

16、GB 500

34、GB 500

39、GB 50223等标准的要求。

5.2.2 宜采用太阳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降低建筑使用过程中的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5.3 设施设备

5.3.1 应配备符合要求的供电、供水、供暖、通讯、网络等基础设施。

5.3.2 应配备消防、防盗、防自然灾害等安全设施,标识明确。消防设施应符合GB 50039的要求。 5.3.3 应配备办公桌椅、计算机、打印机等设备,配套会议室、路演室、休息室等公用设施。 5.3.4 应配备公告栏、电子显示屏等信息发布设备。

5.3.5 应配备满足需求的垃圾箱、清洁工具,并保持干净整洁。

5.3.6 应配备数量合适、位置合理的卫生厕所,设有引导标识,并应有专人打扫。 5.3.7 应根据需要配备必要的急救设施、急救药箱和必备的药品。 5.3.8 应配套设置机动车、非机动车停放场地。

5.3.9 宜建设创业公寓等生活配套设施,为创业人员提供生活保障。

5.3.10 宜配套建设卫生室、学校等,为创业人员提供医疗卫生、子女教育等公共服务。 6 服务要求 6.1 服务组织与人员

DB37/T XXXXX—2018 6.1.1 服务组织

6.1.1.1 应依据法律法规设立或注册,具有相应的资格条件。

6.1.1.2 应建立与服务平台业务相对应的组织机构,明确各部门和岗位的工作职责。 6.1.1.3 应科学管理、规范服务、公平竞争。

6.1.1.4 应为创业实体提供平等的服务,宜提供精细化、个性化、一对一的服务。 6.1.1.5 宜根据需要成立创业创新专家服务团队。 6.1.1.6 应制定明确的发展规划和年度服务目标。 6.1.2 服务人员

6.1.2.1 应根据经营规模配备一定数量符合要求的管理、技术和服务等人员。

6.1.2.2 应经过岗前培训,熟悉乡村创业创新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文件及当地乡村发展现状,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安全知识和工作能力,考核合格,持证上岗。

6.1.2.3 应严格遵守服务平台各项管理制度,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服务“三农”意识。 6.2 服务内容 6.2.1 政策宣贯

6.2.1.1 应及时收集整理国家、省等有关乡村创业创新的政策文件,包括但不限于金融服务、财政支持、用地用电、创业创新培训、社会保障等。

6.2.1.2 应通过宣传栏、明白纸等形式为创业实体提供乡村创业创新政策文件的解读、咨询及政策落实服务。

6.2.1.3 应定期或不定期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对乡村创业创新政策文件进行解读。 6.2.2 创业创新指导

6.2.2.1 提供创业能力测试和涉农创业创新项目推介服务。

6.2.2.2 提供风险评估、开业指导、信息咨询、跟踪扶持等服务。

6.2.2.3 提供法律、会计、审计、评估、专利、知识产权、科技申报、金融和企业管理、人才培养、战略设计、市场营销等服务。 6.2.3 创业创新培训

6.2.3.1 制定乡村创业创新培养计划,开展培训辅导,提高农民创业创新的素质和能力。

6.2.3.2 应定期邀请相关领域专家开展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乡村文化创意、农业新产业新业态、企业管理、品牌设计、产品营销等相关创业创新技能培训。

6.2.3.3 宜联合知名企业、高等科研院所等为乡村创业人员提供实习、实训和见习服务。

6.2.3.4 宜定期组织创业人员参加创业创新沙龙、创业创新大讲堂、创业创新训练营等创业辅导活动。 6.2.3.5 宜定期组织开展不同形式的创业创新心得交流。

6.2.3.6 宜举办乡村创业创新大赛,选拔优秀的创业团队和创新项目,并给予表彰和奖励。 6.2.4 智慧云平台

6.2.4.1 宜利用网络信息智慧云平台,提供线上创业创新服务。

6.2.4.2 宜具备信息发布、网上咨询、网络营销、网上展览、专题讲座、经验共享等多种功能。 6.2.4.3 应能为行业生产商、经销商和贸易商等提供在线交流、沟通和商务等服务。

DB37/T XXXXX—2018 6.2.5 宣传推广

宜结合创新创业大赛、项目路演会、宣传栏、创新成果展示区、农民博览会、展览会、公众号、网络信息服务平台等线上、线下多种形式,多角度宣传服务平台、创业实体、创业创新项目及创新产品。 6.2.6 其它

6.2.6.1 提供公共水电、公共环境卫生和物业管理等后勤服务,制定并落实房屋水电等优惠政策,指导、协助办理开业相关手续。

6.2.6.2 指导入驻实体办理工商、税务注册等手续。

6.2.6.3 协助创业实体落实税费减免、创业补贴、创业创新培训补贴等优惠政策。 6.2.6.4 宜根据需要引入风险投资公司或设立产业引导基金、小额贷款担保分支机构。 7 运营管理 7.1 基本要求

应定期对办公秩序进行维护,不应出现以下现象: ——创业实体私自占用公共区域;

——创业实体擅自对服务平台既定的格局和装修等进行改造;

——从事封建迷信活动,非法集会、酗酒、打架斗殴,出售伪劣产品等。 7.2 项目管理 7.2.1 项目入驻

项目入驻应符合以下要求:

——入驻创业创新实体应为中小企业、创业团队、乡村创业创新者等; ——入驻创业实体无不良信用记录;

——入驻项目应发展思路清晰,符合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发展需求,包括但不限于:特色农业种植、农产品加工、传统手工艺、乡村文化创意等;

——入驻项目应具备一定的项目启动资金和承担创业风险的能力。 7.2.2 项目退出

7.2.2.1具备以下情形之一的项目,应主动申请退出服务平台:

——经服务平台孵化成熟、具有市场生产能力; ——协议期满不再续约;

——由于市场、资金或人员等原因需要终止协议; ——其它应主动申请退出的项目。

7.2.2.2具备以下情形之一的项目,服务平台可责令限期退出:

——入驻三个月未能正常从事生产经营活动; ——从事违法生产经营活动;

——严重或屡次违反服务平台有关管理规定; ——出现重大问题或有效投诉;

——被同行或其它人员举报影响平台发展或其它入驻创业实体发展; ——经督促仍未履行合同;

DB37/T XXXXX—2018 ——被司法机关裁定破产或执行清算; ——其它应责令退出的项目。 7.3 制度管理

7.3.1 应制定健全的经营管理、信用管理、安全管理、卫生管理、财务制度等管理制度。 7.3.2 应建立完善的创业实体评估准入与退出、考核评估、服务帮扶等规章制度。

7.3.3 应制定健全的基础资料台账,企业数、就业人数、劳动合同签订、政策兑现、跟踪服务等记录应真实、准确、规范。

7.3.4 宜根据需要与创业实体签订诚信经营、服务平台公约等承诺书。 7.3.5 应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保障服务工作有序开展。 7.4 经营管理 7.4.1 7.4.2 7.4.3 7.4.4 应监督创业实体遵守服务平台的各项规章制度。

应对创业实体统一管理与指导,实行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 应及时收集创业实体报表和数据,涉及经营机密的除外。

应针对创业实体经营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定期邀请专家咨询团成员进行指导。

7.5 安全卫生管理 7.5.1 7.5.2 7.5.3 7.5.4 7.5.5 应配备必要的专兼职安全管理人员,安全责任到人。 应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并消除安全隐患。

不得将易燃、易爆物品等危险物品带入服务平台。

应配备必要的专兼职卫生管理人员,宜委托第三方保洁公司统一管理。 应定期维护服务平台环境卫生,不应出现乱画、乱写、乱贴等现象。

7.6 档案管理

应定期对创业实体档案信息、政策文件、培训指导、创业产品宣传推广等进行更新维护。 8 监督检查与考核评价 8.1 监督检查

8.1.1 应定期、不定期对创业实体的环境、卫生、安全等进行检查。

8.1.2 应定期对创业创新项目进行审核监督检查,监督所经营的商品质量和服务质量。 8.1.3 应对创业实体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指导纠正。 8.2 考核评价

8.2.1 应建立考核评价机制,定期对创业实体、创业创新项目进行考核,建立考评档案。

8.2.2 对检查中出现重大问题或有效投诉的创业实体,平台应书面告知,并帮助分析解决有关问题,敦促整改。

8.2.3 对整改执行不到位、考核不合格的创业实体,终止在平台的服务协议,不再享受相关优惠政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五篇:汶上县工商局创新服务举措服务全民创业

汶上县工商局从大局出发,把服务全民创业、支持区域经济发展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挖掘职能潜力,创新服务举措,全力服务汶上经济发展。

一是增强大局观念,强化服务意识。该局牢固树立大局观念和服务意识,把服务全民创业、支持区域经济发展作为当前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严格执行各项政策措施,努力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是设立绿色通道登记窗口。在登记窗口开辟项目建设和重点企业登记绿色通道,实行“一站式”服务,根据市局服务全民创业的意见放宽登记限制,服务创业发展。

三是实行重点项目全程跟踪服务。对各级政府确定的重点创业项目,工商机关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各工商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主动服务,明确专人负责,采取提前介入、预约服务等方式,全程跟踪服务,主动提供政策咨询深入企业开展调查研究,保证在最短的时间内办理完毕相关企业登记等手续,为企业排忧解难,确保项目的快速启动。

四是拓宽融资渠道,扶持创业企业发展。积极开展股权出资、出质、动产抵押和商标权质押登记,鼓励引导企业以股权出资、股权出质、动产抵押、商标权质押等方式融资,解决项目建设和重点企业融资难题。

五是实施商标广告发展战略,提升重点企业竞争力。将企业商标品牌作为实施商标品牌战略优先培育的重点,引导企业争创驰名商标和著名商标,提高企业的品牌竞争力。

六是推行行政指导,提高服务发展水平。牢固树立执法为民的理念,正确处理监管执法和支持发展的关系,建立工商行政建议书制度,及时对企业提出指导性意见。

上一篇:财务文员工作职责下一篇:创新创业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