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结构对城镇居民文化消费的影响——以上海市为例

2022-09-11

扩大文化消费, 不仅有利于文化产业的发展, 优化产业结构, 还能够拉动内需, 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但据相关数据显示, 我国城镇居民文化消费总量偏低, 文化消费增长率也较慢, 与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不相匹配。其中重要原因便在于我国城镇居民实际收入的增速相较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速而言是比较低的。所以, 扩大文化消费, 关键还是在于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而对于收入与消费的关系, 西方经典的收入假说理论都是在个体的消费行为完全是理性的假设下对人们的消费行为进行的分析, 将人们不同来源的收入视为同质的。而这与实际中人们的消费决策是不相符的, 其中重要原因便在于人们的心理账户的存在, 心理账户理论是由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查德·泰勒 (Richard Thaler) 提出的, 认为人们在消费决策时会无意识地将财富划入不同的账户, 并且“心理账户”具有非替代性的特征, 故人们不同类型的收入是相互独立的, 对消费的促进效应也不同。在我国, 城镇居民的收入可分为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四类。本文便以我国的一线城市上海为例来探究城镇居民不同类型的收入对文化消费促进效应的差异, 从而从收入结构的角度为促进文化消费提供相应的对策[1]。

一、文献回顾

近年来, 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心理账户对消费者消费行为的影响。李爱梅 (2006) 通过实验经济学的方法对我国9大城市的1268位被测试者的实验发现, 不同来源的收入有着不同的支出结构与模式, 如正常的劳动收入倾向于日常生活开支、储蓄等, 而意外之财则更多的用于娱乐休闲及服务;贺京同 (2007) 通过研究发现, 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 我国居民的心理账户结构也会随之发生变化, 这成为制约我国消费需求的重要原因。巩师恩 (2012) 的研究结果表明, 工资性收入总体而言具有较强的边际消费倾向, 经营性收入对食品消费具有较强的促进效应, 转移性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较弱等[2]。

由此可知, 基于心理账户视角下的不同类型的收入对消费的影响的文献较多, 但在该视角下关于不同来源的收入对文化消费促进效应差异的定量研究较少, 本文便以我国一线城市上海为例, 通过定量分析来探究城镇居民不同来源的收入的文化消费弹性的差异。本研究的价值在于:其一, 揭示了心理账户对人们文化消费行为的影响, 丰富已有的研究;其二, 探究了分项收入对人们文化消费促进效应的差异, 由此来分析何种收入的提高能有效的释放居民的文化消费潜力, 刺激消费需求, 为构建需求驱动型经济增长模式提供参考依据[3]。

二、上海市文化消费现状

美国发展经济学家霍利斯·钱纳里 (Hollis B.Chenery) 通过研究表明, 当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时, 文化消费应占消费总支出的23%左右, 当人均GDP达到5000美元时, 文化消费将会迅速增长。从上海市的实际情况来看, 通过收集上海市近15年来的人均GDP和文化消费占比的数据做出图1中的组合图。图1中的柱状表示上海市的人均GDP, 从图中可知从2002年到2016年, 上海市的人均GDP是不断增长的, 在2009年突破了10000美元达到了10286美元, 而此时的文化消费占比为14.9%。图中折线表示的是上海市文化消费占总消费的比重, 从2002年到2016年, 文化消费比重一直在10%至18%之间波动, 其中文化消费占比最多的年份是在2004年, 达到17.4%。由此可知, 上海市的文化消费情况与钱纳里通过实证研究所得出的国际经验值不相吻合[4]。

上海市作为我国经济、文化均高度发达的一线城市, 其文化消费的现状却与钱纳里通过实证研究所得出的结论不相符合, 文化消费的发展水平远远低于钱纳里的理论预期, 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5]。

三、模型设定及计量结果

本文使用上海市2002—2014年的城镇居民分项收入及文化消费支出的时间序列数据, 数据来源于上海市统计局官网。

(一) 统计检验

由修正的可决系数为 可知方程的拟合度很高;在给定的显著性水平α=0.05下, F=258.5222, 大于临界值3.84, 说明回归方程显著;由变量的T检验也可知“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对居民文化消费有影响。

(二) 计量经济学检验

通过相关系数矩阵可知变量间不存在多重共线性, 由LM检验可知模型中无自相关, 由white检验知模型不存在异方差性。

四、结论与建议

由模型回归结果可知, 不同来源的收入对文化消费促进效应是不同的, 其大小关系为:工资性收入>转移性收入>财产性收入>经营净收入。具体量化来说, 不同来源收入的文化消费弹性不同:人均工资性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分别增加1%时, 上海市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年文化消费支出分别增加0.3655%、0.2005%、0.2636%;当人均经营净收入增加1%时, 则上海市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年文化消费支出减少0.1001%。由此可看出我国城镇居民在文化消费决策时将不同来源的收入设立为不同的心理账户, 不同账户的收入具有一定的独立性, 是不能完全替代的。结合上述研究, 为促进文化消费, 提出下列建议:首先, 在城镇居民不同05.来源的收入中, 对文化消费促进效应最大的是居民的工资性收入, 其次为转移性收入。所以要着重提高城镇居民的工资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在工资性收入方面, 政府应促进我国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 改善企业的经济效益, 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 使中小企业更好的发挥促进就业的作用。此外, 要积极调整工薪政策, 落实居民收入倍增计划, 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并完善收入分配政策, 在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中都要注重公平与效率, 减小收入分配差距。在转移性收入方面, 要发挥好财政的再分配功能, 加强中央财政对经济落后地区、低收入群体的转移支付力度, 减小不同地区及群体间的收入差距。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提高社会保障水平, 以提高转移性收入对文化消费的促进效应。经营净收入对文化消费有着不显著的负的促进效应, 这主要是因为我国城镇个体经营者的收入水平较低, 故其经营净收入主要用于食品等必需品的消费, 因而也就削弱了对文化消费的贡献力。可知, 只有居民的经营净收入达到一定水平时才能有力的促进文化消费。所以, 应通过财政补贴、结构性减税等优惠政策来支持个体经济的发展, 降低个体经营者资金方面的压力, 并鼓励人们自主创业, 提高创业技能和创业层次, 从而促进人们经营性收入的稳定增长。在财产性收入方面, 要提高城镇居民的理财与投资意识, 拓宽居民的投资渠道, 使投资渠道多元化, 降低投资风险。在拓宽国内投资渠道的同时也应该发展境外投资, 鼓励居民对外直接投资, 参与全球投资, 由此获得财产性收入的地域范围也更加广泛, 增加财产性收入。

摘要:通过使用上海市2002-2014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年文化消费支出以及分项收入的时间序列数据, 从心理账户的视角出发, 研究收入结构对城镇居民文化消费的影响, 探究不同来源的收入对文化消费促进效应的差异, 并由此提出建议来促进文化消费。

关键词:文化消费,心理账户,收入结构

参考文献

[1] 贺京同, 霍焰.心理会计、公共福利保障与居民消费[J].财经研究, 2007, (12) :114.

[2] 巩师恩, 范从来.中国城镇居民分项收入的消费促进效应研究——基于2002-2009年省级面板数据[J].江苏社会科学, 2012, (01) :56-60.

[3] 徐和清, 张桂香.收入结构对城镇居民文化娱乐服务消费的影响分析[J].消费经济, 2013, 29 (06) :51-54+62.

上一篇: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下一篇:转变教学理念创设新的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