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德育学生管理制度

2023-04-04

在当今社会,我们在很多情况下都会接触到制度。制度一般是指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规章制度或行动准则,也是指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规章制度或一定规格。那么如何制定相关制度呢?以下是小编为您收集的《小学德育学生管理制度》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第一篇:小学德育学生管理制度

小学生德育案例

德育案例

无锡市洛社新开河实验学校 张岚岚

一个父母双全、温馨美好的家庭气氛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尤其是健康人格的形成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随着社会交往的日益频繁,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离婚率呈上升趋势,学校里单亲子女日益增多。随着我国离婚案件的提高,父母的离异给子女带来了极大的不幸,令人十分忧虑。单亲家庭孩子由于缺乏父爱或母爱,内心焦躁加上外在调节不利,比双亲家庭孩子更容易激发不良情绪,产生不良行为习惯。越来越多的单亲家庭学生及他们的不良行为习惯给学校德育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我也遇到了一些这样的学生,其中一个叫子一的孩子尤为突出。

一、基本情况

xxx,男孩、11岁,四年的学生,单亲家庭,是全班出名的不爱学习、调皮捣蛋、不合群的学生。

二、学生的问题行为

上课不专心听讲,常做小动作,注意力不集中;课堂作业、家庭作业拖拉,经常不能按时完成,且作业质量差,错误较多;各门功课成绩都很差;常与小朋友们闹矛盾,孤僻不合群。

三、原因分析

通过家访,我了解到孩子的父母在他4岁的时候就离婚了,他和父亲一起过,父亲经常做生意,对孩子关心较少。在孩子一年级的时候被父母寄宿在学校。在与父母多次交流中,孩子不再寄宿在学校,改为走读。可是每晚的家庭作业经常不写。家长把孩子送到辅导班,辅导班人太多,老师总让学生教他,更多的时候是抄作业。孩子目前身上最大的问题是在亲妈和继母之间经常撒谎,作业大部分是抄别人或不做。家长做生意,没时间关心学生。对孩子的学习没时间过问,造成孩子对学习丧失兴趣和信心。并且,在与他人交际的时候也凸显得很不合群。他总觉得别人看他的眼光都是异样的,对于小伙伴们表示的友好也嗤之以鼻,因此,在班级里,他没有好朋友。

分析了孩子的这些性格行为背后的心理成因后,我打算对症下药,付出老师的爱,挖掘学生的美,立志成为他的另一个“亲”,健全他的人格,美化他的心灵,端正他的行为,提高他的成绩,改变他的人生。我主要是通过以下几个突破口,来开展对以利同学的“改造”工作的。

四、辅导策略

(一)及时进行表扬,建立自信

对问题学生,老师当然应该特别照顾。在我的英语课上,我经常提问,也经常全班性地表扬他,及时给他信心,使他能够持续地向好的方向转变。

接触中我发现孩子也是有进步要求的,也希望别人认为自己是一名好学生,他的淘气只是想引起老师的注意。因此我上课时从不公开点名批评他,发现他有所进步及时表扬,在上课时经常用眼神来鼓励他,还经常对同学说:“看,今天坐得真端正,听课非常认真!”“xxx同学的字写得真漂亮。”“xxx同学„„”渐渐的,他开始喜欢和我接近了。一次,我进行课堂巡视时,他主动冲我笑了。通过努力,他英语成绩由原来的50多分进步到85分,我们一起为他的进步庆祝。

(二)帮助克服自卑,约束行为

第一学期刚开始,在孩子个人同意的前提下,我让他当班级的值日班长。当我把他叫过来告诉他想让他当值日班长的时候,他非常惊讶,同时也很感动,因为像他这样的学生可以说很难民主选举当上值日班长。当时他的话我记忆犹新:“谢谢老师,我一定当好!”我说:“好好干,老师期待着你的表现。”给他点小官当当,带给他一点小感动,为我与他的后续交流打好铺垫。同时也可以用班干部的严格要求约束他的行为规范。

自从孩子当了值日班长之后,教室中那淘气喧闹的声影逐渐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热情活泼,乐于为班级体做事的身影。当然,一开始他也并没有做的很好,但是,我每天都坚持观察他的行为,每天与他分析他这一天的表现,及时改正做得不好的地方,继续保持做得优秀的地方。慢慢的,孩子从件件小事中感受到了身为小干部的责任感,在行为习惯方面逐渐好转。

(三) 弥补家庭缺憾 感恩教育

我每次有空闲就跟孩子谈心聊天,经常询问孩子与继母的相处情况,并时刻提醒他怎样和继母相处。并且多帮助妈妈照顾小弟弟。如帮妈妈看店,在家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让父母看到,感受到他的成长与变化。同时联系孩子的父母,一旦孩子有进步的地方,要立即给予肯定和表扬,从而拉近与孩子心灵的距离,让孩子也感受到来自父母的爱。并且,我还建议他在家多看书,少上网,注意提升个人素养,为此我还特意上网搜寻,哪些书籍适合四年级学生阅读,列出清单,让孩子在图书馆或新华书店借阅。现在,我们的交谈变得自然、友善、愉悦,师生关系和谐融洽。

(四)家校积极沟通 促进成长

孩子经常撒谎,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家庭的教育环境与方式。因此,我经常与家长联系,详细地分析了孩子在校的表现及其各种原因,共同商量解决孩子不良心理状况的办法,让其父亲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责任感。还联系到他的亲生母亲,希望他多用一些时间来看看孩子,多关心孩子的学习和心理,尽到一个母亲的责任,不要让家庭关系而毁了孩子。经过多次推心置腹的交谈,终于使他们接受了我的建议。由于家庭与学校的共同努力,孩子的心理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开始不排斥学习,成绩有了大幅度的提高。xxx也从中得到了快乐,增强了自信。

通过有教育意义的活动,引导他焕发起对美好生活的热情,增强其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学生需要爱,教育呼唤爱。爱像一团火,能点燃孩子心头的希望之苗;爱像一把钥匙,能打开孩子心头的智慧之门;爱是洒满孩子心灵的阳光,能驱散每一片阴坦,照亮每一个角落,融化每一块寒冰。愿每一位教师、家长不光有爱,而且善于爱!

第二篇:小学生德育论文

为师之道贵在修身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传到授业解惑也。师道既尊,学风既善。作为一名小学老师,面对的是天真活泼不谙世事的小孩子,人之初,性本善,如何引导孩子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树立良好的人生观、世界观,让学生在成长的道路上学会做人,老师之责,尤为重要。在我漫长的教学生涯中,我觉得,师道之重,贵在修身,古之圣人追求的目标是:“富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这应该是一个教师的起码的人生追求。有条件,有能力,要为天下苍生造福谋利;如果没有这种可能,则自身追求尽善尽美。所以,今天的教师要把造福于人和追求自我完善作为人生不懈的追求,并予以实践,这样的教师一定会自觉修身。

修身要达到的基本标准,一是有博爱之心,二是有坦荡之怀。所谓博爱,就是广博之爱。是对社会的爱,对人民的爱,对事业的爱,对岗位的爱,对工作对象的爱,对家庭的爱,对环境的爱,对生活的爱,对天地万物的爱。也只有胸怀坦荡之人,才会海纳百川,胸怀宽广,容人容事,以豁达之怀处世。才会安于清贫,乐于教书育人,热爱这种薄利而崇高的事业。有一句话说得好“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得法的老师”,由于我所面对的是低年级孩子,他们的年龄比较小,对他们的德育教育活动就不单是靠语言文字教育,而是如何将教育活动渗透到每一日学习生活中去,对此我有以下几方面的感受:

一、身教重于言教,建立良好的家教“行为场”

在我的班主任工作中,我特别注重家庭教育,俗话说得好:“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孩子的特点是可塑性大、模仿性强,而他们的学习最初多半是从模仿父母开始的。所谓“有其父必有其子,有其母必有其女”、“将门出虎子”、“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说的都是“行为场”的作用。我国著名作家老舍,平生一直坚持自己收拾屋子、擦拭桌椅。他的衣服不求考究,只求整洁;他的衣服永远整整齐齐,一丝不苟。这些都直接得益于他的母亲。正如他自己所说:“从私塾到小学,到中学,我经历过起码有百位教师吧,其中有给我很大影响的,也有毫无影响的,但是我的真正的教师,把性格传给我的,是我的母亲。母亲并不识字,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可见,父母给其子女的影响是多么的深远。因此,我在家长会上要求学生家长,为了培养孩子健康的人格,一定要从自身做起,以身作则,从小事做起,“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凡是要求孩子做到的,家长本人首先做到;凡是要求孩子不能做到的,自己坚决不做.

二、良好的氛围和环境可以造就人

我始终认为,环境也可以对学生的心理产生不同的影响。如果一个学生生活在批评之中,他就学会了谴责;如果一个学生生活在鼓励之中,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一个学生生活在讽刺之中,他就学会了自卑;如果一个学生生活在表扬之中,他就学会了感激;如果一个学生生活在恐惧之中,他就学会了忧虑;如果一个学生生活在认可之中,他就学会了自爱;所以,在工作中,我非常注重赏识教育,并且教育学生对待他人要宽容,学会发掘他人的闪光点,学会与他人友好相处,营造和谐文明的班级氛围。

三、理解学生,用“宽容”的心去包容他们

了解学生,是真正理解他们,包容他们的过错。只有充分地了解学生,才能更好地教育学生。现代的学生生活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学校本身,在信息社会的今天,他们的生活也不仅仅局限于学习,已经变得更加的丰富多彩,同时也碰到了很多成长中困惑的问题。对于成年人,这些问题也许是幼稚可笑的,也许是不屑一顾的,但对于那些孩子,确是他们无法面对和解决的。

这种宽容,不仅要体现在所谓的好的学生身上,也要体现在所谓的坏的学生身上。其实,每一个学生在我的眼里是没有好坏之分的,每一个学生都是有出色之处的。当然,一个班的学生存在差异是不可避免的。无论是在整体上,还是在个别方面,学生的发展必然因人而异,作为班主任,我是以博大的胸怀去包容班级的每一个学生,无论他们的优点,或所谓的缺点。我现在所教的班中就有一位特别顽皮的男学生,一直以来教过他的老师没一个是称赞他的,甚至经常被叫到办公室批评,还经常无故骚扰同学,同学很多也不愿意跟他交往。后来我改变了以往对他的教育方法,每次他犯错都耐心引导他、鼓励他,慢慢的他接受了我,认识到自己的不足。经过近一个月的转化教育,他思想纪律上有了进步,学习也更认真了。

四、耐心教育,以表扬为主

爱听表扬是儿童心理特点,表扬运用得恰当,学生的积极因素就会像原子裂变一样发生连锁反应。例如:上课了,大部分同学在吵嚷,没有做好上课准备,如果泛泛批评,收效甚微,如果点名批评,别人往往幸灾乐祸;倘若从乱哄哄中找个坐得好,不说话,书本都准备好的同学进行表扬,其他学生便会仿效,秩序井然。人都有自尊心,表扬有批评的作用,是不伤害学生自尊心的批评。我常用表扬某个学生道德品质、思想行为上的积极因素去影响和克服后进学生中存在的消极因素,寓批评于表扬之中。这样有利于学生之间互相学习,达到取长补短的目的。

五、倾听学生的声音

为人师者,我做到了为人师表,爱护和关心学生,以自己的洁言洁行和高尚品德去感化学生,逐步在学生的心目中树立起自己的威信,赢得学生的信赖和尊重。这样,当某个学生在学习或生活中遇到难题或不顺心的事时,就会想找信赖的人——那就是我,一吐为快,指点迷津。每个学生都有其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圈子,有喜、怒、哀、乐,因此,我是从学习和生活的每件实实在在的小事上去理解、去关心,与学生真心实意地融通,这样学生才易于接受、乐于接受。

正所谓道为业之本,业为惑之源。无道则业不正,无业则惑不生,故道正则业兴。因此,作为人民教师,他成功的秘诀就在于能够修身养性。修身则道厚,道厚则业精,方可传道授业解惑。他才能够自己明是非,别善恶,辨真伪,知荣辱,断曲直,晓美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焉!”

第三篇:小学生德育培训

小学生德育教育培训发言稿

尊敬的各位家长、老师、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非常感谢各位家长能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参加我们这次家长会。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家长会,主要目的还是家校联合共同教育好学生。我与各位家长主要交流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虽然不是德育的全部,但却是德育中最实的部分,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它是学校德育中的重要环节。根据我们在学生管理过程中发现和存在的问题, 如何来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我校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工作,提高广大学生的文明素养,这是我校乃至全国各中小学校德育工作的重点。

我们都知道,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是教育的三大支柱,三者缺一不可。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斯基曾说过:“只有学校教育而没有家庭教育不是完整的教育。”咱们经常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就是说每一位父母都是一名教育工作者,从孩子出生的那一天开始你都在从事着教育孩子的工作。没有天生的成功父母,也没有不需要学习的父母,成功的父母亲都是不断学习提高的结果。孩子一天天长大,不经意间我们会发现孩子都在不知不觉中踏着家长的脚印前行,所以我们有责任,有义务用心学习,做一位好父母,做一位孩子前进道路上好的引路人。为了我们的孩子有好的行为习惯,我有以下几点粗浅的建议: 第一,要摆正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关系。

我们部分家长现在有一个错误的观念,认为把学生送到学校就是学校的责任,至于孩子在学校学的怎么样,与同学们相处的怎么样,从不过问,也从不在乎,对自己孩子的个性、习惯也从不给老师交流,学校布置的家庭作业也从来不管。如果一个孩子的教育成长过程,只靠学校教育,得不到家长的配合,这种教育是不成功的。如果家长都不顾自己孩子的将来,那么当老师的也只是操闲心,甚至还出力不讨好。

第二,家长要从点滴抓起,从日常行为抓起 。

在小学阶段,小学生的各种习惯正处在形成阶段,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要从点滴小事做起。我认为各位家长应该从从礼仪、学习、生活和节俭四方面,正面引导和培养孩子的行为习惯。

1.礼仪习惯。

①尊重长辈,听父母教导,不顶嘴,讲话态度诚恳; ②接受长辈物品时要起立双手接,受到赞扬时说谢谢; ③上学或外出回家见到父母、长辈有礼貌地问候,外出时向父母道别,说明去向;

④关心父母等长辈的身体,父母生病要问候,端水送药,主动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 2.学习习惯

①课前要预习,学会带着问题听课; ②课前准备好学习用品,静待老师上课; ③上课座姿端正,书写时握笔姿势正确。手握笔的地方离笔尖一寸,眼睛离书一尺,身体离桌一拳;

④上课专心听讲,不乱说乱动,勇于提问,积极回答,抓重点,积极思考;

⑤作业要字体端正,纸面清洁,格式正确,不边做边玩; ⑥按时完成作业,做到独立、耐心、细致; ⑦学会先复习后完成作业,先审题再解答的习惯; ⑧考试答题要细心、准确、书写规范; ⑨培养自觉学习的习惯。 3.生活习惯

①早晨早起,不睡懒觉——做勤快人;

②起床、穿衣、洗涮、整理房间、整理书包、吃饭行动快速——当利索人;

③吃饱饭、吃好饭、不挑食——做健康人;

④不过早到校,上学不迟到,放学及时回家,不绕路,不贪玩,不在路上打闹——做守时人;

⑤早晚涮牙,天天洗脚,经常洗澡,经常剪指甲,穿戴整洁——讲卫生;

⑥出入教室,上下楼梯靠右行,不打闹。有秩序上(下)操,站队不挤、不抢、 不拖、听口令,动作快——守纪律;

⑦积极主动打扫教室,不带零食入校,校园不乱扔碎纸,不乱涂乱画,不随地大小便——讲公德; ⑧星期天、节假日有活动时间表,学习、休息、玩乐有条不紊——讲条理;

⑨看电视按照家长和老师的要求有限度,不放任——讲理智; ⑩在家帮助家长做力所能及的事——爱劳动; 4.节俭习惯

①利用水、电及时关闭开关,节约一度电、一滴水; ②爱护书本,节约一张纸、一块橡皮、一支铅笔; ③爱护桌椅、门窗、板擦等物; ④爱惜衣物,不追求穿戴;

⑤爱惜粮食,不随便丢弃饭菜,不剩饭,节约一粒粮食; ⑥不随便丢弃粉笔、扫帚、簸箕等教室用具; ⑦正确支配零用钱,不吃零嘴; ⑧不向父母提出过高的物质要求;

⑨学习、办事讲效率,学会能用不同办法解决同一问题。 第三,家长要从关键期抓起,循序渐进中取得成效 。 在小学阶段,如果家长们能抓住关键期对小学生进行良好习惯的培养,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错过了关键期,再施以养成教育将是事倍功半,甚至终身难补。特别是低年级学生年龄小,模仿能力强,容易接受教育。比如:在小学生刚入学时就要求学生书写认真,学习正确的写字姿势,让学生形成一个良好的书写的习惯,随着学习内容的升级与年龄的增长,要求孩子做作业认真仔细,形成做事严谨的良好习惯。还要及时对孩子身上的优点和成绩进行鼓励、表扬,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感到有什么心里话都想告诉父母,不要稍有不慎,先劈头盖脸一顿批评再说,使学生对父母 产生 畏惧感。

第四,家长要以身作则,做好孩子的榜样。

在孩子的学习上,管着,看着,说着,都不如自己以身作则,做一个学习型的家长,用自身的进取言传身教的效果好。

你谦逊有礼,孩子一定温文尔雅;你好读乐学,孩子一定孜孜不倦;你开朗乐观,孩子一定阳光向上。相反,你说话就带脏字,就管不了孩子骂人;你回家就上网游戏,就很难管孩子进网吧;你天天醉酒熏熏,家里再麻将声阵阵,你就很难让孩子刻苦读书。

古人云:好山水游,其人多寿;有诗书气,生子必才。这不是简单的遗传,这是言传身教的影响。我们总能从学生身上看到家长的影子。

第五,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俗话说得好:留金留银,不如留给孩子一个习惯。让她们从小就养成自立、自觉的好习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这些都是家长有意识的培养而养成的,比如可以尝试让她们干些家务活,多多体会劳动的乐趣与必要性。教育孩子团结友爱,关心他人,学会团结,这不但能增强生存能力,还能减少前进的阻力,要从不说谎、不要别人的东西、不乱丢垃圾这样的小事做起,严格要求自己的孩子。

“再忙,也要陪孩子!”,今天我用这个主题来提醒各位家长。亲情的陪伴、爸爸妈妈的沟通和关注,是再好的教师也代替不了的。微信上流传甚广的龙应台的《做父母的有效期,不该偷懒那十年》——父母也是有“有效期”的,在孩子最依赖的10年里用心教养,提供依靠,一旦孩子长到青春期,父母再怎么努力,也再无法提供实质性的影响。在龙应台看来,如果在孩子需要的时候父母忽略了教养,将来孩子再怎么叛逆,父母也只有摇头、叹息了。你们都是处于“有效期”内的家长,无论什么事情都比不上陪伴孩子重要。每天有效陪伴两小时,即便做不到,至少每天要给孩子打电话,可用微信视频聊天,关注孩子的学习。

总之, 作为家长,你们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俗话说:身教重于言教。苦口婆心的劝说固然重要,但身体力行的做好榜样和示范作用也很重要,一个天天骂脏话的家长你有什么资格要求你的孩子不说脏话,一个不赡养老人的家长你怎么指望孩子将来会好好养你,所以,各位家长,从今天开始,请你们给孩子做个好的榜样。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孩子的教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培养孩子良好的品质、教会他们做人也胜于教学生做事,相信通过家长和学校的一致努力和配合,我们的学生能往更好的方向发展。

最后,我们衷心希望学校的工作能得到各位家长的大力支持,并坚信在学校、家长、学生的三方共同努力下,我们的学生您的孩子能够健康成长,成人,成才!再次对大家的到来表示衷心的感谢,祝大家身体健康、家庭幸福、万事如意。

第四篇:小学生德育教育

新形势下小学生德育教育方法与途径的思考

时下,小学德育存在的问题是实效性差,缺少魅力,德育很难打动学生的心灵,不少学生对德育暗示厌倦,其深层原因是教师的德育观念过时的,缺乏道德创新精神,对德育对象的新变化缺乏敏感,对新形势下的德育如何操作,缺乏方法上的调整以及所适应,德育过程中的情感投入不足,是以,要构建充满活气以及魅力的德育,就必须举行德育创新,将德育引入新的境界。我在思考,在摸索,怎样让德育工作在健康持久的发展轨道上,真正发挥德育养德的育人功效?

一、让德育走进现实生活,在生活中感受德育

反思传统的德育教育体式格局,我们往往是抱守着狭隘的课堂教育观,将施教的场所仅仅局限于教室,把课堂教学简单片面地理解为教育行为的全部,学校教育呈现出一种说教式的、十分明显的关闭化趋向。是以,德育教育的成效还不能令人对劲。生活的德育要以社会现实生活为根蒂根基,以学生的学校生活、家子生活为途径,以学生的情感体验为中介,以学生辰常生活为内容,引导学生学习生活常识以及技能,体验生命的意义,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成为热爱生活、言行一致,有责任感以及创新意识的新时代小学生。现实生活是学生接受道德教育的出发点,也是学生接受道德教育的归宿。学生不断自我完善,就是为了改变自己现实的或未来的生活质量,真正的教育就是帮助学生适应并逾越现实的生活,创造未来可能的生活。教师要善于针对学生的生活实际生成新的德育内容。积极摸索灵活多变的教育方法,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特点、接受能力以及现实生活状况,了解学生的道德根蒂根基状况,这样的道德根蒂根基是在什么样的现实生活违景下形成的,之后帮助学生确定可行的发展目标,寻找行之有效的自我完善的办法。教师对学生现实生活中的表现要敏感,要敏感于学生的行为,要敏感于学生的生活体验,要敏感于学生的行为变化,真切地把握学生在生活中的尴尬、压力以及恐慌,并在这种把握中寻找到学生品德发展的最佳生长点,针对学生的现实生活举行指导,帮助。最后在帮助学生适应生活的同时,理解生活的意义以及价值,让学生对生活有更深刻的认识以及更高的追求。

思惟道德教育在学生成长的道路上,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古今中外的教育家都十分重视德育,把德育置于一个特殊的高贵地位。在德育教育的体式格局上,我们的做法是:让德育走进社会,"重在实践、体验过程",做到 "课堂教育"与"课外活动"相结合;"校内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广泛开展有帮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促进感情,获患上友谊。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使大家以及谐共处、互相帮助、互相尊重,互相谅解,从而形成了良好的思惟道德品质。我们认为:要使学生成为一个以及谐发展的人,最基本的是通过社会生活的体验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所理解并产生强烈的情感,但这仅用专业常识育人是不够的。德育教育的终极目的,必须使学生获患上对"美与丑"、"善与恶",更加鲜明的辨别力。德育是整个教育的灵魂;是学校教育工作中,不可支解的重要组成部门。它必须紧扣时代脉搏,紧跟时代步伐,不断的注入新鲜血液,才气真正发挥"德育养德"的育人功效。

二、让德育走进学生心灵,使德育充满人文关怀

人文关怀就是要以报酬本,要把关怀作为德育的内在要求,去存眷学生的个性,存眷学生的感情世界,存眷学生的生命。人的思惟道德品质,是在天然的生活中形成的,这是人的德性形成的一个基本规律。是以,抽象的道德戒律,光说教是不能深入人心的。特别是现在

人们的思惟已驶入了现代化的快车道。小学生耳闻目染,其思惟认识也已变的逐渐复杂起来。如不能及时的、有针对性的开展教育工作,势必造成社会危害。我们的做法是:让德育走进学生的心灵,巧抓机遇,充分利用"节日庆典、晨会、校班(队)会、国旗下发言、宣传栏、黑板报、校外德育教育基地"等,不失时机地加强对小学生的思惟教育。让学生在实践中,把道德认知自觉地转化为道德行为。例如:在"母亲节"到来之际,我们在学生中开展了"感恩教育"。有的学生为父母制作了一张生辰贺卡,有的学生为父母洗一件衣服,有的学生为父母做一顿可口的饭菜。表达出了他们父母养育之恩的感谢之情。同学们在实践活动中,提高了思惟认识,净化自己的心灵。

加强小学生德育教育工作,是一项持久的、艰苦的、细致的育人工程。它需要我们每名教育工作者,与时俱进,精心策划,不断地用生动的、贴近生活的实例来充分它。让德育教育走进小学生的心灵,还有以下途径:

1、逐步培养学生的团体荣誉感,让德育走进学生心灵。

小学生一般很喜欢团体活动,老师要从小在他们心目中稳固建立"团体"这一概念,让他们懂患上团体的利益高于一切,不要由于个人原因损害团体利益,让他们从小就有团体荣誉感,我们可以通过各种行为规范的竞赛、一次又一次以班级为单位开展的活动中,如学校开展的"四项竞赛",让学生逐步培养起了团体荣誉感,知道个人要为班级争光,而班级获患上的荣誉也是个人自我荣誉的表现,让他们能努力在为班级的荣誉而规范自己的行为活动。这种团体荣誉感是建立在学校切实可行的德育活动中的,可以从身旁的小事做起,通过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将与小学生年龄特点相适应的德育规范放入此中,实践证明,将德育的要求化为一条条班级的具体的奋斗目标,可以激励全班学生向着目标奋进,使每个学生都感到自己是以及团体同呼吸、共甘苦的,通过团体的力量培养起学生的团体荣誉感,使学生受到德育教育,这无疑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2、通过少先队活动,让德育走进学生心灵。

小学生对于能成为少先队员感到很骄傲,我们正可以通过这一组织对他们举行德育教育。通过一条条具体可行的措施使每名学生可以对照自己执行,每患上到一枚奖章,对他们来说都是极大的欣忭。在少先队活动中设置一定的道德情境,提供一些具体的范例,有助于帮助队员理解道德要求。可以开展捡纸屑等一些有意义又切实可行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慢慢把德育内化为自身的东西。

3、课堂教学中举行德育教育,让德育走进学生心灵。

课堂是我们教师对学生教育的主战场。对课文内容举行引申,让学生大胆揭晓自己的看法,通过大家的讨论,把课文告诉我们的内容归纳出来,学生通过自己的讨论可以很容易掌握应有的德育道理。从中学生可以养成认真细致的优良习惯。如在体育课上可以培养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能够培养学生顽强的毅力,拼搏的信心与勇气,从小养成自觉学习、刻苦努力、不怕失败、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各学科都可挖掘爱国主义教育因素。小学生在道德常识的理解上是从比力肤浅的、表面的理解逐步过渡到比力精确的、本质的理解。尤其是低年级小学生的理解常常是肤浅的、表面的,具体性很大,概括水平很差。在课堂教学中,有的课文还要联系生活实际举行行为指导,引导学生实践。这样既明理,又导行,才气使学生既

知道为什么去做,还知道怎样去做。要让学生结合自身举行比力,稳固建立明确的导行目标,构建课堂多维交往布局,采用小组讨论等体式格局,就可以餍足低年级小学生交流的欲望,通过学生的自我教育、学生之间的相互教育从而产生德育效能。教师可以在设置道德情境的前提下,让学生通过纵向比力:看自己是否比以前进步,或者横向比力:看别的做患上好的小朋友是怎么做的,自己是否以及别人做患上一样好,在比力中,逐步提高学生的道德意识。

4、用启发诱导正面教育,让德育走进学生心灵。

小学生最害怕教师高声地批评他们,由于这样会极大地伤害他们的自尊心,他们下次不敢再跟老师举行交流了。循循善诱地启发他们,让他们慢慢理解此中的道理很重要。从内容上讲就是以美好的、进步的人以及事为主要教育内容 ,从正面讲清道理 ,坚持以表扬为主 ,启发诱导 ,说服教育。要从关心以及爱护出发 ,抚慰他们稚嫩的心灵 ,不给他们增添痛苦 ,不去触动他们心灵的创伤。

五、用师爱的力量,让德育走进学生心灵。

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

一名教社会学的大学教授,曾叫学生去巴尔的摩的贫平易近窟,调查200名男孩的成长违景以及生活环境,并对他们的未来发展做一评估。这些大学生对每个男孩所做的结论都是"毫无出头的机会"。

25年后,另一名教授发现了这份研究资料。好奇之余,他开始了后续调查,想了解昔日这些男孩今天到底是何状况。令人惊叹的是,除了20名男孩搬离或过世,剩下的180名中居然有176名成绩非凡,此中担任状师、大夫或商人的比比皆是。

惊讶之余,教授决定深入调查此事。他逐一拜访当年曾受评估的这些人,并向他们就教同一个问题:"你今日成功的最大原因是什么?"结果,这些曾被认为"毫无出头机会"的昔日男孩的回答惊人地一致:"由于我遇到了一名好老师。" 面临教授探询的目光,男孩们儿时的老师--一名满目慈祥的老太太,嘴角绽开淡淡的微笑:"哦,其实也没什么,我爱这些孩子。"

"爱这些孩子",就是如此简单、如此朴素、如此纯真!这简简单单的一句话,揭示的正是高贵的师爱对孩子一生的影响!

师爱的力量如此巨大。我们不妨设想,当孩子的童年尽享师爱的雨露,当童年的每个日子都能洗澡师爱的阳光,那么--

真爱的胚珠便会欣然破土而出,吐出青翠的叶芽,绽开美丽的花朵,结出甜美的果实,尽展生命的活气。

常识的大树便会愈加枝繁叶茂,引来小鸟啁啾、蜜蜂翩飞、蝴蝶起舞,充溢生命灵动之态。

智慧的田野便会更加绿意盎然,野花绽开笑脸,笋芽拔节有声,微风送来绿色的草的芬

芳,细雨浸润出浓浓绿意。大天然一切的一切,都尽显生命本色之美……

如果我们在孩子不小心犯错时,给予宽容的一笑,在孩子胆怯不敢向前时,给予真心的抚慰与鼓励,那么德育走进学生心灵之时,就是我们德育教育成功之日。

三、让德育走进社会,使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德育

清明节,我们带领学生到严村桥头义士墓省墓,向他们介绍人平易近解放军为江山的解放与国平易近党匪军英勇屠杀,流血捐躯的可歌可泣的事迹,让学生深受爱国主义教育。国庆节,我们组织小记者参观新农村建设,采访新农村日月牙异的变化的具体可作例子的事。孩子们患上知了村平易近们能吃好,住好,环境优美,心情舒畅,也乐在此中。并写了许多采访文章,在报刊杂志上揭晓。(衢州晚报,少年日报,江山信息网上就有数篇)。今年的一个双休日,我们组织了50多位中高段的学生参观了学校附近的养猪场,目击了养猪户将污水排放到小溪里,水塘里,甚至直接污染了村平易近的饮用水,给人们的生活以及生产带来极大的威胁,使学生从中受到教育,懂患上环境污染对人类的危害,切身感受到自己必须在保护环境方面做些什么。

四、让德育走进家子,使家子学校教育双赢

德育教育可以开展家长学校活动,以活动为纽带,形成家校德育合力。学校建立教师家访制、家校定期对话制、教师家长共评制、优秀家长及学习型家子评选制等一系列制度,广泛开展家长开放周、家长接待日等活动,组织家长看校容校貌、随堂听课、评教风学风、议学校管理、谈家教体会,做到了活动内容丰富多彩。通过召开家长会、家长代表座谈会,建立家子教育联系卡等家校"双边"活动,拉近了家校距离,紧密亲密了家校关系,形成了德育合力。以家长学校为依托,提高家长综合素质。促使家子学校教育双赢。

总之,学生的道德品质是从无到有,从外部调治到内心自觉,从低级到高级逐步发展起来的,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有效地对小学生开展德育工作在小学生的道德品质的发展上具备重要意义,也是学校德育工作不可缺少的重要部门。

第五篇:小学生德育教育案例

在素质教育深入开展的今天,如何实行有效的小学生德育教育方法,怎样形成良好学生思想教育素养,是摆在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特别是小学生的班主任老师面前的一个个值得深思的课题。信息技术的高速化,人文意识的复杂化,个性思维的自主化,道德价值观念的市场化,都对现阶段的教育形成强大的冲击波,加上小学生的辨别能力差,可塑性强,思想幼稚等特点,如果不以正确引导和教育,会走上不良的成长之路。下面我就结合自己学生教育工作的实例,谈几点做法。

案例一自我沟通是解决矛盾的良方。

小学生之间的矛盾无处不有,如果不妥善解决,掺杂上家长的因素,问题就会复杂化。

我们班的学生圣华荣和陈洋是同桌,经常为了小事发生矛盾,双方家长也经常为了孩子的事来找我,多次要求两个人不要在一个班学习,甚至在放学的路上,两家长也常常斗嘴,不但影响了孩子的成长,在其他的学生家长中都产生了不良的影响。

[做法]:我首先做好双方家长工作,别让参与孩子之间的小矛盾。爱孩子之心人皆有之,孩子自己的事自己解决,不仅养成孩子自我交往和处事能力,还会加强同学间团结。我分别找来两位学生谈了自己的想法,问他们愿不愿做团结同学的好学生。想不想做同桌。两位同学都承认自己的不对,现在成为最要好的同桌,同学关系也处理较好。

案例二弱势群体的孩子的更需要关爱。

爱心是老师亲近学生,学生爱戴老师基础,是“爱其师,信其道”的关键。对每一位学生,特别是单亲或无亲的孩子,更应该付诸爱心。

我们班有个叫杨宇轩的孩子,父母离异,孩子跟着爷爷生活,其自主意识差,学习差,找架、骂人、违纪现象时常发生。经常偷拿别人的学习用品。

[做法]:我首先用自己的爱心,关怀这个孩子,从生活上,思想上去教育孩子,让孩子重新燃起母爱的希望,感受到被人关怀的温暖。同时我让他当了小组长,用严格的职责约束他,并针对他拿别人东西的这种行为作了严厉的批评。我问他,你喜欢偷人东西的坏人吗,孩子摇头,我告诉他,监狱中那些坏人,都是从拿别人东西小事开始的,你再这样做,老师就不喜欢你啦!几年来,杨宇轩逐渐转化为一名好学生,让我深深感受到教育的付出绝对大于孩子的成长。

案例三,孩子的意识需要正确的引导

现在小学生,生活在社会的大熔炉中,家长的意识,社会风气,价值的取向都影响着孩子的成长。江湖义气、大手花钱、唯我独尊等现象,如果不加强引导,将直接影响孩子的一生。

陈琪家庭特别富裕,在学生中摆谱,自私自利成为习惯,蛮横无礼很严重。针对这种孩子,我和他谈心,问他最喜欢什么样的人,什么人才是受人尊重的人。并告诉他,老师为何受到尊重,英雄为何受人敬佩,是他们本身具有做好人好事的品质,具有团结同学的好品质。靠压制别人,靠花钱收买人心,是不会长久的。渐渐的相处中,我及时引导陈琪热爱劳动的心理,并多次奖励,运用小红茶引导他多关心他人,替同学着想,他很快转变为一名遵守纪律,学习优秀的学生。

最近我们班男女生一起学习校园舞,汤雨婷是我们班一名较内向的同学。因为别的同学取笑她,说某某同学桌喜欢,她便闹着不肯和男同学一起跳舞。针对这种情况,我及时找她谈心,并召开了“喜欢”这个主题的班会。在班会上,我告诉同学们,喜欢别人是件快乐的事,被别人喜欢,说明你身上有好多优点,学习较好,遵守纪律,应该感到高兴才对,没有一个人喜欢“坏孩子”┄┄,事后我问汤雨婷,她笑了,因为她从班会中找到了自己的欢乐和幸福!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小学生的道德品质教育,是贯穿一生的形成教育。这一过程任重而道远,我们每一个人,只有把握小孩子的生理心理特别,适合社会发展的需要,科学的教育孩子,才能让孩子成为有用于社会的人。

上一篇:学校肺结核病应急预案下一篇:学习第一次党代会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