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大学毕业论文

2022-05-12

写论文没有思路的时候,经常查阅一些论文范文,小编为此精心准备了《心理大学毕业论文(精选3篇)》,供需要的小伙伴们查阅,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要:围绕大学生在毕业实习不同阶段所表现出来的不同心理变化以及针对这些心理变化如何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展开研究,对改善目前很多高校普遍存在的实习管理难、实习效率低等问题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第一篇:心理大学毕业论文

农村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心理问题及其对策

摘 要:农村大学毕业生由于受到自身物质条件和社会环境的影响,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主要存在焦虑心理、自卑心理、刻板、功利心理、盲目从众心理和退缩等消极就业心理,应采取相应对策,以尽量缓解或消除他们这些消极的就业心理,让他们学会调整心态,从容、冷静地面对就业问题,最终选择理想的职业。

关键词:农村大学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对策

随着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农村大学毕业生由于受到自身物质条件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出现很多心理问题。深入了解农村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心理,帮助他们顺利就业,是非常必要的。

一、农村大学毕业生主要的就业心理问题

1.焦虑心理

由于受个人的家庭背景、成长经历、知识能力和社会关系等因素影响,农村大学毕业生往往成为求职场上的弱势群体。他们一旦在就业过程中遇到挫折,要么由于心理准备不足,要么因为过高的就业期望,面对可能无法实现的就业目标就会产生忧虑、紧张、恐惧等焦躁不安的消极心理,主要表现为意志消沉,个别人甚至产生绝望心理,出现极端行为。

2.自卑心理

自卑心理是农村大学毕业生求职过程中表现较为突出的一种心理问题。由于所拥有的社会支持(家庭支持、朋友支持、其他支持)较少,能力较单一(主要在学习成绩上),缺乏掌握信息的有效渠道,他们往往认为自己无法与他人相比,不敢参与就业竞争,或者即便参与竞争,也伴随着害羞、不安、内疚、忧郁、失望等情绪体验。

3.刻板、功利心理

部分农村大学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表现出刻板、功利心理。主要表现为:他们对某些职业、某些区域存在着先入为主的心理定式,比如认为教师、医生、公务员等稳定职业是他们的首选;在地域的考虑上,他们认为凡是能进入大城市里工作的毕业生都是很了不起的人。由于这些心理的作祟,他们往往忽视自己的兴趣,片面追求在部分农村家长眼里所谓“稳定”、“光鲜”的职业。

4.盲目从众心理

有相当一部分农村大学毕业生在职业选择过程中盲目从众,往往表现为犹豫不决,反复无常,见异思迁,躁动不安,缺乏主见,不能明确自己的职业倾向。在校期间他们不能够有针对性地充实自己来提高职业能力,就业过程中忽视自己的特长,不会恰当的自我推荐,不敢积极地参与竞争,不能准确地把握机遇,因此也就不能做出正确的抉择。

5.退缩心理

由于就业压力增大,可供利用的社会资源较少,部分农村大学毕业生或对就业茫然不知所措,或者不顾现实情况,企业以通过考研、考证等看似冠冕堂皇的理由来逃避就业。更有少数人为了不思考与就业有关的问题,他们不去做就业的相关准备,反而在就业的关键期选择打游戏、上网来麻痹自己,逃避现实。

二、农村大学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的成因

1.自身原因

一是其自身就业观和择业观不合理。很多农村大学毕业生受父母传统就业思想和同伴群体价值观的影响,在就业观上存在认知偏差,自我认知、自我评价不完整,加上自身对国家就业政策的不了解,缺乏对就业信息的搜索、加工能力,不能把自身的实际情况和社会的需要结合起来,因此,在就业的过程中很容易表现出自卑、盲目从众、功利等消极就业心理。二是自身能力欠缺。一方面,农村教育资源的欠缺导致农村大学毕业生在起点上就和城市学生有一定的距离;另一方面,视野上的局限、教育观念上的片面、父母在学业指导上的缺失,使得部分农村大学生在大学期间就缺乏竞争力而变得自卑,当面临激烈的就业竞争时,他们很容易对未来失去信心,从而产生各种复杂的心理。三是就业心理准备不足。部分农村大学毕业生在大学期间由于缺乏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面临就业就没有准确的就业定位,也缺乏足够的思想准备,一旦在就业过程中遇到挫折,他们很难调整自己的就业心态,从而很容易出现心理失衡,导致心理问题的发生。

2.家庭原因

家长所从事的工作及就业观、家庭教养方式、家庭氛围、亲子关系会对孩子的心理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一般而言,大多数农村家庭的父母希望子女能从事稳定的职业,比如教师、公务员、医务工作者等,他们仍保留传统中的包分配、要编制的就业观念。在区域的选择上,他们仍希望自己的儿女在身边(主要是本市、县级单位),但又不希望子女回到家乡(主要指农村),这就使农村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机会减少。长期的教养方式、就业观念的影响又使得农村大学毕业生缺乏创新和冒险精神,从而导致复杂就业心理的产生。

3.学校原因

一是高校的专业设置、教学内容、培养模式不符合市场需求,造成一部分大学生毕业生无业可就。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作为弱势群体的农村大学毕业生在缺乏核心竞争力的情况下,面临就业时自然衍生出一些负性心理。二是高校大学生职业心理辅导工作不能满足大学生就业需要,而且没有专门针对农村大学生这个特殊群体的咨询,导致农村大学生在就业中出现的心理问题不能及时有效地得到疏导。三是高校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多偏重思想政策教育,缺少对毕业生求职能力的培养训练,缺乏健康心理疏导,导致大多数农村大学毕业生缺乏综合竞争能力,不能准确地把握机遇,因此产生了焦虑、自卑等不良心理。

4.社会原因

一是总体就业形势严峻。随着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已日益突出,整个就业大环境给农村大学毕业生带来很大的压力;二是就业市场体制不健全、社会用人程序不完善,导致农村大学毕业生就业机会不平等。这对于缺乏广泛的人脉关系的农村大学毕业生来说是个巨大的打击,从而产生不平衡心理。

三、消解农村大学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的对策

1.农村大学毕业生自身应积极、主动地增强心理调适能力

(1)科学合理地评价自己,准确定位,减少盲目从众

首先,自我反省,给自己一个客观的评价。通过与自己条件、情况类似的人比较,从而认识自己,避免孤立地认识和评价自己[1]。其次,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毕业实习等,从活动过程和活动结果中来分析、评价和认识自己,在客观上寻找评价的参照尺度。再次,做心理检测。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选择标准量表,对自己的气质、性格、兴趣、职业倾向等进行测验分析,明确自己的个性特点,找出适合自己的职业方向,从而减少就业过程中盲目从众的心理。

(2)加强人际交往,克服人际交往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心理

农村大学毕业生应多参与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通过活动锻炼和培养自己的组织和管理能力,学习与人相处,培养与人合作的能力,以便在今后的工作中学会创造一个适合自己发展的氛围,把自己融入集体的共同发展中去,在参加活动、与人沟通的同时,提高自信心。

(3)正确面对挫折,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就业过程中难免会遇到种种挫折,农村大学毕业生应善于从困难、挫折中吸取经验教训,培养自己的勇气、能力和智慧,对产生挫折的原因进行科学分析,找到合理的心理调适途径。

2.学校应针对农村大学毕业生加强就业指导

(1)指导农村大学毕业生树立积极的就业观

学校应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帮助农村大学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1)树立主动、积极进取的就业竞争观,消除自卑心理和依赖心理;2)树立“大众化教育”观,正确认识就业制度从“包分配”到“找工作”的转变;3)树立科学的职业选择观,妥善处理好个人与家庭、个人与社会、待遇与发展、就业与创业的关系;4)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可变职业观”,正确面对现实,降低起点,先融入社会再谋求发展的道路。

(2)对农村大学毕业生详细介绍国家的就业政策

农村大学生相对城市学生而言,信息渠道较窄,对国家很多就业政策不甚了解,因此,学校就业指导部门要针对农村大学毕业生大力宣传国家的就业政策,如自主创业、报考公务员、到部队工作、面向基层就业等等一系列优惠政策。

(3)充分做好就业信息服务工作,尽可能为农村大学毕业生提供获得就业信息的渠道

首先,发挥现代网络优势,建立就业信息平台。劳动人事部门可以联合各高校建立统一的就业信息网,让更多的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掌握供需信息,避免盲目性。另外,及时准确地将校内校外就业信息公布于学校就业网站上[2]。其次,培养农村大学毕业生积极主动获取就业信息的能力并及时更新网页,避免农村毕业生错过招聘信息。学校就业指导部门应有针对性地开设专门的课程、讲座,培养农村大学毕业生积极主动获取就业信息的意识和有效获取、筛选、运用信息的能力,从根本上解决他们因就业信息匮乏而导致就业难的问题。第三,鼓励校友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农村大学毕业生,拓展农村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平台[3]。

(4)及时有效地做好农村大学毕业生的心理咨询工作

农村大学毕业生面对的就业环境十分复杂多变,面对就业中的困难、挫折及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其心理问题的出现频率非常大,因此应组建一支有相应专业水准和实际指导经验的就业指导及心理咨询队伍,让心理咨询工作贯彻就业工作的全过程,全方位地为学生进行心理调适,及时解决农村大学毕业生的心理问题,防患于未然。

3.农村大学毕业生父母应减少对子女就业的压力

父母是大学毕业生求职遇到困难和问题时的避风港,在子女就业阶段,农村大学毕业生的父母也应尽自己所能积极主动加强与子女的联系与沟通,凭借自己的阅历提出一些有益的建议,努力缓解他们的心理压力,帮助他们以积极、坚强的心态度过就业这一特殊阶段。

4.政府应为农村大学毕业生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

政府应加大力度推进新农村建设,让农村学生从小就能够拓宽视野,通过互联网等信息技术,拓宽知识面,学到更多知识,提高农村大学生综合能力,减少城乡不平衡因素给他们带来的巨大差距。

参考文献:

[1]年静.职校生学习自我效能感探索[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6(9).

[2]叶萍.大学生就业心理分析及对策[J].乌鲁木齐成人教育学院学报:综合版,2001(2).

[3]刘祎.农村籍大学生就业心理剖析[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6(6).

〔责任编辑:邰学群〕

作者:陈水平

第二篇:大学生毕业实习的心理变化及管理研究

摘要:围绕大学生在毕业实习不同阶段所表现出来的不同心理变化以及针对这些心理变化如何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展开研究,对改善目前很多高校普遍存在的实习管理难、实习效率低等问题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毕业实习;心理变化;管理

毕业实习是大学生实践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由于实习期相对较长、工作重复、单调,再加上学生对实习企业的情况了解太少,缺乏工作经验等因素,很多大学生很难适应实习阶段的学习和生活,这样无疑增加了学校、企业对实习管理的难度,导致实习效率降低。鉴于此,目前很多学校采用加强实习制度建设、强化惩处力度等措施,但最终仍很难从根本上解决实习管理难、效率低下等问题,甚至适得其反。究其原因所在,最重要的是忽视了对大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的心理研究。调查显示,大学生在实习阶段都希望能拥有一个轻松、健康的心理状态,但是对于如何减压,大多数学生基本都处在无意识或茫然状态,不能很好地进行自我调节,一旦进入实习单位,相关管理者对学生实习的适应性不太了解,对其心理變化研究不够,缺少与学生的交流和心理沟通,尤其是心理辅导与干预不够。毕业实习过程中一个好的心态不但可以促进实习顺利的完成,还能使学校和实习企业形成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更重要的是能让学生学会平衡并摆正自己的心态,从而提高实习效率,促进学生专业技能与科研能力的熟练和提升。因此,作为实习指导老师,在辅导学生毕业实习过程中,应时刻注意观察学生在不同的实习阶段所表现出来的不同心理变化,及时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调整好心态,促使每个实习生都能以一种热情、积极、充满活力的心理投入到毕业实习中去,进而为毕业实习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一、大学生毕业实习期的心理变化特点

1.毕业实习初期的心理变化特点。在这个阶段里,学生的实习情绪极容易波动。首先,一些大学生在家里一直是处在父母的宠爱之中,没吃过苦,而在学校里所从事的主要是脑力劳动,故缺乏吃苦耐劳精神。来到企业实习后不仅要承受相关的体力劳动,还要受到企业有关制度的约束,很多实习生因一时不能适应这样的劳动强度而出现消极怠工,易导致实习状态发生偏离。其次,学生进入企业后,所扮演的角色也由学校时的学生、受教育者、受关爱的位置迅速转变为员工、成人,但不少学生依然把自己定位为“100﹪的学生”,由于没有转变自己在新环境中的角色,没有形成适应新环境的心理机制,导致产生了角色障碍,惧怕自己做不好各种事情,即使很认真地工作,还是会出错,为此,呈现出较大的心理压力。而多数企业在对实习生所表现出的错误现象常采取训斥或不耐烦的态度,忽视了实习生在角色转变中需要一定的心理调试期,最终致使实习生错误地认为自己缺乏工作能力,从而丧失了对实习的热情和信心。

2.毕业实习中期的心理变化特点。在实习中期阶段,学生心理容易产生浮躁情绪,甚至对实习产生抵触心态。一方面,实习生的心态和行为容易受到周围人的影响。由于对实习环境逐渐熟悉,和企业员工也越来越了解,如果所在部门的职员具有良好的精神面貌、乐于助人、热情服务,在他们的影响下,实习生当遇到困难时就会勇敢面对,积极解决问题;相反,若所在部门的职员纪律散漫、同事之间勾心斗角、工作态度消极,则必会严重影响实习生的心态,甚至会让他们对未来失去信心,对前途感到迷惑,无法继续坚持实习工作。另一方面,企业目标和实习目标的错位不利于学生实习积极性的促进。企业的目标是追求利润最大化,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人员流动频繁。作为企业来说,积极与学校联系,引进实习生,其主要的目的是为了降低企业运营成本,而并没有真正把实习生作为企业储备人才来加强培养;再者,企业以赢利为目的,需要保持产品质量的稳定性,故要求保持员工(包括实习生)的岗位相对固定,不愿经常变动。而实习生则是以学习知识和技能为主要目的,为能充分接触并掌握不同岗位的实践知识,不断提升自身的技能及科研能力,则希望企业尽可能地为其定期调换实习岗位。这种企业目标和实习目标的错位,导致实习过程中企业和学生之间存在一定的利益冲突,长时间下去,实习生新鲜感一过,如果企业不采取有效的激励措施,实习生就会逐渐不满足这种简单、重复的劳动,随着对实习的期望值不断提升,而又得不到满足,其实习热情和责任心就会明显下降,对这种频繁、机械、高强度的体力劳动容易感到枯燥、乏味,从而影响实习的积极性。此时,若再遇到不顺心的事情,如挨批评、受委屈、待遇不合理等,都极容易造成个别学生实习中断或流失,严重时则会出现集体混乱,给实习单位造成损失,给学校带来不良影响。

3.毕业实习后期的心理变化特点。毕业实习面临结束,学生会因为即将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重返轻松愉悦的校园,并为很快就要毕业而感到兴奋,此时,实习生在思想上极容易麻痹大意,出现不遵守纪律等现象,甚至可能在岗位上造成重大事故。

二、针对实习生心理变化特点的有效管理措施

1.充分做好毕业实习前的动员工作。首先,由于实习前大学生对初入实习单位可能遇到的种种困难、问题及不适应等情况缺乏心理准备,而这些却都是造成实习中心理问题产生的主要因素。因此,做好学生毕业实习前的心理调节和教育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应把解决学生实习适应问题与他们终生社会适应能力发展相联系起来,引导学生从人生发展的深层意义上理解适应环境与超越环境的辩证关系。不论是在实习动员会上,还是在学科教育中,教师都应做好心理教育工作,让学生理解目标的实现其实就是一个不断克服困难、吃苦耐劳、一步步接近的过程,是意志磨练、能力提升的过程。让实习生明确自己不能眼高手低、好高骛远,首先应该是掌握所学专业知识的一线技能和科研应用人才,且要从最基础的岗位做起。其次,应加强企业实习情况介绍。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就应穿插着介绍相关企业的实习情况,除了宣扬企业工作的优势外,也应将实习中可能遇到的灰色现象告诉学生,并引导学生理性地判断和处理。学校还可以通过聘请业内成功人士或有代表性的实习企业的相关负责人等来校开展专题教育讲座,畅谈他们的成功之路、曾经的实习心得以及企业的规章制度、企业文化等等,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实习企业实习的挑战与难度,有针对性地调整心态,做好相关心理准备。

2.强化实习基地建设,建立校企长期合作关系。有些学校每年的实习单位都有很大的变动,表面上看好像是该校的学生深受各大企业的欢迎,其实这样对学生的发展是很不利的:一方面,由于经常更换实习单位,致使学生对其一无所知,无法产生安全感,也就无法安心实习;另一方面,学校对企业了解甚少,一旦遇到问题,缺乏沟通基础,不一定能及时很好地解决,无法保证实习生在有限的实习期间获得更多的锻炼机会,学到全面的实践技能。由此可见,强化实习基地建设,建立校企长期合作关系,使企业、学校双方都比较熟悉、友好,对促进学生的实习心理稳定尤为重要。

3.制定相应的实习激励措施。毕业实习过程中,如果学生的实习被强化(取得好的成绩、得到企业或学校的赞扬),他们就会有较强的实习动机;如果学生的实习没有得到强化(没取得好成绩或没受到赞扬),将容易影响实习动机,降低实习积极性;若学生的实习得到了惩罚(如遭到企业的批评或扣薪、学校的处分),则容易产生逆反心理,消弱实习动机。所以,在毕业实习管理中要充分运用“强化论”,采取有效的激励措施,调动学生的实习积极性。学生为什么会产生各种动机行为倾向?按照现代S-R心理学的观点,主要取决于先前这种行为和刺激因素强化而建立的牢固联系。在实习管理过程中,学校和企业应尽可能采用正面的、积极的管理办法,以鼓励、表扬为主,调动学生的实习积极性,如对表现较好的实习生可以采取点名表扬、争做“实习进步之星”、“星级实习生”或设立“星级实习员工奖金”、将实习表现情况与优秀毕业生的考核有机结合等,让学生感觉到毕业实习有方向、有目标,从而起到很好的强化实习动机的作用。

4.切实加强实习心理辅导。心理学家艾利斯认为,困扰人情绪的因素并不是由诱发事件引起的,而是由对于事件的非理性认识与评价所引起。如果改变了非理性认识,调整对诱发事件的理解,困惑情绪就会降低,甚至消失。毕业实习过程中,指导老师应经常到企业去看望岗位上的实习生,与其多交流、多谈心,及时掌握实习状况,了解其心理动态,帮助他们正确及时地调整好實习情绪,充分发挥出“亲情”作用,给实习生送去学校的关心和问候,让他们感到老师时时刻刻都在自己的身边,找到心理安慰,体会到“实习着是快乐的”。其次,指导老师应围绕实习生获得专业技能及知识这一主要目标,及时做好与实习单位的沟通协调工作,切实保证学生的基本权益得到有效保障;对于个别存在心里障碍的特殊实习生或角色失败者应及时掌握其心理动态,进行心理咨询、心理辅导,帮助他们挖掘潜力,走出困惑,找到自己准确的位置,让实习生逐步学会怎样正确的为人处事。

参考文献:

[1]丁文义.旅游类专业顶岗实习管理模式的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08,(11):77-79.

[2]窦福良.高师院校实习改革探索[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2):46-47.

[3]刘红梅.基于酒店专业学生实习心理谈酒店实习管理[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08,(5):140-142.

[4]王欣,安仲森.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广西教育,2009,(2):112-115.

基金项目:2011年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立项课题(D/2011/01114);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十二五”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KT2011145);徐州工程学院高等教育教学研究课题(YGJ1259)

作者简介:赵节昌(1976-),男,江苏新沂人,徐州工程学院教师,硕士,研究方向为食品营养和高等教育管理;周卫东(1964-),男,江苏睢宁人,徐州工程学院教师,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赵节昌 周卫东

第三篇:大学生就业难视域下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心理认同引导

摘 要:大学生就业难是全国关注重点,除供大于求的现实困难外,大学生无法清晰定位自己更是关键,一味好高骛远、盲目攀比,使得每年较多大学生毕业即失业与基层就业岗位招不到人的矛盾现象频现。为探索化解该矛盾的方法,本文将从心理认同角度出发,分析当代大学生群体心理认同机制的特点,探讨利用心理认同机制帮助大学生清晰定位自己,科学认识基层就业,积极投身基层建设。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基层就业;心理认同

2020届高校毕业生预计将达到874万人,同比增加40万。由于国内和国际的经济增长速度都有所放缓,可预期今年大学毕业生人数将远远超过企业岗位需求人数,大学生就业压力大。

一、当代大学生基层就业状况概述

目前,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总体人数还较少,高校毕业生前往基层就业的内生动力还存有不足,就业价值取向集中于城市就业。部分已在基层就业的毕业生,发展空间与平台都还有限,各项服务保障也无法跟进,基层单位对大学生的吸引力不够。虽然就业市场“供大于求”,一些偏远地区或冷门职位急需大量人才,仍有大学生“有业不就”。

二、大学生基层就业心理认同的科学内涵

心理认同是指个体对组织目标的认同从而产生的一种心理状态,其可产生肯定性的情感,成为客观目标的驱动力。有效心理认同机制的形成,对于大学生志愿基层就业并扎根基层有着重要作用和意义。当代大学生基层就业心理认同机制主要包括理性认同机制、情感认同机制、实践强化机制。

理性认同机制指详细介绍有关基层就业的各项要求、具体工作内容及优惠政策等,引导大学生对基层就业形成理性认识并认同,从而自愿将基层就业作为自身就业的重要选择。情感认同机制是指大学生通过社会实践、实习等方式,真正的接触感知基层的具体工作,并在此过程中形成激情、拼搏等积极的情感体验,触发自己的积极需求于一体的心理机制。实践强化机制是指大学生主动投身基层建设,在实践的过程中应对问题、调节认知行为等机制。

三、当代大学生群体基层就业心理认同的特点

(一)理性认同机制具有功利性强的特点

当代大学生不愿意赴基层就业最主要的原因是对基层的工作缺乏全面而深刻的理解,对自己定位不清晰,容易受周围环境影响,加上缺乏一定的社会实践,不能科学制定适合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在工作学习过程中表现出强烈的功利性,对短期利益明显的大城市的工作趋之若鹜,对需要做贡献的基层单位则习惯性的略过。

(二)情感认同机制具有不理性、不稳定的特点

大学生基层就业更多体现的是大学生奉献社会,投身祖国建设的积极思想。需要激发大学生的奉献精神,但是少部分大学生却对这样的奉献精神的认同表现出随着个人情感波动带来的不稳定性。

(三)实践强化机制面临行动力不足的问题

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强,效率意识、公平意识等行为标准和价值取向表现愈加突出,虽有利于主体性、能动性的发展,但也极可能促使极端利己主义、个人主义的滋长。当个人与集体的利益发生冲突时,不少大学生会表现出个人主义倾向,使得在自觉投身基层建设的实践行动上表现差强人意。

四、心理认同机制对引导大学生基层就业的启示

(一)遵循理性认知的规律,加强宣传,发挥理性认同机制的作用

大学生对基层工作的认知、认同决定了当代大学生是否愿意基层就业。理论教育越彻底,越能引导学生产生理性认同,进而内化为价值认同。因此需从大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研究大学生认知心理过程,以详细具体的工作内容、政策等为导向,解答大学生基层就业普遍关心的问题:方位认定——什么是基层就业?价值判断——为什么要去基层就业?决策判断——怎样才能去基层就业?把基层就业具体化,化解大学生的困惑和迷茫,纠正认识上的偏差,推进心理认同及主动实践。

(二)依据大学生的情感特点,发挥情感认同机制的作用

当代大学生情感丰富,但波动也很大,控制更困难。大学生往往遇到的并非认知障碍,而是情感无法接受。因此在教育过程中要遵循大学生的情感心理过程规律,注重满足其情感需求,逐步深化,方能真正达到情感上的认同。

为实现情感认同,教师应注重对大学生自身需要的探索并加以引导。当代大学生的需求主要有个人成长、事业发展、社会参与、权力表达、身心健康等,每个人的需求不一样,所以需要探索大学生个体的具体需求,尊重和服务大学生的合理利益诉求。创造条件,促进大学生把个人需求与祖国建设相结合起来。把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尽可能满足大学生的不同层次的需要,使大学生在不同层次上受教育,自愿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

朋辈榜样这一群体也有利于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挖掘学生身边的基层就业先进榜样,走进榜样的生活、现实工作中,真实传达榜样的认知、感受,从而便于在校大學生接受、认同,并且相信自己能够效仿甚至超越。让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榜样思想及行为的影响,促进大学生进行自我认识,清晰定位,制定科学、合理且可践行的就业目标。

(三)依据大学生的行为特点,发挥实践强化机制的作用

引导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面对认知冲突,让学生自己进行实践、抽象概括、反思、顺应这一过程的体验,将其中对事物、知识的感知或者对情境、人物的情感体验内化为自身行为。

在此期间,教师要保持对学生的“无条件关注”。因学生个体成长经历、生活经验等不同,即使是相同的情境,不同的学生会产生不同的情感体验。教师需要科学的认识学生之间的差别,保持无条件的关注。只有无条件的关注他们,才能让他们毫无防御的公开他自己的真实体验,在尊重他人体验的同时客观审视自己的体验,敞开心扉,接受建议。才能让学生感受到平等、尊重,启发学生宣泄情绪,进行积极的体悟,重新认识自我,保持健康的自我教育的心理环境,更便于进行正向引导。

参考文献

[1]蒋承,张思思.大学生基层就业的趋势分析:2003—2017[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8(05):60-70.

[2]苏丽丽.促进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的若干策略[J].现代经济信息,2019(02):478.

作者简介

秦婷(1991—),女,四川双流人,讲师、硕士,西华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研究方向:会计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基金项目:西华大学高等教育中心2019年一般项目“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职业认同形成的路径研究”(项目编号:GDJY2019-025)。

作者:秦婷

上一篇:烟草纪检监察论文下一篇:形势与政策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