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关于高职学生学习计算机基础“学以致用”的问题

2022-09-12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高等职业院校开设的一门公共文化基础课程, 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去获取、分析、加工、处理、传递信息, 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也就是要求学生能“学以致用”。学以致用”就是为了实际应用而学习, 就是要把“学”落脚在“用”上, 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 学习的目的全在于应用。

然而, 高职学生在实际学习计算机基础的过程当中, 却并非能真正“学以致用”。

1 学习现状

1.1 学习目标不够明确

有的学生对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开设目的、教学目标不清楚, 片面地认为学习计算机基础就是为了考取国家计算机高新技术职业资格证书。只注重考试题库的练习, 而忽略了运用基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训练。

1.2 学习态度不够积极

对于老师讲的理论知识不感兴趣, 课堂上不注意听讲, 而是想方设法、见缝插针地去偷玩各种各样的小游戏。对于老师布置的课堂操作任务, 只要老师说要记录成绩, 那么学生还能够认真对待, 否则, 学生就有一种做了也白做的心理, 好象学习就是为了让老师给记录一个课堂成绩。还有的学生把别人的操作结果复制过来应付老师的检查, 好象学习是给老师学的似的。

1.3 学习方法不够得当

有的学生不会听课, 对老师讲解的主要知识点既不记录, 也不记忆。在做课堂练习遇到问题时, 不善于思考, 不愿意去查书, 只是一味地去问同学, 问老师。机房里“老师!老师”的请教声音此起彼伏, 而问的问题大都是老师刚讲过的主要知识点。问题得到解决的, 也不知想办法把它记住, 甚至以后还会提问同样的问题;没得到及时解答的, 就在座位上白白地耗着时间等待老师的到来, 而不想其他的解决方法。

1.4 学习效果不够理想

主要表现在学生不会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的问题, 或者是知道用哪些知识来解决, 但不知从何处下手。例如, 有的辅导员老师反映说, 一个学习还算不错的学生会干部, 竟然不会制作稍微复杂一点的Word表格;有的专业课老师反映说, 大部分学生不能对毕业论文进行正确的格式排版, 毕业生简历做得更是不敢恭维;还有的用人单位说, 高职毕业的学生连基本的Excel数据处理都做不好!

2 分析原因

高职学生在学习计算机基础过程中之所以出现上述学而不能致用的原因, 有来自主观上的, 也有来自客观上的;有来自学生方面的, 也有来自教师方面的, 主要分析如下。

2.1 生源质量不高

近年来, 我国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规模扩展较快, 学生生源质量一直没有明显的提高, 学习习惯差, 学习态度差, 学习成绩差, “三差”是大部分高职院校学生存在的问题。

2.2 应试化教学

目前, 在高职院校实行“双证书”政策的前提下, 有的学校规定计算机基础课程结课后, 每位学生必须参加国家高新技术计算机资格考试, 获取办公自动化模块中级职业资格证书, 而且此证书与毕业证书挂钩, 学生在毕业时未取得该证书的, 就拿不到毕业证书。教师为达到学校下达的考证合格率的指标, 在教学工作中忽略学生应用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 一味追求考试合格率;学生为了顺利拿到毕业证, 疲于应付与考试相关内容的学习, 钻研考试技巧、采用题海战术练习等。以致出现高分通过资格证书考试者, 竟不会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尴尬局面。

2.3 教学模式陈旧

目前, 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仍然被很多高职教师所采用, 并且坚持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上教师以讲解理论知识为重点, 为讲透基本知识而操作, 与职场实际工作环境相脱离。课堂上教师占用了大部分的授课时间, 学生上机操作的时间比较少。这样的教学模式导致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 抹杀了学生学习的能动性和主动性, 导致学生只是知识的接受者, 而不是知识的使用者。

3 应对策略

3.1 转变教学观念

教师应从注重知识的系统传授向注重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培养的方向转变, 从统一的教学内容向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设计不同的教学案例上转变;从注重学科体系的完整性向注重专业需要的课程整合上转变;从注重“满堂灌”向注重学生的积极自主学习上转变。

3.2 改变教学方法

采用“任务驱动”方式, 设计有针对性的综合题目, 通过学中做、做中学来提高学生组织信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探索问题来引导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让学生受益终生。同时, 利用传统与现代化教学手段优势互补, 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使其主动参与教学,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尝试如下教学方法。

(1) 讲授法+练习法。通过计算机基础知识、操作知识的讲授, 启发、引导学生的思维, 通过理实结合实现学生对计算机的基本操作的理解和掌握, 能够达到熟练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 训练学生的逻辑能力、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 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 案例驱动法+讨论法。精选典型案例, 与专业或生活相联系的实例问题, 师生共同探索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训练逻辑思维能力和创造力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使学生体会到计算机在实际工作、生活中的应用。例如, 在讲Word中邮件合并知识点时, 就可以选一个某汽车销售公司给客户发请柬或是某企业人事部门制作职工工作证的实际案例来进行课题的引入, 既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积极性, 又让学生领会到本知识在实际工作中的具体应用。

(3) “三部曲”引导法。“提出问题—介绍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演示解决方法和总结规律”。如对Word章节内容的讲授时, 先设计好一个综合实例, 作为一个要解决的问题展现给学生, 接着介绍需要用到的知识和解决步骤, 再一步步讲解实现的方法, 最后总结制作Word文档的一般过程和方法;实行互动式教学。让学生搞清楚这部分知识在实际工作中的具体应用。

(4) 自主学习法。在教学中体现“学生主体”, 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 增强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 形成自主的、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团队协作能力, 通过以小组为单位完成课后作业, 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 培养协作能力。

4 结语

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 只要教师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方式, 不断地采用先进的适合高职教育的教学方法, 加之学生自身的不断努力, 相信高职学生一定能做到“学以致用”, 高职学生的明天一定会更美好。

摘要:高职院校开设《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然而现实却并非如此。论文在论述学生学习现状、分析学生不能“学以致用”原因的基础上, 提出了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 改变教方法, 才能使学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关键词:高职教育,计算机基础,教学模式

上一篇:新时期提高农村民居抗震能力分析下一篇:2型糖尿病合并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治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