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校学生计算机基础论文

2022-04-26

摘要:文中从当前中职校计算机专业与社会需求产生脱轨出发,通过对计算机中职生状况、资情况、专业设置的问题、社会对中职校计算机专业学生的需求等方面入手进行分析,发现中职校计算机专业与社会脱轨的根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高职校学生计算机基础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高职校学生计算机基础论文 篇1:

基于项目教学环境谈“分组合作学习”模式的运用

摘 要:提高学生计算机知识水平和实践动手能力,是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教育的根本任务。本文就结合适应中职学生特点的项目教学的实施,谈谈“分组合作学习”模式在中职计算机专业课中的运用。

关键词:项目教学;教学模式;分组合作;教学效果

由于职业中专学生素质一般不高,学生自学能力和自控能力处在较低层次,造成学习积极性不高,计算机教学效率低下,学生缺乏良好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因此,改革现行传统教学模式,采用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分组合作学习”模式十分必要。最近几年,我们对专业课教学改革做出了各种努力,在充分运用适应中职学生特点的项目教学法的同时,辅之以“分组合作学习”模式,使计算机专业课程的教学质量得到了一定的提升。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分组合作学习”模式的提出、“分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应用及“分组合作学习”模式应注意的问题谈谈自己的做法。

一、“分组合作学习”模式的提出

“分组合作学习”模式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将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让其相互合作、共同学习以达到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方式。

“分组合作学习”模式是指在班级授课的情况下,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按一定的规律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通过形式多样的分享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做学习的主人,从而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的一种教学模式。“分组合作学习”的分组是该教学法的一种组织形式,是一种表现方法,是一种管理手段,而相互帮教、共同提高才是该教学模式的精髓,分组教学体现了学生的学习中合作与竞争、探索与研究、发展与创新、分层教学与因材施教、过程和结论并重的特点,体现了教学中的和谐与统一。分组合作教学模式既吸收了合作教育、分组教学的优势,又对它们有所创新,结合当代学生的心理特点,更进一步强调了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平等性和发展性,突出了可操作性。

“分组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一种有效方法,也是当前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途径。课堂上利用“分组合作学习”可以提高单位时间内学生学习、交往、表达的频度与效率,优势互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合作精神,也有利于学生学习、工作和生活语言交流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其最终目的是全面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为学生今后工作培养良好的、探索、钻研、合作习惯。基于以上的认识,笔者在中职计算机学科教学中开展了分组合作学习的初步探索。

二、“分组合作学习”模式的运用

1. “分组合作学习”模式在《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中的运用

如在《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的教学中,我们选定如何为自己组装一台电脑设立为本课程的一个实训项目,在确定项目的基础上,我们又要求学生自行组合,形成若干个小组。要求每个小组的学生对这一选购、组装与调试过程进行全程追踪,从收集市场信息、制订计算机配置方案、采购配件、把散件组装成整机、硬盘的分区和格式化、安装操作系统以及测试、维护系统,直到把电脑组装与调试好。

通过这个“电脑配置”项目,每个小组的学生都能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来,对于组装与维护、调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各个小组的成员都能发挥自己的特长,有的到电子城搜集信息,有的利用上网去查找相关资料,了解当今电脑的主流配置,并与同组同学共同探讨来解决出现的问题。项目完成后笔者还制定了“个人计算机组装评价表”,便于让学生进行个人自评、组内互评、组间互评,让学生及时总结。

通过实践,学生既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又体会到了互相团结、共同获取知识的力量的伟大。同时,教师从方案策划、硬件选购、计算机硬件组装及系统安装与维护等几个方面进行对比讲评,在各个小组之间形成竞争,提高学习效率,同时使对全班学生的统一要求达到更好的效果。

2. “分组合作学习”模式在《二维动画制作》课中的运用

自从网上出现用 Flash 制作的 Music Video 后,越来越多的音乐爱好者都迷上了这种创作方式,将自己喜欢的歌曲做成MV送给朋友或自己欣赏,在作品完成后感受自己的劳动成果;另外,用Flash制作MV,简单、成本低,为更多的MV创作者成为导演提供了机会,因此出现了很多用Flash制作的MV作品。在《二维动画制作》课程教学中,通过与学生的交流,了解他们的兴趣点,笔者就将制作DV的项目引入教学,引起了学生的浓厚兴趣。

这一项目的选取,一方面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学生比较感兴趣;另一方面,它将多个学科糅合在一起,涉及到图形图像处理软件(PS)、二维动画制作软件(Flash)和音频处理软件。实际制作过程中,我们将整个项目分为6个小项目(项目分析与策划、编写剧本、素材的收集及处理、元件及各场景的设计、音乐添加与整合、项目验收和点评)。项目实施过程中,因考虑到涉及到多个学科,同时为了提高DV制作的质量,我们先将学生分组,每个小组各配三个学科学得比较好的同学,再进行组员间的分工,对该项目进行分析,了解MV动画制作的一般流程;然后各小组根据自己所选歌词所要表达的意思,设计MV的剧本;结合剧本,收集素材,利用相关软件对素材进行处理;按照剧本设计场景,根据各场景需求,初步实现MV动画的制作,根据项目要求,再次对背景音乐进行处理,添加背景音乐,实现音乐与歌词的同步;作品展示、过程说明,组长总结小组合作配合情况,并归纳项目实施过程中学到的知识,进行自我评价、分组评价及老师点评,同时进行创作经验交流。

实际实施过程中,因为教学与学生生活相结合,学生更容易去钻研,通过本项目的开发与制作,为学生积累了项目开发的经验,同时各小组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能相互探讨,通力协作,充分发挥集体力量,让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培养了他们团结协作、克服困难的精神。

3. “分组合作学习”模式在《Visual Basic 程序设计与应用教程》课中的运用

在《Visual Basic程序设计与应用教程》课程教学实践中,笔者以“职校学生基本信息管理系统”工程项目贯穿整个教学。具体的教学过程分为以下几步:第一步是展示项目案例,让学生使用教师已完成的项目,以应用者的角色使用教师所提供的“职校学生基本信息管理系统”,引起学生兴趣。通过对系统的操作运用,让学生了解VB数据库的强大功能,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第二步是分组展开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对系统进行需求分析,分析各功能模块的要素和设计的步骤、每一个功能模块需要解决的问题和通过什么方法来解决。各小组在教师对工程项目各模块开发过程的演示下,针对项目开展研究讨论、分工协作,共同完成工程项目的系统分析、结构设计、代码编写、程序调试等工作。第三步由全班共同完成实训项目“职校学生基本信息管理系统”,由各小组分别完成信息管理、信息查询、查看文件、附件和退出系统等几大模块。具体模块内容见表1: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各小组以项目为中心,有明确的任务,围绕项目组织已学知识和学习资源,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得以发挥,完成的项目质量也不错。各组学生完成工程项目以后,通过展示项目实施的过程和成果,学生获得了学习的满足感和成就感。同时也学会从多个角度进行评价,培养了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

三、实施“分组合作学习”模式应注意的问题

几年来的教学实践证明,在项目教学法实施过程中辅之以“分组合作学习”模式,在提高计算机专业课教学的效率与效果、在培养学生全面能力等方面,确实收到了一定的成效,它使计算机课程的教学得到了质的提升。但是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一是实施“分组合作学习”与教学进度的矛盾;二是教师对学生课外“分组合作学习”的指导和监督存在较大困难;三是教学评价制度也影响“分组合作学习”的实施。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一起来研究和解决,因此要给教师更自由的教材处理权和教学改革研究权,让教师自主把握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为分组合作学习提供时间和空间,要改革评价制度,构造“分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多元评价体系,注重评价的过程性和发展性、动态性和灵活性,突出评价的激励、导向功能,为“分组合作学习”模式的运用提供制度保证。

以上是笔者在几门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中,就实施项目教学的同时,辅之以“分组合作学习”模式所做的相关实践探索。由此可以看出,在“分组合作教学”模式中,教师是设计者、组织者、导航者。学生真正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实现了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学习者和“任务”互动,他们的整体水平大大提高,既培养了积极的学习习惯、学习情感,也培养了学习者的责任心、协作精神及创新品质,为他们提供了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在不断发展中的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建伟,陈琦. 从认知主义到建构主义[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4).

[2]李克东,谢幼如. 多媒体组合教学设计[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2.

[3](美)大卫.W.约翰逊.合作性学习的原理与技巧,[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

作者:席良宝

高职校学生计算机基础论文 篇2:

中职计算机专业与社会需要的接轨

摘要:文中从当前中职校计算机专业与社会需求产生脱轨出发,通过对计算机中职生状况、资情况、专业设置的问题、社会对中职校计算机专业学生的需求等方面入手进行分析,发现中职校计算机专业与社会脱轨的根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中职校;计算机专业;社会需要;双师型;校企联办

中职校计算机专业的发展大多出现在上个世纪的90年代,经过多年的发展后,很多中职校都把其列为“重点专业”。而事实中中职校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大多都是认为计算机专业=“游戏专业”,无心向学,而且计算机专业课程设置缺乏针对性、合理性,使得学生在3年的学习中,最后所能独立操作的只有像计算机应用基础,PS等常见的应用软件,导致了中职校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无法在社会上找到自己的社会地位,无法找到对口专业。因此,现阶段中职校计算机专业就业难成为困扰学校的问题,导致了学校就业率下降、专业学生数量缩水等,前景不容乐观。

一、导致计算机专业学生与社会需要脱轨的原因分析

1.中职校计算机专业学生现状

学生处在16—20岁的年龄段,属于青春叛逆期,基础差,学习习惯不好。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是他们中的“计算机爱好者”。所谓 “计算机爱好者”就是痴迷于上网,游戏,对于学业缺乏信心,有学习恐惧感的学生。由于接触电脑的时间较早,对于其他专业的学生来说,他们相对有一定的计算机基础,他们选择计算机专业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看到了计算机业中部分职位的高额收入,梦想有一天能够成为那样的专业人员。

2.中职校计算机专业教师现状

大部分中职学校的计算机教师,长期与行业脱轨,没有到公司或者企业工作的经历,只是在学校里按照教学安排,根据多年前自己对该专业的掌握对学生进行讲授,而不知自己所教授的内容在多年前早已被行业淘汰或处在淘汰的边缘,使得学生毕业后无法找到定位,不能从事相关专业的工作,处于“一毕业就失业”的状态。但是他们与从事计算机业一线工作人员相比有着丰富教学经验和与该年龄段学生进行有效沟通的能力。

3.中职校计算机专业的课程开设问题

课程设置重要的依据是市场[2]。据调查,现阶段各中职校计算机专业的设置大同小异,出现的问题千篇一律,少有地域专业特色,处于瓶颈,与社会需求大不相同。

2000年左右,我校就开设了应用、网络、图形图像等专业共4个班级,并根据专业设置了不同侧重点的课程。其后在发展中又加开了如软件、多媒体、动漫等专业,最多的曾达到过不同专业共8个班级。如今,我校的计算机班级又缩水为4个,并且课程较之前没有多大的变化,甚至出现有些专业的课程只有1-2门不同的局面。通过3年学习,学生毕业后达不到低端技术人员的要求,从事的大都是一些非计算机专业也能胜任的工作(如业务员等)。根据回访调查,大部分学生认为,学校所学的知识毫无用处,与企业的要求完全不同。

4.现阶段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中职生

现实中的计算机公司或产商,对中职生的要求不高,因为他们不需要中职生进行软件开发和编写程序,他们要的是大批一线的“计算机工人”,也就是具有计算机专业知识,能够从事简单的工作,比如机械地处理一些软件操作等。目前,国内从事这类工作的大部分是高校的计算机专业学生,而这些学生不仅仅满足于类似的“无脑操作”,他们想的是一份更具挑战性的工作,因此对于企业来说,这类人员有着严重的不稳定性,并影响到企业的运作和发展。他们迫切希望中职生能够弥补这个空缺。

二、目前中职校计算机专业与社会需要接轨的解决途径

1.注重学生素质教育,根据能力分向培养

(1)首先必须从入学方面严格把关

无法改变的是中职校的生源是高中“淘汰”下来的,但就目前来看,这些学生也有很大的差别。据调查,大部分中职校都存在招生难的问题,于是出于一些原因,很多中职校设置了宽松的入学条件(一概接受),无论中考成绩高低或是否参加过中考,是否初中毕业或已被劝退开除多次。很多学校都有这样的学生,初二就转到中职校了,或是在其他很多学校都上过学,但被劝退开除多次,这些学生起到的作用显然是负面的。因为中职生处于青春叛逆期,他们抵挡诱惑、辨别是非、自我控制的能力都处在较差阶段,所以,学习的环境对是很重要的。

(2)从入校学生思想上进行观念改变

中职校中,大部分学生在就业上都有“眼高手低”的问题,希望毕业后的收入可以达到1500—2000元左右。而如今企业对中职生的标准大概是1000元,甚至更低,很多刚毕业的计算机中职生无法接受,对就业也造成了障碍。

我校在学生实习之前,一般会给学生联系地点,并且说清月薪等条件,但很多学生拒绝学校多是因为嫌工资太低,而后他们找到工作的条件也只和学校联系的相当,甚至更差。因此应该给学生灌输“先就业再择业”的观念,改变他们 “一步登天”的想法。

(3)改变学生的负面心理和学习习惯

之所以中职生在初中是“差劲生”,很大原因要归结于他们对学习的恐惧和不好的学习习惯。在入学时就要让他们知道中职校里学习的都是专业知识,与之前的学习好坏无关,从而打消学生的自卑感和学习恐惧,并在不断改变学习习惯和鼓励下,让学生重拾信心,创造良好的心理条件。

(4)根据能力,分向培养

中职校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能力上存在着差别。从教学上看,同样教师上课,有的学生成绩好,有的学生成绩怎么也上不去。同样的问题,有的学生讲过一遍就懂,有的学生多讲几遍也不能完全理解(排除那些从不认真听课的),这就与个人的能力有关了。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让他们多学点思维性强的课程(比如语言编程类),能力稍差的学生则可以让他们选择操作性强的专业(比如图形设计等),能力更差的,可以让他们钻研最基础的课程(比如MS Office、速录等)。

本人构思的作法是:将学校的计算机专业根据课程划分成几个方向,新生入学后先按照他们所报的专业进行一个学期的学习,期末考试后,根据成绩划分成若干档次,将其归入所需相应能力的专业,并在第二学期开学后劝说学生转入相应专业,对于不想转专业的学生,则需在课堂上加强辅导,多花心思帮助其跟上进度。

这样做有几点好处:首先,从学生方面来说,在报专业之前并不清楚该专业的具体课程,这些课程是否与自己的能力相符,如果在3年的学习中接触的知识都超出了自己的能力范围,那效果必将很差;其次,从教师方面来说,更多的精力会放在对课程的提高上,这对学生的实践能力的提高也有帮助;再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减少自卑感,反而会因为强烈的好胜心理而促进他们更努力学习。

2.教师轮流下企业,注重“双师型”培养

中职校计算机专业学生与高等学校相比,更偏重于实践能力,他们在学习中基本接触不到外面的企业,能带给他们新知识的只能是授课教师。而今的中职校计算机授课教师,大部分没有下企业的经历,知识的更新更是少之又少,很多都还只停留在理论讲授上,这样教授出来的学生不可能与社会需求接轨。

因此,我们应该注重中职校计算机专业“双师型”教师的培养:

(1)联系计算机企业,教师轮流下企业锻炼

采取校企合作模式,让教师有机会上岗锻炼,将扎实的理论转为熟练的操作,这样既能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更能在一线工作中接触到新工艺、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以达到知识更新的目的,能够成为真正的 “双师型”,学生也能够达到与社会同步。

(2)聘请专业技术人员开讲座,送教师出校培训充实力量

与计算机企业联系,定期聘请专业技术人员开讲座,目的也在于能够让教师在第一时间了解计算机领域发生的变化,防止与该领域的脱节。同时,假期可以送计算机教师到市里、省里甚至是国家进行培训,进一步建设师资队伍,提高专业知识。

(3)通过参加比赛提高计算机教师的技能

一直以来,中职校计算机专业的比赛一直以学生为主体,忘了提高教师本身的技能。所以除了开讲座,下企业锻炼外还可以组织教师比赛。在比赛中看到其他计算机专业教师的作品和操作能力,就能发现自己的不足,就会努力提高实践能力,更加的“双师型”。

(4)教师的“项目教学法”

除去以上3点,更容易忽略的是经常对学生用到的“项目教学法”。所谓教师的“项目教学法”就是计算机教师到企业 “接单”,在课余时间,几位教师相互合作,完成小的项目。这样,不但能够提高实践能力,还能综合分散的理论知识,解决授课中发现不了的问题,升华水平。

3.校企联合办学模式,企业指定授课课程

想真正让学生能与社会接轨,就要按照社会的需要对学生进行培养。从计算机专业角度来说,就是计算机企业要求中职生会什么,学校就给他们教什么。要做到这一点,唯一的途径就是:校企联办,重设课程。

我理想中的模式是:学校和企业挂钩,企业在计算机专业挂牌,如计算机xx班(xx为企业名称),班级由企业定向培养。学生入学后就签订意向合同(合同规定毕业后必须在该企业工作的年限,企业在学习期间对学习费用的承担等细节),学习的课程由企业决定。完成一段时间的学习后直接到该企业实习,期间签订实习合同,企业提供补助等,之后再回校学习指定的下一部分课程,再实习,直到学生期满毕业。

这是一个三赢的选择。对企业来说,解决了一线工人不稳定的问题;对于学校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不必再担心实践问题,连就业的问题在入学期间也得到一并解决;对学校来说解决了专业课程的设置问题。

三、结束语

总之,中职校计算机专业学生与社会接轨的问题已经是迫在眉睫的问题。本人在文章中从不同方面入手,分析了这个问题的本质,并且初步提出了解决方案。如果这个问题能够很好的解决,相信中职校计算机专业将迎来另一个美好的明天!

参考文献

[1] 徐朋.中职计算机专业现状及发展前景探析[EB]. 2007.11.13,惠州外贸学院新闻网(http://news.hzwm.net/Article_Show.asp?ArticleID=1203)

[2]王立伟.浅谈中职学校的计算机教学[J]. 职业教育研究.2005,10:084-085.

[3] 唐英.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双师型”教师的培养[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8(1):085-087.

作者:刘继斌

高职校学生计算机基础论文 篇3:

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教学实践探索

【摘要】职教学校的教学在不断改革发展,职校学生对计算机有着浓厚的兴趣。但是由于学生能力有限,真正学好计算机知识和技能的学生也有限。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如何正确引导学生有效进行计算学习的方法,在当前的计算机教学进行大胆的改革,培养出优秀的计算机专业人才,为就业打好基础。【关键词】计算机教学教学改革主体作用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将来的就业服务。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理念成为了师生教与学的主导,从而产生了专业优先、技能领先的教育指导思想,使得计算机成为了职业教育的重要内容。职校的学生具有与普通高中有本质区别的特点,所招的学生大多数是没有考上高中,其学习基础较差,他们来到职业学习并选择了计算机专业,说明对计算机具有浓厚兴趣,并寄予计算机以厚望,希望毕业后凭借自己的计算机能力找到如意的工作。但是,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最终能成功地学好相应计算机技能的并不多。所以,教师要鼓励学生,正确引导,在教学中逐渐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并把这种兴趣转化为学习动力,使学生的潜力得到充分发挥,让他们在有限的几年内牢固的掌握相关专业技能,这是教师在职业学校计算机教学中所重视的。那么,作为一名职校的计算机教师,如何才能做好计算机教学呢?一、发挥学分制功能,加强计算机课程改革1.学分制方式能有效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职业高中动作学分制的方式,提高学生对学习的重视程度,学生制有效提高职业学校学生的综合素质,不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调动了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从整体上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所以,学分制具有很大的优点。我们在课程改革时,要加强对必修课、限选课、任选课三种课程的改革,让学生对计算机课程有着充分的认识。2.课程体系突出就业的特点课程体系的设置要围绕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这也是教学的目标,了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特点,了解学生的学习需要,使二者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目标有着充分的认识。必修课、限选课、任选课三种课程安排要做到合理而科学,在几年的学习生涯中,学生能学会基本的课程,完成学校指定的必修课堂,在自己适合的选修课范围内充分学习,根据自己的基础、特长和兴趣进行选修,在完成学分的基础上在更大的空间里学习计算机专业知识。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习计算机课程在中等职业高中计算机课程中,多是以微软的Office、永中Office、CAD、Flash动画制作等应用软件为教材内容。比如,微软的 Windows系列等操作系统是计算机教学的主要内容,因为这一部分内容是其它计算机课程操作的基础,只有学好了Windows系列才能更好地进行接下来的其它内容学习。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们要注重理论讲解和实践的相结合的教学来处理一些问题,也就是说不能光让学生上机而不讲解,也不能极端地只讲解而不上机操作实践。笔者在计算机教学中得出经验,认为计算机的理论课和上机课的时间比例大致应该为1︰1最为恰当。当然,在计算机教学的后期,学生的理论与实践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此时,应该加大上机实践的比例,甚至,上机与理论教学一体化,在上机的同时有理论学习,使学生的学习两不耽误。三、发挥现代化教学设备的功能辅助教学在计算机教学中,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要善于运用现代化教学设备,做到精讲多练辅助学生的学习。教师充分利用计算机的优势,在计算机教学中,制作课件或下载网上课件进行改进,把一些用传统方法无法表达的内容或者学生不容易听懂的内容运用形象的课件来表现出来,让学生更为直观的理解生动的画面,对难点有效突破,不但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能力,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其兴趣,有效掌握知识。由于职业学校的计算机课程的性质,决定了这种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教师要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把共性的内容讲清,引导对学到的知识进行举一反三的理解与运用,做到逐类旁通。四、培养学生的自我价值评价能力计算机课程学习起来非常枯燥是因为它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为了提高课程的趣味性来吸引学生的学习,教师们可以根据教材的特点,精心设计计算机教学过程,充分挖掘教材的内在特点,把知识性、趣味性、实用性等融为一体,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的好感,从而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变学生要我学为我要学。比如,在学习Powerpoint、Flash、Frontpage等相关的内容时,教师可以提前在网上找一些与本内容有关的材料,制作成精美的课件来吸引学生的学习。教师充分了解学生的年龄特点与心理特点,针对他们的心理特点,可以适当的加入一些网络游戏软件、防病毒软件、教学辅助软件、E-mail电子邮件的收发等有关常用的内容,充分运用学生的好奇心,引导他们学会相应的知识与操作方法。重要的,当学生掌握这些知识时,要求他们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如果有问题,及时请教教师或者运用自己的方法加以改进,达到熟练掌握知识的学习目标。五、多渠道评价学生传统教学中考是教师的法宝,分是学生的命根,这充分反映了传统的考试已经给学生造成了学习上的压力,我们在计算机考核时要大胆进行改革,在国家及有关职能部门规定的一些等级证书外,在学校还要运用一些灵活的方法来代替传统的考试方法,不能让以往的那种靠死记硬背就能得高分的方法得逞,否则会扼杀学生的学习能动性也主动性。比如,在考核Powerpoint的知识掌握情况时,我们可以运用過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想结合的方法,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布置一些作业,就学生平时的完成作业质量进行评价,算作考试的一部分,当学期末,可以把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让他们在2~3小时的时间内上机操作,由老师提出考核求,并给学生一定的素材,让学生制作出比如电子小报等为主题的页面,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运用所学的知识,制作出自己的作品。考评老师要现场进行评价,不仅看课件的质量,还要看学生的制作技巧,对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进行评价,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六、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并进对职业学校的学生来说掌握一定的理论还要足够强的技术才能为将来的打好基础。老师要端正态度,认真教学,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计算机的学习。教给学生更多的学习方法,让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增,而且视野得到开阔,有效提高专业水平。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反思,提高教学,多观察了解学生,看清楚学生的学习需要,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要善于总结学习的得与失,学会探究、学会探究,提高自己的学习创新能力。总之,在中职的计算机教学中,我们应该大胆改革,不断探索与创新,优化教学过程。而且老师还要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计算机运用能与教学水平,为培养出高水平的学生而努力。参考文献:[1]罗晓英.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教学中实施激励机制的探讨[J].卫生职业教育,2008,(03).[2]蔡正红.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改革措施[J].职教通讯,2007,(09).[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作者:涂海

上一篇:计算机基础课教学改革论文下一篇:人才培养下计算机专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