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在校自杀的主要责任人是高校

2024-04-23

大学生在校自杀的主要责任人是高校(通用8篇)

篇1:大学生在校自杀的主要责任人是高校

大学生在校自杀的主要责任人是高校 谢谢主席,大家好。下面我想指出对方辩友的几个偏颇之处。一,、、、、、、、、、、、、、、正如我方一辩所说,大学生本身还不是很成熟,对突如其来的事件,或者重大的压力、打击,还不具备完全独立承受或者解决的能力,易冲动、过激干出一些无法弥补的事。

没有足够的社会经验以及良好的心态,所以对于事物往往存在主观臆断,如果没有良好的引导,往往就成了惨剧的导火线。或许对方辩友说大学生已经成为民事行为的主体,完全能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但是对方辩友可曾想过,对于还不成熟的大学生来说,仅仅因为自己的一念之差,就会结束了这个花季少年的一生,甚至摧毁一个原本幸福温馨的家庭。然而对方辩友可曾想过这个错误本就可以避免,为什么没有采取行动呢?难道就应为那句民事行为主体吗?眼睁睁看着一个本应朝气蓬勃的孩子,走向死亡,然后说一句,自己的选择,自己的错吗?大学生自杀大多属于情绪性自杀,在过度情绪化过的情况下,久经社会的人尚且不能控制自己,更何况那些大学生呢?一些心理脆弱的学生在面对困难、挫折、失败时极易丧失自信,他们往往盲目地选择轻生作为解脱的方式。但是如果此时有人能够引导,疏通心中的情绪、问题。或许惨剧将不会产生。然而在校期间有能力做到,并应该做到的就是校方。

同时对于学生在校自杀承担主要责任的也应该是校方。不然还应该怪那些正在气头上的孩子们,还是应该怪远在千里之外的父母呢??南大社会学系朱力教授曾说过,现在学校里一些不尽责的辅导员不能去详尽地了解学生在想些什么,一些内向学生常心事重重却无处倾诉,所以面对大学生在校自杀这一事件,学校有能力,有义务去做。但未能去做。学校应该承担主要责任

如学生在生活中遇到诸如人际交往、恋爱关系、就业等问题后,常常束手无策,但学校又很少开设这方面的课程解答同学们心中的疑惑。朱教授认为,学校在做好政治思想教育的同时,更应该加强心理素质辅导。不管在教育的那个阶段,学校的责任永远不仅仅是照本宣科,教授书本知识。

更重要的还有引导学生的道路,教导学生们做人处事,同时时刻关注学生们的心理和精神状态。而不是那些所谓的带牌上岗,下牌走人。教师和学生俨然成了雇佣关系。这样的状态让远离家人的大学生如何而处。本就未经世事的大学生,才刚刚脱离父母的庇护,难道就要让他们完全进入狂风暴雨的社会吗?

大学之中的引导才是让孩子们进入社会的熔炉,正是经过了大学这个亚社会的历练,同时一边又有学校给于的引导、帮助,才真正让乳臭未干的孩子蜕变为顶天立地社会人。所以我方在此仅仅以一个辩论人的身份呼吁:高校应该重视学生们的生活状态,思想教育,心理引导。让大学生在大学不仅仅学到了单一的知识,还让大学生形成了良好的心理素质,正确的价值导向,让相信学校的、把自己孩子托付给给学校的父母们得到一个健康茁壮的成长。为我们伟大的祖国输送一批又一批新鲜并且充满活力的血液,而不是一群弱不禁风,不堪重担的蝼蚁。所以我方坚持认为大学生在校自杀的主要责任在于高校。

对方辩友否不否认一个正想自杀的孩子,是可以通过正确的引导,规劝下,拯救下来的??

那对方辩友有否不否认,当孩子产生自杀的思想,有一个正确的劝解,引导。或许就可以打消他这个念头??

对方辩友认不认为对于离家在外的在校大学生,在面临以上困难时,最能给予帮助,同时最应该给予帮助的是学校???只要对方辩友回答是或者不是??

篇2:大学生在校自杀的主要责任人是高校

一、独立租房比较自由

很多大学生其实更偏向于自己独立居住,他们的性格更偏向于安静,而宿舍环境肯定是以吵吵闹闹为主,想要安静下来可能要等到晚上睡觉,而这类同学就只能选择在外进行租房,也有些比较喜欢小动物,但是大学宿舍是不能饲养宠物的,他们要想随时将宠物带在身边,那么就只有在校外租房一个选择,而校外居住确实比较方便,不用理会各种规矩规定!

二、宿舍矛盾

很多的大学宿舍还是比较友好的,各个舍友打打闹闹却不会伤害彼此感情,但就是有那么几个人性格脾气都很难让人认同,而他们又会因为种.种原因引发事端,那么就会有转宿舍无能的同学选择在校外租房,与舍友相处不来的情况还是很常见的,毕竟彼此三观不同,对于事物的看法不一样,那么唯有远离,才不会造成进一步的伤害!

三、卫生环境

有些同学对于自身的卫生条件要求的很严格,而大学宿舍的卫生环境很少都能做的很好,只要每个舍友可以按时清理自己的所处环境,就可以说是皆大欢喜,更多的还是需要一起清理才能解决宿舍环境问题,而对于爱干净的同学来说,宿舍环境差那么必然是很难接受的,自己一人势单力薄也很难与整个宿舍作对,那么搬出去就是最好的选择!

本文编辑:无言

篇3:大学生在校自杀的主要责任人是高校

一、高校应承担大学生就业主要责任的原因

破解大学生就业难题的答案似乎早已明确, 那就是要求政府、高校和大学生自身三方形成合力, 共同应对。这种永远正确的“真理性”解决方案, 面对大学生的就业, “合力”会变为了“离心力”, 三方各自为政, 各管一段, 对问题的解决往往只能起到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作用, 而不能产生实质性效果, 从根本上予以解决。

从当前我国大学生的就业市场来看, 政府、高校和大学生三方对大学生就业的确都作了努力。政府方面, 出台了多项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政策, 利用国家财政资金鼓励大学生去西部就业;政府出资鼓励大学生当村官;实施大学生自主创业小额优惠贷款;还牵头行政部门、企业等举办大学生专场的多种形式的招聘会, 等等。可以说, 政府从政策、资金、信息发放等多方面做了力所能及的事。高校方面, 开设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 积极宣传政府的就业新政策, 配合政府落实大学生就业的优惠措施等。而大学生自身, 一方面响应政府号召积极就业与创业;另一方面不断降低身价避免失业。可以说, 三方都在努力, 可大学生就业率却连年低迷, 残酷的现实令人不得不反思长期以来临近就业前实施的“为就业而就业”的大学生就业模式。

尽管把好大学生就业过程关的效果远远胜于大学生就业结果关, 但是由于就业结果关所采取的措施往往用时不多, 而效果立竿见影, 政绩容易凸显, 相反, 就业过程关耗时长, 效果不能马上体现, 所以, 高校和政府更多的是重视就业结果而忽视了就业过程。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必须把好大学生就业的过程关, 实质就是在大学生整个学习过程中, 高校要提供优质的教育质量来服务大学生, 从新生入学就启动, 贯穿大学生整个的学习过程。高校只有以优秀的质量教书育人, 才能保障大学生素质的全面

理论前沿

提高, 使大学生学成后顺利就业。要做到这一点, 也只有高校才能完成。那种把大学生就业责任完全推给政府和学生个人的说法, 是高校不负责任的表现。我国高校必须承担大学生就业的主要责任, 是因为:

第一, 高校承担大学生就业的主要责任是政府的希望。大学生作为社会就业者中有知识、有能力、有抱负的新生力量, 他们的就业数量和质量事关国家的安全、稳定与发展。我国的2000多所高校, 公办学校占大多数, 政府投入巨资举办这么多高校, 无疑是希望学校把学生培养成有知识、有能力、能够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的一代。可以设想, 如果大学生连就业都成问题, 又如何谈得上为社会服务。如果大学生的就业能力还不如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 我们的大学又还有什么存在的价值?因此, 把大学生培养成为有用之才, 是政府对高校的基本要求, 也是高校应具备的基本良知。

第二, 高校承担大学生就业的主要责任是高校自身发展的需要。教育质量是高校的“生命线”, 它关系到高校的生存与发展。而高校教育质量的高低只能通过学生来体现, “大学生就业能力是社会评价高校的重要尺度”[3], 具有良好口碑和品牌的高校一定是办学有特色、培养的学生普遍受到社会赞誉的学校。为此, 西方大学的排名, 已越来越重视把大学生就业的有关信息纳入到排名指标中, 并在指标体系中占据较大的权重。这些信息包括大学生就业率、大学生毕业后的工作去向、大学生就业后的待遇以及大学生对报考高校的认同度等。因此, 高校承担大学生就业的责任, 实际上是对自身生存与发展的重视, 是对高校自身的负责。

第三, 高校承担大学生就业的主要责任是大学生的正当诉求。大学生作为高等教育的消费者, 高校则作为高等教育消费的供给者, 两者在某种程度上具有了“买卖”关系。一旦大学生被高校录取, 说明高校已认同大学生是合格的消费者。接受几年的高等教育后, 大学生成绩科科合格, 学校颁发了毕业证和学位证, 说明高校认同了大学生各方面的发展, 具有了走向社会选择就业的知识、能力和水平。如果大部分学生未能就业, 这只能说明高校认同的培养质量并没有获得社会的认同。另外, 我国大学生的高等教育消费惊人。从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来看, 在世界范围的公立高校中, 中国大学生承担的费用比例恐怕属世界前列。由此, 他们理应接受到世界性的高质量的教育, 并能经受就业市场的考验。但遗憾的是我国大众化后的高等教育质量滑坡惊人, 高校未能拿出解决大学生就业的良方。大学生就业难, 从学生接受的高等教育质量来看, 无外乎三种情况:一是高校降低了人才培养标准, 培养出来的人才质量低于社会的要求;二是高校培养的人才“产销”不对路, 与社会需求脱节;三是高校没有尽到自己的责任, 培养出大量的“伪劣产品”。无论哪种情况的出现, 都与高校关联紧密, 都属高校自身的责任, 大学生完全有理由要求“购买”物有所值的知识和能力。

二、高校承担大学生就业责任的途径

高校要承担大学生就业的责任, 必须提高教育质量, 全面提高大学生素质。目前高校必须在高等教育结构调整和课程改革方面承担应尽的责任。

(一) 高等教育结构调整

高等教育扩招本身没有错, 错在我国的高等教育没有抓住扩招的契机进行改革。前所未有的学生大量涌入高校, 这本可以为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的高校通过高等教育结构和课程改革使学校办出特色。但是由于当时高校集中精力应付数量激增的学生, 仅注意到外延式规模扩张的发展道路, 忽视了对结构的调整和课程的改革;当今的大学生整体素质不高、就业难等问题, 高校无疑要进行反思。如果说我国没有抓住扩招机会而错失高等教育结构调整和课程改革的第一次机遇, 那么目前大学生就业难正是高等教育改革的第二次机会。如果高校还不切实由数量扩张提升到质量提高的阶段, 其发展之路必然是死路。目前, 一些高校因为质量问题, 已出现招生难的现象。当前, 公立高校也应该警惕, 绝不能高枕无忧。如果公众对公立高校仅存的姓“公”的品牌都难以信任, 那今后因教育质量问题招不到学生而被迫关门的大局面也就为时不远了。

高等教育的结构调整包括如科类结构、形式结构、布局结构、办学形式结构、管理体制结构等。从大学生就业角度来看, 由学科和专业结构构成的科类结构的特征最为紧迫。重中之重是增加应用性的学科和专业, 改变我国长期以来推崇学术性学科和专业而轻视职业性学科和专业以及人才培养的积弊。非研究型大学更需要率先调整。

(二) 课程改革

在调整高等教育结构的基础上, 要深化对课程的改革, 要对课程目标、课程体系、课程质量评价等进行实质性改革。

1. 课程目标改革。

课程目标制约着课程的设置, 我国课程目标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过分强调学科体系, 重视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而忽视市场对用人的要求, 忽视对知识的应用和综合。换句话说, 课程目标上的缺陷, 导致了我国大学生学不致用, 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不足。

2. 课程体系改革。

这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不同专业的课程结构;二是不同课程所占的比例。前者是指要求清除不符合时代要求的课程乃至专业, 使课程结构日趋合理, 解决大学生结构性就业难的问题。后者指课程内部结构的科学化。如以公共课和专业课的比例为例, 公共课占据了太大的比例, 几乎占整个大学学习时间的40%左右, 特别是其中设置了大量无用和学生反感的课程, 进而导致学生的专业能力不强。因此, 调整公共课与专业课、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比例, 让学生在掌握一技之能的基础上进行拓宽学习是必要的。

3. 课程质量评价改革。

这是指对课程标准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价, 它是保障大学生学习质量的“尺子”。以实习为例, 实习是大学生课程组成的必须环节, 目的是在实践中检验学生所学知识。当前, 实习又赋予了新的含义, 包括丰富大学生就业的实战经验, “学会和社会、企业打交道的本领”[4], 进而通过实习使大学生找到工作。但是目前一些高校对学生的实习采取了放任自流的态度, 只要学生到实习单位领回一张实习证明, 就算学生实习过关, 而对实习单位的资质考察不严, 对学生的实习目标规定不具体、操作性不强。这使一些学生忽视实习, 不把实习当成就业实战的练兵, 实习效果也就可想而知。因此, 每门课程的质量标准一定要具体, 每一阶段和过程一定要透明, 课程质量评价标准一定要有据可依。

参考文献

[1]朱家存.教育与就业——从世界教育危机看我国高校扩招[J].比较教育研究, 2000, (增刊) :279.

[2]文东矛.高等教育规模扩展与毕业生就业[J].高教探索, 2000, (4) :33.

[3]孙长缨.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 2007, (11) :87.

篇4:大学生在校自杀的主要责任人是高校

摘 要:面对日益增加的高校在校学生人身损害事故,当前我国关于此类事故责任的相关法律规定仍不够完善和统一。高校与在校学生存在着双重的法律关系,这决定了其责任制度的特殊性。在完善立法上,应在明确基本责任原则的基础上,将几种主要的损害情形分别做出规定,以明确、公平、合理地处理此类问题。

关键词:高校在校学生;人身损害;侵权责任;责任限制

中图分类号:D9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7-0163-04

2005年和2006年在新疆发生的两起高校校内伤害事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一个是某在校大学生酒后在校内摔成一级伤残,后法院判决学校承担次要责任;另一个是在校大学生在校内酒后失足坠楼身亡,后法院判决学校不承担责任。导致这样大相径庭的判决结果的主要原因是,我国目前关于高校学生人身损害事故的法律规定仍不够完善。近年来,高校学生人身损害案件数量逐年上升,这类案件给我国司法实务提出新的课题。

本文意在对此进行探讨。为简化问题,所讨论的人身损害事故限于对人的身体和健康受到损害。本文所指高校在校学生是指拥有高校学籍并且处于学校的管理范围之内的在读学生,与学生是否在校学习、学校是否放假并无直接因果关系。如寒暑假,学生依据学校规定申请住在学校,校方有义务对这类学生进行管理,那么对这类学生发生人身损害事故,校方依据具体情况负责任。

一、高校与在校学生的法律关系

对于高校与在校学生法律关系的性质,理论上有如下二种主要学说。

1.平等主体说

由于高校学生都达到法定成年年龄,故有学者认为学校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完全是由双方当事人经由平等协商自愿缔结的,是一种合同关系。日本公法学界中以室井力教授为代表的“在学契约说”主张,高校与学生间的地位完全平等[1]41-48;有人认为高校和学生之间是教育合同关系,高校作为合同关系的主体具有特殊性,是对学生履行教育和管理职责的特殊合同关系[2]168-170。

2.双重法律关系说

认为高校与在校学生之间是一种双重法律关系,即民事合同关系兼行政法律关系。其理由是:其一,高校学生年龄一般已经成年,达到了对自身行为能够负完全责任的程度,不同于学校对未成年人的监护关系,这也是高校学生的伤亡事故区别于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伤亡事故的关键;其二,高校作为事业单位,行使一定的行政权,可作为行政主体。例如,我国法律授予高校一定的办学自主权,授予高校对受教育者颁发学业证书和学位证书等的权力。

本文认可第二种学说。即学校有法律授予的自主管理和行政许可的自主权,而行使这种权力不能排除司法管辖。当校方损害到学生的法律权利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2条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条,学生可以请求司法救济。由此可知。高校具有行政和民事两种法律地位,学校与学生之间是兼具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人关系和平等民事关系二者的结合。

二、高校在校学生人身损害的归责原则

根据高校与学生之间的双重法律关系,当发生高校在校学生人身伤害事故时,解决双方争议可适用相关合同法、侵权责任法等民事法律的原则、规则解决。同时,考虑到此类关系中校方的管理者的地位,应给予校方作为管理者职责所引起的更大责任范围。根据《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判断学校是否应承担相应责任的主要因素有:第一,看学校是否尽到了对学生的管理职责,是否落实了安全保障措施。第二,看学校是否尽到了“善良管理人”的义务,在对学生损害事故的处理中是否违反积极的作为义务。据此,依高校责任承担的情况,将高校在校学生人身伤害事故分为三种情况。

1.校方无责任的人身损害事故

包括意外事件、受害人自身过错、受害人与第三人混合过错所致人身损害。由于学校在其中并无过错,根据相关民法、行政法的规定,学校并不承担无过错责任,相关人身损害应由学生本人承担。但是,基于公平责任原则,在双方均无过错或无法确认双方过错的情况下,学校给予适当的补偿也是应当的。

2.校方负部分责任的人身损害事故

指由于校方过失及受害人或其他人自身原因相结合引起的伤害事故,侵权行为过失责任以过失行为和对人身或财产损害之间的因果关系为前提。在判断校方过失时,应判断校方是否履行了其“注意义务”,即有没有像“一个合理和谨慎的人”那样行为。例如,校园内非隶属于学校后勤部的商店的食物致害,应由出租商对受害人承担责任,学校可免责。但校方在知晓的情况下未能采取积极措施防止危害扩大,也应该承担部分责任。

3.校方负全部责任的人身损害事故

指完全是高校校方过失或故意所引起的人身损害事故。高校对学生负有教育和管理的义务,对教学、住宿设施、实验与其他教学设施、所提供的食品与水等,均负有安全保障的义务,当违背这些义务造成学生人身损害时,学校应负完全责任。在此类情况中,所指“校方”,应包括学校管理人员、教师、职工、后勤人员、医务人员等。如果是由于学校宿舍、教学设备、娱乐设施和食品、饮用水等未达标所致在校学生人身损害,学校就违反了其保障的义务,应负担全部责任。

三、在校大学生几种常见人身损害事故的责任认定

1.在校外实习期间发生的人身损害

高校在校学生校外实习期间发生的人身损害事故。此类案件的争议是,实习期间学校对学生是否有安全保障义务?有人认为,此类事故可以参照人事部《关于就业培训若干问题的暂行办法》的规定处理,实习前应由学校和实习单位签订实习合同对可能存在的人身损害事项的责任加以约定,无约定时按照《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以工伤处理。但笔者认为,高校学生校外实习应当分为两种情况:其一是有学校组织的实习。这种情况下实习是高校教育的外延,学校负有安全保障义务,期间发生的学生人身损害事故的处理同在校发生处理。其二是学生自己进行社会实践。此情况下,学校一般都与学生签订责任书,对实习期间的责任进行约定,在此约定有效时,应依此约定确定责任,而不应均由校方承担责任。

2.教学与生活设施缺陷

2010年中国中医科学院一栋八层的研究生宿舍顶楼发生火灾,因宿舍结构不利于通风,导致一名女生窒息死亡[3]76-80。对此案我们可以认为,如果是因为宿舍结构造成的,那么依据《侵权责任法》校方和施工方作为所有人或管理人和施工方应当承担责任;如果是学生违规用电导致的,那么,一方面,学生自身存在过错,违反校纪校规,应该对火灾及所致伤亡负主要责任。另一方面,学校的用电管理和监督方面存在缺失,所以也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相应补偿。

3.教学与实践组织过程中的人身损害

2012年3月,株洲某高校大三学生周某打篮球时猝死,据了解其死亡原因是心源性猝死。死者家长认为学校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此事在学校发生,校医务室为什么没有医务人员?校方为什么没有对周某及时制止和劝阻?”笔者认为,周某作为成年人具有完全行为能力,明知自己有疾病不能进行剧烈运动而为之,应该对自身行为负一定责任。但是,如果承担一定管理责任的人员(如辅导员老师、任课教师)在知情的情况下,未对周某进行一定的阻拦,对学生出现的健康状况视而不见,或者校医院在进行基本急救中存在过错,则校方应承担相应责任。此案中,校方认为,由于校医院主要负责在校学生的基本病情的治疗,缺乏完全承担学生突发病症的抢救的医疗条件,事发后周某也被及时送入大医院,因此认为学校是无过错的。目前,学校承担了周某亲属的吃住费用和死者丧葬费用,出于人道主义支付了一定安抚金。

4.自杀类案件

此类案件,校方责任的认定应从三大重要因素分析:一是自杀原因,即分析自杀是家庭问题、个人问题,还是学校教育管理行为引起的;二是自杀过程,即自杀的过程属于理性型自杀还是情绪型自杀,前者是经过长期的思考,一般存在前兆,后者常常是突然性的,难以防范的;三是自杀的结果,不论自杀结果发生在校内还是校外,看校方是否及时采取了救助措施[3]76-80。如2010年湖南某高校一名学生因连续两次留级,不堪重负跳楼。此案中,学校应不应该为学生的心理压力埋单呢?笔者认识,学校不可能关注到每一个学生的心理压力,作为成年人应学会排解压力,有问题及时找老师或同学沟通、解决。要学校为所有压力过大的学生自杀行为承担责任,那是不公平的。《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第12条规定,因学生自杀、自伤而造成的学生伤害事故,学校已履行了相应职责,行为并无不当的,无法律责任。故此,此类案件校方责任的认定主要的决定因素是时候校方有无采取相应措施。

5.学生校外租房期间发生人身损害

大学生校外租房的情况比较常见,期间发生人身损害的问题也一直为各方所关注。首先,学校规定在校学生不能在外租房,目的上是为了方便管理,但这个规定却侵犯了学生的人身权利和自主选择权。其次,学生在外租房发生了人身损害问题,往往会归结于学校的管理不当,因而学生家长往往会要求学校承担部分责任。对此情况,笔者认为,这首先要归结于法律法规的混乱和不完善。因为,第一,法律法规未对校方的此类行为做出规范,使得学校往往利用自己管理者身份扩张权利,而学生也很难找到合理的法律依据来维护自身权利;第二,法律法规未对此类情况做出规范也使学生和校方无法可依,责任归属和大小难以确定,一旦发生伤害事故,则会造成家长来学校“闹事”的局面,让学校的声誉及管理方面处于被动的局面。此类事故,也常常以校方进行人道主义帮助而收场。

6.老师带学生外出吃饭期间发生的人身损害事故

2012年11月21日,青岛求实职业技术学院空乘专业的刘晓傲连同另外4名同学与6名老师外出吃饭,期间,刘晓傲因醉酒坠楼死亡。校方和就餐酒店分别承担了36万元和24万元的赔偿。这类案件校方是否有责任呢?笔者通过网络调查,发现约67%的人认为学校应该负责。笔者认为,这类案件首先应该区别老师带学生外出吃饭是公事还是私事。如果因公事的话,那学生就处于校方的管理当中,此间发生学生人身损害事故应该按照学生在校发生人身损害事故进行归责。如果老师带学生外出吃饭完全是私人行为,就类似学生的私人聚餐,由于学校不能管理教师工作时间以外的私人活动,因此不能因为对象是老师而将责任归于校方,此时在外发生的人身损害事故校方是无责任的。

四、高校在校学生人身损害的责任范围和责任方式

1.高校在校学生人身损害的责任范围

此类人身损害赔偿中最棘手、也是当前校方和受害方争议最大的问题是校方的赔偿范围。赔偿范围和标准不仅意味着受害方能获得的赔偿数额,也体现了对学生的人身保护程度。然而,学校应该支付哪些费用呢?对学生所受的实际损失,校方的赔偿该不该有限额呢?实际生活中,美术生因事故导致手受伤被迫放弃画画,学播音主持的学生因事故导致嗓音或容貌被毁被迫放弃所学和所向往的职业,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父母丧失养育20年的孩子……这些案件中,当事人及其家人承受的往往不仅仅是身体上的痛苦和物质上的负担,更有可能导致所涉学生理想的破灭、家庭幸福生活的破坏。在此类案件中,学校应该承担受害者及其家人的精神损害赔偿责任。

分析比较我国法律对赔偿范围的规定,在赔偿范围方面,医疗费、护理费、误工费、残疾者生活补助费(此费用各法条中名称有所差异)、丧葬费、死者生前抚养的人必要的生活费此五个项目是共同的。但是,对受害者抚养的人的生活费,《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和《国家赔偿法》规定不一,后者仅规定于完全致残的才有此费。残疾赔偿金、丧葬费及死亡赔偿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国家赔偿法》及《解释》规定的项目,《民法通则》未列出;仅《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产品责任法》规定了生活补助费,《国家赔偿法》规定了康复费。①

在赔偿标准方面,仅《国家赔偿法》规定了误工费、死亡赔偿金与丧葬费、残疾赔偿金和完全致残及其抚养的无劳动能力人的生活费的赔偿标准。《侵权责任法》第20条则规定首先依被侵权人受到的损失赔偿;被侵权人的损失难以确定时,按侵权人获得的利益赔偿;所获得的利益难以确定时,由法官依据实际情况自由裁量。

可见,我国现行立法中对于赔偿范围的规定尚未统一,对赔偿标准的规定甚少,当事人和法官无法直接通过法律的规定决定赔偿的数额。

由于精神损害具有主观性、无形性,要合理确定紧身损害赔偿数额十分困难。因此在反对精神损害赔偿的观点中这也是主要原因之一。正如台湾学者黄立所言:“基于精神上法益无价格可言,自然无法作十分精准的损害均衡。”[4]417例如1998年上海屈臣氏非法搜身案中,某大学学生钱某以侵犯隐私起诉上海屈臣氏请求赔偿精神损失费25万元,一审胜诉,二审却改判赔偿钱某1万元。前后判决数据相差太过悬殊,一方面体现了法官自由裁量权大的缺陷,更深层的是揭示了我国法律对精神损害赔偿标准的空白。可见要妥善解决这些问题还需要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并且以已判案件为依据,做到有法可依、有例可循,切实依据受害者实际情况,在法律规定的限度内高效处理案件。

对精神损害赔偿数额的确定,各国及中国各地在立法和司法实践中的规定有所差异,我国可借鉴的几种做法有:一是日本的“表格定额赔偿法”[5]50-57,根据受害人不同程度的伤害将抚慰金划分等级。虽然这种方法忽略了个体差异,难以达到个案公平,但其相对统一,简便高效的优点也是不可抹灭的;二是丹麦的“按日赔偿法”,该标准注重受害人精神受损的情况,并对住院和就诊的赔偿作了区分,以治疗时间来确定赔偿数额,具有一定程度的科学性[6]162。但这种方式往往会使一些受害者为了获得更多赔偿金而延长住院和就诊时间;三是最高限额赔偿法,此方法能够防止天价赔偿金,但同时也具有一定的滞后性,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赔偿数额的要求也会升高,最高限额将面临法律的稳定性和社会的变化性的矛盾,但为了达到最高程度的公平,根据经济发展变更最高限额也是无可厚非的;四是如四川高院规定了侵犯精神性人格权利的范围,云南省规定了赔偿下限等等,都试图依据各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一个基准点,这些方法也是值得借鉴的。笔者认为,精神损害赔偿数额的确定应该考虑多重因素,包括地区经济发展情况、责任人收入状况等级、受害人状况及加害人悔过态度等,制定一种“复合标准”,在更大程度上达到普遍公平兼顾个案公平。

2.高校在校学生人身损害的责任方式

《民法通则》第134条规定了民事责任的十种方式,实践中高校学生人身损害事故的责任方式主要有排除妨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损害赔偿。

在损害赔偿中最棘手的问题是精神损害赔偿。我国现行立法中《最高院关于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问题的解释》中对法院应当受理的精神损害赔偿案件的情形做出了规定。《国家赔偿法》第35条规定:“致人精神损害的应当在侵权行为影响的范围内,为受害人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造成严重后果的应当支付相当的精神损害抚慰金。”《侵权责任法》第22条规定,造成他人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可以请求精神损害赔偿。但是,“严重后果”中的“严重”如何界定?“严重精神损害”又如何认定呢?认定了精神损害后究竟该赔偿多少?限度又是多少?这都存在很大的疑问。

现实生活中很多受害方是通过扩大事态、闹事的方式获得赔偿,认为事情闹得越大、获得的赔偿就越多,而校方为了息事宁人往往也会做出让步。但这种做法不仅严重威胁社会治安,而且容易助长一种“闹事获赔”的风气,这无疑给学校形成了重大的压力和风险,也对学校的教育事业形成不利影响。因此,对于精神损害的赔偿规定一个限度是必要的。

五、在校学生人身损害赔偿责任制度的完善

1.明确高校的管理权限,统一损害赔偿原则和标准

近期可对我国《侵权责任法》制定相关的司法解释,远期应尽快制定有关高校学生人身损害事故的处理条例,对高校的管理权限、高校涉及学生基本权利的具体行政行为范围与程序做出明确规定,明确高校与在校学生间的法律关系。对于责任认定的标准,包括各类人身伤害事故中各方的责任做出专门规定,确定责任人赔偿方式、范围和数额的计算标准。另外,对于高校在校学生人身损害中的精神赔偿责任应制定一定的标准和限额,以避免无法可依情况下所引致的“闹得越凶,赔得越多”现象。同时,要保证高校行政权力的行使接受司法监督,保障学生提起行政诉讼的权利并有法可循。

2.明确高校的安全保障义务和防范制度

一是建立学生伤害事故处理的专门机构,建立赔保机制。能防止校方推脱责任和不公平的处理,更高效公正地处理校方与学生之间的赔偿问题,同时减轻校方经济压力,以保证相关法律法规的实施。

二是制定专门的规章制度,要求高校明确自己的义务与责任,提高校方(包括行政管理者、教师和辅导员、保卫部门人员及其他职工)的法制意识,加强学习相关法律法规,使他们都能明白自己在必要情况下的权利与义务以及法律责任。

三是明确要求高校要建立和完善学校的保卫、消防、交通和设施等安全管理制度。健全保卫和消防部门工作人员在特殊情况下的行为准则;在交通方面,比如校园内机动车的限速、特殊时段的机动车的禁行,作出合理规定;保证学校的校舍、场地、其他公共设施以及学校提供给学生使用的学具、教育教学设施设备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在合理的范围内排除不安全因素。

四是明确要求学校在主要设施、道路安装摄像头,以便对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进行记录留证,为日后明确责任提供依据。

3.积极推行学校责任保险制度,最大限度地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

学校在没有过错的情况下,因意外引起的学生伤害事故,受害学生可能完全得不到补偿,加上社会公共福利性质的学校赔偿能力不足等原因,将使受害人得不到充分、应有的赔偿,也给社会、学校和家庭造成很大的负担。因此,笔者认为可以推行学校强制责任保险制度,使受害学生能得到最大程度的补偿,又不致使公共教育受到过大的冲击。

参考文献:

[1]马怀德.公务法人问题研究[J].中国法学,2000,(4).

[2]刘妍君.论高校学生人身损害事故的学校责任及有效防范[J].社科纵横,2007,(12).

[3]沈月娣.高校学生人身损害事故的法律责任[J].高等教育研究,2006,(8).

[4]黄立.民法债编总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

[5]罗丽.日本的抚慰金赔偿制度[J].外国法译评,2000,(1).

篇5:大学生自杀的法律责任分析

2009年4月20日凌晨,上海政法学院学生陶乙因与其本校辅导员于某某的感情纠葛,在宿舍卫生间窗户处坠楼自杀身亡。陶乙的父母陶甲、李某某认为陶乙自杀系上海政法学院未尽到教育管理职责所致,诉诸上海市青浦区人民法院,,请求法院判令学校赔偿其死亡赔偿金人民币533,500元、丧葬费19,752元、精神损害抚慰金100,000元。青浦区人民法院审理后认为现有证据不足以证明上海政法学院及于某某对陶乙因情感问题导致自杀存在过错。遂对陶甲、李某某的诉讼请求不予支持,后陶甲、李某某不服法院判决,上诉至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经审理后做出了维持原判的终审判决,事后,上海政法学院自愿补偿两上诉人100,000元。

大学生自杀,有其严重的心理诱因和深刻的社会根源,但该由谁承担法律责任?在现实中,针对在校大学生的自杀行为,当事人和高校的责任分配上一直不太明晰,很多案件通过非诉途径解决,更加剧了责任主体认定的混乱,近年来,在校大学生自杀现象屡见不鲜,大学生自杀的报道频频见诸报端。根据余虹、杨亮承、鲁可荣对2001-2010年媒体关于大学生自杀的相关报道的不完全统计,2001年至2005年,281名大学生自杀,其中209人死亡,72人存活。2005年,媒体报道中国内地大学生自杀事件116起,其中83人死亡,33人存活。2006年上升到130起。2008年,全国直属高校共发生63起大学生自杀事件。2009年上半年,北京就有14名大学生自杀身亡,广东一高校2月份接连发生3宗跳楼杀事件,3月到4月湖北多所高校也连发5宗,死者包括博士、硕士、本科及专科生。2010年全国各地高校共发生大学生自杀事件近40起。[1]

面对层出不穷的高校学生自杀事件,明晰自杀死亡责任的认定,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事关多个方面:首先是死亡人及其亲属合法权益的有效保障;第二是学校教育秩序和合法权益的有效维护;其三是社会稳定、教育改革发展和国家育人目标的实现。因此,本文将对大学生自杀死亡事件中法律责任的归属问题进行探讨。高校对在校大学生自杀是否应承担法律责任和承担多少责任将是本文讨论的中心所在。

二、在校大学生自杀法律责任归属

要讨论在校大学生自杀死亡的责任归属问题,首先要明确自杀行为的概念内涵。自杀是个体蓄意或自愿采取各种手段结束自己生命的行为。[2]根据人身权法,生命是指自然人的生命;自然人的生命是指人体所具有的活动能力。生命是自然人作为民事主体的前提和基础。生命利益的支配权是生命权的重要内容之一,主要体现在生命权人是否有权支配自己的生命。法律应当提倡人们善待自己的生命,但同时也应当尊重权利主体在意识完全自由的情况下对生命利益的支配和处分。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大学生选择以自杀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其自身理应承担相应责任,这个是不言自明的。而高校对于本校大学生主动放弃自己生命的行为是否负有法律责任?应该负多少责任?另外,为了更好划定在校大学生自杀的法律责任归属,需要对大学生自杀的原因做一个科学理性的分析,在现实生活中,自杀往往是由于多方面因素的诱导所产生的,通过对一些个案的研究,我们发现,大学生自杀的具体原因有以下四种:第一,社会原因,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发展,大学生面临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其本身又缺乏社会历练的经验,因此很容易在遇到挫折时灰心丧气,甚至自寻短见;第二,学校教育原因,现在很多高校在对大学生的德育培养上走过场,没有真正下足功夫,对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没有有效的发觉途径和疏导机制,而大学生又处于容易迷茫冲动的时期,在得不到有效疏导的情况下很容易想不开,另外,一些高校辅导员在处理学生问题时方法不得当,非但没有有效化解问题,反而在激化矛盾,伤害学生自尊心,或者错误引导学生以至于其在现实中处处碰壁;第三,家庭原因,“如果说学校的教育是道德教育的主体,那么家庭教育则是学校道德教育的奠基者。”[3]很多家长不善于与子女沟通,对子女的教育方式也很不恰当,这很不利于及时疏导大学生的心理,还有的家庭环境比较复杂,大学生在这种家庭环境下成长不利于培养成熟的心智,遇到问题容易走极端;第四,学生自身的原因,许多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极差,遇到寻常的小困难或师长恰当批评也无法承受,还有的学生沉浸于一种颓废的状态里不能自拔,甚至向往死亡,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出现自杀等极端行为,那么其本人确实要对这样一种后果去承担大部分责任。当然以上四种原因在造成大学生自杀这个行为后果时往往不是孤立的起作用,而是相互交织的,所有要合理划定责任归属,就必须对上述原因作透彻分析,确定各自的致害程度。目前,对于大学生自杀身亡的责任归属问题有两种极端看法:其一是学生家长和社会舆论总要对学校“兴师问罪”,把责任全部推给学校。其二是在2002年9月1日,教育部开始实施《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后,许多媒体和读者孤立理解其中“学生自杀、自伤的,学校不承担责任”,认为大学生自杀学校没有责任。[4]笔者认为在实践中学校或者其他相关当事人应当根据其行为过错程度的比例及其与大学生自杀的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来明确责任的归属并承担相应责任。一般而言,归责原则包括过错责任原则、无过错责任原则和公平责任原则。一定的违法行为是承担相应法律责任的前提和依据,没有违法行为就不会发生法律责任问题。具体操作层面上,首先应要明确拥有生命权的自杀学生是否是自愿放弃自己的生命;其次是高校及其工作人员行为是否得当?再次,如果高校及其工作人员行为不当,那其主观过错程度和对学生自杀所起的作用是多少。唯有这样多方面多层次的思考和分析明确高校的责任。

对于高校学生自杀是否引起高校法律责任的问题,我们需要先对一些基本问题有一个明晰的认识。首先,即高校与学生的关系,在我国,高校作为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行使部分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与学生的关系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界定,一个方面是内部的管理关系,表现为高校通过制定规章规则,惩治学生的违规行为,行使安全保障等义务来维持高校日常管理秩序,这归根到底是一种民事自治原则在高校里面的具体应用,应当受民事法律调整;另一方面是高校作为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对学生行使一定行政管理关系,比如学位证的授予等,此时高校与学生的关系即属于行政管理关系,应当适用相应公法的调整。其次我们还应当对高校学生自杀行为本身的性质有所认识,通常这种行为所引发的责任分配属于民事的范畴,应当适用民事责任分配的界定方法,当然,也不排除学生的这种自杀行为是由高校在行使特定行政权时的不当行为所引起,在这里我们重点分析较普遍的情况。对上述的基本问题有了明确的认识后,我们对高校的责任承担原则就会较为清晰的思路,基于上述的原因,在对高校责任的界定问题上我们应当适用民事责任划分的基本理论,高校与学生作为法律上平等的两个主体,根据各自的过错程度承担相应的责任,同时,高校作为一个在一定范围内享有公共管理责任的主体,应当对其在校学生充分尽到安全保障义务,我国《侵权责任法》第37条规定,宾馆、商场、银行、车站、娱乐场所等公共场所的管理人或者群众性活动的组织者,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此种归责原则应同样适用高校。下文的论述,将秉持上述的原则,具体界定高校不承担法律责任和要承担法律责任的情形。

(一)高校不承担法律责任的情形

只有进行了一定的违法行为,才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没有违法行为自然就不需要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在大学生自杀事件当中,高校在以下情况下不需要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即学校对自杀学生已经履行了相关职责,且行为并无不当之处。高校学生工作人员定期对学生进行过心理健康教育,并已经做过心理不健康筛查。学生仍然出现自杀现象的,如:高校新生刚刚入学,对学校和学习尚不适应,心理压力比较大,有自杀的念头。学校发现学生这一现象后,立刻安排相关工作人员对其进行了细致的入学辅导和正确的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其适应新的学习和生活。如果在这种情况下,学生还出现自杀的,那意味着是该学生自愿放弃自己的生命,学校不需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学校已经履行了相关职责,已经对学生进行过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工作人员或其他相关人正当履行职责而导致学生出现自杀的,如:学校三令五申并明文规定学生不得在宿舍使用大功率电器的,然而某学生对学校的规定置若罔闻,在宿舍偷偷使用了功率为3000瓦的热水棒来热水,最后导致宿舍电路过热起火,引发了火灾。学校和其他同学的财产受到了重大损失。对于学生这一违法学校规章制度的行为,学校给予了留校察看的处分。该学生不能接受自己行为的后果,自杀了。在这种情况下,学校也不需承担法律责任。

(二)高校承担民事法律责任的情形

学校相关工作人员的行为有些许不当,导致学生自杀的,如学校对学生负有的职责之一就是定期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筛查,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对于心理出现问题的学生及时从多方面进行心理疏导,让学生恢复正常心理。如果学校相关工作人员玩忽职守,没有对学生进行健康筛查,没有发现学生的不健康心理,个别心理严重不健康学生未得到及时关注和心理疏导而自杀的,学校要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再如,某学生应上课打瞌睡,科任老师多次在众同学面前对其进行严厉批评,该生觉得丢面子而自杀。这种对犯错误的学生过度批评而导致学生自杀的情形,高校也要承担相应的民事法律责任。而应该承担什么样的民事法律责任呢?根据最高人民法院《人身损害赔偿解释》第9条,高校要承担什么样的民事法律责任要根据其工作人员行为不当的程度,视情节的轻重应当给与自杀学生家属赔礼道歉并给适当的经济补偿。

(三)高校承担连带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的情形

学校相关工作人员对学生实行违法犯罪行为,导致学生自杀,但主观上对学生自杀没有故意的,如高校教师对学生的课业成绩的评定有很大的权力,在打分的时候可以有很大的主观性。因此,某些高校教师利用这一点要求学生送礼或请吃饭才给及格,或者男教师胁迫女学生只有与其发生性关系,实行所谓的“潜规则”才能给其课程及格;或相关教师、工作人员言行不当,对学生当众进行谩骂和人格侮辱导致学生自杀的。相关教师或工作人员应当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而高校及主要负责人不能免责,应当对学生自杀承担相应的连带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对自杀学生家属应进行合理的经济赔偿。

高校工作人员教唆、帮助、胁迫在校生自杀的,应追究该工作人员的刑事责任和附带民事责任。如课堂上某学生对某教室的上课质量当众表示不满。该教师觉得丢了身份,对该学生怀恨在心。上课时故意从不提问该同学,并利用其教师的身份和便利,让同学们对该学生疏远和排挤,课程考核时故意给该生打了很低的分数。该教师的这些行为给该生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压力,最后该生选择自杀。这种情况下,该教师对该生自杀行为负有刑事责任和民事责任。而根据最高人民法院《人身损害赔偿解释》第9条,高校应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四)人道主义原则下高校承担的责任

人道主义原则泛指关心人、爱护人、以人为本的理念,重视人的价值和维护人的尊严和权利的原理和准则。李海军指出,在学生自杀事件中,即使学校不负有法律上的责任,也应该承担人道主义原则下的责任。[5]在学校管理中,应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规章制度的科学管理和理性管理固然非常重要,但是情感管理和柔性管理更是不能忽视,因为后者才是体现以人为本的管理,更能体现人道主义的关怀。当今社会,大学生自杀事件对高校来说可能都是无法完全避免的。这就需要高校对心理异常的学生,遭受学业和情感压力的学生给予更多的人文和制度关怀,让他们不至于选择以自杀的方式结束年轻的生命。对于不幸自杀身亡的学生,高校应当对其亲属给予一定的抚慰金作为补偿,这是高校维护其稳定发展的一种现实抉择,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师生之情的折射,更是人道主义原则在文化教育事业中的必然体现。

三、在校大学生自杀行为的应对策略

(一)明确高校的法律责任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学生自杀案例中,高校是否应该负责任以及负什么责任是视情况而定的。但是对于学生自杀案件的发生,不管学校有没有法律上的责任,从学校的稳定和发展和人文关怀的角度,学校都应该对死者亲属给予一定的抚恤金。当然,在学生自杀案件的实际处理层面上,可能会遇到下面的一些情况:即使在法律规定高校不需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的案件中,学生家长及其亲属将学生自杀的全部责任推给学校,向学校索要高额赔偿金,并歪曲事实,给学校的声誉带来负面影响。在这种情况,高校为了校园生活的和谐与稳定以及其社会声誉,往往对学生家长及其亲属妥协。针对这种情况,学校在处理每一起案例时,应当要综合考虑各个方面的因素,如法律、文化、学校以及社会因素等。要真正做到以法为据、以人为本。不能仅仅从学校的声誉和短期的秩序维持来考虑而过多的迁就学生家长及其亲属的无礼要求,不能出现只讲“人情”不讲“法情”的局面。这样不利于学校的长远发展和我国的法制建设。

(二)理顺高校与学生的法律关系,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和自律能力

《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指出:学校和学生的关系不是监护与被监护关系,而是一种教育、管理、保护与被教育、被管理、被保护的关系。作为具有民事行为能力的守法公民,大学生应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近来某些高校开始与学生及家长代表们签订《学生自律与教育管理协议书》,规定学生在校外发生事故或校内自杀、自伤的,校方无需承担法律责任。[6]这是在明确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责任和义务方面的一大进步,当然,高校不能因签订了此协议而推却学生自杀案件中依法应当承担的责任。高校在理顺学校和学生之间的法律关系的同时,应该积极采取措施,对大学生进行法律知识的教育,请相关权威法律专家来给学生开讲座,向学生宣传法律知识,提高其法律意识和增强其自律能力。邀请相关人员向学生进行现身说法,鼓励学生珍爱生命。

综上所述,大学生自杀是高校无可回避的现实课题之一。对于大学生自杀案件的发生,应当严格以法律为依据,明确高校是否应承担责任以及承担什么责任。在案件的处理中,提倡高校对学生家长及其亲属实行人文关怀。同时,建议高校通过明确自身责任、理顺和学生及其亲属的法律关系,采取措施增强学生法律意识来预防学生自杀行为的发生。

参考文献

[1]余虹,杨亮承,鲁可荣.大学生自杀问题研究综述[J].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1,(6).

[2]朱志贤.心理学大辞典[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117.

[3]李建华.和谐社会之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7.282.

[4]吴伟,施纪怀.高校对大学生自杀的法律责任及防范对策[J].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

[5]李海军.大学生自杀事件的法律风险及保卫部门应急机制探讨[J].中国公共安全(学术版),2010,(1).

篇6:发生在校园内的自杀悲剧

自杀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既有自身的因素,也有外在的原因。宁波少女自杀也不例外。

有些年轻人(特别是女性)盲目崇拜和爱慕著名歌星、影视演员和文艺界名人,不仅会在室内张贴、悬挂明星照片,甚至会为他们达到废寝忘食的程度。如果所崇拜对象结婚或死亡,则会引起“追星者”的巨大愤怒或悲伤,在这种情况下,为了示威或殉情,有些人就可能自杀。宁波少女在自己心目中的“白马王子”患癌症去世后,选择了殉情自杀这一条路。

为自己爱慕的对象殉情,在自杀学中属于心理或社会感应性自杀,国内外不乏这样的例子。曾有两个日本女子闻知成龙结婚后自杀身亡;美国影星玛丽莲·梦露服药不当死亡后,欧洲和美国年轻人中自杀者增多;日本歌星冈田有希子自杀死亡后,许多年轻人轻生,人们一时之间把自杀称为“冈田有希子综合征”。这类悲剧发生的机制是,自杀或患病死亡名星的心态在追随其的年轻人中产生了共鸣。这与年轻人心理素质不健全有关。

宁波少女自杀的外部原因是家庭成员不和。少女之父已过世,孩子和母亲相处得不太好,体验不到家庭的温暖,缺乏家庭的支持,少女才把自己心灵寄托在韩国歌星身上,并最终导致了自杀悲剧的发生。

谨防悲剧的发生

预防校园自杀悲剧,最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包括良好的认知方式和健全的人格等,这是改善学生心理脆弱性的有效手段。少年常见的不良人格特质包括:情绪不稳定,易于激动,行为冲动,有违犯社会法纪的行为;思维不灵活,遇有困难时解决问题能力不良;好幻想,自满、自卑或两者相互交替,失望,焦虑,又常自以为是;有不确定感和矛盾观念;等等。应当指出的是,这些不健全人格特质都是自杀的风险因素,应该得到纠正。

在改善心理脆弱性的同时,应发掘和加强同学们抵抗自杀的保护因素,具体包括:家庭成员间的和睦,有力的家庭支持;良好的认知方式和健全的人格;良好的社会交往技巧,与老师、同学关系好,有来自各方面的支持;等等。家庭是少年自杀行为发生的主要起因。有学者调查研究后发现,那些自杀未遂的年轻人缺乏家庭支持,较多的少年与父母关系不融洽。因此,预防儿童和少年自杀,父母们要提高认识,关心和爱护孩子,使他们在温暖的家庭中成长。父母争吵对孩子的影响极大,应努力避免,要保持家庭和睦。

还有一点很重要,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都要努力增强学生的自尊。自尊是重要的心理品质,可使学生免于陷入烦恼和沮丧,使他们能够应付生活中的各种困难。培养少年儿童自尊可参照以下方法:①让孩子正视过去的生活和体验,从而增强对今后生活的自信。②不应当对儿童和少年持久地施加压力,鼓励他们多做些和做好些。③父母或其他人仅仅对孩子说“我爱你”是不够的,要让他们真实地感受到爱。另外,不要阻止少年儿童表达他们的情绪。

此外,要避免学校内出现恃强欺弱和暴力的现象。学校应为同学提供心理咨询、危机干预或其他服务(如精神卫生机构的电话号码),以便他们在遭遇困境时及时与这些部门联系。

发现 “自杀苗头”

要及时发现处于烦恼中的学生,并予以认真对待。处于烦恼中的孩子对寻常活动不感兴趣,学习成绩下降,不再勤奋和上进,在校行为不检点,没有原因地反复缺课和逃学,纵情于吸烟、饮酒,甚至吸毒,违法肇事或在学校内搞暴力。这类孩子有较高的自杀风险,老师一旦发现这类有烦恼的学生,应及时予以关心和干预,并采取正确方法处理。

篇7:大学生在校自杀的主要责任人是高校

关键词:大学生,自杀,危机干预

当代大学生大都属于“90后”, 他们在心理需求、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等方面, 都大大不同于以往大学生。一些心理脆弱、社会经验缺少、生活阅历匮乏、自理能力欠缺的大学生很容易产生一种极端严重的心理危机, 引发校园生命安全突发事件———自杀。从网上统计数据来看, 我国每年都发生几十起大学生自杀事件, 90% 的自杀者选择跳楼, 而且近几年这个数据呈递增的趋势, 大学生已经成为自杀的高发人群之一, 这是同龄人的2 ~ 4倍, 已经成为我国大学生中仅次于意外伤害事故的第二位死亡原因。大学生自杀的分布范围广泛, 从专科生、本科生到研究生, 甚至博士生都有自杀现象的发生。自杀大学生中, 一半以上患有不同程度的抑郁症, 主要根源是缺少自我认同感, 耐挫能力、自我调节能力薄弱, 这可能与其成长过程、教养方式有很大关系, 大多因为过度保护、溺爱, 以及对孩子期望值太高。大学生的自杀不仅危及到当事人的健康和生命, 也严重影响了父母和周围师生的身心健康; 不但给社会、给家庭带来了严重的不良后果, 也严重影响了高校的安全、稳定及和谐校园的构建。因此, 大学生自杀现象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 积极开展对大学生自杀现象的研究, 并采取行之有效的策略以控制和减少大学生自杀现象的发生,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大学生自杀的原因

大学生自杀有着非常复杂的原因, 既有个体因素, 如健康问题、性格缺陷、心理障碍等, 也有外在原因, 直接原因最多的是负面生活事件, 如学业失败、恋爱受挫、就业受挫、重大丧失、环境适应不良等, 其次还有家庭及社会关系方面, 如经济困难、家庭关系复杂、社会压力、生活冲突等, 这些都会成为个体自杀的危险因素。

1. 心理障碍

不管是哪种原因导致的自杀, 其背后都有心理机制在推波助澜。社会因素、生物学因素、病理学因素等均须通过影响人的心理因素才能发挥作用。所以探讨大学生自杀心理的形成机制, 制定危机干预措施是当前应对大学生心理危机的重要任务。

自杀者大多性格内向、孤僻、自我, 偏激、冲动、神经质、崇尚完美主义、自尊心脆弱, 难以与他人建立稳定正常的人际关系, 有的人甚至有某种慢性的痛苦、焦虑、抑郁、愤怒或者内疚的情绪特征, 这些人最典型的的心理特征是孤独, 认为谁也理解不了自己, 谁也帮不了自己, 在这个世界上唯有自己最不幸、最痛苦, 他们逃避外界交往, 对新的环境难以适应, 有时缺乏家庭的温暖和爱护, 或者缺乏朋友同学的支持与鼓励, 得不到较多的社会支持, 常常感到彷徨无助, 最后变得越来越独, 进入自我封闭的小圈子, 失去自我价值。一旦心理承受达到极致, 就会产生认知的偏差, 对自己的状态缺乏冷静的分析和理智的思考, 思考变得极其狭隘, 知觉受情绪影响而变得歪曲, 往往认定没有办法了, 只有死路一条。

造成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是综合性的, 既有教育体制上的问题, 也有社会支持缺失的问题, 既有家庭氛围和成长经历的影响, 同时还包括大学生的个性方面的特征, 这几个隐线在在某个突发事件的催化下萌生出挫折感和虚无感, 并逐渐发展到悲观绝望。

当今生活在相对单纯的大学校园里的大学生们, 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 看中的只是学习、分数……从小学到高中一路拔尖, 踩着“独木桥”, 离开家乡到了大学校园。当在日常生活中面临各种棘手的问题, 很多时候并不能独自解决, 需要求助于某种社会关系, 如师长、朋友、同学等, 如果没有这些社会关系的支持, 而大学生自身又不能及时调整自己的期望值去迎合所在的社会支持系统, 这种情况下就会产生悲观的念头, 认为自身价值无法实现, 生存的意义降低。而当这种意识走向极端时, 自杀意识就产生了。

不同心理素质的个体面对处理负面生活事件的流程对比:

2. 生命意识淡漠, 生命教育缺失

生命是什么, 生命对你意味着什么。在我们的教育视野中, 无论学校还是家庭, 是否曾经给孩子这样的理性思考, 值得深思。Alfred·Adler告诉我们: “生命的意义在于对同类感兴趣, 作为团体的一分子, 为人类幸福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这三个方面, 构成了对生命意义的深层感知和深刻理解。审视当前教育, 生命意义淡漠是大学生自杀行为的教育学思考。

生命是美好的, 生命是短暂的, 所以保尔说: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 生命对每个人只有一次……”这句关于生命意义的话, 激励了很多青少年为生命的辉煌灿烂去拼搏奋斗, 甚至有些缺少了健康的残疾人也能用勤奋刻苦成就一番完整圆满的人生, 霍金和海伦. 凯勒就是用坚强不屈、刻苦勤奋战胜了毁灭性的残疾, 向世界诠释了生命的意义。

但是, 有些风华正茂的大学生本该有着充实圆满的人生, 却为了一些自认为严重的小问题、小挫折想不通而选择自杀, 结束了年轻的生命,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他们如此轻视宝贵的生命。我认为主要有两点: 第一, 是缺少挫折教育, 当前的大学生几乎都是独生子女, 从小娇生惯养, 一帆风顺, 是“顺风”“顺境”中的成长者, 当离开家庭进入大学校园, 独自面临社会和困难, 就不知所错了, 没有积极应对困难的经历和勇气, 不知道解决困难的方式和态度, 想不到艰难的岁月不会永远存在, 想不到暴风雨后会有灿烂的阳光。第二, 是因为缺少感恩教育, 缺少奉献精神。尽管人生有许多缺憾, 但是因为感恩, 因为奉献, 生命的美好就不会蒙上阴影。感恩的人因为感恩父母而有了责任, 因为感恩社会而有了奉献, 而这样的人就越能珍惜生命的美好, 就越能带着更强的意志和更高的价值使自己变得更强大。但是有些在鲜花和掌声中成长起来的大学生, 被宠爱的多以自我为中心, 当独立的大学生活寒风来袭或者浓雾笼罩时, 就既看不见生命的美好, 也看不见那些让他看见光明、给他微笑的人, 总是自怨自艾, 认为幸福的阳光没有照到自己身上, 越想越钻牛角尖, 认为被整个社会、整个世界亏欠、遗弃。

二、关注生命个体的价值诉求, 建构大学生自杀预防与危机干预的多维模式

自杀预防是一个立体的、全方位的系统工程, 它包括国家、社会环境, 家庭氛围、个人素质、敏感时段。从大学生成长的整个过程来看, 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和谐上进的社会环境、幸福美满的家庭生活、系统良好的学校教育、丰富高雅的文化熏陶等等都是大学生的成长成才的适宜土壤, 所以构建大学生危机干预与自杀预防模式就需要从政府、社会、学校、家庭、个人等层面上进行规划, 而高校在国家政策支持、社会舆论导向和构建和谐家庭氛围这一系统工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1. 学校要未雨绸缪, 防患于未然

完善学生管理工作, 强化心理健康教育和宣传。大学生活是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关键的、敏感的时期,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 高考的拼搏使他们顺利进入大学教育, 从依赖父母开始向独立自主迈开第一步的转折阶段。日本心理学家依田新指出: “青年处于儿童和成人之间的中间世界, 所以内心动摇大, 情绪的紧张程度一般较高, 对很小的刺激也容易引起强烈的情绪反应: 一时陷入被打败似的悲痛里, 一时又由于有希望而昂首挺胸;一时又由于失意而俯首顿足。情绪如此不稳定, 是青年期心理的一个特征。”且当代大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 从小被父母、祖父母宠爱着, 过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 独立生活能力差, 著名心理学家阿德勒说过, “被宠坏的孩子长大之后, 很可能成为我们社会中最危险的一群”。

所以, 为积极预防高校学生事故的发生, 本着学生安全问题早发现、早预警、早控制、早处理的原则, 有效防范、及时遏止、排除安全隐患, 彻底杜绝各类学生安全事故的发生, 引航大学生步入安全生活屏障, 确保学生健康、快乐地学习、生活, 确保学校各项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达到构建和谐校园环境的最终目的。

( 1) 学生的管理。老师要密切关注学生日常生活中极易发生的安全事件或新近发生安全事件对学生的影响, 根据学生的行为和思想动态进行预兆, 并及时总结事态发展规律, 同时向学生组织、管理部门通报, 及时开展相关预警工作, 对思想上、行为上有特别异常反应的特殊学生群体或个人开展有针对性的座谈或谈心等安全教育, 以消除学生由于过激 ( 过失) 行为或者在不知情、准备不足的情况下发生意外。

( 2) 加强专业人员的系统教育和督导。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全面实施新生心理健康普测, 根据检测结果建立有针对性的学生心理档案, 普遍开设心理健康教育的选修课, 配备专职心理咨询人员, 建立心理咨询中心, 开通咨询热线或网站和在线聊天咨询, 定期开展心理辅导讲座、心理健康宣传, 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全面的心理辅导与支持。同时, 大力开展学生社团互助活动, 建立学生心理自助组织, 及时发现高危个体, 及时开展危机干预与救治, 提高大学生对心理障碍的认识水平, 减少大学生的自杀率。

2. 开展生命教育

开展生命教育, 尤其是提高生命认知和强化生命意识为主题的教育, 使之成为学校教育的突出主题, 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生命, 把握生命, 珍爱生命, 认识“以人为本”的本质, 认识生命的可贵和短暂、死亡的危机和严酷, 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生命观。

生命观教育, 应该着力于珍视生命本体的存在价值, 既包括对自身生命的珍爱和珍惜, 也包括对他人生命的尊重和包容。生命观教育不是呆板的说教, 而是生动有趣的生活体验与深刻有力的生命震撼。可以针对文艺作品、历史事件或者现实生活的真实事件开展讨论、演讲、征文等活动, 来诠释生命是什么? 死亡意味着什么? 生活的意义何在? 去深刻思考到生命的尊严。引导和帮助青年学生树立对生命本体的敬畏心态, 对现实生活的阳光心情, 对未知世界的探秘心理, 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潜移默化中接受最深刻的教育。杰克·伦敦在其小说《生之恋》中, 生动深刻地描写了一个独自在荒原苦苦求生的人, 与饥饿伤痛抗争, 与病狼搏斗, 故事充分展示了生命的顽强和尊严, 歌颂了坚韧不拔、拚搏求生的精神。

3. 提高个体自身素养和自我心理调节能力, 是危机干预和预防的主观要素

个体的心理问题是一个不断累积的过程, 大学生也应及时反省和清理自己的心理污垢, 加强个人自身修养, 完善自我人格, 提高心理健康的水平, 领悟和把握生活的真谛, 不断形成对人生的正确看法, 认识和理解生命的意义, 以平和、理性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挫折与失败、成功与喜悦, 以开阔的胸襟、乐观的态度迎接人生的挑战, 面对生活的磨难, 努力做到“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

第一,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即要有责任意识。在家庭和社会的哺育下长大成人, 必须对社会、对家庭反哺、回馈。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在成长过程中, 这些关系对他身体的成长、精神的抚育、心灵的安慰、感情的培养, 有许多数不清的先期投入。一个有责任感的人, 应该记住这些恩惠, 在条件充许的情况下, 知道感恩, 知道回报。萧伯纳说: “人一生下来就欠社会的帐, 能工作时如只付欠帐, 就是小人, 还帐以外尚有建树造益于人, 便是一个君子”。爱因斯坦名言“一个人的价值, 应看他贡献什么, 而不应看他取得什么。”这已经成为社会共识。阿德勒说: “奉献是生活的真正意义, 假使我们在今日检视我们从祖先手里接下来的遗物, 我们将会看到什么? 他们留下来的东西, 都是他们对人类生活的贡献。我们看到开发过的土地, 公路和建筑物, 在传统里, 在哲学里, 在科学和艺术上, 以及在处理人类问题的技术方面, 我们还看到了他们生活经验互相交流的成果. 这些成果都是对人类幸福有所贡献的人留下来的。”特别是对家庭, 每个人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一个人被培养成大学生, 其父母已经历尽艰辛, 步入晚年, 儿女的自杀使父母经受熬心煎肺的失亲之痛, 承受永远无法弥补的亲情创伤。一位网友在题名《远离》的诗中写道: 亲人们在风中无助地颤抖 /你的灵魂飘到哪里能够安然? 所以, 自杀是对责任的逃避, 是对父母不忠不孝, 对社会不仁不义, 对自己不明智的。

第二, 要有正确的苦难观和挫折观。如何看待人生苦难? 如何面对人生挫折? 首先, 要正确认识挫折; 其次, 要让青少年在挫折和困苦中磨练, 培养战胜挫折的能力和勇气。塞内加的看法是: “人对有准备的、理解了的挫折承受力最强, 反之受伤害最重”。有专家呼吁, 应该有意识让青少年在挫折中去体验痛苦, 逐渐增强对挫折窘困的耐受力, 以健康心理、健全人格理智地正视人生的风云变幻, 勇敢面对逆境与厄运的挑战。令人担忧的是, 有的学校和家长在共同刻意营造“没有差别、没有竞争、没有先后”的“无挫折”环境, 在这种氛围下成长起来的孩子, 他们的心理和精神一定是脆弱不堪的! 目前, 优越的经济条件, 特殊的家庭结构给一些青少年创造出优渥的环境, 使他们错误地以为这些都是与生俱来和理所当然的, 以为这就是生活的常态, 在生活的激流中稍有不测, 就以为天大的不幸降临到他身上。艾温·辛格说: “追求幸福和得到幸福到头来往往会变成吊诡式的自我打击, 我们越是幸福, 在我们的生活中就越难发现意义, 而这种意义对于我们保持真正的幸福, 又是至关重要的。”

第三, 学会自我控制, 自我放松。自我控制能力是个体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 作为成长中的大学生应强化自我把握能力, 学会独立面对生活事件, 独立处理人生问题, 主动地控制情绪化波动, 做自己行为的主人。只有能够把握自我的人, 才能实现自我价值的最大化, 才能在人生的重大问题面前, 保持一份平和淡然, 才能避免成为心理发展道路上的迷途羔羊, 从而自由畅游于现实和理想的世界之中。

第四, 构建适应个体发展的人际支持系统。个体的发展离不开社会、家庭和朋友。人是社会性动物, 没有人际支持的个体在社会上将是孤独的。在现实中, 每一个个体都应有意识地培养和建构自己的人际支持系统, 包括父母等家庭成员支持是第一层面, 学校老师、同学以及亲戚、朋友、同事等支持构成的人际环境。当出现负性生活事件时, 在强大的压力面前, 大学生应积极求助家庭, 求助老师, 求助同学, 尤其要善于求助社会专业咨询机构, 及时得到辅导和帮助。而且事实证明, 人际支持系统越完善, 对自杀的免疫能力就越强。伊壁鸠鲁说: “凡智慧所能提供的、助人终身幸福的事物之中, 友谊远超过一切。一小群真正的朋友可以给予我们的关爱与尊敬是财富不见得能提供的。”阿德勒说: “生活的意义是, 对同伴发生兴趣, 作为团体的一分子, 并对人类幸福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大多数的轻生者都缺乏从属感和社会兴趣, 没有友谊的滋润, 常常落落寡合, 因而他们不懂得健康和快乐地生活是对亲朋好友最好的厚礼

大学生自杀问题给家庭、学校、社会及自身带来的损失, 不可估量。自杀危机干预与预防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需要学校、政府、社会、家庭等各种干预力量有机结合, 形成合力, 才有效果。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为处于危机边缘的大学生提供及时而有效的帮助, 教育和引导他们珍视生命, 珍惜自我, 珍爱生活, 为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阿尔弗雷德·阿德勒.生命对你意味着什么[M].周朗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2005.5.

[2][日]依田新.青年心理学[M].杨宗义, 张春译.知识出版社, 1981, 5.

[3]陈珺.心灵简史.线装书局, 2003, 9.

篇8:学生在校事故的责任认定

一日下午,某小学课间期间,学生杨某在操场玩耍,被正在追逐打闹的学生李某、王某撞倒在地,并被压在身下,造成右膑骨骨折。杨某受伤后,学校立即将其送往医院治疗,并同时通知了3名学生的家长。在医院,杨某做了手术,但未住院治疗,并于10天后到校继续上课。其医疗费、交通费等已由李某、王某的监护人支付。经公安部门法医鉴定,该损害属于轻微伤。其后,杨某的家长作为代理人,以杨某因伤害造成人身损害,可能对今后生活产生影响为由,以另两个学生及该学校为被告,提起诉讼,要求三方赔偿其误工及精神损害赔偿1万元。

案情评析

由于未成年学生彼此间的追逐、玩耍、打闹、玩笑等行为,而造成的学生身体受伤的情况,在中小学校中是比较常见、多发的。本案就是典型的由此而引发的学生伤害事故。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60条的规定:“在幼儿园、学校生活、学习的无民事行为能力的人或者在精神病院治疗的精神病人,受到伤害或者给他人造成损害,单位有过错的,可责令这些单位适当给予赔偿。”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的司法解释》第7条也对这一问题都做了相应规定:“对未成年人依法负有教育、管理、保护义务的学校、幼儿园或者其他教育机构,未尽职责范围内的相关义务致使未成年人遭受人身损害,或者未成年人致他人人身损害的,应当承担与其过错相应的赔偿责任。”

从刚才最高人民法院的两个司法解释可以总结出在学生伤害事故中,应当按过错责任原则确定学校责任,即学校承担与其过错相应的责任,无过错的即无责任。关键在于对学校过错的认定上。

确定学校是否有管理职责上的过错,首先要明确学校职责的来源。学校、教师对学生在校期间的人身安全负有保护的职责,是来源于《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的规定。学校并不是未成年学生在校期间的监护人,学校是否尽到管理的职责,应以其是否履行了法定义务以及是否在可预见的范围内,尽到了谨慎的注意义务为判断依据。

就本案来说,未成年的学生课间追逐打闹从孩子的天性来讲是不可避免的,从教育者的角度,也是正常的,不应当限制,学校未禁止学生的此类行为,并不属于管理的疏忽和过错。如果学生的玩耍在正常的范围内,只是由于偶然的和难以防范的意外而发生事故,那么学校就没有管理的过错。但由于学生是未成年人,其对危险的认知和判断是有限的,学校和教师还是有义务制止他们明显的危险行为,比如应当禁止学生在危险的地方玩耍、以危险的方式游戏、以危险的手段玩笑等。如果学校、教师发现了以上情况而未及时予以制止,才能认定学校有过错应当承担责任。当然,对过错的判断难以完全客观化描述,关键还要以学校是否尽到了谨慎管理者的义务为依据,在具体的案件中应当具体地分析。

由于学生杨某的损害是轻微伤,这种情况下是否能要求精神损害赔偿呢?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八条:“因侵权致人精神损害,但未造成严重后果,受害人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一般不予支持。”在司法实践中,一般如果构成伤残才可以要求精神损害赔偿,在本案中学生杨某所做的是伤情鉴定而不是伤残鉴定,如果其要求精神损害赔偿还需要委托司法鉴定机构对其损害进行伤残等级鉴定。

上一篇:创平安村实施方案下一篇:县妇联毒品知识进万家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