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投资环境论文提纲

2022-11-15

论文题目:湖北省城镇化对县域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

摘要: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最基本单元,县域经济的发展状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速。从党的“十六大”到“十九大”,县域经济已被正式纳入国家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的范畴。截至2017年底,我国共有2851个县级城市,县域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92%,县域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0%,县域GDP和社会消费总额却只占到全国总量的53%,县域经济的发展还相对滞后,发展速度缓慢,县级城市成为现阶段中国城市化道路的战略性选择,如何协调城镇化与县域经济之间的发展成为了亟需解决的问题。湖北省是我国中部区域的经济中心,其经济的发展是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壮大,甚至我国中部崛起战略的关键。截止2017年底,湖北省县域面积占比为82.2%,县域人口占比57%,县域GDP占比60.4%,县域经济已然成为湖北省整体经济的基础和支撑,因此研究湖北省城镇化水平对县域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对维护湖北省县域经济的稳定,促进湖北省县域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乃至对促进湖北省、中部地区以及国家层面的经济发展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目的是在准确把握城镇化与县域经济发展特点基础上,深入探究湖北省城镇化对县域经济的影响作用,并在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合理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为此,本文选取2008-2017年纳入湖北省县域经济工作考核范围的80个县(市、区)的相关统计数据,构建面板数据体系,并对80个县级单位进行分类,采用静态面板数据固定效应模型与动态面板数据GMM模型相结合的实证分析方式,从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县域的角度探讨湖北省县域城镇化对县域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以及不同经济指标对县域经济增长所产生的不同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湖北省城镇化对于县域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2)湖北省城镇化水平对县域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因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而不同,对于经济落后县域的正向推动作用最大,对经济发达的县域促进作用最小,对经济中等水平县域的影响则介于前两者之间。(3)城镇化率、县域人均固定资产投资以及第二产业对于县域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较为显著,县域人均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以及县域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对于县域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同样是正向显著的,但是促进效果相较于其他指标略显不足。(4)对于经济发达的第一类县域来说,第二产业份额对于县域经济增长的促进效果相较于其他指标会较为显著;对于经济发展水平中等的第二类县域来说,第二产业份额与城镇化的促进效果较好;对于经济发展水平落后的第三类县域来说,城镇化对于县域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相比其他经济指标,效果较为显著。根据研究结果得出以下政策建议:(1)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促进城镇化稳步发展,打造县域特色产业新增长极。(2)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县域产业转型升级。(3)改善县域投资环境,促进招商引资。(4)优化各项制度,改善县域政策环境,为湖北省县域城镇化创造软环境。(5)健全人才引进机制,加大县域内人才培养力度。

关键词:湖北省;城镇化;县域经济;固定效应模型;动态面板GMM模型;政策建议

学科专业:西方经济学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1.2.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1.4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1.4.1 可能的创新

1.4.2 不足之处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城镇化

2.1.2 县域经济

2.2 理论基础

2.2.1 人口流动理论

2.2.2 增长极理论

2.2.3 非均衡增长理论

2.2.4 城镇化对县域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

3 湖北省城镇化与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3.1 湖北省城镇化发展现状

3.2 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

3.2.1 湖北省县域总体情况

3.2.2 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分析

3.3 湖北省城镇化与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4 湖北省城镇化对县域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

4.1 模型的构建与变量选取

4.2 面板数据说明

4.2.1 数据类型

4.2.2 数据来源

4.2.3 数据分类

4.3 描述性统计

4.4 实证结果与分析

4.4.1 Hausman检验

4.4.2 固定效应模型

4.4.3 动态面板模型GMM方法

5 结论与建议

5.1 主要结论

5.2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上一篇:新课标创新教学文言文论文提纲下一篇:有机产品认证有机农业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