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音乐教学方法初探

2022-12-10

第一篇:高中音乐教学方法初探

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方法初探

浣溪中心小学 周群利

音乐是启迪儿童心灵、开发儿童智力的“金钥匙”。小学音乐课程作为艺术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如何引导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音乐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呢?教学方法的运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音乐课不能像语数课的教学方法一样,非常严肃地讲解,当然也不能像专业音乐学校那样强调某些技能的训练,更不能简单地教几支歌就算上音乐课了。一堂音乐课的成败,教学效果的好坏是以学生是否参与、参与多少来决定的,因此我们必须尽可能的让学生全方位的置身于课堂教学,通过课堂教学去体验音乐、感受音乐、理解音乐和表现音乐。在本学期的音乐教学中,我摸索了几种科学的教学方法,并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通过启发式提问,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

任何一门学科的课堂教学,提问总是必不可少的,它是向学生传授知识、传递思想、进行师生交流的重要渠道,恰当的提问不仅能吸引学生注意力,加深他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还能使课堂结构紧凑、气氛活跃。音乐教学中的提问大致有两种形式:一种是要求学生立即回答,如:“这首歌曲中是几拍子?以前听过吗?”;另一种是不要求学生立即回答,而是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听去唱,逐渐体会,寻找答案。譬如:在教唱歌曲以前教师范唱的时候,让学生带着问题来听:“这首歌曲表达了什么内容?”“你认为应该用什么情绪来演唱?”在欣赏歌(乐)曲时思考“本曲表现的是一种什么情绪?”这类问题能引

- 1

好的教学效果。具体做法是:较难的歌曲可以先集体学唱旋律,练习时分成两大组,第一组唱前半部分,第二组唱后半部分,一遍下来就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因为在这个过程中每一组都会集中注意力,担心自己表现得不好。另一组会集中精神去听唱的一组是不是有错误,这样即使唱了局部旋律,也会对整体有很好的掌握。当歌曲学唱进行到一定程度后,还可以分组进行巩固练习。这时的分组更可灵活一些,如:男生组与女生组;按排列分组;按前后位置划分等。这样的巩固练习引入了竞争机制,使每个小组充分调动积极性;使自己演唱更加完善。同时也可使听的一组在听的过程中有较大的收获,达到巩固练习的目的。

四、通过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利用现代电教手段,可以丰富并优化课堂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发挥学习主动性、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效果。音乐课件具有形象性、真实性、主动性、感染性等特点,形、声、色并茂,表现手法丰富多彩,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诱导和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教材,掌握知识,使教与学变得容易。如在歌曲《动物说话》通过播放童声版的演唱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上述几种教学方法,是我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积累起来的,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探索完善。总之,要想提高教学质量,只有走出传统的教学模式,运用灵活恰当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使其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并且能够真正面向全体,使每个同学皆发挥潜能,共同提高,才能够符

- 3

第二篇:小班音乐教学评价初探

小班音乐教学评价初探-巧用评价激活课堂

[内容摘要]:音乐课堂教学评价是音乐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音乐新课程标准实施的重要措施,也是教学领域中进行科学管理的重要手段。从音乐新课程评价标准可知,通过科学的课程评价,有利于学生了解自己的进步和发展;有利于教师总结、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更有利于激活课堂教学氛围,促进新课程的发展。本文立足于低龄小班音乐课堂教学实践入手,研究在课堂教学中,如何针对低龄学生身心特点,巧妙的运用评价,促使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激活课堂教学的。

[关键词]:新课程小班音乐课堂教学评价学生发展教学质量 正文:

新课程要求我们用新的评价理念、方法、途径开展音乐教学。新课程的评价理念强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成长并以学论教。因此,音乐教学评价的对激活课堂教学的作用便突显出来。《音乐课程标准》中指出:“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的任务,不是为了培养音乐的专门人才,而应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的音乐潜能得到开发并使他们从中受益。”因此,新的评价理念给课堂教学带来了无限生机。那么,在小学低中年级课堂教学中,教师在运用评价的手段提升音乐课堂教学时,发现有效的评价方法深受学生欢迎,师生课堂教学中配合默契,师生关系和谐融洽;而有些评价则产生了相反的效果。特别是如何在低龄小班音乐教学中巧妙的运用评价,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呢?笔者认为:在低龄小班音乐课堂教学实践中,要针对他们的身心特点设计音乐教学活动,巧妙的运用评价,激活课堂教学,提高音乐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

一.小班音乐课堂教学评价的特点

低年级小班学生活泼、好动、自制力差,因此,教师的教学活动应以游戏为主,注重自主、合作、探索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有趣的活动和游戏中自主学习新知识,运用新知识。小班音乐课堂教学评价正是在新课程评价理念支撑下,针对低年级小班学生特点实施的,它具有以下特点:

1、评价主体双向化

小班音乐教学活动中评价的对象主体是师生双方。要求学生参与到评价的过程中来,学生既是自我学习的主体,又是自我评价、相互评价的主体,这种评价对象的主体双向化,能促进教与学在评价的环节中得到和谐的统一。

2、评价方式综合化

小班音乐课堂教学活动中的评价,将多种方式综合起来,相互弥补不足。小班音乐课堂教学活动评价更多地关注学生发展的需要,兼顾学生年龄特点。通过自我评价、集体评价、互相评价相结合,形象评价、激励评价、等级评价等相结合的方法,评价结果学生看得见、能接受并产生激励效应。

3、评价内容多元化

小班音乐课堂教学评价不仅考察学生音乐基本知识和技能,更对学生学习习惯进行评价。评价学生音乐基础知识的掌握以及各种非智力因素的评价、学习简单吹奏乐器的态度和方法等的评价。体现教学评价的多层次、多维度、多导向的特征。

针对低年级小班学生的特点进行的教学评价,使教师从学生参与、交流的情况,判定课堂教学目标达成的情况,从而改善教学。那么,小班音乐课堂教学评价的方法到底有哪些是可行的呢?答案当然有很多,笔者认为,教师要根据自己所教学生的特点,摸索出一套适合自己所教学生特点的评价方法。

二、小班音乐课堂教学评价的方法

教学评价应激励适合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同时有利于学生建立良好课堂学习习惯,使孩子保持愉快乐观的学习情趣,不要把学习知识当作负担。方法如下:

1.营造民主、平等的氛围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音乐教育并不是培养音乐家,而首先是人的教育。”如果小学音乐教育能为培养出一大批终身热爱音乐、热爱艺术、热爱生活的人打下基础,那这就是最成功的教育。”教学中教师本着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努力营造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培养学生的主体精神、合作意识以及参与精神。

首先,教师要学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心理中最活跃的因素。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也是评价的主体。孩子都希望自己的行为得到别人中肯的评价,尤其是老师的评价能够让孩子感受到温暖与得到关注。如,在一3班音乐教学中,教师发现这个班学生注意力差,想说就说,想动就动,更本无视课堂常规的要求。于是教师在课上提出“看谁不干扰别人,将得到小奖章”的办法,使学生迅速安静下来,进入课堂教学状态。教师又提出,“看谁回答问题,将得到小奖章”的办法,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教学中。于是,学生乱插嘴的少

了。关注学习的人多了,关注自己得到多少奖励的学生多了。师生都从评价中尝到了甜头。

其次注重正确的引导,教师的教学设计能为不同水平的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机会,学生对音乐课的热爱就更加深了。所以在课堂上教师要经常鼓励学生,尝试改变自我、挑战自我,探究音乐。如在欣赏《狮王进行曲》时,教师用创编歌词配音乐的方法,使多数学生跟着教师表现音乐作品。最后,凡是参与表演的学生都得到了奖励。学生们怀着高兴的心情离开课堂时,还在盼望着下节课继续表演。

采用合理有效的评价,让学生充满乐趣的学习,才能激发创新的思维,培养能力,并能充分享受音乐。所以作为音乐教师,更是要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用亲切的教态、和蔼的语气与学生进行交流。

2.关注个体差异

在教学中对学生个体要充分关注。现在的学生在家庭中得到了众多的关注,为了使学生尽快适应集体生活,教师的评价要考虑学生身处的环境,要使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建立集体主义观念。做法可以是这样的,教师在集体教学活动之前先提出评价的要求,然后在实施过程中观察每位学生的表现,如果有做的出色的,成为大家学习的榜样,如果有学生没有一次到位,那对不起,只能等待下次评价时再得到奖励。当某个同学获得奖励时,其他同学们都透以羡慕的眼光注视,于是教师告诉大家,他做到了,很了不起,没有做到的同学,下次努力做到就会产生一样的结果。每个同学都希望得到他人的鼓励与赞美。于是,孩子们总能为自己树立新发展目标,而每一个目标实现的过程,就是孩子们提高的过程。孩子们在教师的目标以及自我设定目标之间寻找着平衡,在平衡中师生都将进步。因此,教师不能轻易放弃任何一个教学的契机,简单的认为好同学就是好,差同学就是差。要多考虑孩子的难处,多问为什么,用发展的眼光注视每个孩子的成长。有时候,教学就是需要耐心观察、细心分析、静心等待的。

3.延时评价

教学中教师将课堂上预想的结果进行评价比较容易,而对待课堂没有预设的,临时生成性的内容怎样进行评价呢?例如,一次在口风琴教学中,教师教学生吹奏《粉刷匠》,教师还没有教歌曲之前,一1班吉诺同学就说:“老师我会唱歌词和歌谱,我学过钢琴,我自己会吹。”面对性急的学生,教师只好停下教学,给他展示的时间,让他当众示范,结果很多同学都说自己也会。于是,教师马上调整教学方案,让会吹奏的同学指导不会吹的同学。最后,教师评价吉诺同学,好学、发挥自身带动作用,还奖励给了他小奖花。教师不仅为大家提供的自主学习的空间,而且锻炼了个人应变能力。因此,有时教学中对生成性内容采取延时评价的方法也可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教师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巧妙的运用教学评价方法,可以对我们的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教学评价在实施过程中是不是随意评价、延时评价呢?研究表明,课堂教学评价的实施中也要掌握时机、程度、方式。

三.小班音乐课堂教学评价的实施

小班音乐课堂教学在实施中,要求教师要勤观察、摸捉时机,即时评价,举例说明:

1.评价的时机

教师行之有效的教学评价,能使学生始终保持兴奋的情绪学习。因此,只有找准了课堂评价的时机,评价才能在音乐课堂中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找准正面评价的时机。每位学生的音乐天赋都有差异,有的学生唱歌条件好些,有的则舞蹈好些,教师要能关注学生的一切表现,随时随地发现,挖掘他们的闪光点,给学生适时适地的鼓励、评价。

2.评价的语言

音乐和语言都是一种艺术。在音乐课堂中如能很好的掌握运用语言的艺术性,便能使音乐课堂教学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评价语言具体丰富,有助于提高孩子学习情绪。不断重复简单的“很好!”“对了!”“正确!”等评价是一种表面化的,无法打动人心的。而将评价具体化之后,一些具体词汇放入其中就会大不一样,如“你的声音太动听了!”“你的吐字比以前清晰多了,有进步!”„„每一次评价都有具体内容,这能让孩子们看到老师对他的重视,因而倍感自豪,学习更努力。教师还可以尝试多采用体态语言评价的方式,给孩子无声的评价。教师通过体态语言进行评价,包括动作、表情、身体等语言,如教师亲切期待的目光、轻轻点头、竖起大拇指、为他鼓掌等都会给孩子们以深刻的影响。当孩子们出现一些违反纪律的小动作时,教师可以不动声色,不点名向大家报告发现某个不合作的同学的表现,征求大家的处理意见,运用舆论导向制止不合作的同学。在教学歌曲《两只小象》时,学生们争先恐后地争着上台表演。有一位同学高举起小手,但请他时,他又害羞地低下了头不敢上台。从他闪烁的目光中我知道他能行,只是胆子太小。我给了他一个亲切的微笑,同时用体态语言给他一些暗示。

得到鼓励的他,终于迈向了讲台,我又竖起了大拇指暗示他很棒。之后他鼓足勇气表演了歌曲《两只小象》。无声的评价有时真的很有效。

3.评价的形式

评价的形式多种多样,学生们遇到最多的就是自评和互评。自评:每一个学生都会对自我评价,在上课时我们可以经常性地问问孩子:你认为自己的表现怎样?你觉得自己唱得怎么样?使他们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回顾与反思,让他勇敢地说出自己的优点,承认自己的不足,培养学习的主动性。互评:从别人的长处中得到学习,将自己的优点展示给别人。孩子们相互之间的评价往往会激发出孩子们无穷的学习动力,当自己的优点被同龄人所认可时,他心中的那份满足也许远远超出教师对他的一句赞扬;通过互评,培养孩子们对音乐独到的评价,评价出学习中的优、缺点。同时,孩子们相互之间探讨,评价,会产生相互交流,相互表达的机会。

总之,要抓住音乐课堂教学评价的良好时机、不拘一格的评价语言、形式,创造性地对学生进行评价,因人而异,因时而异。教师努力使自己评价的语言更丰富,更有色彩,力求做到:“准确得体,亲切丰富,婉转巧妙,独特创新。”

四、小班化音乐教学评价方法应注意的问题

新课程中所提出的音乐评价,它的最终目的是通过科学、正确的评价,促使学生全面发展,实现学生自身的价值。教师不仅应注重巧妙的使用评价,还要在实施过程中把握好评价的尺度。

1、评价的时机

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学生的学习表现经常会出乎意料,不可能一成不变地按照教师预先设计好的思路去完成教学中的各个环节。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的思想、言行,寻找学生的闪光之处,抓住时机,及时地给予学生科学、公正的评价,以更好地体现评价的现实意义。同时教师更要善于为学生创造时机,鼓励学生。

2、评价的目的

我们的教育对象在智力发展、性格特征、兴趣爱好等方面都存在着差异,各个学生的能力参差不齐。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价,以促使每个学生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还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学习潜能。

3、评价的态度

新课程改革后的评价语言不是简单划一,不是说你好就好,说你不好就不好,而是丰富多变的,并要考虑到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在评价时,教师要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真心期待他们成长和进步。

综上所述,针对低龄学生身心设计的教学评价,要符合他们的身心发展特点,要采取丰富而且多元化的方法进行评价。因此就需要我们教师立足于课堂教学,采用多样的评价方法,引导学生参与教学实践活动,提高教学质量。小班音乐课堂教学评价要真正发挥教学评价的优势,让评价真正激活课堂教学氛围,为提高教学质量教学服务。当然,这其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有待于我们深入的探索和研究。

参考文献:

1.《音乐课程标准解读》(王安国吴斌主编) 北京师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5月第1版。(P160-166)

2.《音乐新课程教学设计》 (郑莉 金亚文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年5月第1版。( P134-45)

3.《音乐新课程教学法》(王英奎主编)开明出版社2003年11月第1版。(P69-79)

4.《音乐学习与教学心理》(曹理,主编何工)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年4月(P98-123)

5.《基础音乐教育新视野》(王英奎主编)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年4月第1版。(P151-165)

第三篇:高中古文教学方法初探

新课标核心内容就是所谓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与此相对应, 高中古文教学的任务总的说来,主要也是三个方面:除了语言文字的教学之外,主要目标就是培养学生分析能力、概括能力、表达能力、合作能力、信息整合能力和推断能力,帮助学生构建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系。新课标背景下的古文教学要求突出学生主体地位,要求大力改革传统的教师“一言堂”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提倡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由被动接受逐渐演变为主动探究。

从本质上讲,教师教学面对的对象是一个个正值青春期的有血有肉的鲜活的个体,然而在全民看高考的现实背景下,唯分数论英雄是不争的事实,于是衍生出那种仅仅强调知识与技能的传统教学模式,全然不考虑或很少考虑学生的精神需求,显然忽视了作为人的本质属性。即便是讲授知识与技能,那种满堂灌的教学方法也亟待改进。教师教学的根本应该是如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鼓励学生探究学习,帮助他们构建知识网络,并在此基础上学习新知识,这就需要教师研究青少年的心理特征,洞悉学生的内心世界,因此,寻觅真正契合青少年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才是硬道理。

本文从问题设置的内容和原则要求、作家人文思想的归纳与梳理和文言字词的教学等三方面加以论述。

上课吸引学生离不开丰厚的学养、准确精炼的语言和抑扬顿挫的语调,还需要巧设问题的循循善诱。而学养、语言、语调非短时间内能有较大提高,只有树立提问意识,通过巧设问题或许能在一定程度上吸引学生。怎样做到巧设问题以吸引学生,恐怕要考虑问题设置的内容和原则。那么,问题设置的内容和原则上到底有哪些要求呢?

问题设置的内容要求有三。首先,问题设置要串联课文的大致内容。设计问题时要考虑教学内容的各个方面,不能顾此失彼,更不能挂一漏万。一篇课文或一个知识网络,需要事先找准每个重要节点,原则上要求针对每个节点设置问题,这样设问才能串联起课文大致内容。如有遗漏,可能导致学生的理解障碍,也可能导致自己讲课前后不连贯。其次,问题设置要突出课文核心内容。一篇课文或一个知识网络中的每个节点往往不是同等重要,而是有一个或若干个核心节点。譬如《游褒禅山记》一文中有若干节点:介绍褒禅山的概况和名称的由来,简述游洞过程,议论游山心得,补叙同游者及写作时间。但很明显,课文的重心在于第三个节点,即游山心得,前二者只是第三点的铺垫,第三点才是作者借以表达的主要思想。只有突出了关键节点,才抓住了课文的核心。再次,问题设置要重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系的构建。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古文都是思想积极向上、可以砥砺千万学子,同时又是表达规范、言辞优美的范文,是教师教学时不可或缺的思想教育、美学熏陶的重要载体。无法想象,教学时可以罔顾那些闪耀着人性光辉的人文思想,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忠君报国思想,《烛之武退秦师》中的顾全大局、以社稷江山为重的思想,《寡人之于国也》中的重视民生的思想。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问题设置的原则要求做到“五性”。(1)激发探究欲望的启发性。所谓巧设问题,“巧”应该体现在问题能抓住学生的心,如一石激起千层浪,能激发他们的探究和回答的欲望。在教学《荆轲刺秦王》时,曾提出“你赞同荆轲采用行刺的手段解决问题吗”“现在美国称霸世界,我们是否派人去行刺奥巴马就能解决问题呢”这样的问题,结果学生热情高涨,回答踊跃。(2)由易到难的渐进性。由易到难提问符合认识规律,问题之间环环相扣,久而久之可以帮助学生养成严谨有序的好习惯。(3)由表及里的逻辑性。由表及里是探究学习的正确过程,反映了人们认识事物的客观规律。在教学读本课文《晋公子重耳之亡》时,曾连续提出“重耳为什么逃亡”“重耳逃亡时被善待和不被待见的国家分别有哪些”“重耳是个怎样的人”“归纳重耳最后夺取政权的主客观原因”“重耳的成功对今天的我们有何启示”等五个问题,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凸显了问题设置需要兼顾的几乎所有基本原则。(4)由课内到课外的延伸性。提问时有意识地由课内到课外的延伸有利于学生观照现实,拓展思维和视野。教学《长恨歌》时,可以联想到商惑妲己、周爱褒姒、汉嬖飞燕、唐溺杨妃的典故,这就是《诗经》中提到的“哲夫成城,哲妇倾城”。(5)紧扣考点的实效性。高考考纲要求考察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语言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而这些能力正是大多数学生的短板,这种能力的培养需要渗透进平时的教学中去。教学《子路、曽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时,关键在于通过提问引导学生理解,孔子所赞扬的曾皙描述的长幼暮春郊游的美好图景,正是儒家所向往的“礼治”社会的愿景。

文学是人学。人的各种情绪诸如喜悦、感奋、痛惜、忧思、愤懑、感伤、失意、孤寂、思念等无不寄寓在文章中。高中古文思想内蕴极其丰富,更是包罗万象,难以尽述。如上所述,如此丰富的人文思想正是构建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系的重要资源,即便每篇古文的思想都被理解,可能也只是一盘散沙,学生很难形成明晰的知识网络,需要教师帮助学生对作家人文思想进行归纳和梳理。

隐逸情怀的嬗变。庄子“曳尾于涂”式的隐逸,是《逍遥游》“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思想的外化。虽然有点消极避世,但这是一种置自由于功名之上的真正洒脱,是常人难以企及的境界,对醉心功名的名利之徒而言无疑是一副清醒剂。教学《鸿门宴》时可以引申,让学生明白范蠡泛舟、张良隐遁体现的是担忧“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的睿智。《归去来兮辞》让人想到南北朝期间陶渊明、阮籍、嵇康的隐逸情怀虽不尽相同,但有一点是一致的,就是厌恶官场。到了唐朝,“终南捷径”式的隐逸成了曲线救国、间接求仕的晋升阶梯。宋朝林逋醉心自然的隐逸,成就了一段“梅妻鹤子”的佳话。唐宋时期的这两种隐逸情怀大异其趣,境界自然不能相提并论。不同时期不同文人的隐逸情怀各不相同,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

生命意识的复苏。逍遥如庄子,才能在妻子离世时鼓盆而歌,这种生死如一的看法在历史长河中简直就是神一般的存在。《兰亭集序》中批评庄子《齐物论》中“一死生、齐彭殇”为“虚诞”和“妄作”,对“死生亦大矣”痛心疾首,无疑是生命意识的复苏。《赤壁赋》中“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感喟,虽然最后消解于“变与不变”的哲理中,我们还是不难看出,苏轼在“乌台诗案”后生命意识的觉醒。《祭十二郎文》《项脊轩志》更让人体会到生命的珍贵与失去生命的痛惜。

入世出世的较量。《烛之武退秦师》《邹忌讽齐王纳谏》《廉颇蔺相如列传》中不顾个人安危为国分忧的言行,明显传扬着儒家推崇的积极“入世”的观念;《过秦论》《六国论》《阿房宫赋》《伶官传序》《种树郭橐驼传》采用曲笔,借古讽今,更彰显出作家的家国情怀。《逍遥游》《归去来兮辞》《方山子传》都在一定程度上传达了逍遥自得、远离红尘的思想,虽然境界很高不难界定,但事实上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一种道家推崇的“出世”观念。这些课文都可以引发人们对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的思考。

难以尽述的杂感。《劝学》体现了儒家最后一位代表人物荀子的治学思想,至今仍值得借鉴;《师说》是韩愈对当时厌恶从师学习之风的匡正。《苏武牧羊》的主人公十九年执着不悔,九死一生,生动诠释了什么是爱国和什么是坚贞。《陈情表》中不事伪朝、反哺祖母的言论,闪耀着不忘根本、知恩图报的人性光辉。《滕王阁序》对景物出神入化的描写,表达了对祖国山水的热爱。

以上种种,难以用只言片语概括,但基本涵盖了教材中的主要思想。具体教学时,教师大致列举分类,搭好框架,每类思想都要求学生在课文中找出例证,充实框架中内容。这本身是信息筛选与整合的一次有益尝试,有利于学生学会归纳和梳理,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学生真正消化课文,比较系统地掌握文章的思想精髓,并自觉地将这些人文思想储存在作文素材库中。

古文教学中最枯燥、最费力、最难见成效的恐怕是文言字词的教学了。文言字词是考试时阅读课外文章的拦路虎和绊脚石。由于学生长期脱离古汉语环境,无论文言实词、虚词,还是文言句式,都是需要花大量时间学习、钻研才能初见成效。因此,教师教学时需要耐心,还需要辅之以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

联想推断法。联想推断法是解决一词多义的重要手段,教学时可以某些字词为例,让学生学习古文时进行联想推断。某些文言实词,可以由本义联想到比喻义和引申义。如“糜”,本义是粥,由于食物时间久了容易腐烂,所以可以引申为“糜烂”;好好的食物糜烂了,是一种浪费,于是又可以引申为“糜费”。某些实词可以根据语境进行推断。如“虞”,在“以备不虞”“衣食无虞”“尔虞我诈”里分别理解为“预料”“担忧”“欺骗”;又如“殆”,在“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中解释为“危险”,在“消失殆尽”中解释为“差不多”,在曹植《洛神赋》“日既西倾,车殆马烦”中通假“怠”字,自然解释为“疲乏,懈怠”。

分组探究法。有些字词的特别用法,就算讲了学生也容易遗忘,不妨采用分组探究的方法,让学生通过自己查阅资料,然后归纳总结,来加深印象。教学《孔雀东南飞》时,曾让四个小组分别完成如下四个任务:第一组找出文中18个“相”字,并解释各自字义,然后归类,找出规律;第二组找出文中的若干“见”字,同样进行解释和分类,找出规律;第三组找出文中出现的偏义复词,体会偏义复词的特点;第四组从刘兰芝、焦仲卿、焦母、刘兄中挑选一人,以“我想对你说”写一段话。后来用一节课的时间让学生展示探究成果,结果十分令人满意。

比较分析法。不少学生反映虚词比实词更难掌握,比如“而”字可表顺承、转折、假设、并列、修饰等关系,其中顺承、并列、修饰三种关系往往难以区分,这时就可以通过简单的例句进行比较分析。“推门而入”中有两个动词“推”和“入”,这两个动作明显有一前一后,中间有时间间隔,因此,两者之间的“而”表顺承关系;“白质而黑章”中“白质”“黑章”是蛇的两个性质一样的特点,因此,两者之间的“而”表并列关系;“顺流而下”中的“顺流”只是“下”的一种伴随状态,具体说明如何“下”,而且没有时间间隔,而是同时存在,因此,两者之间的“而”表修饰关系。

上述三个方面从不同层面反映了古文教学的一般技巧和方法,说到底,设置提问的关键在于激发兴趣,归纳梳理的关键在于编织网络,比较分析的关键在于夯实基础。古文教学既要高瞻远瞩,宏观把控,又要脚踏实地,微观落实;既要好高骛远,在人文思想方面做形而上的思考,又要步步为营,在文言字词方面做形而下的积累。还要注意把握好课堂紧张与松弛的尺度,激发兴趣和鼓励探究,突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

刘传胜

2017年2月15日星期三

第四篇:小学音乐课堂中唱歌教学方法初探

摘 要:小学音乐课程是组成小学教学课程的重要内容。通过音乐课堂中对唱歌的学习,可以丰富小学教学内容,使学生接触更多的课程,进而使学生拥有更广泛的兴趣爱好。所以,教师在小学音乐课程教学中,应该重视对于学生唱歌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小学音乐;唱歌教学;重要意义

有效开展小学音乐课堂中的唱歌教学,对于培养多才多艺的全能学生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教师在进行音乐课程教学时,也应该通过应用科学的教学手段为学生创造趣味性的教学环境,进而促进学生对音乐课程的学习。接下来,本文就结合小学音乐课程的教学特点,对开展小学音乐课程中唱歌教学的有效方法进行相关的探究。

一、应用多媒体营造创新教学环境

要培养小学生对音乐唱歌的兴趣,首先,要为学生创造多元化的教学环境。良好的课堂环境,对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教师在教学中通过为学生营造创新型的音乐课堂,可以调动学生的唱歌积极性。

例如,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应用多媒体展开教学。教师在开展每一节课的歌曲教学之前,可以先为学生播放一段相关的音频,通过音频的播放为学生营造一个充满歌声的音乐氛围,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的唱歌积极性可以得到有效地调动。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更愿意配合老师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的。比如,在歌曲《新疆是个好地方》时,也可以通过视频让孩子们先了解新疆的地理风光、歌曲与舞蹈等,这样可以让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充分得到提高。

二、开展特色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活泼好动的年纪,他们热衷于参加集体活动。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充分认识这一阶段学生的性格特点,并通过结合学生的实际能力,开展特色的音乐唱歌活动,进而促进学生对唱歌的学习。例如,在学习《摇呀摇》时,我组织学生创设摇小船的情景,按音乐的节奏边唱边“划”,从中体会温馨的场景,使学习过程充满乐趣,收到愉快的教学效果。通过开展这样的活动,可以让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去,并使学生的唱歌能力和表演能力得到充分的锻炼和提高。

总之,小学音乐课程是小学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小学音乐唱歌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教学法以及为学生设置特色的音乐活动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唱歌的学习,进而促进学生唱歌能力的提高和发展。

参考文献:

黄建华,林晓玲.浅论在小学音乐歌唱教学中面临的问题及有效解决策略[J].当代教育论坛:教学研究,2012(05).

编辑 鲁翠红

第五篇:小学音乐课欣赏教学初探

音乐欣赏是小学音乐教学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教学任务是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音乐艺术,了解民族民间音乐,接触国外优秀音乐作品,从而提高自身的音乐素养。音乐欣赏可以对培养学生音乐语言表达能力、音乐欣赏思维的想象力及创造力方面打下坚实的基础,音乐欣赏是培养我国音乐艺术的后备人才的必修课。音乐欣赏要从小学音乐教学抓起,而小学生由于受年龄和知识面的限制,必须通过长期的音乐欣赏的熏陶,在对音乐语汇的不断积累中以及通过自身对各种事物的理解,运用所学到和掌握到的知识来分析,并通过全身心的感受与充分发挥想象力相结合,才能逐步具备音乐鉴赏力。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就是要针对小学生的各种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循序渐进,通过不断学习与积累使学生音乐欣赏能力得到逐步发展和提高。

一、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掌握感受美、理解美、表现美和实践美

感受美是指在音乐欣赏的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通过聆听音乐来感受音乐所描绘的内容是某种事物、意境及情感等。我们欣赏乐曲,要能体会到乐曲所表现的这些景物,特别是小学生,更需要教师的启迪,以及教具的恰当使用,鼓励学生充分发挥、发展想象力,让他们用自己的语言和感受来描绘所想象到的图景。在课堂中教师应多鼓励,也可以通过小组比赛等办法,调动学生大胆发言,营造一个民主、亲切、活跃的课堂气氛。这样既发展了学生的想象力,又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学生只有通过长期的音乐欣赏,才能逐步做到感受美。

理解美是指教师引导学生理解音乐要素在创造事物美、情感美中所起的作用。通过感受美,我们掌握了音乐所描绘的内容。在此基础上,应引导学生了解各音乐要素在创造乐曲意境中所起的作用。使学生在欣赏音乐的同时,既学到了知识,又提高了音乐素养,还理解了音乐要素对创造音乐美、表达音乐情感的作用。

表现美是指学生在体会音乐描绘事物的基础上,理解乐曲可以用什么形式来表现其内容。表现音乐美有多种形式,如:语言、舞蹈、美术作品等。通过这些姊妹艺术形式来辅助、深化乐曲内容,强化乐曲的深度,丰富乐曲的表现。在教学中可以用语言、表情、舞蹈、颜色、图画等使学生理解和掌握表现美。

实践美是指教师在指导学生欣赏音乐后,让学生亲自实践音乐美。音乐的实践美,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到各种艺术节等文艺演出活动中。如:在合唱队、舞蹈

队、鼓号队、管乐队中进行音乐实践,使学生从实践中得到锻炼,而且还进一步感受了音乐美。

二、运用欣赏教学方法,培养提高学生“四美”的素质

1、要注重音乐课堂的纪律

纪律,是课堂教学的保证。众所周知,音乐课由于课程特点,课堂纪律往往不如语文、数学课。而课堂纪律的好坏是根据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程度以及班级的班风、学风来决定的。这就需要音乐教师从低年级开始,注重音乐课堂纪律。一方面可以和班主任加强配合;另一方面,应该在教学中使学生对音乐欣赏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自觉遵守课堂纪律;但最重要的,是教师的教学方法可采取多种多样的形式,以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

2、选择简便可行、适合小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

(1)闭目聆听

指学生通过闭上双眼,将注意力完全集中在听赏音乐上,并积极发挥想象力来欣赏音乐。这适合于旋律较优美、抒情、宁静的情绪以及某些意境式的音乐片段。通过闭目聆听的方式,引导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在音响中进行听赏。同时,又可充分发展学生思维想象力,让学生自然地感受了音乐美。

(2)拍手法

指学生跟随音乐及教师的拍击,拍打音乐中的各节拍。适合于欢快、活泼、热烈、紧张等情绪的歌、乐曲。教师可引导学生变换拍击较简单的节奏,并通过拍击强调歌乐曲所表现的力度较强的乐句。

(3)指挥法

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运用正确与灵活多变的指挥来听赏音乐。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为例:学生边听、边模仿教师指挥,而教师则用刚劲有力的二拍子的指挥图式,使学生体会歌曲的雄浑之美。教师还可以用灵活多变的形式来指挥,使学生从音乐欣赏中体会音乐的各种情绪与表现手法。

(4)乐器演奏模仿法

指教师在引导学生欣赏各种类型的器乐曲时,出示相关的主奏乐器挂图,并指导学生用投入的演奏姿势来参与音乐的方法。

(5)律动与舞蹈

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跟随教师或自创律动、舞蹈动作的表演来参与音乐的方法。让学生在理解了乐曲描绘的内容后,自己跟随音乐创编律动、舞蹈表演的形式来参与音乐。通过这种形式,还培养了学生对音乐的表现力和创造性思维。

3、培养音乐鉴赏力应注重适时对各阶段音乐知识进行总结

在小学音乐教学的任务中,要求在低年级阶段,要注重总结学生在欣赏中所感受音乐的优美、悦耳。体会旋律、节奏、速度、力度、音区、音色等表现手段。辨别音乐作品中轻快、热烈、活泼、优美、雄壮、庄严、诙谐等气氛。感受进行曲、舞曲、摇篮曲等常见体裁的特征。通过对以上音乐认识的分类总结,可以把学生散乱的认识归纳到一起,强化认识,并通过总结对比,辨别各种不同的情绪及所学的体裁;在中年级中,应总结在音乐作品的欣赏过程中所了解的一些旋律的初步知识( 如:旋律进行的方式、特点和一般的表现意义等) ,总结了解人声分类的常识及声乐的各种表演形式和民族五声调式音阶的基本特点;而在高年级中,应着重总结学生对各种音乐的表现手段,和声、调式、调性等的掌握。能感觉和声、调式、调性在音乐中表现情绪、气氛和情感的效果。能对作品中的旋律、节奏等特点作简单分析。总结学生对西洋乐器和我国民族乐器的掌握和认识。那么,又怎样对教学进行总结? 我认为,在教学实践中可以这样做:

(1)音乐专题课

“人声分类知识专题课”、“民族调式专题课”、“西洋乐器专题课”、“中国民族乐器专题课”等等。教师可在该教学阶段的学习结束后,进行音乐专题知识的综合总结课,并准备相关音响、图片、文字、录像对该阶段的知识进行总结,加深、强化学生的理性认识。如:“声乐表演形式专题课”,先组织学生复习声乐的各种表演形式,再通过音响、录像等资料分别欣赏独唱、对唱、齐唱、轮唱、合唱、二重唱、表演唱等等。并在每一种声乐表演形式结束后,组织学生利用学到的知识讨论、总结、归纳其音乐特点。这样,就使学生在前一阶段中所学到的散乱的知识逐渐形成一组完整的概念,最后,教师再播放几首不同声乐表演形式的歌曲,让学生进行辨别。这就使学生从理性认识飞跃到了实践,并能从感性认识中正确区分声乐的各种表现形式。通过音乐专题课,更利于总结并更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水平。

(2)小组民主评议课

指教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通过对所欣赏的乐曲提问题,组织学生展开讨论音乐的课程来进行总结。通过小组评议课这种方式进行总结,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和集体智慧。经过小学阶段的音乐欣赏教学,使学生对音乐的感性认识逐步提高到理性认识,使学生能对内容浅近、手法简洁、形象鲜明的声乐、器乐作品作简单的分析,使学生运用已学过的知识及音乐的想象和联想,表达自己对音乐内容的感受和认识,使学生具有初步的感受音乐和鉴赏音乐的能力。

总的说来,小学音乐欣赏教学是很重要和必要的。而音乐欣赏课通过对各种歌、乐曲的欣赏,为同学们积累了对音乐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享受了音乐创造者们丰富的劳动、智慧成果,把学生引入了音乐艺术的殿堂,丰富了同学们的音乐知识,提高了音乐素养,培养了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和高尚的情操,把以往单纯的以学习歌曲为主的音乐教学形式,提高了一个档次,是音乐教学的进一步深化。

上一篇:高中生自我介绍一分钟下一篇:高中生演讲稿青春励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