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反例教学初探

2022-12-10

第一篇:高中数学反例教学初探

高中数学分层教学初探

摘 要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两级分化的问题极为突出,要改变这种状况,因材施教显得极为必要。然而,鉴于各种主观及客观的原因,不少教师的因材施教只是停留在口头上,并没有落到实处。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是使全体学生共同进步的一个有效措施,也是因材施教落到实处的一种有效的方式。分层教学就是承认学生之间的差异,重视学生之间的差异,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学生的差异,使各层次学生都能在各自原有基础上得到充分自由地发展。

关键词 高中数学 分层教学 课堂 差异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1分层教学的理念

分层教学是指根据不同层次学生学习水平的差异,确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实行分层施教、分层测试评价。在教学过程中形成一种促进各层次学生不断递进的机制,开发学生潜能,发展个性,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

分层教学从大的方面看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分层走班,一种是分层不走班。目前普遍采用的,是分层不走班,它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在一个年级中分出若干个“优班”(或称尖子班、实验班等),其余的称之为普通班(或平行班);另一种就是根据同一班级学生基础、能力差异的实际,将同一个班的学生分成若干个层次,采用分层要求、分类推进的一种教学模式。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重点谈谈在所教班级中,如何有效开展高中数学的分层教学。

2实施分层教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教学论专家认为,教学要求与学生可能性之间的矛盾是推动教学过程展开的动力,两者如果处于比较协调的情况下,教学过程便能顺利展开,学生的学习质量就能有效提高;反之,当两者之间的矛盾统一性被破坏时,教学过程就不能有效展开,学生的发展就会受阻,各种类型的学业不良就会发生。由于学生学习可能性水平的差异,不同层次学生乐意接受或只能接受不同层次的教学过程。

为了解决整齐划一的教学要求与参差不齐的学生学习可能性之间的矛盾,“教”要适应学生的“学”,学生是有差异的,教也要有差异,因学定教,因材施教,不能以牺牲一部分人的发展为代价来求得另一部分人的发展。

分层教学将学生的差异作为可供开发利用的教育资源,以推动各层次学生的合作学习,促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积极互动关系的建立。在分层教学过程中,不同层次学生在各自学习“最近发展区”有所发展,人格受到尊重,个性得到发展,素质得到提高。

3分层教学的实施

3.1遵循学生自愿,因能划类,依类对学生分层

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数学基础、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学习成绩的差异和提高学习效率的要求,结合教材和学生的学习可能性水平,再结合高中阶段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及性格特征,按教学大纲所要达到的基本目标、中层目标、发展目标这三个层次的教学要求,可将学生依下、中、上按2:5:3的比例分为A、B、C三个层次:A层是学习有困难的学生,B层是成绩中等的学生,C层是拔尖的优等生。分层次教学的主体是班级教学为主,按层次教学为辅,层次分得好坏直接影响到“分层次教学”的成功与否。为此,对学生进行分层要坚持尊重学生,师生磋商,动态分层的原则。

3.2备课分层

在备课时,根据学生的A、B、C三个层次,按大纲要求和教材内容确定不同的教学目标,设计不同的训练内容和不同的课堂活动程序。

3.2.1教学目标分层

A层:对A层学生按高考要求进行教学,使学生具有较高的数学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更重要的是揭示其内部联系及规律,把形式的、表象的、离散的知识组合成有机的、严密的结构体系。

B层:对B层学生要求应达到大纲中的较高要求,要教会学生掌握所有的数学概念、数学原理、数学法则等知识要素,为学生进入高一级学校学习打下基础。

C层:对C层学生要求应达到大纲中规定的基本要求,以会考、就业预备知识的教育为目标,立足课本知识、注重实效,教会学生如何听课、如何完成作业、如何复习与小结,为学生终身学习打基础。

3.2.2教学设计分层

教师在课前设计好三个层次的问题、例题、习题,供上课时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提问、讲解、练习之用。三套习题的层次通过题目的难度、学习水平的高低来区分,有时还体现在题量的多少上。

3.3创造良好的环境

无论任何方案,免不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协调,而实施分层次教学,师生之间的关系是一个重要条件。有良好的师生关系,才能创造出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分层次教学中的分法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其指导思想是变传统的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是成绩差异的分层,而不是人格的分层。为了不给差生增加心理负担,必须做好分层前的思想工作,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讲情道理。分层次教学的原则是在完成《大纲》任务的前提下,对学生个体要求有所不同,使学生心理平衡,互相帮助,形成一个团结友爱的集体。

作为合格的教师必须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民主的教风,要敢于承认工作中的不足,在学生中树立威信,要注意师生感情的交流,注意信息反馈,不断纠正工作中的失误和偏差。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创造出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3.4课堂教学层次化

课堂教学是教与学的双向交流,调动双边活动的积极性是完成分层次教学的关键所在,课堂教学中要努力完成教学目标,同时又要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保证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学有所得。从旧知识到新知识的过渡尽量做到衔接无缝、自然,层次分明。

实践证明,对学生分层教学,既有利于增强学生主体参与意识,激发学生兴趣,又有利于教师适当调整教学节奏、授课重点、难点,既能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发挥学生的探索精神和独创之见,又能促进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

第二篇:高中数学有效教学初探

西安交通大学苏州附属中学 纪尧兵

【摘 要】课堂有效性教学是教学进度与教学质量的保障。在新形势下高中数学教育改革面临着方方面面的问题。本文针对高中数学课堂有效性教学,简要阐述了课堂教学效率的含义并构建了在高中数学课堂中实施有效教学的策略。

【关键字】高中数学 课堂教学 教学效率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对数学应用性人才的需求日益广泛。高中数学教学应该以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数学学科素养为重点。课堂教学是高中数学教育的主要阵地,为此教师必须能够适应创新教育的要求,严格按照新课程理念,不断地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而要保证课堂教学改革的顺利开展首先应当保证课堂教学的效率。

一、新课程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含义

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变化,强调了要使每一位学生都能有效地学习,使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尽可能充分的发展。这里的发展指的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协调发展。通俗地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课堂教学效率成为指向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所在,它的提倡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教学任务要求。要求我们教师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精心设计、合理搭配教学内容,在最短的时间内产生最大的教学效益。

二、高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对策

1、教学内容与学生任务的合理安排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要求指出,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安排,要精、要恰到好处、要管用。要求教师把内容教“活”,让学生学活。教学内容的合理安排是教学效率实施的保障。在教学中只有教师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认真把握教材,提出重难点的规划,从而明确课堂教学任务,以期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做到不浪费课堂教学时间,完成应有的三维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安排上,教师应当做到如下两点:

1 1.1教学内容的合理安排

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教师应当根据自身教学经验,进行分类总结,力求突出重点与难点。在内容的安排上应当明确教学目标与教学目的,应当力求全面与科学。只有通过教学目标的引导,建立教学体系,才能准确的进行教学规划,从而使课堂效率得到保障。在平常教学过程中,对于规定的教学任务应灵活运用。我们的教学目标是尽量让每个学生都能掌握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实施有效教学,不是简单地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当然能完成教学任务更好。如果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加快教学节奏,有时会得不偿失。

1.2学生任务的合理安排

对学生任务的安排既是对教师教学内容的合理实践,又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途径。合理规划教学任务可以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并检测教学质量。 因此在教学任务的规划上,学生的任务尤其重要。在教学任务的规划上教师应当明白,学生需要完成什么任务,在教学内容的指导下学生应当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程度等等。只有充分对教学内容了解之后才能根据教学任务制定出合理的学生任务。

2.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诚然,学生拥有学习兴趣是我们教学效率提高的有力保障,学习兴趣的提高使得学生拥有对知识的渴望,使得他们能够自觉地,情愿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中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习兴趣的提高是老生常谈的问题,很多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都进行了总结归纳。但是总体看来,学习兴趣的提高应当有三种手段。

2.1提升教学活力

许多学生一开始对课堂教学往往热情较高,但是上了几节课之后就兴趣骤减,使得教师不能顺利开展教学活动。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许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讲解较为死板、沉闷,不能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针对教材特点,结合课堂学习目标,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其实,数学是一门应用学科,在我们生活中的运用十分广泛,教师可以通过它的“应用”效应,把它们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使得枯燥的教学内容离学生更近,离他们的生活更近,这样可以提升他们的学习兴趣,使得他们更易学习并善于探索思考。

2 2.2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不是被动地接收知识的“容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积极地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教与学的整个过程,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使得学生能积极主动地获得知识和提高能力。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育假若没有帮助学生在青少年早期就在某些活动中表现自己的力量和才能,那么这样的教育就不完善。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于各种教学设备向学生提供能够突出知识特点的直观材料,挖掘他们自主探索的潜力。另外,教师教学设计中,要精心设计问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学生创造自我表现的机会,让学生把所学知识融会贯通,使学生置身于自主学习的情境中。目前我们经常采用的主体性课堂模式有:引导探究式、问题讨论式、指导自学式等。

2.3教师个人魅力在教学中的体现

研究发现,教师的个人魅力占据学生对教学兴趣的60%以上,意思是说学生容易根据个人对教师的喜好程度来决定他们对教师所授学科的兴趣。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个人魅力的运用尤为重要。教师的个人魅力可以通过很多途径来实现,如教师个人形象,教师处事态度,教师观念等等,总的来讲富有亲和力和教学富有感染力的教师往往受学生的欢迎,这类教师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他们使得学生容易接纳。这就要求我们教师注重个人素质与良好修养的养成。

3、合理评价制度的建立

合理的评价制度应当基于充分保证学生个人创造力与学习兴趣的基础之上,评价只是对教学起指导作用,而不应当作为衡量学生个人素质的主要指标。高中数学课改意见中对“考试与评价”作出了具体阐述,它指出了对学生评价的内容与评价原则。在课堂教学中,课堂是教师采集评价素材的重要来源,对学生合理性、积极性的评价不但可以检测学生的学习掌握程度,同时也是教师制定教学任务的风向标,教师可根据评价结果真实的了解教学情况,从而进行不断的总结,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使得教学能顺利的完成,保证了课堂教学效率。

在教学评价制度建立中,教师应当从以下两点入手: 3.1学习成绩合理评价制度的建立

学习成绩评价是评价制度建立的重要部分,其真实地反应出课堂教学

3 成果。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根据教学任务的要求进行合理性评价,通过评价反馈教学面貌。在课堂评价中,教师可针对反馈表进行评价总结,将评价中反映的问题进行归纳、分类、整合,得出教学中所存在的缺陷,集中的反应了教学问题,再针对具体情况进行补缺。

3.2学生自我评价体系的建立

教学评价体系不仅仅是针对教师的评价,其重要构成部分还包括学生的自我评价。构建学生自我评价可让学生保持健康向上的心态,能有效的帮助学生了解自身情况,得知自己学习中存在的不足,进而根据自己的优势与弱势取长补短,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深更透!同时学生从评价中可以得到成功的体验,激发自身的学习动力。教师应是学生自我评价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 教师应指导学生确定评价标准,帮助学生理解评价标准的含义,明确自我评价的内容,使学生能将评价标准转化为评价行为,明确把握自己的行动方向。 同时教师还应指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与学生分享成长的责任,帮助学生成为独立的终身学习者。教师还可以为学生提供诊断,协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反思。

三、结束语

总之,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应当以教师自身策略的建立为主,以培养和发展学生学科综合能力为宗旨。因此在进行课堂教学效率提高的基础上,教师应当以学生全面发展为前提,遵照其目标发挥其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并根据班级与高中课堂教育学科的实际情况,善于进行经验性总结与积累,从而建立科学的课堂教学效率提高策略。高中数学教育是一门科学学科,教师应当根据学科特点建立符合本学科的效率提高策略体系,加强同行间的经验交流,从而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第三篇:高中数学教学经验初探

摘要:在传统教学中,常常采用老师台上讲,学生老老实实听的一成不变的教学方法,教学氛围紧张,应该缓解教学压力,采用新颖多样、科学高效的教学方法。本文通过分析影响英语语言教学质量的因素,提出改善措施,以达到提升英语语言教学质量的目的。

关键词:英语语言教学;教学质量;提升措施

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家间的交流不断加强,英语最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使得社会对外语人才的要求 实用性大大增强。而现阶段我国大学英语教育过于理论化和应试化,使得教师对于英语教学望而却步,学生对于英语学习大感无奈。面对诸多的英语语言学教学问题,如何提高教学质量,是英语语言教学的重中之中。

1.提升大学英语语言教学质量的重要性

英语语言学课程作为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基础必修课,有其重要的原因。该课程要求系统的传授现代语言学知识、提高学生英语学习能力、激发学生对从事语言研究的兴趣、了解人类语言研究的成果、培养语言意识,有助于开拓学生的思路和视野。在以后的升学和就业中,英语会作为升学考试、用人单位招人的硬性指标。在毕业论文的撰写过程中,英语作为一们通用语言有其独一无二的优势。

2.影响大学英语语言教学质量因素

2.1教师方面

教师在知识层面得积累,直接关系到实践教学活动的成败。教师团队的专业素养使得教师团队具有团队精神,能够积极合作,提高个人专业技能,影响教师知识体系的构建,从而影响教学效果。作为一名老师要考虑到我国高校英语语言教学的实际性。

2.2学生方面

目前的学习环境导致学生学习的动机不够明确。在大学中,学生认为学习英语知识是为了应付考试,为了完成学校要求的学位等级考试,或者为了达到毕业之后就业要求的语言门槛。种种恶劣的环境导致大学生学习压力和学习负担很重,更有甚者对英语产生抵触情绪,缺乏学习的主动性。

2.3大学英语语言教学与课程设置方面

在大学中,英语语言学是一门包括心理学、文学、翻译、文化、语言教学、社会学、计算机等学科的专业课。国内编著的英语语言学教材相对较少,并且部分教材内容陈旧,缺少最新的研究成果;有的教材虽然内容较全,但是教材生词和专业术语较多,难以被学生理解。现有语言学教学方法主要采取满堂灌的方式,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而教师的角色任务是根据某一社会所规定的教育目的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去培养人才。

3.改善大学英语语言教学质量的措施

3.1提高教师的英语语言教学水平

教师要时常对自己的教学内容进行反思,并且能够及时的补充各方面的知识,加强与其他老师的交流。从而具备上课要求的能力和基础知识水平。这样教师才能在英语课堂上运筹帷幄。教师学会使用现代教学技术,充分发挥网上资源,拓宽学生学写的渠道。

3.2采用多样式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英语语言学习的兴趣

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授课方式,科学的引进教学理论和方法,寻找适合的教学实际。教师可以在英语语言学上采用的授课方式有很多,例如任务式、讨论式等等。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从以内容、知识为中心的教学向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转变,从传授知识为中心向以培养能为中心的模式转变,积极培养学生英语语言学习的兴趣。

3.3优化教师知识体系

作为老师首先要完善自身的英语语言学理论知识的体系,注重理论的积累。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注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英语语言学教师要总结实际的教学经验,从而使理论素养有所提高,反过来再科学有效的指导教学实践,这样就可以用丰富的教学经验指导学生高效愉快的学习英语这门语言。

3.4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

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学习态度。态度是关系到英语语言教学的成败。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只有学生端正学习态度,热爱学习,才能使语语言教学水平得到提高。并且鼓励学生勇于尝试实践。课堂教学尽量体现学生的实际需要,为学生的语言学习提供实践机会,使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导者。

3.5建立良好的英语语言学习氛围

在课堂上,学生可以通过口头演示、情景再现、讨论、即兴演讲、辩论等多种多样的形式进行自由发挥,力求学习形式的多样化,活跃课堂气氛。将日常生活与英语学习相结合,鼓励学生在课堂之外主动的学习。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去图书馆和网络上查找相关资料,深化课堂学习内容。营造课堂之外的英语环境,是英语学习的空间和时间上的延伸。

3.6完善英语语言教学体系

英语语言教学体系的形成是一个长期曲折的过程,它需要教师多年的经验的积累与教学的创新改革相结合。教学计划的核心是课程体系,完善的教学体系可以培养出优质的学生。目前高校的英语教学只注重

一、二年级,忽视

三、四年级的后续教学,学生无法达到使用英语的水平。因此,应该完善英语语言教学体系。

3.7选择合适的英语语言学教材

在选择教材时,要根据学生自身的学习情况,选择合适的教材。即要考虑到教材内容的编排是否合理,又要考虑到教材内容的新颖程度如何,是否贴和时代的主题,还要考虑到学生是否能够接受其难以程度,要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使学习效率最大化。

结论

总而言之,高校英语语言学的教学是我国英语教学体系之中最重要环节。面对我国英语语言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我们应该认真分析,仔细探讨,竭尽全力的寻找解决的方法。科技的技术发展为英语语言教学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教师改变以往传统的教学观念,根据学生的需要,并且与教学目的相结合,寻求合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高英语学习效率。希望在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下,大学英语教学质量能够得到稳步的提升。(作者单位:凯里学院)

参考文献

[1]钱征宙. 影响大学英语语言教学的因素[J]. 语言学研究. 2011(01).

[2]彭杰. 大学英语教学质量的措施浅析[J].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 2013(08).

[3]左琳. 语语言学教学问题及对策[J].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3(08).

[4]张廷. 谈高校英语语言学教学问题及对策分析[J].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0(2).

[5]潘海鸥. 语语言学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2(02).

[6]朱瑶瑶. 校英语语言学教学问题及对策[J]. 赤峰学院. 2011(08).

第四篇:高中数学分层教学实施策略的初探

摘要:教育的目的是育人。对于不同的学生,要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学习效率。本文论述分层教学理论的定义与指导思想,并详细阐述了实施"分层教学"的策略,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关键词:高中数学 分层教学 策略

传统数学课堂,教学上主要表现为教师“一言堂”或者优等生与教师间问答的互动,而后进生不能得到很好的思维锻炼,往往成为课堂的旁观者。根据素质教育理念和新课程改革要求,需要教师在承认学生有差异的前提下,对同一班级的学生因材施教,实施分层教学,提高教育质量。

一、分层教学理论的定义

学界一般把分层教学定义为:教师按照学生已有的潜力倾向、学习能力、认知水平、知识结构、社会理想等方面的差异,采用科学的评价理念把学生划分成知识水 平接近的群体并实施不同的教学方式,在教师合理的分层措施及集体成员间的互相作用中,各个群体均得到提高与发展。也有人称之为能力分组教学、分类指导教 学。它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与智力测试分数划分成水平不同的小组。实施过程中采用:①了解差异,分类建组;②针对差异,分类目标;③面向全体,因材施教;④ 阶段考查,分类考核;⑤发展性评价,不断提高的实施方针。

二、分层教学的指导思想

“分层次教学”的指导思想是以“循序渐进、因材 施教”为原则,强调教师的教要适应学生的学。而学生在各个方面都是有差异的,因此教学过程也要有相应的差异。根据差异,将学生可以分为不同的层次,教学也 可以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要最大限度地尊重并开发利用学生的差异,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分层次教学是一种重视学生间的差异,一个老师的 “教”努力适应全体学生的“学”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教学目标、内容、途径、方法、评价和反馈上都要区别开来,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取得 相应的进步。分层教学中的层次设计,就是为了适应学生认识水平的差异,根据人的认知规律,结合学生之间的差异将学生分为不同层次进行教学。兼顾每个学生, 缩小学生之间差距,取得整体进步。

三、高中数学分层教学的实施策略

1.教师备课进行分层

对学生进行分组后,教师在备 课时便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层备课,在备课的过程中,对A、B、C组的同学分别提出不同的要求,这必须在备课时体现出来。这样在实际的教学中才能做 到有的放矢,不至于使分层教学流于形式。哪些内容对各个组是必须掌握的,哪些内容是只作了解的,对不同小组在作业上有些什么不同的要求等,这些都必须在备 课时充分考虑。

2.学生逻辑智能进行分层

实施分层教学,教师首先要对学生的能力情况做到充分了解,做到心中有数,这样才可以做到 有的放矢,对学生做到显性和隐性的分班分层。显性分层是按照学生现有的数学学习水平以及能力即逻辑智能进行分班;隐性分层是根据学生的内部分层,对同一个 班级内部的学生按学习成绩、学习兴趣、学习能力的高低进一步进行分层。对于这些情况教师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

3.预习要求进行分层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课前预习成为教学流程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针对高中生学习的目的性、自觉性明显增强,数学阅读理解能 力有所提高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对学生的课前预习提出明确的要求,在课前预习时,我们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适当的预习指导,设置不同的预习要 求,从而获得了较为理想的预习效果。比如,在布置预习任务时,可要求A层学生主动复习旧知识,基本看懂预习内容,试着完成相应的练习题,不懂时主动求教同 学,带着疑问听课;B层学生初步理解和掌握预习内容,参照定理、公式、例题的推演自行论证,完成练习题;C层学生深刻理解和掌握预习内容,定理公式要主动 推导,例题要先行解答,能独立完成相应的习题,力求从理论和方法上消化预习内容,并能自觉帮助别的同学。

4.布置作业进行分层

当 某节课或者某知识点教学完毕后,需要通过训练来巩固,因此作业布置是高中数学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环节。但是,从过去的作业布置情况来看,如果采取“一刀切” 的课后作业方式,那么就会出现A组学生“吃不消”、C组学生“吃不饱”的现象。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状况,有针对性地布置课后作业,分为三个等级:(1)A 组学生为基础性作业,以课后练习题为主;(2)B组学生以基础题为主,同时布置可供选择的拔高题目;(3)C组学生除了完成基础性作业之外,还应适当完成 综合型题目。对于作业的布置,教师需精心、谨慎,一般以20~30分钟之内完成为宜,否则将造成学生的厌烦情绪,影响作业质量。通过分层布置作业的方式, 充分考虑不同学生的能力水平,给学生更多自主选择的空间。

5.学生的考试进行分层

考试是检验教学效果的一种重要途径,可以直接地 反应近阶段教学工作的成效,对于高中阶段的数学来说,借助考试可以发现基础知识掌握的欠缺以及学生数学思维方式运用不足的地方。我们可以将考试设置为月 考、期中考试、期末考试。月考中,主要设置基础性试题,主要考查学生近期的基础知识运用情况。期中考试教师可以设置两套不同难度的试题,按照学生的实际情 况进行选题测试。期末考试实行统一试卷测试,考查学生一学期个人能力的变化,之后再对分层进行重新调整。

6.评价分层

最后对学生 的评价也要进行分层,以各层次学生在原有知识水平上的进步程度来作为评价学生的一个基准,根据不同层次的提问、练习、作业等,对学生及时做出评价。除了这 种横向的评价外,还需要进行纵向比较,对于各层次有进步的学生及时给予表扬,让进步较快的学生升入高一层次,以鼓励低层次学生更加努力学习。

四、总结

实施分层教学,要始终把学生作为教育的主体,因材施教。有利于促使学生个性发展;有利于学生知识、技能、智力、能力等因素综合协调发展;有利于教师分层 推进教学内容,培优辅差,进而提高学生课堂教学效益。层次教学的发展仍需要不断地研究探索,更需要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发展完善。

文章由论文代写http:///整理提供,特别鸣谢代写essayhttp://lunwenbaidu.com/

第五篇:新课改下高中数学教学初探

成都市新都区香城中学数学组

前言: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的制订,标志着我国中学数学课程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从理念、内容到实施,都有较大变化,这就向我们广大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方式方法上提出了较大挑战。本文浅谈了在新课程标准下高中数学教学方法初步探索,希望能抛砖引玉。

首先我个人认为要更好的调整新课标下的教学方式方法,必先了解其基本理念,知已知彼,才能百战不殆。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注重高中数学的基础性

在新课标的课程框架中,所设5个模块的必修内容是一个高中毕业生所应具备的最基础的数学知识。选修系列1和选修系列2又是选修系列课程中的基础内容。必修内容包括了原高中数学中的集合,初等函数(幂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和三角函数),不等式,数列,立体几何初步,解析几何初步。选修系列1和选修系列2的共同内容有:常用逻辑用语,圆锥曲线与方程,导数及其应用,统计,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从以上所列出的高中数学课程的大部分内容,不难看出新课标仍然十分重视高中数学基础知识的教学,以及基本技能和能力的培养。

(二)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

高中数学新课标指出: “高中数学课提倡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和“数学对推动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并在选修系列3和系列4中开设了《数学史选讲》,《统筹法与图论初步》,《风险与决策》等专题。使学生在追寻数学发展的历史足迹的过程中,能够看到数学知识形成的过程和发展的趋势,也就是能够触摸到数学知识的来龙与去脉。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真正体会到数学本身的需求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数学发展的原动力,逐步形成正确的数学观。在数学美的熏陶下,不断提高学生的美学素养。在数学家的勇于创新,追求真理的奋斗精神的鼓舞下,正确规划自己成才的蓝图,不断完善自身的全面素质。在对我国古代数学史的学习中,使学生感受到我们的祖先的聪明才智和他们对数学发展立下的不朽的功绩,从而激发他们强烈的民族自豪感,爱国主义的激情,以及奋发图强,振兴祖国的豪情。

(三)多样课程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

高中数学新课标,不但为全体学生的发展构建了共同的基础---必修的5个模块的数学基础知识,还提供了多层次多种类的课程内容安排,为不同的学生提供了自主选择和个性发展的空间: 如果一个学生对文史类的知识有浓厚的兴趣,他就可以在保证必修课程的内容学习的前提下,选修系列3中的“数学史选讲”专题,在数学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去探索,以丰富自己的史学知识。如果一个学生对数学有兴趣,又有进一步提高的要求,他就可以在选修系列3和选修系列4中,选择他有兴趣的专题去学习,以进一步提高他的数学素养,为大学的学习打下更加坚实的知识与能力的基础。如果一个学生由于种种原因不准备报考大学,他就可以在高中阶段只学完必修课程的基础内容。对于那些确有数学天赋的学生,选择的种类就更多了:偏爱计算机的学生,可以选修“信息安全与密码”专题;想当老板或想将来从事金融行业的学生,可以选修“风险与决策”专题……。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对选修课程进行自主选择,必要时可以进行适当地转换与调整,这对学生依自身的具体情况,为自己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计划的能力的培养是十分有益的。

(四)为教师业务素质提高构建了平台。

高中数学新课标规定:高中数学课程必须把数学探究,数学建模的思想,以不同的形式渗透到必修选修的各个模块和选修的各个专题中去,并且在高中阶段至少安排一次较为完整的数学探究课和一次数学建模活动。这样的教学内容决定了传统的只由教师单纯讲授的教学方法不再适用,教师必须在教学中贯彻“以学生为本”的原则,采取在教师的引导下,合作交流的新教学方法。像这样新课标增加了不少新内容,这就给任教多年的高中数学教师提出了知识更新的要求。高中数学教师专业的进修和自我素质的完善就显得更加必要。这里所指的专业进修,不仅包括高中数学课程新增内容的学习,还包括心理学,数学教育学和教育哲学,以及现代信息技术等的相关知识。

综上可看出《新课标》倡导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的学习方式,以人为本,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在教师引导下的再创造。在课堂教学中,要抛弃教师一统天下的传统教学观念,教师的职责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就要求我们尽快地适应新旧课程过渡,由传统型教师向新型教师转换。我们应充分考虑数学学科特点,以及高中学生心理特点,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培养学生自主探索、与人合作的良好品质,为学生终身发展打下良好基础。就此我们可以在教学方式方法上作如下试探。

一、新课标准下高中数学教学方式

虽然新课标倡导自主探索,但这绝不意味着要以探究式教学为主。一般来说,高中学生要探究出某个数学问题或者定理,需要花费大量时间,而这绝不是能在短短之几十分钟内就得到解决,而且就是要探索也要有较扎实的知识基础,高中学生主要任务还是学习前人知识与方法,任何脱离知识基础的探究都是盲目的。应该承认,讲授式教学不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但对学生掌握知识基础不失为一种效率较高的方式,但是,它不能和“填鸭式”教学简单地划上等号。讲授式教学也有其优越性,当代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关于讲授教学法研究很好地说明这一点。新课程倡导积极主动、勇于探索学习方式,其关键在于要培养学生探究意识。因此,教师首先要有强烈探究意识。有些教学内容或问题适宜学生探究,教师应该组织学生去探究;开展一些课外探究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历程,体会到发现乐趣与学习魅力,发展他们创新意识;有些时候,教师适时地对某个数学问题或知识点作拓展。甚至是一句话,也能激发学生探究之欲望。

二、新课标准下高中数学教学方法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新课标中数学强调数学化、数学情境,作为教师要有一堆数学情境,有引导学生经历数学化过程之经验。数学教育提倡在情境中解决问题,教师要学会创设情境,把教科书知识转化为问题,引导学生探究,帮助学生自己建构知识。一堂生动活泼具有教学艺术魅力的好课犹如一支婉转悠扬之乐曲,“起调”扣人心弦,“主旋律”引人入胜,“终曲”余音绕梁.其中“起调”起着关键性作用,这就要求我们善于在课始阶段设计一个好的教学情境,引领学生进入数学殿堂,展开思维翅膀,开启智慧大门。

2、准确定位新增加内容

高中数学课程增加了一些新内容,对于这些新增内容,肯定普遍感到难教。一方面,这些新增内容不像老教材内容那样轻车熟道,另一方面,对新增内容标准把握不透。新增内容是课程改革亮点,它具有时代感,贴近社会生活,所以我们要认真钻研教材和课程标准,把握标准进行教学。达到对新增内容渗透适度,从老向新过渡转化自然。例如,对导数内容,不应只是要求学生掌握几个求导公式,进行简单求导训练,而应首先通过实际背景和具体应用实例了解,通过研究增长率、膨胀率、效率、密度、速度、加速度、电流强度、切线斜率等反映导数应用的实例引入导数概念,引导学生经历从平均变化率到瞬时变化率过程,知道瞬时变化率就是导数。通过感受导数在研究函数和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体会导数思想及其内涵,帮助学生直观理解导数背景和思想,使学生认识到,任何事物的变化率都可以用导数来描述,要避免过量形式化的过程练习.又如,欧拉公式内容,应引导学生探索发现欧拉公式的过程以及对欧拉公式证明的理解,帮助学生体会数学家的创造性工作,关注学生对拓扑变换的映象和直 观理解.例如,把拓扑变换理解为橡皮变换,不要引导学生追求拓扑变换形式化定义应注重对拓扑思想方法介绍。

3、培养学生良好思维习惯

数学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数学来源于实践而又应用到实际生活。新课程中突出体现了数学知识 “生活化”,使数学学习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现实,让学生深刻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数学“源于现实,寓于现实”。同时,新课程中更强调将数学语言、数学知识、数学思想广泛地渗透到生活方方面面,让学生真正进入到“处处留意数学,时时用数学”的意境。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应注重发展学生应用意识。通过丰富实例引入数学知识,引导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体会数学应用价值.努力帮助学生认识到数学与我有关,与实际生活有关,数学是有用的,我要用数学,我能用数学。 如人教版高中数学第一册(上) “反函数”这一节内容时,学生思维往往容易出现“混乱”,搞不清为什么有的函数有反函数,有的没有反函数。这时需要教师积极引导学生的思维,让他们知道映射是函数,反函数作为一种函数,也必须符合函数之定义,从而推导出在定义域和值域间只有一一映射的函数才有反函数。于是在习题 2.4 中求 y= x2(x≤0)反函数时能否把条件 x ≤0 去掉,结论当然是不能,如果去掉,则给一个 y 值时,就不是一个 x 值与其对应,不是一一映射,就没有反函数。上课提问时,应要求学生对问题的回答有条理性和完整性。我们要指出学生回答中的漏洞所在,不严密的回答可能会造成哪些不同结果。又如有学生在回答“三垂线定理”时说:“一条直线如果和平面的一条斜线在平面内射影垂直,那么它也和这条斜线垂直”就存在问题。因为他没有说这条直线是否在射影所在的那个平面α内,若不在同一个平面上,这个结论就是错误的。正确的应是“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如果它和这个平面的一条斜线之射影垂直,那么它也和这条斜线垂直”[见人教版高中数学第二册下]。……. 通过以上这些训练,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而且还会使学生慢慢地达到理解深刻和思维缜密。对于学生上黑板做的练习题,要及时地评讲,指出其基本知识以及思想方法上的欠缺,这不但对做题者,而且对全班同学都是一次提高。

4、发展学生创新意识

新课标在基本理念中倡导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并指出“学生数学学习活动不应该只限于接受、记忆、模仿和练习,高中数学还应当倡导主动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学习方式”。这些学习方式有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学习过程成为教师引导下的“再创造”过程。因为每册书都设立了研究性学习材料,为学生形成积极主动、多样学习方式创造了有利条件,因此我们应重视对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我觉得只利用好这儿个研究性学习材料是远远不够的,应该把研究性学习渗透到平时的教学中。应从教材的例习题和平时的练习题中,合理选材、组材,编制研究性学习素材来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的习惯,能综合应用数学知识发现、探索、提炼、研究和解决问题的品质。 例:设A,B是一个圆的一条直径的两个端点,CD是与AB垂直的弦,求直线AC与DB交点的轨迹方程。这个习题是以AB为x轴,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为y轴建立直角坐标系,设出圆的方程,建系设点后,分别求出AC、DB直线方程,然后解方程组得二直线交点坐标、再消去所设未知参数,得轨迹方程。 从这个习题的特征出发,对其作适当引申、推广、探索、创新,寻求一般规律。对这个习题作如上变换、创新研究,让学生在复习圆锥曲线时找到求交轨一类问题的一般模型,以及求解中的方法、规律。通过上述类似研究题目的训练,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只有培养这种创新数学思维,才能保证学生具有分析问题、顺利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这种能力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我们必须转变教育思想、理念,与时俱进,把培养创新人才作为我们之教育目标,将创新教育落实到课堂中去,让我们的学生不仅会继承,更能发展、创新。

总之,新课标下高中数学教学方法是一个长期艰难的探索过程,需要我们一起积极地参与,更需要我们不盲目迷信任何一种固定教学模式,大胆改革与创新,灵活多变地交叉使用不同手段带给学生最好的教学效果,也能带给我们自己驰骋的空间。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S].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部分网络评议

上一篇:高职数学教育教学探索下一篇:高中学月考试出题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