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教学工作评价方案

2022-10-25

方案的制定能最大程度的减少活动过程中的盲目性,保证各项事宜的有序开展,那么方案改如何进行书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初中教学工作评价方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第一篇:初中教学工作评价方案

初中毕业生综素评价工作方案

一、目的意义

1、实施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是初中毕业与高中招生制度改革的重要突破口。

2、综合素质评价,改变了以升学考试科目分数简单相加作为唯一录取标准的做法。

3、开展综合素质评价有利于形成素质教育实施与保障的长效机制。

4、通过实施综合素质评价,把以往的终结性评价改为全程、全方位评价学生,承认学生个体差异,体现学生个性、特长。为具有不同潜能的学生提供适合自身特点的发展平台。

5、实施综合素质评价,有利于学校坚决贯彻执行义务教育阶段的相关规定,有利于端正办学思想,让每一位学生都受到公平教育,都得到充分发展。

二、组织机构

1、初中毕业生综合表现评价工作委员会:

(1)机构:

主任:

副主任:

成员:

(2)职责

①学习评价工作的有关文件

②认定评价组成员

③对各班评价工作进行指导

④认定评价结果

2、评价工作委员会下设三个组

(1)评价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职责:对初中毕业生的综合表现进行评价

评价组下设12个小组(见附页)

(2)监察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职责:监察评价过程,接受咨询,保证评价工作的透明公正。

(3)信息处理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职责:负责对师生文字资料、数据信息的输入及教师评价、学生互评的培训,并做好保密工作。

三、评价工作程序和方法

1、评价工作程序主要有以下8个步骤:

2、评价工作方法:

严格按照《课改实验区初中毕业生综合表现评价方案》和《初中毕业生综合表现评价方案》的通知精神,做好如下七方面工作:

(5)学生互评(6)家长评价(7)教师评价

四、评价工作进度

中学2011年初中毕业生

综合表现评价主要工作进度表

时间地点工作内容组织者责任人

制定学校综合表现评价工作方案学校评价工作委员会

小会议室学校评价委员会成员,初三教师、学生、家长及有关人员学习、培训学校评价工作委员会

信息中心评价系统安装完毕信息处理组

教务室核对毕业生管理信息系统数据

初三各班教室初三学生家长培训(第8节)评价组初三各班主任

前学生数据准备工作,整理平时成绩,收集和确认特长与获奖记录,采集相片评价组各班评价小组、综合系统的其他相关设置,学生数据和评价小组教师数据导入系统并核对信息处理组

前学生、家长撰写评语,评语录入、导入系统评价组信息处理组初三各班主任

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测试,审美与艺术表现能力测试评价组

班主任撰写评语评价组初三各班主任

电脑室学生上机互评,教师上机评价评价组

完成所有数据学校评价工作委员会

小会议室审核评价结果,导出教师评语、总等级,维度等级并反馈给学生及家长学校评价工作委员会

学校受理复议申请张福杰

学校导入评价结果上报新区公共事业局教育科

总结材料暑假前上报坪山新区公共事业局教育科

五、信息采集

根据评价工作中的“五个维度和十五个要素”认真做好评价的前期准备工作,汇总整理学生日常表现,个性特长,获奖情况,成长记录,五个学期期评成绩,学生参加社团活动情况,担任班团干部情况。

六、评价等级及结果反馈

1、综合表现评价的等级

分为A“优秀”、B“良好”、C“合格”、D“待合格”四档,每个毕业班以在校生为基数,各班评为A的学生不超过40%,其他等级不设定比例。

2、评价结果反馈

评价结果反馈给学生。

七、审定评价结果,受理咨询,投诉和复议申请。

学校评价工作委员会审定评价结果,导出教师评语,总等级、维度等级,受理复议申请。

八、评价工作总结

学校评价工作委员会将认真总结学校的综合表现评价工作,形成综合表现评价工作报告并上区公共事业局评价工作委员会。

【范文网】

第二篇: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

对初中生进行综合素质评价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为确保我校初中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顺利开展,根据《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教基[2002]26号)的要求,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要以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要有利于引导学生自我认识、自我教育,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发展;要有利于引导教师转变教育教学行为,促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入、健康发展;要有利于引导家长、社会逐步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和教育质量观,从而进一步推进我校的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评价标准及要求 项目

等第

评价标准及要求

责任人

一、道 德 品 质

合格

1、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

2、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维护公德,关心集体,保护环境;

3、遵守《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4、在校期间各方面的行为要符合学校德育管理的的有关规定。

政教处 团委

不合格

违反学校德育管理的的有关规定而被学校记通报以上处分的,至今仍未撤消处分的。

二、公 民 素 养

合格

1、自信、自尊、自强、自律、勤奋;

2、积极参加公益活动和学校布置的各种有益的活动;

3、对个人的行为负责,具有社会责任感。

政教处 团委

不合格

1、在校期间不尊敬师长,不团结同学,曾经发生不文明行为的,且在师生中产生很坏影响的;

2、经常去营业性网吧,看不健康书籍,有不正当交往,且经多方教育仍不改正的。

三、学 习 能 力

合格

1、各考试学科成绩在C级或C级以上;

2、考查学科成绩在C级或C级以上

3、在各种竞赛活动中获县级以上等级奖的;

4、被评为百优少年的。

5、在各种学科比赛活动中,曾获校级以上表彰的。

学部

不合格 学习成绩差,没有完成规定的学业任务。

四、交 流 与 合 作

合格

1、平时能与他人一起确立目标并努力为实现目标探究合作的;能约束自己行为的;

2、能综合地运用各种交流和沟通的方法进行合作;

3、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学部

不合格

平时不与他人合作,性格孤癖,长期有自闭行为的;从不参与探究活动的。

五、运 动 与 健 康

合格

热爱体育活动,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达到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规定的水平,学习评价成绩较好,在校级以上各种体育竞赛中获奖的

学部 体育组

不合格 未达到国家规定的体育锻炼标准,学习成绩评价为较差的。

六、审 美 与 表 现

合格

1、能感受并欣赏生活、自然、艺术和科学的美,具有健康的审美情趣,积极参加艺术活动,在校内外文艺活动中有突出表现, 比赛中获奖的;

2、其他有突出表现的。

3、艺术课程评价成绩在C级或C级以上

学部 团委 音体美组

不合格

没有完成艺术课程的学习,音乐和美术学科考核成绩不及格或较差的。

三、评价组织

为加强对我校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的领导,学校成立初中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领导小组。

1、学校成立初中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主要职责:确定学校的评价方案,制定学校的评价程序;指导成立班级评价小组,组织并监督学校评价工作,处理评价过程中的纠纷,对评价结果进行认定;接受社会各方面的监督,对评价中出现的分歧予以仲裁;组织教师对全校的综合素质评价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形成反馈意见,指导改进教育教学;对全校初中部教师和初中学生家长进行培训,开展相关宣传和解释工作。

2、学校成立初中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委员会 组长: 成员: 主要职责:监控学校评价工作的组织与实施情况,接受学校有关投诉,进行调查并予以处理。

3、班级评价小组:各班级要成立以班主任为组长的班级评价小组,班级评价小组由班主任、课任教师及学生代表组成,小组成员5-7人。小组中的学生成员不参与评分,但应参加实证材料审核,评价细则讨论等决策过程。

四、评价工作原则

一是“三公”原则。坚持评价工作公平、公正和公开,保障对学生作出全面、客观、科学的评价。二是“三化”原则。评价主体多元化,学生、教师均参与评价工作;评价形式多样化,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评价操作信息化。学校在日常教育教学中及时把相关评价信息电子化,在评价工作中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提高评价工作的效率与客观性。三是“三结合”原则。坚持形式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共性评价与个性评价相结合,充分体现学生间个体差异和个性发展需求,促进学生的自我完善和民主、平等、合作、和谐的校园文化建设。

五、评价方法与程序

综合素质评价工作贯穿整个初中阶段。每学年组织一次,第

一、二学年在学期末进行,第三学年在5月底前结束,第三学年在评价时,既要参考第

一、二学年的评价结果,更要重视学生在第三学年的发展情况。

1、资料建设。各班级要全面建设学生成长记录档案袋。

成长记录档案袋主要记录和收集学生日常主要行为表现材料,为综合素质评价提供实证材料。实证材料必须是原始、真实、完整、全面的。学校建议主要收集以下八类实证材料:1)各类课程学生等级评价表2)考勤及日常突出表现的统计材料;3)关键性作品、作业;4)参加综合实践活动的有关记录和证明;5)各类表彰、奖励以及处分证明、证件;6)关键性评语;7)经教育行政部门或学校认可的特长鉴定;8)自我成长计划和成长小结;9)《成长的足迹》;10)学生思想品德评定表;11)家长通知书;12)学生荣誉申评表;13)《学生学习成长记录》册;14)其它有效材料。

2、评价程序:初中生综合素质评价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先由学生本人作出自我评价,上交班级评价小组。然后按评价内容标准和要求完成学生互评、教师评价等,最后评价材料如实填写于相应记录中,并将材料放入成长档案袋。

1)学生自评:学生对照标准进行自我评价鉴定。

2)学生互评:学生所在小组的每一个成员参与,集体形成评价结果。

3)教师评价:评价小组的教师,结合学生的日常表现,对照评价标准,对全班每一个学生客观、公正地作出评价量分。

4)结果合成:每个维度的评价,学生互评占20分,教师评价占30分,统一考试、考查等硬性评价结果占50分。学生自评不纳入结果合成,无统一考查的等级评价,学生互评占40分,教师评价占60分。

毕业生最终评价结果的合成:七年级评价结果占30%,八年级评价结果占30%,九年级评价结果占40%。

5)结果审定:学校评价工作领导组对评价的真实性和有效性进行全面审查并负责解释。

6)反馈与公示:各班级要及时将评价结果反馈给学生个人及家长,评定等级为A等的要公示,接受学生的质询并由班级评价小组研究后给予答复。

7)监察与投诉:对评价过程中出现的违纪违规行为,可向学校综合素质评价工作领导小组、初中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委员会举报和投诉,也可直接向县有关部门举报和投诉,学校负责调查与处理。学校在接到投诉后1周内作出答复。如对评价结果存在异议的,可向校综合素质评价工作领导小组提出申诉和请求复议;

8)对残疾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应降低标准,以体现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

六、呈现与使用

1、评价结果:初中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结果应包括两部分:综合性评语和评价等级

1)综合性评语:学生自我评语,教师综合性评语。

2)评价等级:每个维度的评价结果为A、B、C、D四个等级,分别代表优秀、良好、合格、待合格。对学生某一维度评价为D等级时应非常慎重,其材料必须的交学校评价工作领导组进行审核,对符合直接认定为A等级条件的,必须在学校张榜公示无异议后方可认定。

3)等级比例:学和毕业生最终评价均以学校为单位划分等级,其中公民道德素养维度A等级不受比例限制,其他四个维度A等占实际参加测评人数30%,B等占35%,C等占30%,D等不高于5%。

2、评价结果的使用

1)用于指导改进日常教育教学实践。

2)作为学校评估和监控班级教育教学质量的依据。

3)作为学生初中毕业的主要依据之一。

4)作为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主要依据之一。

9、本细则自2008年9月1日起施行。

七、评价制度的有关规定

1、全体师生在综合素质评价过程中要公平、公正、合理,要签订诚信责任状。

2、如学生在评价过程中被发现有弄虚作假行为的,综合素质评价

一、二项等第均为“不合格”。

3、如老师在评价过程中被发现有弄虚作假行为的,经综合考核领导小组核实,将与年终考核、职称评定、工资晋升挂钩。

以上细则未尽事宜,待后完善,解释权归校综合素质评价工作领导小组。

第三篇:唐庄初中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

唐庄初中2012年

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

根据安徽省教育厅“关于初中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指导意见” 和《宿州市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等文件精神,在总结我校教育课程改革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本校实际制订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学生评价制度的改革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实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有利于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和潜能主动发展;有利于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基础教育质量整体提高。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要以国家教育方针为指导,力求全面反映初中毕业生的发展状况,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不断提高自我教育的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促进教师、学生转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形成科学的教学观、质量观和评价观,促进学校教育教学的规范化管理。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将作为衡量学生是否达到初中毕业标准和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

二、组织领导

成立学校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委员会,全面负责组织实施本校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成员由张学堂校长为组长,鲁智勇、刘峰为副组长以及部分班主任、教师和家长代表组成,总人数为11人。工作委员会要根据《宿州市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制订本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的实施细则与具体规程,对班级的评定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接受质询、投诉和举报,及时解决评价中出现的问题,并对评价过程中的违规违纪行为进行查处。

学校各班级要成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小组。综合素质评价以班级为单位开展工作,班级工作小组由班主任和课任教师组成,总人数为5人,其成

员给本班学生授课时间不能少于一年。工作小组根据学校制订的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实施细则与具体程序,完成本班学生综合素质的具体评价工作。

三、评价内容和标准

1.要坚持以发展的观点来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注重评价主体多元、内容多元和方法多样。评价要体现学生间个体差异和个性发展需求,做到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共性评价与个性评价相结合。 本方案根据《宿州市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中提出的有关基础性发展目标为基本依据,结合本校中学生发展实际,将学生综合素质划分为五个方面,即公民道德素养、学习态度与能力、实践与创新、审美与表现、运动与健康。具体评价要素与评价标准详见《宿州市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操作表》。

2.班级评价必须参考初中各学期学生发展素质报告单、学生成长记录册、以及学生自我评价和同学评价的结果,并经集体讨论,力求实事求是,客观公正。

3.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呈现包括两部分:⑴综合评语。主要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整体性描述,尤其要突出学生特长、发展潜能以及所取得的成绩。⑵等级呈现。学生综合素质每个方面的评价结果分为A、B、C、D四个等级,分别表示为优、良、合格、待合格。凡评为A等标准或D等标准是指符合该项所规定的条件要求。B等标准和C等标准由各校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对学生某一方面表现评为“待合格”时应非常慎重,并要提出书面的发展性指导意见,其评价的实证材料必须报学校评价工作委员会审核。

四、方法步骤

1、评价工作整体步骤安排:

(1)准备阶段,主要工作任务是成立机构、研制方案、建立制度、宣传动员和学习培训。

(2)实施阶段,主要工作任务是开展评价业务培训、明确操作规程、班级试点评定、全面实施评价和结果审定。

(3)反馈结果阶段,按规定公示有关评价结果,学校向学生和家长反馈评价结果,向上一级教育行政部门上报学校全体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

2.要采取多种形式对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广泛宣传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各评价主体都要认真学习、领会各项评价指标的内容,统一评价标准,明确操作要点。

3.学校开展评价工作的程序与方式:⑴组织学生自评,家长参与,并签名。⑵组织同班学生互评。⑶班级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小组通过集体讨论,客观、公正地评定学生的综合素质等级,并作出综合性的描述。评定时应充分尊重学生的自评与互评,避免以偏概全。⑷学校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委员会要关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的全过程,审核毕业班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结果。

4.学校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所依据的实证材料,建议主要提供以下实证材料:学科学业成绩;关键的代表性作品、作业或照片、复印件;研究性学习、劳动技术等综合实践活动的有关记录和证明;经教育行政部分认可的表彰、获奖证书;关键性评语(班主任、课任老师);学生自我描述的材料。

5.对评定结果实行校内公示。评定结果只公示A等级的学生,其余等级通知学生本人及其家长。公示时间为1周。如有异议,学校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委员会接到举报或申诉后,应及时进行调研处理。公示结束后,学校把评定结果记录在“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登记表”上,并签名盖章,以上材料归入毕业学生档案袋。

6.学校将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按规定的格式汇总后,加盖学校公章,根据业务管理关系,按统一规定的时间报送招生主管部门。

7、对残疾学生实施综合素质评价时,应本着人道主义精神,适当降低标准,体现人文关怀。

五、制度保障

1.学校在开展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时,应体现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实行全员学习培训制度、严格的公示制度、诚信制度、评价质量监控制度、举报申诉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等。

2.建立健全评价研训制度,加强对学校评价工作的指导,认真组织开展评价培训活动,不断完善我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学校要组织全体教师学习本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实施细则。帮助班级评价工作小组成员掌握各项评价指标的操作要点、统一评价标准和操作程序。学校各职能部门的工作要与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有机结合,通过研训和各自职能的发挥,共同营造健康的校园评价文化氛围。

3.建立健全诚信服务制度。学校参与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的有关人员,要签订诚信协议并建立诚信档案。同时采取有效措施,督促有关人员严格履行诚信责任和义务。诚信表现不佳的教师不能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委员会或评价小组成员。

4.建立健全社会公示制度。在正式评价实施前,学校应向社会公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细则。学校可采用网络、告家长书、听证会或家长会等多种途径向学生、家长广泛宣传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指导思想、内容标准和操作规程,指导学生、家长理解和支持综合素质评价工作。

5. 建立健全举报申诉制度。对于评价过程中可能或已经造成评价结果不公的现象和行为,学生、家长、教师和其他社会人士可以向学校评价工作委员会举报或申诉,学校评价工作委员会应及时受理,妥善解决评价中出现的问题,并对评价过程中的违规违纪行为进行查处。如果对学校评价委员会的答复或处理不满意,举报或申诉人可向县教育局评价工作监察委员会举报和申诉。

6、建立健全责任追究制度。学校评价工作委员会对学校综合素质评价工作负总责,班级评价小组组长为本班评价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评价实施过程中弄虚作假、徇私舞弊、不负责任的当事人,一经查实,将逐级追究责任。

唐庄初中

2012年2月

第四篇:云南省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

《云南省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 云南省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

体系构成 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由基本素质评价指标和个性发展评价指标构成。 基本素质评价指标依据新课程标准对初中学生提出的基本要求,是所有初中学生通过学习都应该达到 的目标,包括思想道德、学习态度与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五个方面。个性发展 评价指标是初中学生在共性发展的基础上,体现个人与众不同的个性发展目标,包括个性特长、个人成果 及其它自主选择的内容等三个方面。 征地改革明年立法

评价办法 基本素质评价指标在七年级上学期至九年级上学期的五个学期中,以学期为单位,由学生本人与教师 共同记录学生的成长事实,在九年级下学期,采取学生个人自评、同学互评、家长评价、教师评价相

二、三级指标的评价要点进行写实性描述,其它四个一级指标按总评 综合分值,以等第形式呈现评价结果。A:优秀(≥9 分);B:良好(≥7 分, 评价公示 学校要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在校园内公示一周。学生如对本人或他人的评价结果有异议,可在公 示期内向学校申诉或反映;学校接到学生的申诉或反映,要进行调查、核实和复评,于一周内作出复评决 定,并及时书面通知申诉或反映者本人;对经复评产生变化的结果,要在学校内公示一周,并说明变化的 原因。 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在公示后、经学生确认,记入学生学籍档案,任何人不得更改评价记录与结果。

第五篇:诸城市林家村初中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

根据潍坊市教育局潍教办字„2014‟1号《关于进一步做好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的实施意见》要求,制定我市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具体内容如下:

一、综合素质评价的指导思想

按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基础上的个性发展”的素质教育要求,对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状况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自评与他评相结合,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统一,全面落实教育部提出的“道德品质与公民素养、能力拓展、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创新与实践”六项评价内容。结合初中学生实际,增加学习习惯、行为养成的评价。通过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全面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状况和个性特长,更好地促进学生自主全面发展,推动素质教育深入实施。

二、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基本构成

评价层次。包括“日常常规性评价”“学期主题性评价”“标志性成果”。“日常常规性评价”是指对学习习惯、行为养成为主的评价,“学期主题性评价”是指教育部规定的上述六个评价纬度,“标志性成果”是指能够证明自己某一方面个性发展的实证性材料。

评价主体。包括学生本人、同学、教师。在主题性评价中,“学生自评”占10%,“同学互评”占40%,“教师评价”占50%。

评价维度。具体为 “学习习惯”“行为养成”“道德品质”“公民素养”“能力拓展”“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标志性成果”。

三、评价的具体实施

(一)“日常常规性评价”采用量化评价法,每月一次,等级呈现。

学生个人“每日晚省”,针对“学习习惯和行为养成”的具体评价纬度,进行自我反思。小组内“每周互评”,记录员通报各人平日累积分数,同伴交流,取长补短。班级内“每月总评”,班主任根据各小组表现情况,结合学期主题性评价六个纬度的发展表现,分配各小组评价等级数额;小组汇总个人月内量化分数,在班内公示,接受同学、教师和班主任的共同监督;无异议后由高到低确定“日常常规性评价”结果,以A、B、C、D(分别对应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呈现,A等比率平均不超过30%。评价结果填写在相应表格(见附件1)内。

(二)“学期主题性评价”采用主观评价法,每学期一次,等级呈现。

“学期主题性评价”于学期结束时集中进行,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因为难以客观衡量,只能定性评价。为了让同学、老师全面了解自己,评价前以班级为单位举行“个人推介会”,每个学生轮流上台,陈述自己一个学期来六个纬度的发展表现,展示能证明其发展状况的相应成果,在此基础上开展评价工作。

“个人评价”:根据平时表现,依据“主题性评价”六个维度,对自己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结果以等级A、B、C、D呈现。同时写出不超过200字的自我评定。

“同学评价”:每位学生根据被评价同学的平时表现,结合本人陈述以及所提供的成果,

- 1 -

依据评价指标,分别对该同学的六个纬度做出等级评价,以A、B、C、D表示。班级评价小组对每个学生的等级进行汇总,由高到低确定“同学评价”等级。

“教师评价”:班主任组织各学科教师进行评定。评定时以学生平时表现为依据,参考个人陈述和实证材料进行,结果以等级呈现。按照汇总结果由高到低确定“教师评价”等级,其中班主任评价占25%,其他学科老师占25%。

对个人评价(占10%)、同学评价(占40%)、教师评价(占50%)进行汇总,由高到低确定每个同学的主题性评价结果,以等级呈现,A等比率平均不超过30%。评价结果填写在相应表格(见附件2)内。

(三)标志性成果评价,采用写实记录法,每学期一次。

学期末,各班组成标志性成果评定小组,对每位学生在本学期中取得的各项标志性成果进行认定,然后由年级汇总,在校园内公示3天,无异议后记录在案,评定小组两人以上签字确认,作为标志性成果等级确定的依据。标志性成果具体包括:

(1)初中学业成绩评价,即初中三年各学科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依据学生综合学业成绩进行科学评价;

(2)学生参与人生规划与职业指导课程学习的成果。学生的人生(或职业)规划及研究报告等成果;

(3)三好优干。学校及教育行政部门等部门(单位)授予的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员等荣誉称号;

(4)社会实践成果。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优秀成果及在综合实践基地集中学习的成绩;

(5)学生社团活动及“五个一工程”成果。积极参加学生社团活动和“五个一工程”,取得良好成效;

(6)研究性学习成果。开展小课题研究性学习的成果,包括过程记录、研究报告和研究成果;

(7)电脑制作等比赛获奖。参加教育行政部门、科协等部门组织的电脑制作与机器人大赛、科技创新大赛、青少年信息学初中组奥林匹克竞赛的获奖成果;

(8)科技创新成果及研究报告。在开展的科学素养教育和“小发明”、“小创造”、“小制作”活动中,获得的科技创新、社会研究报告;

(9)各类“节日”及活动获奖。在学校、教育部门等部门组织的“科技节”、“体育节”、“艺术节”及文艺汇演中获得的成绩;参加学校、教育部门组织的“中华诗文诵读”、“百家讲坛”、“学生论坛”、“辩论会”、“演讲会”等,以及摄影展、书画展、征文等比赛的获奖成果;

(10)校报、校刊负责人及节目主持人。校报、校刊及校园社团刊物的主编、副主编,学校电视台和文艺活动的优秀节目主持人;

(11)刊物上发表的文章及作品。在校报校刊或教育行政部门、学术团体编印的正规书刊

上发表的文章,在公开出版的报刊和书籍上发表的文学、艺术作品等;

(12)“朝阳读书计划”成果。在参与实施中小学“朝阳读书计划”过程中取得的成果;

(13)体育考试成绩及各类比赛获奖成果。参加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组织的体育考试成绩及参加学校、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中学生运动会,获单项奖或集体奖的获奖成果;

(14)特殊才能展示结果。对于一些有特殊才能,但没有实证性材料的考生,学校组织专业小组对其特殊才能展示进行评定的结果。

(15)理化生实验操作考查、综合实践活动和地方与学校课程学分、信息技术考查、音美考查成绩等级。

(16)其它能够反映学生特长的成果。

各初中学校要结合各校实际,制定具体的标志性成果认定办法。从学生初一入学开始,就要给每位学生建立成长档案。学校要如实记录学生在初中三年每个学期学习过程中各个方面成长的足迹,反映学生的个体差异与特长。学生成长档案要建立电子档案,实行信息化管理。学生转学时,成长档案随学籍档案一起转移。

确定等级时,根据标志性成果的等次,可先赋予一定的分值。将每位学生的总分数由高到低排序,确定A、B、C、D等级,A等比率平均不超过30%。具体内容填写在相应表格(见附件

3)内。

(四)学期综合素质等级的合成

将学生的日常常规性评价、学期主题性评价和标志性成果评价的等级进行汇总,得出本学期该学生的综合素质等级。三部分的比例分别为40%、40%、20%。各班在评价时等级比例实行总量控制,A等按照学校分配比率(学校按照各班级学期量化成绩分为三个层次,分别为35%、30%、25%,但总体平均为30%),A、B等不超过80%,其余基本为C等,D等除严重违纪学生一般不予评定。

四、评价结果的使用

学期综合素质等级作为学期评选三好学生和毕业综合素质等级认定的依据之一。班主任教师据此撰写毕业评语。

(一)学期三好学生的评选。

在评选“三好学生”(含“优秀学生”)时,参照高中学校录取学生的办法进行。一方面,既关注学习能力,又重视学生多方面素质发展;另一方面,评价科学合理、客观公正。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引导学生向着更有利于高中录取的方向发展。

具体为:将各学科与综合素质分为三个组合进行层级选拔,第一组合为政、史、地、生(初三为政、史),第二组合为理、化、体育、实验(初一为体育,初二为物理、体育),第三组合为语、数、外、综合素质。以班级为单位,先从第一组合排列中,择优选出评优数量的160%;再按照第二组合,从中择优选出130%;最后再按照第三组合择优选出最后的评优结果。

(二)毕业综合素质等级的确定。

学校综合素质评价委员会对学生的毕业综合素质等级进行审核后,在校内公示,接受监督,校内公示时可只公示学籍号和综合素质等级;各级部以通知单或其他形式告知学生本人和家长,无异议后将等级结果填写在相应表格(见附件4)内。

学生毕业综合素质等级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分别对应A、B、C、D),评价办法为:

一、初

二、初三6个学期的综合素质等级,和学生每学期末获得的综合荣誉(优秀学生,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员,优秀毕业生、实施“五个一”工程获奖学生),为认定毕业等级的基本依据,比例分别为20%、20%、50%、10%。综合荣誉先赋值计算分数,依据分数高低确定等级,A等不超过30%。

学生中考时的综合素质评价等级的基本换算办法为:

先给各等级赋分值:A=5,B=4,C=3,D=2。

每个学生的中考综合素质等级分值为:

N=(Qn1+Qn2)/2×20%+(Bn1+Bn2)/2×20%+(Jn1+Jn2)/2×50%+Zn×10%

其中,N代表中考综合素质等级分值,n

1、n2分别代表第

一、第二个学期的等级分值,Q、

B、J分别代表

七、

八、九年级,Zn代表综合荣誉。

参照中考综合素质评价的有关规定,各个班级在评价时,各等级比例实行总量控制,A等比例不超过30%,B等为50%,D等除违法、严重违纪学生一般不予评定。

特殊群体学生综合素质等级认定参照以下办法执行。休复学学生:学生休学期间,其综合素质评价等级冻结,复学后,原等级继续有效,属于毕业年级的,需提前办理复学手续,再参与毕业综合素质等级评定。转学学生:诸城市内转学的,由原就读学校出具书面证明,教育局基础教育科审核后方可认定有效;从诸城市外(包括外省)转学的,必须经原就读学校所在县市区教育部门出具书面证明、分管局长签字并经我市教育局基础教育科审核后方可认定有效。残疾学生:在不违反学校规章制度及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基本评价等级认定为C等,个人标志性成果突出的,可参与C等以上等级的认定。

(三)综合性评语。

除毕业生综合素质等级外,班主任老师还要依据学期评价结果、综合荣誉等,给毕业生撰写毕业评语。对学生在校三年的发展情况进行分析,整体描述学生的综合素质,尤其突出学生的特点和发展潜能。

五、评价保障

(一)档案留存。

为体现评价过程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同时给毕业综合素质等级认定积累第一手资料,学校要给每个学生建立综合素质评价档案,每一次评定结束后都将相关资料存入档案中。主要材料包括:每月一张的《常规性评价表》;每学期一张的《主题性评价表》;每学期一张的《标志性成果登记表》;《综合素质评价汇总表》;各类标志性成果证书(复印件)、其他实证材料

等。

(二)运行机制。

学校综合素质评价委员会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的总体决策与监督者。评价委员会由教师、家长、学生、学校领导组成,全面负责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研究毕业综合素质等级认定办法、程序、保障措施等,监督评价过程,对评价结果进行审核确认,对评价中出现的分歧予以澄清和仲裁,接受学生与家长的咨询与申诉。

学生管理处(或学校类似机构)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的总体协调与管理者。负责各类评价表格材料的定期印发,督查各级部、各班级评价工作的按期、规范、有序进行;每月将各班常规性评价结果汇总存档(电子档案),每学期末将各班学期综合评定结果向学生及家长公示,最后确定结果后汇总存档;每学期末核算班级目标管理成绩,根据成绩向各班分配评价等级数额(特别是A等数额)。

各年级各班级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的具体实施和落实者。各班级成立综合素质评价小组,由班主任、科任教师代表、学生代表组成,具体组织本班级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负责本班学生评价结果的合成、接受学生及家长的咨询等;各年级建立每生一袋的综合素质评价档案室,每月、每学期将评定过程材料纳入档案袋,由级部主任负责保管。

(三)实行“一票肯定”和“一票否决”。

为充分发挥评价的管理功效,对受到学校重要表彰或重大违纪的学生,实行“一票肯定”或“一票否定”。受到学校重要表彰(对学校某方面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根据实际情况界定),当月常规性评价等级可直接划为A等;受到学校重大表彰(对学校整体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根据实际情况界定),当学期综合素质评价等级可直接划为A等。违反校纪受到学校一般性处分(通报批评、警告、严重警告)的学生,当月常规性评价等级直接划为D等;严重违反校纪受到学校重大处分(记过、记大过)的学生,当学期综合素质评价等级直接划为D等。

(四)建立课程开发和实施机制。

课程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也是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主要依托。坚持“素质教育从课程出发”的理念,构建与六个纬度想对应的学科课程、校本课程的学校课程体系。结合综合实践活动、社团活动及其它教学活动予以实施,并对学生进行评价。

(五)建立学分管理机制。

学生参与各类课程学习情况实施学分管理,学生在校三年须取得学校规定学分方可合格毕业。学生每学期学分获得情况与学期综合素质评价直接挂钩,每学期达不到规定基础学分的,当学期综合素质等级不能评为A等。

(六)建立综合素质等级评定的奖励机制

为加强过程管理,保持学校良好的秩序,学校根据每学期各班级量化管理成绩,确定各班A等人数的比例。一般地,如量化管理是一等的班级,A等人数可以占到35%,量化管理是二等的A等人数占30%,量化管理是三等的A等人数只能占到25%。每个学期末,学生管理处根

据量化管理分数公布各班级的A等比例。中考时,根据教育局分配的A等人数,按照学校对班级量化成绩分三等分配到各班。这种捆绑评价形成各个班级的良性竞争。

为促进小组建设,在各个班级的A等人数不能超出规定人数(平均30%)的前提下,各班级也根据小组量化管理得分,区分等级数量。如优秀小组A等人数可以3个,其他小组只能2个。优秀小组的评定来自一月来每个小组成员的表现情况,每组都有一个量化分数。这种捆绑性评价势必促使各个小组的成员相互合作,优秀同学帮助后进同学,共同进步。

(七)建立公示和申诉举报制度。

学生、家长、教师和其他社会人士对于评价过程中可能影响评价结果公平、公正的现象和行为,或者对评价结果存有异议,自公示或通知之日起一周内,可向学校评价委员会举报或申诉。学校评价委员会对举报人或申诉人反映的问题要高度重视,认真对待,及时核查解决,有问题的及时纠正,无问题的向举报人或申诉人作出耐心解释。

学校与学校评价委员会组成人员,学校评价委员会与班级评价小组组成人员签订诚信协议,建立个人(包括学生)诚信记录档案。学校对教师进行诚信教育,要求教师必须对学生一视同仁,以学生的实际表现为依据,客观公正地评价每一位学生。学校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在同学之间的互评中,做到客观公正,在自评中做到实事求是,不提供虚假证明;对评定的结论,如小组成员间存在分歧,根据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作出决定,对于重大原则性分歧,提交班级评价小组或学校评价委员会,经过更为广泛和深入的调研、讨论后作出决定。

1、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常规性月评定表(表1)

2、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主题性学期评定表(表2)

3、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标志性成果学期登记表(表3)

4、学生发展性综合素质评价汇总表(表4)

上一篇:财政局创先争优演讲稿下一篇:初中地理培训学习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