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产业支撑范文

2022-06-08

第一篇:城镇化产业支撑范文

北科建:产业园开发与运营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支撑力量

作为中关村软件园、中关村生命科学园等知名项目的缔造者,北京科技园建设集团(简称北科建)科技地产的理念和模式早已为业内所熟悉。随着新型城镇化的到来,北科建的商业模式和战略也发生重大的变化。

在以往的政府园区投资职能过程中,北科建着重于园区的策划、产业定位、土地开发、产业招商以及企业孵化等方面。“在新型城镇化下,大家都在探索城镇化实施的路径,”北科建集团总经理郭莹辉说:“产业园区的开发与运营是新型城镇化的一种重要支撑力量。”

北科建集团正在以产城融合的科技地产模式,按照智慧产业新城的架构在全国多地布局。在国家新型城镇化加速推动和智慧城市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北科建集团按照科技地产产城融合的理念,正在构建科技新城的升级产品—智慧产业新城,将产业功能与城市功能进行融合和完善,助推新型城镇化建设。

目前,北科建集团已经与IBM签署了合作协议。一方面,在北科建现有的科技地产项目的后续开发中,将增加智慧园区的相关功能;另一方面,北科建与IB M将共同策划和开发北科建新获取的智慧产业新城项目;同时,IBM将发挥资源优势、技术优势和管理优势,为北科建集团推荐的入园企业提供创业辅导、技术辅导、企业融资和企业高管到IBM总部实训等服务,以帮助入园企业快速成长。

郭莹辉表示:“国家的科技园区已经发生了大的逆转,从原来的产业园区逐步向产业新城升级。我们提出的智慧产业新城拥有非常大的空间,而且产业也不是某一特定的高新技术产业,我们内部把它的特征定义为多元产业集聚融合。”

郭莹辉用三句话来概括园区升级的核心理念:多元产业聚集融合、公共资源均衡配置、社会管理智能高效。相比科技园区和科技新城,智慧产业新城规模将更大,不再是单一产业聚集功能,而是多元产业聚集融合、共同发展,并配备相应的教育、医疗等城市配套功能,为入驻企业提供给更加完善的生活性服务和生产性服务,加速企业发展,降低创新成本;同时在园区管理方面,更多从城市的角度出发,通过智慧城市的手段,实现园区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提升。

第二篇:发挥产业支撑带动作用(精)

发挥产业支撑带动作用推进我区新农村建设 区政协农村工作委员会 各位委员、各位领导: 加快新农村建设的基础是产业支撑。食用菌产业作为我区农业四大主导产业之一,具有独特的优势和发展前景。下面就其发展谈几点意见。

我区食用菌人工栽培开始于1980年,截止到2004年底,全区已有16个乡镇、60多个村、2000多农户从事食用菌生产,栽培面积达460万平方米,总产量1.6万吨。单位面积产出效益、亩均纯收入、农民户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3.04元/平方米、 8686.96元/亩、12000元/户。到2005年底食用菌生产面积达到500万平方米,产量达2.1万吨。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在我区农业四大主导产业中已显现出强势的劲头,在促进农民就业和增收致富方面发挥着显著的作用。但是,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产业规模有待进一步扩张。食用菌在全区种植业生产中所占比重与食用菌大区地位不相称。2004年,全区蔬菜总产量为22400万公斤,食用菌产量为1600万公斤,食用菌产量仅占全区蔬菜产量的7.14%。2005年,这个比重也不会超过10%。目前,全区食用菌种植户有2000多,占全区农户总数10%左右,食用菌生产从业人数3400人,占种植业从业人数40000人的8.5%。

(二产业的整体素质不高,产业组织管理模式滞后,产业整体效能不高。我区的食用菌产业除格瑞拓普周年厂、长寿金针

菇、庙耳岗食用菌基地等

5、6家单位有一定规模和生产量外,大部分食用菌生产单位仍处在小、散、低状态,销售组织化程度低。小农经济状态没有得到根本改观,这与食用菌大区要求的大市场、大流通相去甚远。产业化体系内部生产、加工、销售各环节之间没有建立起互动机制,产销单位各自为政,没有形成合力,生产销售组织化程度低,没有一个合作组织能在组织规模化生产、参与大市场流通、推进产业化经营上起到龙头带动作用。

(三资金短缺成为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张的制约因素。食用菌产业属于设施农业范畴,种植一亩地大棚的食用菌最少需要3万元的启动资金,进入的门槛相对较高。随着产业向纵深发展,资金瓶颈制约情况突出:一是龙头企业正常生产、自我发展资金不足。二是标准化基地建设需要资金。三是农户参与产业需要资金。

基于以上的认识,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一增加产业专项资金、抓好典型示范户。食用菌产业是高收益产业,在我区农民“人均七分田”的生产现实情况下,一个大棚就是一份产业。在产业尚未发育成熟的情况下,政府仍要发挥主导作用,多渠道筹集资金,增加产业专项资金投入数量。重点投入建设村级典型示范户,扶持、引导、帮助他们致富。用身边看得见、摸得着的致富典型带动广大农户参与食用菌生产,不断扩大产业化基础。

(二多种手段综合运用,提高产业从业农户数量。一是做好宣传培训。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手段,采用观摩、报

告会等形式宣传食用菌致富典型事迹,提高广大农户的自主创业意识。加强实用技术培训工作力度,不断完善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农民食用菌生产技能。二是降低普通农户参与食用菌生产的门槛。切实解决农户从事食用菌生产的资金投入问题。不断改进完善信用村评价指标体系,努力增加信用村数量,扩大信用村联保小额贷款覆盖面;科学、合理的降低贷款担保条件,积极推广农户联保经验,提高农户小额贷款数量。采取政府补贴、设立专项发展基金、政府担保、建立深加工企业原料供应基地等形式,通过产业多环节的补贴,降低食用菌生产投入品的成本,在生产设施建设上使农户能方便地获得所需资金,不断扩大农户种植群体,以规模来促进成本的真正降低,不断夯实产业基础。

(三扶持发展合作组织,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要着重抓好食用菌协会、合作社等产销合作组织建设,发挥他们的桥梁纽带作用,不断提高我区食用菌产业的生产组织化程度。在合作组织建设上一定要按经济规律办事,政府主要做好政策吸引、资金扶持工作,重点是选准扶持对象,选择那些农民中的致富能手、生产精英,由他们来牵头组织合作社,代表广大农民的利益来进行全面的统筹安排,负责市场的预测和调

研,再根据不同季节、不同地区的需要,向所带动的农户分棚、分区域配以不同菇种,以达到不同季节有不同菇种,产量可控式均衡上市,以避免因农户各自为战,造成大量同类菇种集中上市,所带来的市场压力。从而保证我区食用菌产业“规模大而有序、发展快而不乱”。

(四加强招商引资宣传,吸引产业资金注入。食用菌工厂

化生产及其深加工也是我区工业的必要组成成份,将食用菌产业的引资工作纳入“工业强区”的轨道,利用各种宣传渠道宣传房山区的食用菌产业,利用招商会及网络等手段积极推动食用菌产业的招商引资,并且在招商项目的土地审批、各种手续的申报上建立“绿色通道”加快项目落实,对合资、合作项目、贷款申请过程中的有关评估事项,政府要给予协助和支持,畅通资金进入我区食用菌产业的通路,冲破产业发展的资金制约瓶颈,不断为该产业的发展注入新鲜血液。

(五走集团化经营的产业发展之路。政府应积极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研究和借鉴不同地区产业化发展的成功经验,引进产业集团、产业联盟、产业协会、产业合作社等新的理念,用以整合我区的食用菌产业资源,培育真正的产业主体,来主导食用菌产业的发展。以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来提升产业各环节参与主体的行为,不断提高龙头企业素质,通过市场无形之手和价格这个晴雨表在产业内部合理配置生产、加工、市场销售等资源,在充分保证各方利益的前提下,提高整个产业的整体效能。

第三篇:建设现代能源产业体系发挥电力产业支撑作用

泥南轩 奉上

建设现代能源产业体系发挥电力产业支撑作用

曾鸣,田廓,李娜

泥南轩 奉上

现代社会中,能源问题是世界各国广泛关注的核心问题,能源资源及其开发利用不仅对人类文明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也对国际政治、军事和外交关系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加速、物种灭绝频繁、气候灾难频发,人们开始重新思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环境问题对全球产业发展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要求,以资源密集投入和消耗、标准化大规模生产、效率至上为原则的传统产业体系必将向更节约、更高效、更清洁、更惠民的现代产业体系转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能源经济发展“快而不优”,规模“大而不强”。从国际环境来看,我国在世界能源竞争环境中呈现出低成本、低技术、低价格、低利润以及低端市场的“五低”特点,并依靠这“五低”创造了经济增长的辉煌成就。但与此同时,我们也付出了高能耗、

泥南轩 奉上

高物耗、高排放、高污染的“四高”代价。从国内外现状以及我国社会经济长远发展考虑,转变能源经济发展模式已是我国政府和社会共同面对的重要使命。

党中央基于对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新特点的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在我国即将迈入“十二五”开局之年的重要历史时刻,提出了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战略部署。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建议》中明确强调,“十二五”能源工作的重要任务就是“要推动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变革,构建安全、稳定、经济、清洁的现代能源产业体系”。然而,对于现代能源产业体系的内涵是什么,与传统能源产业体系有何区别,建设这一新型产业体系需要哪些支撑要素,以及如何系统建设和发展现代能源产业体系等一系列相关问题,国内尚没有明确的研究论述。

因此,本文将就以下三个问题发表一些看法。首先,什么是现代能源产业体系,其定义和特征是什么?第二,现代能源产业体系由哪些要素组成,这些要素的作用是什么?第三,作为现代能源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力产业应如何定位,以及怎样发挥电力产业在现代能源产业体系中的支撑作用?

现代能源产业体系的内涵

1、现代能源产业体系的定义

目前,“现代能源产业”和“现代能源产业体系”等概念在国内尚未见明确的定义。笔者认为,所谓“现代能源产业体系”是指在信息化、知识经济时代条件下,由各类能源产业以及相关产业所组成的

泥南轩 奉上

体系,是基于先进技术、管理机制、配套政策等保障要素协调运作的体系,是具有结构优化、技术先进、低碳环保、安全可靠、包容增长等现代特点的有机系统,其建设目标在于实现我国能源产业的科学转型和高端低碳发展,实现区域层面、产业链条、各方主体的最优利益,促进我国现代产业体系的优化发展,持续提升我国能源产业的国际竞争实力。

2、现代能源产业体系的特征

十七届五中全会中提出构建“安全”、“稳定”、“经济”、“清洁”的现代能源产业体系,为我们的能源产业体系建设设定了要求和目标。在建设现代能源产业体系的过程中,有必要充分理解上述四个特点,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其内涵。现代能源产业体系应具有高端融合性、清洁安全性、灵活适应性和规模包容性等4个特征。

(1)高端融合性。所谓高端融合性,是指在先进技术和管理理念的作用下,能源产业体系呈现高度融合互补的状态。现代能源体系在技术和理念方面的先进性,一是大力发展高新技术和新兴产业,二是用高新技术、先进适用技术以及机制改造传统能源产业。这将有利于实现能源相关产业之间以及其他非能源产业的有机融合。其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信息技术在能源及其相关产业的渗透和嵌入;二是服务业在能源相关产业的融合和渗透;三是各产业内部更低层次部门间的相互渗透和融合。

(2)清洁安全性。所谓清洁安全性,是指通过产业体系的升级,能源产业体系能够适应我国节能减排和能源安全的需求。一方面,现

泥南轩 奉上

代能源产业体系可通过大量开发和消纳新兴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更好地履行我国对国际社会的节能减排承诺。另一方面,现代能源产业体系应在大规模清洁性、间歇性能源接入的情况下,同时保障国内能源供需稳定,供应安全,进而满足我国在国际环境下的能源安全需求。

(3)灵活适应性。所谓灵活适应性,是指现代能源产业体系能够以其自有的调节机制适应不同层面的外部环境和市场变化。一方面,现代能源产业体系应适应能源产业环境、社会经济环境、节能减排环境、国际能源战略环境等的要求,另一方面,现代能源产业体系应具有更为灵活的生产方式和生产组织形式,以适应外部市场的供需环境,并对外部环境起到良性的反作用,以保障整个能源体系的相对稳定。

(4)规模包容性。所谓规模包容性,是指我国的现代能源产业体系能够在行业、区域、主体等多维角度带来广泛影响,并使其协同发展。现代能源产业体系将创造更大的产业规模,更长的产业链条和更高的协作配套水平。与此同时,现代能源产业体系应更好地促进社会利益的公平分享,引导区域范围内,各产业、各主体之间的公平竞争和优势互补,保证系统能源经济的持续增长。

现代能源产业体系的组成要素

笔者认为,现代能源产业体系由两大类要素组成:一类称之为基础要素,另一类称之为产业要素。所谓基础要素是指“产品”、“技术”、“服务”、“平台”和“管理”这5类要素(如图1所示),

泥南轩 奉上

所谓产业要素是按照能源产业链划分,是指源头资源开发产业、能源中间转换产业和能源综合服务产业这3类要素。

1、基础要素

产品要素是核心要素,即能源产品。现代能源产业体系最终要体现在优质或高附加值的能源产品上。产品要素可进一步细分为传统能源产品和新型能源产品。随着我国绿色产业和低碳技术的发展,能源产业链将不断延伸、拓展和深化,现代能源产业体系中的能源产品将不断丰富,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潮汐能等新型能源产品将逐渐发展成熟。

技术要素是战略要素,是实现我国国际能源竞争力和建设现代能源产业体系的关键。技术要素分为有形技术要素和无形技术要素。有形技术要素最终体现于能源产业体系中的各种现代化设备,无形技术要素包括各种能源生产与传输技术、能源服务支持技术、能源消费技术及其他智能决策技术等。

服务要素是标识要素,即未来能源产业体系中“现代”概念的具体体现。服务业是当今经济发展和区域竞争的焦点,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现代能源产业体系的服务要素包括现代能源物流、能源金融服务、能源技术服务、能源国际贸易等。

平台要素是支撑要素,是能源产业体系得以落实的载体。现代能源体系中,对于业务的需求不断丰富、标准不断提高,因此,需要具备的平台要素包括能源运输平台(物联网、智能电网等)、技术研发平台、综合服务平台和网络信息平台(三网融合)。

泥南轩 奉上

管理要素是系统要素,是保障现代能源产业体系有序运转的各种制度与机制。现代能源产业体系的“现代”与“创新”,不但需要科技创新,更加需要制度创新,以保障现代能源产业体系的优化发展、各方主体的利益均衡以及能源国际竞争力的持续提升。能源产业体系的管理要素包括生产运输管理、技术创新管理、服务标准管理等等。

2、产业要素

从产业链的角度来看,现代能源产业体系由位于能源产业链的各个产业构成。按照能源转化过程进一步归类,可分为上游产业、中游产业和下游产业,或称为源头资源开发产业、能源中间转换产业和能源终端服务产业。

所谓源头资源开发产业,是指包括对煤、油、气等一次能源资源的开发、加工、生产的相关产业。这类源头开发型能源产业,与能源资源分布和储量密切相关,在我国长期的经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体系相对成熟。所谓能源中间转换产业,是指对一次能源进行转变能源利用方式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二次能源产业,具体而言即电力产业和化工产业。该产业具有明显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特性,对支撑国民经济发展和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具有重要作用,对现代能源产业体系的技术革新和产品革新作用也会越来越明显。所谓能源综合服务产业,是指对上述源头资源开发产业和能源中间转换产业所生产的能源产品提供相关硬件和软件服务的产业。该类产业属于新兴产业,是现代能源产业体系的新兴增长点,是促进和支撑能源利用终端的重要产业环节。

泥南轩 奉上

3、两种要素体系之间的关系

基础要素和产业要素不可分割,紧密联系,基础要素保障产业要素有序运转,产业要素是基础要素的体系载体。基础要素全面贯穿于整个能源产业体系的要素,是打通产业链、延伸产业链和丰富产业链的关键作用点;产业要素通过基础要素之间的关联,形成不同基础要素在产业链上的上下游或者辐射关系,最终构成全面的“现代能源产业体系”。

电力产业对建设现代能源产业体系的支撑功能分析

1、电力在现代能源产业体系中的定位

长久以来,电力产业处于能源产业链条的中游,它既是能源生产大户,又是能源消费大户。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电力在能源产业体系中的位置将不断凸显。首先,在我国节能减排的大环境下,作为一种清洁能源,电力在终端能源消费的比重还将逐步提高,更多的煤炭将通过转化为电力进行消费;第二,在节能减排的压力下,我国的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开发的力度正不断加大,电力作为新能源转化的重要载体,在细分产业链的发展与完善过程中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第三,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镇化、信息化和小康社会、新农村建设等发展战略的推进,电力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例也将不断提升。

在现代能源产业体系中,电力产业有必要转变其定位,合理转型为现代能源产业体系的中坚力量,发挥更为深远的作用。就电力产业

泥南轩 奉上

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来看,未来的电力产业将成为资源整合和价值传导的关键环节,发挥更加显著的“平台”和“杠杆”作用。

(1)多维资源整合的功能平台

1)清洁能源生产与传输平台。当前,电力产业正朝着大规模清洁发电、远距离高效传输、智能化节电管理的方向发展,这种“多元化资源开发利用→智能电网调度传输→低碳集约互动用电”的产业链模式,也必将引领我国能源产业的清洁转化和结构升级,实现相关能源的清洁生产、清洁传输、清洁使用。这一过程中,电力产业是我国节能减排工作有效落实的功能载体。

2)产品、技术、服务、管理的系统整合平台。从电力产业来看,我国的能源产业正逐渐形成产品、技术和服务的优化整合,这将催生更多的新型业务和新兴产业。以当前的电力需求侧响应为例,这种业务模式正式打破传统的新型业务模式,其顺畅运行需要智能电网技术的有力支撑,也需要相关服务的配套实现,更需要先进管理理念对传统模式的优化转变。各类资源的整合,将促进技术经济、能源经济、服务经济、生态经济的优化发展,进一步优化提升能源产业体系的规模经济性,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带动民营企业共同发展。

3)供需双侧多元互动平台。作为中间环节,电力产业连接能源资源的源头和使用终端,通过现代通讯技术、现代服务管理等,能够更好地实现能源资源的优化调配,从而保证我国能源生产、供应和使用安全。安全运转的能源系统,是我国国家能源安全的需要和参与国际竞争的保障。

泥南轩 奉上

(2)关联多维要素的价值杠杆。作为能源系统的中间环节,电力产业涉及能源生产、配置、运输、消费、服务等多个环节,与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核心产业的经济发展、结构调整密切相关,其发展将带动更多技术、服务的交叉、新型业务和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这一趋势下,未来我国能源产业甚至国民经济中的经济关系将更加复杂。位于关键环节,电力产业如何发挥在其能源价值体系中的正向引导作用,通过调节供求均衡促进合理价格的形成,通过价格信号的传导实现产业投入与产出的权衡,以此合理引导上下游、辐射产业的价格联动,是值得我们审时度势、反复辩证、科学决策的问题。

2、如何发挥电力在现代能源产业体系中的支撑功能

科学发展现代能源产业体系,必须确立全新的发展理念,从要素驱动向需求驱动转变,从数量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从能源产品向能源战略转变。充分发挥电力在现代能源产业体系中的支撑作用,是一个涵盖新产品、新业态、新技术、新体制、新模式的“五新工程”。

(1)开发新产品。大力开发风电、光电、生物质发电、潮汐能发电等新型能源产品,加大可再生能源分布式发电比例,与传统高容量高参数发电、高电压远距离输电为特征的集中式电力生产模式相协调,既能够提高清洁能源生产比例,又不断增强电力系统的灵活性和稳定性。

(2)设计新业务。围绕完善电力产业综合服务功能,支撑现代化大能源体系建设,重点发展现代电力与能源物流、电力与能源金融服务、电力与能源贸易服务(国内、国际)等生产性服务业;根据节

泥南轩 奉上

能减排的需求,开发终端节电与节能服务、终端电力与能源交易服务等新兴业务,并以其带动新兴服务业发展。

(3)研发新技术。研发新技术,包括电力生产技术、加工制造技术、信息通讯技术等,以其支撑电力与能源产品的生产、加工、运输、贸易、节能、循环利用等相关产业的有机运转。

(4)推行新体制。在传统电源电网规划的基础上,充分考虑需求侧资源的价值和需求侧响应的积极作用,形成符合我国资源特点的供需两侧综合资源规划方法,推行电力综合资源规划新体制。

(5)构建新模式。建设现代能源产业体系,应着力实现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良性互动,产业发展和资源环境协调一致的生态能源产业模式。

通过上述能源技术、经济、管理方面的大胆突破,将有利于促进电力产业与其他能源产业的协调发展,实现大电力、大能源基地的建设,进一步衍生新兴业务、延伸综合能源产业链,发挥电力产业在能源经济、社会经济、节能减排等方面的关键作用。

“十二五”时期是加快我国低碳技术和绿色产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国内外经济社会环境极其不稳定和不确定的复杂时期。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短期问题和长期问题交织,结构性问题和体制性问题并存,国内问题和国际问题互联。

现代能源的关键就是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能源产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能源产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能源产业。我们只需按照正确的定位,瞄准产业发展的国际水平,全力打造具有创新性、开放性、

泥南轩 奉上

协调性、集约性和可持续性等显著特征的现代能源产业体系,就一定能优质地实现能源产业结构高级化、能源产业布局合理化、能源产业发展集聚化和能源产业竞争力高端化。而电力产业在整个现代能源产业体系中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

(作者供职于华北电力大学能源与电力经济研究咨询中心)

第四篇:壮大新兴产业——山西产业结构调整支撑跨越发展

壮大新兴产业

——山西产业结构调整支撑跨越发展

2012年4月16日上午,投资60亿元的山西第一个“云计算”产业园在太原开工,同时开工的还有节燃气热电联产、太原不锈钢(钢铁)交易中心、GPS北斗二代芯片等8个重点项目,总投资达360亿元。近两年,山西产业结构调整扎实推进,转型发展成效凸显。预计今年一季度生产总值和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0%和12.7%;财政总收入和一般预算收入同比分别增长26%和26.1%。长期以来,山西经济结构单

一、基础脆弱,产业结构调整刻不容缓。为此,山西通过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展壮大新兴产业,全力促进产业结构的华丽转身。

以煤炭资源整合为突破口,促进煤炭产业全方位升级。两年多来,省委省政府狠抓煤矿的兼并重组和煤炭工业的现代化建设,全省煤炭工业进入集约、高效、现代化的大矿时代。目前,已形成4个年生产能力亿吨级和3个5000万吨级以上的煤炭企业,单井平均生产规模达到120万吨以上,资源回收率提高到80%以上;全省煤矿百万吨死亡率由2007年的0.726减少到去年的0.085,下降88.29%。煤炭工业安全水平、产业水平和产业集中度大幅提升,煤炭大省正向煤炭强省迈进。

以发展循环经济为抓手,全力促进以煤为基、多元发展。晋煤集团的煤—气—化、煤—焦—化、煤—气—电三条循环经济产业链生机蓬勃,去年,非煤产业收入已占到集团总收入的74%;焦煤集团循环经济园区古交电厂二期进入商业运行;潞安集团产出了全省第一炉高 1

纯度多晶硅,形成了垂直一体化全产业链条。目前,山西煤炭工业循环经济体系已经基本实现了煤与非煤产业的相互融合,以煤为基的多条循环产业链初具规模。

明确重点推进现代煤化工、煤层气、节能环保等9个领域,并制定了一系列推进机制和扶持政策措施,新兴产业发展迅速。去年,全省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2.2%,高出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速4.3个百分点,对工业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6.9%,成为拉动全省工业经济增长的第三大动力。此外,在新能源、节能环保和信息产业项目中,新增风电装机100万千瓦,新能源汽车、光伏产业、云计算等标志性转型项目也开始相继实施。

文化、旅游、服务等产业蓬勃兴起,山西出版、山西演艺、山西影视等六大文化企业龙头齐飞共舞,晋商文化、太行文化等五大特色文化产业区已初具规模;云冈石窟环境综合治理全面完成,五台山景区提升工程加快推进。2011年全省旅游总收入1343亿元,增长23.9%。加快推进服务业重点项目,其中80%以上项目已投产达效。

去年,在山西工业投资中,非煤产业完成投资2097.3亿元,同比增长35.2%;新兴产业完成投资914亿元,同比增长49.9%,有力促进了优势产业、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其中全省高端装备制造业、现代煤化工、新型材料工业、特色食品工业增加值均增长20%以上,已成为山西转型跨越发展的重要支撑。

(来源:人民日报)

第五篇:*县以产业支撑新农村建设纪实

规划为龙头让农民唱主角以产业作支撑

山东省*县立足实际,创新思维,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跳出“就农业抓农业”的老路,以规划为龙头,打造一流人居环境;以实施“农民培训”工程为依托,培育新型农民;以发展富民产业为支撑,建设新乡村,走出了一条“以工促农、以城带乡、以产富民”的新农村建设新路,使新农村建设成为惠及广大农民的德政工程、发

展工程、民心工程。位于沂蒙山腹地的*县是一个以农业、农村、农民为主的县,近两年来,该县紧扣第一要务,创新发展理念,着力“实施七个强力推进,实现七个全面提升”,招大商、引大项目,全县经济社会实现了跨越发展。该县经济的迅猛发展,为新农村建设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2005年初,县委书记尹长友就提出:奔小康,农村是基础,农民是大头。现在,*县已经进入了“以城带乡、以工业反哺农业”的发展新阶段,今后县委要以抓工业的思路抓农业,以新的执政理念全面提升“三农”工作,着力促进城乡一体化,让最广大的农民共享发展成果。

为实现这一转变,*县正式提出了“新乡村建设工程”的工作思路,并排出了20个专题调研课题,抽调专门干部,对涉及农业、农村、农民的各个方面进行调查分析,研究对策。在认真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县委又多次召开县委常委扩大会议,讨论制订“新乡村建设工程”实施方案。经过多次讨论审议,五易其稿,去年5月,我县出台了《县委、县政府关于实施“新乡村建设工程”的意见》。《意见》以“健全组织、促进发展,整治环境、塑造文明,加强教育、提高素质”为主要内容,统筹农村政治、经济、文化协调发展,与之后中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精神相吻合。

“实现新跨越,不单单是经济数字的增长,更多是一个全县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城市与农村的良性互动与和谐发展。”县委书记尹长友坦言:“坚持农民为主体,进行分类指导,建立产业支撑,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让农民过上幸福生活,是我们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初衷。”

认识的超前性,决策的科学性,全新的发展理念点燃了农民前所未有的热情,引领着*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科学规划催生新乡村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是龙头。只有抓好规划,确保建设的科学有序,才能逐步改变农村建设杂乱无章、水平低下的问题,切实改善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针对*县农村山区多、平原少的实际,*县在规划中按照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现代产业体系的总体规划思路,根据“布局合理、设施配套、环境整洁、村貌美化”的标准,村落建设做到以乡镇为中心,县乡公路为轴线,充分考虑区位、地形、生态、耕地、环境等因素,综合规划山、水、田、路、村落、住宅及乡镇企业的布设,高标准、高起点地绘制蓝图,做到规划一步到位,建设分步实施,力求反映地方特色、体现文化内涵、保护生态环境。

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县以小城镇建设、农村社会保障工程为载体,全面提升城乡道路、供水、绿化、交通等建设的整体水平,打造优良的人居环境,让农民也像城里人一样过上了有品位、讲情调的宽裕生活。我县从整治农村环境入手,以农户庭院为依托,通过建设户用沼气池,配套进行改厕、改圈、改厨、改院,积极组织农民适地造绿,在村庄周围、村路两旁、庭院内外植树种草,大力推进生态绿化建设,从根本上改善长期以来农村街院卫生差的状况。同时,按照“六通”“八建”的标准,加快实现村村通路、讯、自来水、科普、有线电视、客车,建立村级监控室、图书室、卫生室、治安室、调解室、计生服务室、农技室和政务公开宣传栏,创造出“村在林中、院在树中、人在绿中”的优美环境。跻身全省文明村的朱田镇宁家沟村。披檐、粉墙黛瓦,青山绿水间,别具一格的山区小康楼分外扯眼。村民孙玉忠说:“以前,村外垃圾堆包围,村里生活污水沟萦绕。现在,煮饭用沼气,喝上自来水,厕所水冲式,俺们的居住环境哪儿比城市差!”

如今,在*县农村,从平原到山区,新农村建设渐次推进,渐入佳境。目前,全县农村建沼气池1239个,硬化村庄街道1500多公里,绿化道路和庭院37万平方米,实现了村村通硬化路、村村通客车。

注重实效农民唱主角

彰显农民的创新精神,让农民的主体意识在新农村建设中充分发挥。有这样一组镜头:

5月21日上午,探沂镇柴卜庄村村委正在召开村民代表大会,讨论今年村里如何进一步搞好街道绿化。会议室内座无虚席,气氛热烈,村民纷纷争着发言。村民代表罗宝胜高兴地说,“现在村里不管有什么事情,都会叫我们这些村民代表参加一下,征求我们的意见。我们也都非常珍惜当家作主的机会,积极为村里的发展建言献策。”

其实,柴卜庄村只是我县实行民主管理,让农民成为新农村建设主体的一个缩影。如今,在我县乡村,小到街道整治,大到农民生活楼建设的集资,所有和农民相关的规划、决策都要通过村民代表大会来决定。

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

主体。*县新农村建设总的工作原则是“政府引导,农户为主,社会参与”,通过完善“一事一议”和村民自治机制的民主管理方式,调动农民建设自己的家园的积极性。同时,注重尊重群众的意愿,尊重农民群众的首创精神,通过规划引导、稳步分批推进,使农民产生改变自己环境、增加自己收入的强烈迫切的愿望。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民群众

的承受能力,确定合理的建设目标和标准,做到分类指导、因村制宜,不搞一刀切和行政命令,不挫伤农民的积极性,不将新农村建设搞成“形象工程”。

只有村党支部和村委会坚强有力,才能更好地发挥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力军作用,才能带出一个小康村,富裕一方百姓。为夯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组织保障,*县按照建设“双强”党支部的标准,培养、选拔和使用具有改革开放头脑、市场经济意识、真抓实干精神的各种农村能人,使之成为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

在新农村建设中,*县通过加强以党支部为核心的村两委班子建设和实行“一事一议”、村务公开等民主管理制度,把“让农民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角”作为准则,村里的大事小情都要按程序召开不同范围会议,听取群众意见,让村民说话,让集体决策,从而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增强了基层组织的凝聚力,推动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品牌培训打造新农民

5月2日,*县职业中专实训基地中,40多名学生正在认真地练习电焊操作。校长赵连运告诉笔者:“我们除了开设机电一体化、电子等专业,还急社会所需开设礼仪、焊接等短期专业培训班。这个焊接班就是应苏州和上海合作单位需要刚刚开办的,一个月后这40名学生就会去工作,月工资1500元。”

据了解,像职业中专一样,现在,我县已经有67家职业学校成为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的摇篮。其中,作为*县职业教育的龙头——青岛理工大学蒙山职业学院就是由该县与青岛理工大学、山东华通路桥工程有限公司联合创办的一所培养农村经济建设需要的实用型人才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据了解,该院是山东省第一家在县级成立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设置道路与桥梁、民用建筑、工程机械、计算机、外语等本科专业,今年下半年就将面向全省招生。

“新房子不等于新农村,新衣服不等于新农民。”县委一班人认识到,只有提高农民综合素质,激发推动新农村建设的内生动力,培育造就新型农民,才是治本之策。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提高农民素质。深谙此中道理的县委书记尹长友提出,“改变农村面貌,关键要提高农民素质,而提高农民素质,重在发展职业教育,培育新型农民。”为此,我县大力实施“农民知识化”工程,依托产业发展对农民进行农业实用技术培训,面向市场为农民提供职业技能培训,使全县65%以上的适龄农民成为具有较高科学文化素质和较强就业能力的新型农民或产业工人。目前全县民营业户达29100户,其中民营企业6450户,从业人员26.5万人;新注册个体工商户1100户;新增私营企业150家,全县民营经济完成生产总值196.8亿。此外,该县还有在外务工人员14万人,有128家劳务合作用工单位,年劳务收入10亿元。

同时,积极引导和教育农民遵纪守法、提高修养、崇尚科学、移风易俗,造就一代既有较高思想道德素质又有一定专业技能、文明守法的新型农民。我县充分发掘优秀文化传统,大力弘扬闵子骞的“孝”文化、颜真卿的“忠”文化和王雅亮的“廉”文化,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引导农民群众树立良好的社会公德。同时,注重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广泛深入地开展文明村庄、精神文明示范一条街、“十星级”文明户评选活动和“四在农家”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引导广大农民群众革除陋习,创造安定祥和、健康文明的社会风气。南张庄乡武家汇村成立了“红白理事会”,形成“一条龙”服务体系,把节约下来的资金用于修建村里的道路、水利等基础设施,引导农民把钱投入到农业生产和上工业项目上。目前,全县十星级文明户达到8万户,90以上的村建起文化大院,青壮年农民培训率达到90以上。

产业支撑农民变老板

在我县农村,蓬勃兴起的农村工业化令人刮目相看:农民摇身一变,成了产业工人,按月在企业领取工资;以一项主业为主的加工小区成方连片,厂房鳞次栉比,机器轰鸣;与此相对接的一个个“农业车间”内,欢声笑语,新型农民正在收获新的希望……农村工业化进程中的*县,处处呈现出欣欣向荣,时时涌动着盎然春意。日新月异的变化来自与时俱进的创新思维与实干。县委书记尹长友高兴地说:“工业化已成为全县农村新的发展优势,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注入生机和活力。”

以农民增收为目标,发展富民产业。近年来*县根据各乡镇地理区位、资源环境、经济基础和已经形成的区域经济特点,将18个乡镇划分为“四片区”的主体功能区,对各功能区的产业进行规划布局,以明确各区域发展重点,促进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与聚集,加快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特色产业发展步伐,形成各具特色的块状经济,以吸引农村人口向小城镇集中,凸显小城镇的规模效应,推进农村城镇化,促进农村经济加快发展。

在推进工业化中优化农业结构,用发展新型工业化的新思路,加快建设“农产品加工县”,把培育龙头企业作为农业产业化的核心环节,形成了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产业化格局,拉长了产业链条,提高了经济效益。*县中植油脂有限公司就是该县通过科学论证,择优选定的“龙头”型花生加工企业和对口生产基地。该公司通过经济合同下连基地农户,上连国内外市场,既保证了农民的利益,又做到了以销定产,也把农民、科研、推广和市场连在一起,从而达到了优花生卖优价、优价促高效的目的。在中植油脂有限公司带动下,*县优质花生开发规模已达到30万亩,初步形成了“市场牵龙头,龙头连基地,基地带农户”的优质花生产业化开发格局。目前,和中植油脂有限公司一样,全县有10多家农业加工企业与农户结成利益共同体,辐射和牵引15万农户参与结构调整,形成了打造县域农业发展新优势的高平台。正因为这种正在普遍形成的工业与农业良性互动关系,我县农业结构调整也进入了一个新层次。全县已经形成了以板栗、核桃、瓜菜、丰产林四个“十万亩生产基地”集中连片的优质农产品产业带,瓜菜面积达到30万亩,板栗25万亩,丰产林30万亩,金银花25万亩,种植烤烟4万亩,核桃10万亩,建设了25万亩中药材基地。

如何提高农民自主创业增收致富的主动性,让农民尽快走向富裕奔小康?*县以农业产业化为动力,从组建新经济组织入手,着力提高农民自主创业能力。该县结合各乡镇的主导产业和区域特色产业,积极扶持和发展产业协会等新经济组织,最大限度地把农民组织起来,提升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提高新经济组织的服务带动功能和抵御市场风险能力。截至目前,全县已成立产销联营,技术互助,信息共享的各类农村专业合作组织2100家,其中龙头企业带动型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有176个,带动农户7.14万户走上致富路。

“你发展我铺路,你创业我服务”,*县围绕主导产业和主导产品,鼓励农民发展农业龙头企业。放开投资领域,降低创业门槛,减少审批事项和审批手续,为农民自主创业拓辟绿色通道。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扶持挖掘民营资本的巨大潜能,大力发展民营企业。在农村工业化发展大潮的推动下,我县广大农民的创业观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一大批思想活跃、善于创新、勇于拼搏的农民脱颖而出,涌现出一批“大老板”、“农业工人”。新桥镇东朱汪村农民王洪勇投资办起甲醛厂,成为拥有30名工人的个体小老板,年收入近百万元。他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后,又通过招商引资,使该村民营企业由17家发展到117家。他说,村里有“本事”的农民都成了小老板,还没有创办自己企业的农民则在本村打工,月收入也在千元以上,上千人的大村找不到一个“真农民”了!

*县探索的新农村建设模式说明,要开展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坚持科学规划。新农村建设,规划是龙头。*县将“新乡村建设工程”同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规划统一起来,因村制宜,分类指导,科学绘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蓝图,从而使“新乡村建设工程”成为群众“满意工程”。因此,制订一个融合传统观念和科学理念,既讲现代化,又讲地方特色的科学规划,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前提和保证。二是尊重农民意愿。*县看准一点:农民是主体,建设新农村是农民自己的事,必须尊重他们的意愿,尊重他们的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和监督权。可以说,紧紧依靠农民群众,确保他们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力军地位,这是新农村建设是否成功的关键。三是坚持典型带动。在普遍动员、全面展开的基础上,*县着力抓好基础条件好、群众积极性高、示范作用强的100个示范村庄,不断积累经验、完善措施、创新方法,确保全县“新乡村建设工程”梯次推进、稳妥进行。四是构建产业支撑。*县农村地理条件、生产条件各有不同,但着力点一致——以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促农增收。只有发展富民产业,使农民增收致富有保障,才能支撑起真正意义上的新农村。

*县先行一步的探索说明:只要尊重群众意愿,尊重客观规律,一切从实际出发,发挥农民的创造性,调动全社会的力量,新农村建设就能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上一篇:担当部规章制度范文下一篇:猜字谜活动方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