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我国行政管理体制

2022-08-27

第一篇:谈我国行政管理体制

浅谈我国行政监察体制现状

(„大学 管理学院10级..管理„.)

【摘要】:伴随着政府事务规模的增长与行政集权化的发展,行政权力在现代国家政治系统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建立健全行政监督体制的吁求也越来越强烈。本文浅谈我国行政监察体制的现状以及其特点要求,做出结合现实行政事务的发展来进行浅析;同时结合现状,对我国行政监察体制存在的问题进行浅析,并提出改革措施建议,从而建立更加健全的行政监察体制。 【关键词】:我国行政监察体制 发展现状 存在问题 措施 【正文】:

伴随着政府事务规模的增长与行政集权化的发展,行政权力在现代国家政治系统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建立健全行政监督体制的吁求也因此越来越强烈。行政机关在从事大量社会经济活动的同时,表现出广泛性、主动性的特点。因此,加大行政监督力度、改善行政监督结构、增强行政监督实效以保障行政机关准确、全面、高效地依法行政,是我国的当务之急。

一、浅析我国行政监察体制发展现状

行政监督是指对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职务行为是否合乎宪法和法律而实施的全面监察与督促。

我国正处于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社会转型时期,行政腐败是一个比较突出的政治现象。一方面政府作为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在很大程度上掌握着资源的垄断权,拥有广泛而实际的权力,对社会经济事务的某些方面仍习惯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管理模式。另一方面由于经济体制尚在转型过程中,难免在体制上出现“漏洞”,客观上也为行政腐败提供了机会。在此情况下,通过加强行政监督对政府行政活动进行监控以抑制行政腐败。促进行政活动规范化,就成为了一个更为必要的任务。

[1]

行政监督分为外部监督和内部监督。

(一)外部监督分为:权力监督;政党监督;社会监督。

(二)内部监督分为:

1,上级监督,即上级行政机关或行政领导有权对下级行政机关及其人员实施监督;2,审计监督,即专门的国家审计机关通过行政机关的财政、财务和经济活动进行全面监督和评价的方式,监督国家预算的分配与使用是否合法、合理和有益,以预防和纠正国家财政经济活动中的违法行为3,监察监督,即专门的国家行政监察机关通过检查、调查与处理等方式,对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所实施的监督。

二、浅析我国行政监察体制存在问题——中外比较

就西方发达国家的行政监督制度来看,西方行政监督是政治权力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我国现行的行政监督制度进行对比,能够更好地发现我国行政监督体制现存问题产生的本质原因,进而找到解决的方法。

我国行政监督的制度化、体系化发展在促进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廉政勤政,提高行政效能,促进国家的政治稳定和经济的发展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2]但是,我国现行行政监督体制仍然不够健全和完善,行政监督缺位、滞后和监督不力的问题大量存在,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具体来看,有以下几点:

(一)监督主体多元化、难协调

西方国家在注重行政监督形式的多元化同时,用相关法律明确赋予了各监督主体的权限范围,在监督实施的具体程序上进行了细化和各职能分配,西方国家的行政监督审批权和使用权是相分离的,确立新闻媒体的具体监督权力,使各个监督主体多元而有序地进行地监管。

就当前我国行政监督体系来看,我国有着一个复杂的行政监督系统。在权责细分上却缺乏更明确的规定,或者虽然有明确的规定,但在实践中却无法整合,要么交叉重复,要么监督缺位,以至于越权行事、滥用权力、互争管辖权或互相推诿的现象屡屡发生,这种现象严重影响了我国行政监督应有的效率和功能的正常发挥。

(二)行政监察法制化程度低

西方各国建立了比较完备的律法制度。把各种监督主体的地位、职责、权限、权力行使的方式、程序等用明确的法律规定下来,增强行政监督的权威性、明确性,这样大大增强了行政监督的可预见性,从而达到威慑犯罪分子、规范监督行为、政府行为的目的。

建立和完善行政监督的法律和法规,是我国行政监督制度创新的重要内容。从总体上看来,我国行政监督的法律和法规还不够健全,各种法律法规之间相互匹配性较差。另外,行政监督相关法律法规制度的缺乏或者执行不力,进一步加剧了我国行政监督的随意性,致使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等现象屡见不鲜。

(三)专门监督机构受限,无法做到完全监督 西方国家的监督权已经从行政权力中独立出来,在实际中发挥了较好的监督效果。西方国家议会的权力虽然并不高于行政机关的权力,但有明确的法律保障了其拥有的权力,在议会中还有专门设立的行政监察专员,形成了独特的对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的监督,使它能真正起到牵制和平衡作用。

在当前的内部行政监督制度中,行使监督权的专门机构如监察部门大都设置在政府机关内部,在领导体制上,这些部门受双重领导,既受同级行政机关的领导,又受上级业务部门的领导。

[4][3]

这种监督体制严重影响了监督主体的独立性,阻碍监督员执行监督权利,使得监督机构形同虚设。

(四)监督程序建设不健全,人员素质低

西方国家行政监督体制注重预防,已经从被动监督转向了主动监督。美国国会在1977年制定了“置政府于阳光之下法”,要求联邦政府属下的50多个委员会和机构的会议公开举行,而瑞典的由申诉专员提交的案子或报告,新闻界能够及时获悉,并将此详细刊载。

我国当前行政监督的程序化建设严重落后,导致在我国当前的行政监督过程中,一直存在着“事后追究”的被动做法,我国当前在事前监督和过程控制中还存在着很大的漏洞,成克杰、胡长青等一批高官的落马更加深刻地验证了这一点。

(五)民主监督缺乏主动性

西方国家通过多种方式增加并保证了自下而上监督的方式和效能。如在瑞士,国家通过制定各种规章制度、法律,促进公民直接参政。新闻媒体能与掌握着政治权力的三个部门相抗衡,对行政官员具有一种无形的约束力。

但是目前,我国自上而下的监督在很大程度上代替了自下而上的监督和平行制约的监督,造成了不少监督环节的空档,显得苍白无力。现实生活中,人民群众的监督作用并未真正发挥出来,投诉无门,上访无道。政务公开的选择性和封闭性,使得公民掌握信息的有限,增添了公民参与行政监督的难度。

三、针对我国行政监察体制问题提出改革措施

要有效解决我国行政监督体制现存的弊端,进而提高行政监督的效能,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需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行政监督体制进行改革。

(一)加强总体协调,充分发挥整体监督效能

要使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和职务行为切实受到上下左右各方面的有效监督,使不同主体的监督体系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使整个行政监督体制坚强有力,就必须明确规定各种监督体系之间的职能界限和层次关系,加强监督的总体规划和避免不同监督机制间的重叠、冲突和制肘,增强和突出行政监督的整体合力和效能。

[5]

有学者提出可以设立“全国监督联席机构”,以共产党为首,形成纪委、人大、政协和国家监察部门四大监督机构的合力,并领导和协调全国行政监督工作。

(二)加快行政监督立法

行政监督是一种法制监督,这不仅意味着行政监督是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政情况的监督,也意味着行政监督应依法进行。有关监督的法律既是对行政监督权力及其行使的规范,又是这种权力及行使的保障。从我国目前行政监督法规不完善,监督缺乏可操作性的现状来看,首要工作是加快行政监督立法进程,制定一系列专门监督法律、法规。依法强化监督、细化监督、增强可操作性的目的。只有完善监督法制,才能为健全行政监督法律机制,依法实行行政监督提供基本的规范程序和保障。

[6]

(三)保障监督主体的独立性 有效的监督必须以监督客体切实处于监督主体的监督之下为前提,并且监督主体的监督活动不受监督客体的直接制约和干扰,以保证监督主体能充分行使监督权,保证监督的独立性与权威性。

(四)提高行政监督人员素质

保证监督人员的政治社会地位和经济待遇,使之能全身心地投入到监督事业中去,自行杜绝参与腐败的意念。行政监督人员的素质主要包括政治思想素质、道德作风素质、业务技术素质和文化智能素质等。有了高素质的监督队伍,监督水平的提高就有了基础。不过也不能完全依赖道德素质的力量在行政监督中的作用,同时也要有法律约束。

(五)强化权力机关监督

强化权力机关监督是制约行政权力、完善行政监督体制的重要保障。在实践中,强化权力机关监督制约机制,首先应加强权力机关的自身建设,此外,行政监督体制的改进,需要进一步加强人大的监督权威。要加强行政人员和人民群众的监督意识,提高政府行政行为的公开性和透明度,创造条件使社会各界能切实参与行政监督活动。应进一步提倡媒介舆论监督,努力发挥大众传媒监督时效性强、威慑力大和辐射面广的优势。

总之,健全、有效的行政监督制度对发展民主政治与建设市场经济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建国后,历经几十年曲折,所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行政监督制度在政治建设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也逐渐凸显出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结合国外先进的行政监督制度与中国基础国情以及未来发展趋势,本文提出了完善我国行政监督制度的几点要求,已期待依法行政早日实现。

【参考文献】:

[1] 傅明贤,行政组织理论[M],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3(1),129. [2] 崔剑仑,论当代中国行政监督[D],黑龙江:吉林大学,2004. [3] 浦兴祖,中华人名共和国政治制度[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34-45 [4] 李重,中国行政监督的现状分析与完善举措探讨[D],河北:华中师范大学,2002. [5] 刘长江,论建立预防性的监督机制[J],理论文萃,1999:27-29. [6] 陈奇星,中国公共行政监督机制现状分析与对策思考[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3:3.

第二篇:浅谈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

一、教育体制改革的内涵

1.教育体制

教育体制包含教育机构和教育规范两部分。其中,教育机构包括教育管理机构和教育实施机构。教育管理机构主要指各级以及各类的教育行政机构以及内部的管理机构;而教育实施机构则主要包括各级别及各类别进行教育实施的学校。而教育规范则指建立起来并且整个教育机构得以正常运转的制度、措施及方案等。各类教育管理机构与各类别的规范结合因此形成各级各类教育管理体制。

2.教育体制改革

教育体制改革指的是教育机构和教育规范的改革,也就是是即教育制度的改革。教育体制改革的核心是教育机构职责权限制度的改革。如果对教育体制改革进行进一步延伸,其外延是指各级别各类别的学校教育体制以及各级别各类别的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而该改革则包括教育行政体制及管理体制的改革。

二、 我国高等教育体制的变迁

(一) 建国初期高等教育管理体制

建国初期,党和政府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完成了彻底改造旧高等教育体制的任务,实现了国家对高等教育的主权及全国高等教育的统一领导。1958年,教育部着手进行高等学校管理权限下放工作,提出根据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的原则,加强地方对教育事业的领导管理。由于在“大跃进”时期,国家对高等教育在宏观上缺乏统筹规划和控制指导,高等教育出现了盲目性的发展,呈现出了教育“大跃进”。1961年国家调整了对高等教育的领导和管理,形成了中央统一领导,中央与地方分级管理的格局。然而1966年到1976年,国家再次将高等教育的领导权、管理权下放给地方,致使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出现无序发展的状态。为此,自1977年,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以强调集权为主,逐步恢复了中央统一领导、中央与地方两级管理的体制。

(二)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始动期

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的颁布和实施标志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进入了新的时期。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与发

展,我国的高等教育体制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纵观高等教育的改革历程,可大致 1

划分为以下几个阶

1.启动阶段(1985--1991年)。

《决定》的出台是我国第一次突破了把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仅仅局限在政府之间的管理权限划分的框架内,将政府与学校的关系置于改革的中心,高校办学的主体地位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突出了高教管理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由此启动了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

2.总结、调整、局部推进阶段(1992--1997年)。

1993年2月,党中央和国务院颁布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进一步明确了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目标、内容、步骤,并就高等学校招生就业制度、财政拨款制度、学校内部管理体制的改革等方面提出了总体要求。1995年,党和政府提出了“科教兴国”的战略方针,并在1997年召开的党的十五大会议上将其确定为我国的基本国策。

3.加大力度、加快发展、全面推进的新阶段(1998年至今)。

党的“十五大”使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进入了加大力度、加快进程并取得突破性进展的新阶段。自1999年开始,高等学校连续三年扩招,为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奠定了基础。2008年,教育部直属高校工作咨询委员会第十八次全体会议发出了“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时代强音,提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使我国的高等教育又站到了一个历史发展的新起点上。

三、 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取得的进展

(一) 高等教育办学体制改革不断推进

随着高校办学体制改革的推进、办学渠道的拓宽、新教育资源的增加,我国进行了多种模式、多种机制的高等教育办学试验。经过多年的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突破了在夹缝中求生存的状况,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公办、民办高等学校共同发展的格局已初步形成。

(二)高等教育经费筹措体制改革成效显著

长期以来,我国高等学校的经费仅仅依靠政府的财政拨款。1993年后,高等教育经费投入体制改革进展非常顺利,特别是高等教育收费改革与建立对家庭贫困大学生“奖、贷、助、补、免”为主体的助学保障体系同步进行,使改革平稳推进。至2004年,我国高等教育经费投入总额约1800亿元,其中,政府财政

拨款约占49%,其他来源约占51%,形成了多方位的资金筹措渠道,使高校教育经费短缺的局面有所改善。

(三)高等教育的招生、就业制度改革平稳推进

高校招生考试科目实行的“3+X”模式,突出了对考生能力和素质的考查。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彻底摆脱了“统一分配”的模式,试行“双向选择”的毕业生就业制度,形成了在国家宏观政策指导下,政府和学校推荐,学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毕业生自主择业,用人单位择优录用的新格局。

四、 我国教育体制存在的问题

虽然目前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取得了较大的成绩,然而与建设教育强国的要求相比,教育在许多方面存在着不可避免的问题。

1.教育运行机制尚不成熟

现阶段,我国各类别的教育运行机制并未完全成熟。以高等职业教育为例,我国还没有较为成熟的经验,而相关的师资队伍尚待建立,相关的教材、实习实训基地还不健全,并且培养模式以及教学计划与社会需求有一定的脱节。因此,虽然高等职业教育连续几年进行扩招并达到了大众化的教育水平,却并没有为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作好准备,因而高等职业教育的效果并不理想。

2.教育经费筹措仍面临困境

虽然近年来我国不断增加对教育的投入水平与力度,但是财政的教育投入占全国GDP总值的比例一直很低。并且,随着教育规模急剧扩大的情况下,财政性投入却并未实现同步增长。从总体上说,对一些地方院校来说,提高收费成为学校经费的主要来源,这却造成了部分学生上学难的问题,同时,教育经费问题更成为学校发展的瓶颈。

3.教育教学与社会需求相偏离

整个教育体制以理论教学为主,并未与整个社会的需要紧密地联系起来。以高等院校为例,有些以学科分类为线索设置专业和课程,而相关的课程与社会实践脱节严重,偏离实用性以及社会对人才素质整体需要。近几年来,纵使很多高校强调德智体全面发展,但实际上却是单纯地进行教育灌输知识却忽视了能力培养,这导致了很多学生高分低能问题的出现。

五、 十二五期间教育体制改革的方向

我国教育发展已经经历了十一五发展的阶段,“十一五”规划纲要表明,普及和巩固义务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是三大主要任务。然而,鉴于我国目前十一五期间教育发展的问题,在即将到来的“十二五”阶段,进一步的教育改革势必要进一步加强。“十二五”阶段,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方向

1.科学规划教育发展体系

“十二五”期间,我国应该科学规划国家教育发展,遵循分类清晰、布局均衡、结构合理的原则,从而形成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相协调的教育体系。目前,我国逐步从农业大国向新型工作大国转变,并且逐步向从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转变的阶段迈进。因此,对于我国教育体制改革而言,人才培养必须与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也就是说,国家应该在力发展应用型、自主创新型人才,从而建立拥有自主技术与创新能力,特别是自主创新能力和知识产权的强有力的支撑体系。

2.建立教育的有效竞争机制

政府必须打破教育独家垄断格局,从而保证教育服务于国家经济发展。因此,必须建立公平竞争的教育供给机制。该做法的意义在于:1)强化教育与科研院所、企事业机构的联系;2)增加非政府部门与个人对教育的投资比例;3)加强私立或民办学校的作用,从而形成多元化办学格局。

3.继续加强国家财政性教育投入

教育的财政性投入是保证其发展的基础与手段。因此,我国还应继续增加国家财政性教育投入,使教育事权与财政权相匹配,从而实现教育公平。为实现该目标,我国必须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从而使每个公民都能够享受教育的权利。

根据公共财政理论财权与事权相匹配原则,我国应进一步协调教育的管理体制与公共财政体制。也就是说,中英政府承担义务教育投资的责任,并实现相对集中的公共财政机制,然而,教育的管理工作由地方负责。与此同时,针对二元经济结构导致的教育投入问题,国家必须建立经费转移的制度。

4.更新高考制度与学位管理模式

我国应该更新高考制度与学位管理的模式,可初步采取一年多次高考的制度以及学分制的学位管理机制。教育人才的培养应该兼顾应用型人才与学术型人

才,而在实践中以应用型人才为主。因此,相应的人才选拔制度也应该适应人才培养的目标,即拥有两种培养潜质的人才都有机会被高等教育录取,而不能局限于参加高考的高中生。

5.建立间接的教育管理体制

我国将将教育权、行政权与学术权力分离,从而建立间接的教育管理体制。政府教育行政的职责主要应体现为:确立国家教育的资源布局,制定国家公共教育发展规划,调整各级各类教育的发展规模和发展速度,建立教育市场规范化管理体系。而对于教育行政机构与办学主体间的关系,不能够为行政上的隶属关系,而应为服务与被服务、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

第三篇:如何大力发展我国文化事业,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结合实际谈一谈。

答:(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关键在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人们树立起崇高理想和信念,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激发主人翁的创造热情和社会责任感,从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立足于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发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的长处,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创新,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4)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全体人民的共同事业。人民需要文化,文化更需要人民。文化创作的最深厚的源泉,存在于亿万人民的生活实践之中

国家兴办的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站)、群众艺术馆、美术馆等,面向社会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是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实行事业体制。要按照“增加投入,转换机制,增强活力,改善服务”的基本要求推进改革。进一步完善投入政策,逐步增加对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的投入,改善投入方式,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继续深化单位内部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引入竞争激励机制;确定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的功能定位,明确服务目标、任务和责任,制定公共文化服务质量标准体系,建立健全以群众满意度为重要标准的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考评机制。

1. 结合对上海世博的了解,谈谈如何加快国家文化管理体制改革

应当清醒地看到,文化体制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有诸多配套条件,与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和社会体制改革相互衔接,统筹安排。加之文化体制改革起步较晚,改革的思想理论和工作准备不足,因而管办不分、政企不分、政事不分、政资不分、条块分割的传统文化体制的弊端仍然在一定范围内发挥着作用主要是: 1.近几年来,我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具有文化市场开放的“体制性松绑”和政策推动的效应总体来看,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仍存在着明显的落差。就文化领域而言,民营文化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有文化经济的平稳增长存在着明显的落差,说明国有文化单位的体制改革还比较滞后。国有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缺乏动力,配套政策不完善,改革难度大。 2.随着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文化市场体系改革和发育相对迟缓、对文化建设的制约因素日益凸显目前,文化市场条块分割、区域壁垒和行政干预的问题虽然有所改观,但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扭转,与全国统一的产品市场、尤其是要素市场尚未全面接轨,二者之间存在着明显的落差。这也是我国文化市场上缺乏战略投资者,国有文化产业集团难以通过资本市场的投融资平台进行跨地区、跨行业经营,迅速发展壮大的主要原因。 3.公益性文化事业与经营性文化产业的界定不够清晰,传媒行业的深化改革和体制安排面临困惑集中表现为传媒文化产业集团“事业体制、产业化运营”的二元体制结构缺乏法律依据,在财务管理、对外融资等方面存在着诸多难点,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的改革战略与其事业性质的体制特征存在着内在矛盾,如果不加调整,其改革目标存在着落空的可能。 4.国家文化宏观管理和监管体制改革进展缓慢这方面的改革涉及到党政关系、政企关系、政事关系等诸多方面,与政治体制改革密切相关。目前,一些地方政府对文化市场微观主体经营活动干预过多的问题仍较普遍;政府职能方面的“缺

位”和“越位”并存,管办不分、政企不分、政事不分、职能交叉、行政管理成本过高的问题依然突出。从而,不仅导致了市场微观主体的交易成本过高,而且依靠以专项资金为主要手段和行政推进为主要方式的发展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政府文化主管部门配置资源的传统体制,存在着管办不分、资助覆盖面窄、监管缺失等弊端,抑制了以市场配置资源为主要发展模式的市场微观主体的内生增长动力,影响我国文化竞争力的提高。 5.国有经营性文化资产管理、监督和运营体制改革尚未迈出实质性步伐目前,文化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如何管理,已有2006年7月财政部发布的《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加以规范,而国有经营性文化资产的管理、监督和运营体制如何改革,还存在着不同看法和做法。例如,上海设立了国有文化资产管理办公室,对市属国有经营性文化资产统一行使管理、监督和运营的职能;浙江、江苏则由省国资委统一行使这方面的职能;重庆设立了国有文化传媒控股公司,负责运营市属国有经营性文化资产。我国经营性国有文化资产具有巨大的运营和增值潜力,但由于体制安排不尽合理,这种潜力还远远没有发挥出来

文化体制改革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继经济体制改革之后又一次涉及全局性的深刻变革。其深刻性和复杂性不仅在于它与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存在着内在的联系,必须相互衔接、同步推进。而且,由于文化产品所具有的“内容意义”和意识形态特性,以及文化艺术生产的不确定性、其成果难以量化评价的模糊性、投资和消费的审美偏好等,使之在与市场经济的结合的过程中,既有利用市场机制发现价格、放大文化的财富效应,以及引入竞争机制提高运营效率的一致性,同时也存在着市场经济的商业价值追求的趋利性与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追求之间的矛盾、公共文化产品供给不足与人民的文化需求之间的矛盾等。由此可见,文化建设如何与市场经济有机结合,需要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借鉴国际经验和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经验,进行不懈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才能做出符合国情的制度安排.

第四篇:我国行政监督体制的现状

本文对我国目前的行政监督体制的现状作了分析,认为目前的行政监督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有效的行政监督。同时着力指出该体制尚不完善之处。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这一体制的一些设想:强化对行政权的制约;行政监督法制化;行政监督公开化;提高监督人员的素质等。

【关 键 词】行政监督/行政权力/制约/法制化

党的十五大报告把“完善民主监督制度”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之一。行政监督是我国监督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进一步完善行政监督体制对提高行政监督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拟对此作初步的思考和探索。我国的行政监督产生于新中国成立时期,四十多年来,通过不断的建设,现已形成适合我国国情的带有中国特色的行政监督体系。该体制是由行政组织的外部异体监督和行政组织内部自体监督有机组合构成的。外部监督主要是来自行政机关以外的权力主体为保证行政工作的合法性、正确性及社会效益而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实施的监督。主要有:第一,政党监督。主要指中国共产党对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监督。它通过制定路线、方针、政策以及对包括国家行政首脑在内的担任国家行政公职的所有党员的行为实施监督制约。其主要形式是日常性监督和党的各级纪委的专门监督。此外,政党监督还包括各民主党派对政府的监督。

第二,权力机关的监督,即立法监督。主要是指人民代表大会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监督。在内容上可分为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前者是指人大监督宪法、法律的实施,审查行政机关的活动是否合乎宪法与法律;后者指人大监督行政机关的日常工作,包括计划、财政预算、人事任免监督及总体工作监督等。

第三,司法监督。指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对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的监督。人民检察院是我国国家法律监督机关,主要通过行政法律监督权对国家行政管理活动进行法纪监督,目的是监督国家行政机关及工作人员的活动,使其严格地遵纪守法。人民法院通过审判活动,监督行政机关,督促其活动严格依法办事。

第四,社会及舆论监督。主要指社会各界即人民团体、群众组织、企事业单位、公民等,以及新闻媒体对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实施的监督。这种监督是广大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管理国家事务的重要形式,是社会主义民主在国家行政管理上的具体表现。

与外部监督相并列,我国行政组织内部也建立起了系统的自我监督机制。这种监督主要以提高行政效率为中心任务。主要形式有:(1 )一般监督,即各行政机关按直接隶属关系,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所产

生的直线监督或纵向垂直监督。(2)职能监督, 指政府各职能部门就其所主管的工作,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对其他有关部门实行监督。如财政部、计委、人事部的监督等。(3)专职监督, 主要是政府专设的监督机构对其他行政机关实施的监督。我国的国家监察部和地方各级监察机关有权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国家企事业单位的领导进行监察。(4)特种监督, 指除专职监督以外的普遍适用的专业性行政监督,如审计监督、物价监督等。这是一种以特定领域为对象的监督。

(行政监督所取得的成就)上述表明,我国目前已形成了一个较为全面较为完整的呈网络格局的行政监督体制。该体制具有以下鲜明的特点和优点:第一,监督主体多元化。行政监督的主体不仅是行政组织自身,还有政党、权力机关、司法机关、社会团体、公民及社会舆论。监督主体多,充分体现了我国监督的人民主权原则。第二,监督内容广泛。由于监督主体多,监督的机构和渠道就多,从而使行政监督纵横交错,幅射面广,各种监督客体都处在一定程度的监督之下,基本消除了监督的“空白地”。从监督客体活动的领域来看,行政机关及工作人员在经济、政治、文化领域权力的行使都受到广泛监督。第三,监督具有统一性。共产党作为执政党,代表人民的利益对政府实行监督,同时,它作为监督的领导核心,统一组织各种监督力量,相互协调,行动统一,有利于提高监督效能。第四,自体监督和异体监督有机结合。行政监督的内部机制和外部机制不是截然分开的两张皮,它们依靠国家法律制度的内在联系,互相衔接,互相依存,互相补充,相得益彰,共同构成行政监督制度的整体。实践证明,我国的行政监督体制是符合我国国情的有较强功效的体制。四十多年来,它为保障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及国家法律、法规的正确贯彻执行,督促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廉政勤政,预防和纠正工作的失误和偏颇,促进国家政治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因此,我们必须继续坚持并完善这一制度,没有必要照搬西方式的行政监督体制的模式。

从总体上说,我国现行的监督体制是适合我国国情的较为全面、系统、有效的,但这并不是说我国的行政监督体制已经完美无缺了。实事求是地说,这一体制尚不完善,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也暴露出明显的缺陷与不足。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1、多元化的监督力量缺乏有力度的整合,监督的合力较弱。我国的行政监督是一个多元化的体制,监督主体多,机构多,方式和渠道

多,这是一个优点。但如果不把各种监督整合好,这种优越性也难以发挥出来。从实际情况看,各种监督之间的关系目前还没有理顺,前列各类监督主体都有监督权,但各自如何分工不甚明确、不甚合理,以至于越权行事,滥用权力,互争管辖或互相推诿的情况时有发生,各类监督机构都有监督权,谁都管,但谁都不管,结果造成“漏监”,甚至使腐败分子逍遥法外。这严重影响了行政监督的实效性。

2、行政监督法制化程度低,监督弹性大。行政监督立法是建立和完善行政监督机制的前提和保证。监督主体执行监督职能,必须以客观事实为依据,以有关法律为准绳,如果缺乏行政监督立法,就会造成监督机关无法可依,行使监督缺乏标准和依据,易导致监督的盲目性和随意性,甚至产生负向功能。我国目前行政监督的有关法律比较少,有些领域甚至还是空白。立法的滞后给行政监督带来了消极影响,如是与非、罪与非罪、合法与不合法的界限有的没有法律规定,有的规定不清,这在监督上易引起混乱。同时,又使得监督机构对腐败现象的监督或惩处缺乏法律依据和法制手段,这大大影响着监督工作的严肃性、公正性。

3、行政监督偏重于事后的追惩性监督,忽视了事前预防性监督及事中的过程性监督。行政监督活动是一项经常性、连续性的活动,凡是有行政管理活动,就应伴随着对行政管理活动的监督。根据监督主体对监督客体进行监督的不同发展阶段,行政监督可分为事前监督、事中监督、事后监督三个前后相继的阶段,行政监督应在事前、事中、事后全方位地进行,做到三者的有机结合。长期以来,我国一直把监督工作的重点放在“纠偏于既遂”上,偏重于追惩性的事后监督,忽略了行政行为发生前的预防和行政行为过程中的控制。应该说,这是一种“马后炮”式的监督,由于事前预防和事中控制不完善,以致造成行政偏差出现过多,行政监督机构整天忙于应付“查错纠偏”,陷入被动消极的不利局面。预防为主应是行政监督工作的根本目标,应以“防患于未然”为主,同时加强过程中的控制,加大“马后炮”的力度,建立起全方位的监控机制。

4、在现行的双重领导体制下,专职监督机构缺乏应有的地位和必要的独立性。在当前的内部行政监督机制中,行使监督权的专门机构如监察部门,大都设置在政府机关内部,在领导体制上,这些部门受双重领导,既受同级行政机关的领导,又受上级业务部门的领导。在双重领导体制下,专职监督机构受到的控制比较多,尤其是受制于执行权。在组织上,监督机构的负责人,不是由同级行政机关的领导成员兼任,就是由行政机关任命。在经济上,监督机构一般都是从同级行政部门那里领取活动经费、事业费、工资和奖金,从而在经济上受制于人。这种监督体制严重影响了监督主体的独立性,使监督人员在

心理上有顾虑,他们害怕滥用权力的人用多种办法对其工作设置障碍,干扰甚至打击报复。监督人员背着这个思想包袱,难以毫无畏惧地展开工作,难以独立行使监督权。表现在办案上,往往是先由党政首长内定性质,然后交监督部门去履行法律手续,监督人员只能被动地接受长官意志。更有甚者有的官员受人情之托,用领导身份干扰办案,影响司法独立公正。

5、在各种行政监督中,权力机关的监督和社会监督的作用发挥还不够充分。在我国,人民是一切权力的来源,作为人民代表的机构人民代表大会应享受至高无上的权力,对一切国家机关实施监督。但在实际政治生活中,人大一年一次会议对政府的监督作用有限,缺乏经常性的监督,监督的力度也不够,难以真正体现人大作为最高权力机关对行政机关所应有的监督权。在社会监督上,公民的批评在很大程度上有名无实,压制群众,甚至打击报复群众的现象比较严重。各种群众团体、社会舆论的监督由于不具有国家权力的性质,监督没有权威,实效性较低。

为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提高行政监督的效能,应当注意做好以下工作:

1、改革行政监督的双重领导体制,建立起行政监督的垂直领导体制。行政监督机关保持独立,这已是世界各国所公认的一项原则,只有如此,才能保证监督的实效性。我国的内部监督实行双重领导体制,实践证明,这种内部监督由于体系不独立,地位不高,容易受人情关系的影响,因而监督大打折扣。解决这个问题的有效办法是建立自上而下的独立的外部监督体系,外部监督不同于内部监督的优点是,外部监督地位独立,自成体系,无关系网的影响,不用担心打击报复,比较容易做到大胆地秉公执法,严格依法办事。中国历史上,自秦汉开始设立的御史台(都察院)历经2000多年而不衰,其重要的原因是做到监督权相对独立,位高权重。当代世界上许多国家已实行了监察权独立,产生了良好的监督效果,如新加坡、泰国、瑞典、中国的香港等腐败现象很少发生,就与监督权独立有关,我们应借鉴这些成功例子。那么怎样建立独立的外部行政监察体系呢?具体设想如下:首先在组织上使现行的监督监察部门从行政机关独立出来,不再隶属于行政部门领导,并提升其地位,使其与同级行政部门地位平等,赋予其相应的职权,监督同级行政部门和行政首长。独立出来的监察机关自上而下成垂直领导体制,下级监察部门只受上级监察部门的领导监督,干部的任免由上级进行,并只对上级负责,不受行政部门的约

束。按照我国国体的要求,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因此,最高监察机关隶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并对其负责。与组织上独立相适应,经济上也要独立,监察部门应有自己独立的经济预算,下级监察部门从本系统的上级领取经费。这样使监察机关在经济上不再依赖同级行政机关,从而使其没有后顾之忧地去进行监督。

建立相对独立监督机构后,也可进一步考虑,把该机构作为整合整个行政监督力量的统一领导机构,由它统一组织、管理、协调和指挥全国的各种行政监督力量。这样就可以避免监督主体多,政出多门,各行其事,力量分散的缺点,形成一股强大的监督合力,充分发挥监督体系的整体效应。

2、重视和加强行政监督立法,实行行政监督的法制化。行政监督立法是依法实行行政监督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尽快建立健全各种行政监督法规,才能为积极有效的行政监督提供基本的规范程序。行政立法不足,会造成监督机关无法可依,使监督缺乏标准和依据,导致监督的盲目性和随意性。长期以来我国监督立法工作薄弱,尽管这几年也制定了一些法规条例,但从总体上讲,仍不能满足当前行政监督发展的实际需要,因此行政监督立法亟待加强。行政监督的立法既需要制定基本法规,还要制定各类行政监督机关组织法,既要制定实体法规,还要制定行政监督程序法。当前最需要的是加快制定一部《监督法》,其中应明确规定以下内容:监督的主体,如专门监督机关的监督权,国家各个机关负责人的监督权,人民群众的监督权,新闻舆论的监督权等,都要详细规定。监督的内容及重点:要明确规定立法监督、执法监督和守法监督三项内容,并把执法监督和守法监督作为重点。监督的方式:如公开监督与秘密监督结合,专门机关监督和群众监督结合,教育与处罚结合等方式。监督的具体手段:如群众举报、暗中盯梢、秘密跟踪、公开曝光等。

3、进一步提高行政机关行为的公开性和透明度,以强化社会及新闻媒体的外部监督。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我国行政机关活动的范围虽不及计划经济下的范围,但仍然拥有诸如对进入市场的主客体的资格审查,税收、信贷政策的制定执行,发展公益事业,举办公共工程,管理国有资产等权限。这客观上就存在着权钱交易、以权谋私等不规范行为的可能性。防止这些可能性出现的重要措施是加强监督制约,但加强监督的前提条件是政府行为公开和透明,只有政务公开,才能了解政府机关及工作人员的言行,从而展开监督;只有政务公开,才能杜绝各种幕后交易,搞不正之风的人才易败露。党的十五大报告在谈到建立和完善民主监督制度时指出:要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原则,直接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部门要实行公开办事制度。应该说,当前各级政府都程度不同地实施了政务公开,但这种公开的程度

不够,而且政务公开还没有上升为法律,缺乏法律约束力。因此我们应尽快采用法律形式健全公开办事制度。为此,应尽快制定《国家公务员活动公开法》,对公务员活动公开的范围,公开的效力,公开的内容,公民在公务活动公开中的权力(如知情权)等作详细明确规定,以作为公开的法律依据。有了公开办事制度,社会各界的群众就可以充分利用这一制度,积极参与行政监督活动,通过不同的渠道直接监督政府行为,使其依法行政,帮助政府纠正工作失误,预防失职、擅权、腐败现象。在强化社会监督作用的同时,应加大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新闻媒体作为“第四权力”,在行政监督中起着独特的监督作用,它以其信息传递上的公开、迅速、广泛,对监督客体产生巨大的政治压力和效应。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新闻舆论在监督实践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这从近年来媒体所揭露出有关问题(如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所揭问题)后,有关部门及时予以处理的实就可证明这一点。今后应继续强化这种形式的监督。

4、提高行政监督人员的素质。“为政在人”,行政监督的职能,主要是通过广大监督人员的工作来实现,提高行政监督工作人员的素质就成了完成行政监督职能任务的重要保障。行政监督工作人员的素质主要包括政治思想素质、道德作风素质、业务技术素质和文化智能素质等,必须在这诸方面全面提高。当前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应把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实事求是,秉公执法,刚正不阿,廉洁奉公,关心群众,有较强的业务技术素质和较高文化素质的工作人员及时选拔充实到各级监督队伍中来,发挥其骨干作用。二是针对目前有的监督人员理论和业务水平距离要求还存在不少差距的情况,应十分注意通过培训来提高他们的行政监督的政策水平、工作能力等基本素质。其三,加强行政监督工作人员的自我素质修养,要养成努力学习、奋发进取的习惯;要勇于实践,刻苦锻炼;要从一点一滴做起,严格要求自己,持之以恒,使自己的素质不断提高。有了高素质的监督队伍,监督水平的提高就有了基础。当然,我们也不能完全依赖道德素质的力量在行政监督中的作用,把正确行使权力完全寄托于干部的信念、忠诚和其他优秀精神品质,这在政治上是完全不严肃的。我们要学习中国古代监察制度所提倡的“教之以礼,裁之以法”恩威并重的监督思想。做到既提高行政监督人员的素养,又要进一步完善法制,使自律和他律有效结合,形成有机的统一体。

总之,行政监督体制的完善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我们应进行综合决策,采用上述一系列的配套措施,尽快地健全和完善这一制度。

第五篇:浅析我国的行政监督体制

[内容提要]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发展进步,政府在政治统治和社会事务管理方面的职能也急剧扩大,行政权力不断取得实质性扩张。而我国现行行政监督体制有些地方已呈现滞后趋势,若跟不上改革的步伐,将极大地影响行政监督的力度和效果,影响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前进和发展。本文通过分析我国现行行政监督体制,找出其中不完善之处,如行政监督法制化程度低、缺乏独立性等,并就当前如何完善中国行政监督体制,提出一些想法和对策,如加快行政监督立法,使监督机构具有独立性等。

[关键词] 行政监督 监督体制 完善思路

党的十六大报告把“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加强党内监督、民主监督、法律监督、舆论监督,让人民监督权力”通过的党章明确规定,要加强党的领导机关和党员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的监督,不断完善党内监督制度。而行政权力是国家的一项重要权力,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政府职能的拓展,行政权力也在不断扩大,其在国家权力结构中的主导地位日益突出。十八世纪的法国著名思想家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曾说:“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约束权力”。习近平同志强调,严格的监督是防止党员和党的干

部腐化变质、维护党的纯洁性的重要途径。由此可看出,权力没有制约就会失衡,不加监督,就会被滥用。对权力的监督与制约,是民主政治的基本法则,是现代政治文明的重要标志。

一、行政监督体制的内涵及改革意义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为建立健全适合我国国情的监督制度做了不懈努力,建立了一整套监督机构,制定了很多监督制度。一个较为完备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行政监督体系基本形成。

(一)行政监督体制的内涵

行政监督是指对行政行为的监督,它是保障国家的行政活动依法进行的制度。具体来说,就是具有法定监督权的国家机关、其他社会组织及公民依法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实施行政管理活动中是否坚持依法行政所进行的评价、检查、督促及纠正的活动。体制一词在中文里含义很广,一般是指某一组织的制度及运行方式,其实质是权力关系的制度化、程序化。将行政监督权力关系制度化,并按此制度所规定的关系运行,就是行政监督体制。行政监督是我国社会主义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监督行政权力、提高行政效率、优化政府形象等方面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有利于推进政府行政管理的廉洁化、法治化和高效化。

我国行政监督体系由行政组织外部的异体监督和行政组织内部的同体监督组合而成。

外部异体监督是指行政机关以外的权力与非权力主体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实施的监督。外部监督又可分为外部权力监督和外部非权力监督。其中外部权力监督包括: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即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的监督;国家司法机关的监督,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实施的监督;中国共产党组织作为执政

党实施的行政监督。外部非权力监督包括:人民政协以及各民主党派的监督;社会群众及舆论监督,主要是指各人民团体(工、青、妇等)、群众组织、企事业单位、公民个人以及新闻媒体实施的监督。

内部同体监督是指来自行政机关内部的权力监督。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专职监督机关的监督,如监察和审计机关的监督;二是非专职监督机关的监督,主要有一般监督、主管监督、职能监督三种形式。一般监督,即各行政机关按直接隶属关系,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所产生的直线监督或纵向垂直监督。主管监督,即行政机关对被管理单位及其工作人员的监督。职能监督,指政府各职能部门就其所主管的工作,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对其他有关部门实行监督。如财政、税务、工商、物价等部门的监督等。

从上述架构可以看出,我国行政监督体制具有监督客体的公开性、主体的多元性以及监督内容的广泛性等特点。从理论上来看,充分体现出了监督的人民主权原则、经常监督原则和公开监督原则;而外部异体监督和内部同体监督的结合,更有利于形成全面复合的监督网络,提高监督的整体效能。

(二)行政监督体制改革的意义

中国的行政监督,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行政监督,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下的行政监督,是以人民群众的监督为基础、同专门机构密切结合的行政监督,监督的目的是为了改善国家行政管理,提高行政效率,使政府及工作人员更好地为人民服务。邓小平同志一贯强调,共产党要接受监督,党领导的人民政府要接受监督。他在《共产党要接受监督》一文以及其他一些重要文献中,详细地论证了接受来自各方面的监督对于党和政府工作的重要

意义和作用。他指出:加强对党和政府及工作人员的监督,具有十分重要意义和作用。这表现在可以促使党和政府做到兼听则明,谨慎从事,在工作中减少失误;有利于防止家长制作风,实现民主管理;有利于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对巩固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对清除政府工作人员中的腐败现象,维护政府威信,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因此行政监督体制改革能够缓解或消除社会利益矛盾,从而推动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适应社会利益发展要求,维护政治统治,提高政治管理效率;同时也是医治行政监督弊端的良药,通过改革建立起相应的防止和克服弊端的制度,是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自我完善,有利于促进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政,确保国家法律、法规、方针政策的贯彻实施;有助于激励行政工作人员成为人民勤务员,即社会公仆,是发展民主政治、维护人民的合法权益的重要途径;完善和执行行政监督是惩治腐败、克服官僚主义、推进廉政建设的必要措施;强化行政监督有助于支持各级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法定权力,保障宪法、法律、法规实施。

二、目前我国行政监督体制面临的主要问题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不断发展,政府行政管理越来越规范化、法制化,现己形成较为系统全面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多元化的公共行政监督体系。从形式上看,既有政府机关的内部监督,如行政监察机关、审计机关的专门监督;财政、税务、工商、物价等部门的职能监督:各政府机关相互之间按照直接隶属关系,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及横向交错所产生的一般监督。也有政府机关的外部监督,如政党监督、权力机关监督、司法监

督、社会舆论和群众监督,这些监督主体,在督促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廉政勤政,提高行政效能,促进国家的政治稳定和经济的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反腐败斗争所面临的形势还相当严峻,有些地方和部门腐败现象仍然比较严重。政府机关中还存在着权力滥用、以权谋私,贪污受贿以及官僚主义和失职读职等现象。反腐败工作同党中央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望还有差距。腐败现象之所以屡禁不止,官僚主义和行政效率低下等现象之所以存在,这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我们的公共行政监督机制还不完善,还存在许多缺陷和问题,这些缺陷和问题影响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影响行政管理的效率,需要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具体来看,有以下几点。

(一)行政监督法制化程度低

行政监督立法是建立和完善行政监督体制的前提和保证。改革开放以来,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我国在行政监督立法方面已迈出了较大步伐,先后制定和颁布了一批有关行政监督方面的法律、法规,对促进和保障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廉洁奉公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从实践来看,我国监督权涉及的一些重要领域尚缺乏相应的法律规范:有关保证监督机构行使职权的法律法规尚不健全,特别是对行使监督权的形式和程序、监督对象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和处臵方式等都缺乏可操作性的规定。监督立法的这种滞后,直接导致了行政监督工作程序不严格、标准不细致、弹性因素强等问题的产生,造成了监督的盲目性和主观随意性,极大地影响了行政监督工作的公正性和严肃性。

(二)专门监督机构缺乏应有的独立性

行政监督体现着监督权对行政权的制约,这种制约的效果主要取决于监督主体所拥有的地位和权力。但从目前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目前的专门监督机构(包括监察和审计部门)都处于附属地位而缺乏必要的独立性,这种附属型的隶属关系,使专门监督机构在人、财、物等多个方面受制于监督客体,监督人员往往屈从于长官意志,严重削弱了专门监督机构的独立性和权威性。而现阶段在我国的省、市、县三级政权中,专门监督机构之一的行政监察部门与同级纪委实行的是合署办公模式,虽在一定程度上使监察机关地位有所提高,有利于发挥党政联合监督的整体作用。但这种监督体制仍然存在较为突出的问题,一方面,党的纪律监督得到了强化而行政监察职能却有弱化的趋势。目前的监察机关更多履行的主要是从事反腐败工作的办案职能,而对如何保证行政机关政令畅通、勤政高效等方面则监督不够。另一方面,监督机构在同级党政机关领导下开展工作,同样没能走出监督主体依附于监督客体的模式,无法显示其权威性和独立性,难以起到有力的监督作用。特别是对同级政府机关领导班子及其“一把手”难以实行真正的监督。

(三)监督主体未能形成合力

我国目前的行政监督体制是一个多元化的体制,监督主体多,机构多C,方式和渠道多,这是一个优点,但如果不把各种监督整合好,这种优越性也难以发挥出来。近年来,在党中央直接领导下,我国在事后监督特别是查办大案要案方面切实发挥了部门、地区之间密切配合的办案协调机制和整体合力。但目前各种监督间的关系尚未理顺,各种监督主体又都程度不同地存在监督权

限、方式、程序、范围等不够明确、具体等问题,尚未形成一个严密有序、分工合理、协调互动、运行高效的有机整体,使监督工作难免存在“交叉带”和“空白带”,造成有的问题多方插手,有的事情无人过问,尤其是对那些界限不清的疑难案件,经常出现各监督部门互相推诿、扯皮,无人监督的状况,导致了监督机制弱化,削弱了行政监督的整体效能。

(四)监督主体缺乏监督力度

在目前,我国的行政监督主体主要是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人大及其常委会对国家行政机关的监督,既体现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和管理国家事务的形式,又体现了国家权力的意志和法律赋予的权威,因而它应该是代表国家或人民的意志,对国家行政机关实行的最有权威的监督。但目前,人大监督是法律地位高而实际地位低,理论上应有的权力与现实中实有的权力有差距,监督工作依然是人大工作的薄弱环节。突出表现在监督制约的法规不完善,力度不够;机构不健全,强度不够;手段不配套,深度不够;尚未真正体现人大作为权力机构对行政机关应有的监督权。

(五)监督人员素质影响监督效能

行政监督人员是行政监督工作的具体承担者和实施者,行政监督效能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监督人员的素质。在我国这样一个非常重视“人情”的国度里,相当部分行政监督人员政治素质不高,不注意坚持原则,不依法行政。在实际工作中,或因怕得罪人,或因外界干预而放弃监督;甚至在一些重大原则问题上,也分不清是非界限。相当部分行政监督人员政策法规水平和业务水平较低,在相当大的程度上降低了行政监督的效能。

三、完善我国行政监督体制的思路和对策

要有效解决我国行政监督体制现存的弊端,进而提高行政监督的效能,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我以为,需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行政监督体制进行改革。

(一)加快完善行政监督法律体系

行政监督是一种法制监督,行政监督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保证政府机关实现依法行政,行政监督的过程就是实现法治的重要内容。这不仅意味着行政监督是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政情况的监督,也意味着行政监督应依法进行。有关监督的法律既是对行政监督权力及其行使的规范,又是这种权力及行使的保障。从目前行政监督法规不完善,监督缺乏可操作性的现状来看,首要工作是加快行政监督法律制度建设,制定一系列专门监督法律、法规。为此,必须加快制定《行政监督程序法》、《公职人员财产申报法》、《反腐败法》、《罢免法》、《追究法》等法律法规,促进行政监督的进一步制度化、法制化。通过各种专门监督法律对各监督主体的职责和权限、监督的对象和范围、监督的方式和手段、监督者与被监督者的义务和权利等作出明确规定。以达到依法强化监督、细化监督、增强可操作性的目的。只有完善监督法制,才能为健全行政监督法律机制、依法实行行政监督提供基本的规范程序和保障。

(二)保证监督机构具有独立性

“从世界各国已有的监督机构及其发展趋势来看,监察机构的特点是其享有广泛的授权并具有独立性,它只向最高权力机关或立法机关负责,接受它们的领导,而不从属于任何政府部门,

其编制也不纳入公务员系列。” 在当代,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也已实行了监察权独立,产生了良好的监督效果,如新加坡、泰国、瑞典、中国香港等国家或地区腐败现象之所以很少发生,就与监督权独立有关。

我国应借鉴已有的成功经验,赋予专门监督机构必要的独立性与权威性。具体设想如下,可以在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大常委会内设一个最高专门监督机构以替代监察部,受全国人大(常委会)领导,对全国人大(常委会)负责,并在此最高专门监督机构下设地方各级监督机构,受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和上级监督机构的双重领导。这样既有利于把宪法规定的各级人大(常委会)对同级政府的监督权落到实处,同时可以保证国家监督机构的独立性。虽然在各级人大法定权力进一步归位之前,这一新的监督体制不可能有非常理想的效果,但至少可以改变因行政监督机关(监察机关)隶属于同级政府而带来的种种弊端。

而在上述独立监督体制建立之前,有必要通过健全专门行政监督体制以确保行政监察部门的权威性和相对独立性。首先要改革现行行政监察体制,使监察部门由双重领导向垂直领导过渡。目前可先试点实行省以下垂直领导体制,将省以下各级政府机关中的行政监察部门独立出来,受上级监察部门直接领导,人、财、物权均由上级监察部门解决。同时考虑到目前监察部门和纪委合署办公,因此纪委领导体制也应实行同步改革。其次是扩大行政监察部门的职权。在其现有的检查权、调查权、建议权和处分权外,赋予一定的经济处罚权,如对因决策失误或指挥不当给国家和人民利益造成严重损失的政府机关领导干部,监察机关应拥

有对其进行一定经济处罚的职权。第三要强化预防监督和监察手段。从事前监督入手,确定监督目标,制定科学的监督计划,努力发挥监察、审计等专门监督和财政、税务、环保等职能监督经常性和连续性的作用,促进行政监督的规范化、科学化,建立起有效的预防与控制机制。同时提高监察手段的科技含量,充分运用现代办公手段,建立监察信息网络体系,保障监察工作的多向信息渠道畅通,实现查处案件手段的现代化。

(三)建立严密的监督体系和合理的监督机构

我国现行的行政监督体制是一个多元化的体系,监督的类型和内容繁多,而且互相之间缺乏协调,监督机构分工也不尽合理。因此现在我们必须使各种监督主体对行政权力的监督形成一个整体效应,构成一个严密的体系。从监督的内容来说,包括对行政决策的纠正与完善,对行政执行的督导与反馈,对行政立法的审查与保障,对行政效率的评估与奖惩及对行政决定的复议与申诉。从监督的类型来说,应该包括权力机关的宪法监督,司法机关的行政诉讼监督,行政机关的行政监察,以及群众、舆论、政协的民主监督。由此形成一个纵横交错、内外结合的全方位监督网络体系,对国家机关及公务员加以行政监督和制约,有效地防止行政权力腐败现象的滋生,使各级国家机关及工作人员臵于有效的监督之下。

要逐步由自上而下的单向监督模式,转变为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双向监督模式。政府内部的双向监督既包括上级机关及其领导者对下级机关及其普通群众所实施的下行监督,又包括下级机关及其普通群众对上级机关及其领导所实施的上行监督。因此,我们行政监督机构的设臵必须要与其权能相适应,做到一职一

权、一权一责,从根本上克服过去那种监督机构地位从属的缺陷。如果监督机构缺乏有效的独立性,受制于监督客体,那么合理的监督结构就无从谈起。我们一方面要改各级监察机构的平行领导为垂直领导,使之成为上级监察机构的派出机构,以保证其对同级政府机关监督的独立性;另一方面,扩大监察机构的调查、处分权力,不仅包括纵向的扩权,也就是调查、处理问题的权威,而且还包括横向的扩权,即权力客体范围的扩大,由此形成强有力的监督制约机制。

(四)强化权力机关监督

强化权力机关监督是制约行政权力、完善行政监督体制的重要保障。在实践中,强化权力机关监督制约机制,首先应加强权力机关的自身建设,目前亟待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健全组织机构,如建立人大监督委员会等专门监督机构,以担负起日常监督工作,保证人大监督权的落实;二是提高人大代表素质和监督能力,通过各种方式,让人大代表和常委会成员熟悉有关监督的法律、法规,了解监督的形式、程序和方法;引入公开竞争机制,选举人大代表,弱化代表荣誉感,强化责任感和使命感。其次是要改进监督方式,变被动监督为主动监督,抽象监督为具体监督,一般监督为重点监督,尤其是需要把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或者焦点问题作为监督重点,如政府机关反腐倡廉、勤政为民,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住房制度改革以及公用事业和日用消费品物价调整问题等,人大及其常委会有责任围绕这些问题或选择其中某一问题,对有关政府部门应尽的责任进行监督,以督促他们及时有效的解决群众关心的问题,以更好地提高监督质量和效果。

(五)加强行政监督队伍建设

由于监督机制不完善,监督机关的一些工作人员徇私枉法、滥用监督权力的现象已屡屡发生。如果制定了专门监督法律和实行了垂直领导以后,监督者的权力大大扩大,如果不对其加强政治思想教育和业务素质培训,同样还会产生监督者的腐败。所以,在注重对监督人员的选拔和培训的同时,也要加强对监督者的监督。另外,还要尽可能地创造条件,保证监督人员的政治社会地位和经济待遇,使之能全身心地投入到监督事业中去,自行杜绝参与腐败的意念。

行政监督人员的素质主要包括政治思想素质、道德作风素质、业务技术素质和文化智能素质等。我觉得目前要提高我国行政监督人员的整体素质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一是选拔一批有较强的业务素质和较高文化素质的工作人员充实到各级监督队伍中来。二是针对目前有的监督人员理论和业务水平距离要求还存在不少差距的情况,应十分注意通过培训来提高他们的行政监督的政策水平、工作能力等基本素质。其三,加强行政监督工作人员的自我素质修养,要养成努力学习,奋发进取的习惯;要勇于实践,刻苦锻炼;要从一点一滴做起,严格要求自己,持之以恒,使自己的素质不断提高。有了高素质的监督队伍,监督水平的提高就有了基础。不过也不能完全依赖道德素质的力量在行政监督中的作用,同时也要有法律约束。

(六)健全社会及舆论监督机制

目前新闻媒体被很多学者称作传统“三权”(立法、行政、司法)之外的“第四权力”。可见其在行政监督中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但要真正将“第四权”发挥到极致,就必须建立健全新闻媒体监督机制。我国现阶段健全舆论监督机制的关键是要加强

新闻立法。虽然现在新闻媒介在反映民意对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某些腐败行为进行揭露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我国的新闻媒介监督这一环节还很薄弱。当前,可以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借鉴国外的一些好的经验来完善我国的新闻媒介监督,加强新闻立法。同时我们应该完善舆论监督的信息反馈和责任追究机制。完善舆论监督的信息反馈有利于监督机关及时了解信息,及时采取措施。完善的责任追究机制有利于提高舆论监督的效率。在加强新闻媒介监督机制的同时,也应该完善新闻媒介的自律机制。新闻媒介自身也应该自我约束,新闻工作者不仅要有较高的专业素质,还要有职业道德,不做虚假报道,总是以国家和人民群众的利益为重。

(七)完善行政监督信息收集系统

现在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Internet的广泛应用,信息网是非常重要的。信息不仅对企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对政府工作也同样重要。现在政府部门也在积极开展政府部门上网工程,也在推行电子政务。如果建立了完善的专门的行政监督情报信息网,政府就可以及时了解各个部门的情况及各个公务员的情况,对他们的行为进行有效的监督。

总之,行政监督体制改革,是一个涉及多方面的复杂的系统工程,要使各个监督主体的行政监督职能得到真正充分地发挥,应更多地务实于“事先预防、事中控制、事后惩处”的科学操作,从法制上健全、从体制上完善、人员素质上提高等多方面入手,全面提高监督工作的整体效能,使其在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孟德斯鸠著,张雁深译:《论法的精神》商务印书馆 2001年版 第221-222页。

2.何颖、教军章著《公共行政学新论》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3月第1版312页。

3.傅明贤主编《行政组织理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3月第1版129页。

4.据张尚族编著的《行政监督概论》64页。

5.刘长江:《论建立预防性的监督机制》 《理论文萃》 1999年3月 第27页。

6.陈奇星:《中国公共行政监督机制现状分析与对策思考》 上海出版社 2002年3月 第187-192页。

行政管理专业 陈 飞

上一篇:聆听生命拔节的声音下一篇:特色小镇田园综合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