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险与社会保障

2022-08-24

第一篇:社会保险与社会保障

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买哪个好 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区别

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买哪个好?需要考虑么,看看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区别你就知道怎么做了!总的来说社保是一定要买的,商业保险,你有钱的话,当然买了,是最好的了!

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的主要区别 1.实施目的不同。社会保险是为社会成员提供必要时的基本保障,不以赢利为目的;商业保险则是保险公司的商业化运作,以利润为目的;

2.实施方式不同。社会保险是根据国家立法强制实施,商业保险是遵循“契约自由”原则,由企业和个人自愿投保;

3.实施主体和对象不同。社会保险由国家成立的专门性机构进行基金的筹集、管理及发放,其对象是法定范围内的社会成员;商业保险是保险公司来经营管理的,被保险人可以是符合承保条件的任何人;

4.保障水平不同。社会保险为被保险人提供的保障是最基本的,其水平高于社会贫困线,低于社会平均工资的50%,保障程度较低;商业保险提供的保障水平完全取决于保险双方当事人的约定和投保人所缴保费的多少,只要符合投保条件并有一定的缴费能力,被保险人可以获得高水平的保障。

在某种意义上,个人账户的建立,可以视为国家基本社会保险体系内的一种“分权”:用于现收现付的统筹账户尽管也归终极产权所有人——所有参保缴费人员所有,但实际由国家主导,在当代统筹支付中实现国民退休待遇的再分配;而个人账户属于名副其实的个人产权——尽管是强制积累性的个人资产,它理应成为政府公权力控制之外的相对独立的产权主体。

需要购买社保保险的,敬请留意啦!

广州骏伯人力资源有限公司中山分公司作为一家从事第三方人力资源服务的专业机构,广州骏伯人力资源有限公司中山分公司提供专业劳动事务外包服务,即代缴社保,代买公积金等服务。在人力资源外包这个行业刚起步时,我司就开始从事劳动事务外包这方面服务,是国内最早从事劳动事务外包服务的公司之一,在劳动保障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详情敬请咨询: 骏伯人力集团中山分公司

联系:蔡小姐

手机:13005553397办公电话:0760-23881633-607(来电请注明找蔡小姐)

办公QQ: 2546377768

邮箱:2546377768@qq.com

公司网址:http://

地址:中山市石岐东明路28号峰华28大夏A座6楼602

第二篇:社会矛盾与社会和谐的关系

摘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不断化解社会矛盾的持续过程。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要正确处理好社会和谐与社会矛盾的辩证关系,正确处理好各种利益关系。只有深刻理解社会和谐与社会矛盾的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的辩证关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着力解决人民群众的利益关系,才能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步伐。

关键词:社会矛盾;社会和谐

和谐与矛盾是哲学的一对范畴,因此社会和谐与社会矛盾也是相对应而存在的,二者互相依存、相互斗争。

社会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其中包含了若干个子系统。社会和谐就是要使整个社会系统达到全面的和谐,而社会和谐本身就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是社会内部诸矛盾的融洽整合和协调发展。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体现了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因此和谐是矛盾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体现着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党十八大指出必须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高度,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1]全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不仅要深刻理解社会和谐与社会矛盾的深刻内涵,还要进一步认识和处理社会和谐与社会矛盾的辩证关系。社会矛盾和社会和谐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二者相互对立、相互依存,统一于社会这个总体中。

首先,社会矛盾包含着社会和谐的因素。矛盾是同一性和斗争性的统一。矛盾的同一性指的是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 矛盾的斗争性指的是矛盾着的对立面互相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两者是相互联结、相辅相成的辩证统一关系, 在推动事物发展中是有机结合在一起共同发挥作用的。和谐是矛盾的特殊形式,所以社会矛盾包含社会和谐。但是和谐并不意味着矛盾的绝对同一,和谐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只有在矛盾双方处于平衡、协调、合作的情况下,事物才展现出和谐状态。

其次,社会矛盾是绝对的,社会和谐是相对的。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矛盾具有普遍性,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毛泽东指出:“矛盾的普遍性或绝对性这个问题有两方面的意义。其一是说,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其二是说。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2]社会矛盾也是存在于任何社会之中,并且每个社会的发展过程中都自始至终存在着社会矛盾。即使旧的社会矛盾得到了暂时地解决,还会有新的社会矛盾出现。因此说,社会矛盾是绝对的。和谐是相对的是因为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社会和谐就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社会要发展进步,就意味着不断打破原有的和谐,在更高一级上形

成新的和谐。社会的和谐总是遵循着和谐-矛盾-新和谐-新矛盾这样循环往复,以至无穷。在解放战争时期我国主要矛盾是中国人民同美帝国主义支持下的国民党反动派的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人民任务是推翻反动政府,建立新民主主义国家。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内的主要矛盾变为阶级矛盾,主要任务是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过渡。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后,我国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和落后的生产之间的矛盾,主要任务是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

再次,正确处理社会矛盾是构建社会和谐的前提和基础。矛盾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内在动力,社会矛盾是人类社会前进的动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最基本的条件就是处理好社会主义社会的社会矛盾。和谐社会不是没有矛盾的社会,正确处理社会矛盾是构建社会和谐的前提和基础。社会矛盾得不到正确处理,社会就不可能实现和谐。2010年12月突尼斯一大学研究生毕业,因经济不景气无法找到工作,自焚抗议并身亡。这在激起人民长期以来潜藏的对失业率高涨、物价上涨以及政府腐败的怒火。人们举行抗议活动要求总统本-阿里下台,并演变为持续骚乱。突尼斯的革命火焰延烧到埃及,由于物价上涨、失业率高和腐败等问题,埃及多个城市也发生民众大规模集会,要求总统穆巴拉克下台。开罗发生了最严重的流血冲突,社会动荡。除了埃及,也门、阿尔及利亚等中东和北非多国相继爆发了抗议活动,其根本原因都是由于没有处理好社会矛盾所引发的不稳定、不和谐。而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国家安定、国际地位显著提高等,就是因为在建设道路上正确处理好了阶级矛盾、人民内部矛盾,为经济发展、社会和谐提供了基础。现阶段我国还是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教育资源分配不均、收入分配不均、看病难看病贵等,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很好的处理,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就会受到影响。

最后,社会和谐是社会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每当社会矛盾尖锐的时候,整个社会就会动荡不安,人们就开始向往社会和谐。于是社会力量中的积极因素就会同阻碍社会和谐的因素进行斗争,当这些社会积极力量占绝对优势的时候,积极力量就会战胜腐朽势力,创造出理想的和谐社会。在封建社会末期,社会动荡、民族危机加深,一些仁人志士开始探索救国之路,要解放全中国人民和维护国家稳定,与一些顽固的封建势力、阻碍中国进步的外国势力进行斗争,进行了各种尝试,太平天国、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等,最终建立了中华民国,实现了人民梦寐以求的民主共和。尽管不同的社会和发展阶段有不同的和谐内容,但是社会和谐是必然的。不论社会矛盾怎样复杂,怎样层出不穷,最终还是要实现社会的和谐。因此社会和谐是社会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

综上所述,社会和谐与社会矛盾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辩证统一的。没有矛盾的社会和谐是不存在的,社会矛盾是社会和谐的前提和基础;而社会和谐是社会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我们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要正确处理好社会和谐与社会矛盾的辩证关系。只有深刻理解二者之间的的辩证关系,我们才能制定出切实有效的政策措施,正确处理好社会矛盾,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步伐。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问题是要处理好社会中的各种利益关系,要求我们积极探索正确处理社会矛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途径,在化解社会矛盾中促进社会和谐。在推进改革开放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社会矛盾呈现出越来越尖锐和错综复杂的特点,利益冲突不断增强。但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全社会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当前的社会矛盾基本上是非对抗性的,属于人民内部矛盾。因此,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依法治国,保证社会民主和公平,着力解决人民群众的利益关系,真正从根本上减少和化解各种社会矛盾,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

[3]素,不断促进社会和谐。改革是中国发展的最大红利,中国梦的根本就是共享,所以在改革深化时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不断缩小收入差距,开展分配改革,调动社会各个阶层和不同群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坚持用非对抗性的方式解决矛盾,避免非对抗性矛盾转换为对抗性矛盾,在化解社会矛盾中促进社会和谐。总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是不断化解各种社会矛盾的持续过程,任何社会都存在矛盾,只有准确把握矛盾、积极化解矛盾,才能保持社会的和谐,这是一个长期并且艰巨的过程。

参考文献

[1]中国十八大报告.北京,2012 [2]《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3]马强强,齐艳丽.在化解社会矛盾中促进社会和谐[J].理论观察,2011,(4):7-8

第三篇:社会实践与社会调查

课程名称:社会实践与社会调查

学分:2

时间:第2-3学期暑假2-4周

面向对象:新闻传播学院一年级学生

教学大纲(暂行)

一、社会实践与社会调查的目的和任务

为了加强学生对国情民情以及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了解,在实践中掌握和运用基础理论知识,培养学生认识社会和观察社会的能力,提高寻找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完成社会实践或社会调查的基础上撰写实践报告。

二、社会实践与社会调查的组织和指导

社会实践与社会调查由学院学生工作组负责,具体指导教师为该年级辅导员。放假前,学院领导和指导教师对学生进行动员,向学生提出目标和要求,宣布学生在社会实践与社会调查期间的纪律,开展指导、负责考核和成绩评定。

三、社会实践与社会调查的内容形式和时间安排

社会实践与社会调查的内容不局限于专业范围,各位学生可以根据个人兴趣爱好等,单独或者组成团队,团队应分工明确,个人均有自己的研究侧重点。结合我国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社会热点等方面,有针对性地选题,教师应给予指导,开展社会实践和社会调查。

根据学校教学计划规定,社会实践和社会调查在第2-3学期进行,时间为2-4周,可以采取实习、采访、调研、考察等多种形式。完成社会实践与社会调查后,若在单位实习须有实习单位评语,并加盖实习单位的行政公章,每位同学须在开学一周内递交本人独立完成的社会实践报告。

四、社会实践与社会调查的考核与成绩评定

社会实践与社会调查的考核依据是每位同学完成的社会实践报告。学生通过实践和调查,从国家、社会、地方、社区和家庭等不同方面寻找和发现问题,对此做一定的深入研究,分析问题,探讨解决方案,并在此基础上撰写完成社会实践报告。

社会实践报告的考核标准为选题联系实际有意义、调查目的明确方法科学、调查报告正文叙述清楚明白、理论论据充分、数据资料真实可信、语言准确简炼,符合学术规范。社会实践被报道或者实践报告被有关单位接受,应提交相关证明材料,在成绩评定中予以肯定。

附件:社会实践介绍信

新闻传播学院

2009年6月

介 绍 信

根据我校教学安排,为了加强学生对国情民情以及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了解,在实践中掌握和运用基础理论知识,我学院于今年暑期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和社会调查。

兹介绍我学院 2010级专业同学前来联系实践事项,请予以大力支持,并给予必要的管理与指导。对于贵单位的积极支持与帮助,谨表示衷心的感谢!

上海外国语大学

新闻传播学院

2011年 5月10日

选题参考

1、提高党在青年知识分子中的凝聚力和影响力研究

张晨玥13901601294

2、赴西藏支教、考察

任青诺增18801625099

3、青年自组织:快闪、AIESEC等

焦轶伊13661684820

4、90后大学生主观幸福感

徐韵 18721909077

5、自媒体(新媒体)与当代大学生

张珺怡18801622412

6、社交网站(人人网、开心网、易班等)与当代青年大学生 刘平18801622400

7、拖延(社会热点)关注

马怡敏13671526835

8、中国纪录片的发展现状(与国外对比)上海老建筑古迹的开发利用与改造 中国古代文学

高瑞梓18801622376

第四篇:社会保障与医疗

社会保障制度含义:

是在政府的管理之下,以国家为主体,依据一定的法律和规定,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以社会保障基金为依托,对公民在暂时或者永久性失去劳动能力以及由于各种原因生活发生困难时给予物质帮助,用以保障居民的最基本的生活需要。社会保障制度是通过集体投保、个人投保、国家资助、强制储蓄的办法筹集资金,国家对生活水平达不到最低标准者实行救助,对暂时或永久失去劳动能力的人提供基本生活保障,逐步增进全体社会成员的物质和文化福利,保持社会安定,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医疗保险含义。

四大意义:保障权利公平,保障机会公平,维护规则公平,调节分配公平

医疗保险是劳动者因患病需要治疗时,由政府向其提供必需的医疗服务的一项社会福利制度。政府建立医疗保险基金,其以税收优惠的形式负担部分费用,职工和用人单位按工资收入的不同比例,按月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缴费(职工退休后,不再缴费)。医疗保险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帐户相结合,职工缴费的全部和用人单位缴费的一部分,记入职工个人帐户,用于职工本人的一般医疗服务,其余基金作为社会统筹,用于全体参保人员的特殊医疗服务。我国医疗保险主要包括三个大类:城市职工医疗保险、城市居民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这三种医疗保险在保障水平、保费缴纳和政府补贴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别

新农合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简称“新农合”,是指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采取个人缴费、集体扶持和政府资助的方式筹集资金。

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是由我国农民(农业户口)自己创造的互助共济的医疗保障制度,在保障农民获得基本卫生服务、缓解农民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随着我国经济与社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三农”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全局性的根本问题。而不解决好农民的医疗保障问题,就无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也谈不上现代化社会的完全建立。大量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也已表明,在农村建立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势在必行。

新农合成效

一是实现全面覆盖,参合率稳定在较高水平。二是筹资水平不断提高,保障能力逐步增强。三是确立了较为完善的符合中国国情的制度框架和运行机制。

今后发展方向

一是稳步提高新农合筹资标准,2012年新农合人均筹资水平将达到300元左右,到2015年,新农合政府补助标准将提高到每人每年360元以上,个人缴费标准适当提高,并逐步探索建立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筹资机制。

二是加强新农合精细化管理,严格基金使用管理,加强对定点医疗机构的监管;全面推行新农合省市级定点医疗机构和村卫生室的即时结报工作,逐步推行省外异地结报;加快新农合信息化建设,结合居民健康卡的发放,快速推进“一卡通”试点工作;加强新农合与医疗救助等相关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推行“一站式”即时结算服务。 三是推进提高重大疾病医疗保障水平试点工作,将儿童白血病、肺癌等20种疾病纳入保障范围。贯彻落实六部委《关于开展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工作的指导意见》,做好大病保险与新农合大病保障工作的衔接,优先将这20种重大疾病纳入大病保险范围。

四是加快推进新农合支付方式改革,用总额预付、按病种、按单元、按人头等支付方式替代按项目付费,控制费用,规范医疗服务行为,提高基金绩效。

五是加快推进委托有资质的商业保险机构参与新农合经办服务工作,扩大商业保险机构经办新农合的规模,建立新农合管理、经办、监管相对分离的管理运行机制。

六是认真总结新农合制度实施10年来的经验,推动《新农合管理条例》及早出台,尽快将新农合纳入法制化管理轨道。

实践证明,新农合制度符合农村实际,是现阶段农村居民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十年来,新农合制度从无到有,由小到大,对保障农民健康发挥了重要作用。作为新农合制度的主管部门,卫生部门将会同有关部门继续扎实推动新农合制度发展,促进农村居民健康水平稳步提高。

城市居民医疗保险

覆盖范围:城镇中不属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覆盖范围的中小学阶段的学生、少年儿童和其他非从业城镇居民,都可自愿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

城市居民医疗保险自1998年建立以来,到现在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还是存在一部分人没得到该制度的保障,主要包括城镇学生,儿童,无固定收入的老年人,未就业的残疾人等。

城市居民医疗保险发展前景

(一)继续完善各项医疗保障制度。进一步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采取有效措施将混合所有制、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从业人员以及灵活就业人员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大力推进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重点解决大病统筹问题;继续着力解决国有困难企业、关闭破产企业等职工和退休人员的医疗保障问题;鼓励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的城镇居民,以多种方式就业并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进一步规范现行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支付政策,强化医疗服务管理。加快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进一步完善城市和农村医疗救助制度。完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搞好各项医疗保障制度的衔接。

(二)协同推进医疗卫生体制和药品生产流通体制改革。根据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统筹协调医疗卫生、药品生产流通和医疗保障体系的改革和制度衔接,充分发挥医疗保障体系在筹集医疗资金、提高医疗质量和控制医疗费用等方面的作用。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区域卫生规划,健全医疗服务体系。建立健全卫生行业标准体系,加强对医疗

服务和药品市场的监管。规范医疗服务行为,逐步建立和完善临床操作规范、临床诊疗指南、临床用药规范和出入院标准等技术标准。加快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充分发挥社区卫生服务和中医药服务在医疗服务中的作用,有条件的地区可探索实行参保居民分级医疗的办法

城市职工医疗保险

覆盖范围:

城镇所有用人单位,包括企业、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及其职工,都要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随着原劳动保障部对于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参保政策的明确,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实际上覆盖了城镇全体从业人员。

成效:1998年我国开始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为实现基本建立覆盖城乡全体居民的医疗保障体系的目标,国务院决定,从2007年起开展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2007年在有条件的省份选择2至3个城市启动试点,2008年扩大试点,争取2009年试点城市达到80%以上,2010年在全国全面推开,逐步覆盖全体城镇非从业居民,至今已取得了显著成果。

意义:

城镇职工医疗是我国医疗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和谐社会构建过程中应当加强的重要工作之一.近年来,我国城镇职工医疗保险改革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医疗保险制度取得显著成效,但仍然存在不少突出的矛盾和问题.因此,城镇职工医疗保险改革必须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多层次的医疗保险体系,使医疗卫生主体多元化,恢复医院的公益性,建立全民的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加强医疗保险的宣传与监督作用,才能解决目前城镇医疗保险存在的问题.

1.为什么要加快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改革?

加快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为职工提供基本的医疗保障,关系到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对于深化改革、促进发展、保持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切实解决职工基本医疗保障是政府的责任,是国家长治久安的保证。解决职工基本医疗保障问题是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的必要条件,也是劳动者基本权益的重要保障,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建立健全包括医疗保险在内的各项社会保障制度。因此,加快医疗保险制度改革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

措施:

(一)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很不平衡,不可能建立一个全国统一的医疗保障模式,必须设计多层次多样化的保障模式来适合不同人群多层次的医疗保障需求,这是发展中国医疗保障体系的必然之路。

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包括:第一层次,基本医疗保险。第二层次,补充医疗保险。第三层次,商业医疗保险。在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中,监督和管理要在政府统一领导下进行。在社会保险和政府保险模式下,政府要有一套严格的监管标准,包括保险覆盖人群、保险待遇、基金管理机构的准入、基金操作规范等。对于非强制性保险,政府可以不直接干预保险计划的运行,但必须对其进行引导和监管。政府应主要是通过税收政策、市场准入制度、产品审核等手段对非强制性保险进行引导和监管。

(二)建立新机制保证医疗卫生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方式多样化、资金来源多渠道、项目建设市场化,鼓励社会资金进入医疗领域,不但可增加医疗资源供给,更重要的是加快医疗领域竞争机制的建立,有利于打破公立医疗机构一统天下的垄断格局。

(三)恢复医院的公益性。应该调整公立医疗机构投入政策,公立非营利医疗机构是保证群众基本医疗需求的主体,应由政府承担责任,同时,实行医疗机构的收入上缴,其建设发展及运行费用由政府核定拨付,并实行严格的价格管理。建立“公立医院管理制度”,

强化公立医院的公共服务职能,纠正片面追求经济收益的倾向,实行“政事分开”和“管办分开”以及“医药分开”。“政事分开”和“管办分开”意在强化政府对医疗机构的监管,“医药分开”的实质是改变医院“以药补医”的状况,逐步取消药品加成政策,政府财政对医院给予相应经费补贴,并实行药品收支两条线管理,切断药品收入与医院的经济联系。

(四)加强城镇医疗保险的宣传和监督。治理认识偏差,让广大职工从被保护的救济对象转变为积极的社会保障参与者,使“基本保障人人有责、量入为出逐步积累、效益优先维护公平、社会服务公众监督”等医保理念深入人心。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必须动用社会舆论以及行政监察手段进行有效的监督。对于长期抵制医保工作、拒缴医保费用的单位和个人,应当追究其责任、给予必要的行政处分。建立一套科学的医疗保障评价系统,对参保情况、基金的收缴、管理和使用、医疗机构的服务和医药市场公平性、医疗卫生资源的配置、医疗保险基金的使用效率、健康改善与医疗保障的关系确定一套全面科学的评价指标。

医疗保险的整体发展方向:全民医保

为什么要建立全民医保制度:我国有13亿人中,只有2亿城镇居民有医疗保险,加上1.7亿农村地区的新型合作医疗保险,总共只有3.7亿人口能享受医疗保险,尚有近10亿人口无医疗保障。正是因为没有达到全民医保,所以才让老百姓直接感觉到看病贵、看病难。在美国,看病同样也很贵,但美国人都有医疗保险,所以他们就不觉得看病贵了。因此,要想让老百姓看得起病必须建立健全完整的医疗保险体系。

措施:医保制度覆盖全民;困难企业职工医保;在校大学生医保;提高住院费用报销比例;推广就医“一卡通”;建立异地就医结算机制;尝试建立城乡一体化制度;建立基本药物供应保障体系;公立医院补偿机制;民营医院“国民待遇”;遏制虚高药价;推行医药分开;

全民医保从各地试点的推行,到2009正式提上日程以期达到覆盖全国13亿人口的目标。至今为止,全民医疗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试点地区也出现了医保“三驾马车”相互掣肘的城镇居民医保、职工医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之间管理制度对接的问题。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全民医疗是大势所趋,只有实现全民医疗,让每个公民都得到应有的保障,社会才会更和谐。

第五篇:“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着力构建和谐社会,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然而,在实际工作中,仍有不少干部和群众存在着对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的关系理解不深、把握不准的现象:如在认识上有的把二者等同起来,只看到二者的同一性,忽视其差异性;有的把二者对立起来,只看到二者的差异性,忽视其同一性。在实践中有人是先“小康”后“和谐”,而有人是重“和谐”轻“小康”,凡此种种。这就要求我们有必要进一步澄清理论是非,纠正实践偏差,正确认识和处理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的关系,以此推动我们的各项事业健康发展。那么,“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二者之间究竟有何不同呢?

首先,二者提出的背景不尽相同。“小康”作为邓小平理论的一个重要概念,是小平同志为我们制定的“三步走”发展战略的第二步。我们知道,“小康社会”有“总体小康”和“全面小康”之分,“三步走”战略也有“旧三步”和“新三步”之别。“新三步”是对“旧三步”中第三步的细化,而“全面小康”是在“总体小康”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党的十六大指出,经过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我们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

一、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然而,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政治、文化诸方面全面发展,由此确立了小康社会的理论。新世纪初,我国人均GDP达到一千美元,各国的经验表明,此时社会发展处在一个关键期、矛盾突显期和问题多发期,和谐社会的 理论主要是针对上述情况而提出的。“和谐”概念最早也是出自十六大报告,并且是作为全面小康的一个重要指标而提出的。随后,在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中,针对经济生活中的不和谐因素,提出要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牢固树立和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接着,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要从五个方面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其中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被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内容提到议事日程,并强调要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今年年初,胡锦涛总书记在两次讲话中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和和谐社会的特征又作了深刻的论述,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当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如果说,“小康社会”的提出具有承上性质的话,那么“和谐社会”的提出无疑是有着启下的意义。

其次,二者的内涵和特征不同。就人民生活水平而言,小康是介于温饱和富裕之间的一个发展阶段,可以说是温饱有余、富裕不足。小康社会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都表现出一些基本特征,小康水平也有其相对固定的评价体系,如国民的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文化娱乐和闲暇时间、人均绿地面积和住房面积以及基尼系数和恩格尔系数等。和谐社会则标志着特定社会的稳定、有序、优质、效能,表现为社会成员的和睦相处,社会风气的公正祥和,社会秩序的井然有条,社会系统的运转自如等。它涵盖了人自和谐、人人和谐、身心和谐等基本方面,既指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科技、社会之间的协调发展,又指物质生产、精神生产、人类自身生产、生产关系再生产等几种生产的协调发展,也指社会系统诸因素———经济的和非经济的、现实的和历史的、内部的和外部的、物质的和精神的等的协调发展。

再次,二者的目标和要求不同。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是“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是“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比较而言,

1 小康社会侧重于量的积累,和谐社会侧重于质的提高;小康社会倾向于既定指标的完成,和谐社会倾向于主体感觉的状态。如果说前者是对特定系统不同层次和构成要素的静态考察的话,那么后者就是对特定系统诸要素、层次间的动态描述,或者借用列宁的话说,前者是所谓“初级的质”,后者是所谓“二级的质”或“高级的质”。

最后,二者的价值追求和实现途径不同。小康社会任务具体、目标明确,时代感鲜明,可操作性强。和谐社会则是一个逐步发展、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其规定相对抽象,主观性突出。小康社会的核心是富裕和兴旺,和谐社会的本质是协调和共享。小康社会虽然本身也是一种价值选择,但它更多地是一种硬指标,和谐社会无疑要有一定的物质依托,但它更多地是一种软实力。

当然,“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也有其共同点。主要表现为:第一,二者都有其深厚的传统文化背景。“小康”是一个在我国有着广泛文化认同的概念,“和谐”则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元素,二者均在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位置。根据儒家文化典籍《礼记·礼运》篇的描述,小康社会是与大同世界联系在一起的,孔子把上古时代黄帝、尧、舜所治理的以“天下为公”的社会称为“大同”,是最为理想的社会,把禹、汤、文、武、成王、周公“六君子”用礼所治理的以“天下为家”的社会称为“小康”。在孔子眼里,小康社会比不上“大同”,但要比孔子所处的礼乐崩坏的混乱局面要好得多。“谐和”、“和谐”的说法古亦有之,如《周礼·地官·调人》:“调人掌司万民之难而谐和之”,《晋书·挚虞传》:“施之金石,则音韵和谐”等。和谐是一种平衡、协调融洽,是不同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一种理想结构和最佳状态。“和”内涵丰富,有中和、平和、仁和、协和之意,儒家主张“和而不同”,“求和”、“尚和”、“贵和”乃中华文化的特质之一。“和”不仅是中华民族一个极其重要的价值观,同时也是国人一以贯之的行为准则。

第二,二者无论在目的和手段上都有交叉和重叠之处,且地位和作用同等重要。应该说,小康社会理论的确立与和谐社会理论的提出,进一步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的问题,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对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运用和发展,有着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第三,二者互为前提和基础。全面小康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内容,和谐社会是全面小康的本质规定。一个社会,如果贪污腐败盛行,贫富分化严重,管理秩序混乱,矛盾问题尖锐,那就很难说它是一个合格的小康社会;同样,一个社会如果生存环境恶劣、生活质量下降,经济基础脆弱,发展前景黯淡,那就很难说它是一个和谐的社会。

第四,如同福利社会、法治社会乃至学习型社会、节约型社会一样,一方面体现了人们在社会发展价值取向上的多面性和综合性,另一方面也体现了人们在特定社会发展阶段对社会发展目标的共同追求。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二者都体现了人们对未来社会目标的一种理想设计,它们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即二者都统一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中,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中。

上一篇:施工员年终总结报告下一篇:施工员工作总结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