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

2022-08-19

第一篇: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

劳动就业、社会保障与经济增长

劳动就业、社会保障与经济增长马睿宏(山西财经大学,山西太原030006) 〔摘要〕劳动就业、社会保障与社会经济发展是不可分割、相互协调发展的统一体。只有经济发展了,才能使劳动者充分就业,保证社会保障资金的筹集;反过来讲,只有有了社会保障,解除了劳动者的后顾之忧,才能进一步提高劳动者的劳动技能,提高劳动生产率,推动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为此,政府应将扩大就业、搞好社会保障作为政府宏观调控的重要发展战略来抓。〔关键词〕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经济发展〔中图分类号〕F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1203(2009)05-0067-03〔收稿日期〕2009-08-20〔作者简介〕马睿宏(1983-),女,山西太原人,山西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保障专业2007级硕士研究生。

就业与社会保障是当代社会民生的两个基本问题,也是政府与国民普遍关注的重要领域。但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是与社会经济发展不可分割的。只有经济发展了,才能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吸纳更多的劳动者就业。但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很难有大的提高,且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消费观念和结构的变化,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总是处于不断升级换代的动态变化之中,从业者随时都有被解聘转变岗位的可能。这样,就需要建立社会保障制度来维持这部分失业者生命力的再生产,帮助他们度过失业时的生活困难和再就业。可见,经济发展、充分就业、社会保障是相互协调发展的统一体。解决好劳动者的就业问题,才能使劳动者获得各项社会保障,保证社会保障资金的筹集。反过来讲,只有有了社会保障,才能解除劳动养老、工伤、疾病医疗和失业的后顾之忧。为此,国家在制定社会保障政策时也要考虑如何有利于劳动者充分就业,要使两者协调发展。

一、政府要把保持较高的就业水平作为调控工作的重要内容随着计划经济体制下“低工资、高就业”制度的逐步废除,我国的就业形势十分严重,已成为经济发展中的主要矛盾,严重影响着社会的稳定发展。在就业不充分的情况下,国家也无力提供充足的物质资源供未就业者享用。因此,国家必须把扩大劳动者充分就业作为工作的重点,实行积极就业政策,做好未就业人员的生活保障工作。

(一)要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积极调整就业结构。经济增长是保持和扩大就业规模的根本保证要根据我国当前和今后劳动力的供求变化趋势进行经济结构调整,以便充分发挥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成本低的比较优势,积极培养新的经济增长点。经济增长快慢是影响就业状况的一个重要因素,经济增长速度太低既不利于就业问题的解决,也不利于现有设施、设备和资源的合理利用。保持经济的快速和可持续增长,不仅有利于避免经济被动而产生的周期性失业,而且也有利于扩大就业规模。从经济发展战略看,解决劳动就业最持久的动力在于产业技术升级和结构的合理优化。因此,我们不仅要重视发展技术、资本集约型产业,

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且也要十分重视发展劳动集约型产业,扩大劳动就业。由于在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中,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不到位,使我国产业结构出现了极不合理的现象。如由于经营方式的改变,致使国家投巨资建起的大型国企纷纷倒闭,大量国企职工下岗失业,使其吸纳劳动力就业的能力大大下降,因此,我国必须大力发展67技术先进的大型骨干企业,使其在解决就业问题上发挥重要作用。同时,也要大力发展中小企业,这样可以转移和吸收大工业和农业由于资本构成提高而挤出的多余劳动力,避免出现严重的失业和生产过剩现象。近几年来,我国失业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而经济增长速度较快,这说明我国产业结构不合理。为此,我国政府应采用强有力的行政手段,搞好产业、产品结构调整,制定好有利于各类人员就业的宏观政策。

(二)根据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制定好有利于经济发展的金融、税收政策,要围绕国民经济规划进行投资。要搞好规模集约生产的经济投资,在加强城乡基本建设的基础上加大对高层次教育领域的投资,着重搞好医疗卫生领域中乡镇卫生院的建设,扩大就业领域;应用好财政、税收杠杆促进大中型企业增加就业岗位;要积极调整消费结构,扩大内需,改变过去外向型的投资结构,要增加民族自尊自信心,让我国自主研发的产品繁荣本国市场,这样才能使本民族工业迅速发展,吸纳更多的劳动力就业。

(三)培养新的经济增长点。从劳动力市场整体来看,我国存在着严重的结构性失业,劳动力结构性矛盾突出。一方面是失业人数不断增加,劳动力供给持续增长;另一方面是劳动者素质不能满足工作的技术需要。这主要是由于在教育体制改革中,中等专业技工学校、大专技术学校都已名存实亡,出现招生难,结果就出现劳动力供需结构失衡,不能与就业岗位相适应。为此,我国首先应把就业增长点选择在吸收劳动力数量多,又对劳动力素质要求较高的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行业,要对有特殊专业技能的学生进行分配,使他们在工作岗位上能将知识转变为技能,解决当前人事教育制度改革失误带来的就业问题。同时,要把新的经济增长点放在市场需求大、有潜力可挖,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产品不易被淘汰的劳动密集型行业。这样,有利于吸纳大量的劳动力就业,使劳动者有稳定的工作岗位,不会因产品的更替而再失业、再就业。还应搞好教育结构的调整,把就业增长点放在有利于城乡劳动力开发就业与创业的行业中。

(四)制定有利于劳动者充分就业的分配政策。社会和谐发展离不开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和良好的分配秩序。但我国尚处于经济体制转轨时期,由于利益格局多元化,分配方式和渠道也日益多样化,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分配管理体制尚未建立起来,致使分配秩序发生了混乱。主要原因是国家宏观经济管理调控出现了缺位和真空,基本上没有专门负责此项工作的机构,使一些地方、部门和企业盲目照搬国外做法,拼命搞高官年薪制。目前,我国收入差距的畸形发展已使我国成为世界上少有的贫富悬殊的国家

之一,并已引起群众的强烈不满。面对我国经济体制转轨、多种所有制结构经济成分兴起的现实,政府应以负责任的态度,担负起收入分配的调控重任,制定好有利于各类劳动者就业的分配政策,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彻底改革不合理的分配制度,加大对各种非法收入以及各种腐败行为的打击力度,取缔非法收入。应将收入分配问题纳入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目标,建立起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保持同步增长的机制;要使不同地区、部门、企业和行业的收入趋于接近,打破分配领域中的官本位现象;要对不同所有制企业的分配进行统一调节,依法保障劳动者的经济收入,鼓励劳动者到非公企业就业,这样,才能有利于不同劳动技能素质的劳动者有秩序的就业。总之,政府应实行积极的就业政策和实施扩大就业发展的战略,坚持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推进就业体制的改革和创新,完善就业援助制度,加大财政对再就业的补助资金,完善覆盖城乡劳动就业管理服务的组织体系,发挥强有力的行政调控手段,拉动内需,有效推动经济增长,这样才能真正解决好劳动者就业问题。

二、完善与就业制度相衔接的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险制度改革对我国的劳动就业有较大的影响,但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相对于就业制度改革还缺乏实质性的变化。从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来看,到现在为止,还尚未形成覆盖全社会的统一的养老、医疗、失业保障制度,所以,导致了就业环境就业质量的持续下降。目前,我国不仅要在国有企业建立失业保险、养老保险、工伤、医疗等保障制度,还必须扩大社会保险范围,对集体、私营、中外合资和个体经营者这些职业风险大的行业都要逐步建立起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从促进就业的角度讲,养老失业、医疗等保险制度还必须打破城乡分割,将农村进城务工的劳动者也纳入城市社会保险的范围,以消除劳动力流动的后顾之忧,实现生产资料和劳动者的最佳结合,促进统一的劳动力市场的形成,从根本上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经济的快速增长。

(一)要加强社会保障的法制建设。社会保障作为通过立法强制实施的社会经济制度,必须有完善的法律法规作保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社会保障立法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一些法规制度的立法层次不高,法律约束力不强,在实际工作中遇到了很68多矛盾和问题,无法依据法律来解决,致使劳动者的劳动权利无法得到法律保护。在当前我国劳动力供给远远超过需求的背景下,就业环境不断恶化,劳动者就业的稳定感下降。在劳动关系上劳动者处于绝对弱势地位,一些非公有制企业违反劳动法,只追求最大利润,并不依法为劳动者交纳“五险一金”,使劳动者的正当权益得不到保障。但在当前就业困难、国家社会保障法不完善的情况下,劳动者只能忍气吞声,劳动安全感没有保障。因此,应针对现行社会保障体系残缺、有效性不高、相关制度改革不能同步的现实,迫切需要加强法制建设,把成熟的经验上升为法律,增强社会保障的强制性、权威性和稳定性。为此,我国重点是要加

快《社会保险法》的立法步伐,制定较完善的基本养老保险条例、企业年金条例、社会保障基金监督与管理等配套法规、建立健全社会保险的法律体系。这样就可以依法保障劳动者的合法劳动权益不受侵犯。

(二)建立覆盖全社会的社会保障体系。目前,我国养老保险制度覆盖人群主要是城镇企业职工和部分其他城镇劳动者,而城镇个体从业人员、灵活就业人员和农村村民、农民工的养老保险制度正处于探索中。为此,建立覆盖城乡全体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是国家一项重要的战略目标和任务。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内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从土地解放出来转移到城镇和二三产业就业,人力资源市场呈现出流动性强、就业方式多样化的特点。对于如此庞大的劳动群体,如不解决他们的社会保障问题,不仅直接影响社会的安定,也影响经济的发展,而且也不利于劳动力的转移和灵活就业方式的稳定发展。因此,国家应积极探索建立、健全城乡全覆盖的社会保障体系办法,并依法实施,这样才能进一步促进经济增长,才能使转移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解除养老、医疗、生育、教育、赡养老人等后顾之忧,能安心在城市务工,使他们得到一定合理的报酬和公正的政治待遇。在建立了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后,就能使灵活就业者解除后顾之忧,安心从事创业工作,并缓解国家的就业压力,还可吸纳部分个体劳动者就业,使农村中“无地可种,无业可就、低保无分”的“三无”农民及农村中年幼失怙、年老无依和残疾等特困群体有了生活保障,在客观上支持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三)要建立全国统一的便携式的社会保障制度。农民工是我国经济建设的主力军,是国家的宝贵资源,他们为社会城市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农民工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流动性大,他们不仅被迫流动于城乡之间,并在单位间、城镇间频繁地变动工作岗位,还经常跨地域流动。但由于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完善,并没充分考虑到农民工就业的特点,致使农民工参加养老保险的人数很少。目前,农民工参加养老保险的总体参保率仅为15%,即使是参保人数较多的广东、大连,农民工参保率也仅为20%左右。造成农民工参保率低的直接原因是社会保障制度不能够与农民工就业流动的特点相适应,使农民工对现行社会保障制度缺乏信任,对自己以后能否享受养老待遇心存疑虑。为此,我国应尽快建立与农民工劳动就业形式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以便更好地促进农民工的充分就业。因此,做好农民工社会保障工作,既要从一部分农民工流动就业的现实出发,建立过渡性的保障制度,又要考虑越来越多的农民工稳定就业的需要,完善现行城镇社会保障制度,还要从农民工接续社会保险关系的需要出发,建立和完善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这样,就可使农民解除一切后顾之忧,放心地到各地流动就业,保障自己应享有的权利不受任何影响,也可避免农民工因异地就业而退保现象的发生。总之,只有建立健全有利于就业的社会保障制度,才能更好地促进劳动力的合理流动,稳定就业队

伍,保证劳动力队伍的接续,有利于完善市场就业机制,改善就业结构,提高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使既定的经济增长速度带动更多劳动者就业,以不断扩大就业规模。〔参考文献〕〔1〕牛根颖.30年来我国劳动就业、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体制与格局的重大变化〔J〕.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2008(12).〔2〕尹蔚民.统筹城乡,完善制度,努力实现中国社会保障的科学发展〔J〕.社会保障(人大复印资料),2009,(4).〔3〕郑成功.寻求理性发展经验,规划社保改革蓝图〔J〕.社会保障障制度(人大复印资料),2009,(4).〔4〕信长星.关于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障制度改革中公平与效率问题的思考〔J〕.中国人口学,2008,

(1).责任编辑李英姿

第二篇: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发展报告

一、2004年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情况

2004年,全市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坚持执政为民,以人为本,为民解困,以解决民生、维护民利、落实民权为主线,创新体制,改善服务,扎实工作,确保了年初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十件实事”和主要目标任务的全面完成。

(一)早安排早落实,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全市新增就业岗位4.16万个,实现城乡统筹就业7万人,其中:城镇失业人员就业2.67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72万人(“4050”人员就业0.41万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2.61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1%。城乡统筹培训4.65万人,其中:城镇失业人员培训1.06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培训1.58万人(“4050”人员培训0.38万人)农村富余劳动力培训2.01万人。建立创业组织205个,开发公益性岗位4210个,开发创业项目109个。累计发放《再就业优惠证》5.75万个,核发小额担保贷款1426人,贷款25996.9万元。减免税收1714.1万元,减免行政事业性收费547.6万元发放四项补贴934.39万元。发放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资金5600万元,发放解困资金1260万元。全市养老保险参保达31万人,扩面3.4万人基本养老保险费征缴7.7亿元,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社会化发放率达到了100%。失业保险参保28.7万人扩面2.1万人失业保险费征缴0.7亿元。医疗保险参保41万人,扩面8万人,医疗保险费征缴2.4亿元。

(二)落实相关政策,健全就业服务体系

一是实现劳动力中心市场和部分分市场联网运行,建立“一条龙”服务窗口;依托劳动力市场和劳动保障所,信息共享,资源互换。二是结合贵阳市农村远程教育的启动,开发了《家政服务员》、《农民进城务工指南》等农民职业技能培训远程教育课件,启动“非农技能培训和鉴定流动服务车”送教下乡。三是出台了落实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优惠政策的办法和措施,推动再就业优惠政策的落实。四是结合完善职业培训工作体系和机制,在原有80个再就业培训专业(工种)基础上新推出39个培训专业(工种),加快高级技能人才培训鉴定和信息库建设,完善了职称评审和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五是加大劳动监察工作力度,清理拖欠民工工资,追补欠薪1.98亿元,整顿民办职业介绍机构,净化了劳动就业环境。

(三)完善政策措施,使低保工作走向制度化和规范化

完善《贵阳市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办法实施意见》,实施《贵阳市低保软件建设实施方案》,基本实现市、区、街、社区四级城市低保业务的信息化办公。合理提高城市低保标准,落实管理下的“应保尽保”。低保对象人均补差从65元提高到81元全市累计发放低保金5965万元,较上年增加929万元。制定了《贵阳市民政局关于对城市低保对象中特殊困难群体实施分类救助工作的暂行实施意见》,对低保对象中的“三无人员”,即70岁以上老人、重度残疾人、长期患重(大)病、单亲有子女就学的特困家庭每月增发30%的低保金。全市共有30466人次享受了分类施保,占城市低保总人数的42.6%。开辟“爱心超市”,以一定的申请程序向低保家庭和困难群众提供物资援助。

(四)建立并不断完善全市农村特困群众社会救助体系

制定了《贵阳市农村特困群众救助实施意见》。从2004年11月起,农村特困群众救助和医疗救助制度已在全市开始实施,全市共有23000个农村特困群众纳入救助范围,并向符合条件的颁发了《农村特困群众救助证》,建立了农村特困群众救助对象档案资料,全年共投入农村医疗救助资金100万元。针对农村就医难和因病返贫的现象,制定了与农村特困救助制度相配套的《贵阳市农村医疗救助实施办法》,五保供养全面落实。投入12万元新建农村敬老院2所,维修2所,2004年末,全市有五保供养对象3205人,敬老院65所,床位528张;扶贫济困“送温暖”活动共收捐赠款31.08万元,衣物15.12万件;全面完成计生“三结合”帮扶任务。

(五)探索新思路,推进社会保险征缴工作改革

一是加快社会保险体制改革,提高社会保险统筹层次,研究和拟定建立一级统筹两级管理的社会保险征缴管理新模式已在医疗、工伤保险启动中实施。二是配合推进国有企业改制重组的改革工作,探索破产、关闭企业建立企业离退休人员交由社会托管的新机制,并进入实际运作阶段。三是建立特殊工种提前退休审批联席会议制度,规范退休审批工作流程。四是积极推进银行代扣社会保险费和参保单位在银行设立缴费专户,大力推进“三优文明”窗口建设。五是与财政、人事等相关部门配合,共同拟定了《关于我市事业单位参加失业保险有关问题的通知》,并积极组织实施。六是落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全省城镇从业人员参加社会保险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文件精神,加强横向联系,建立企业基本信息库,做好社会保险扩面推进工作。

(六)完善医疗保险政策,建立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

一是完善政策,加强管理,通过严格规范的审核监督降低参保人员个人负担水平。二是加强对定点医疗服务机构的审批和监督管理,坚持医疗费用初、复审分离制度和公示制度,控制医疗费用。三是认真组织调研测算,制订了《贵阳市国家公务员医疗补助暂行办法》、《贵阳市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医疗保险实施办法》和《贵阳市工伤保险实施办法》,并积极组织登记参保工作。四是引入民办医疗机构参与医保定点医疗服务,摸索建立医疗服务市场有序竞争机制。五是加大相关医改政策的宣传贯彻力度,认真落实对定点医院和药店的考核评估,平稳推进我市医保制度改革。

(七)推进金保工程建设,打造信息系统管理核心平台

劳动社会保障事业的快速发展呼唤现代化的管理。一是在原有基础上不断完善社会保险、政策咨询和办公自动化应用程序,努力提高现代化管理水平。二是积极开发就业服务应用程序软件并安装使用,实现了劳动力中心市场与部分分市场的联网运行。三是抓紧完善机关事业单位参加医疗保险登记缴费系统,开发工伤保险应用程序软件,加强整合对接,为社会保险费征缴并轨、实施“五险合一”夯实基础。

(八)夯实基层服务组织,切实推进社区工作平台建设

把推进社区劳动保障平台建设作为全市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强化劳动保障职能下移。一是在总结全市已建立的71个劳动保障所工作情况的基础上,做好后续47个乡劳动保障所建设,开展对纳入管理的社区低保工作人员和聘用的419个社区劳动保障协管员的培训工作。二是指导劳动保障所发挥优势,采集空岗信息,做好职业介绍。三是鼓励劳动保障所开展下岗失业人员职业培训,配合培训机构推进下岗失业人员技能培训工作。四是劳动保障监察工作面向街道、社区,通过培训在街道社区建立了142人的兼职劳动监察员队伍。五是规范基础统计报表,注意加强沟通协调,统一口径,为劳动保障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提供保证。

总体上看,全市劳动保障工作主要目标任务基本完成,少数部门和单位尚有一定距离,小额担保贷款目标进度不容乐观,社会保险统筹体制改革尚未起步,机关事业单位医保改革刚刚启动,失业保险政策还未实施,维稳工作形势依然严峻,2005年任务还很艰巨。

二、2005年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工作展望

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力争实现城乡统筹就业6.25万人,城乡统筹培训4.9万人,养老、失业、医疗保险征收增长不低于10%,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为了确保目标任务的完成,主要抓好以下工作。

(一)牢固树立群众观念,办好一件实事

围绕全市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充分发挥劳动力市场的基础性作用,提升就业管理服务水平,确保全年新增就业4.25万人。加大工作力度,扩大社会保险覆盖范围,建立女职工生育保险制度。

(二)高度重视统筹工作,落实一个规划

按照全市“十一五”总体规划要求,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制订好全市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十一五” 规划,确定“十一五”四个重点建设项目的落实,即贵阳市街道(乡、镇)和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管理服务平台建设项目;贵阳市平民医院建设项目;贵阳市“金保”三期工程建设项目;贵阳市技师学院建设项目,全面提升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管理水平。

(三)注重提升管理水平,夯实两个基础

一是进一步推进劳动保障所及社区劳动保障工作平台建设,夯实社区工作的基础,充分发挥社区平台在强化劳动和社会保障管理服务上的重要作用。二是推进金保二期工程投入实际运行,夯实电子政务的基础,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提升劳动和社会保障管理服务上的重要作用。

(四)立足制度体制创新,推进三项改革

一是在总结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征缴管理体制改革经验的基础上,积极推进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征缴管理体制的改革。二是跟进国有企业改制重组进程,依托劳动保障所和社区,推进企业离退休人员托管体制的改革。三是针对形势任务的变化,在认真调研的基础上,推进劳动争议仲裁体制的改革。

(五)针对难点热点问题,抓好八项工作

一是认真落实元旦春节困难职工生活救助工作,做到工作早安排、资金早落实、发放早到位。二是进一步完善工资宏观调控体系,出台《贵阳市企业工资支付办法》,下大力抓好拖欠民工工资的追欠和预防新欠工作。三是完善社会保险现行政策,改进征缴服务方式,研究解决流动人群的参保和社会保险续接问题。四是调研启动贵阳技师学院的筹建工作,推进全市技工教育和培训资源的整合。五是完善劳动保障监察体系,搞好国务院《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的组织实施。六是积极探索建立困难企业职工医疗社会救助制度,采取多种方式筹集设立专项基金,切实帮助困难企业职工解决大病医疗问题。七是平稳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医疗保险改革和工伤保险参保工作,抓好多险种并轨整合准备。八是进一步加强劳动保障队伍思想、作风和业务建设,推广行风评议试点经验,端正工作态度,树立良好形象。

(六)抓好开局工作,突出四个重点

2005年一季度重点要抓好四项工作。一是认真组织好元旦春节困难职工慰问和救助工作。二是搞好今年工作总结,部署安排明年的任务。三是确保机关事业单位医疗保险和企业工伤保险平稳推进。四是制订下发《关于进一步推进劳动和社会保障所建设的工作意见》,指导区(县、市)完成后续47个乡新建所的组建工作。

(七)切实加大对城市低保工作的规范化建设力度,提高低保工作的科学化管理水平

全面落实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和“分类施保”,不断健全各种优惠政策,进一步完善科学合理的低保家庭收入核实办法、管理措施和操作程序,加大对低保资金的管理和使用监督力度,广泛开展调查研究,积极探索城市低保对象大病医疗救助和城乡特困群众子女就学救助制度;进一步加大对低保信息化建设基础设施的投入和对低保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培训,全面完成全市低保软件的安装和使用,确保纳入市委、市政府为民办实事的全市低保工作网络化建设的全面完成。

(八)实施农村特困群众救助制度

认真贯彻落实《贵阳市建立和完善农村特困群众社会救助制度实施意见》,《贵阳市农村医疗救助实施办法》,积极争取各级财政的资金投入,不断建立健全资金投入机制,规范管理制度,完善救助审核措施,不断扩大对农村困难群众的救助面,确保“应”助“必”助,切实为民解困。农村五保供养要稳定资金来源,切实解决“应保未保,不按标施保”的问题,探索对农村敬老院的整合工作,确保五保户供养和敬老院的正常运转。

第三篇: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发展报告

一、2005年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发展情况

2005年,全市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为民解困为工作出发点创新体系、改善服务、扎实工作,确保了年初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劳动保障主要目标任务的全面完成。

(一)抓进度、抓落实,就业保障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全市新增就业岗位4.25万个,实现城乡统筹就业6.7万人,其中:城镇失业人员就业2.8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7万人(“4050”人员就业0.34万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2.1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

4.1%。全市城乡统筹培训4.7万人,其中:城镇失业人员培训1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1.7万人,农村富余劳动力培训1.88万人, 全年开发公益性岗位3159个,累计发放《再就业优惠证》59400个,核发小额担保贷款1284人,贷款2405万元。

发放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资金4700万元;离退休人员12.83万人,发放养老金9.45亿元,发放解困资金0.22亿元。养老保险 参保人数33.8万人,扩面净增2.6万人,征缴养老保险费8.6亿元,全市离失业保险参保人数29.85万人,扩面净增1.12万人,征缴失业保险费0.8亿元,失业保险金支出0.2亿元,涉及失业人员5000人。医疗保险参保人数53.5万人(含离退休人员17.5万人),扩面净增12.6万人,征缴医疗保险费4.4亿元, 工伤保险参保人数达28万人,征缴工伤保险费0.2亿元,有关生育保险的《贵阳市城镇职工生育保险实施办法》已以政府令形式于10月1日正式颁布实施,12月份正式启动。

(二)突出重点,分析解决就业再就业工作难点热点问题

为了使我市的就业再就业工作取得新的突破,在认真总结前两年就业再就业工作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组织相关部门工作人员,深入企业、社区、培训机构和下岗失业人员中间开展调查研究,提出了职业介绍服务补贴机制、免费培训补贴机制、社会保险补贴机制、公益性岗位、小额担保贷款、优惠证发放管理六个方面的问题,分析了造成这些问题的主、客观原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按照劳动保障部的统一部署,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帮助农民工就业的“春风行动”,向农民工发放“春风卡”2.5万本、政策宣传资料2万余份。举办“春风行动”专场招聘会,共有611家企业进场招聘,提供就业岗位33938个,组织农村劳动力

3.2万人进场应聘,1.7万人进行了求职登记洽谈,达成意向用工5325人。组织贵阳市首期下岗职工创业项目推介会,共有15个项目进场,达成意向性的创业人员391人,意向申请小额担保贷款200余人。组织217家用人单位进场,开展“民营企业招聘周”活动,提供就业岗位5699个,对下岗事业人员、大中专毕业生、技能人才和其他劳动者的就业再就业起到了积极作用。

(三)为民解困,真抓实干,巩固和发展城乡社会救助体系

市委、政府高度重视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以为民“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为出发点,认真抓好关系贵阳城乡困难群众疾苦的各项民政救助制度的建立、完善、配套和落实,巩固和发展城乡社会救助体系。 一是成立了由分管市长任组长,各区、县(市)政府和相关业务部门组成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加强对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领导,全市11个区、县、市均建立了城乡社会救助体系,按照推进城乡居民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需要,积极探索建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医疗救助制度和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子女就学救助制度,研究制定了科学合理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家庭收入核实办法,加快了城乡低保网络信息系统的开发和应用,确保了困难群众能够得到相应救助.目前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大病医疗救助制度已在南明、云岩、小河三区进行试点,救助对象可在就医过程中享受减免部分医疗费用的优惠

政策。贵阳市已有4500名农村特困群众享受了大病医疗救助制度带来的实惠,市、区两级财政安排各种救助资金4500万元,城市低保对象人均补差标准从年初的85元上升为86元,切实保障了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

二是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已步入了全面推进的良性发展阶段,科学制定了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规范了城乡低保资金社会化发放程序,健全了各种救助优惠政策,初步建立了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将符合条件的11万余名城乡居民全部纳入了城乡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发放城乡低保金约9200 万元。城市基本实现了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和“分类施保”;农村建立了特困群众最低生活保障救助制度,制定出台了《贵阳市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暂行办法》和《<贵阳市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暂行办法>实施意见》。新建开阳县禾丰乡敬老院和修文县大石乡敬老院,全市78个乡镇的农村五保对象按照每年不低于800元的现金供养标准落实,平均供养标准从去年的897元/年上升到今年的983元/年,基本实现了“应保尽保,按标施保”目标,确保了全市农村特困群众的合法权益。

三是为特困群众服务的“爱心超市”建设被列入2005年市委、市政府为民办的十件实事之一。在上年两城区已建12个爱心超市的基础上,又新建31个爱心超市,超额完成了市委、市政府下达的实事目标任务,使3000名特困群众得到了相应的救助。

(四)围绕难点,加大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工作力度

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是现代社会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一是进一步完善养老、失业、医疗、工伤保险相关政策,与银行协商取消灵活就业人员到银行办理代扣手续费用,同时加大社会保险缴费稽核审计工作,尽量做到“应保尽保”,努力扩大社保覆盖范围.二是积极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医疗保险和企业职工工伤保险制度改革,认真分析新制度启动存在的问题和难点,整理基础数据,集中力量作好计算机软件程序开发,加大宣传力度组织政策宣讲.三是加强指导,采取深入区(市、县)指导和由区(市、县)选派业务骨干参加培训学习相结合的方式,提高区(市、县)相关工作人员的政策业务水平.四是草拟并多次修改《贵阳市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医疗保险实施办法实施细则》,及时审核增加一批定点医疗机构和零售药店,以适应医疗保险业务拓展的需要。五是草拟并修改了《贵阳市工伤保险实施办法实施细则》,积极推进工伤保险扩面参保工作。六是完成生育保险启动数据采集和测算工作,多方面多层次征求意见,拟定了《贵阳市城镇职工生育保险实施办法》并以市政府令的形式颁布施行,12月1日正式启动,为建立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奠定了基础。

(五)重视焦点,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要求,主要抓了六项工作。

1.进一步贯彻落实《贵阳市企业工资支付办法》和《劳动保障监察条例》,加大维权宣传工作力度,强化劳动者自觉维权意识;

2.按照市政府全市清欠工作会议精神,加大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集中全市劳动保障专兼职监察员队伍力量,在建设、公安等部门的配合下,开展清欠专项行动,建设领域清理拖欠民工工资就达4071万元;

3.按照劳动保障部《关于开展春风行动完善农民工就业服务的通知》精神,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清理劳动力市场专项行动,市、区(市、县)、乡镇三级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共出动376人次,对非法职介活动猖獗区域进行了32次联合清理整顿,打击取缔非法职介所4家,使职介骗子受到法律惩处,为求职者追回被骗现金1900元。

4.全力以赴,狠抓劳动用工年审。在全市劳动保障监察工作季度运行分析调度会上,对劳动用工年审工作进行数字量化,具体分解落实到各区(市、县)监察部门。目前,全市已年审用人单位6117户,涉及劳动者17.84万人,督促签(续)订劳动合同16514人,督促扩面参保141户1574人,缴纳社会保险费415.54万元,督促新增参保1038户14700人。

5.在市政府的牵头组织下开展了《劳动法》贯彻执行情况综合大检查,检查各类用人单位640户,涉及劳动者73231人,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下达《询问通知书》《限期整改指令书》等法律文书123份,督促签订劳动合同8200人。

6.组织开展贯彻《禁止使用童工规定》、社会保险费征缴执法检查、用人单位年审情况检查等劳动保障专项检查10次,维护了劳动者合法权益。

(六)统筹兼顾,合理安排,全面推进劳动保障各项工作

一是加快“金保”二期工程建设,完善安全系统管理,逐步完成区(市、县)及街道(社区)站点建设,细化“金保”三期工程建设方案和计划。二是小额担保贷款还贷还息工作取得新突破,全市还款金额累计已达653.29万元。三是企业离退休人员移交托管已正式启动,目前已接手托管三家企业321人,正在抓紧对麦科特集团、水晶集团、朝晖机械厂等6家企业近5,300名离退休人员移交工作的指导。四是铁路司机学校平稳移交地方,学校技能培训能力优势得以充分发挥,培训业务正按计划推进,推进了就业再就业工作的顺利完成。五是国有企业改革重组工作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和安排部署进一步推进,完善了国企改革联席会议制度,汇总清理了国企改革重组职工分流安置相关政策措施,严格按照规定时限办理。六是全市118个劳动保障所工作人员已全部上岗,工作经费拨付到位,社区劳动保障工作平台建设进展顺利。

二、2006年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工作展望

按照市委七届十四次全会的部署,将努力实现以下目标:新增就业岗位3.8万个,实现城乡统筹就业6.4万人,城乡统筹培训4.4万人。加大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力度,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险覆盖范围,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 以维护和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权益为根本出发点, 落实一件实事、抓好四项建设,突出十五项重点工作,健全社会救助保障体系。

(一)抓好开局工作突出四个重点

进一步围绕就业与再就业、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劳动关系调整三大中心工作,着力抓好十五项具体工作。一是认真落实元旦、春节困难职工生活救助工作,做到工作早安排,资金早落实,发放早到位。二是加大推动《劳动法》全面贯彻落实力度,进一步发挥全市劳动保障专、兼职监察员队伍的作用,开展清理非法职介和拖欠民工工资专项检查,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三是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安排部署,认真贯彻落实《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进一步加强依法行政工作力度。四是以开展“创建群众满意窗口活动”为契机,全面提升劳动保障工作环境、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

(二)加快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健全社会救助保障体系

2006年以全面落实农村低保制度为重点,继续稳步推进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健全救助工作机制,完善救助配套措施,加大救助工作力度,全面落实各项救助工作。一是要进一步规范城乡低保救助制度,加强城乡低保制度规范化建设,进一步提高城乡低保工作效率和水平,加快实现城乡一体的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和“分类施保”,研究低保标准的动态调整机制,合理、适时提高城乡低保标准。二是要加大医疗、教育救助的力度。按照综合救助和单项救助相结合的原则,继续探索和完善城乡贫困群众医疗、就学救助制度,精心组织开展城市医疗救助试点工作,进一步推动教育救助、医疗救助走向制度化、规范化;与有关部门协调贯彻落实城乡低保救助配套优惠政策,切实提高救助水平。三是要认真抓好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抓好农村敬老院的建设和规范管理工作,加快农村敬老院建设步伐,使敬老院的建设工作列入政府为民所办的实事之一。

(三)推进就业再就业工作,完善社会保险制度

进一步贯彻落实就业再就业扶持政策,充分发挥劳动保障所和社区的作用,确保全市新增就业岗位3.8万个。加强社会保障基金监管力度,协调指导区(市、县)建立社会保障监督委员会,确保社会保障基金安全运行。积极做好生育保险全面铺开各项工作,扩大覆盖范围,确保参保职工达30万人.

(四)精心组织、统筹安排,重点抓好四项建设

根据全市劳动保险事业发展的需要,着重抓好四个建设项目。一是启动贵阳市劳动保障信息系统金保三期工程建设,全面提升全市劳动保障工作信息化管理水平;二是积极推进市劳动争议仲裁院的搭建工作,使我市的劳动争议仲裁工作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三是认真落实《贵阳市家政保姆培训中心项目》建设,扩大贵阳市第一高级技工学校的培训项目;四是参与启动贵阳市职业技术学院(技师学院)筹建项目,为整合贵阳市高技能人才培训资源,服务于全市经济发展大局创造条件。

(五)围绕劳动保障目标,抓好九项工作

一是认真组织落实《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建立健全党风廉政责任制,树立劳动保障部门新形象。二是积极稳妥地推进下岗与失业并轨工作,认真组织安排好滞留中心的下岗职工出中心。三是抓好职业技能培训,加大鉴定力度,提高颁证率。四是调整充实力量,配合相关部门做好国有企业改制重组工作。五是加强协调,探索建立企业欠薪保障工作机制。六是积极开展调研,探索建立平民化医院工作。七是完善金保二期工程,启动金保三期工程,实现劳动就业管理信息系统向区(市、县)劳动保障所和社区延伸。八是全力推进破产和改制重组国有企业离退休人员的托管工作,依托街道(乡镇)托管站和社区做好托管企业离退休人员管理服务工作。九是探索建立失地农民、进城务工农村劳动者参加养老、医疗保险的相关政策。

第四篇: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就业的前景

如果光从专业名称上看,不少人不会将它与管理学联系在一起。可现实却让我们看到,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出身的毕业生竞争时,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学生毫不逊色,总能以其特有的个性征服面试官。你也许会惊讶,会不解,但当你了解了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课程设置后,也许你的疑惑会马上消除。

由于该专业要求我们系统掌握经济学、社会学等相关专业的基础知识,具备运用现代技术手段进行调查分析和实际操作的能力,所以在课程上分为了这三大类:一是基础课程,包括英语、人文、哲学、数学等;二是专业基础课,包括国际经济、西方经济学、统计学等;三是专业课程,包括工资薪酬管理、社会保险、人事心理学、劳动关系、工作岗位分析、劳动市场概论等。除了理论学习外,我们还要跟随老师进行实践,开展调查研究、个例分析等。

主干学科: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

主要课程:管理学原理、西方经济学、人口学、社会学、财政学、保险学、统计学、计量经济学、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行政学和行政法、货币银行学、人力资源管理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相近专业:行政管理 公共事业管理 劳动与社会保障 土地资源管理 公共关系学 公共政策学 城市管理 公共管理 社会工作 房地产经营管理 项目管理 文化产业管理 物业管理 航运管理

有了这些训练还不够,我们还要重点学习调查方法,就是现在业界非常重视的“定量分析”方法,这种方法在西方已久受推崇,我国的管理方法转型很大程度上就是“定量研究”的深化,这是社会研究的基础。系统地学习过调查方法是我们在职场中游刃有余的重要原因,调查研究方法已经越来越深入各个行业,这样的契机成为我们在职场中举重若轻的原因。通过这些训练再加上自己的努力,毕业之后不仅擅长团队协作,出色完成细化分工后的工作,而且可以独当一面,可谓不折不扣的全才。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从对口就业的意义上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工会系统、社保基金、人才流动中心、民政部门、企业人力资源部门等都是较好的单位。我的一个师兄还通过了公务员考试进入机关工作呢。除此,我们还可以去保险公司工作,因为社会保障和商业保险在某些地方是相通的,开设的课程

中也有不少是相同的。据我所知,大部分学校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开设了经济类课程,所涉及的领域相当广泛。

劳动与社会保障就是这样一个专业,内敛却不乏锋芒,厚积薄发,不同凡响。愿和我一样有着相同志趣的人能够投身到其中来,不断成长,挑战未来!

现在,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已在很多高校开设,其中以一些综合性大学和经济院校的条件更为成熟,如我所在的中国人民大学在该专业上实力雄厚,学校劳动人事学院是国内最早培养社会保障专业人才的教学基地和重要科研基地,学院创办之初,就设有工资福利专业,是当时全国新创的三个专业之一,目标就是培养工资福利管理人才。1993年,在全国率先招收社会保障(社会工作与管理)专业本科生,1999年正式设置劳动与社会保障本科专业。

武汉大学的社会保障学科为国家重点学科,具有社会保障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和博士学位授予权,被列为国家“211工程”二期建设项目。武汉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为教育部批准的百所全国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之一。

而首都经济贸易大学1998年首批开设了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与会计、财务等专业不同,这个专业需要学生具备较好的沟通能力。由于该专业毕业后工作岗位涉及管理,因此人际交往技巧很重要。

除了上述提到的院校之外,中央财经大学、江西财经大学等这些院校综合实力和研究特色都比较鲜明。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就业前景和发展前景怎么样是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同学最关心的话题之一,那么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就业前景和发展前景到底好不好呢?今天Mocca就和大家争取来深度探讨一下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就业前景和其发展问题:

根据安博教育集团2008年的调查显示: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毕业生认为该专业发展前景很好和比较好的比例为32%,34%的毕业生认为该专业发展前景为“不太好”或“很不好”。按照10分制进行计算,该专业的发展前景指数为

6.14,与其他专业相比,发展前景指数为中等。

第五篇:浅谈21世纪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的关系

89浅谈

21世纪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的关系

文/张崇源

『摘要』: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是现代社会的两个基本问题。本文在对21世纪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险的定义及特点进行了界定的基础上,探讨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的关系,是相互影响、辨证统一的关系,其中,就业起主导作用,社会保障对就业有反作用。研究两者的关系以促进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的和谐。『关键词』: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关系

一、21世纪中国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的概念与特点

(一)劳动就业的概念和特点1.劳动就业的概念劳动就业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被赋予不同的内容,在不同学科研究范围内也没有统一的标准。本文借鉴我国劳动与社会保障部的定义作为研究的逻辑起点。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在2003年发布《关于落实再就业政策考核指标几个具体问题的函》的文件中,将就业人员界定为:“在法定劳动年龄内(男16-60岁,女16-55岁),从事一定的社会经济活动,并取得合法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的人员。”同时,我国正在逐步发展弹性就业,阶段性就业,自由职业者,非正规部门就业等多种灵活就业形式。2.二十一世纪劳动就业的基本特点第

一、劳动力供求总量矛盾和就业结构性矛盾同时并存2008年末全国总人口为132802万人,其中,15至64岁劳动人口为94200万人,占总人口的71%。本世纪上半叶,我国将迎来总人口(2033年达到15亿)、劳动年龄人口(2016人才90年达到9.9亿)、老年人口(2047年达到3.2亿)三大高峰。2006年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部长田成平访问美国,在著名智库布鲁金斯学会演讲时说:“中国人口多,底子薄,就业压力和社会能够提供的岗位之间,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都是一个突出的矛盾。就业岗位供大于求的缺口在1300万个以上,矛盾十分尖锐。”从劳保部发布的2009年第一季度的部分劳动力市场职业供求状况来看,总体上,劳动力供大于求;在所有求职人员中,失业人员所占比重为49.3%,外来务工人员的比重为40.2%。中高技能人才供不应求。其中技师、高级技师和高级工程师的岗位空缺与求职者比例较大,分别为1.7

6、1.6、

1.61。第

二、新增劳动力就业和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相互交织《中国的就业状况和政策》指出,未来20年,我国16岁以上人口将以年均550万人的规模增长,到2020年劳动年龄人口规模将达到904亿人。同时存在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劳动就业问题。20世纪90年代后,农村离乡外出就业平均每年以500万人左右的规模迅速增长。另一方面,由于扩招,高校就业问题越来越严重。与此同时,我国的失业率也呈不断上升趋势。2009年3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布去年的城镇登记失业率,是4.2%。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消息,“十一五”期间,全国城镇将实现新增劳动就业450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第

三、就

业形式多样化和不稳定性并存和西方国家的非正规就业是劳动者自主择业权的体现不同,我国的灵活就业方式是劳动者找不到正规就业组织条件下的一种无奈选择。这种选择是建立在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的情况下,因此,目前大部分多样化的就业方式给我国劳动者尤其是中低收入的劳动者带来的影响,不仅是就业岗位不稳定性增加,而且社会保障等多方面的权益亦受到损害。

(二)社会保障的基本概念和特征1.社会保障的概念给社会保障制度下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定义是非常困难的,因为它是一个动态的、历史范畴的概念。在总结各国社会保障的共同特点并结合中国国情的基础上,可以将社会保障制度表述为:“社会保障是国家通过立法并依法采取强制手段对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对暂时或永久失去劳动能力及因各种原因造成生困难的社会成员提供基本生活保障,以保证劳动力再生产、社会安定、经济有序进行的措施、制度和事业的总称。”2.二十一世纪社会保障的特点我国已经初步建立了一个“低水平,广覆盖”的城镇社会保险体系。但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所以,笔者着重从当前社会保险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来论述社会保障的特点。第

一、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民政部发布的《2008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08年底,全国65岁及以上人口10956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8.3%,比上年上升了0.2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15989万人,约占全国总人口的12%,比上年上升了0.4个百分点,面临严重的人口老龄化趋势。据国际老龄协会报告,中国已经是全球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到本世纪中叶,中国老龄化人口将超过4亿,占总人口的1/4左右。由于老龄化问题严重,在岗人口负担老龄人口的负担将会越来越严重。第

二、覆盖面狭窄当前我国扩大覆盖面的重点的人群是城镇个体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各地区纷纷出台针对个体劳动者的社会保险政策,但实际执行的情况并不尽如人意。个体劳动者参保率在全国范围内相当低。扩大覆盖面的另一个目标人群是农业人口以及被征地农民。目前已经初步建成了新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体系。但对于养老方面的制度还没有正式出台。大多数的农村家庭仍然是家庭养老。对于这一庞大群体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采取什么样的原则和实际操作方法,都是社会保障在新世纪急需解决的问题。第

三、社保基金的安全性和保值增值今年关于社会保障基金的安全性问题接二连三的爆发。老百姓的“保命钱”成了糊涂帐,严重侵害了老百姓的权益。更多的社会保障基金的安全性令人担忧。基金安全是社会保障制度的基础。没有基金,整个社会保障制度就会成为空中楼阁。另一个同等重要的问题是基金的保值增值。不采取有效的投资方法,仅仅只是购买国债和协议存款,不能解决我国在未来的老龄化社会对基金的庞大需要。

二、二十一世纪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的关系

(一)理论基础:公平与效率公平和效率是许多经济学问题中的核心问题。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同样体现了效率和公平的相互关系。其中,就业注重效率,

社会保障注重公平。但并不绝对,就业当中存在着机会公平,社会保障基金保值增值同样存在效率的问题。所以,两者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以及相互制约的辨证关系。

(二)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的相互关系大社会保障项目中一个重要的保障是就业保障。在两者的相互关系中,劳动就业占主导作用,社会保障对劳动就业起反作用。

1、劳动就业的主导作用第

一、劳动就业是实现社会保障的基础从社会保障的起源来看,社会保障是大规模就业的产物。在工业化进程中,劳动者面临的社会风险加大,工伤、疾患、失业、老龄等基本需求的问题凸现出现,家庭保障不足以抵御大工业带来的社会风险,因而产生了社会保障社会化的要求。从社会保障的基金来源看,所有的社会保障资金都来自于劳动者就业所创造的价值。社会保障水平的高低,社会保障的制度赡养率,甚至社会保障在未来的存亡也取决于劳动就业收入水平。同时为减轻贫困问题并确保社会救济的有效性创造了条件。第

二、劳动就业是提高社会保障水平的根本条件劳动者创造价值的前提条件是劳动者实现就业,使生产资料和生产要素相结合,才能创造价值。所创造的价值越大,用于进行社会再分配的资源就越充足。尽管具体的社会保障会受到政府的政策取向,国家的历史文化背景等多个因素的影响,但经济实力是最根本的。这一点,可以从发达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水平和欠发达国家的社会保障支出水平相比得出结论。第

三、就业是劳动者最根本的保障劳动就业不仅是对劳动者生活的最基本保障,劳动者通过就业取得一定的收入,从而获取自身生存及延续后代所需的生活资料,从而保证劳动力再生产的顺利进行。人在物质生活得到满足后,还有更进一步的需求。就业是个人得以实现自我价值的物质手段和精神寄托,没有职业和行业的隶属,个人将会丧失归属感,甚至会导致心态的变化,这将是劳动力的极大浪费。

2、社会保障对就业的反作用社会保障对就业的影响具有二重性,既有积极的作用,又有消极的作用。第

一、社会保障对劳动力的保护作用从宏观的层面上来看,社会保障是收入分配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保障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调节经济发达地区和贫困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以及各阶层社会成员之间的贫富悬殊,缓解两级分化,削弱社会的对立情绪,维护社会稳定。而社会稳定是有利于经济发展,从而增加就业。社会保障制度鼓励人们积极参与市场竞争,因为失败了也有基本保障,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基础条件,同样,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还能促进劳动力的合理流动,以分化和化解就业压力。从微观层面来看,社会保障制度的强制性原则,给劳动者提供了基本保障的法律保证。在我国,合法的劳动就业合同的必备条款必须包括社会保障的内容。否则合同无效。但由于就业形式严峻,有相当一部分中小企业以就业为条件,不给劳动者办理社会保险的问题还是相当严重的。这不仅有赖于政府进一步规范企业行为,同时也需要劳动者提高自我保护意识。第

二、

社会保障是劳动力成本的一部分社会保障资金在经济过程中总是表现为劳动力成本的一部分。社会保障水平对就业的影响是劳动力成本对劳动力需求的影响。劳动力成本提高必然带来就业需求的下降。而社会保障实际是企业的劳动力非工资性成本,社会保障水平过高也必然带来就业水平的下降。由于社会保障资金最终是由劳动者支付,社会保障水平过高会直接提高劳动力成本,劳动力成本上升会加快资本和技术对劳动力的替代,进而减少劳动力的需求。企业就会自觉把投资投向成本低的地方,从而加大局部地区的就业压力。在中国,尽管劳动就业呈现严峻的供大于求,劳动力需求在短期内不会减少。但针对中高级人才,这一分析仍然是适用的。第

三、社会保障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社会保障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之一是体现在社会保障支出水平的影响力上。众所周知,社会保障具有刚性,一旦上升,则很难下调。如果社会保障水平超过国民经济发展速度,就会导致财政问题。社会保障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之二是能够聚集大量的资本,有利于促进和完善国家的资本市场的形成。社会保障基金可以用于投资,从而增加投资需求,促进经济增长和就业增加。社会保障基金还能熨平经济波动。这一点在完全化的市场经济国家体现的更加明显。经济萧条时期,失业人口增加,社会保障收入减少,支出增加,可以刺激消费,缓解一定程度上的萧条,推动经济复苏,从而促进就业。反之,经济繁荣时期,收大于支,抑制需求,有利于缓解经济过热,保持经济的平稳运行。

三、结论:促进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的和谐关系前文所述,就业是民生之本,充分就业能促进社会保障健康发展;社会保障也可以为促进就业服务并发挥出其他制度无法代替的功能。然而,尽管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之间有不可分割的关系,但我们必须注意到,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并不能相互取代,不存在“劳动就业就是最好的社会保障”这样的逻辑。就业和社会保障的关系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以及相互制约的。因此,应当在制度安排和政策实践中,应该将他们视为一个有机的、不可分割的整体,并在两大政策体系之间寻求相互配合和相互协调的有效机制。这正是政府在21世纪所面对并要解决的问题。

上一篇:路灯施工工程合同书下一篇:领导科学与艺术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