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强警范文

2022-05-16

第一篇:改革强警范文

“改革强警”大讨论个人讨论提纲

XXX中队:

近年来,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建设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人员招聘、经费保障、队伍管理、战斗力提升等诸多问题依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严峻挑战,对于如何建立完善覆盖城乡的灭火网络入手,高标准、高质量推动全市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快速发展,初步构建了以公安消防队和政府专职队为主体,派出所保安消防队、村志愿消防队为补充的城乡一体消防力量体系,等待各地消防部门研究探讨并加以解决。 发展多种形式消防队伍的重要意义

(一)发展多种形式消防队伍是适应形势发展的迫切要求。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社会面火灾防范及灭火救援任务日益繁重,消防工作社会化进程受到全国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密切关注。国务院46号文件、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建设的意见》均对发展多种形式消防队伍提出明确要求。可见,多种形式消防队伍作为现役消防力量的有效补充,在消防社会化进程中已肩负起重要职责,发展和壮大多种形式消防队伍能够有效整合社会资源,进一步强化人民群众和基层组织在消防管理中的主体地位,增加其参与社会消防管理的机会和方式,真正将火灾隐患排查整治、消防宣传教育培训、灭火应急救援等工作延伸至社会最前端、最基层。

(二)发展多种形式消防队伍是提升消防工作效能的重要手段。就消防监督工作而言,全市共有消防安全二级重点单位185个、三级重点单位189个,而全市消防监督人员仅有7人,远不能满足消防监督工作的需要。随着近年来海门市经济的迅猛发展,各类民营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大量涌出,伴随而来的消防隐患也相应而生,依靠现役消防警力难免捉襟见肘。就灭火应急救援工作而言,社会各类火灾和应急救援事故层出不穷,突发性和危害性都呈明显上升趋势,仅靠现役消防部队孤军作战,难免造成到场不及时、延误战机,势单力薄、处置困难等诸多问题。同时,近年来消防专项行动又愈加频繁,任务十分繁重,消防官兵担子重、压力大,各项基础性工作难以统筹兼顾。针对上述问题,只有壮大多种形式消防队伍,让他们参与到日常的消防工作中,才能有效缓解当前消防工作的紧张局面。

XXX

2016年5月28日

第二篇:改革强警主题教育应知应会

改革强警主题教育

(单选25题、多选15题、判断20题,共60题)

一、单选题

1.根据全军和公安部统一部署,2016年在全国公安消防部队开展(A)主题教育活动和“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

A.改革强警 B.依法治军 C.从严治军 D.坚定信念 2.开展改革强警主题教育活动,以学习贯彻习主席改革强军战略思想为主要内容,以(D)为重点。

A.党员干部和领导干部 B.领导干部和机关干部 C.党员官兵和党员干部 D.领导干部和领导机关

3.开展改革强警主题教育活动,为公安现役部队改革顺利推进提供坚强(B)。

A.精神动力 B.思想保证 C.组织保障 D.纪律保证 4.政治机关政治干部着重搞好(C)大讨论,着力在新形势下政治工作地位作用怎么看、履行职能怎么干、立起什么标准和样子上统一思想认识,推动政治工作在改革强警实践中发挥作用。

A.“解放思想” B.“稳定压倒一切”

C.“政治工作发挥生命线作用” D.“两个稳定”

5.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这是实现中国梦、强军梦的时代要求,是(B)的必由之路,也是决定军队未来的关键一招。

A.强军强警 B.强军兴军 C.改革强军 D.伟大复兴 6.维护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军事力量是(A)的手段。

A.保底 B.创新 C.改革 D.巩固

7.建设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对坚持(D)、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

A.四项基本原则 B.改革开放 C.人民当家作主 D.党的执政地位

8.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发展和安全兼顾、富国和强军统一,实施(B)发展战略。

A.军民一家 B.军民融合 C.协调共存 D.协调一致 9.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是(C)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是实现这个战略布局的重要支撑,也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题中应有之义。

A.“一带一路” B.“五位一体” C.“四个全面” D.“民族复兴”

10.新形势下军事战略方针,以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为总纲,以(A)为核心,适应军队建设发展和军事斗争准备的战略需要,明确了军事力量建设和运用的新要求。

A.能打仗、打胜仗 B.聚焦战斗力标准 C.信息化建设 D.文化软实力建设

11.(B)年前,在领导管理体制、联合作战指挥体制改革上取得突破性进展,在优化规模结构、完善政策制度、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等方面改革上取得重要成果,努力构建能够打赢信息化战争、有效履行使命任务的中国特色现代军事力量体系,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军事制度。

A.2016

B.2020

C.2025

D.2030 12.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着眼于(A),抓住治权这个关键,构建严密的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

A.深入推进依法治军、从严治军 B.打造精锐作战力量

C.抢占未来军事竞争战略制高点 D.开发管理用好军事人力资源

13.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着眼于(D),推动人才发展体制改革和政策创新,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生动局面。

A.深入推进依法治军、从严治军 B.打造精锐作战力量

C.抢占未来军事竞争战略制高点 D.开发管理用好军事人力资源

14.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就是要着力解决制约国防和军队建设的体制性障碍、(A)矛盾、政策性问题,不断释放我军生机活力。

A.结构性 B.层次性 C.内外部 D.原则性

15.改革全面铺开后,要加强(C),保持各级战备值班体系高效运行,保持指挥顺畅、不间断,保持政令军令畅通,确保一旦有事能有效应对。

A.底线思维 B.稳定推进 C.风险管理 D.思想把控

16.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涉及国防和军队深层次利益关系和体制结构,深刻性、复杂性前所未有,难度也前所未有,必须以坚强有力的(C)确保改革顺利推进。

A.思想动员 B.人员保证 C.组织实施 D.纪律保障 17.(B)是我军的立军之本。

A.依法建军 B.政治建军 C.从严治军 D.以情带军 18.当前改革从完善体制机制、健全监督监察体系入手,构建完善(A),加快推进治军方式转变,确保在法治下推进改革、在改革中完善法治,以法治引领和保障建设强大军队。

A.中国特色军事法治体系 B.中国特色军事政治体系 C.依法治军体系 C.政治建军体系

19.坚持(C)与改革同步发力,加强军事法规制度体系顶层设计,做好法规制度立改废释工作,搞好各项具体改革事项的法律法规配套保障,健全完善重点领域法规制度。

A.发展 B.稳定 C.立法

20.(D)是党和人民对军队的根本政治要求。 A.听党指挥、能打胜仗 B.听党指挥、作风优良 C.能打胜仗、作风优良 D.向党看齐、听党指挥 21.我们必须强化(A)、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自觉拥护改革、积极支持改革、坚定投身改革,用实际行动彰显军魂、践

行忠诚。

A.政治意识 B.自觉意识 C.统筹意识 D.对标意识

22.当前,新的领导指挥体制已经建立运行。必须紧紧围绕适应新体制、履行新职能、担当新使命,从(D)入手准确把握职责权限,规范领导关系、指挥关系、保障关系,理清工作界面、工作机制、工作流程,加紧转变、全面转变、深刻转变,确保思想和行动与新体制同频共振、合拍合力。

A.角色搭配 B.人员协调 C.指挥调度 D.职能定位

23.实现强军梦想,(D)是第一位的。 A.理清关系 B.强化领导 C.改革稳定 D.人的因素

24.投身改革强军,最现实的平台是本职岗位,最有效的途径是(C)。

A.争先创优 B.强军实践 C.履职尽责 D.经受考验

25.抓创新就是抓(B),谋创新就是谋未来。 A.改革 B.发展 C.稳定 D.管理

二、多选题

1.根据公安现役部队改革进程,要(AB),不断推进主题教育活动不断深入,为公安现役部队改革顺利推进提供坚强思想保证。

A.把集中教育与经常性教育结合起来 B.把思想引领和实践引导结合起来 C.把学习教育与工作实际结合起来

D.把深入改进作风与加强党性修养结合起来

2.在改革强警主题教育活动,重点抓好集中学习教育,着重讲清(ABC),引导官兵增强改革强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引导官兵站在全局高度坚定改革强警的信心决心,引导官兵提高政治觉悟,增强服从意识、强化担当精神。

A.实施改革强警的重大意义和丰富内涵 B.深化改革各项决策举措的科学性正确性 C.拥护支持改革的实践要求

3.开展“坚定改革强警意志、投身改革强警实践”主题实践活动,认真进行(ABCD)。

A.查思想认识、看拥护改革态度 B.查政治觉悟、看服从大局意识 C.查纪律作风、看遵规守纪情况 D.查精神状态、看投身改革行动。

4.全军官兵要坚决响应习主席伟大号召,深入学习贯彻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主席决策指示,统一思想行动,凝聚意志力量,推进(ABC)。

A.政治建军 B.改革强军 C.依法治军 D.从严治军

5.全面实施改革强军战略的重大意义是(ABC)。

A.应对当今世界前所未有之大变局,有效维护国家安全的必然要求。

B.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必然要求。

C.贯彻落实强军目标和军事战略方针,履行好军队使命任务的必然要求。

6.全面实施改革强军战略,更好地设计和塑造军队未来,才能缩小与世界强国军事实力上的差距,在世界新军事革命中赶上潮流、走在前列,有效维护国家(ABC)利益。

A.主权 B.安全 C.发展 D.民族

7.深入贯彻落实强军目标和新形势下军事战略方针,必须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同时(ABC),提高我军能打仗、打胜仗的能力。

A.解决军队内部暴露出来的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特别是腐败问题

B.解决领导管理体制不够科学、联合作战指挥体制不够健全的问题

C.解决力量结构不够合理、政策制度相对滞后等深层次矛盾和问题,

8.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关键是要牵住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这一牛鼻子,必须(ABC)。

A.用强军目标审视改革 B.以强军目标引领改革 C.围绕强军目标推进改革

9.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科学方法有:坚持统筹谋划,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统一,(ABCD)。

A.坚持问题导向

B.坚持发挥法治的引导、推动、规范、保障作用 C.坚持突出特色和借鉴创新相结合 D.坚持底线思维

10.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组织实施,需要着力(ABCD)。 A.统一思想认识 B.加强组织领导 C.搞好配套保障 D.统筹其他各项工作

11.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组织实施,要严格改革纪律,认真落实政治纪律、(ABCD)。

A.组织纪律 B.人事纪律 C.财经纪律 D.保密纪律

12.部队各级要把工作指导重心放在改革上,把工作主线放在改革上,统筹考虑安排工作,着力抓好(ABCD)等工作,确保各项工作围绕改革来谋划、部署、推进。

A.保持部队高度集中统一和纯洁巩固 B.深化军事斗争准备 C.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D.提高我军法治化水平

13.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要抓住治权这个关键,深入推进依法治军、从严治军,必须坚持(ABC)。

A.加强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切实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B.健全军事法规制度体系,为推进强军事业提供重要引领和保障。

C.推进治军方式“三个根本性转变”,形成党委依法决策、机关依法指导、部队依法行动、官兵依法履职的良好局面。

14.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积极适应改革强军的新形势新任务,要牢固树立(ABCD)、更加注重军民融合的战略指导,进一步更新观察思考问题、谋划推动发展的思想方法和思维起点,更好引领改革强军实践、推动我军现代化建设转型。

A.更加注重聚焦实战 B.更加注重创新驱动 C.更加注重体系建设 D.更加注重集约高效

15.以革命军人应有的忠诚担当勇气投身改革强军伟大实践,从向党看齐、听党指挥的高度坚决拥护支持改革,要(ABC)

A.强化保持一致的政治自觉 B.强化听令而行的号令意识 C.强化自觉严格的纪律观念 D.强化自我革新的意识能力

三、判断题

1.统一思想是解放思想的前提,解放思想是统一思想的目的。(×)

参考:解放思想是统一思想的前提,统一思想是解放思想的目的。 2.面对改革,要有牺牲观念,正确对待利益关系调整,自觉在牺牲下行动。(×)

参考:面对改革,要有大局观念,正确对待利益关系调整,自觉在大局下行动。

3.开展“坚定改革强警意志、投身改革强警实践”主题实践活动,基层单位要结合改革进程,紧扣职能任务,设置针对性议题,进行专题交流讨论,不断汇聚起改革强警的强大力量。(√)

4.要根据改革进程和部署要求,注意把握教育节奏和重点,扎实做好形势政策引导和集中专题教育,引导官兵深化对改革举措的理解认同,正确对待利益关系调整,坚决服从组织安排。(√)

5.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很多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既要以坚定的决心信心把改革推向前进,又要以科学的思想方法、工作方法论证和实施各项改革任务。(√)

6.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要坚持底线思维,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掌握好改革节奏,控制好改革风险,有力有序推进改革。(√)

7.打好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这场攻坚战,必须坚持组织保障原则,抓好组织实施这个中心环节,把组织工作贯穿改革全过程,为改革提供坚强思想保证。(×)

参考:打好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这场攻坚战,必须坚持思想领先原则,抓好思想教育这个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改革全过程,为改革提供坚强思想保证。

8.部队各级要把工作指导重心放在改革上,把工作主线放在改革上,统筹考虑安排工作,着力抓好保持部队高度集中统一和纯洁巩固、深化军事斗争准备、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提高我军法治化水平等工作,确保各项工作围绕改革来谋划、部署、推进。(√)

9.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是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主席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全局的高度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具有深刻的政治意蕴和深远的战略考量。(√)

10.国防和军队改革是以创新驱动牵引国防发展,以赶超领跑倒逼国防科技图强,加快发展新型作战力量,培育战斗力新的增长点,努力抢占未来军事竞争战略制高点。(√)

11.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围绕军事人力资源管理、新型军事人才培养、完善人力资源分类和政策制度等方面,作出一系列新的部署安排,最大限度吸引和集聚优秀人才,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生动局面。(√)

12.遵循军事人才培养规律,构建军队院校教育、部队训练实践、军事职业教育、军事技能培训四位一体的新型军事人才培养体系。(×)

参考:遵循军事人才培养规律,构建军队院校教育、部队训练实践、军事职业教育三位一体的新型军事人才培养体系。

13.面对体制机制的深刻变革、职能使命的拓展深化、党和人民的期望重托,必须以高度的历史自觉和强烈的使命担当,坚决完成以改革为主线的各项工作任务,努力在新起点上作出新贡献、展现新风貌。(√)

14.全面深入领会改革强军的政治意蕴和战略考量,善于用历史的、发展的眼光认识理解改革,增强对改革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

15.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要着眼体制调整和职能任务变化,更加注重调查研究、分类指导、集约高效,多了解部队需求,多倾听官兵心声,下气力改进会风文风,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16.党委既是改革的组织者,也是改革的对象,要带头讲政治、顾大局、守纪律、促改革、尽职责,在深化改革中检验忠诚、党性和觉悟。(×)

参考:领导干部既是改革的组织者,也是改革的对象,要带头讲政治、顾大局、守纪律、促改革、尽职责,在深化改革中检验忠诚、党性和觉悟。

17.在深化改革中,领导干部要负起主体责任,主要领导当好第一责任人,一级抓一级,层层传导压力,确保各项改革举措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参考:党委要负起主体责任,主要领导当好第一责任人,一级抓一级,层层传导压力,确保各项改革举措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18.深刻认识改革是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主席赋予的政治任务,必须不折不扣完成,遇到再大矛盾和问题也要坚定不移地往前推。(√)

19.强军目标明确了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聚焦点和着力点,听党指挥是灵魂,能打胜仗是保证,作风优良是核心。(×)

参考:强军目标明确了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聚焦点和着力点,听党指挥是灵魂,能打胜仗是核心,作风优良是保证。

20.以创新驱动牵引国防发展,以赶超领跑倒逼国防科技图强,

加快发展新型作战力量,培育战斗力新的增长点,努力抢占未来军事竞争战略制高点。(√)

第三篇:牢记强警目标 献身强警实践

牢记强警目标

献身强实践

近日来,全部队紧紧围绕“强军梦”“强警梦”为主题,全面掀起“牢记强警目标,履行边防使命”教育。强军目标是习主席着眼军队建设发展全局和新的时代条件提出的重要思想,体现了我们党新形势下建军治军的总方略,是党的军事指导理论的继承发展,是我军坚持正确前进方向的重要保证,是加快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的行动纲领。延伸到边防部队,必须要把学习强警目标作为当前最重要的政治任务来学习,认真贯彻习主席和军委重要指示精神。以下是我的学习心得体会:

一、要充分认识强警目标的重要意义。

强警目标体现了我们党对新形势下军队建设特点规律的深刻把握。军队建设发展必须与党的历史任务相一致、与国家发展战略相协调、与国家地位相适应,是推进军队建设必须遵循的规律,也是我们党建军治军的一贯主张。党的十八大强调,我们党担负着团结带领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随着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不断提高,我国正在由社会主义大国向社会主义强国迈进。党在新形势下的强警目标,反映了实现党的执政使命对军队的新要求,反映了军队捍卫国家主权安全、维护大国地位的重大责任,彰显了推进军队现代化建设的自觉自信。

二、要坚定实现强警目标的信心信念。

强警目标是对边防部队建警治警经验的科学总结,是新形势下强警兴警的科学谋划,指明了加快军队建设发展的科学路径。实现强警目标,有着坚强的政治保证和深厚的现实基础。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主席的坚强领导,为实现强警目标提供了根本保证;新中国成立6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快速发展形成的强大综合实力,为实现强警目标奠定了坚实物质基础;我军建设发展取得了辉煌成就、积累了丰富经验,国防和军队建设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强警目标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机遇。可以说,我们的信心信念,来自对强警目标的高度认同,来自对党的领导的坚定信赖,来自对发展基础的清晰认知。我们要坚定走中国特色强警之路的自觉自信,坚定不移地朝着实现强警目标奋勇前进。

三、把个人梦与强警梦充分地结合起来。

强警梦是国家的梦、军队的梦,也是每个官兵的梦。我们必须把个人理想抱负融入强警梦的实践,把个人成长与实现强警梦紧密结合起来,自觉为实现强警梦努力奋斗,真正汇聚起强警兴军的磅礴力量。把强警目标作为学习成才的动力,首先必须热爱本职工作。本职工作是官兵建功立业的平台,离开本职工作谈梦想,无异于痴人说梦。其次要勤学肯干。作为后勤岗位上的新人,更要不断学习业务知识,不断提高业务能力,严格遵守各项财经纪律,尽快适应新形势下的后勤工作岗位,当好领导的参谋助手作用。再次要具备相当的决心和气魄。一块好钢要经过锤炼和淬火才能变成利剑,成长成才也是这个道理。许多原本素质比较好的官兵,因为经不起艰苦的锤炼和考验,最终与理想失之交臂。究其原因,很重要的是缺乏一股敢于挑战、敢于拼搏、敢于较真的勇气。我相信,只要勇于担当、善于担当,每名官兵都将在实现强警梦的征途上,一步步接近自己的梦想。

四、要在真抓实干中实现强警梦。

实现强警目标,最重要的是付诸实践、见诸行动。现在,部队各项建设大政方针已定,各项任务已经明确,关键是真抓实干、狠抓落实,靠实干托起强警梦。努力加强自身素质锻炼,力争使自己成为高素质人才。树立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战斗精神,大力发扬我军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保持自己的志气、骨气、豪气、霸气,保持旺盛革命热情和高昂战斗意志和胜利之师必备的精气神。做到能打胜仗,必须牢固树立战斗力这个唯一的根本的标准。

第四篇:科技强警[模版]

充分发挥科技 在公安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姓名:学号:201020610006

专业:公安管理学)

摘要:实现公安工作的现代化, 必须树立“ 科技强警”意识, 充分发挥公安科技的作用。在实际工作中, 要适应形势发展变化的需要, 确立民警科技强警意识。 要抓组织领导、思想教育、人才建设、科技应用, 使科技尽快地转化为战斗力。 要在实施“ 科技强警” 方针中加强规划管理、装备管理和制度管理。还要及时总结、推广所取得的成果和经验。 关键词:科技强警;公安科技工作;科技创新

人类已在迎接一个崭新的时代——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科学技术成为体现社会进步发展的主要时代特征, 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作为国家机器重要组成部分的公安机关必须走科技强警之路。科技强警是实现公安工作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也是公安机关面对新形势、新任务的必然选择,是推动公安工作可持续发展、跳跃式发展的重要途径。提出科技强警战略是新世纪公安工作最重要的创新。随着公安工作信息化的到来, 公安科技在公安业务工作中将起到必不可少的支撑、保障、服务与推动作用[1]。 一 关于未来公安科技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 保持我国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是利用好、维护好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必然要求, 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 也是实现党在新世纪新阶段宏伟奋斗目标的重要前提和保证[2]。”公安科技作为公安业务和队伍建设的内在促进要素, 只有融入到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 才会释放巨大的能量,全面提升公安工作现代化水平, 为公安机关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 切实担负起巩固共产党执政地位、维护国家长治久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重大政治和社会责任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和保障。科技强警在西方国家警务改革中早已施行。与此相比, 中国的科技强警研究刚刚起步,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高速期。伴随着高速发展而来的是一系列新的社会矛盾和问题, 公安机关肩负着为国家经济建设保驾护航的历史使命, 但其警力不足等现实状况向公安机关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由此使国内警界认识到研究科技强警的重要性, 涌现了一大批致力于科技强警研究的学者,并取得了可喜的研究成果。 二 关于全面实施科技强警战略的重大任务

到2002年, 我国GDP人均将从现在的1000美元上升到4000美元左右, 经济总量达到近万亿美元, 成为世界最大的经济体之一。对未来的综合预测表明, 这一时期将是经济结构、城市化水平、社会结构和消费结构变化最为活跃的阶段, 也对公安科技发展提出了更高的奋斗目标[3]。中央的《决定》对全面实施科技强警战略提出了重大任务, 要求各级公安机关要弘扬科技精神, 牢固树立向科技要警力、要战斗力的思想, 广泛运用先进技术, 提高公安工作水平。要加快科技人才的引进、培养工作, 尊重科技人才, 用好科技人才。要加快“ 金盾工程” 建设, 实现公安工作信息化, 带动和促进公安工作的现代化、正规化。周永康部长在“ 二十公” 报告中将公安科技工作定位在为“ 全面推进公安工作的发展和进步” “ 提供有力保障” 。周部长还强调,“ 积极推进公安科技建设, 加快引进和转化先进实用的科学技术成果, 加强刑事司法科学体系、特种警用装备科学技术体系建设和科技强警示范城市、部级重点实验室建设, 不断提高公安工作的科技含量” [4]。“ 建立跨警种、跨部门、跨地区的综合信息平台, 实现信息共享。重视社会科学在公安工作中的运用, 加强公安理论研究, 为公安工作的长远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二十公” 确定的“ 公安工作科技含量明显提高, 信息化、现代化水平实现新的跨越”的奋斗目标, 既令我们十分振奋, 又感到责任重大。为此, 公安部于年月颁布了《全国公安机关— 年科技强警工作规划》, 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科技强警的指导思想和方向, 部署了实施“ 金盾工程” 建设、加强公安科技攻关、开展科技强警示范城市建设、推进公安部重点实验室体系建设、强化公安科技人才建设、完善科技强警保障机制个方面的科技强警任务, 共涉及20项工作内容,简称“ 科技强警20条” 。我们要贯彻好“ 二十公” 对公安科技工作提出的要求, 就要认真落实“ 科技强警20条” , 确保新世纪新阶段公安科技发展开好头、起好步。 三 关于当前实施科技强警战略的工作思路

在实施科技强警战略的过程中, 全面贯彻“ 二十公” 精神, 必须以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为指导, 紧紧围绕国家科技发展总体规划, 立足公安工作实际, 以“ 金盾工程” 建设为龙头, 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促进科学技术与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的紧密融合为核心, 集中力量, 突出重点, 加快推进科技强警的各项工作, 全面提升公安工作现代化水平, 为公安机关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切实担负起三大政治和社会责任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6]。

第一, 对照公安科技工作, 认真学习周部长关于执法为民思想的论述, 加深对新时期公安工作的理解, 深化对公安科技工作的认识,从“ 转变执法思想” , “ 增进同人民群众的感情” 上下工夫, 打牢执法为民的思想基础。要充分理解执法为民的内涵, 充分认识科技是公安第一战斗力的论断, 重新审视公安科技在执法为民中的作用, 深人了解公安业务对科技工作的需求, 把科技强警与公安机关严格依法履行职责紧密相连, 把科技强警与公安机关切实提高执法水平紧密相连。科技强警工作要从主动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急需的问题人手, 认真贯彻落实执法为民思想。

第二, 应树立“ 以人为本” 的新发展观。科学技术发展要在注重物质世界改造的同时,更好地发挥科技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和弘扬科学精神等方面的关键作用。坚持“ 以人为本” 的发展观, 要以满足科技人员不断增长的物质和精神需求作为科学事业的出发点,并通过培养造就高层次科技专业人才带动整个科技队伍建设, 促进各级各类人才协调发展,尽快形成一支门类齐全、梯次合理、素质优良、

[5]新老衔接、满足公安科技发展需要的人才队伍。要站在战略的高度, 制定使各类高层次人才脱颖而出、健康成长、发挥才干的良好机制和环境[7]。坚持“ 以人为本” 的发展观, 需要大幅度提高全体民警的科学素养, 将科学普及工作作为科技强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战略基础, 不断提高民警获取、学习和利用新知识的能力, 提高他们的执法水平。

第三, 加强自主创新和协同集成。要在科技和知识储备的基础上, 通过积极引进、消化和再创新, 逐步增加应用基础研究和高技术领域的创新能力, 为提高公安战斗力提供更丰厚的科技支撑。同时, 要尽快形成有利于实施科技强警战略的组织机制[8]。公安科技发展的前途, 不仅取决于各类创新主体的内在活力, 而且取决于宏观管理的能力。科技强警战略的贯彻落实, 必须建立在统一领导、统一标准、技术集成的基础之上。

第四, 应将实现重点突破作为实施科技强警战略的一个基本原则。当代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 新兴学科不断涌现[9]。这使得我们完全有可能利用后发优势, 在广泛吸收先进科学技术成果的基础上, 通过对一些关键技术进行攻关, 努力实现重点领域的突破, 解决公安工作中遇到的热点、难点问题。我们认为, 在科技强警工作中应重点考虑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加快“ 金盾工程” 建设,完善公安网络基础设施, 建设主要业务应用信息系统, 加强标准规范、安全保障和工程质量监督工作, 建立信息共享与应用机制, 建成满足当前急需和适应未来发展要求的公安工作信息化框架体系, 促进信息技术在各项警务工作中的广泛应用, 提高公安工作信息化水平。

公安科技创新是一项富于挑战的事业, 它使公安科技事业的发展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是实现公安工作现代化的强大推动力。我们要紧紧抓住公安业务发展需求这一公安科技创新的不竭之源, 建立开放式的科技管理体制, 进一步扩大对外的科技合作与交流, 充分利用社会各方面乃至国际上的科技资源, 提高公安科技创新水平, 实现公安科技的跨越式发展, 达到“科技强警”的目的

[10]

。 参考文献: [1]谈峰.安全预警: 关注中国面临的紧要问题[M].北京: 经济日报出版社, 2004: 201- 202. [2]静丽.公安科技创新与科技强警[N].北京人民警察学院学报2001年第3期总第71期. [3]张平.网络法律评论( 第4 卷) [C].北京: 法律出版社, 2004:292. [4]邓小平.邓小平文选( 第三卷) [M].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3:274. [5]周庆山.信息法教程[M].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2: 22. [6]王志华.犯罪情报资料教程[M].北京: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01: 126- 127. [4]陈兴良. 刑法哲学[M ]. 北京: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24. [5]立彦. 面对国家的个人.自由主义的社会政治哲学[M ] . 山东: 泰山出版社, 1998 . [6]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 ].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4. 333.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四卷) [M ]. 北京: 人民出版社,1972.233. [8]拉德布鲁赫. 法学导论[M ]. 北京: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97. 2. [9]龚玉朝.科技强警研究综述[D].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2010.11 [10]孙玉文.树立科技强警意识充分发挥公安科技的作用[N].北京人民警察学院学报2004年第6期总第94期.

第五篇:论科技强警大全

浅谈科技强警

本文试从当前科技强警在公安机关实施的现状,分析其发展必然性,剖析在岗民警在科技强警方面的不足,在把握科技强警在我国公安战线的实际情况的基础上,进一步结合公安院校在这方面的不足,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措施。利用这种倒逼机制,实现在警察人力资源的开发环节培养好科技强警所要达到的素质与能力,使公安院校学子能更好地在今后的工作岗位上发挥才智,服务社会。

关键词:科技强警

实际情况

学生角度

引言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就是科技创新能力的竞争,科教强国正是我国为应对 科技革命迅猛发展的形势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对警务工作也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面对这种新的历史发展机遇,公安部党委根据国家总体科技发展战略以及公安工作的现实情况及时提出了科技强警的工作指导方针,这项方针要求全国公安机关必须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实施科技强警战略的重要意义,审时度势,抓住机遇,不断提高公安工作的科技含量,全面促进公安工作的持续稳定发展。

一、实施“科技强警”战略的必要性。

向科技要警力、要素质、要战斗力,已经成为当前公安机关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全面促进公安工作的可持续性发展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科技强警是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当前,国际全球化、政治多极化、社会信息化是新的历史发展时期的重要社会特征。新的犯罪形式,特别是高科技犯罪大量涌现,给我国的政治安全、经济安全、社会安定都带来了严重的威胁。国内外反华势力,逐渐并越来越广泛使用互联网和现代卫星信息传播技术对我国实施破坏行为,而公安机关正是与这些反对势力作斗争的先锋、正是保护我国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稳定的金盾卫士,如果公安机关不能第一时间掌握和应用新的科学技术,不能将科技转化成御敌的利剑,保护我国各方面的安全只能是空谈。

(二)、科技强警是落实我国依法治国的战略方针、全面建设法治社会的重要举措。建设法治社会,公安机关必须“严格、公正、文明”执法,必须依法行政。同时,对执法程序的合法性特别是证据质量的要求将会越来越高。广大公安科技工作者的工作成果不仅对提高破案数量、质量有积极作用,而且让执法者的行为可以更加文明、得体,更易被群众所接受。因此,公安科技工作必须适应与时俱进的要求,必须真正实现与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同步发展。

(三)、科技强警是服务经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第一,公安机关有权力、有法定义务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稳定运行。任何企图破坏市场秩序的行为都应受到制止,但是由于金融贸易、IT等行业大量运用现代高科技,公安机关传统的管理技术越来越难以应对这种新的冲击。因此,公安机关主动掌握高新技术,运用这些技术实现对那些高技术犯罪以严厉打击,对我国经济稳定起着重要作用。

二、公安科技在公安机关的现状、原因分析及相关解决措施。

2003年10月16日,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国务委员兼公安部部长周永康在庆祝公安大学建校55周年大会上发表讲话,代表部党委要求公安大学“发挥全国公安机关最高学府的龙头和示范作用,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强警战略,努力把公安大学建设成为科教强警的生力军和公安教育训练工作的主阵地,建设成为国内知名的高等学府”。由周永康同志的讲话我们可知,公安院校和公安机关对公安科技的实质学习和运用是一脉相承的。但是,这两方面与公安科技发展的要求并不相协调,理论与实战的矛盾;整体民警、学警思想懈怠问题;公安科技专业化正规化建设等方面还存在不小的问题。

(一)、从从事公安科技工作的专业人员分析

1、在我国现有的200万人民警察中,从事科技工作的人员所占的比例不到10%。高水平、高素质的科技人才缺失严重;现有科技人员结构比例不合理现象严重;学非所用现象较为普遍;高素质科技人才流失现象严重等等。究其原因,一是受公安机关现有条件的限制,科技人员在外部市场中容易找到待遇更为优越的工作,即便是北京、上海这样的特大城市也不例外。经济条件更为落后的中西部公安机关更是人才极度匮乏。二是针对科技人员的评价机制和管理制度的缺失,使得广大科技人员在立功受奖、选拔任用方面处于明显的劣势,从而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使其寻找一切机会调离科技工作的岗位,科研成果的产生更是凤毛麟角。

2、由于公安机关现有管理体制的制约,面向公安科技人员的管理政策和制度一直得不到落实。一是职称评定政策不稳定,公安科技人员的职称由谁评定,多长时间评定一次,警衔问题如何解决等等。目前,在公安院校的教师同时基本都承担相应的教学科研项目,其相关规章制度建立较为完善,但公安机关这方面较差。

(二)、从公安机关民警整体科技素质分析 有些民警的科技强警意识不强,只有提高他们的科技强警意识,才能更好地实施科技强警战略。目前存在这些现象:耗费巨资购买的设备长期闲置不用;遇到实际问题时采用的仍是传统思维,没有运用先进的技术去解决问题的意识;有些购买的设备只是在上级或领导检查时演示,形成不了战斗力,对科学技术本身具有排斥心理。原因分析可知,由于中国经济只是在近几十年才快速发展起来,公安机关办理的案件不需要太多的科技设备支持,长期以来形成的行为思维习惯化。民警只有在充分认识公安机关需要科技的急迫性上,改变观念、提高意识、勇于创新才能切实提高业务能力。

三、结合公安部党委关于科技强警的思想指导和公安机关的实践经验,深入剖析公安院校学警在科技强警上的不足,并提出改进措施。

我国警察教育的一条原则就是,通过系统全面的大学本科教育,使学生能够真正成为在公安实战中用己所学为我国公安事业作出应有的贡献。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校党委书记、校长程琳同志在2014年新年寄语中说到,“把公安大学建设成为科教强警的生力军、教育训练的主阵地、提高民警素质的大熔炉、对外警务交流的新窗口,朝着建设国际一流警察大学的奋斗目标迈进,就是新世纪公大人的公大梦!”以科学技术与日常教学相结合的方式提高学生的科技能力。

(一)、学校组织的学习科技强警方面的讲座、观影等学习机会较少。同学在学校里接受的政治纪律教育较多,但科技强警方面差强人意。学生获取这方面的渠道主要有一些有关公共选修课和自学。

(二)、同学与老师在科研方面的联系较少。公安大学的每位老师基本上都有科研项目在身,他们也希望有同学可以和他们一起进行科研,但由于学校客观条件的限制,老师的课业量较大,无心也无力向同学讲授科研知识。

(三)、警务化管理与教务系统的冲突。警校不同于一般大学的地方就是有警务化管理,学生一日生活的各个时间段都有着严格的纪律要求,这样对培养同学的纪律意识、服从意识有很好的作用,但因本科同学的逻辑思维能力较研究生相比还不够严密,在警务化管理的框架下,很难允许潜下心来做研究。

(四)、同学很少有机会在实训中使用新的科技设备。在校学习期间,多以理论为主。即使在大三学时进行基层派出所实习时,也缺少必要的科技知识培训,而多以主动向带队民警学习为主,但如前所述,目前,公安机关民警在新科技面前也往往掌握不足,这就容易陷入新科技难以掌握的泥沼。

针对上述问题,结合学校与同学的实际条件和情况,我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改进:

(一)、学校在实际上真正重视起来,在全校营造起一种良好的学习、研讨、进步的氛围。适当增加相关讲座的数量,鼓励同学自主或跟老师进行科研活动。另外,可以考虑建设中国警用装备展示馆,采购最先进的信息化、微电子、新材料、安全防范、特种设备或模型,配有专业讲解、操作人员。仅以警用特种装备为例,可以购进一批52式手枪、冲锋枪、专业战术索降设备、特种单警防护装备,在校特警队中装备。配以警体系老师指导,并充分利用北京地理地理资源优势,与北京市蓝剑突击队合作,全面促进同学在特种装备方面的学习与掌握。

(二)、调整老师的课业量,定量设置相关专业课、专业选修课。让老师从疲于应付庞大的课业量中解脱,有时间有精力准备相关课程。同时,制定《学生科研具体实施方案》,帮助同学们在警务化管理的框架下较为自由的进行研究。

(三)、同学要转变思想,重视公安科技,积极主动进行学习。科技实践证明,观念的落后是最根本的落后,只有解放思想,改变意识,提高重视程度,敢于创新,才能不使自己的思维局限在某一点、某一块,才能让我们把视野放在更加宽广、更加深刻的层次,才能让我们更好地全面发展自己,弥补不足,更好地适应今后的工作。

参考文献

1、 宋健.《现代科学技术基础知识》.科学出版社.1994.4

2、 边培忠等.《通用公安科技概论》.山东大学出版社.2000.8

3、 张密生.《科学技术史》.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1

4、 张惠文.《警察人力资源管理教程》.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9.2

上一篇:孤独散文范文下一篇:共同约定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