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强警项目执行情况

2023-01-10

第一篇:科技强警项目执行情况

科技项目执行情况总结报告

一、项目名称

《虾夷扇贝养殖技术示范及推广应用》

二、项目组织实施情况

根据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实施方案所确立的总体目标,到2007年来,全县新增底播增殖面积40万亩,新增浮筏养殖规模8万台,新增增养殖业户1500多户,增养殖品种10余个,鱼类海上网箱养殖也得到长足发展,鱼类养殖品种达4种,养殖规模5000多箱。其浮筏养殖产品产量年可实现8万吨,销售收入可达6.5亿元,利润2.5亿元;底播增养殖产品产量可达5万吨,销售收入可达5.1亿元,利润3亿元。

在项目的组织实施过程中,针对大量的增养殖产品销售价格不稳定和价格被流通领域所控制,广大增养殖业户微利生产的现状,我们适度调整了实施方案,把水产品加工业纳入了整个行动计划之中,通过发展水产品加工业,直接带动海水增养殖的稳步健康发展,全县水产品加工企业36家,年加工能力4万余吨,推广“五合一”生产经营模式,带动增养殖业户增产增收,规避增养殖业风险,同时达到双赢的目的。在众多加工企业中,我们重点在全县5个乡镇中扶持5个科技龙头企业鼓励他们自主创新,研发新产品,通过科技创新,增强企业在市场竞争的能力。

三、农民增收及县财政增收情况,特色产业发展、科技培训、人才总结及科技成果(包括鉴定成果、专利、标准、新产品、奖励等)情况,科技服务能力提升情况,其它效益情况。

到2007年底县财政收入15301万元,比2005年9083万元增长68.5%;

全县渔农民人均收入2007年达到19元,比2005年的人均12479元增长了28.4%,超过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指标。两年间共研发新产品10余个,增养殖新品种5个,申报各类专利7项,研究制定产品地方标准8个。在实施专项行动计划项目中我们着重开展如下工作:

一是确立长海县海域养殖容量与增养殖潜力调查研究项目。该项目由国家海洋环境保护研究所、中科院青岛海洋研究所、辽宁师范大学海洋生命科学院、辽宁省海洋水产科学研究院、大连水产学院的专家组成课题组,于2006年5月开始进入实际性的调查研究工作,参与的专家、学者研究人员近50人,县财政连续两年已投入资金300多万元。

二是确立虾夷扇贝穿耳吊养试验研究项目。该项目的确立主要是探索虾夷扇贝浮筏养殖新的模式,拓展深水筏式养殖空间。该项目经两年的试验研究于2002月20日,在大连市科技局组织下召开了鉴定会,与会专家一致认为:通过穿耳吊养和笼养的对比试验研究,探索了虾夷扇贝穿耳吊养关键技术,形成了实用性较强的生产技术工艺,且具推推广价值,总体水平国内领先。通过该项目试验研究进一步探索了一条生态养殖新模式,为该产品的筏式养殖技术推广应用开辟了新途径。

三是加强优质高效新品种引进及苗种繁育。为确保增养殖业提供优质高效苗种,我们先后组织开展了“栉孔扇贝杂交选择育种”、“皱纹盘鲍杂交育种及其养殖工艺体系”、“北美深水大扇贝引种及远缘杂交苗种繁育技术试验”等项目,这些项目的成功试验,在增养殖业中得到广泛应用,提高了增养殖业生产效益,进而也推动苗种的健康发展。

四是大力发展水产品精深加工产业。长海县是以海洋渔业为主导的海

洋经济大县,在海水增养殖业中虾夷扇贝是主导产品,为进一步发展水产品精深加工,以解决增养殖业户单纯依赖销鲜的生产局面,为此近两年我们在虾夷扇贝深加工领域开展了一系列的新产品试验与开发,先后开发出虾夷扇贝柱连籽、虾夷扇贝半壳贝、面包屑贝柱、玉兰贝柱

、蒜球贝柱、杭椒喜贝、辣爆扇贝、冻煮扇贝串、鲜味全贝、鲜味贝柱、喜贝柱、盐烤全贝、香辣裙边、脆贝裙、番茄裙边等10余个新产品,为虾夷扇贝精深加工开拓良好局面,有力地带动了海水增养殖业的快速发展。

五是开展多种形式的技术人才培训活动。为提高海水增养殖业和水产品加工业从业人员生产技能,我们始终把技术培训作为科技工作的重要任务来抓,按照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采取多层次、多渠道,有针对性的开展适用技术培训。2006年至2007年全县共组织各类技术培训40余期,受训人员达5000多人次,编印各种贝类增养殖及水产品加工业技术丛书5000余册,印发各种技术资料10000余份,免费发送增养殖业户及水产品加工企业。在县电视台开办科技海岸线专题栏目,播放各种技术讲座30余次,投入经费10余万元,投资10万元建立了农信之窗和科技信息网站,为及时传递科技信息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试点县(市)在资金、组织管理及人员等方面制定的相关配套措施,试点工作管理体系建设及运行情况、经费筹措使用情况。

在推进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实施过程中,共投入经费4.6亿元,一是增养殖业户和水产品加工业自筹资金2.57亿元;二是金融系统扶农资金小额信贷2亿元;三是县本级财政扶持资金250万元;四是国家科技

部支持资金78万元。

上述资金主要用于新增浮筏养殖和底播增养殖生产物资、苗种等购置和水产品加工企业技术改造和设备等4.5亿元,新技术、新产品研发费500多万元,各类技术培训70多万元,开展送科技下乡等科技服务50多万元。

为保证富民强县的顺利实施,县政府成立了“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该项目的组织领导、监督与协调。县长任组长,分管科技工作的副县长任副组长,科技局、政府办、财政局、海洋与渔业局、发展改革局、环保局、质量监督局、农行长海支行的一把手任成员,办公室设在科技局,局长兼办公室主任。为推动这个项目的有效实施,县委、县政府先后研究制定了《关于新增海域推广虾夷扇贝穿耳吊养技术的优惠政策》,对开发新海域从事虾夷扇贝穿耳吊养新技术的业户,采取用海优先安排,三年免征海域使用金,三年内所缴纳的企业所得税地方留成部分100%奖励给企业等政策。出台了《关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推进创新型海岛建设的意见》,县财政设立自主创新专项资资金,按照“统筹配置,突出重点”原则,专项资金主要用于科技成果转化、创新平台建设、科技型企业创新以及重大核心技术、关键共性技术的攻关等。

五、试点工作主要做法及经验

我们在实施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工作中,始终把科技工作放在首要位置,一是认真组织各级各类项目的实施,注重新品种的引进与开发,大力推广先进技术,提高各产业技术含量。二是加大适用技术培训力度,提高从业人员技术素质。三是加大对科技的投入,这是保证各类项目顺利实施的先决条件。四是鼓励企业走自主创新的道路。五是引领企业同大专院

校、科研单位的专家结成合作伙伴,走合作研发、成果共享、利益双赢的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比如说:皱纹盘鲍杂交育种技术及其养殖工艺体系项目,是由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副所长张国范研究员主持,以大连獐子岛渔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为主体,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大连市水产研究所、中国水产科学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等单位共同协作完成的,本成果以种质特性研究为基础,以良种培育为核心,以健康苗种和高效养殖技术为主线,培育出“大连1号”杂交鲍性状有势的生物学基础,解决了养殖皱纹盘鲍的大规模暴发性死亡问题,使杂交鲍养殖成为稳定持续高效品种。杂交鲍苗种出苗稳定提高4~5倍,存活率提高1.9倍,生长速度提高20%,养成周期缩短1/4~1/3,生物学零度降低1.4摄氏度,耐温上限提高2摄氏度。该项成果2007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七、存在问题与建设

在实施富民强县专项行动工作中,尽管我们做了许多工作,但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一是浮筏养殖模式需要进一步改变,以减轻对海洋环境的污染。二是健康优质苗种繁育仍然十分重要,需要继续研究与试验。三是水产品精深加工尚未向海洋生物制药和海洋保健食品领域拓展。四是由于县本级财力有限,科技投入仍显不足。

下一步我们将在已有的工作基础上更加稳步扎实地把各项工作做好。一是继续 加大新品种引进繁育及试验,为增养殖业不断提供优质高效品种。二是加强浮筏养殖模式的研究与试验,探索出一条健康生态养殖新途径。三是推进水产品精深加工向高新技术方向发展。四是积极争取上级部门的支持,多途径、多渠道融资,加大对科技投入力度。五是继续开展同

大专院校、科研单位的联系与合作,在各个领域广泛开展技术攻关及新产品研发,坚持走产、学、研一体化道路。六是加强组织领导,全面推进科技富民强县各项工作。

第二篇:水利部科技项目执行情况自查报告

附件2:

水利部科技项目执行情况自查报告

(参考提纲)

承担单位(归口部门):(盖章)主要负责人:(签字)

联系人姓名:

联系电话:手机:通讯地址:邮政编码:E-mail:

二○○九年八月日

水利部科技项目执行情况自查报告

一、项目总体情况:项目数、项目类别、项目总金额

二、项目执行情况

1、是否按照任务书(合同书)规定的进度实施,有无延期、滞后等行为;

2、项目实施内容与任务书(合同书)要求是否一致,是否存在变更内容等行为,任务变更是否按规定履行手续;

3、是否实现预期考核指标,有无自行降低指标等行为;

4、项目完成后是否按期验收,项目资料是否按规定存档管理;

5、其他有关项目执行的问题。

三、项目经费使用

1、是否建立内部资金管理和控制制度,是否纳入单位财务统一管理,单独设账,专款专用;

2、项目经费开支范围是否与其预算口径一致,是否严格执行了批准的项目预算,有无超出项目预算范围开支费用的情况,有无在项目经费中列支罚款、捐款、赞助、投资等国家禁止列支费用的情况,有无在项目经费中重复列支人员费的情况;

3、调整预算是否按规定程序报批,有无擅自调整预算的情况;

4、经费支出审批手续是否完备、账目是否清楚、内容是否

真实;

5、是否存在挤占、挪用资金和改变经费使用用途等情况,有无虚列支出套取资金等行为;

6、是否存在层层转拨科研项目经费和违反规定将科研任务外包等行为;

7、是否存在结余资金,结余资金如何处理,是否存在不按规定程序报批,擅自使用项目结余资金的情况;

8、其他有关资金的问题。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五、整改措施及建议。

注:流域机构和地方厅局由科技归口管理部门编写自查报告。

第三篇:云南省科技计划项目执行情况总结报告

计划类别: 项目编号:

云南省科技计划项目执行情况总结报告

项目名称: 承担单位: (盖章) 参加(合作)单位: (盖章) 主管部门: 项目负责人: 电话: 起止年限: 年 月至 年 月

填报时间:

云南省科学技术厅

填写说明

一、本报告是项目承担单位申请项目验收时的主要总结材料。

二、各项内容应实事求是地逐项编写;应字迹清晰,页面整洁;外来语首次出现应同时用原文和中文表述;规格为A4纸,用宋体字打印,于左侧装订成册。

三、本报告与附件统一装订,不使用塑料封面。

项目执行情况总结报告编写提纲

一、项目任务书规定的主要研究开发内容及考核的技术、经济指标

二、项目实施完成的主要研究开发内容及达到的技术、经济指标

三、项目知识产权的获得、保护和管理情况

四、项目经费筹措及使用情况

五、项目组成员履职情况

六、项目执行中的人才培养情况

七、项目实施的经验总结、问题分析和相关建议

八、相关附件

第四篇: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执行情况总结报告

附件二:

立项代码: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

执行情况总结报告

项目名称: 单位名称(公章): 单位法人代码: 项目执行期:自 年 月 日 至 年 月 日 项目支持方式: 项目支持金额: 单位法定代表人: 电 话: 编 写 人: 电 话 ; 通讯地址: 邮政编码: 传 真: 编写日期: 年 月 日

监理单位:

科学技术部农村与社会发展司 二OO二年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执行

情况总结报告编写提纲

一、项目名称

二、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内容

三、项目组织实施情况

四、项目科技成果的熟化程度、技术水平及技术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五、项目资金落实和支出情况

六、项目实施的经济、社会与生态效益

七、单位基本情况简介

八、存在问题与建议

第五篇:科技强警[模版]

充分发挥科技 在公安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姓名:学号:201020610006

专业:公安管理学)

摘要:实现公安工作的现代化, 必须树立“ 科技强警”意识, 充分发挥公安科技的作用。在实际工作中, 要适应形势发展变化的需要, 确立民警科技强警意识。 要抓组织领导、思想教育、人才建设、科技应用, 使科技尽快地转化为战斗力。 要在实施“ 科技强警” 方针中加强规划管理、装备管理和制度管理。还要及时总结、推广所取得的成果和经验。 关键词:科技强警;公安科技工作;科技创新

人类已在迎接一个崭新的时代——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科学技术成为体现社会进步发展的主要时代特征, 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作为国家机器重要组成部分的公安机关必须走科技强警之路。科技强警是实现公安工作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也是公安机关面对新形势、新任务的必然选择,是推动公安工作可持续发展、跳跃式发展的重要途径。提出科技强警战略是新世纪公安工作最重要的创新。随着公安工作信息化的到来, 公安科技在公安业务工作中将起到必不可少的支撑、保障、服务与推动作用[1]。 一 关于未来公安科技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 保持我国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是利用好、维护好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必然要求, 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 也是实现党在新世纪新阶段宏伟奋斗目标的重要前提和保证[2]。”公安科技作为公安业务和队伍建设的内在促进要素, 只有融入到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 才会释放巨大的能量,全面提升公安工作现代化水平, 为公安机关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 切实担负起巩固共产党执政地位、维护国家长治久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重大政治和社会责任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和保障。科技强警在西方国家警务改革中早已施行。与此相比, 中国的科技强警研究刚刚起步,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高速期。伴随着高速发展而来的是一系列新的社会矛盾和问题, 公安机关肩负着为国家经济建设保驾护航的历史使命, 但其警力不足等现实状况向公安机关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由此使国内警界认识到研究科技强警的重要性, 涌现了一大批致力于科技强警研究的学者,并取得了可喜的研究成果。 二 关于全面实施科技强警战略的重大任务

到2002年, 我国GDP人均将从现在的1000美元上升到4000美元左右, 经济总量达到近万亿美元, 成为世界最大的经济体之一。对未来的综合预测表明, 这一时期将是经济结构、城市化水平、社会结构和消费结构变化最为活跃的阶段, 也对公安科技发展提出了更高的奋斗目标[3]。中央的《决定》对全面实施科技强警战略提出了重大任务, 要求各级公安机关要弘扬科技精神, 牢固树立向科技要警力、要战斗力的思想, 广泛运用先进技术, 提高公安工作水平。要加快科技人才的引进、培养工作, 尊重科技人才, 用好科技人才。要加快“ 金盾工程” 建设, 实现公安工作信息化, 带动和促进公安工作的现代化、正规化。周永康部长在“ 二十公” 报告中将公安科技工作定位在为“ 全面推进公安工作的发展和进步” “ 提供有力保障” 。周部长还强调,“ 积极推进公安科技建设, 加快引进和转化先进实用的科学技术成果, 加强刑事司法科学体系、特种警用装备科学技术体系建设和科技强警示范城市、部级重点实验室建设, 不断提高公安工作的科技含量” [4]。“ 建立跨警种、跨部门、跨地区的综合信息平台, 实现信息共享。重视社会科学在公安工作中的运用, 加强公安理论研究, 为公安工作的长远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二十公” 确定的“ 公安工作科技含量明显提高, 信息化、现代化水平实现新的跨越”的奋斗目标, 既令我们十分振奋, 又感到责任重大。为此, 公安部于年月颁布了《全国公安机关— 年科技强警工作规划》, 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科技强警的指导思想和方向, 部署了实施“ 金盾工程” 建设、加强公安科技攻关、开展科技强警示范城市建设、推进公安部重点实验室体系建设、强化公安科技人才建设、完善科技强警保障机制个方面的科技强警任务, 共涉及20项工作内容,简称“ 科技强警20条” 。我们要贯彻好“ 二十公” 对公安科技工作提出的要求, 就要认真落实“ 科技强警20条” , 确保新世纪新阶段公安科技发展开好头、起好步。 三 关于当前实施科技强警战略的工作思路

在实施科技强警战略的过程中, 全面贯彻“ 二十公” 精神, 必须以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为指导, 紧紧围绕国家科技发展总体规划, 立足公安工作实际, 以“ 金盾工程” 建设为龙头, 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促进科学技术与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的紧密融合为核心, 集中力量, 突出重点, 加快推进科技强警的各项工作, 全面提升公安工作现代化水平, 为公安机关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切实担负起三大政治和社会责任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6]。

第一, 对照公安科技工作, 认真学习周部长关于执法为民思想的论述, 加深对新时期公安工作的理解, 深化对公安科技工作的认识,从“ 转变执法思想” , “ 增进同人民群众的感情” 上下工夫, 打牢执法为民的思想基础。要充分理解执法为民的内涵, 充分认识科技是公安第一战斗力的论断, 重新审视公安科技在执法为民中的作用, 深人了解公安业务对科技工作的需求, 把科技强警与公安机关严格依法履行职责紧密相连, 把科技强警与公安机关切实提高执法水平紧密相连。科技强警工作要从主动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急需的问题人手, 认真贯彻落实执法为民思想。

第二, 应树立“ 以人为本” 的新发展观。科学技术发展要在注重物质世界改造的同时,更好地发挥科技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和弘扬科学精神等方面的关键作用。坚持“ 以人为本” 的发展观, 要以满足科技人员不断增长的物质和精神需求作为科学事业的出发点,并通过培养造就高层次科技专业人才带动整个科技队伍建设, 促进各级各类人才协调发展,尽快形成一支门类齐全、梯次合理、素质优良、

[5]新老衔接、满足公安科技发展需要的人才队伍。要站在战略的高度, 制定使各类高层次人才脱颖而出、健康成长、发挥才干的良好机制和环境[7]。坚持“ 以人为本” 的发展观, 需要大幅度提高全体民警的科学素养, 将科学普及工作作为科技强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战略基础, 不断提高民警获取、学习和利用新知识的能力, 提高他们的执法水平。

第三, 加强自主创新和协同集成。要在科技和知识储备的基础上, 通过积极引进、消化和再创新, 逐步增加应用基础研究和高技术领域的创新能力, 为提高公安战斗力提供更丰厚的科技支撑。同时, 要尽快形成有利于实施科技强警战略的组织机制[8]。公安科技发展的前途, 不仅取决于各类创新主体的内在活力, 而且取决于宏观管理的能力。科技强警战略的贯彻落实, 必须建立在统一领导、统一标准、技术集成的基础之上。

第四, 应将实现重点突破作为实施科技强警战略的一个基本原则。当代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 新兴学科不断涌现[9]。这使得我们完全有可能利用后发优势, 在广泛吸收先进科学技术成果的基础上, 通过对一些关键技术进行攻关, 努力实现重点领域的突破, 解决公安工作中遇到的热点、难点问题。我们认为, 在科技强警工作中应重点考虑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加快“ 金盾工程” 建设,完善公安网络基础设施, 建设主要业务应用信息系统, 加强标准规范、安全保障和工程质量监督工作, 建立信息共享与应用机制, 建成满足当前急需和适应未来发展要求的公安工作信息化框架体系, 促进信息技术在各项警务工作中的广泛应用, 提高公安工作信息化水平。

公安科技创新是一项富于挑战的事业, 它使公安科技事业的发展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是实现公安工作现代化的强大推动力。我们要紧紧抓住公安业务发展需求这一公安科技创新的不竭之源, 建立开放式的科技管理体制, 进一步扩大对外的科技合作与交流, 充分利用社会各方面乃至国际上的科技资源, 提高公安科技创新水平, 实现公安科技的跨越式发展, 达到“科技强警”的目的

[10]

。 参考文献: [1]谈峰.安全预警: 关注中国面临的紧要问题[M].北京: 经济日报出版社, 2004: 201- 202. [2]静丽.公安科技创新与科技强警[N].北京人民警察学院学报2001年第3期总第71期. [3]张平.网络法律评论( 第4 卷) [C].北京: 法律出版社, 2004:292. [4]邓小平.邓小平文选( 第三卷) [M].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3:274. [5]周庆山.信息法教程[M].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2: 22. [6]王志华.犯罪情报资料教程[M].北京: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01: 126- 127. [4]陈兴良. 刑法哲学[M ]. 北京: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24. [5]立彦. 面对国家的个人.自由主义的社会政治哲学[M ] . 山东: 泰山出版社, 1998 . [6]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 ].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4. 333.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四卷) [M ]. 北京: 人民出版社,1972.233. [8]拉德布鲁赫. 法学导论[M ]. 北京: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97. 2. [9]龚玉朝.科技强警研究综述[D].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2010.11 [10]孙玉文.树立科技强警意识充分发挥公安科技的作用[N].北京人民警察学院学报2004年第6期总第94期.

上一篇:科级干部学习心得体会下一篇:科技局公务员述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