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资产管理法律法规

2022-12-08

第一篇:国有资产管理法律法规

国有资产相关法律法规

(一)企业国有资产法

1、第三十条 国家出资企业合并、分立、改制、上市,增加或者减少注册资本,发行债券,进行重大投资,为他人提供大额担保,转让重大财产,进行大额捐赠,分配利润,以及解散、申请破产等重大事项,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以及企业章程的规定,不得损害出资人和债权人的权益。

2、第三十三条 国有资本控股公司、国有资本参股公司有本法第三十条所列事项的,依照法律、行政法规以及公司章程的规定,由公司股东会、股东大会或者董事会决定。由股东会、股东大会决定的,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委派的股东代表应当依照本法第十三条的规定行使权利。

3、第五十一条 本法所称国有资产转让,是指依法将国家对企业的出资所形成的权益转移给其他单位或者个人的行为;按照国家规定无偿划转国有资产的除外。

4、第五十三条 国有资产转让由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决定。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决定转让全部国有资产的,或者转让部分国有资产致使国家对该企业不再具有控股地位的,应当报请本级人民政府批准。

5、第五十四条 国有资产转让应当遵循等价有偿和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除按照国家规定可以直接协议转让的以外,国有资产转让应当在依法设立的产权交易场所公开进行。转让方应当如实披露有关信息,征集受让方;征集产生的受让方为两个以上的,转让应当采用公开竞价的交易方式。

转让上市交易的股份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的规定进行。

(二)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

1、第二十条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负责指导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审核批准其所出资企业中的国有独资企业、国有独资公司的重组、股份制改造方案和所出资企业中的国有独资公司的章程。

2、第二十三条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决定其所出资企业的国有股权转让。其中,转让全部国有股权或者转让部分国有股权致使国家不再拥有控股地位的,

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

3、第二十四条 所出资企业投资设立的重要子企业的重大事项,需由所出资企业报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批准的,管理办法由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另行制定,报国务院批准。

(三)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管理暂行办法

1、第二条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持有国有资本的企业(以下统称转让方)将所持有的企业国有产权有偿转让给境内外法人、自然人或者其他组织(以下统称受让方)的活动适用本办法。

金融类企业国有产权转让和上市公司的国有股权转让,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本办法所称企业国有产权,是指国家对企业以各种形式投入形成的权益、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各种投资所形成的应享有的权益,以及依法认定为国家所有的其他权益。

2、第四条 企业国有产权转让应当在依法设立的产权交易机构中公开进行,不受地区、行业、出资或者隶属关系的限制。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3、第五条 企业国有产权转让可以采取拍卖、招投标、协议转让以及国家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方式进行。

4、第二十六条 所出资企业决定其子企业的国有产权转让。其中,重要子企业的重大国有产权转让事项,应当报同级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会签财政部门后批准。其中,涉及政府社会公共管理审批事项的,需预先报经政府有关部门审批。

第二十七条 转让企业国有产权涉及上市公司国有股性质变化或者实际控制权转移的,应当同时遵守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和相关监管部门的规定。 对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国有股权转让管理,国家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四)财政部关于股份有限公司国有股权管理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

2000年5月19日财管字[2000]200号(注:本篇法规已被《财政部关于废止、停止执行、修改部分涉及企业资产与财务行政审批事项的通知》(发布日期:2001年11月5日 实施日期:2001年11月5日)修改)

三、办理国有股权管理审核批复事宜需报送的材料。

(一)设立公司需报送的材料:

1.中央单位或地方财政(国资)部门及国有股东关于国有股权管理问题的申请报告;

2.中央单位或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同意组建股份有限公司的文件;

3.设立公司的可行性研究报告、资产重组方案、国有股权管理方案;

4.各发起人国有资产产权登记证、营业执照及主发起人前三年财务报表;

5.发起人协议、资产重组协议;

6.资产评估合规性审核文件;

7.关于资产重组、国有股权管理的法律意见书;

8.公司章程。

(2003年国资委设立后,该部分职能被划归国资委)

第二篇:《国有资产管理法律制度》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行政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的变价收入和残值收入,按照政府非税收入管理的规定,实行(

)。 A.交叉管理

B.收支两条线管理 C.平行管理 D.统一管理 【答案】B 【解析】行政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的变价收入和残值收入,按照政府非税收入管理的规定,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内容的是(

)。 A.管理机构及职责 B.资产配置及使用 C.资产处置 D.对外借款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核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内容。

3.根据有关规定,下列选项中,属于事业单位应当对相关国有资产进行评估的情形是(

)。 A.事业单位下属的事业单位之间的合并 B.部分资产租赁给非国有单位

C.经批准事业单位整体资产无偿划转 D.事业单位下属的事业单位之间资产置换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核点是事业单位国有资产评估。整体或者部分资产租赁给非国有单位,应当进行资产评估。

4.下列各项中,属于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可以不进行评估的情形有(

)。 A.整体资产租赁给非国有单位

B.部分资产租赁给非国有单位

C.事业单位下属的事业单位之间资产置换 D.经批准部分资产无偿划转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核事业单位国有资产评估的规定。根据规定,经批准事业单位资产无偿划转的,可以不进行评估。

5.根据规定,事业单位进行隶属关系发生变化的,应当办理(

)。 A. 占有产权登记 B.变更产权登记 C.注销产权登记 D.不需任何登记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核产权登记。事业单位的隶属关系、单位名称、住所和单位负责人等产权登记内容发生变化的,应当办理变更产权登记。

6.在行政单位国有资产中,国家规定有统一配置标准的,主要是房屋、土地和车辆,其中房屋的标准由(

)制定。 A.国家发改委(国家计委) B.国土资源部 C.房管局 D.国务院办公厅 【答案】A

【解析】在行政单位国有资产中,国家规定有统一配置标准的,主要是房屋、土地和车辆,其中房屋的标准由国家发改委(国家计委)制定。划拨用地目录由国土资源部制定。

7.下列属于事业单位应当进行资产评估的情形是(

)。 A.整体或者部分资产租赁给非国有单位

B.经批准对事业单位整体资产无偿划转

C.发生不影响国有资产权益的特殊产权变动行为,报经同级财政部门确认的 D.经批准对事业单位部分资产无偿划转 【答案】A

二、多项选择题

1.根据国有资产管理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情形中,行政单位应当对相关资产进行评估的是(

)。

A.行政单位取得有原始凭证的资产 B.置换国有资产 C.拍卖国有资产

D.有偿转让国有资产 【答案】BCD

2.行政单位资产管理部门应当对购置的资产进行(

)。 A. 验收 B.登记

C.账务处理 D.试用 【答案】ABC

3.下列属于事业单位应该办理变更产权登记的是(

)。 A.新设立的事业单位

B.事业单位发生分立、合并的 C.单位名称发生变化的

D.整体改制的事业单位被清算、注销的 【答案】BC 【解析】本题考核事业单位产权登记的相关规定。选项A应该办理占有产权登记;选项D应办理注销产权登记。

4..下列属于事业单位应该办理变更产权登记的是(

)。 A.新设立的事业单位

B.事业单位发生分立、合并的

C.单位名称发生变化的

D.整体改制的事业单位被清算、注销的 【答案】BC 【解析】本题考核事业单位产权登记的相关规定。选项A应该办理占有产权登记;选项D应办理注销产权登记。

5.下列各项中,属于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可以不进行评估的情形有(

)。 A.整体资产租赁给非国有单位 B.部分资产租赁给非国有单位 C.经批准整体资产无偿划转 D.经批准部分资产无偿划转 【答案】CD 【解析】本题考核事业单位国有资产评估的规定。根据规定,经批准事业单位整体或者部分资产无偿划转的,可以不进行评估。

6.事业单位国有资产评估项目实行(

)。 A.核准制 B.审批制 C.备案制 D.登记制

【答案】AC 【解析】根据规定,事业单位国有资产评估项目实行核准制和备案制。

7.下列关于行政单位的资产特征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资产是一种经济资源

B.资产能够用货币来计量

C.资产为行政单位所占有或者使用

D.行政单位的资产具有非经营性和经营性相结合的特征 【答案】ABC 【解析】行政单位的资产仅具有非经营性。

8.下列关于资产清查盘点的方法中的实地盘点法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这是放置现场的资产进行逐一清点或用计量器具来确定各项资产实存数量的一种方法 B.这种方法工作量大

C.这是利用一定的技术方法,对资产的实存数进行推算的一种方法

D.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数量大、不便于逐一点数或用计量器具计量的资产 【答案】AB 【解析】选项C、选项D是技术推算法的概念和适用范围。

9.下列属于制定《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的宗旨的是(

)。 A.规范和加强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 B.维护国有资产的安全和完整 C.提高国有资产使用效益 D.保障行政单位履行职能 【答案】ABCD

10.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包括(

)。 A.国家统一所有 B.政府分级监管 C.单位占有 D.单位使用 【答案】ABCD

11.我国现行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方式包括(

)。 A.财政部门内部职能机构具体进行管理 B.委托主管部门分管部分工作 C.委托专门运营机构进行具体管理 D.委托个人进行管理

【答案】ABC 【解析】现行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方式包括财政部门内部职能机构具体进行管理;委托主管部门分管部分工作;委托专门运营机构进行具体管理。

三、判断题

1.行政国有资产评估工作可以由该单位自己独立进行。(

) 【答案】错

【解析】行政单位国有资产评估工作应当委托具有资产评估资质的资产评估机构进行。

2.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实行国家统一所有,政府统一监管,单位占有、使用的管理体制。(

) 【答案】错

【解析】 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实行国家统一所有,政府分级监管,单位占有、使用的管理体制。

3.对于事业单位跨部门、跨地区的资产调剂只能报共同上一级的财政部门批准。(

) 【答案】错

【解析】对于事业单位跨部门、跨地区的资产调剂应当报同级或者共同上一级的财政部门批准。

4.在国有资产管理的具体工作中,部分具体事务性工作如资产评估、鉴定、审计、纠纷调处等,可以委托社会中介机构等中介组织完成。(

) 【答案】对

5.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是指由行政事业单位占有、使用的,依法确认为国家所有,能以货币计量的各种经济资源的总称。(

) 【答案】对

6.按照“收支两条线”管理改革要求,国有资产有偿使用收入、处置收入等必须纳入财政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 【答案】对

7.所谓资产有效使用,就是指国有资产在使用期内充分发挥其功能,在使用过程中力求避免无计划、轻管理、不维修、提前报废、任意处理或限制等不良现象。(

) 【答案】对

8.对于行政单位的基本建设项目,从严控制党政机关培训中心项目建设。除特殊情况外,原则上不再批准新建培训中心项目。(

) 【答案】对

9.行政单位对所占有、使用的国有资产应当定期清查盘点,做到家底清楚,账、卡、实相符,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年终决算之前,需要进行一次局部清查。(

) 【答案】错

【解析】年终决算之前,需要进行一次全面清查。

10.行政单位因管理不善、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等原因造成的资产损失的,应当按照规定及时上报有关部门批准后进行国有资产处置,并调整相关的资产、财务账目。(

) 【答案】对

11.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应当遵循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事业单位出售、出让、转让、变卖资产数量较多或者价值较高的,应当通过拍卖等市场竞价方式公开处置。(

) 【答案】对

第三篇:法律尽职调查审阅文件——国有资产管理

1、营业执照;

2、公司出具的关于历史上曾占有国有资产及其交易的说明,包括占有的数额、种类及有关交易情况;

3、国有资产产权登记表及其年检文件(如有);

4、境外国有资产产权登记表(包括立案登记表、占有登记表、变动登记表、注销登记表、年间检查登记表);

5、关于境外国有资产重大事项审批、核准、备案、报告文件;

6、国有企业资产无偿划转的有关文件(如有);

7、涉及国有资产/产权交易的评估文件,包括但不限于(评估立项文件、评估报告、评估结果query文件、核准文件、备案、报告文件);

8、国有资产/产权交易合同;

9、国有资产/产权交易的内部审批决议;

10、国有资产/产权交易批准文件;

11、国有产权转让/改制方案;

12、国有产权转让标的企业涉及的债权、债务处理方案的书面同意文件;

13、债权金融机构对国有产权转让/改制标的企业涉及的债权、债务处理方案的书面同意文件;

14、国有产权转让进场交易的证明文件,包括但不限于产权交易所出具的鉴证报告等;

15、国有产权转让报告;

16、关于同意国有产权转让以协议方式进行的批准文件(如有);

17、国有产权转让/改制中的职工安置方案;

18、对国有产权转让/改制中的职工安置方案的职工代表大会批准决议及有关社会保障部门的审批文件;

19、对设置担保的国有产权转让/改制中的担保权人的同意文件;

20、对被转让/改制的国有产权的审计报告;

21、国有产权转让/改制中,对法定代表人的离任审计报告;

22、公司出具的关于国有产权转让/改制中资金来源情况的说明;

23、改制中涉及的矿业权清单及对应得矿业权权属证明文件;

24、参与改制的中介机构的资质证明文件;

25、其他与国有资产及国有产权转让/改制有关的法律文件。

第四篇:对国有资产流失法律调查报告

关于国有资产的法律调查报告

一、国有资产的概念

(一) 定义

根据《国有资产评估管理办法施行细则》、《国有资产评估管理办法》相关规定,国有资产是指国家依据法律取得的,国家以各种形式的投资和投资收益形成的或接受捐赠而取得的固定资产、流动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形态的资产。”

(二) 国有资产占有单位

根据《国有资产评估管理办法施行细则》第四条规定,国有资产占有单位包括:

1. 国家机关、军队、社会团体及其他占有国有资产的社会组织;

2. 国营企业、事业单位;

3. 各种形式的国内联营和股份经营单位;

4. 中外合资、合作经营企业;

5. 占有国有资产的集体所有制单位;

6. 其他占有国有资产的单位。

二、国有资产转让程序

国有资产转让即涉及到国有资产监管的特别规定,根据《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管理暂行办法》以及相应产权交易机构的交易规则之规定(金融类企业国有产权转让和上市公司的国有股权转让,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对于转让方而言,国有资产交易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一) 决议

1. 确定转让方主体。主体确定的依据是国有资产产权登记证。如果转让标

第 1 页 共 10 页 的物是企业有形资产,则企业本身为转让方,如果转让标的物是企业股权,则企业的投资方即股东为转让方。

2. 转让方案形成决议。企业国有产权转让应当做好可行性研究,按照内部决策程序进行审议,并形成书面决议。这一环节属于企业内部决策程序,即制定的资产转让方案需经不同企业的不同决策层审议,如国有独资企业由总经理办公会审议;国有独资公司由董事会审议,没有设立董事会的由总经理办公会审议。同时转让方案还应听取职工代表大会的意见。

3. 将转让方案形成的决议向主管部门申请批准。

(二) 决定或批准

必须将企业的转让方案形成的决议报经主管部门审批。这一环节是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对资产转让事项的首次审批,主要是对企业内部资产转让决议的审核。转让企业国有产权致使国家不再拥有控股地位的,应当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

(三) 清产核资及财务审计

清产核资应编制资产负债表和资产移交清册,做到账、卡、物、现金等齐全、准确、一致,要按照“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的原则,核实和界定国有资本金及其权益,其中国有企业借贷资金形成的净资产必须界定为国有资产。财务审计由委托的会计师事务所实施,包括对企业法定代表人的离任审计。

(四) 必须经有资质的评估机构评估

由转让方按照《国有资产评估管理办法》聘请具备资格的资产评估事务所,评估范围包括企业的有形资产如机器、房产、土地使用权和无形资产如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商誉等,另外还包括股权。评估基础是清产核资和财务审计结果。

(五) 公告

公告期为20个工作日,由产权交易机构刊登在省级以上公开发行的经济或金融类报刊和产权交易机构的网站上,公开披露有关企业国有产权转让信息,广泛征集受让方。

第 2 页 共 10 页 (六) 选择受让方

经公告产生两个以上受让方时,以拍卖或招投标方式进行产权交易。只有一个受让方的,可采取协议方式转让。

(七) 签订合同

转让成交后,转让方和受让方签订国有资产转让合同,取得产权交易机构出具的产权交易凭证。如果是以协议方式转让的,应当将双方草签的协议提交公司决策层审议,如国有独资企业由总经理办公会审议;国有独资公司由董事会审议,没有设立董事会的由总经理办公会审议。

(八) 审批备案

转让方将股权转让的相关文字书面材料报国有产权主管部门审批或备案登记。

(九) 产权变更登记

转让方和受让方凭产权交易机构出具的产权交易凭证以及相应的材料办理产权变更登记手续。

三、国有资产流失

(一) 定义

目前,我国对国有资产流失还没有明确的法律解释。根据国资委工作人员解释,国有资产流失是指对国有资产负有管理或者经营责任的单位或者个人,在履行其职责的过程中,违反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致使国有资产财产权遭受损失。

(二) 认定国有资产流失的条件

根据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出台的《关于国有资产流失工作若干问题的通知》(该《通知》是1998年由国有资产管理局颁布,国资委法规局工作人员表示现对该通知效力其无法确定)规定,认定为国有资产流失的条件是:

1. 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违法主体必须是国有资产的经营者、占用者、出资者或管理者;

2. 违法主体必须对违法行为的发生具有主观故意或者过失,即具有过错;

第 3 页 共 10 页 3. 必须是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的行为;

4. 必须有国有资产流失的结果发生,或不加制止必然产生国有资产流失的后果。

(三) 造成国有资产损失的行为

根据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出台的《关于国有资产流失工作若干问题的通知》规定,造成国有资产损失的行为主要有以下几种:

1. 在发生应当进行资产评估的情形时,不按规定进行评估,或者在评估中故意压低资产评估价值,造成国有资产权益损失的行为;

2. 在进行国有资产产权转让时,违反国家规定或超越法定权限,将国有资产低价出让或无偿转让给非全民单位或者个人,造成国有资产权益损失的行为;

3. 在处置国有有形资产或无形资产时,违反国家规定或超越法定权限,擅自处置,造成国有资产权益损失的行为;

4. 在国有企业承包或租赁经营中,违反国家规定,低价发包或出租,造成国有资产权益损失的行为;

5. 在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时,违反国家规定将国有资产低价折股、低价出售、或者无偿分给个人,造成国有资产权益损失的行为;

6. 在公司制企业、中外合资、合作企业设立或经营管理过程中,国有股持股单位或其委派的股权代表、中方出资者、合作者与他人恶意串通,损害国家所有者权益或对损害国家所有者权益的行为不反对、不制止,造成国有资产权益损失的行为;

7. 国有企业经营者在行使经营权时,不受所有者约束,滥用企业经营权,造成国有资产权益损失的行为;

8. 国有资产运营、管理机构在行使出资权、管理监督权时,违反规定,非法干预企业经营权,造成国有资产权益损失的行为;

第 4 页 共 10 页 9. 在企业重组中,不依法办理资产转移手续,或借机逃避国家债务,造成国有资产权益损失的行为。

(四) 国有资产流失的法律责任

1. 根据《关于国有资产流失工作若干问题的通知》规定,对认定为国有资产流失案件的,应当责令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单位纠正违法行为、依法挽回或制止国有资产的流失,并按照行政处罚的有关法规对有关责任人给予行政处罚。对上级交办的或有关机关移送的流失案件的调查处理情况,要及时通报有关部门。

2.3. 《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管理暂行办法》在第三十二条中也明确规定,在企业国有产权转让过程中,转让方、转让标的企业和受让方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或者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相关批准机构应当要求转让方终止产权转让活动,必要时应当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确认转让行为无效。

(1) 未按本办法有关规定在产权交易机构中进行交易的;

(2) 转让方、转让标的企业不履行相应的内部决策程序、批准程序或者超越权限、擅自转让企业国有产权的;

(3) 转让方、转让标的企业故意隐匿应当纳入评估范围的资产,或者向中介机构提供虚假会计资料,导致审计、评估结果失真,以及未经审计、评估,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

(4) 转让方与受让方串通,低价转让国有产权,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 (5) 转让方、转让标的企业未按规定妥善安置职工、接续社会保险关系、处理拖欠职工各项债务以及未补缴欠缴的各项社会保险费,侵害职工合法权益的;

(6) 转让方未按规定落实转让标的企业的债权债务,非法转移债权或者逃避债务清偿责任的;以企业国有产权作为担保的,转让该国有产权时,未经担保权人同意的。 对于将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合同,应责令被查单位依法向人民法院或依合同约定向仲裁机构提起诉讼或仲裁申请,请求认定合同无效。

第 5 页 共 10 页 (7) 受让方采取欺诈、隐瞒等手段影响转让方的选择以及产权转让合同签订的;

(8) 受让方在产权转让竞价、拍卖中,恶意串通压低价格,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

4.5. 国资委法规局工作人员表示,假设受让方在与国有资产占有单位交易后又将受让的国有资产转让给第三方,并由第三方取得国有资产产权,这时有关部门认为当初国有资产占有单位所转让的国有资产构成国有资产流失的需要看该第三方是否是善意,如果不是善意该国有资产将被追回。该第三方如果是善意,国有资产流失的损失就很有肯能会由受让方来承担。国资委工作人员表示该情况有时还需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

四 总结

综上所述,国有资产流失的主体是对国有资产负有管理或者经营责任的单位或者个人。

1. 只有对国有资产负有管理或经营责任的单位或个人,才具备致使国有资产流失的主体资格。其他单位或个人则不具备这样的资格。也就是说,国有资产流失只发生在对国有资产享有管理权和经营权的单位或个人,是由他们管理经营中的违法违规行为所造成的。除此之外,其他单位或个人实施违法行为,虽也给国有资产造成损害,但不作为国有资产流失来处理,而是按其触犯法律的行为来查处。如犯罪分子盗窃国有资产,给国家财产造成损失,由于主体不符,故不属于国有资产流失查处的范畴,而是按盗窃国家财产来查处。因此,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主体是特定的,即对国有资产负有管理或者经营责任的单位或者个人。

2. 国有资产流失的行为必须是违反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管理或经营国有资产存在风险,国有资产既有保值和增值的可能,也有贬值或受损的可能。合法管理经营国有资产未必都能使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有时一些意外因素也往

第 6 页 共 10 页 由于受让方的责任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受让方应当依法赔偿转让方的经济损失;构成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往会给国有资产造成一定的损失,因而不能将所有国有资产的损失都视作国有资产流失来认定。只有履行职责过程中的违法违规行为所造成的国有资产损失,才算是国有资产流失。国有资产流失起因于特定主体履行其职责过程中的违法违规行为,包括作为和不作为两种形式。作为是指实施违法行为;不作为是指不履行法定职责,如负有管理国有资产的单位或个人,不去履行管理国有资产的职责,致使国有资产权益受损,就属于不作为。

3. 国资委法规局工作人员表示,国有资产流失通常由国资委或检察院进行查办。

四、国有资产评估

(一) 国有资产评估范围

根据《国有资产评估管理办法》第六条规定,国有资产评估范围包括:固定资产、流动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

(二) 国有资产需评估的情形

1. 根据《国有资产评估管理办法》第三条规定,国有资产占有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进行资产评估: (1) 资产拍卖、转让;

(2) 企业兼并、出售、联营、股份经营;

(3) 与外国公司、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或者个人开办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或者中外合作经营企业; (4) 企业清算;

(5) 依照国家有关规定需要进行资产评估的其他情形。

但《国有资产评估管理办法施行细则》第五条对上述作出了例外,经国有资产管理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可以不予评估。

2. 上述评估的情形中:

(1) 资产转让是指国有资产占有单位有偿转让超过百万元或占全部固定资产原值20%以上的非整体性资产的经济行为;

第 7 页 共 10 页 (2) 企业兼并是指一个企业以承担债务、购买、股份化和控股等形式有偿接收其他企业的产权,使被兼并方丧失法人资格或改变法人实体;

(3) 企业出售是指独立核算的企业或企业内部的分厂、车间及其他整体性资产的出售;

(4) 企业联营是指国内企业、单位之间以固定资产、流动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投入组成的各种形式的联合经营;

(5) 股份经营是指企业实行股份制,包括法人持股企业、内部职工持股企业、向社会公开发行股票(不上市)企业和股票上市交易的企业;

(6) 联营、股份经营的企业进行资产评估时,应对联营及合股各方投入的资产进行全面评估;

(7) 企业清算是指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的规定,宣告企业破产,并进行清算;或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对改组、合并、撤销法人资格的企业资产进行的清算;或企业按照合同、契约、协议规定终止经济活动的结业清算;

3. 根据《国有资产评估管理办法》第四条,国有资产占有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当事人认为需要的,可以进行资产评估: (1) 资产抵押及其他担保; (2) 企业租赁;

(3) 需要进行资产评估的其他情形。

4. 上述《国有资产评估管理办法》第四条规定可以进行资产评估,是指发生该条款所说的情形时,根据实际情况可以对资产进行评估或者不评估。但属于以下行为必须进行资产评估: (1) 企业整体资产的租赁;

(2) 国有资产租赁给外商或非国营单位;

(3) 国家行政事业单位占有的非经营性资产转为经营性资产; (4) 国有资产管理行政主管部门认为应当评估的其他情形。

(三) 评估机构的资质要求

1. 根据《国有资产评估管理办法》第九条规定,持有国务院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管理行政主管部门颂发的国有资产评估资格证书的资产评估公司、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事务所、财务咨询公司,经国务院

第 8 页 共 10 页 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管理行政主管部门认可的临时评估机构(以下统称资产评估机构),可以授受国有资产占有单位的委托,从事国有资产评估业务。

2. 根据《国有资产评估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第十五条规定,资产评估公司、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事务所、财务咨询公司等资产评估机构,必须是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注册登记、具有法人资格并持有国务院或省、自治区、直辖市(含计划单列市)国有资产管理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资产评估资格证书的单位。只有同时具备上述条件的单位才能从事国有资产评估业务。在发生《国有资产评估管理办法》第三条、第四条和《国有资产评估管理细则》规定的应进行资产评估情形时,必须委托上述具有资产评估资格的评估机构进行评估。当事人自行评估占有的国有资产或者评估对方占有资产的行为,不具有法律效力。

(四) 评估程序 1. 根据《国有资产评估管理办法》第十二条 国有资产评估按照下列程序进行:

(1) 申请立项; (2) 资产清查; (3) 评定估算; (4) 验证确认。

2. 根据《国有资产评估管理办法》相关规定,进行资产评估的国有资产占有单位,经其主管部门审查同意后,应当向同级国有资产管理行政主管部门提交资产评估立项申请书,并附财产目录和有关会计报表等资料。经国有资产管理行政主管部门授权或者委托,国有资产占有单位的主管部门可以审批资产评估立项申请。

3. 国有资产管理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收到资产评估立项申请书之日起十日内进行审核,并作出是否准予资产评估立项的决定,通知申请单位及其主管部门。

4. 国务院决定对全国或者特定行业进行国有资产评估的,视为已经准予资产评估立项。申请单位收到准予资产评估立项通知书后,可以委托资产评估

第 9 页 共 10 页 机构评估资产。

5. 受占有单位委托的资产评估机构应当根据本办法的规定,对委托单位被评估资产的价值进行评定和估算,并向委托单位提出资产评估结果报告书。委托单位收到资产评估机构的资产评估结果报告书后,应当报其主管部门审查。主管部门审查同意后,报同级国有资产管理行政主管部门确认资产评估结果。经国有资产管理行政主管部门授权或者委托,国有资产占有单位的主管部门可以确认资产评估结果。

6. 国有资产管理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收到国有资产占有单位报送的资产评估结果报告书之日起四十五日内组织审核、验证、协商,确认资产评估结果,并下达确认通知书。

四、总结

综上所述,评估机构对国有资产进行评估,其主体须先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注册登记、具有法人资格同时还需经过国资委的认可并持有国有资产评估资格证书。国有资产占有单位如果要处理其占有的国有资产须按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对国有资产进行评估,然后该评估结果还需国有资产行政主管部门进行确认,否则,不发生法律效力。

国资委法规局工作人员表示,假设评估的结果明显低于国有资产自身价值,则构成国有资产流失。至于该“明显低于”如何进行确定则没有明确书面解释,也就是说怎样理解“明显低于”只能在实际操作中由相关处理人员自己认定。同时相关部门还需分析国有资产占有的主体或负责人是否有过错或主观是否有故意。

第 10 页 共 10 页

第五篇:国有企业法律顾问管理办法

【发布单位】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发布文号】国务院国资委令第6号 【发布日期】2004-05-11 【生效日期】2004-06-01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国家法律法规

【文件来源】法律图书馆新法规速递

国有企业法律顾问管理办法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令第6号)

《国有企业法律顾问管理办法》已经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第18次主任办公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4年6月1日起施行。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主任 李荣融

二OO四年五月十一日

国有企业法律顾问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建立健全国有企业法律风险防范机制,规范企业法律顾问工作,保障企业法律顾问依法执业,促进企业依法经营,进一步加强企业国有资产的监督管理,依法维护企业国有资产所有者和企业的合法权益,根据《 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和国家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以下简称企业)法律顾问管理工作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所出资企业,是指国务院,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设区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授权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依法履行出资人职责的企业。

第四条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负责指导企业法律顾问管理工作。

上级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依照本办法对下级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负责的企业法律顾问管理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

第五条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和企业应当建立防范风险的法律机制,建立健全企业法律顾问制度。

第六条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和企业应当建立健全企业法律顾问工作激励、约束机制。

第二章 企业法律顾问

第七条 本办法所称企业法律顾问,是指取得企业法律顾问执业资格,由企业聘任,专门从事企业法律事务工作的企业内部专业人员。

第八条 企业法律顾问执业,应当遵守国家有关规定,取得企业法律顾问执业资格证书。

企业法律顾问执业资格证书须通过全国企业法律顾问执业资格统一考试,成绩合格后取得。

企业法律顾问执业资格管理由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和省级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统一负责。条件成熟的,应当委托企业法律顾问的协会组织具体办理。

第九条 企业应当支持职工学习和掌握与本职工作有关的法律知识,鼓励具备条件的人员参加全国企业法律顾问执业资格考试。

企业应当建立企业法律顾问业务培训制度,提高企业法律顾问的业务素质和执业水平。

第十条 企业法律顾问应当遵循以下工作原则:

(一)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执业;

(二)依法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

(三)依法维护企业国有资产所有者和其他出资人的合法权益;

(四)以事前防范法律风险和事中法律控制为主、事后法律补救为辅。

第十一条 企业法律顾问享有下列权利:

(一)负责处理企业经营、管理和决策中的法律事务;

(二)对损害企业合法权益、损害出资人合法权益和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提出意见和建议;

(三)根据工作需要查阅企业有关文件、资料,询问企业有关人员;

(四)法律、法规、规章和企业授予的其他权利。

企业对企业法律顾问就前款第

(二)项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不予采纳,造成重大经济损失,严重损害出资人合法权益的,所出资企业的子企业的法律顾问可以向所出资企业反映,所出资企业的法律顾问可以向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反映。

第十二条 企业法律顾问应当履行下列义务:

(一)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以及企业规章制度,恪守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

(二)依法履行企业法律顾问职责;

(三)对所提出的法律意见、起草的法律文书以及办理的其他法律事务的合法性负责;

(四)保守国家秘密和企业商业秘密;

(五)法律、法规、规章和企业规定的应当履行的其他义务。

第十三条 企业应当建立科学、规范的企业法律顾问工作制度和工作流程,规定企业法律顾问处理企业法律事务的权限、程序和工作时限等内容,确保企业法律顾问顺利开展工作。

第十四条 企业应当建立企业法律顾问专业技术等级制度。

企业法律顾问分为企业一级法律顾问、企业二级法律顾问和企业三级法律顾问。评定办法另行制定。

第十五条 企业法律事务机构可以配备企业法律顾问助理,协助企业法律顾问开展工作。

第三章 企业总法律顾问

第十六条 本办法所称企业总法律顾问,是指具有企业法律顾问执业资格,由企业聘任,全面负责企业法律事务工作的高级管理人员。企业总法律顾问对企业法定代表人或者总经理负责。

第十七条 大型企业设置企业总法律顾问。

第十八条 企业总法律顾问应当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一)拥护、执行党和国家的基本路线、方针和政策,秉公尽责,严守法纪;

(二)熟悉企业经营管理,具有较高的政策水平和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

(三)精通法律业务,具有处理复杂或者疑难法律事务的工作经验和能力;

(四)具有企业法律顾问执业资格,在企业中层以上管理部门担任主要负责人满3年的;或者被聘任为企业一级法律顾问,并担任过企业法律事务机构负责人的。

第十九条 企业总法律顾问可以从社会上招聘产生。招聘办法另行制定。

第二十条 企业总法律顾问的任职实行备案制度。所出资企业按照企业负责人任免程序将所选聘的企业总法律顾问报送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备案;所出资企业的子企业将所选聘的企业总法律顾问报送所出资企业备案。

第二十一条 企业总法律顾问履行下列职责:

(一)全面负责企业法律事务工作,统一协调处理企业决策、经营和管理中的法律事务;

(二)参与企业重大经营决策,保证决策的合法性,并对相关法律风险提出防范意见;

(三)参与企业重要规章制度的制定和实施,建立健全企业法律事务机构;

(四)负责企业的法制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组织建立企业法律顾问业务培训制度;

(五)对企业及下属单位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提出纠正意见,监督或者协助有关部门予以整改;

(六)指导下属单位法律事务工作,对下属单位法律事务负责人的任免提出建议;

(七)其他应当由企业总法律顾问履行的职责。

第四章 企业法律事务机构

第二十二条 本办法所称的企业法律事务机构,是指企业设置的专门承担企业法律事务工作的职能部门,是企业法律顾问的执业机构。

第二十三条 大型企业设置专门的法律事务机构,其他企业可以根据需要设置法律事务机构。

企业应当根据工作需要为法律事务机构配备企业法律顾问。

第二十四条 企业法律事务机构履行下列职责:

(一)正确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对企业重大经营决策提出法律意见;

(二)起草或者参与起草、审核企业重要规章制度;

(三)管理、审核企业合同,参加重大合同的谈判和起草工作;

(四)参与企业的分立、合并、破产、解散、投融资、担保、租赁、产权转让、招投标及改制、重组、公司上市等重大经济活动,处理有关法律事务;

(五)办理企业工商登记以及商标、专利、商业秘密保护、公证、鉴证等有关法律事务,做好企业商标、专利、商业秘密等知识产权保护工作;

(六)负责或者配合企业有关部门对职工进行法制宣传教育;

(七)提供与企业生产经营有关的法律咨询;

(八)受企业法定代表人的委托,参加企业的诉讼、仲裁、行政复议和听证等活动;

(九)负责选聘律师,并对其工作进行监督和评价;

(十)办理企业负责人交办的其他法律事务。

第二十五条 法律事务机构应当加强与企业财务、审计和监察等部门的协调和配合,建立健全企业内部各项监督机制。

第二十六条 企业应当支持企业法律事务机构及企业法律顾问依法履行职责,为开展法律事务工作提供必要的组织、制度和物质等保障。

第五章 监督检查

第二十七条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应当加强对所出资企业法制建设情况的监督和检查。

第二十八条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应当督促所出资企业依法决策、依法经营管理、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第二十九条 所出资企业依据有关规定报送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批准的分立、合并、破产、解散、增减资本、重大投融资等重大事项,应当由企业法律顾问出具法律意见书,分析相关的法律风险,明确法律责任。

第三十条 所出资企业发生涉及出资人重大权益的法律纠纷,应当在法律纠纷发生之日起一个月内向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备案,并接受有关法律指导和监督。

第三十一条 所出资企业对其子企业法制建设情况的监督和检查参照本章规定执行。

第六章 奖励和处罚

第三十二条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和企业应当对在促进企业依法经营,避免或者挽回企业重大经济损失,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等方面作出重大贡献的企业法律事务机构和企业法律顾问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三十三条 企业法律顾问和总法律顾问玩忽职守、滥用职权、谋取私利,给企业造成较大损失的,应当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并可同时依照有关规定,由其所在企业报请管理机关暂停执业或者吊销其企业法律顾问执业资格证书;有犯罪嫌疑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第三十四条 企业未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建立健全法律监督机制,发生重大经营决策失误的,由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或者所出资企业予以通报批评或者警告;情节严重或者造成企业国有资产重大损失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纪律处分;有犯罪嫌疑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第三十五条 企业有关负责人对企业法律顾问依法履行职责打击报复的,由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或者所出资企业予以通报批评或者警告;情节严重的,依法给予纪律处分;有犯罪嫌疑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第三十六条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的工作人员违法干预企业法律顾问工作,侵犯所出资企业和企业法律顾问合法权益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有犯罪嫌疑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第七章 附则

第三十七条 企业和企业法律顾问可以依法加入企业法律顾问的协会组织,参加协会组织活动。

第三十八条 地方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可以依据本办法制定实施细则。

第三十九条 本办法自2004年6月1日起施行。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上一篇:关于小学生的调查报告下一篇:各银行信用卡服务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