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用水状况调查研究

2023-02-20

第一篇:生活用水状况调查研究

合肥市城市生活用水节水研究

中文摘要

根据我国城市发展的生活用水量激增与我国现今城市生活用水资源紧缺与浪费现象严重这一矛盾,通过查阅文献与实地考察,分析了合肥市城市用水现状,指出了城市用水节水方面的问题,最后,提出了有关合肥城市用水节水方面的建议。

关键词:合肥城市用水现状;节水;措施

目录

1.研究意义 ............................................................................................................................... 2

1·1意义 .......................................................................................................................... 2 1.2我国城市用水现状 .................................................................................................... 2 1.3合肥市城市用水节水的必要性 ................................................................................ 2 2.关于这个课题已有的研究成果 ........................................................................................... 3 3.调研过程 ............................................................................................................................... 3 4.结论与建议 ........................................................................................................................... 3

4.1我国城市用水现状 .................................................................................................... 3 4.2关于合肥城市生活用水节水的建议 ........................................................................ 4

1.研究意义

1·1意义

节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科学合理地节水不仅能带来经济效益,还能带来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生态效益。

1·1·1经济效益

1)节约当前给水系统的运行和维护费用,减少水厂的建设数量,或降低水厂建设的投资;

2)减少污水处理厂的建设数量或延缓污水处理构筑物的扩建,使现有系统可以接纳更多用户的污水,从而减少受纳水体的污染,节约建设资金和运行费用。

1·1·2社会效益

1).短期节水措施可以增强对干旱的预防能力,而长期节水则因大大降低了水资源的消耗量而能够提高正常时期的干旱防备能力,节水可以避免由于旱灾带来的社会不安定;

2)通过用水审计及其他措施,可以调整地区间的用水差异,避免用水不公及其他与用水相关的社会问题。

1·1·3环境效益和生态效益

1).节水具有保护野生生物、湿地和环境美化等方面的效益;

2).节水减少了当前不必要的用水量,维护河流生态平衡,避免地下水过度开采而带来地下水污染。节水维持了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有助于实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1.2我国城市用水现状

1.2.1中国城市普遍存在缺水状况

669座城市中有400多座供水不足,110座严重缺水,目前年缺水量为55*108m3,由于多因素综合影响城市水资源开发潜力已经很小,缺水状况仍将持续。1998全市城市生活取水总量为 16 488.6万m3,按取水水源分类 :地下水 16 448.6万m3,地表水 40万m3。按取水用途分类 :居民生活用水量 75 12 .6万m3,占全市生活取水总量的 45 .6 %。 1.2.2我国城市用水效率不高,浪费严重

主要表现为供水系统的渗漏、节水观念淡薄、重复用水率低、用水定额高及市政用水效率低等方面。城市供水至今未采用分质供水,废水资源化利用率也很低。

1.3合肥市城市用水节水的必要性 1·3·1缺水

2 合肥市供水集团副总经理樊新源介绍,城市规模的扩大,造成供水压力也是越来越大。目前,合肥市每天的供水量是82万立方,高峰期能达到105.5万立方,去年一年供水总量达到了约3亿立方,但是,合肥市董铺、大房郢只能供应1.2亿立方,剩下的只能从上游的水库调水。 1·3·2用水量大

合肥市1956-2000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为17.29亿立方米,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量为5.16亿立方米,扣除地下水与地表水重复水量4.73亿立方米,合肥市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17.72l亿立方米,年人均占有水资源量389立方米。根据水资源总量、用水量及社会经济指标统计计算成果分析,两年前合肥市的年人均用水量就已超过426立方米,万元GDP用水量103.5立方米

2.关于这个课题已有的研究成果

1)宋丹丽、李俊在《扬州城市生活用水现状分析以及节水对策思考》中认为,传统的节水方式不便捷,政府的宣传不明晰,生活节水效果不明显,提出了加强节水设备的研究与开发以及运用经济杠杆与政策调控相结合的措施,培育节水文化。

2)舒春敏在《城市生活用水及其节水对策》中认为,民众水忧意识不强,不合理用水浪费水现象严重,主管部门应加强节水宣传,开发运用新的节水技术,建立健全谁管理体系,以达到改善我国城市用水现状。

3)惠林、张忠学、张一丁在《哈尔滨城市居民生活用水状况调查分析及节水对策》中认为,收入、水价、季节、卫生设施对哈尔滨市的生活用水量有影响。提出了加强宣传、推广节水设施、运用水价调节,建立一水多用和中水系统的措施。

3.调研过程

通过查阅文献与实地考察,分析了合肥市城市用水现状,指出了城市用水节水方面的问题,最后,提出了有关合肥城市用水节水方面的建议。

4.结论与建议

4.1我国城市用水现状

4.1.1中国城市普遍存在缺水状况

669座城市中有400多座供水不足,110座严重缺水,目前年缺水量为55*108m3,由于多因素综合影响城市水资源开发潜力已经很小,缺水状况仍将持续。1998全市城市生活取水总量为 16 488.6万m3,按取水水源分类 :地下水 16 448.6万m3,地表水 40万m3。按取水用途分类 :居民生活用水量 75 12 .6万m3,占全市生活取水总量的 45 .6 %。 4.1.2我国城市用水效率不高,浪费严重

3 主要表现为供水系统的渗漏、节水观念淡薄、重复用水率低、用水定额高及市政用水效率低等方面。城市供水至今未采用分质供水,废水资源化利用率也很低。

4.1.3城市生活污水处理能力低

在污水排放量中生活污水占30%,2000年底全国城市污水处理率仅为34.3%,而其中生活污水处理率还不到10%,污水再生利用基本是空白。致使城市河道以及近郊水体污染严重,危及城市水源和居民健康。 4.2关于合肥城市生活用水节水的建议

4.2.1提高节水法治化水平,健全节水管理机制

1).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尽快制定《合肥市节约用水管理办法》,规范管理和市场行为。法律内容中必须尽可能定量化,增加可操作性,明确节水责任和监督惩罚措施,增加罚则,以做到有法可依,违法必究,加大对浪费用水的处罚力度,为节水工作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 全面推行用水计划审批制度,要严格限制新建高耗水项目,禁止引进高耗水、高污染的工业项目,淘汰落后的高耗水工艺和设备。

2).对新建、改建和扩建项目,节水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运行;用水单位必须做到用水计划到位、节水目标到位、节水措施到位、管水制度到位。

3).通过控制用水指标,提高水利用效率,达到节水目标。确定水资源的宏观控制指标,明确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的水资源使用权指标。确定水资源的微观定额指标,规定社会生产或产品的具体用水量要求。 4.2.2进行城市水系统规划——科学技术措施

规划的主要任务,是做好水资源的供需平衡分析,制定水系统及其设施的建设、运行和管理方案,真正使得城市水系统中的各子系统集成为大系统,体现综合规划管理。应统筹安排供水、排水、污水处理及雨水和再生水利用设施的建设,合理布局水系统的各项设施,保证各类用水的优化配置,协调好水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不断提高节水水平。

例如,供水管网改造和建设对旧城区的供水管网要进行必要的巩固和维护,加快供水管网改造,降低管网漏损。新供水管路的生产和铺设时也特别要注重运用新工艺新技术。同时建设污水处理厂,污水资源化指通过污水处理提高水的类别,从而使该排放掉的污水分别达到生态、农业、工业或生活用水的标准,使其资源化,是跨类别的广义重复利用 4.2.3使用经济杠杆调节

通过水价、水费改革促进节水水利部门要与其他有关部门配合,深入研究合理水价问题,提出水价核定的内容、方法及管理办法,使水价的到位和提高能真正促进节水和产业结构调整,并且在节水的进程中使水价稳定合理,产业结构优化。

4.2.4加强节水宣传,提高全民节水素质

以电视媒体、广播、杂志为载体,社区、学校、机关企业为媒介,进行广泛、深入、持久的宣传教育,让公众理解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性,增强全民节水忧患意识和节水责任感,普及节水技术、节水法律和节水知识,提高全民节约用水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可以有以下方法:

4 1).把计划用水与“节奖超罚、累进加价、转让有偿”结合起来,进行用户节水考核,对节水典范要表扬与奖励;对浪费水的人和集体要批评与处罚,开展节水先进单位创建活动。

2).研究与推广各种节水装置:采取有力措施普遍推广使用各种节水器具,如脚踏阀门淋浴器、自动开关洗手水龙头、节水式便池冲水器、墩布清洗脱水车、可控洗车喷头等。

3).提倡一水多用:在过量开采优质深层地下水的地区,可以开发水质较差的浅层地下水供清洁卫生、园林绿化和消防等使用;在生活上用过的水也可重复使用,如掏米洗菜、洗衣后的水,可用来冲便所、浇灌花草树木等;在滨海城市可将海水用于清洁卫生,如大连造船厂用海水冲洗厕所,节约了大量的淡水。

参考文献

宋丹丽、李俊在《扬州城市生活用水现状分析以及节水对策思考》

舒春敏在《城市生活用水及其节水对策》

惠林、张忠学、张一丁在《哈尔滨城市居民生活用水状况调查分析及节水对策》

《山西科技》2000年S1期

合肥晚报

百度、中国广播网、合肥新闻网

第二篇:农村老人生活状况调查

农村老年人占全社会老年人的大部分。当前,他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现实都令人堪忧,这就要求全社会关心老年人,要求政府从制度和法律上给与保障,确保老年人老有所医、老有所乐。要求全社会营造和形成一种尊老的社会文化背景,继承发扬优良的尊老传统。 更多还原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人民生活富裕了,人们的寿命也在不断增加,我国正在逐步进入老龄社会,截止2004年,我国60岁以上的人口已占全国总人口35%以上,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随之而来也产生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养老、社会救济、青壮年劳动力缺乏等,

已严重威胁到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老龄化问题的解决令人关注。

在城市,人们退休后照样可以拿到退休工资,生病了可以享受医疗保险,没有人赡养的时候可以到福利院。在城市,老人们可以早起打打太极拳,可以舞舞剑,锻炼身体,老年时光也算是有滋有味。儿女孝顺,生活那就是无可挑剔了,而在农村呢?在大部分经济并不发达的农村,老人们的生活状况又是怎样的呢?就这个问题,利用假期的时间,我走访了邻近的村镇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查,结果

却是令人震惊!

绝大部分老人生活不好

农村条件一直不太好,特别是在中西部地区和偏远地区,农村的条件就更差了,在中央一系列富民政策的指引下,这几年来农村的面貌也发生了许多的变化,农民手中可支配的钱也多了起来,但这却丝毫没有改变老人们的生活状况。 几乎所有的老人都要操劳一生。也许勤劳永远是中国人的美德,只要还有最后一点力气,人们就不会停止劳动,农村的老人们也是这样的。七十几岁的老人,每天还要负责一日三餐和洗衣服,要是有几个儿子分家了,老人还要一个儿子家里过一个星期,干着同样的事情。洗衣做饭并不是什么繁重的体力劳动,待到农忙时节,老人们却又活跃在田间地头,和其他人一样赶同样的活,有一位老太太,已经年过八旬,却能够把一担一百四十多斤的红薯从几里外的地里挑回家。老人

的勤劳与毅力令人敬佩。

半数老人受到不公正的待遇。老人们辛辛苦苦一辈子,却总是为着自己的儿女,很少为自己考虑过,照理说,做儿女的应该在成人后多孝敬自己的父母才是,也让老人们在年老时享享轻福,而事实却不是这样的,调查中发现,有超过半数

的老人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

有一位老人今年已经有91岁了,儿孙满堂,老人有四个儿子,大儿子是市里的干部,大权在握;二儿子很早以前就到美国去留学,早已定居美国,一个月拿几万美元的高薪;三儿子是镇上的干部,也有一点不大不小的权力;小儿子在邻近的市里开了一家大公司,年收入也过百万,照理说,老人应该高兴,也应该幸福,可是却没有一个儿子愿意承担赡养老人的义务,老人只好流落街头,以捡废品为生,晚上就睡在法院大楼的楼梯空里,有好心人施舍一点就吃一点,没有

就饿一点,看了着实让人心寒。

在农村,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原因各不相同,但结果却是一样的,就是老人没有人赡养,流落街头,风餐露宿,无人问津,还有一点劳动能力的,还可以开开荒,刨刨泥土,种点口粮和小菜,勉强度日。没有劳动能力的,只能沿街乞

讨,遭遇路人白眼,他们的明天没有人知道会发生什么事情。

当然,在农村,也不是所有的老人都生活在灾难中,也有老人的生活状况令他们自己满意的,只要儿女孝顺,老人们并不在意吃什么,穿什么,比起那些无

家可归的老人们来说,他们已经是非常幸运与幸福的了。

多数老人以牛为伴

“不想读书就回家放牛”,这是大人们经常对那些读不进去书的孩子们说的玩笑话,当然也有小孩真的不读书了去放牛的,但放牛娃毕竟只是少数,真正放牛的都是些放牛爷、放牛奶,真正放牛的都是些老爷爷,老奶奶们,老人们由于自身身体的原因,不能干较繁重的体力活,而又不能总是闲着,于是放牛便成为他们的最佳选择。每天一大清早,当太阳刚刚露出笑脸的时候,总能看到许多老人背个小板凳,戴个太阳帽,手牵一头牛,从牛栏中走出来,去寻找水草丰美的地方,大堤上、水渠边,水田田埂上到处都可以看到人与牛,牛在吃草,人在聊天。其实多数时候牛是吃不饱的,因为牛的数量太多而可供放牛的地方又是有限

的,通常是今天这头牛吃剩了的,明天又会有别的牛来吃一遍、两遍。 老人们都会视牛为珍宝,牛喂的时间长了,也会和主人们产生感情,别看牛不听话的时候老人们会用鞭子抽打,其实老人们根本就舍不得抽,也不会使劲抽,抽在牛身上,实际上是痛在自己的心里。老人们没事的时候也会和牛说话,可那

牛哪里听得懂!

老人们放牛是不分晴天与雨天的,太阳再大也得出去,刮风下雨的时候也不

得怠慢,要不然牛就会饿着,老人们舍不得。

其实,随着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牛在农业生产中的地位逐渐被农业机械所取代,真正用牛耕地的也越来越少了,但还是有很多的人愿意喂牛,老人与老

牛将成为农村永恒的话题。

不得以,老人靠捡垃圾为生

有许多的老人愿意放牛,是因为他们能够提供购买牛的资金,牛的地位虽然在下降,可是牛的时常价格却在逐渐升高,一头两岁成年公牛要卖到2000元以上,有许多无家可归的老人根本就无法支付这如此高额的费用,于是,捡垃圾边

成为他们除了乞讨以外唯一的生计。

在高校,我们就经常可以看到许多的老人拿着袋子穿梭于各个教室与体育场,去搜寻人们喝完水之后的矿泉水瓶,为此还经常发生冲突,在农村那就更不用说了。在小镇附近的 垃圾场,有很多的老人拿着钉耙在一耙耙的耙着垃圾堆,寻找人们丢弃的废品,然后整理一下卖到废品回收站,由于刨的人太多,他们的收获通常是很少的,一天能够刨到点破塑料袋子,破瓶子,卖上一两快钱,他们

已经很心满意足了。

捡垃圾是不分昼夜的,你不捡,就会有别的人来捡 ,为了寻找到更多的垃圾,老人们只能马不停蹄的从一个垃圾场赶往另一个垃圾场,。有一次,已经是晚上十一点半了,人们差不多多已经睡着了,我们骑车从街上回家,骑到一处垃圾堆旁的时候,却还看见一位老人,借着昏暗的路灯的光,在垃圾堆里仔细地搜

寻着,不知道老人还要找到什么时候。

老人们唯一的娱乐:麻将

和城里的老人相比,农村老人的娱乐方式就很少了,农村的老人们不会太极,

不会舞剑,也不会唱戏,但是他们也有自己的娱乐:麻将。

每天午后,当有的家里还没有吃午饭的时候,老人们就已经开始了。几个老人到一个老人的家里,或是找一个有树阴比较凉快的地方,不像赌博那样成百上千的输赢,老人们打的通常都比较小,通常是一毛钱一盘,输到

三、四毛钱就会有老人退出,不玩了,嫌输的太多了,坐在旁边的老人就会替补上去,人很多,

一场麻将绝不会因为某一个人的退出而散场。

老人们虽然没有读过书,但是麻将牌还是认得的,老人们玩的是现在人们早就已经不玩了的玩法,现在的人的玩法追求快捷,而老人们玩的却是打发这老年时光,老年时光本来就很短暂,谁都不知道今天这场麻将打完之后还没有机会再

玩。

宗教;老人们老年的新追求

宗教,以其教义的至人至善,寻求一种心理上是解脱,自其诞生以来,就赢得了众多信徒的支持,调查中发现,信仰宗教的老人不在少数。

有一次,我去听基督教每周日的讲经,一进屋,却发现里面在座的绝大多数是白发苍苍的老人,平均年龄要超过75岁。有人在上面讲,老人们就在下面听,老人们都没有上过学,也不认识什么字,可他们听得却很认真,讲经的人这里讲一点,那里讲一点,据我观察,老人们虽然很认真地听,可他们却一句也听不懂,别人在翻,他们也在翻,别人说唱赞美歌的时候他们就唱歌,还有的老人压根就

在后面睡觉,因为她根本就听不懂。

老人们信仰基督教都信得很认真,无论刮风下雨还是下雪,老人们都会早早得来到教堂,虽然他们并不懂里面所讲的内容,但他们还是会很认真地学习,他们在人世间遭受了太多的苦难,他们却相信基督教能给他们在另一个世界带来美

好的生活。

节俭;老人的优秀品质

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现在社会经济发达了,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提高了,节俭似乎正在被世人所渐渐抛弃,人们不再视节俭为美德,反而视节俭为丢人,但在这群老年人身上,在这群曾经经历过苦难旧社会折磨的群体身上,我们

还能看到一些过去。

有一次,坐车到火车站,途中上来了一位老人,当售票员向她收钱的时候,只见她不紧不慢地从裤子口袋里掏出一块叠得方形的手绢,一层层地打开,本以为打开手绢后就可以把钱拿出来了,谁知打开手绢后,里面裹得是一张同样叠的整齐的塑料纸,老人同样一层层地打开,当塑料纸完全打开的时候,出乎我意料之外的是里面还有一张叠得整齐的白纸,细细打开,终于看到一张叠得整整齐齐的5元钱人民币,老人拿在手里,慢慢地递给售票员,整个过程持续了约5分钟,

坐在前面的售票员冲我笑了一下,也许是为着老人的节俭而发吧!

其实,只要你留心,生活中你会发现很多的老人是值得我们学习和敬佩的。

后记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老去的那一天,到那个时候,我们会遇到什么样的情况呢?很难说,未来的世界谁都不知道会发生什么样的情况,也许到那个时候,我

们早已实现小康社会,也许我们依旧过的是和现在一样的生活,为什么我们不能

对周围的老人好一点呢?

第三篇:社会调查 城市老人生活状况调查

城市老人生活状况调查

调查时间:20xx年寒假

调查地点:xx省xx市xx小区

调查对象:社区内居住的退休老人

根据国家统计局20xx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主要数据公报,我国2008年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10045万人,占总人口的7.69%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人的生活状况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寒假期间,我在小区居委会的帮助下走访了百名老年人,对他们的生活状况进行了简单的调查。

调查显示89%的老人物质生活良好,他们的要求不高,退休金及其子女的赡养费足够平时花销,然其精神生活堪忧。

63%的老人感觉生活孤单,平日子女们忙于工作,根本无暇顾及老人的感受,即便有空余时间也是尽数放在孩子身上;而孩子们也忙于学习,并且走在时代潮流前端的他们也无法耐下心来与老人们交流;于老人本身,他们更无法融入这个变化巨大的社会,面对众多的新事物,他们不知道是该努力学习还是固守,例如多数老人不会使用手机,一些小家电也成了生活中的难题。诸多原因导致他们与社会脱轨,生活寂寞。

值得一提的是近56%的老人认为自己是家庭的累赘,他们的存在毫无价值。他们多数劳作了半辈子,每天忙忙碌碌,而如今儿身上没了担子,女们不让他们帮忙做家务整天闲在家里磨时间,无论在身体上还是在心理上老人们都感到十分空虚。

然而仍有37%的老人对现在的生活感到满意甚至非常满意。其中有些老人十分体谅儿女养家的辛苦,不愿过多影响他们工作,只要儿女懂得孝顺便心满意足;有些老人为寻找生活乐趣,主动接触高科技产品,网络更成了他们与社会交流的重要工具;还有一些老人则是自发的组织成某种小团体,遛狗、逗鸟、唱戏、书法、下棋------花样百出;条件优越的还会结伴外出旅游,既锻炼身体又愉悦心情。

虽然每位老人的生活状况各不相同,但是根据调查统计客观地说,当代城市老人的生活并不乐观。自古以来,百事孝为先,在当今这个强国林立的世界,我们更要秉承孝道,面对诸多问题我们要做出更多的努力,让所有老人都能够安享晚年。

首先,身为儿女的应该多关心老人的生活状况,不能单单用金钱来衡量孝心,平时要注意多与老人进行交流,及时了解他们的内心活动和需求,让他们时刻感受到家的温暖。

其次,社会各界应该向老人们伸出援助之手,不仅要尽快解决部分贫困老人的基本生活问题,还应全面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新闻媒体也应发挥其本职功能,利用舆论的力量引起社会对老人的关注,加强保护他们的权益。

最后,我们更要注重改变老人们的某些观念,努力让他们接受新事物,适应时代的变化,尽快融入社会,感受生活的美好。

第四篇:农民生活状况调查报告

从古到今,农民都是占国家人数比例最多的。可以说在古代整个国家就是由农民来支撑的,失去了农民的支持无疑会失去国家的政权,所以古代才会有重农抑商的出现。从社会地位上,士农工商的社会地位排位,农民排到了第二位,这就可以说明农民在国家中重要地位。

到了21世纪的今天,农民在中国中仍然是人数最多的,但在今天农民的生活状况却是在众多社会阶层中最差的一个。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民与城市人的收入差距越来越大,无论在生活,受教育,医疗,社会保障方面都比城市人差。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发展对土地的需求越来越大,所以农民所耕种的土地也变得越来越小。农民的生活也随之变得困难起来。

在国家发展经济的同时,国家也对农民生活状况的一系列问题关注起来,其中在“三农”问题上取得的重大成果是废除了已经存在三千多年的农业税,使农民摆脱了农业税的困扰,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的负担,但这仅仅解决了农民问题的一小部分。缠绕在农民身上还有诸多的问题急待解决。

农民的生活低下可以说根本问题就是因为农民收入小。农民的收入来源可以说十分的小,如果农民不在农闲时外出打工就只有年末时从村集体取的分成,(前提是所在的那个村收入富裕)和把自家所种的农作物拿到市场上卖所取得的收入。农作物的收入可以说是农民的主要收入,但在现今市场上农作物的普遍价格都偏低,只有在大城市农作物才高小小,但大的利润都在向农民采购农作物的人的手上,农民所取得的利润却是非常的小,这就导致了农民收入低的原因。大多数农民一个月的收入都非常的小,大部分一个月有一百多就算不错了。

在享受医疗方面,农民可以说根本就负担不起由接受医疗所产生的费用,很多的农民都因为治不起病而被病魔煎熬,无论医疗体制怎样改革,农民仍然是治不起病,现在所推行的社会保障制度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农民的医疗压力,但是这只是个治标不治本的做法,根本就不能使农民完全放心地接受医疗。还有医疗设备方面,农村经济实力比较低下,医疗水平无法跟城市比,据山西某市对市内一个贫困县进行医疗方面的调查得知,县内只有一家县级医院,全县只有一辆救护车,比较破烂,已经不能开了,平时紧急救护时都是用计划生育流动车进行接送。当问到医院里最先进的医疗设备时,院长回答说:最先进的没有了,电解质,生化分析仪还是坏的,这还是七十年代,六十年代的,这个不能用了,买的哪能买得起,这台器械目前是我们医院最先进的了,是去年卫生厅在我们县开扶贫工作会议时,厅长答应给的,六万八……在农村,不说没钱看病,即使有钱去看,也要到市内去看,县里根本无法满足农民的看病需要,国家应该落实农村医疗补贴款项是否到位,把资金放到真正有用的地方去。

当前,农民受教育情况也不容乐观,我国农民没有享受均等的受教育的机会,这是城乡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主体不同、教育条件的差异和高等教育招生规则的不同等共同作用的结果。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第一次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命题,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征程中,教育承担着无可推卸责任。通过教育可以改善处境不利的群体的就业能力和社会经济地位,埃及的第一任教育部长——享誉全球的大作家塔哈·侯赛因曾经提出“受教育的权利犹如喝水和呼吸一样不可剥夺”。然而,占我国人口绝大多数的人口的农民,由于种种原因没有享受到均等的受教育机会,农民受教育状况堪忧。国家应该认真分析、回顾我国农民受教育状况,给广大农民一个均等的受教育机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十分

必要。

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健全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其中有不少问题亟待解决。我认为,农村社会保障是整个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项主体工程。当前我国构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条件已经初步具备,必须抓住时机建立和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只有将农村社会保障与家庭保障、土地保障、商业保障有机地结合起来,社会保障体系才能发挥最大的保障功能,从而促进农村和谐社会的构建。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尤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发展,必须建立起符合我国国情的农村现代社会保障体系。众所周知,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健全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在其构建过程中还有不少问题有待于人们去解决。

一方面,剧增的农业市场风险、城乡社会结构趋于断裂的危险以及农村人口老龄化和农民失业两大难题同时逼近的危险,彰显了社会风范体系建立的迫切性,也对农村现有的社会保障体系提出了强有力的挑战;另一方面,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和实力的增强、行政理念的创新、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带来了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新的历史机会。

即使问题依然存在,但对比以前,现在农民的生活状况已有明显的改善,尤其在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也为农村带来机遇。高中政治课都有说到:处处有矛盾,时时有矛盾。同时,我们不能奢望国家能在短时间内把所有问题都解决了,也许就是因为这些问题与矛盾,我们的社会才有进步,我们的国家才有今天的辉煌。

第五篇:老年人生活状况调查

老年人生活状况调查 关爱老人安享晚年

系部:财政金融系 年级:12级金本一 姓名:卞成慧

张文文

邢忆鲁

张庆琰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人口老龄化与老年人生活问题已经引起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切实关心这部分老年人的晚年生活,让他们健康快乐度过自己的晚年。这个寒假我们在一些敬老院及老年活动中心进行了调查,在调查中发现了以下一些问题:

一、空巢老人

(一)得到情感慰籍难。

大部分外出务工人员因忙于手头活计,有的一年难得回家一次甚至几年没回过一次家,有的一个月甚至几个月不与老人通一次电话,使老人得不到精神安慰,还时常为他们的担心着急,真应了“儿行千里母担忧,母行千里儿不愁”的古语。享受天伦之乐情感的缺失,使“空巢老人”陷入深深的思念中,陷入无奈的孤寂中。

(二)社会适应能力降低。

老年人退出工作岗位后,与社会和同事朋友的接触日益减少,生活由以事业为重心转向以家庭为重心,由面向社会转向面向家庭。老年人闲暇时间多了,与子女之间距离的拉大和生活方式、价值取向的差异,使老年人的社会适应能力下降,产生了离退休综合征、空巢综合症等不良情绪。

(三)患病率增高。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身体机能逐渐衰竭,免疫力降低,很容易患病。而心脏病、高血压病、糖尿病等都是老年人的常见病,这些疾病一旦形成,则很难治愈,且常伴有不可逆的并发症,需要终生治疗及护理,既损害了老年人的躯体健康,又影响了老年人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四)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下降。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躯体功能逐渐退化,做饭、购物等日常生活能力下降,甚至起床、穿衣、洗漱、进食、室内活动等简单的日常生活事件也无法自理。日常生活无法自理的老年人其生活质量必然下降,使得健康状况急剧恶化,造成恶性循环。

二、养老制度不够完善

还有一些老人不能享受离退休金,参加养老保险的人数少,没有养老储蓄的人数多。退休金水平普遍低,其他收入来源少甚至没有,有退休金的老人担心今

后养老问题。

三、 农村养老问题突出

(一)农村老龄化程度高

我国老年人口中三分之二居住在农村,农村你老龄问题始终是老龄工作的首要问题。在现代化进程中,随着农业效率的提高,大量农村青壮劳动力流入城镇,是的农村老人比城镇老人多,农村老龄化程度高于城镇。

(二)社会保障制度基本没有建立

在农村,除了极少数经济发达地区,大部分地区的社会保障制度基本没有建立。

(三)老人遭遇排斥。

因老年人闲暇时无处可去,村里的小卖部又往往是人群集聚地,老年人因无购买能力,到其场所闲坐时亦不受店主欢迎。两代人特别是婆媳关系不好的,更易遭到媳妇的排斥,即使当儿子的想孝顺也阻力重重。

(四)精神文化生活与思想政治工作需要加强

活动场所有限,活动设施短缺,活动参与率低;有参加社会活动的积极性,但是需要加以组织和引导;缺乏精神慰藉;担心子女不孝敬;部分老年人在宗教活动中寻求精神寄托;基层老龄机构和服务工作薄弱;

建议与对策

老年问题是社会的重大问题,在本次调查中,有些问题日益突出,有些问题初见端倪。按照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和未雨绸缪的原则,我们对此应当高度重视。

一、逐步提高老年人的收入水平,增强老年人的经济支持力。

保证老年人正常的收入来源,实现养老金的社会化发放,在社会分配机制中充分考虑到老年人能够共享社会发展成果,保证老年人的收入水平稳步上升。子女或其他家庭成员履行赡养老年人的义务,给予老年人必要的经济支持。建立老年人财产的合法转移途径,尤其是老年人拥有的住房等不动产能够通过抵押、租借等方式转化为老年人可支配收入,拓宽老年人的收入来源。

二、提供精神支持,组织开展兴趣活动,转移老年人的孤寂情

在社区设立专业的老年人心理咨询场所和服务热线,普及老年人心理知识及

时排除老年人的心理压力;开展有利于老年人参与的社会活动并吸引老年人参加各种兴趣小组,改变老年人孤立生活的环境。引导老年人积极地看待空巢现象,把子女长大离巢看作自己抚养的成就,把独自生活当作自己锻炼社会适应能力的机会,利用空巢的悠闲、清净做自己感兴趣的事,从而战胜“空巢综合症”带来的抑郁、孤寂和不安。结合“星光老年福利服务计划”的设施建设要求,完善社区服务中心的硬件建设。使社区服务中心具备综合的服务功能,为老年人的公共养老、健身、休闲娱乐提供必要的场所。建立多种形式的老年人群团组织,引导老年人自尊、自立、自强,注重开发老年人才,为老年人参与社会牵线搭桥,让老年人更好地发挥自己的特长,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继续为社会贡献余热。办好和丰富老年电视节目,提高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

三、完善农村医疗保险制度。

农村留守老人大多数身体虚弱,小病不断,门诊费用大。按照目前农村医疗保险规定,只有住院才能报销,且报销比例较低。因此要在逐步提高住院费报销比例的同时,对60岁以上的农村参保老人门诊费给出报销标准,以减轻这部分弱势群体医疗费用。

四、兴办农村养老福利事业,走家庭化养老与社会化养老相结合之路。

有条件的地方,可由乡、村组织牵头,通过招商引资、当地能人投资渠道的办法兴办养老院、托老所等,建立一个温暖的大家庭。如成立农村老年人休闲活动中心、老年人互助协会等,让老年人重新找到归属感。在老年人组织内部,可实施老年人互助机制,低龄老人为高龄老人义务服务,把义务服务的时间进行累积并建档,等将来自己需要这方面服务时,可以免费享用所累积的服务时间。并逐步将农村老年人福利事业引向市场,对于年龄较大的留守老人,可以考虑由其子女出部分钱,搬进托老所,进行社会化养老,促进诸如个别留守老人无人管等问题的解决。

心得体会

在调查中发现,思念不能时常来探望的儿女成了许多老年人的心病,与年轻人相比,老年人更加渴望亲情。尽管老年人的自理能力不强,但不管是独居,还是与子女合住,老人们大都不愿意请保姆,更想让子女能抽空多陪陪。“物质上

的东西我们并不缺,最大的希望就是儿女常回家看看,不要让我们孤独!”其实,在中国大部分的老年的人都希望自己的儿女能有时间来陪陪他,在物质上就没有多大的要求,只求心灵上有个安慰。有些老年人的心理好像是“返老还童”了,对自己的子女就会有所谓的“无理”的要求,子女们就无法忍受。其实,你自己仔细想想那些要求吗,不过是老人想让你多关注他,陪陪他。所以,年轻人,有时间一定要多陪陪老人,不要让他们感觉自己好像被社会给遗忘了。

上一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内容下一篇: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分析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