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母语失语症反思高职高专英语文化教学

2022-09-10

北京外国语大学胡文仲教授提出, 学习一种语言应该同时发展两种能力:语言能力 (linguistic competence) 和社会能力 (social competence) , 即文化能力 (cross cultural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 这一理论已经为我国外语教学工作者所广泛接受。美国语言学家Robert Lado认为, 学习一门外语的目标是使用这门语言的能力从目的语的语言及文化方面理解它的意思及内涵, 可见中外学者都格外重视外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

语言的学习始终脱离不了文化的学习, 而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密切关系又使得在外语教学中导人文化教学已得到我国外语界的普遍认同。但如果在外语教学过程中, 过多地强调目的语文化的学习, 主要介绍目的语国家的文化概况, 从而忽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 这样势必会导致在外语教育中文化“逆差”现象的出现。就传统的外语学习与教学观而言, 过多地强调外语学习中的母语负迁移, 忽视母语及母语文化对外语学习的积极影响, 师生双方关注的焦点均放在目的语文化的输入上, 长此以往, 学生便患上了“母语失语症”。在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 中国文化在国际文化交流地位中的转变, 也从不同侧面刺激外语教学工作者反思现行的文化教学, 只注重目的语文化输人的教学已不适应当前母语文化输出的需求;培养学生正确的跨文化交际意识, 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才是解决中国文化失语症的有效途径。纵观我国的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的现状可谓喜忧参半。令人欣慰的是:学习英语的人数庞大, 越来越多的人对英语感兴趣, 各个高校的学生花在学英语上的时间及精力都是相当多的, 学生在各种英语等级或水平考试中也屡获佳绩。让人担忧的是:学生使用英语的能力并未有多大改善。学生跨文化语用能力低下, 语用失误频繁。这确实值得语言教学工作者进行深刻的反思。

1“母语失语症”在英语教学中的现状

在外语教学中, “中国文化失语症”这一概念最早是由南京大学的从丛教授提出来的。他于2000年在《光明日报》上发表了一篇题为《“中国文化失语”:我国英语教学的缺陷》的文章。他指出“纵观我国各层次英语教学, 在增大文化含量这一种共同的片面性……对作为主体一方的文化背景中中国文化之英语表达, 基本上仍处于忽视状态”, 他发现许多英语水平较高的中国青年学者, 在与西方人交际的过程中, 并不能很好地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母语文化。同时, 许多外语教育学者针对这个现象进行了实证研究, 结果表明, 大多数的受试者不能很好地用英语表达我们自己的母语文化。这些调查从一定程度上证明了“母语失语症”确实在中国的英语学习者中普遍存在。在我们高职高专英语课堂中, 这一现象也尤为明显。例如让学生用英语简单地描述中华民族的一些传统节日, 诸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等, 并介绍一些节日的风俗时, 学生的表现有两种:第一, 只会用汉语描述, 中国文化的英语词汇表达有限;第二, 对一些节日的习俗了解不全面。当然学生“失语”的原因并不仅仅是英语基础知识的掌握不够, 更重要的是因为母语文化的知识储备欠缺, 母语文化知识的英语表达能力有限。

2 英语教学中的“母语失语症”产生原因

外语教学不仅是语言教学而且是文化教学的理念已逐步成为外语教学界的共识, 在外语教学中导人文化教学也本无可厚非, 然而根据近年来人们在文化教学方面做出的研究, 我们不难发现, 这些研究几乎都强调外语教学中的目的语文化导人, 而母语文化一直处于被忽视的状态。而且外语教材中涉及目的语文化的内容过多, 而介绍母语文化的题材很少。有调查显示, 学生可以用英语表达出西方的节日, 却不能用英语很好地说出诸如端午节、七夕、清明节等中国传统节日。我们使用的教材话题围绕美国文化展现了极具代表性的美国文化, 但却没有反映中国文化的相关课文。此外, 课后作业、课后任务都忽视了对这方面能力的训练。我们看到, 不少学生在翻译和介绍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书法、水墨画、戏剧等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事物时心有余而力不足。究其原因在于英语学习者对英语表达中国文化词汇积累不足, 从而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能力非常欠缺, 因此, 在跨文化交际中不能用英语转述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事物。当然, 在外语学习过程中, 对目的语文化的侧重有一定的道理, 但对母语文化的避而不谈很容易将我们引向一个误区:外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就是目的语文化的导人。在1996年的全国外语教学会上, 李岚清曾说:“我们的学生学了几十年英语, 但连‘What do you usual1y have for breakfast’都回答不出来。”这是因为学生不懂如何用英语表达“包子”、“馒头”、“稀饭”等。现在的学生一谈到西方的“圣诞节”或“情人节”非常熟悉, 而提到中国的传统节日时却不知用英语如何表达。这不得不使我们反思当前文化教学的方法和实效。任何外来语言的学习都应该以自身的母语文化为基础, 脱离了母语文化的外语学习就如同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在过分强调目的语文化导人的同时, 我们是否也该反思文化教学中的“文化概念”, 考虑在文化教学中采取母语文化与目的语文化并重的问题。完善的文化教学应该是在外语教学中采取兼容并举的措施, 鼓励学生在抓好目的语文化学习的同时, 兼顾母语文化知识的积累和母语文化的英语表达能力的提高。

培养英语学习者正确的跨文化交际意识, 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外语教学的目的之一。跨文化交际应该是双向的, 单向的跨文化交际必定难以取得很好的交际效果。Larry A Samovar指出“了解你自己, 了解你自己的文化, 是成功进行跨文化交际的重要一环”。“母语失语症”的必然结果是交际中缺少平等交往的基础, 在谈到中国文化相关内容时, 学生无法提供交际对方想要得到的信息, 同时他们不能很好地传承中国文化, 弘扬中国文化精髓。另外, 当他们在交际中发现无法表达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时, 就会产生挫败感, 对自身英语能力产生怀疑, 影响了进一步学习的积极性。如果英语教育工作者也意识不到跨文化交际的双向性, 那么“母语失语症”就无法避免。

3 英语教学中母语文化渗透的必要性

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获得离不开对母语文化的充分理解, 两者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正如杜瑞清所言。“要培养学生对英美文化的敏感性和洞察力, 我们也必须引导和帮助学生了解本民族文化的传统、演变及各种表现形式。消除母语失语症对英语文化教学的片面影响, 培养学生对母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的平等意识, 鼓励他们在学习目的语文化的同时, 兼顾母语文化的输人和母语文化的英语表达, 使他们的跨文化交际取得真正的成功是今后外语文化教学的重点。

“单一的英语语言文化教学教授的纯陌生的语言文化, 与大多数学生的实际生活并无关系, 可有可无, 造成学习动机不足”。若在英语教学中适当引入中国文化知识, 在教材中适当增添有关中国文化的内容, 并用英语去讲授, 将会使学生产生亲切感, 学生才会真正把自己看作是这门语言的使用者, 真正想去使用这门语言, 从而激发英语学习兴趣。应该看到, 融合性动机比工具性动机更能产生有效的学习效果。那些既对目标语言有着深刻的了解又对母语有着深刻理解的外语学习者才会在英语学习中产生强烈的学习需求。Kirkpatrick指出“区域文化和民族文化在外语学习中至关重要”。

在英语学习中, 学生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浸入在西方文化之中, 接受着西方文化的冲击, 导致大多数学生对中国的传统节日日趋忽视, 反而对西方节日兴趣日益浓厚。因此, 在英语教学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 可以为学生提供深入认识母语文化的机会, 唤醒学生的民族意识。对于熟悉母语文化知识的学生而言, 如果在英语学习过程中能够同时学习到西方和中国文化, 并进行对比, 那么他们不仅可以更好地掌握英语知识, 而且可以彰显自身的文化特色, 不断保持自身的民族文化。

4 对于高职高专英语教师的启示

英语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播者, 其自身的母语文化素质和教学理念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首先, 教师应该摈弃传统的教学观念, 充分意识到外语教学中母语文化教学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教师要有意识地去提高自身的中国文化素养和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能力。教师可以通过报刊书籍、电视、网络等多种渠道学习并积累一些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其次, 教师在课堂上要有意识地将目的语文化和母语文化进行对比讲授, 必要时补充一些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或描述, 增强学生对中西文化的鉴别能力。教师应该在这方面积极地引导学生改变以往的观念, 培养他们在文化交流中的平等意识。只有在思想上做到两种文化的平等对待, 才能在学习实践中给予两者平等的关注, 使他们成为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播者。

母语文化教学是外语文化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在全球文化交流的背景下, 只有平等、双向的交流才是可以实现双赢的有效交流。因此, 针对普遍存在的“母语失语症”现象, 外语教师要努力培养学生对母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的平等意识, 鼓励他们在学习目的语文化的同时, 必须兼顾母语文化积累和母语文化的英语表达, 只有这样, 才能使他们在跨文化交流中真正取得成功。英语教学中渗透母语文化的做法势在必行, 这样做不仅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和应用语言, 成功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更有利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在全球化语境下, 必须保持中国文化的特性, 牢固我们的文化之根。

摘要: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经过不断的改革创新, 已取得了一定成果。然而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过多地强调目的语文化的学习, 忽视母语文化, 从而导致了“母语失语症”的现象在中国的英语学习者中普遍存在。本文分析了由这一现象引发的英语学习问题, 阐述了大学英语教学中母语文化渗透的必要性, 并提出了一些解决途径。

关键词:母语失语症,跨文化交际,英语文化教学

参考文献

[1] 从丛.中国文化失语:我国英语教学的缺陷[N].光明日报, 2000.

[2高一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J].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2.

[3] 张为民, 朱红梅.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02.

上一篇:浅析初中物理教学中合作学习法的运用下一篇:浅谈化工设备的腐蚀与防护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