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和润课堂”的核心理念

2022-10-12

“和润课堂”, 是重庆北部新区人和小学在开展重庆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基础教育课题“‘和润课堂’的建构与推行实践研究”是提出的概念。它是秉承“天地人和”的哲学思想, 坚持“循循滋养、滴滴浸润、启迪心智、导学相长”的教学方式, 追求“和谐充盈课堂、智慧润泽心灵”的课堂形态, 体现学生“在民主平等的学习环境中快乐学习、快乐发展”的价值取向, 建构“和润课堂”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和评价机制, 使之与“人化自然和润于心”的学校文化有机整合起来, 形成富有校本特色的育人模式和课堂文化。

因为和谐就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表现为教学民主、表现为富有亲和力的教学态度, 体现为顺应儿童的天性来实施带有关爱意味的教学。因此, 必须是柔性的, 而不是刚烈的;细腻的而不是粗野的;亲切的而不是生硬的;隐匿某种教训意味而体现因势利导的诱导的策略。唯其如此, 才能达到和谐的目的。基于此, 我们形成了“四和润”课堂观念。

一、秉持“公平教育”的核心理念, 追求“全体和润”的课堂观

每一个生命都是宝贵的, 理应全纳呵护。孔子在《论语·卫灵公》中提出“有教无类”的公平教育思想, 主张不论其贵贱、贫富、长幼、华夷、智愚, 均应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孔子的弟子来自鲁、齐、晋、宋、陈、蔡、秦、楚等不同国度, 不仅打破了当时的国界, 也打破了当时的华夷之分;他的弟子有来自贵族阶层的, 也有来自平民家庭, 而平民教育更能体现孔子“有教无类”的博爱精神。从教育史上来说, “有教无类”是一次重大的革新, 由此形成了“平等相待”、“一视同仁”的公平教育情怀。当今的教育更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基石, 更应践行“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小学教育是义务教育, 既具有强制性, 更具有公益性。“公平”是其发展的主轴, 让来自不同地区、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家庭境遇的每一个学生都全面提高, 实现均衡发展, 是“和润课堂”追求的育人理念。也只有这样的课堂, 才是符合义务教育法律属性和办学规律的课堂, 才是老百姓热切期盼的课堂, 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公平的问题。我们坚持把面向全体学生作为衡量学校办学思想是否端正的重要标尺, 想方设法培养好每一位学生, 决不忽视“农转非”家庭子女的发展, 也决不能忽视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发展, 决不能只关心考试成绩好的学生, 也决不能因学生的家庭和社会背景而厚此薄彼, 更不能歧视或者放弃暂时后进的学生。也就是说, “和润课堂”坚持的是面向全体、公平发展的课堂教育教学理念, 而不是顾此失彼、有失公允的课堂教育教学观念。

二、秉持“健全人格”的核心理念, 追求“全面和润”的课堂观

生命的每一个方面都是不可或缺的, 只有坚持全面发展的质量观, 生命成长才能更健康、更健全。长期以来, “效用至上”的教育价值观催生了片面追求考试分数和升学率的课堂教育教学理念。考试分数和升学率作为衡量学校质量高低的指标, 本身并没有什么过错;但只讲考试分数或片面地追求分数, 只讲升学率或片面地追求升学率, 则是落后的教育观、人才观的集中体现。具体表现为重智轻德, 忽视健全人格, 部分学生分数遥遥领先, 但是社会公德和责任感每况愈下。有鉴于此, 我们提出了“培养全球视野、中国情怀的和雅少年”的育人目标。该目标要求教育教学从六个方面涵养学生儒雅素质:一是雅行雅范, 走雅步, 举止文雅;二是雅谈雅音, 说雅言, 谈吐温雅;三是雅咏雅诵, 读雅文, 内涵博雅;四是雅趣雅志, 养雅好, 气质贤雅;五是雅度雅怀, 炼雅德, 品德敦雅;六是雅学雅思, 成雅才, 学识慧雅。为此, 我们坚持让学生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 着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按照“和雅少年”的育人目标, 致力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 决不能只注重语文、数学等传统考试学科, 也决不能只把学生关到教室里面“死读书”, 更不能开展奥赛培训及竞赛等违背人才成长规律的活动。也就是说, “和润课堂”坚持的是面向全体、全面发展的课堂教育教学理念, 而不是面向少数学生、少数方面的课堂教育教学观念。

三、秉持“开发潜能”的核心理念, 追求“个性和润”的课堂观

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特的生命, 都有自己的禀赋、爱好和潜质。因此, 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思想家、教育家卢梭主张教育必须顺应儿童天性发展的自然历程。他说:“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次序, 我们就会造成一些早熟的果实, 它们既不丰满也不甜美, 而且很快就会腐烂。”卢梭特别强调, “每个儿童的心理有他自己的形式, 必须按照个别的形式进行教育, 只有这样, 才能取得成就”。然而, 在应试教育思想影响下, 我国中小学教育违背儿童天性发展的自然历程, 严重忽视每个儿童心理的个性差异, 教育教学越来越同质化, 其主要表现就是升学考什么学校就重视什么, 甚至升学考什么学校就开什么课程。这种应试教育不仅无法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 而且在扼杀学生的学习兴趣。教育不仅要满足人的社会化发展的需要, 更要满足人的个性化发展的需求。人的个性化发展需求, 主要体现在学校教育要通过开设可选择的、差异性的课程, 来满足学生的智力差异和学习性向的差异, 进而通过这些课程带动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 为学生未来的就业谋生、终身发展和幸福生活奠定基础。我们坚持因材施教、因学施教, 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 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 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 培养学生终身受益的兴趣特长,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基础上富有个性的发展。决不能无视学生的个体差异, 搞“齐步走”, 也决不能无视学生的天性禀赋, 将已有的兴趣特长“浇灭”, 更不能抹杀学生的好奇心和创新精神。也就是说, “和润课堂”坚持的是学生扬长发展、个性发展的课堂教育教学理念, 而不是千人一面的课堂教育教学观念。

四、秉持“绿色发展”的核心理念, 追求“持续和润”的课堂观

绿色和生态, 是后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倡导的核心理念。绿色意味着幼嫩生命的成长, 需要呵护, 拒绝“污染”;生态意味着适宜、恰当、和谐;绿色生态意味着低耗、优质、可持续。因此, 绿色发展就是可持续发展。它主张教育教学回归生活世界, 把人置于自然界生态学意义的位置, 将每一个学生看作活生生的生命体, 从每一个孩子独特的个性出发, 提供最能满足他成长需要的教育条件, 引导学生在生活实践中体验生命, 在学习主体的相互理解中丰富生命, 在真实的生命表达中展现生命, 从而使每一位学生都发展成为富有生机、充满活力、健康幸福的生命体, 为其终身持续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高质量的小学教育就是要能够为每个学生的美好人生奠定全面、扎实而牢固的基础。学生是否健康成长和顺畅发展, 是否在学校过着充实的智慧和德性生活, 是否在不断地积累与构建人生发展的经验, 是否有发展“后劲”, 才是最重要的。我们决不能只顾学生“眼前考得好”、“升个好学校”, 也决不能揠苗助长给学生添加过于沉重的学习负担, 进这样培训班、那样补课班, 更不能只重视知识学习, 忽视道德教育和实践能力培养。“和润课堂”的教育教学始终立足于现有发展区, 针对最近发展区的问题来展开, 通过教育教学不断地把最近发展区的转化为现在发展区, 把不懂的变成懂的, 把不会的变成会的, 把不能的转化为能的, 使学生的知识、能力、价值观实现协调、持续发展。在知识方面, 要培养青少年掌握社会、经济、环境与文化可持续发展所需要的科学知识, 提升适应后工业文明和生态文明所需要的学识素养;在能力方面, 注重培养学生后续学习与终身发展需要的可持续学习能力, 鼓励开展以解决可持续发展实际问题为目的的科技发明创新活动, 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新要求;在价值观方面, 要培养高尚人文精神和生活方式, 形成“天人合一”的可持续发展普世伦理。也就是说, “和润课堂”坚持的是对学生终身受益的可持续发展的课堂教育教学理念, 而不是短期的、功利性的、不可持续的课堂教育教学观念。

摘要:“和润课堂”是秉承“天地人和”的哲学思想, 坚持“循循滋养、滴滴浸润、启迪心智、导学相长”的教学方式, 追求“和谐充盈课堂、智慧润泽心灵”的课堂形态。其核心理念是“四和润”课堂观念:秉持“公平教育”的核心理念, 追求“全体和润”的课堂观;秉持“健全人格”的核心理念, 追求“全面和润”的课堂观;秉持“开发潜能”的核心理念, 追求“个性和润”的课堂观;秉持“绿色发展”的核心理念, 追求“持续和润”的课堂观。

关键词:和润课堂,全体和润,全面和润

上一篇:关于举办办公室人员综合能力提升暨中国秘书资格认证培训班的通知下一篇:对《祝福》写作方法的两点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