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护理管理风险管理论文提纲

2022-11-15

论文题目: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过渡期饮食干预方案构建与临床效果研究

摘要:研究目的以昼夜节律机制为理论基础,为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过渡期构建一套饮食管理方案,从而实现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治疗的延续性护理,以期降低该类患者经口饮食早期腹胀、夜间饥饿等消化道事件的发生风险。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调研法以及专家会议法,对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过渡期饮食管理方案进行构建,并抽取我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66名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患者展开非同期随机对照研究,将各期符合条件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排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在肠内营养治疗结束前仍采用常规饮食护理措施进行饮食护理管理,观察组患者在肠内营养治疗结束前采用本研究饮食管理方案进行饮食护理管理,并比较2组患者经口饮食早期腹胀评分、肠鸣音听诊评估、促胃动力药物应用情况、夜间饥饿事件发生情况、饮食量不达标率以及患者满意度评分是否存在统计学差异。研究结果对2组患者经口饮食早期腹胀评分、肠鸣音听诊结果经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在时间效应方面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表明不同测量时间点2组患者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在交互效应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时间因素不影响研究结果的改变;在组别效应方面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表明过渡期饮食管理方案可有效缓解危重症患者经口饮食早期的腹胀症状。肠鸣音评估结果显示2组患者差异比较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障碍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对2组患者促胃动力药物应用情况、夜间饥饿事件发生情况以及饮食量不达标情况经分层卡方检验,结果显示在干预后的第1天与事件累计发生频数方面差异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干预后第2天与第3天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2组患者就饮食管理方案进行满意度调查发现,2组患者在护理操作评分方面差异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在心理护理等评分方面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结论基于昼夜节律机制相关理论基础,为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过渡期所构建的饮食管理方案,可有效降低患者经口饮食早期消化道事件的发生风险,进一步优化该类患者肠内营养治疗的饮食管理方案,在一定程度上可实现肠内营养治疗饮食护理延续性管理的目的。同时,可为临床医护人员就肠内营养饮食管理策略的制定提供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昼夜节律;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过渡期;饮食管理

学科专业:护理硕士(专业学位)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昼夜节律在肠内营养治疗中的研究现状

1.1.2 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治疗过渡期饮食管理现状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技术路线图

2 饮食干预方案构建

2.1 组建研究小组

2.2 初步拟定饮食干预方案

2.2.1 饮食干预内容

2.2.2 小组讨论

2.3 专家会议论证

2.3.1 专家一般资料

2.3.2 统计指标

2.3.3 专家意见汇总

2.3.4 确立饮食管理方案

2.4 确立样本量

3 临床效果研究

3.1 研究对象

3.1.1 纳入标准

3.1.2 排除标准

3.2 干预实施

3.2.1 对照组干预措施

3.2.2 观察组干预措施

3.3 质量控制

3.3.1 干预环节

3.3.2 数据收集

3.3.3 仪器设备

3.4 伦理原则

3.5 结局指标

3.6 统计分析

4 研究结果

4.1 腹胀评估结果

4.2 促胃动力药物应用情况

4.3 夜间饥饿事件发生情况

4.4 饮食量不达标情况

4.5 患者满意度调查

5 讨论

5.1 2 组患者试验期间研究结果统计分析

5.2 过渡期饮食管理方案可有效减少腹胀事件的发生

5.3 过渡期饮食管理方案可有效减少促胃动力药物的应用

5.4 过渡期饮食管理方案可有效减少夜间饥饿事件的发生

5.5 过渡期饮食管理方案可进一步优化重症患者肠内营养管理

6 研究小结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创新点

6.3 研究局限性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读研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上一篇:煤矿企业安全文化论文提纲下一篇:大数据时代计算机信息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