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族人生观与消

2022-06-25

第一篇:朝鲜族人生观与消

朝鲜族婚礼习俗

篇一:韩国朝鲜族婚礼习俗了解及查询

韩国的传统非常严谨,甚至连婚礼也是非常的讲究的,韩国有些怎么样的婚礼习俗呢?一来了解一下

韩国文化不断影响着中国的少男少女们,长腿偶吧已经将中国少女们的心迷惑了,在越来越多的韩国文化和明星受到追捧时,韩国的婚礼形式也在不断的被模仿和创新,现在让我们先了解一下韩国的传统婚礼习俗。

大家一定在电视上看到过韩国人结婚会穿上独特的服饰--韩服,穿韩服的婚礼习俗一直延续到现代婚礼当中,现在的韩国年轻人结婚也会出现穿韩服的环节,这个仪式叫做币帛礼。新郎新娘会从新娘家带来的饮食放在桌上,夫妻在公公婆婆面前行礼,并介绍家人和亲戚的顺序。这时只有新娘给家人磕头,新郎则站在桌子旁边给新娘介绍家人。如果祖父祖母在的话会给他们另准备一桌,先给父母磕头后再给祖父祖母磕头,在给直系兄弟磕头后才会给叔叔以及家人磕头。 篇二:朝鲜族风俗

, 朝 鲜 族 风 俗

朝鲜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一个勤劳的民族,一个和眭团结的民族,自古就有许多优良的风俗习惯。

高 尚 的 品 德

朝鲜族素有礼貌等人、尊老爱幼的美德,与人交往特别注意用语。朝鲜族有三种阶称,即“尊敬称”、“对等称”、“谦卑称”。晚生对长辈须操“尊敬称”,妻子对丈夫也都用尊称,就是兄弟姐妹只要大一岁也必须用尊称,不能叫名字。平辈之间初次见面,也要用敬语,否则是一种失礼,就要受到舆论的谴责。

老人无论在家晨或社会上都普遍受到尊敬。老有用餐时不和晚辈同席,到吃饭时全家人必须等老人归来方能用餐。一般父子不同席,同席晚辈不是喝酒,如得到允许,必须转过身去饮用。席间,长辈举杯后,其余人方能依次举杯。晚辈抽烟时不能向长辈借火,更不能对火。老人或长者外出,全家人都要行鞠躬礼,同路时晚辈必须跟在长者后面。

父母丧失劳动能力后,不管儿女多少、生活贫富,必须由大儿子赡养。每缝节假日,其他子女必须携家口前往“大家”(大哥)看望父母共席节日,父母也可到其他子女家走动,但患病时,必须住大儿子处,这是朝鲜族人规定的大儿子义不容辞的责任。

给老人过“花甲”(六十大寿)是朝鲜族人尊老习俗中的最庄重一项,届时要摆上丰盛的美味佳肴,把全村老人都请来,共享其乐,在席上频频敬酒,祝愿老人延年益寿。

朝鲜族不但尊老还爱幼,新的生命一降生,就要举家接连庆贺几天;子女满周岁时,更要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亲朋好友都要到场祝贺,以后每年给孩子过一次生日。朝鲜族特别重视孩子的教育,无论家庭是否困难都要全力供孩子念书,甚至为了孩子离学校近一些,可以举家搬迁,注重给孩子传授礼仪。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朝鲜族妇女,在家里操持家务,在外干体力活,家中的上下关系和邻里关系,全靠妇女的品德修养。

特 殊 的 房 屋

朝鲜族的房屋与众不同,独具特色,以平房为主,分内部矛盾结构和外部结构两部分。 内部结构一般由三部分构成。中间为灶间,一边是仓库没有炕,有门和灶间相通;一边是住屋,全部铺成炕。住屋分上屋和下屋,一般下屋是热炕头供老人居住;上屋隔成二间,朝阳的一间作为客房,另一间作为儿子的卧室,各间用横推的门板隔开,随时能挪走隔板成为一个大间,便于聚众活动。每屋都有通向外边的门,门上的棂子有各种式样的格纹棂和雕花棂构成,糊窗纸现多改为玻璃门窗。客人进屋男女有别,男人进客房,女人通过灶间进大铺炕,否则为失礼。进屋都要脱鞋,过去炕上铺的是芦席或高梁杆编的席子,现在则用人造纤维板或油黄纸,上面刷上炕油,墙壁和顶棚用不同颜色花纸裱湖,满屋既亮堂又整洁。

外部结构也有许多特点。以前房屋多用木搭架,屋顶用稻草、谷草或瓦盖顶,墙壁是泥墙刷白色,房柱有圆的、方的,圆柱有鼓肚的也有直的,方柱有四角和八角的,尤其是鼓肚的圆柱将房子装饰得雄伟壮观,房柱的顶端有梁和檩,雕刻成各种形状的壮斗拱托住屋顶房檐。房顶过去多苫草,现在都有屋脊、分悬山式、庑殿式和歇山式,悬山式是两落水的屋面,庑殿式是四落水的屋面,歇山式是悬山式上半截和庑殿式下半截的混合体,四周形成飞檐,显得雄伟漂亮。

外墙礕过去大多是土墙,现在以专代替,土墙是先用秫杆扎成帘子,然后里外抹泥和沙土。取暖主要靠火炕,在灶口烧火,烟气通过炕洞将火炕暖热,整个屋子就暖和了。

高 雅 的 服 饰

朝鲜族爱整洁,过去喜欢穿素白衣服,故有“白衣民族”之称,后来逐渐发展女服和童装绚丽多彩,端庄大方。

过去,朝鲜族男子的裤子裤腿和裤脚较肥,适宜盘腿坐,裤腿向外折叠,系上丝带。男子的袄前襟敞开,有领子、衣襟、袖子、领边和袄带。领子不立起来,处然围着脖子,在胸前掩住,领子上加了一层二厘米的白布领边,便于经常换洗。前襟互相交叉,左襟在外,右襟在里,在右胸上用袄带系上。袄带是夹的,宽约三四厘米,长四十到五十厘米,系带要系成活扣做装饰。裤袄一般都是同色,多为白色,男子喜欢在上衣外面穿上一件颜色花纹多样的坎肩,出访时再加上长袍(式样和上衣相同,就是长到膝盖以下),今天这种衣服只有老人偶尔穿用。

朝鲜族妇女的服装有华丽典雅的裙子和袄,裙子分紧身长裙和筒裙,紧身长裙是用宽大的初幅裹身的,长及脚跟,是分叉裙子,有许多细褶。空时把下身裹一遍后,将裙子的下摆一端提上来掖在腰带里。筒裙是把裙幅的两边都缝合成筒状裙子,腰间打着密密的细褶,自然下垂。上端还连上一个白布小背心,前胸开口扣钮扣,穿时从头部往下套。用作外出和劳动时的筒裙较长,在家穿的较短。裙料质地和颜色按季节有所不同,也有用带各种花纹的布画做的。女袄和男袄基本相同,领子略呈圆型,襟和下摆呈弧型线条柔和又有曲线美,袄料的颜色鲜艳花纹美丽。袖口下摆上都用镶边来装饰,用来装饰的布多用绸缎,整件衣服非常漂亮。袄短小紧紧贴在身上,袖子则又肥又长,显得特别丰满。妇女们最喜欢的颜色是绿色、红色和黄色,绿袄红裙或黄袄蓝裙都是较好的礼服。

朝鲜族童装基本和大人相同,但是缝制得十分华丽、鲜艳。一般都是选用柔软的料子,颜色多样,如彩袖袄,其袖子用红黄蓝绿等颜色相配的绸缎做的酷似彩虹,男孩可以穿到两岁,女孩到了上学年龄仍穿用。成群的女孩走上街头非常惹人注意,犹如彩色的长河。

朝鲜族男人的帽子大多是黑笠圆筒形,檐子很宽。女人也有戴黑笠的,但帽筒上绣有美丽的花和鸟,大多妇女飞惯用白绒布包头。

朝鲜族的鞋履,早期多为木履、革履,后来出现麻、树皮、稻草做成的草鞋,现在男人多穿白胶鞋,妇女多穿白色或天蓝色船形胶鞋,直到布鞋、皮鞋。

朝鲜族头饰、腰佩很讲究,女人多用华贵的发带、钗、簪等,腰佩有腰带、荷包、妆刀、玩具等精致的工艺品。

热 闹 的 婚 礼

朝鲜族婚礼既隆重又热闹,婚礼仪式分新郎婚礼和新娘婚礼,新郎去迎新时在新娘家举行的婚礼叫新郎婚礼;新娘到新郎家举行的婚礼叫新娘婚礼。在这之前还要经过两道手续:一是议婚,男方家派媒人去女方家请婚,得到对方同意就算订婚;二是纳采,男方为女方准备衣服和象征“幸福”、“多男”、“长寿”的米粒、棉籽、假发、玩具和妆刀等,女方也准备嫁妆,一般是一二套被褥和新娘新郎用的衣料及送给公婆和男方迎新的见面礼。

新郎去迎亲时带去一只木制的彩色模雁往前轻轻推三次,之后行跪拜礼。新娘家人将木雁立刻扔进新娘房里,接着新郎新娘一内一外相互跪拜,然后交换酒杯。互相敬酒后,新郎进到新房,同新娘见面互问家安,然后接受婚席。席上摆满了糕饼、糖果和鸡、鱼、肉、蛋等,由宾相和邻里表年相陪。席宴将结束时,给新郎上饭上汤,在大米饭碗里放三个鸡蛋,新郎不能全吃了而留一二个在饭碗底,等退席后由新娘吃完留下的鸡蛋。以上筒要分为奠雁礼、交拜礼、房合礼、席宴礼等。新娘离家上轿(车)前要向父母长辈叩首告别。

新娘到新郎家兴行新娘婚礼,一般都在院里举行,以便全村人都来观看庆贺,现在大多也在屋内举行了。新娘在婚席前正襟危坐,由女傧相陪伴,新娘婚席要比新郎婚席丰盛,在桌上还要摆一只烧熟的昂首挺胸的大公鸡,嘴里叼着一个红辣椒。雄鸡

象征男性,辣椒籽多象证多子多孙。婚席摆好,先请陪新娘前来的女方近亲过目,以示男方不会亏待新娘。婚礼当晚是婚礼中最热闹的时候,近亲和邻里为新郎新娘开庆祝晚会,唱歌跳舞到深夜。婚后第二天早晨,新娘备好礼品见公婆及近亲,叫舅姑礼。

朝鲜族还有一种“归婚礼”,指在结婚六十周年时,如果老夫妻都健在,就举行“归婚礼”,盛况比“婚礼”还要隆重。老夫妻空着结婚时穿过礼服,摆上婚席,子孙亲戚、左邻右舍纷纷前来祝福、祝寿,甚是热闹。

篇三:朝鲜族婚礼流程

朝鲜族婚礼流程

朝鲜族的传统婚礼仪式,有新郎婚礼和新娘婚礼。新郎骑马去迎亲,在新娘家举行的婚礼叫新郎婚礼,一般按奠雁礼、交拜礼、房合礼、席宴礼等顺序进行。奠雁礼:新郎迎亲时带去一只木制的彩色模雁,放到新娘家客房门外一张小桌上,把模雁往前轻轻推三次,之后行跪拜礼。雁是双双高飞,至死不离的鸟类,奠雁象征新郎新娘像雁一样永相爱,守贞节,不分离。交拜礼:奠雁礼后,新郎、新娘一内一外相互跪拜,然后交换酒杯,互相敬酒。房合礼:交拜礼后;新郎进到新娘房间,同新娘见面,互间家安。席宴礼:就是新郎接受婚席。席上摆满糕饼、糖果和鸡、鱼、肉、蛋等,由僳相和邻里青年相陪。捅?宴粹结束时,给新郎上饭上汤,在大米饭碗底要放3个去皮的熟鸡蛋。新郎用饭时要吃鸡蛋,但不全吃,留

一、两个在饭碗底下;退席后,由新娘吃新郎留下的鸡蛋。

新娘离家上轿前,要向父母与长辈叩首告别。新娘坐轿到新郎家后,举行新娘婚礼。新娘婚礼备有婚席,还举行舅姑礼。新娘婚席,过去都在院子里举行,以便会屯人都来观看祝贺。现在一般在屋内举行,由女慎相陪伴。新娘在婚席前正襟跪坐。新娘婚席比新郎婚席要丰盛,在桌上一定要摆一只煮熟的昂首挺胸的整公鸡,嘴里还叼着一个大红辣椒,以示吉祥。新娘婚席摆好后,先请陪新娘前来的女方***过目,以示男方不亏待新娘。婚礼当晚,***和村子里的青年男女为新郎、新娘开娱乐晚会,往往歌舞到深夜。

婚后的第二天早晨,新娘备好礼品叩见公婆及***,叫舅姑礼。此外,还有初行、亲宴、姻亲相面等婚后的一些礼仪。

现在,新事新办,新郎不骑马,新娘不坐轿,婚礼从简,已成为风气,从而出现了许多朴素十大方、热闹的婚礼仪式。

篇四:朝鲜族婚礼

新人入场 领导祝贺 婚礼主持 新娘讲话 给父母鞠躬 新人父母 新人就坐 嘉宾热情参与 上 大 桌 行合卺礼 吃 鸡 蛋 拧 鸡 脖 扔 瓢 新人敬酒 演唱家金爱花 父母兄长共舞 朝 鲜 舞 朝 鲜 舞 新人与主持 全 家 福

篇五:朝鲜族的风俗习惯

朝鲜族的风俗习惯

(1)服饰

朝鲜族喜穿素白衣服,一般为短衣长裤。男子上衣斜襟无扣,用布条打结外加坎肩,下衣裤裆肥大,裤脚系带。妇女短衣斜襟无钮扣,以彩带为结,长裙分缠裙、筒裙(只限婚前)。老年妇女多穿白色长裙,中年妇女多穿缠裙,长及脚跟。年轻妇女的裙幅多为色彩鲜艳的绸缎。近代男子多穿平面白胶鞋,劳动时穿草鞋。女子穿船形胶鞋。现在除节日或民族集会外,朝鲜族基本不穿民族服装,和汉族已无甚差别。

(2)饮食

朝鲜族以为米饭为主,多为大米饭、二米饭,汤每餐必备,尤喜喝大酱汤。

辣白菜,一般制法将白菜用盐水浸泡几天,洗后,再抹入辣椒、葱、蒜、姜等调料。有条件时还可加苹果、梨片等,然后窖藏,半月后便可食用。还可用萝卜、芥菜、英菜等同法腌制。

冷面,三分淀粉、七分面压制而成。煮熟捞出冷却,再用牛肉或鸡肉熬汤,并放入甘草、胡椒、花椒、生姜、味精、糖醋等制成冷面汤,吃时再放入牛肉片、黄瓜丝、芝麻、辣椒面等适口调料。

狗肉是朝鲜族喜吃的肉食之一,除婚丧及节日不吃狗肉外,其他季节都可吃狗肉。但多半是在伏天或患者康复时为补养而杀狗。杀时将狗吊起,四蹄放血,退毛。用其肉、皮及五脏做汤,肉加调料凉食,其味鲜美可口。

朝鲜族饮具器皿别具风格,一般一灶两锅,其锅邦深底阔,特别铁盖,便于焖饭,但炒菜不便。一般是一锅饭、一锅汤。桌中间一盆饭,一人一匙,并备有凉水。器皿讲究卫生,女人用坛罐顶水(现已不见)。

(3)居住

多居马尾式住宅,建于近水源方便之处。房屋以木搭架,用拉哈辫抹泥为墙,屋顶四面坡,用稻草覆盖。每房有四扇或五扇门(同时也是窗),室内通屋为炕,进屋脱鞋,盘腿而坐。农村在房屋东端室内养一头大黄牛,院内放牛车及捣米用的杵臼。近年朝鲜族已发生变化,砖瓦结构的住宅日益增多,民族风格的室内设计日渐减少,一切向现代化发展。

(4)丧葬

先将尸体头向西抬到七星板上,放在屋里摆上供品,这时赶制寿衣。家人与近亲穿好丧服,男子戴麻制丧帽,女戴麻制丧圈。灵柩放三天、五天、七天、九天不等。吊丧者向遗体三叩首,同时带去礼物。出殡前给死者擦身换衣,并把尸体用麻布捆三处入棺。下葬时家属抬着死者的灵柩,放在挖好的墓穴里掩埋,直系亲属对死者要连祭三年。 近年移风易俗,也出现了深葬,火化等。

(5)礼仪

朝鲜族礼节很严。晚辈对长辈说话必须用敬语;平辈之间初次见面也要用敬语;与长者同路时,年轻者必须走在长者后面;路遇认识的长者,要问安让路;就餐时给老人摆单人桌,父子不同席,儿媳恭顺地侍候,待老人吃完,全家才能就餐;晚辈不能在长辈面前喝酒,席间若无法回避时,年轻人应举杯背席而饮;年轻人不能在老人面前吸烟,不能借火,更不能和老人对火。

(6)婚姻

朝鲜族青年男女在共同的劳动或学习中,产生爱情欲订婚时,必须先向各自的老人表明心意,以后,由男方父母带儿子去女方家求婚。如女方父母拒见,则预示婚事不谐。如双方老人见面,男女青年则可旁听,说明婚事有成功希望。如双方父母议妥,则男青年需先向妇方父母叩头,然后,女青年再向男方父母叩头。男女青年还必须明确表示愿意赡养双方老人,到此,亲事即告订妥。

订亲后,选吉日。由男方携佳肴至女家,由女方邀亲友共同饮酒。至夜幕降临,方撤下酒席,奏乐。不分男女老少,一同跳舞。唯女方父母告退归家,以表不忍女儿即将离家外嫁。

此仪式结束后,新郎新娘向老人行跪拜礼,以谢玉成。然后新娘带妆奁上车与新郎回家。

第二篇: 从朝鲜族传统村落看旅游开发对朝鲜族民俗文化的影响

一、绪论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研究的背景:我国是一个传统的多民族国家,在共同的大地上创造了丰富多彩却又异彩纷呈的民俗文化,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现代经济的快速发展,不少民俗文化逐渐没落甚至“凋零”,针对这种情况,党和政府从“十一五”到“十二五”都致力于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护与发扬多样化的民俗文化。

朝鲜族有着独树一帜的文化特色,与历史传承有着直接的关系。朝鲜族的居住环境因大多是在靠山的平地上,因而自古以来朝鲜族农耕文化十分发达,在古代,农耕文化的发展程度适合民俗文化的发展程度成正比的,故而朝鲜族拥有众多的民族特色节日与活动,如上元节、洗头节、回婚节、千人针、燃灯节等等,另外有着优美的舞蹈文化、充满传统气息的老人节、充满乡村气息的农乐舞、独具风格的传统建筑等等。可以说朝鲜族有着得天独厚的传统文化旅游开发优势,因此也成为了我国民俗文化旅游开发的重点。目前,各级政府也己确立了“抓民俗文化为突破口,开拓更广阔的旅游市场,以长白山自然风光旅游资源和边境风貌,异国风情旅游资源为依托,以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为重点,全面开发和利用历史文化,生态旅游资源,发挥朝鲜族独特的民俗风情优势,重点开发和利用民俗旅游资源,进一步提高对开发民俗旅游资源的认识。充分发挥延吉市民俗文化中心城市的优势,调动各种民俗旅游资源,加大对民俗旅游资源方面的对外促销,把民俗产品作为延边地区的特色产品和重点产品,向海内外推出我们的民俗旅游的品牌”的战略措施。

研究的意义: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进一步探索朝鲜民族旅游发展的模式,为朝鲜民族地区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挥提供新的视觉和参考依据,拓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研究领域。传统村落的开发将是朝鲜族地区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实质是旅游与自然、文化和人类生存环境的和谐整体,文化在其中起着重要的调适作用。最求文化享受是旅游的出发点和终极自标。因此挖掘传统村落的民族文化内涵,开发具有朝鲜族文化特色的旅游产品是保证朝鲜族地区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1.2国内外研究综述

目前国内很多学者对朝鲜族地区旅游开发都发表了自己的研究与看法,其中大部分都是针对延边地区与图们江地区的旅游经济来论述的,国外的文献多针对于整个朝鲜族文化的特色,更多的是立足于朝鲜族文化在中华民族的地位与在全世界的影响力。针对这一现象,本文希望以微薄的见解,从文化开发的最基层做起,能够探索与总结出新的有价值的结论 1.3研究目的与内容

研究目的:本文拟通过研究朝鲜族传统村落的旅游开发,以微见诸,从中探索与总结出旅游开发对朝鲜族民俗文化的影响。

研究内容:本文将按照六个流程进行开展,并按以下流程进行内容的分布: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旅游业的意义——朝鲜族旅游业发展概况——朝鲜族民俗文化的保护与开发——朝鲜族传统村落旅游开发现状及问题——总结朝鲜族旅游开发对民俗文化的影响——论述题目并提出本文创新之处以及存在的不足。

1.4研究方法:以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为指导,采取调查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全面系统的调查,着重收集第一手材料并参考借鉴其他优秀论文,而后进行分析与总结,力求使本课题研究建立在真实、全面、可靠地材料基础之上,得出较为客观、科学的结论。采用顺序研究法,从少数民族文化发展到朝鲜族传统村落的开发,从宏观角度再到微观角度,使课题的正确性与系统连贯性得到保证。

二、朝鲜旅游开发现状及概况 2.1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旅游业的意义

我国是多民族的国家,国家的稳定离不开多民族共同发展,目前我国少数民族工业较为薄弱,但却有着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甚至独具特色的山水建筑,所以我国少数民族发展旅游业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从宏观角度来看,少数民族发展旅游业可以带动经济的发展,为地区人民带来财富,促进民族关系和谐与国家富强;从微观角度来看,发展旅游业能够促进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居民收入、促进就业、保护文化传承并促进文化传播等。概而论之,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旅游业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三重需要,正确的引导与发展将会收获三赢的结果。(这一部分可以凑字数) 2.2朝鲜族旅游业发展概况

朝鲜民族地区文化旅游业经过三十余年的发展取得了较好成绩,也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朝鲜民族地区的文化旅游资源丰富,是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良好依托,也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依托,三者相互依存,在最近十年里极大的促进了朝鲜民族旅游业与民俗文化产业的发展。

以延边州为例,从2013年以来,延边州围绕“开放先导,文化引领”发展战略,实施了“五个延边”建设目标,旅游业发展实现新突破。根据资料显示:全州接待海内外游客 1167.7万人次,同比增长15.0%,实现旅游总收入172.8亿元,同比增长25.0%。其中接待入境游客58.2万人次,同比增长7.5%,创汇收入22886万美元(折14.3亿元)同比增长21.6%;接待国内游客1109.5万人次,同比增长15.4%,旅游收入158.6亿元,同比增长25.4%。延边旅游总收入相当于GDP的20.3%位居全省第一,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1.4%)近一倍;近几年随着延边的旅游产业链渐渐成熟,延边州接待游客人数以及旅游收入较2013年都有较大提升。

虽然目前朝鲜族旅游文化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在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也体现了一些问题。以延边州为例,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民俗旅游的发展,丰富了延边州旅游业的内容,调整了延边州旅游产品结构,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同时,我们还应该注意到在民俗旅游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只有正视并解决这些问题,延边州的民俗旅游才能获得良性发展。延边民俗旅游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而延边州的一些民俗旅游景点,没有抓住本地区的民俗资源特色,把重心放在深层次挖掘本民族的文化内涵、展示独特的民俗上,只是单纯的进行无序的重复建设。(独特的民俗旅游资源开发不够)

延边地区虽然在购物和娱乐方面有所发展,但是发展的速度和规模滞后,满足不了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并且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边州的民俗旅游从业人员素质良荞不齐,缺乏竞争意识,专业知识结构不全面。直接影响到外地旅游者对该民族民俗文化的理解。没有开发出自己的精品民俗旅游纪念品,在延边州旅游市场上销售的旅游纪念品类同,多数以特色食品,特色服饰为主,携带不方便,严重影响了旅游者的购物欲望。娱乐方面也面临同样的问题,品种单一,品位不够与消费者难容一体缺乏吸引力。(民俗旅游产品配套不足、制约民俗旅游的发展)

当今的旅游者,更看重精神上的追求和满足,更重视旅游项目的文化内涵。而延边州的一些民俗旅游景点,没有抓住本地区的民俗资源特色,把重心放在深层次挖掘本民族的文化内涵、展示独特的民俗上,只是单纯的进行无序的重复建设。如在民俗村、民俗风情园里,除了美食品尝、服饰展示及歌舞表演外,其它的民族传统文化并没有得到很好地挖掘,无法进一步满足旅游者求知、求异的旅游心理需求,而且可供观赏的节日缺少更新,旅游点的市场吸引力日趋下降。(民俗旅游文化内涵的挖掘重视不足)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全州有六个市,两县,下面的乡镇有很多很多,但是保留着原始生活习惯,并且加以开发利用,可供参观的特色村落,例如像湘西苗寨一样,可以直观的看见、体验感受到当地朝鲜族族人们的生活状况,原原本本的样子。而不是仅止于到民俗村的走马观花。(原生态自然环境破坏现象严重)

三、朝鲜族民俗文化的保护与开发 3.1朝鲜族民俗文化的保护

民俗文化的形成与人类聚居性的生存方式密不可分,是通过长期的聚居形成的一系列物质的、精神的文化现象。这种文化现象带有群体性、地域性、传承性等特征。它能够提高社会认知、规范道德及调适心理。重视民俗文化,最好的方法就是通过开发和深度挖掘将民俗文化最终达到保护及传承的目的。

本文在民俗保护与民俗旅游相关理论的基础之上,通过对朝鲜民俗文化的深入研究,将民俗文化保护、传承及开发的问题,从宏观层面落到实处,与此同时,通过国内外发展,分析民俗文化与旅游的关系。以延吉市朝鲜民俗文化村为例,分析建设民俗风情园存在的问题,明确民俗保护与开发的主要内容。结合朝鲜民俗文化的特点,对影响民俗文化发展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提出民俗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方法与对策。将体系的发展建立在文化保护的理论与模式基础之上,以理论来指导民俗文化保护与开发,确保科学性、可操作性以及可持续性。

以延吉朝鲜族民俗风情园为例,分析延边朝鲜民族历史文化及社会背,民俗传统和民俗文化,主动开发朝鲜民族“文化宝藏”,积极改善旧的城市面貌,结合地理特征开发朝鲜民俗新的旅游基地。做好文化传承的同时,利用丰富多彩的项目吸引内地及外来游客,切实提高木地经济实力,提高社会对朝鲜民俗文化的关注度,提高区域环境效益,为未来朝鲜族民俗旅游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3.2朝鲜族民俗文化的开发和利用

(1)旅游开发:民俗旅游作为旅游形式的一种,本身就有旅游者为了追求一种个性化、即时性、愉悦性、超脱感和成就感的心理体验而进行的旅游活动。其本质是一种体验经济的消费形式,是旅游者离开原来的居住地前往异地旅行所获得的一种经历和感受。它既包括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通过运用原有知识对异地民俗文化事象进行观察和分析所获得的心灵共鸣及其惊奇愉悦等感觉,也包括他们通过直接参与旅游地居民的民俗文化活动而获得的舒畅感、成就感和归宿感。这一系列的民俗旅游体验及其感觉,都是建立在民俗旅游体验生产、体验服务和体验消费等旅游市场经济运作基础上,是一种旅游体验经济的市场结果。

(2)文化产业:民俗旅游学研究的最终目标,是要促进民俗旅游经济的健康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和文化综合效益的最大化四。因此,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及其相关活动,就是要通过各种努力实现最佳的经济效益,获得最大的社会就业率,提高当地民众的生活质量,取得社会发展进步的和和谐平稳和文化繁荣发展的健康有序。民俗旅游学研究,除了要充分、合理地利用经济学和管理学理论体系中有关客源理论、供求理论、市场理论、价格理论、奉献理论、生产理论、成木理论、消费理论、营销理论、分配理论和目标理论等达到最佳经济与目标之外,还要充分利用民俗学、民族学、文化人类学和社会学等相关理论实现社会与文化效益最大化的目标。要实现这个目标,民俗旅游学可以综合运用文化进化、文化传播、文化整体、文化相对、文化功能、文化人格、文化象征、文化阐释、文化生态、文化变迁、文化控制和结构分析等相关理论视角,分析处理民俗文化和民俗旅游活动中出现的各种现象和问题,在民俗旅游资源的调查与分析、民 俗旅游产品的规划与开发、民俗旅游活动的展演与阐释和民俗旅游景区的经营与管理中,都能够透彻地把握民俗文化和民俗旅游的真实内涵与发展规律,避免发生误解、歪 曲、破坏和滥用。

四、朝鲜族传统村落旅游开发现状及问题

4.1 朝鲜族传统村落

4.2传统村落旅游开发成功典范

万宝红旗朝鲜族民俗村位于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安图县西南部,明长公路71公里处,距长白山约135公里,是旅游通往长白山的必经之路,也是唯一的朝鲜族民俗村。

1994年以来,该村依托民俗旅游资源优势和地理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业,旅游接待设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改善了民居,改造了民俗饭店,修建了标准卫生间;修建了“朝鲜族民俗表演场”,扩建了用于朝鲜族传统运动项目的秋千、跳板、摔跤场等;还设立了经营土特产品的购物中心。基本上形成了食、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的旅游服务体系。1995年,时任吉林省委书记的张德江同志为该村题名: “红旗朝鲜族民俗村”。2006年,国家民委主任李德洙为该村题名:“中国朝鲜族第一村”。

该村朝鲜族民俗表演场可欣赏到精彩的朝鲜族传统民俗舞蹈、民歌、悦耳的民谣、轻快活泼的舞蹈、古朴典雅的婚礼独具特色,并且在夜幕降际,可以接受村民的邀请,围着篝火,参与到轻歌曼舞中,体验着风俗人情。

住宿:住宿以民居为主,全村86户人家都可以接待住宿。 餐饮:有十余家朝鲜族特色饮食饭店,朝鲜族的小吃、泡菜、酱汤和各种烧烤风味独特。 交通:万宝红旗朝鲜族民俗村地处安图县万宝镇,坐落在长白山旅游沿线,距安图县城明月镇76公里。

周边景点:长白山文化博览城、福满生态沟、明月湖、长白山药园、海沟黄金城、雪山湖、药水泉。

4.3传统村落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

(1)缺乏系统性规划:延边地区较为成型的民俗村的开发都不是在政府宏观性控制的前提下建设的,如红旗民俗村、国贸民俗村等,这些自发建立的民俗村无论从规模还是内容都不能与其他地区著名风景名胜区相比较。缺乏对现有资源的深入调查,开发缺乏对项目的可行性论证,缺乏政府主管部门的资金、技术扶持,建设相对较为零散。

(2)配套商品的开发与营销手段相对落后:增加旅游收入是开发旅游最根本的目的,与购物、娱乐项目相关的消费是旅游经济中相对最容易拉动的消费,如深入挖掘,yy能较快带来效益的提高,是当代旅游经济最为重要的增长点。但目前旅游相关产品的开发,并没有充分体现出朝鲜民族文化特色,大多与各地方产品雷同严重,缺乏吸引力。

(3)民俗旅游宣传、营销力度不够,知名度不高。对外宣传的重点仍然是长白山的自然风光,面对当地重要的民俗旅游资源—原始的、特色的朝鲜族民俗的宣传较少,导致人们对延边州的理解仅局限于当地的山水、自然风光,缺少对该地区民俗文化的了解。因此,必须根据资源条件、旅游产品的开发规划及市场条件,确定延边州民俗旅游产品的宣传、促销战略。

五、朝鲜族旅游开发对民俗文化的影响 5.1积极影响

5.2消极影响

5.3改进措施

(1)将民俗文化发扬并传承需从宏观层面着手,以教育层面为基础,同时注重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因素来营造民俗气息浓郁的文化氛围。为保证民俗文化的传承,就要依靠市场手段,通过市场营销来加大宣传力度,让更多的人来深刻了解朝鲜民俗文化,并创造一定的经济收入,以保证民俗文化传统延续的生命力。 (2)推广旅游电子商务加大宣传力度 (3)制定民俗文化保护措施

(4)培养民俗旅游人才,提高服务质量 (5)加强对原生态自然环境的保护 (6)形成多元化的民俗旅游投资体系

六、结语

(论述了从朝鲜族传统村落看旅游开发对朝鲜族民俗文化的影响,提出本文的创新之处以及本文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

近年来延边州大力发展的民俗旅游项目中,开发建造了多个特色的民俗园、民俗旅游村,其中有中国朝鲜族民俗风情园、延边万亩果园民俗风情游览园、帽儿山朝鲜族民俗村、汪清县满天星中国朝鲜族文化风情博览城、图们日光山(池地)民俗村、万宝镇红旗朝鲜族民俗村。其中发展最好的便是红旗村。红旗村位于安图县的中腹之地,距县城72公里,距延吉市140公里,是延吉至长白山的必经之地,也是去往长白山途中唯一的朝鲜族自然村。村子座落在山间开阔地,依山傍水,一栋栋具有民族建造风格的房屋整齐地排列在小溪两旁,到此你可以领略到传统的朝鲜族乡土情,全村共一百余户朝鲜族居民,一直保留着古老的朝鲜族民俗风情。朝鲜族独具特色的文化艺术、风俗礼仪等,宛如一朵奇葩吸引着游客的目光。作为人们向往观光的中国朝鲜族第一村,其现在主要的赢利点为门票收入、游客购物消费等、还有就是在于村子里面兜售宣称是自己家种的人参,以及其他的附属工艺品,现在又新加入了民俗餐馆等,做朝鲜族风俗菜肴;每当劳动之余,村里的男女老幼便集中在一起,跳起多彩多姿的朝鲜族舞蹈,不时有人出来高歌古老而优美的民谣,年轻的女子还会聚在一起,大家跳板比赛,荡秋千,浓厚的欢乐气氛使人们在狂欢之中如醉如痴。

第三篇:朝鲜族中学课改总结

扎扎实实抓课改 积极探索再提高

——新课程改革总结

东港市朝鲜族中学

文日浩 2010年2月6月

扎扎实实抓课改 积极探索再提高

——新课程改革总结

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我校根据上级教育部门的部署,认真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和《课程标准》,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来指导教学工作,积极实践,不断探索,使我校的课程改革稳步、健康地推进,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我们的做法是:

一、抓静态管理,求稳定。

1.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确保教学工作的有序性。

我校制订了各种活动制度,做到活动时间、内容、地点、主持人四落实,如每周二下午为教研活动时间,周三下午为学生兴趣小组活动,周四下午为教师业务学习时间;建立了各种例会制度,如教研组长、班主任和课题组成员及课改小组的月例会制度,小结和交流每月的工作情况,探讨和部署下阶段工作。健全了教师的学习培训制度和《教师教学常规管理的措施和办法》。

2.构建学校课程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课程是教育的心脏,是实现培养目标的基础和载体。为此,我校十分重视对学校课程的设置和整合,在保证学生基础教育质量的同时,又可以使学生在各自不同领域里充分学习、充分发展。我校在严格执行新课程计划,“开齐、上足、教好”各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的基础上,积极构建学科课程体系,拓展学科课程的内容,保证了各学科教学目标的全面达成。

二、抓学习培训,求提高。

新课程改革已在我校全面启动,而新课改能否得以有效地推进和实施,关键取决于教师队伍的素质。综观我校教学现状,在课堂教学中仍普遍存在着“一言 2 堂”的现象,为此,我们首先加强了对教师的课程改革培训,通过培训,使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深入人心,教师的教学行为得到了有效的纠正,教师的教学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1.加强理论培训

经过新课改理论的培训,大部分教师对新课程改革的背景、目标、内容等方面有了初步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我们抓好各学科《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学习培训,组织了三个层次的学习培训:一是通读,要求每位教师首先要通读新课标,并写好学习札记,从而使全体教师对新课标有了感性的认识,从整体上加以把握;二是解读,组织教师对新课标进行解读,使全体教师对新课标能准确地理解和接受,从而对新课标有了理性的认识;三是研读,这一层次的学习,要求每位教师能对新课标逐章研读,并结合学习,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每人写一篇“走进新课程”的心得体会。

2.深化操作培训

对教师的培训仅仅停留于课程理论的层面上还是不够的,必须与教师的教学实际相结合,为此我们加强了操作层面上的培训。教导处经常收集一些教学案例,采取“学术沙龙”的形式,组织教师对这些教学案例进行研究、分析、反思、讨论、评价,从理论上加以阐述,使教师及时了解国内外教学的现状,领会新课程理念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从而吸取经验,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发现并解决自己教学中的问题。

3.强化教学常规培训

加强对教师的培训,把着力点放在教师的教学常规培训上。我校根据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制订了新的教师教学常规管理的措施和评估要求,切实规范教师的 3 教学行为。开展了“备、说、教、研、思”的系列研讨活动。制订了备课、说课的具体指导意见,下发了备课和说课的范案,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要体现新课标的理念,突出学生学习活动和学习方法的设计;教导处和教研组长每周一次与教师共同研究,发现存在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每两周召开一次课改会议,进行总结、反思。通过学习培训,教师的业务素质得到了提高。

三、创建良好校园氛围,促进学生更好发展。

1、建设人性化的学校氛围。

一种自然、温馨的人性化校园文化氛围,可以使学生在情感体验中,获取潜移默化的影响。校园内,道路两旁、楼道一侧,轻轻的话语、绚丽的彩画„„校园的各个地方都成为了学生自我教育的舞台。这不仅仅是口号、标语,而更是孩子们内心纯洁的表白。我们注重加强教室文化氛围的营造。我们给每个班级都配备了“黑版”,这成为了展示学生才华的大舞台。美丽的小图画、精巧的小制作、工整的钢笔字„„学生尽情展示,收获无限喜悦。

同时,我们鼓励教师与学生合作,营造适应各自特点的班级氛围。走进一年级的“识字小屋”,在那里你会看到师生合作完成的识字乐园,会看到孩子们不凡的识字成果;二年级的“古诗我会背”,精彩的古诗配上同学们的绘画作品,会让同学们在欣赏中感受到古诗带给大家的快乐。走进三年级教室,看到同学们精心培育的鲜花,每一个人都会感受到孩子们的殷殷爱心。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这就是学校在校园文化氛围建设中所始终遵循的原则。

2、创建个性发展空间。

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尊重学生,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学校广播站是我们学校成立的校园广播站,这是同学们的又一“阵地”。它的成立、运转,完 4 全由学校的少先队员、团员自行组织。每天,都能听到广播里清脆的声音。有趣的天文地理知识,最及时的新闻大事,以及同学们的喜怒哀乐,同学们特别关注。丰富的内容,活泼的版面,无不吸引着同学们的眼睛。

3、培养自主中进取的氛围。

在创建良好的校园外部氛围的同时加强对学生的行为习惯的培养熏陶。针对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我们编制了学生成长手册《我在成长》,学生每天的表现予以关注。其中,有学生的自我评价:今天,我提问题了吗?和小伙伴一起学习,我快乐吗?等,也有教师与学生、家长与学生交流的空间,针对中高年级学生特点,学校编印了“从点滴做起”评价手册,同时与“优点记录卡”配合使用。“从点滴做起”评价手册的内容,都是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特点,通过班会等形式自己确立的,以实施自我约束,从而建立了学生、教师、家长共同评价、交流的平台。在每位学生的手中,都有一份“成长档案袋”,用来收集学生自己满意的作品。档案袋中的内容都由同学们自行确定,而学生作品的收集是有目的、有计划的,而不是随机的。成长记录袋不是简单的文件夹,我们注重引导学生依据特定目的而收集。打开它,你会看到孩子们精心创作的手抄报、多彩的图画、优美的文章、独特的制作„„记录了同学们的点滴进步,树立了自信。抓教学研究,求发展。

四、我校教学工作以新课程改革为重点,积极开展教学研究, 1.以课堂教学为突破口,提高教学质量。

我校以新的教育理念为指导,以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把“优化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方法、训练等)、教学评价”作为系统工程来抓,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和质量。我们把课改的着 5 力点定位在课堂教学的研究上,力求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落实到每节课上,落到每个学生的身上,使每一个学生得到主动、和谐和全面的发展。学期期初详细制订好活动计划,建立好活动台帐,开展了“备、说、教、研、思”的系列研讨活动。做到每位教师上一堂课改研讨课,每位教师评一节课,每位教师撰写一篇教学论文。例如通过听课,我们看到几乎所有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都采取了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这说明教师已经在有意识地把这种形式引入课堂,但是,我们发现,大多数小组合作学习仅仅停留于形式上,学习的有效性较差。为此,我们召集有关教师进行了专题研究,共同探讨提高其有效性的途径。经过实践、反思和学习,我们提出了小组合作学习的基本策略,一是建立好学习小组,采取异质分组的方法。二是制定小组学习规则,明确在小组学习时学生学习的4个阶段,即“思、听、说、议”。“思”即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听”即要认真听其他同学的发言;“说”是要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把自己的思路说出来;“议”即小组里学生的自评和互评。三是发挥教师导的作用,教师在学生进行小组学习时,要深入小组参与讨论,进行指导,并及时了解小组的学习情况,以便灵活地调整下一个教学环节。

2.加强教科研工作,提升办学品位。

我校坚持科研兴校的办学思想,把教育科研当作“一把手工程”来抓,在问题中寻找课题,在思路中寻找出路,把思考化为行动,强化管理,重视过程,讲究实效,在领导和教师中树立教育科研主旋律意识,确立课程改革的超前意识,强化教育质量的精品意识,找问题启动,抓课题带动,借制度推动,靠“研”教连动,用成功促动,努力激发教师潜心教育科研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3.不断收集新信息,开阔视野。

6 近几年学校购买新课程教学用书和教学光盘。如:《新课程校本教研的示例与指导》、《新课程教法与经典案例评析》、《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通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新课程教法》等还订阅了报刊杂志,鼓励教师借阅,学校还激励教师订阅《辽宁教育》等杂志,不少教师自己结合学科和工作实际还主动订阅了一些相关的其他方面的杂志,这些都很好地帮助教师开阔了视野,提高了认识。学校还不断收集各兄弟校的课改典型,组织教师到沈阳、抚顺、丹东地区朝鲜族兄弟学校听课;到七中、六中、新城中学、碧海小学听课与参观学习。所有这些活动都帮助教师亲身感受新课程的魅力,实现了从观念到教学行为上的转变,保证教师准确把握新课程的精神与方向。

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对我校来说既是一种机遇,更是一种挑战。我们将抓住课改契机,准确把握课改脉搏,不断加强教学实践,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求发展,努力提升我校的办学品位。

东港市朝鲜族中学

文日浩 2010.2.6 7

第四篇:中国东北地区的朝鲜族

一、民族概况

(一)中国的朝鲜族

朝鲜语(朝鲜语:조선족)是中国东北地区的少数民族,列中国第14大民族。吉林、黑龙江、辽宁以及内蒙四省区是现代朝鲜族聚居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中国大陆有朝鲜族人口1,929,696人,占少数民族人口的

1.83%。中国朝鲜族主要分布于与朝鲜半岛接邻的东北地区。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最大的聚居区。由于地缘和中国与朝鲜半岛历史上的紧密关系,朝鲜族长期在中国东北地区或聚居或与其他民族杂居。早期到来的朝鲜人多汉化或者旗化,中国现代朝鲜族大多是19世纪后迁入中国的朝鲜族人的后裔。

(二)朝鲜族的分布

全国朝鲜族人口总数为1920597人,主要分布在黑、吉、辽三省。其余则散居在内蒙古自治区和北京、上海、杭州、广州、成都、济南、西安、武汉等内地大中城市。

其中,黑龙江省有452398人,占全国朝鲜总人口的23.56%;吉林省有1181964人,占全国朝鲜族总人口的61.54%;辽宁省有230378人,占全国朝鲜族总人口的12%;内蒙古自治区有22641人,占全国朝鲜族总人口的1.18%;关内各地共有33216人,占全国朝鲜族总人口的1.73%。居住在东北三省的朝鲜族人口总共有1864740人,占全国朝鲜总人口的97.1%。

二、语言、宗教信仰

(一)语言

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居民多数使用朝鲜语和朝鲜文。杂居地居民通常使用汉文。

朝鲜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①在类型上,因为和阿尔泰语系相近,沈阳有人主张入阿尔泰语系。②朝鲜文创于15世纪,是一种字母音节文字,以音节为单位进行标记。朝鲜语共有40个字母,其中有元音21个,辅音19个。③在朝鲜语,元音是音节的中心,辅音只有和元音结合才能构成文字。④朝鲜语的辅音不仅可以在音节开头与元音相拼,还可以在元音作为韵尾发音。

(二)宗教信仰

朝鲜族受儒家思想影响较深,信仰宗教的人较少,信教者有的信佛教,有的信基督教或天主教;--没有统一全民性宗教。

三、文化艺术

第五篇:朝鲜族花甲礼——老人的寿宴

古人语,百善孝为先。尊重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礼俗,我们有尊老敬老的重阳节,也有为老人举行生日宴祝寿的传统。而许多少数民族也有着其独特的敬老方式,朝鲜族的花甲礼就是其中较有特色的一个。

朝鲜族自古以来就把尊重老人视为家庭乃至整个社会生活中极为重要的礼节。花甲宴是朝鲜族人民为60岁老人举行的生日宴。按古代干支纪年,60年作为一个循环单元,因此,将60周岁称作周甲或还甲。朝鲜族把60岁看成是人生道路上的分水岭,因此花甲礼也就特别隆重,是朝鲜族人民生活中重大的人生礼俗。

朝鲜族花甲礼形成于17世纪中叶到18世纪中叶,是由生日祝寿和尊重老人的风俗演变而成。最初产生于王室,后来逐渐普及到平民百姓阶层。庆贺花甲的习俗在中国朝鲜族之中也一直得到传承,在老人花甲那天,儿女们为老人摆设宴席,广邀亲朋邻里欢聚一堂,感谢父母养育之恩。祝寿是基本的仪式。花甲老人坐在寿席中央,男左女右,同亲朋邻里中的同辈兄弟一起接受祝寿礼。筵席上摆满糖果、鱼肉、糕点和酒类 。祝寿礼开始,按儿女长幼之序,亲朋远近之别,依次敬酒祝寿。或者敬酒磕头,或者献祝寿诗,或者载歌载舞,祝福老人健康长寿。

朝鲜族花甲礼有着比较严格的程序,主要分为摆寿席、献寿、放寿席、闹寿夜、分寿桌等项目。传统的仪式一般在农家院里举行,寿星夫妇以及亲属及其子女必须穿着民族服装。古时参加这种较为庄重的庆典都要身着白色的民族服装,发展到现代,对服装的要求已不那么严格了,大家都比较喜欢穿上颜色鲜艳的服装,更衬托出喜庆的气氛。在摆寿席之前,需先挂幕布或摆屏风,然后现场题写祝寿对联。摆寿席时,摆放菜肴的位置都有规矩,多是选择儿女双全、三世同堂、懂得礼俗的妇女提前两三天就开始操办。到寿辰当日的上午,在堂屋内,往桌案上摆各种糕点糖果、整鸡整鱼、大块肉、打糕等必备寿食不下50余种。摆寿席要突出雄鸡的造型,整体看上去丰盛美观、主次分明。

由于举办花甲宴过程中牵涉到三代人,儿女们要为父母准备一身新衣裳和花甲筵席,祝寿的孙子孙女们满杯爱戴之情向爷爷奶奶磕头敬酒。因此,通过这种充满关爱的礼仪能够进一步增进父子,祖孙,儿媳与公婆之间的关系,同时有助于建立和睦的家庭,有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有利于民族文化的进一步繁荣。

上一篇:城乡交通统筹发展下一篇:诚信在我心中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