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教育研究论文提纲

2022-11-15

论文题目:教会学校对中国近代留学教育的影响研究(1839-1952)

摘要:中国近代的留学教育发端于教会学校。1839年马礼逊学堂在澳门成立,这是中国近代第一所传播西学的教会学校。1847年,该校的布朗校长带领三名中国学生,容闳、黄胜、黄宽赴美,引发了长达半个世纪的留学潮。此后,中国近代数次留学运动都与传教士或教会学校有着紧密的联系。西学东渐,传教士来华,拉开了中外文化交流的序幕。在不平等条约的庇护下,教会学校得以在中国生根发芽,传教士建立了一批独立于中国教育体系的教会小学、中学和女学。与此同时,中国官办新式学堂也纷纷建立,可是苦于新教师的匮乏,这时西方传教士得到了重用,参与新式学堂的教学和管理,并推动了中国近代官派留学运动的发展。此外,教会女学的创办,冲击了中国传统教育,在传教士的资助下,中国女子也开始走出国门求学,开了女子留学的先河。19世纪末,传教士将目标转移到高等教育领域,企图控制中国的精英,于是建立了一批教会大学,并在海外注册,取得了学位授予权,这大大提高了教会大学的声望,为留学教育打下了很好的基础。民国时期最有影响力的教会大学之一上海圣约翰大学便是其中的典范。20世纪20年代前后是教会大学发展的转折点。受国立大学的挑战,战争的摧残,中国人民族意识的觉醒,教会学校风雨飘摇,逐渐走向衰落。与此同时,留学教育也是一波三折。1952年教会学校作为西方殖民侵略的先锋阵营被注消取缔,拆分合并到公立学校,教会学校在中国大陆消失。教会学校开启了中国近代海外留学的先河,参与了中国近代留学教育的发展,改变了人们对教会学校和留学教育的态度,推动了中国教育的近现代化。这些接受过欧风美雨洗礼的知识分子作为留学教育的受益者,前期推动了教会学校和留学教育的发展,后期变成反侵略的斗士,成为教会学校的掘墓人。教会学校虽然消失了,但是它在中国近代留学教育中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关键词:教会学校;近代中国;留学教育;影响

学科专业:高等教育学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缘由

二 文献综述

三 概念界定

四 研究方法与思路

五 创新点与不足点

第一章 西学东渐:教会学校与中国近代留学教育的萌芽

第一节 教会学校与留学教育产生的背景

一 经济和社会背景

二 文化和宗教背景

第二节 教会学校孕育了中国近代的留学教育

一 英华书院——教会学校的萌芽

二 马礼逊学堂——拉开中国近代海外留学的序幕

小结

第二章 中体西用:教会学校与洋务运动时期留学教育的发展

第一节 教会学校的发展

第二节 引发中国第一次官派留美运动

一 容闳——中国留学教育的先行者

二 幼童留美计划(1872-1881 年)

第三节 传教士与晚清官办学堂——以京师同文馆和北洋大学堂为例

一 丁韪良与京师同文馆

二 丁家立与北洋大学堂

第四节 推动中国近代女子留学教育的发展

小结

第三章 继往开来:教会大学与清末新政时期留学教育的浪潮

第一节 教会学校的巩固

第二节 留学风向转变:东渡日本

第三节 教会大学:庚款留美运动的参与者

一 留美预备学校——清华学堂

二 庚款留学生群体特征——教会大学出身

小结

第四章 绝处逢生:教会大学与民国时期留学教育的曲折发展

第一节 教会学校的衰亡

第二节 教会大学:留学教育“助推器”——以圣约翰大学为例

一 书院到大学

二 圣约翰的英语教育

三 与西方高等学府建立学位互认制度

小结

第五章 推波助澜:教会学校在中国近代留学教育中的影响

第一节 无心插柳:开启了中国近代留学教育的先河

第二节 柳已成荫:引领中国近代留学教育向前发展

一 传教士:留学教育的催化剂

二 英语教育:留学教育的敲门砖

三 教会学校:留学教育的特殊桥梁

第三节“不肯去”到“争着去”:改变了人们的留学观念

参考文献

致谢

上一篇:心理训练的足球教学论文提纲下一篇:师范大学高等教育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