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狗包弟教学实际

2022-07-20

第一篇:小狗包弟教学实际

《小狗包弟》教学设计

《小狗包弟》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⑴掌握作者写作手法——写物的方法。

⑵认识文革给人身心造成的巨大伤害。

2、过程与方法目标:

⑴培养学生自己动手合作探究的能力。

⑵品味文本,感悟作者敢于讲真话、敢于自责的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⑴能够正确评价作家放弃小狗包弟的行为。

⑵感受巴金严于解剖自己的伟大人格,培养学生的反省忏悔意识。 【教学重点】

1、借鉴写法特征。

2、发掘文章的反思精神。 【教学难点】

感受巴金严于解剖自己的伟大人格。 【学习方法】 自主学习(课外搜集关于“文革”的资料,课上自主思考、主动探究、解决问题。)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设计思路:通过引导学生阅读《小狗包弟》让学生了解那个生命因特殊的政治原因被彻底漠视而置于社会边缘的历史,感受作者作为一个处于特定时代的有良知的人的无奈和严于解剖自己勇于忏悔的人格,从而让学生铸造一颗敢于反省忏悔的坦诚求真的心。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 导入

图片展示小狗的可爱模样,师点明现在狗与人的和谐相处,可有那么一只名叫包弟的小狗却有着截然不同的命运。

二、 走进作者、作品

在了解狗狗之前,先来了解一下狗的主人巴金 巴金:(1904.11.25——2005.10.17)原名李尧棠,字芾甘。四川成都人,享年102岁。中国当代文学巨匠、“20世纪中国的良心”“人民作家”。代表作:长篇小说“激流三部曲”(《家 》《春》《秋》)和“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是中国文学的丰碑。中篇小说《寒夜》《憩园》《第四病室》等文学作品。

巴金在文革后:主张建立“文革博物馆”,创作了《随想录》。

巴金,中国知识分子的良心与榜样。 三.把握课文内容

1.想一想:你认为文中的包弟是怎样的狗,并找出证据 (1)它不咬人……叫几声就安静了

(2)它进来作几个揖,讨糖果吃,引得客人发笑。 (3)每天清晨守在房门口等候……亲热的样子 (4)日本客人拍摄包弟 (5)日本女士过问包弟 (6)爱人讨骨头喂包弟

生概括出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2.师生共同为狗建立一个资料卡并总结出狗的性格特点 四.探究文革

这样可爱聪明的狗狗却遭遇了悲惨的厄运,是为什么?由狗的出身的出社会,进而的出文革

1. 说一说:你所知道的文革 文革资料

叶剑英元帅曾经沉痛地说过:"文化大革命死了两千万人,整了一亿人,浪费了八千亿人民币。"(转引自《往事——1966写真》1999年版)"十年间国民收入损失约五千亿元"(转引自胡绳主编《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年版)

2. 播放文革红卫兵跳舞视频 3. 图片展示文革受迫害的名人

很多人在那个时代卷入了盲目的疯狂之中。文革结束以后,很多人不敢正确面对这段历史,或者是逃避这段历史。而一个在文革中没有任何过错的老人,迫于无奈把自己养的一条小狗送到医院供解剖,他是如何看待自己当年的行为的? 五.感受巴金的反思精神

1.生找出文中表现巴金愧疚,歉意的句段。 生齐读感情最浓烈的一段

“不能保护一条小狗,我感到羞耻;为了想保全自己,我把包弟送到解剖桌上,我瞧不起自己,我不能原谅自己!我就这样可耻地开始了十年浩劫中逆来顺受的苦难生活。” 2.总结巴金的人格

文革中,巴金也是受害者之一,文革结束后,他勇于反省,严于解剖自己,敢于讲真话,为人真诚正直,对包弟表示深深的歉意和忏悔。

在文革结束后的一段时间里,几乎没有人为他们的所作所为承担责任,而巴金作为一个受害者却站出来忏悔,这是需要莫大的勇气和力量的,他的这种忏悔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引起人们对于“文革”思索,所以作家的忏悔具有唤醒人心的作用,也是警醒人们记取历史教训。

.巴金的自我评价 “重读过去的文章,我绝不能宽恕自己。人们责问我为什么把自己搞得这样痛苦,正因为我无法使笔下的豪行壮举成为现实。”

──巴金《最后的话》

我写作是为了战斗,为了揭露,为了控诉,为了对国家、对人民有所贡献,但绝不是为了美化自己。

──巴金《探索集》

我从《忏悔录》的作者这里得到安慰,学到了说真话。(—巴金《再访巴黎》) 要讲话就得讲老实话,讲自己的话,哪怕是讲讲自己的毛病也好。(—巴金《“豪言壮语”》) 3. 历史上著名的忏悔行为

德国的忏悔与日本的靖国神社参拜

1970年1月25日,大雪过后东欧最寒冷的一天。刚刚对捷克、波兰进行国事访问后,原西德总理维利·勃兰特冒着凛冽的寒风来到华沙犹太死难者纪念碑下。他向纪念碑献上花圈后,肃穆垂首,毅然双腿下跪,向二战中无辜被纳粹党杀害的犹太人表示沉痛哀悼,并虔诚地为纳粹时代的德国认罪、赎罪。当时的西德总统赫利同时向全世界发表了著名的赎罪书,消息传来,东西方和平人民无不拍手称赞。1971年12月20日,勃兰特因此获诺贝尔和平奖。历届日本政府从首相到阁员,从来没间断过参拜供奉着甲级战犯牌位的靖国神社。对此,包括中国、韩国、朝鲜以及东南亚各国,政府和民间都表示了极大的愤慨。 4. 写一写:

可爱与残暴的较量,忏悔与怯懦的对比,一条小狗展现一个可怕的年代,一颗忏悔的心撑起一个大写的人,小狗包弟让我们笑着,哭着,心痛着,请写一则推荐语,推荐给你的好朋友阅读,10-70字。

当堂展示交流 5. 齐读颁奖词

生带着情感齐读颁奖辞,感受巴金的反思精神 六.布置作业

在你成长过程中有没有让你难忘的一件小事,使你心存歉疚?

学习巴金先生敢于说真话、诉真情的精神以及朴实无华的语言特色,用300字左右文字叙述出来,表达出你的真实情感。 板书设计:

一个人 ——→ ——→内心和谐

一个民族 ——→ 忏悔 ——→走向理性

整个人类 ——→ ——→和平发展

第二篇:《小狗包弟》教学设计完整版

《小狗包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把握散文的情节结构,掌握通过文眼来了解文章主旨的方法。

2、学习拈取生活中的小事,以小见大的构思技巧。

(二)过程和方法目标

1、培养学生自己动手合作探究的能力。

2、品味文本,感悟作者敢于讲真话、敢于自责的精神。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能够正确评价作家放弃小狗包弟的行为。

2、感受巴金严于解剖自己的伟大人格,培养学生的反省忏悔意识。 【教学重点】

1、领悟作家深刻的思想和真挚的感情,培养学生的反省忏悔意识。

2、了解本文的写作特点。 【教学难点】

1、正确评价作家放弃小狗包弟的行为。

2、理解作者自我解剖、深刻反省及对“文革”的批判。 【教学方法】

1、自主学习

2、合作探究法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一)

我先给大家说个故事:说的是一位非常受学生欢迎的语文教师,因为讲述胆略过人、机警智谋的毛主席在浏阳遇险,被迫在水沟藏身而被人划为歪曲毛主席伟大形象的右派,并被判刑8年,最终丧妻失子。你相信这是真的吗?

或许你们不敢置信,我也不敢置信,然而这是事实,而且事实甚至比这个更残酷、更荒唐,这就是“文革”。列宁曾说过“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今天就让我们通过文革见证者巴金老先生的一篇文章《小狗包弟》来感受那个特定时期的人们的生活,窥视我们民族这段不被我们熟悉的历史。

二、作家作品介绍

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祖籍浙江嘉兴,1904年11月25日生于四川成都一个官宦家庭。1928年完成第一部中篇小说《灭亡》,1929年在《小说月报》发表后引起强烈反响。后来又写了“爱情三部曲”(《雾》、《雨》、《电》)和“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等小说,又发表中篇小说《寒夜》、《憩园》等。 “文革”中,巴金遭到了残酷的迫害。1978年起,在香港《大公报》连载散文《随想录》,回忆自己在“文革”中的遭遇和内心感受。由他倡议,1985年建立了中国现代文学馆。他的著作被译为多种文字。1982年至1985年相继获得意大利但丁国际荣誉奖、法国荣誉勋章和香港中文大学荣誉文学博士、美国文学艺术研究院名誉院士称号。任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全国文联副主席。

三、了解写作背景

本节课呢,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写了什么,以及写的怎么样?

从1966年5月至1976年10月,“文化大革命”历时10年。这场“文化大革命”是毛泽东发动和领导的,被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在这场灾难中,一大批老干部受到打击和迫害,巴金是其中一个。

面对这场灾难,很多人都不敢说真话,但巴金说了。他是用文章的形式说的。我们今天学习的这篇《小狗包弟》就是他说真话的具体体现。

四、整体感知

这篇文章是一篇叙事性散文,他有一个完整的故事链,有开端、发展、结局和尾声,请大家再次阅读这篇文章看看文章哪些内容是开端,哪些内容又是发展、结局和尾声。

楔子(1自然段)──艺术家与狗的故事。

开端(2自然段)──包弟的来历。

发展(3~6自然段)──七年相处。

结局(7~9自然段)──一朝离别。

尾声(10~13自然段)──真心忏悔。

明确:文章的第一自然段写了一个艺术家与狗的故事,具有引起下文的作用,所以称为楔子(戏曲或小说开头的引子,具有引起下文的作用)

六、合作探究

1、阅读“楔子”部分:

序幕部分讲了怎样一个故事?有何作用?

2、关于文革一些常识。巴金与文革的故事。

3、作家通过别人的故事引到自己的故事,那包弟是如何出现,又是如何于作家一家人相处的呢?请大家快速阅读“开端”和“发展”两个部分。

思考: 包弟给主人和客人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明确:可爱、聪明、有情义、通人性。

⑵ 我们在描写人物时可以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来突出其特点,作家突出小狗包弟的这些特点时哪些是正面描写哪些又是侧面描写呢,请在文中找出相应的内容。

正面描写:第2自然段“狗来了„„不停的作揖”。

第3自然段“它不咬人„„引客人发笑”。

侧面描写:第3自然段写由起女士在两年之后仍然对包弟念念不忘。

第5自然段“听妹妹们说„„等候我们出来”。

⑶ 作家为何要突出小狗包弟的这些特点?

小狗包弟愈是可爱,愈是聪明,作家的一家人就愈是不忍让它离开。

4、无论小狗包弟怎样的可爱与聪明,它仍然逃脱不了自己的厄运,请大家阅读“结局”这部分。

思考:

⑴ 小狗包弟成为包袱的原因是什么?

① 日本种的小狗。

② 瑞典旧主人。

在那个年代,养一只宠物狗本身就是一种奢侈,会引起很多人的注意。同时我们再联系前面的艺术家获罪的原因(“里通外国”是个反革命),再联系小狗包弟的这种特殊身份,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小狗包弟会成为包袱了。

⑵ 小狗包弟作为礼物却无法送出,为什么?

除了前面讲过的小狗包弟是一个包袱的原因外,也反映当时那种人人自危,人人力求自保的社会现实,同时也注定了小狗包弟命运的悲剧性。

5、文章写到这里,作家与小狗包弟的故事就已经结束了,我们回头来看一下,作家一共写了几个故事?(两个)对照这两个故事,我们可以将楔子部分的问题解决了,请大家将这两个故事的主人公和情节进行一下对比,看看二者有什么异同。 相同点:主人公都是写人与狗之间的故事。

不同点:前一个故事写狗的忠诚,后一个故事写人的背弃。 通过对比说明了作家自责的必然性和忏悔的必要性。

6、我们就来看一下在小狗包弟送走后,作家的内心是如何变化的?请同学们阅读一下“尾声”部分,同时思考一下这个问题。

明确:轻松、沉重、自责。

⑴ 作家为什么会轻松?

明确:包袱解除了,从红卫兵开始上街抄四旧开始,小狗包弟就成了全家人的一个包袱,使他们整日生活在心惊胆战当中,害怕小狗包弟会给他们带来灾难,如今包弟送走了,没有包袱了,自然而然的就轻松了。

⑵ 他为什么会沉重?

明确:作家想到了解剖台上的小狗包弟的惨象,进而想到为了自保,自己将相处了七年,有着深厚情谊的包弟牺牲掉,心中便产生了深深的愧疚,这种内心的煎熬使他又背上了沉重的包袱。

⑶ 这种包袱使作者不断的自我谴责,请大家找一下,那一句话是表明作家的自责的? 明确:“不能保护一条狗„„我不能原谅我自己!”

7、我们说时间可以改变一切,可是时间能抚平心灵上的创伤吗?思考:作家写了时光的流逝,又写了庭院景况的改变,目的是什么?

明确:作家要说的是虽然整整13年过去了,作家所住的庭院也已面目全非,但那种愧疚和自责仍然没有减少一分,反而与日俱增,而且作者认为“这种煎熬不会终结”除非“给自己过去十年的生活作总结,还清心灵上的债”所以作家在76岁高龄,仍然带病书写着心中真诚的忏悔,最后辑成了《随想录》一书。

8、作者为什么要以一条小狗来反映“文革”的现实?

第一,以一条小狗来反映社会现实,这样写一来是提醒我们,小狗虽小,却也是一条生命,善良的生命应该获得生存权。第二,写一条小狗的遭遇,反映连一条狗都不能逃过劫难,更能体现“文革”时代任何生命都不能免受侵害的现实。这也体现出了“以小见大”的写作特点。另外,包弟的遭遇和作者的那一段历史是分不开的,写包弟也是为了表现自己的心灵历程。

9、包弟遭遇和艺术家的小狗的遭遇有何异同?

(同样死于那个荒唐、残酷的年代;不同的是艺术家的小狗为主人悲愤而死,它信任人类和人类的友谊生死不渝,包弟是被出于自我保全的人类放弃而死。)

10、对于作家为了自保,而放弃小狗包弟的行为,我们该如何看?

教师总结:同学们有两种意见,一种认为作家的行为是自私的,另一种认为作家的行为可以理解。这两种意见都有道理,持前一种意见的同学,他们的是非观念很强,能够在大是大非面前摆正自己的心态。而后一种同学,他们则多了一份理解,多了一份同情,我们没有亲历“文革”,对“文革”所知甚少,但是在文章的片断当中,我们仍能够看到社会的**,所以我们对于生存在那样的社会当中的身份特殊的作家,也应当给予一定的理解。

11、巴金的忏悔有什么意义?

教师总结:在文革结束后的一段时间里,几乎没有人为他们的所作所为承担责任,而巴金作为一个受害者却站出来忏悔,这是需要莫大的勇气和力量的,他的这种忏悔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引起了人们对于“文革”思索,所以作家的忏悔具有唤醒人心的作用。

七、引导探究 从作者对小狗包弟的忏悔中,我们可以看出他是个怎样的人?后来作者经历了不少的磨难,可仍摆脱不了“煎熬”,这又说明了他是个怎样的人? 教师小结:

⑴ 善良、正直的品性,和严于解剖自己的可贵精神。

⑵ 反省、自律精神。这是我们民族在“文革”时代所缺少的精神,这种精神将随着巴金作品的影响,扩散到读者当中,唤醒社会公正、社会公德、人类善良的天性。 总之,“文革”中,巴金也是受害者之一,“文革”结束后,他勇于反省,对包弟表示深深的歉意和忏悔。他严于解剖自己,敢于讲真话,为人真诚正直,是一个值得人们敬佩的人。

八、鉴赏写法特点

本文是按“自然流”叙事抒情。“自然流”的特点,是文章段落、层次,过渡、照应,叙事、议论、抒情,过去、现在、将来,一切都自然而然,不见刻意的技巧,又显出深层的技巧。下面从几个方面来分述:

1、故事进展自然顺畅,其中无生硬的“焊接”或“阻梗”。开篇写一位艺术家与狗的故事,下一段的一句“听了这个故事,我又想起我曾经养过的那条小狗”,很自然地过渡到本文拟述之事;中间写包弟的可爱,借用日本女作家的问话“您的小狗怎样”,一下就自然地过渡到包弟惨遭厄运的叙述上来了;文章从叙事向抒情转化很自然轻巧,抒情大约是从作者送走包弟、卧榻难眠、思前想后开始的,一直到文章结束,感觉不到其间从事到情、从叙到议的转变的生硬;再有,从过去到现在,是以忏悔的心情连接起来的,也感觉不到其间过渡的唐突。

2、语言朴素自然,全无刀斧雕琢痕迹。读者读了本文受到感动,与本文语言的魅力、震撼力是分不开的。

3、自然之中又有潜藏的起伏跌宕,而绝非完全地平直板滞。与“无技巧”相伴的必定是深藏的技巧、高明的技巧,如果真的没有任何技巧,那文章就不足观赏了。如果我们对本文细加品味,还是可以发现一些深藏的技巧的。略述一二便可知晓。开篇讲述一位艺术家与狗的故事,是深思熟虑过的,其中必有深意;全篇写哪些事,哪些事详写,哪些事略写,哪儿发议论抒真情,文章的着力点定于何处,文章的感情基调是什么,等等,都需要写前斟酌。本文发表之后多得评论家欣赏,一定是它的内容的深刻和形式的巧构吸引了大众关注的目光。

九、课堂小结

本文故事虽小,意义却很深广。让人看到“文革”风云之一角,连狗都难以幸免。让人看到“文革”对人的精神的伤害之深,真切地体会到所谓“浩劫”的含义;让人看到一个知名作家,一个经历了几十年的社会动荡、社会变迁而执著地保持一颗清醒头脑的老人,真诚地解剖自己,用真理和良心感染读者;看到一个不合理的时代的结束,一个理性的合乎人性的新时代的到来。巴金是现代中国不多的文学大师、思想家之一,他以丰硕的文学成果以及一生坦荡无瑕圣哲般高贵的人品,向世人证明了爱心的价值、真诚的伟大,以及天才的光芒,这位“20世纪中国的良心”,他的名字必将与鲁迅等人一样,长留青史,像北斗一样在天空闪烁!让我们记住这位老人并学习这位老人的不断进取的精神和严于解剖自己灵魂的勇气,铸造一种坦诚真实的人格。

十、课外延伸 1、探讨“反思”“忏悔”及其必要性。(个人、民族、国家以及整个人类 )

鲁迅说:“我的确时时解剖别人,然而更多的是无情面地解剖自己。”

曾国藩《过隙影》曾国藩“每日一念一事,皆写之于册,以便触目克治”,“凡日间过恶,身过、心过、口过,皆记出,终身不间断。”

教师总结:人不怕犯错误,怕的是犯同样的错误我们可以不是不犯错的圣人,但绝不能做不敢承认过错的小人,可以不是人见人爱的天使,但绝不能做众人唾弃的恶魔,请正视和反思我们的“罪过”。

2、讨论:如何看待德国的忏悔与日本的靖国神社参拜。

材料:1970年1月25日,大雪过后东欧最寒冷的一天。刚刚对捷克、波兰进行国事访问后,原西德总理维利•勃兰特冒着凛冽的寒风来到华沙犹太死难者纪念碑下。他向纪念碑献上花圈后,肃穆垂首,毅然双腿下跪,向二战中无辜被纳粹党杀害的犹太人表示沉痛哀悼,并虔诚地为纳粹时代的德国认罪、赎罪。当时的西德总统赫利同时向全世界发表了著名的赎罪书,消息传来,东西方和平人民无不拍手称赞。1971年12月20日,勃兰特因此获诺贝尔和平奖。历届日本政府从首相到阁员,从来没间断过参拜供奉着甲级战犯牌位的靖国神社。对此,包括中国、韩国、朝鲜以及东南亚各国,政府和民间都表示了极大的愤慨。

3、不忘历史:

列宁曾说过“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我们不该忘记这惨痛的十年浩劫,为了避免历史重演,我们不能忘记历史。前一阵子学校组织全体同学观看影片《东京审判》就很有意义,让同学们不忘历史,重燃爱国热情。

巴金第一个提出建立“文革”博物馆的构想。他说:建立“文革”博物馆,这不是某一个人的事情,我们谁都有责任让子子孙孙,世世代代牢记十年惨痛的教训。“不让历史重演”,不应当只是一句空话,要使大家看得明明白白,记得清清楚楚,最好是建一座“文革”博物馆,用具体的、实在的东西,用惊心动魄的真实情景,说明二十年前在中国这块土地上,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让大家看看它的全部过程,想想个人在十年间的所作所为,脱下面具,掏出良心,弄清自己的本来面目,偿还过去的大小欠债。没有私心才不怕受骗上当,敢说真话就不会轻信谎言。只有牢记“文革”的人才能制止历史的重演,阻止“文革”的再来。 十

一、高考点睛: 写作文的启示:

本文给学生写作文的启示大概有:

1、关心社会现实,重视文章的现实意义;

2、训练眼力,以小见大,从细小事物中发现和展示社会变迁、大众命运的痕迹;

3、表达真情,不追求夸饰,不过分追求“技巧”,又要讲究无技巧的“技巧”;

4、为表情达意的需要,合理地安排材料的详略、次序;

5、合理地安排叙事和抒情的笔法,“事”与“情”相结合;

6、注意文章情感的波澜起伏。

作业布置

文中作者在自己做错事之后写了很多表示忏悔的话。那么,当你做错事的时候,你的心是怎么想的?请把你做错事时的心情写下来(最好能写出情感的起伏变化)

教学反思

鉴于现代的学生对“文革”这段历史普遍缺乏了解,这就给他们深入理解小狗包弟的遭遇和作者的情感带来很大的障碍。所以课前要求学生做好充分的预习,并搜集整理有关资料,这也是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文本的研读上,我设计的教学思路是:“整体感知(说故事)──合作探究(品故事)──拓展探讨(讲故事)”。首先是我给他们讲一个文革中荒唐的故事,接着让他们研读文本,以复述故事的方式,认识小狗包弟,弄清它的遭遇,这样学生就抓住了故事情节。在此基础上,通过一系列的问题来探究主旨,体验情感。

第三篇:小狗包弟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文革对知识分子的迫害和当时残酷人性; 2.让学生领会作者深刻反省、自我拷问的警醒人心的力量;

3.让学生了解巴金先生“以小见大”的写作方法,并能运用到写作当中。

【教学重点】

领会作者深刻反省、自我拷问的警醒人心的力量。

【教学难点】

了解巴金先生“以小见大”的写作方法,并能运用到写作当中。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来学习本单元的第八课,巴金先生的《小狗包弟》。大家看过这幅图片吗?这张图片是09年上映的一部电影的宣传海报。大家知道这部电影吗?有没有哪位同学看过这部电影呢?对,这部电影的名字是《忠犬八公的故事》,有没有哪位同学能为大家讲述一下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这位同学讲的好不好?很好,对吧。老师再来补充一下,这部电影取材于发生在日本的一个真实故事。一位大学教授在一个火车站遇到了一只流浪的日本小狗,教授抱起了这条小狗,并帮它寻找它的主人,可一直没有找到。于是教授收养了这条小狗,教授同这条小狗相处地很愉快,并给小狗取了个名字:八公。八公每天早上目送教授离开,晚上五点准时到小镇的火车站去迎接下班回家的教授。每天如此,小镇的人都觉得习惯了。可是有一天,去上班的教授再也没能回来,他在大学讲课的时候突发疾病去世了。但是八公每天仍然在小镇上等待,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不论春夏秋冬,每天下午五点钟一定能在火车站那里看见等待主人的八公。这样一直过了十年,八公的身体逐渐老去了。一天,当它拖着衰弱的身躯像往常一样来到火车站等待教授时,它突然模模糊糊地看到了盼望已久的教授,正当八公高兴地去迎接教授时,它突然倒下了,它离开了这个世界!大家听了这个故事,有没有被忠犬八公的忠心感动呢?今天,我们将要学的这篇文章讲的也是一只日本小狗,它叫包弟。有人猜测包弟可能是一只日本柴犬,也有人说可能是其他种类的,那么这一只日本小狗到底有什么样的传奇故事呢?大家有没有兴趣跟随老师一起来了解一下呢?好,那么让我们一起走进包弟的传奇生活吧!

二、作者介绍

学习一篇新课文之前,我们首先要注意的是什么呢?对,是本文的作者。这篇文章的作者是(巴金),大家对巴金先生有了解吗?我们在小学是不是也学过他的一篇文章,还有同学记得是什么吗?《海上日出》。大家对巴金先生应该还有印象吧?巴金先生是四川成都人,字芾甘,原名李尧棠,现代著名的散文家。他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最著名的作家之一,一生写过很多部著名的作品,如“爱情三部曲”《家》、《春》、《秋》和“激流三部曲”《雾》、《雨》、《电》,还有著名的散文集《随想录》等等。我们今天所学这篇文章《小狗包弟》就选自他的散文集《随想录》。

三、进入课文

(一)、熟读生字词

介绍完了作者巴金先生,下一步我们来认识一下本文的一些生字词,这是大家必须要掌握的。同学们有没有花时间来预习一下这篇文章呢?下面老师来请大家一起读一下这张幻灯片上的用红色标记的生字词。

揪回来 (jiū) 头破血流(xuè) 满身是血 (xiě) 血迹(xuè) 脚爪 (zhuǎ) 作揖(yī) 租赁 (lìn) 倘使(tǎng) 绿草如茵 (yīn) 篱笆缝里(fèng) 解剖 (pōu) 舔舐 (shì) 堕落 (duò) 创伤 (chuāng)

(二)、朗读课文

好,刚才同学们非常准确地读出了这些字词的读音,说明大家在课下有认真的预习这篇课文,希望同学们能继续保持好这种学习态度哦。大家知道巴金先生是一位著名的散文家,我们也学习过他的作品《海上日出》,欣赏过巴金先生优美的文字,《小狗包弟》这篇文章是一篇叙事性散文,同样有着优美感人的语言。下面,我想请一位同学来给大家有感情地朗诵一下这篇文章。有哪位同学能帮老师这个忙呢?好,这位同学刚才很有感情的给大家朗诵了这篇文章,感情把握地也很好。这篇文章的最后四个自然段表达作者心里变化的语句比较多,所以读起来比较难以把握作者想传达的感情。下面,老师给大家播放一下文章最后四个段落的录音,大家可以看看录音里是怎么读的,重点要把握好哪一些语句,才能来更好地体会作者想传达出的情感。

(三)、提出问题

1.通过刚才同学的朗读以及播放录音,大家对这篇文章应该熟悉了一些吧!那么,同学们能不能找出文章围绕包弟写了哪一些事情呢?并在文章中找出这些事情具体分布在哪几个段落。

(生:包弟的来历 第2段 ;与包弟七年的相处3-6段 ;包弟成为包袱及送走包弟 第7-10段; 作者对此的真心忏悔 第11-13段。) 2.好,同学们刚才准确地找出了本文围绕包弟所写的几件事情及其分布的段落,通过这几件事情我们可以知道,包弟的故事开始于第2自然段,结束于第10自然段,后面的三段主要写的是作者的心情变化。同学们可以看一下,那么第一自然段写的是什么呢?作者把它放在本文的开头有什么作用呢? (生:写的是艺术家和狗的故事。师追问,有什么作用呢? 生:-- 师:文章的题目《小狗包弟》,写的应该就是包弟的故事,但是文章的第一自然段还介绍了艺术家和狗的故事,在这里是不是有引出下文的作用呢?用艺术家的小狗引出包弟的故事,所以我们可以说,文章的第一自然段在结构上有引出下文的作用;

再来看表现手法,这个故事是怎样展现出来的呢?我们看这一段的第6到第8句话“认识的人看见半死不活的他,都调开头去。忽然一只小狗从人丛中跑出来,非常高兴的朝着他奔去。它亲热的叫着,扑到他跟前,到处闻闻,用舌头舔舔,用脚爪在他身上抚摸„„”这几句话通过“认识的人”和“一只小狗”对待艺术家的态度的对比,反映了在那个年代人的自私冷酷,反映了狗的忠实。人不如狗,人背弃了友谊,而狗则不管环境多恶劣都会坚守着与人的感情。

大家知道,这个故事发生在“文革”时期,文革堪称“十年**”,在这个历史阶段,人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人们只要说错了一句话或者做错了一个动作就会被冠上“右倾分子”等各种名号,就会被拉出去批斗,那个时代,尤其是知识分子,只要你写了哪怕带有一点点沾染政治色彩的文章,都会被抓去批斗,我们文中的这位艺术家也是文革中的受害者。有一篇报道曾说道,在那个时代就连夫妻俩躲在被窝里说的悄悄话都不能涉及政治的内容。老师这里有几张关于文革时期的真实图片,大家可以来看一下。

所以,把这个故事放在文章的开头也有奠定全文悲伤的基调的作用。同时通过艺术家和小狗的故事与包弟和作者的故事形成对照,更能体现出作者的自责的必然性和忏悔的必要性,因为艺术家的小狗虽然也死于那个年代,但它和艺术家彼此信任,它为了艺术家而死,艺术家被放出来后第一件事就是买几斤肉去看望那只小狗;而作者为了保全自己却背叛了包弟,这个在下文我们可以看到。)

3.同学们刚才找出了文中围绕包弟所写的几件事情,大家对包弟的故事应该有了大致了了解,那么有没有哪位同学可以向大家来叙述一下包弟的故事吗?包弟到底有什么样的故事呢?它的结局又是怎样的呢? (生:--- 师:好,刚才某某同学非常勇敢地站起来向大家讲述了包弟的故事,现在我们终于知道包弟到底有什么样的一个故事了。包弟是一只日本种的小狗,它曾经有过一位瑞典主人,它非常可爱,当它要求什么时就直立起身子,把两只前脚并在一起不停地作揖。作者的一家人非常喜欢它。他们在一起愉快地生活了七个年头。可是1966年8月下旬红卫兵开始上街“抄四旧”的时候,包弟就变成了作者一家人的一个大包袱,作者此时也处于一个“半靠边”的状态,为了家人自己的安危,作者必须的送走包弟。可是在那个紧张时期,没有人愿意领养包弟,只得把包弟送到医院的作解剖的实验品。于是包弟就这样悲惨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同学们有没有注意到,老师刚才在讲述包弟的故事的时候用了两个名词“抄四旧”、“半靠边”,同学们知道这两个词语的意思吗?“四旧”指的是“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对所谓旧文化、旧思想、旧风俗和旧习惯的简称,抄四旧就是抄调这些旧的东西。“靠边”指的是在“文化大革命”中被剥夺了工作权利,作者巴金先生在那个时代处于被剥夺了工作权利这个境地。)

4.在文章中我们可以知道巴金先生是很喜欢小狗包弟的,那么文章的哪些句子体现了巴金先生对包弟的深厚感情呢?请同学们找出原文中表现他们深厚感情的句子。

(①“在三年困难时期,我们每次到文化俱乐部吃饭,她总要向服务员讨一点骨头回去喂包弟” 第4自然段

②“包弟每天清早守在房门口等候我们出来。它天天这样,从不厌倦。”第5自然段

③“它看见我们回来,特别是看见萧珊,不住地摇头摆尾,那种高兴、亲热的样子,现在想起来我还很感动。” 第5自然段

师:三年困难时期,人们自己都吃不饱,萧珊每次还想着包弟,从服务员那讨点肉骨头给包弟吃,足够可以变现作者一家人对包弟的感情之深厚。 师:作者既然这么喜欢包弟,但是文革中他有对包弟做了什么呢? 生:“送到医院去,交给大妹妹去办。” 第9自然段

师:这里说交给大妹妹去办,是说让大妹妹把包弟送到医院去做解剖用,而不是自己去送,其实也能看出作者是非常舍不得包弟的,不忍心亲手送走包弟,不忍心看到包弟悲惨的结局。)

5.送走包弟之后,作者的心情又是怎么变化的呢?

轻松——沉重——忏悔

我们知道,在文革之前,作者初次见到包弟时,心情很“高兴”,同包弟相处地七年时光很愉快;文革中,包弟成为了作者一家人的包袱,作者及家人“胆战心惊”,并且作者还“暗暗流泪”;送走包弟之后,作者起初觉得很轻松,因为一直担心会给家庭带来灾难的包袱解除了,但是“在我吞了两片眠尔通、上床许久还不能入睡的时候,我不由自主地想到了包弟”,此时作者所想到的包弟不是作揖向他讨糖吃的包弟,而是躺在医院的解剖桌上被解剖了的包弟。作者觉得不仅没有甩掉包袱,反而包袱更加沉重了。所以作者的心情一直是起伏变化的。 板书:

包弟来历(2) 包弟 七年相处(3—6)

一朝痛别(7—10)

真心忏悔(11—13)

(四)、探究思考

1.既然作者觉得那么痛苦,那他为什么还要送走包弟呢?请同学们根据自己对这篇文章的理解,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思考一下。 (生:-- 师:好,同学们回答地非常好。讲解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找找关于包弟的信息,我们可以给包弟整理出一份档案。

小狗包弟的档案 曾用名 斯包弟 现用名 包弟

品种 日本种小黄狗

前主人 瑞典旧主人 巴金朋友 本领 立起身子作揖

从这份档案里面,我们可以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刚才老师给大家解释过一个名词“抄四旧”,在文革时期,不仅要抄掉所谓的旧文化、旧思想、旧习惯和旧风俗,在当时,对一切带有资本主义和封建色彩的东西都要被抄掉。作者一家养了一条宠物狗,在当时也会被判定为资本主义。而小狗包弟是一条日本种小黄狗,曾经有过一位瑞典旧主人,日本通讯社还拍过包弟的镜头。小狗包弟的特殊身份和经历可能会给作者招来“里通外国”的罪名,这对于正处在“半靠边”境地的作者来说,更是雪上加霜。所以,包弟就成为了作者一家人的大包袱,必须把它送走,不然会给一家人带来灾难。同时,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当时社会现实的残酷无情。)

2.我们知道,巴金先生送走包弟是为了保全自己和家人的安危,那么包弟送走后他有没有保全他们安危呢?

(师:从文章的第11自然段我们可以看出,巴金先生并没有保全家人的安危。“我想念过去同我一起散步的人,在绿草如茵的时节,她常常弯着身子,或者坐在地上拔出杂草,在午饭前后她有时逗着包弟玩„„”作者的妻子萧珊,在文革中生病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而去世了。他的儿子也在文革中遭到了迫害,而他自己在文革中也惨遭批斗。

“1968年8月,巴金被关进牛棚改造,随后经受了大字报、挂牌游街等形式的批斗;

1970年到农村改造,掏大粪、喂猪、背稻草、种地„ 1972年,妻子萧珊在饱受精神折磨后患上癌症,病逝。

巴金的儿子在劳动改造的过程中饱受精神和肉体上的折磨,性格变得内向抑郁,疾病缠身。此时,巴金69岁。

巴金曾在《病中》一文写道:“当姚文元拿着棒子的时候,我给关在牛棚里除了唯唯诺诺之外,敢于做过什么事情?十年间我不过是一条含着眼泪等人宰割的牛”

巴金也是文革的受害者,那他为什么要为一个不算是自己的过错的错误而反思忏悔呢?

巴金先生被称为“20世纪中国的良心”,2003年“感动中国”对他的颁奖词是“穿越一个世纪,见证沧桑百年,刻画历史巨变,一个生命竟如此厚重。他在字里行间燃烧的激情,点亮多少人灵魂的灯塔;他在人生中真诚的行走,叩响多少人心灵的大门。他贯穿于文字和生命中的热情、忧患、良知,将在文学史册中永远闪耀着璀璨的光辉。”巴金是中国的良心,是他的良知来让他去为一个不算是自己的过错的错误而忏悔。当然,巴金先生自己也说到,在文革中,在那个特殊的历史环境中,“当姚文元拿着棒子的时候,我给关在牛鹏里出了唯唯诺诺之外,敢于做什么事情”,在那个年代,巴金先生也被逼说了很多违心的话,因此他要反思、要忏悔,他为了自己而牺牲了一条无辜的小狗,他感到很歉疚。同时,他的忏悔,他的反思也是为了呼吁人们的良知,呼吁人们的真善美,呼唤人们来反思文革,反思这段残酷而荒唐的历史,来引起人们的思考。)

3.那么巴金先生写这篇文章仅仅是为了表达对小狗包弟的歉意吗? (生— 师:刚才我们在分析第二个问题的时候也说过,巴金先生的忏悔不仅是自己的反思,同时也是为了呼吁人们的良知,呼吁人们的真善美。通过对小狗包弟故事的叙述,通过对小狗保底的忏悔,不仅是作者个人精神的解剖,不仅作者个人的反思和忏悔,同时也折射出了这个时代的残酷,是对反常、荒诞岁月进行的揭露和抨击。再者,通过狗的忠诚于人的对比,衬托出人性的冷酷、凄凉和无情。 同时,这里也体现出了作者在写作方面的一个特色:以小见大的写法,或者说一个独特的视角。“以小见大”指的是在写作中以独到的视角抓住一个点或者一个局部来集中描写,以便更加充分地表达主题思想。即选取一个小事件来反映一个大问题或者大背景。 本文的大背景是文革,而我们的小狗包弟则是一个小主角,通过艺术家与小狗和巴金与包弟这两件小事件来展现这个大背景,来衬托文革的残酷性。)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小狗包弟的故事,见证了文革的残酷性和荒诞,同时我们对巴金先生也有了更深的认识。巴金先生他敢于解剖自己,敢于向大家展示自己的过错,他勇于解剖自己的精神是值得大家学习的。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也能够对自己的过错进行积极地反思和忏悔,同时在课下也多找一些文革时期的文章读读,了解文革,来更好地体会作者的情感。

(六)、作业设计

请同学们谈谈你对高中生活的感受。要求:运用“以小见大”的手法,字数不限,以记叙文的形式,故事要完整,即包括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教学方法】

情感教学法、讲授法、讨论法等

【教学反思】

在教授这节课的过程中,我发现了自己的一些优点和不足之处。优点主要是能够积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积极地学习这篇文章。同时,不足之处也有很多,因为讲课过程中有点紧张,所以没有很好地传达出自己心中的想法,充分地分析文章的重难点。语速也有点快,以些多媒体课件的效果也没有很好地展示出来。我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一定会继续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并改善自己存在的缺点和不足。

第四篇:小狗包弟

小狗包弟 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文革给人身心造成的巨大伤害。

2、能够正确评价作家放弃小狗包弟的行为。

3、领悟作者深刻的思想和真挚的感情。

【教学重点】

领悟作家深刻的思想和真挚的感情

【教学难点】

局部探讨课文,体会重要语句的含义和文章朴素自然又饱含真情的语言。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

2000年建成的中国现代文学新馆将巴金的铜制手印镶嵌在新馆的大门上,每个进馆的人必须按着这只手,才能步入一座文学的圣殿,就是这只手,在而立之年,为我们带来“激流”“爱情”三部曲,揭露黑暗,启迪性灵;也是这双手,在耋耄之年,为我们捧出《随想录》,叩问心灵,解剖社会。今天让我们通过其中的《小狗包弟》来感受这只手传递来的力量与真诚。 我们对巴金并不陌生,请一位同学来简要地介绍一下巴金? 作家作品介绍

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1904-2005)

成就:文学家、思想家

代表作:爱情三部曲”(《雾》、《雨》、《电》)

“激流三部曲” (《家》、《春》、《秋》

《随想录》

二、学生自读课文,通过工具书解决字词,给下列加点字词注音。

舔舐(tianshi)

作揖(yi) 租赁(lin) 叱骂(chi) 解剖(pou) 堕落(duo) 缉毒 (ji) 编辑(ji)

三、整体感知

这篇文章是一篇叙事性散文,他有一个完整的故事链,有开端、发展、结局和尾声,请大家再次阅读这篇文章看看文章哪些内容是开端,哪些内容又是发展、结局和尾声。

楔子 (1自然段) —— 艺术家与狗的故事

开端 (2自然段) —— 包弟来历

发展 (3—6自然段) —— 七年相处

结局 (7-9自然段) —— 一朝离别

尾声(10-13自然段)—— 真心忏悔

明确:文章的第一自然段写了一个艺术家与狗的故事,具有引起下文的作用,所以称为楔子(戏曲或小说开头的引子,具有引起下文的作用)

四、内容分析

⒈阅读“楔子”部分

思考:除了引起下文之外,这一部分内容有没有其它的作用?

(在“楔子”这部分内容后面划上问号)

⒉作家通过别人的故事引到自己的故事,那包弟是如何出现,又是如何与作家一家人相处的呢?请大家快速阅读“开端”和“发展”两个部分。

思考:①作家在介绍包弟的来历和描写人与狗之间的相处时,突出了包弟的什么特点?

明确:可爱、聪明、有情义、通人性。

②我们在描写人物时可以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来突出其特点,作家突出小狗包弟的这些特点时哪些是正面描写哪些又是侧面描写呢,请在文中找出相应的内容。

明确:正面描写 第2自然段“狗来了……不停的作揖”

第3自然段“它不咬人……引客人发笑”

侧面描写 第3自然段写由起女士在两年之后仍然对包弟念念不忘

第5自然段“听妹妹们说……等候我们出来”

③作家为何要突出小狗包弟的这些特点?

明确:小狗包弟愈是可爱,愈是聪明,作家的一家人就愈是不忍让它离开。

⒊无论小狗包弟怎样的可爱与聪明,它仍然逃脱不了自己的厄运,请大家阅读“结局”这部分。

思考:①小狗包弟成为包袱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a、日本种的小狗。b、瑞典旧主人

在那个年代,养一只宠物狗本身就是一种奢侈,会引起很多人的注意。同时我们再联系前面的艺术家获罪的原因(“里通外国”是个反革命),再联系小狗包弟的这种特殊身份,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小狗包弟会成为包袱了。

②小狗包弟作为礼物却无法送出,为什么?

除了前面讲过的小狗包弟是一个包袱的原因外,也反映当时那种人人自危,人人力求自保的社会现实,同时也注定了小狗包弟命运的悲剧性。

⒋文章写到这里,作家与小狗包弟的故事就已经结束了,我们回头来看一下,作家一共写了几个故事?(两个)对照这两个故事,我们可以将楔子部分的问题解决了,请大家将这两个故事的主人公和情节进行一下对比,看看二者有什么异同。

明确:相同点 主人公都是写人与狗之间的故事

不同点 前一个故事写狗的忠诚,后一个故事写人的背弃

通过对比说明了作家自责的必然性和忏悔的必要性。

⒌我们就来看一下在小狗包弟送走后,作家的内心是如何变化的?请同学们阅读一下“尾声”部分,同时思考一下这个问题。

明确:轻松 沉重 自责

①作家为什么会轻松?

明确:包袱解除了,从红卫兵开始上街抄四旧开始,小狗包弟就成了全家人的一个包袱,使他们整日生活在心惊胆战当中,害怕小狗包弟会给他们带来灾难,如今包弟送走了,没有包袱了,自然而然的就轻松了。

②他为什么会沉重?

明确:作家想到了解剖台上的小狗包弟的惨象,进而想到为了自保,自己将相处了七年,有着深厚情谊的包弟牺牲掉,心中便产生了深深的愧疚,这种内心的煎熬使他又背上了沉重的包袱。

③这种包袱使作者不断的自我谴责,请大家找一下,哪句话表明作家的自责的?

明确:“不能保护一条狗……我不能原谅我自己﹗”

⒍我们说时间可以改变一切,可是时间能抚平心灵上的创伤吗?教师范读最后三个自然段,同学思考:

①作家写了时光的流逝,又写了庭院景况的改变,目的是什么?

明确:作家要说的是虽然整整13年过去了,作家所住的庭院也已面目全非,但那种愧疚和自责仍然没有减少一分,反而与日俱增,而且作者认为“这种煎熬不会终结”除非“给自己过去十年的生活作总结,还清心灵上的债”所以作家在76岁高龄,仍然带病书写着心中真诚的忏悔,最后辑成了《随想录》一书。

五、课堂讨论

①对于作家为了自保,而放弃小狗包弟的行为,我们该如何看?

教师总结:同学们有两种意见,一种认为作家的行为是自私的,另一种认为作家的行为可以理解。这两种意见都有道理,持前一种意见的同学,他们的是非观念很强,能够在大是大非面前摆正自己的心态。而后一种同学,他们则多了一份理解,多了一份同情,我们没有亲历“文革”,对“文革”所知甚少,但是在文章的片断当中,我们仍能够看到社会的**,所以我们对于生存在那样的社会当中的身份特殊的作家,也应当给予一定的理解。

②巴金的忏悔有什么意义?

教师总结:在文革结束后的一段时间里,几乎没有人为他们的所作所为承担责任,而巴金作为一个受害者却站出来忏悔,这是需要莫大的勇气和力量的,他的这种忏悔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引起了人们对于“文革”思索,所以作家的忏悔具有唤醒人心的作用。

六、板书设计

小狗包弟

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1904-2005)

成就:文学家、思想家

代表作:爱情三部曲”(《雾》、《雨》、《电》)

“激流三部曲” (《家》、《春》、《秋》

《随想录》

楔子——艺术家与狗的故事―――作用:引起下文、 对比

开端——包弟的来历―――――邻居送的、日本种的、瑞典旧主

发展——七年相处―――――侧面描写、正面描写―――包弟的可爱,善良,通人性、有情义

结局——一朝痛别—————包袱

尾声——真心忏悔 ―――――轻松 沉重 自责

七、作业设计

同学们,读了这篇文章,我们的性灵都受到了震撼。你听说过祖辈过去的事情,或你亲眼目睹过今天发生的事情,你肯定感动过,或气愤过,或思考过,那么从中你发现过什么深刻的东西吗?借鉴本文,把你的感受、你的发现在课后写出来。

第五篇:小狗包弟

小狗包弟》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

1、 阅读文本,理解作者对小狗包弟的感情变化及其原因。

2、品味文本,感悟作者敢讲真话、敢于自责的精神。

【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习惯于把目标叫作“教学目标”。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学习的互动过程,我们更应关注学生的学。因此,我们把目标表述定位为“学习目标”。】

二、学习方法

自主学习(课外搜集关于“文革”的资料,课上自主思考、主动探究、解决问题。)

合作研讨(同学之间、小组之间交流讨论,共同研读文本。)

三、学时安排

1课时

四、学习过程

(一)交流导入

采用交流感染的方法导入新课学习。先让学生结合课前资料的搜集,介绍自己所知道的“文革”,在此基础上,教师再带有感情地补充介绍,帮助学生进入情境:

这场运动堪称“十年浩劫”,多少无辜的人惨遭杀害,多少千年古迹毁于一旦。那是一个非人的疯狂的年代,亲友疏远,人情殆尽。作家秦牧曾这样记述“文革”期间在广州街头的所见:“人们咬着匕首,抬着尸体游行。”“一天早上,当我走回报社的时候,一路看到在树上吊尸的景象。那些尸体,大多是被打破头颅、鲜血迸流的。在一德路到人民中路短短 一段路程中,我竟见到八具这样的尸体。”可见,这是一个多么**的年代,人的生命贱如草芥、一钱不值,人性被扭曲变形,就连无辜的对人忠诚亲近的小狗也难逃一劫。让我们一起走进《小狗包弟》,共同感受那段历史,感受作者巴金对往事的反思与追忆。

(出示“学习目标”)

【由于学生对“文革”这段历史普遍不甚了解,更缺乏切身的感受,这对于深入理解“包弟”经历和作者感情都有一定影响,因此,让学生在课前进行资料搜集整理。这也是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二)整体感知

1、自由地放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作者思想感情变化的线索。

2、小组合作讨论。

(1)小狗包弟有过哪些经历?

(2)随着包弟经历的发展,“我”的思想感情有什么变化?

讨论交流后,请小组代表发言,教师总结明确:

包弟的经历 “我”的感情

被转送给“我” 高兴

与“我们”亲密相处 快乐

被追杀 忧虑

被解剖 歉疚

(三)主体研读

1、教师导学。

对于一篇文章,在整体感知后,重要的是对其精彩部分进行研读,这样才能对文章所表达的深刻内涵有更深入的体会。

请学生找出(转载自第一范文网http://,请保留此标记。)自己在阅读中感触最深的一两处文字做圈点批注,给大家谈谈自己的感受,有感情地朗读。

2、自主研读。

3、探讨交流。

【鼓励学生推荐自己喜欢的文段,谈出自己个性化的理解,培养自主探究能力和精神。并在此过程中,注意做好朗读评点,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进行揣摩,深入研读文本而把握思想。】

示例:

(1)以前看见包弟作揖,我就想笑,这些天我在机关学习后回家,包弟向我作揖讨东西吃,我却暗暗流泪。

(一“笑”一“流泪”,前后形成鲜明对比,更加体现了作者内心的痛苦。朗读时,要体现出无助、痛苦的情感。)

(2)即使在“说谎成风”的时期,人对自己也不会讲假话,何况在今天,我不怕大家嘲笑,我要说:我怀念包弟,我想向它表示歉意。

(作者于质朴简洁的语言中,道出了自己的真情,毫无保留,毫无掩饰。这体现了他勇于解剖自己、敢于讲出真话的精神。朗读时,“不怕”一词要重读,要表现出坚决、无畏的态度;“表示歉意”要读出深深自责的情感。)

„„

(四)引导探究

提出问题,组织研讨,感悟作者敢于讲真话抒真情的精神,理解文章主旨。

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教师参与讨论。

1、你认为巴金是怎样的一个人?

2、作者为什么要以一条小狗来反映“文革”的现实?

各小组选派代表发言,教师总结:

“文革”中,巴金也是受害者之一,“文革”结束后,他勇于反省,对包弟表示深深的歉意和忏悔。他严于解剖自己,敢于讲真话,为人真诚正直,是一个值得人们敬佩的人。

以一条小狗来反映社会现实,这样写一来是提醒我们,小狗虽小,却也是一条生命,善良的生命应该获得生存权。第二,写一条小狗的遭遇,反映连一条狗都不能逃过劫难,更能体现“文革”时代任何生命都不能免受侵害的现实。这也体现出了“以小见大”的写作特点。另外,包弟的遭遇和作者的那一段历史是分不开的,写包弟也是为了表现自己的心灵历程。

(五)随机拓展

1、学生提出值得探讨的问题,全班讨论。

【让学生自主质疑,再提出来全班讨论,培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2、 布置课外阅读巴金《随想录》。

【扩大阅读量,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巴金的思想。】

(六)及时反思

1、请同学们谈谈学了这节课后自己有什么收获。

【通过反思,使学生巩固对本节课的认识,也能培养学生积极反思总结的良好学习习惯。】

2、教师小结。(略)

您可以访问第一范文网()查看更多与本文《小狗包弟教学设计》相关的文章。

《小狗包弟》教学设计 湖北省黄冈中学 梁龙江

一、作家与作品(幻灯片2)

寒夜中,斗志激扬追觅繁星,誓除黑雾急呼雨电

憩园里,闲情难有再擎爝火,彰显大家光照春秋

(齐读对联)这是一副纪念一位中国文人的挽联。这副挽联,不仅概括了他一生的追求,还融入了这位文人一生中8部代表作品。这位中国文人是?(幻灯片2)(几部代表作品)(幻灯片3)

虽然早被认为是21世纪不多的几位文学大师之一,但巴金从来不认为自己为文学而文学,甚至从不以文学家、作家自居。他认为自己的写作就是为了说心里话,发出内心的呐喊。

被誉为中国当代散文“里程碑”的《随想录》便是巴金直面“文革”灾难,正视人格扭曲,再现历史真实,说真话,表真心的典范之作。今天,我们一起来拜读《随想录》中的名篇《小狗包弟》,品味他被誉为“20世纪中国的良心”的个中真意。(幻灯片4)

二、整体感知

抒情写意是散文最为显著的特点之一,也是一篇散文的核心和灵魂。(幻灯片5)

那么,巴金老人在这篇文章中表达了他对小狗包弟怎样的情感呢?(齐读文中凝练集中地表现了作者巴金对小狗情感的句子)(幻灯片5:答案)

“我不怕大家嘲笑,我要说:我怀念包弟,我想向它表示歉意。”

三、课文分析

1.如此看来,对于巴金,包弟不是一条普通的小狗。(幻灯片6)2-6自然段集中描写了包弟的一些经历,请你根据这些经历的叙述,说说包弟是一只怎样的小狗。

1)对陌生人吠,一声叫唤就跑开;

2)作揖讨糖果吃;

3)日本朋友对它很感兴趣,拍摄它的镜头;

4)由起女士非常喜欢包弟;

5)萧珊喜欢包弟,讨骨头喂它。

6)每天在门口等候我们出来。

特点概括:

可爱、聪明、善解人意、有情有义。(幻灯片7)

2.对于这样一只可爱、聪明、善解人意、有情有义,而一家人都很喜欢的小狗,巴金最后是如何处理的?(幻灯片7)你怎样看待巴金把包弟送上解剖台这一行为?

因为文革抄“四旧”:一则养狗可能会被当做是小资情调;二则这只小狗的来历非同寻常,甚至可能被定为“里通外国”的罪名:为了保全全家人,不得不把包弟送上解剖台。故而巴金做出这样的选择,实在是出于无奈。(文革是包弟走上死路的根本原因)(幻灯片7)

★文革简要回顾

包弟如此聪明伶俐、有情有义,却因为“文革”失去了生命。小狗的结局尚且如此悲惨,生活在“文革”时期的人的命运又如何呢?“文革”到底是何等的洪水猛兽呢?(刘少奇、彭德怀“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老舍、9TH老工商业者)(幻灯片8-10)

(在“怀疑一切”“打倒一切”的盲从的所谓的革命浪潮声里,他们被打为“走资派”“反动派”)那么巴金呢?(幻灯片11)

巴金在十年浩劫中的大致经历:

放弃包弟并没有换得保全一家人,1968年8月,巴金被关进牛棚改造,随后经受了大字报、挂牌游街等形式的批斗。

1970年,到农村改造,掏大粪、喂猪、背稻草、种地„„

1972年,妻子萧珊在饱受精神折磨后患上癌症,病逝。

巴金的儿子在劳动改造的过程中也饱受精神和肉体上的折磨,性格变得内向抑郁,疾病缠身。此时,巴金69岁。

巴金曾在《病中》一文写道:“当姚文元拿着棒子的时候,我给关在牛棚里除了唯唯诺诺之外,敢于做过什么事情?十年间我不过是一条含着眼泪等人宰割的牛。”

小结:(幻灯片12)社会是病态的社会,政治是高压的政治,人性是扭曲的人性。十年文革,十年浩劫,给多少人留下了累累不可弥合的精神创伤。即使一条小狗,也可能摆脱不了“文革”无情的迫害,比如包弟,比如艺术家邻居的小狗。

3.历史的战车,带走了包弟。对于巴金,包弟的离去已经不可挽回,唯有对小狗包弟无尽的怀念和深深的歉意(幻灯片12)。哪些段落是集中描写巴金对包弟的怀念与歉意?(10-13) 大声朗读该部分,找出你认为最能反映巴金内心感受的句子,并作简要分析。(幻灯片13)

不能保护一条小狗,我感到羞耻;为了想保全自己,我把包弟送到解剖桌上,我瞧不起自己,我不能原谅自己。(自责)

我自己终于也变成了包弟,没有死在解剖桌上,倒是我的幸运„„(悔恨)

满园的创伤使我的心仿佛又给放在油锅里熬煎。(李清照《武陵春》句“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13年5个月之后,面对眼前的一切,想念着深爱的妻子萧珊,回想起萧珊在如茵的草地上逗包弟玩的情景,心里的无限悲戚之情油然而生。典型的触景生情、情景交融)

这样的熬煎是不会有终结的,除非我给自己过去十年的苦难生活作了总结,还清了心灵上的债„„

以上句子都可见巴金内心之沉痛,歉意之深。

四、深入探究(幻灯片14)

4.“文革”是杀死小狗真正的罪魁祸首,巴金当时的选择实属迫不得已。然而,这位世纪老人却主动地背上了这个精神上的包袱,对一只小狗欠下了一笔十三年零五个月的心灵债。从巴金的歉疚和忏悔中,我们看到了巴金怎样的品质?结合当时的背景,你认为巴金的歉疚和忏悔对后世有着怎样的现实意义?(讨论交流2分钟,发表自己的看法)

有人说他懦弱,他本可以活得更畅快些。可他却主动背上了精神包袱。有人说这正是他人性的闪光点。巴金的忏悔让我们看到了他自我反省的勇气和气度,对良知的坚守(对失去良知的悔恨,就是对坚守良知的呼唤),对责任的担当,对人性真善美回归的呼唤。(幻灯片15)

A.巴金对小狗包弟的歉疚与忏悔,不仅体现出他的善良和人道主义精神,更是对“文革”这场惊心动魄的大骗局的揭露,进而警醒后世不要重演这样的灾难。巴金认为,他具有这样的责任。而这,或许正是他被誉为“20世纪中国的良心”的重要原因。(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

B.姑不论“文革”的动机是好是坏,单看“文革”的过程,残酷而又多么荒唐,可是竟然有那么多人盲从荒唐,足见当时许多人中了这种荒唐愚昧思想的流毒。故而,破除思想的禁锢极为重要。这充分体现出巴金的反省包容了对历史和未来的更大的忧虑。

五、拓展延伸

(补充材料:勃兰特的一跪)

(幻灯片16)无独有偶,1970年12月7日,曾经的反对德国纳粹的英勇斗士、时任德国总理的勃兰特在波兰首都华沙犹太人死难者纪念碑不由自主地下跪,这在当时被誉为“欧洲约一千年来最强烈的谢罪表现”。 这一跪,代表一个国家和民族深深的忏悔,它的份量重如泰山。

这一跪,淡化了饱受纳粹蹂躏的波兰人民沉积在心底的愤怒,他们为勃兰特的举动感动得热泪盈眶,为德国重返欧洲,赢得尊重,回归正常的发展道路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国度不同,时代不同,对象不同,但他们的歉疚与忏悔,殊途同归)

六、突破难点

纵观全文,写小狗包弟的遭遇,实际上是从侧面表现“文革”荒唐与残酷,以小见大,引发后人反思历史。作者却在第1自然段写到艺术家和他邻居家的小狗。这个段落可以或缺?这样安排有何作用?

思路章法:以此引出包弟的故事,起铺垫的作用。

表现手法:对比(幻灯片17)——横向上,在艺术家遭到迫害之时,邻居的小狗与认识艺术家的人形成对比,突出狗的有情有义,人的冷漠无情,社会的残酷——暗示巴金不得已放弃包弟的原因;纵向上,小狗知恩图报,艺术家对小狗的深情永远没有改变;包弟对巴金有情有义,巴金固然钟爱包弟,最终放弃了它,比较中加深了巴金对包弟的怀念与歉疚。

思想内容:与巴金和包弟的故事形成对照,说明人尤其是知识分子在,甚至是一条狗,在文革中遭到迫害数见不鲜,具有普遍性。狗的忠诚,人的背弃,折射出文革时期,人不如狗,人性扭曲的事实,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七、课文小结

有人说:“眼因流多泪水而愈益清明,心因饱经忧患而愈益温厚。”巴金老人正是因为他承受的磨难才能清醒地看待社会,才能真诚地面对自己,才能坦荡地走完一生。

一个世纪的生命长河,淌过崇山,流过峻岭,穿过峡谷,在2005年10月17日19时零6分这一刻停留了。然而,熔铸在他作品中的仁爱与忠诚、正义与自律,以及他的人道主义将永远闪耀着生命的光辉。最后,让我们一起大声朗读《感动中国2003巴金颁奖词》来结束这堂课吧。(幻灯片18)

穿越一个世纪,见证沧桑百年,刻画历史巨变,一个生命竟如此厚重。他在字里行间燃烧的激情,点亮多少人灵魂的灯塔;他在人生中真诚地行走,叩响多少人心灵的大门。他贯穿于文字和生命中的热情、忧患、良知,将在文学史册中永远闪耀着璀璨的光辉。

——感动中国2003颁奖词

板书设计: 文革

艺术家与狗:有情有义────────────────────被打后拒食而死

(横向对比)

纵向对比 狗的忠诚、人的背弃 政治高压、人人自危

聪明可爱 文革 勇于反省

巴金与包弟:善解人意 讨人喜欢────────送上解剖台 怀念、歉意 坚守良知

有情有义 甘当责任

上一篇:协会月度工作总结下一篇:新个人所得税案例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