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活动“能干的小狗”

2024-04-15

教学反思活动“能干的小狗”(通用14篇)

篇1:教学反思活动“能干的小狗”

教学反思活动“能干的小狗”

教学反思活动“能干的小狗”

十一月十一日,我组织了一节小班体育活动,活动的名称是“能干的小狗”。我根据小班幼儿喜欢爬这一兴趣爱好,结合《纲要》及幼儿的年龄特点,设计了三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是练习向指定方向爬,第二个环节是变速爬,第三个环节是游戏运骨头。活动中幼儿的积极性很高,教学效果好。现把其中的利弊总结出来,与大家共勉。优点是:

根据幼儿的兴趣爱好,年龄特点,结合《纲要》设计活动,是此活动成功的基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就成功了一半。本次活动的主要目标就是练习爬。爬是一种手膝着地交替有节奏的运动,它不仅可以增强幼儿四肢肌肉的力量,还可以促进幼儿大脑两半球的健康发展。而爬又是幼儿体育活动中六个基本动作之一。我班的孩子特别喜欢在地上爬,他们常在地上爬着学狗叫,学狗打滚,学狗嬉戏。因此我根据幼儿的这一兴趣爱好,结合《纲要》设计了次活动。为活动的成功奠定了基础。目标的设置体现了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符合孩子的“最近发展区”。

我们都知道孩子基本上是先学会爬,才学会走,所以爬对幼儿来说并不难。如果说单纯的练习爬,活动就会显得简单枯燥无味。所以我在幼儿会爬的基础上设计了向指定方向爬和变速爬,即依次爬去向小青蛙,小猫,小白兔问好和听老师的鼓声摇得快就爬得快,摇得慢就爬得慢,鼓声停就原地不动。这样既增加了游戏的生动性和趣味性,又完成了教学目标,并且符合孩子的“最近发展区”。

教师以合作者、引导者的角色亲自参与游戏,更激发了幼儿玩游戏的积极性。新课程强调新型的师生关系是:教学中教师是孩子学习的指导者、合作者、参与者。在本次活动中,教师始终以狗妈妈的角色出现,带领狗宝宝爬去向小动物们问好,为狗宝宝表演小狗操,让狗宝宝和妈妈一起运骨头回家。教师都亲自参与了游戏,以教师热爱游戏的激情感染幼儿,孩子们的兴趣很高,教学效果好。清楚的讲解,完整的示范是游戏井然有序进行的保障。

体育游戏是以游戏为活动形式,以身体练习为内容,以增强体质,陶冶情操为目的,按一定规则进行的。它要求游戏者制约自己的行动,遵守游戏的规则,便于别人正确客观地评价。这就要求老师用清楚的语言讲清游戏的规则及玩法,小班的孩子年龄小,理解能力差,还需要完整的示范,才会使幼儿玩游戏时井然有序、顺利地进行。活动强度适中,安排合理。

小班的孩子易疲劳。在游戏的中间环节,教师安排小狗欣赏妈妈表演小狗操,和妈妈做一遍小狗操,让孩子适当休息,即调整了活动的强度,又为下一个环节做了铺垫。此安排比较合理,幼儿活动的强度密度适当。不足的地方:

一.由于天气差,本次活动只能在教室里进行,场地有点窄,游戏运骨头的这一环节就显得有点挤,有点乱。

二.教学途中突然停电,欣赏狗妈妈表演小狗操这一环节,教师只能边念边表演,相比听音乐表演在艺术上要逊色一些,感染力也要差一些,教师也显得累一些。

总之,通过对这个活动的反思,使我发现了自己在教学中的优点和缺点,并以此告诫自己,在以后的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在以后的教学中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反思,不断地积累,使自己的教学更新颖,更富有特色和魅力,向专家型教师靠拢。

篇2:教学反思活动“能干的小狗”

幼儿园大班健康活动《能干的小脚丫》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我更加感受到孩子更能接受老师说的话,家长很肯定我们的教育工作,有个家长告诉我孩子不仅仅知道保护自己的脚丫,还告诉妈妈以后不要穿高跟鞋,对脚丫不好。家园配合默契,宝宝才能更健康茁壮成长。

午餐后,幼儿在操场上散步,一起玩“小脚丫走直线”的游戏,幼儿对脚丫头尾相接走直线的动作很感兴趣,有的幼儿还提出:脚丫还有很多本领呢,有的说:脚丫会夹报纸、有的说脚丫会跳绳、有的说脚丫天冷时会长冻疮......幼儿的问与答妙趣横生,她们提议说要取找一找有关脚丫的奥秘,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开展了“有趣的小脚丫”系列活动。游戏中,孩子们围绕着小脚的本领,自己分组,有的踢球、有的跳栏、跳圈、跳纸棒,还有的用腿用脚夹沙袋走和跳,玩得很开心。在讨论中孩子们还想出了很多创意,比如,脚可以夹沙袋也可以夹小纸棒、夹球,还可以跳球,还能跑着“飞”过跳栏,用小脚踢小纸棒玩,就象踢带绳子的毽子一样,小脚还可以玩两人一起穿大鞋的游戏等。

篇3:《小狗包弟》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我紧紧抓住作者的写作思路,深入理解课文的价值在于作者的深刻反省、自我拷问的精神境界。讲透对比的表现手法和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思路上引导学生按照故事情节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的结构形式展开,把握课文内容。让学生明白课文通过艺术家的狗和小狗包弟的遭遇对比,懂得了巴金的狗悲哀在于心灵,是一种精神上的折磨,而且构成“群像”效果,此事当时是普遍可见的,深化了文章主题。在教学中我尊重学生的阅读规律,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和感受。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设置两个问题,你读懂了什么?你有什么疑惑?这两个问题不仅可以统摄课堂,也符合学生的阅读规律,更能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能读懂的内容让学生交流,补充,略讲;有疑惑的内容是学生难以理解的地方,精讲。进行小组合作探究,每六个人一组。采用讨论法,将学生自己的质疑拿出来供大家探讨,有利于激发其思考探求的欲望,探求所得容易成为学生的独特体验和感受。例如,有的学生提出艺术家和狗的故事似乎和这篇文章内容不一致,故事可否舍去的疑惑,有的提出要反映文革现实为什么只写一只小狗,意义何在的疑问等,通过展开合作探究解决了学生的问题,进而让学生了解对比写作手法和以小见大手法在文中的应用。品味语言,也是课堂的亮点。让学生读懂文章写了什么内容,固然重要,让学生学习作者是怎样用语言把这些内容表达出来的,可能更重要,这两者结合起来当是我们语文教学达到的另一种境界。教学中我把品味语言作为理解探讨文章的主要手段。如学习第一段文字时,重点品味了艺术家“满身是血和泥土”地被“专政队拖着他游街示众”的情景和小狗亲近艺术家的细节描写,不仅准确叙述事件的情景,而且小狗依恋艺术家的情态,作者深藏着悲愤交织的情感得到体现,生动形象的写出狗对艺术家的亲热与人世间的冷漠形成对比。让学生懂得细节描写的妙处,进而感受巴金解剖人性冷漠的弱点,体会“文革”的罪恶。我尊重和关注每一位学生,一言一行,举手投足之间尽显个人魅力。教学氛围宽松、和谐,课堂调控能力较好,学生学习积极性高,基本达成教学目的。

现在的学生个性比较自由,视野广阔,思维敏捷,而且有些学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课堂上,往往会提出一些敏感的问题。教师应该实事求是地处理学生提出的问题,既不能不懂装懂,胡编滥造以蒙蔽学生,也不应压抑学生的积极性和求知欲。这时,我们教师应该机智处理问题,可以将个别学生的问题留给全体学生思考和讨论,也可以个别解决问题。这样,既能让师生之间进行情感沟通,又能使学生们的思维得到激发和碰撞。我在讲文章背景时,有位同学质疑:造成文化大革命这非人的社会到底是谁的错,是“四人帮”或是哪个伟大人物?面对这样政治性比较敏感的问题,我当时真的有点措手不及,想避开吗,这又压抑学生的个性和求知欲。略加思索后,我先把问题留给学生讨论,然后我机智地联系课文内容,问学生《小狗包弟》中艺术家的狗和小狗包弟的悲惨命运是谁的过错?同学们罗列了很多,专政队、作者、造反派、旁观者……最后我略提示,如果那时人人都有怜悯之心,都充满着爱,那么艺术家的狗和小狗包弟会有那样悲惨的命运吗?同学们纷纷摇头。如果文化大革命那年代人人有责任心,都充满着爱心,还会出现那毁灭人性的灾难吗?这时同学们一片释然,不再纠结于谁的对与错的问题了。

篇4:教学反思活动“能干的小狗”

活动目标:

1、学习转道爬行动作。

2、练习听信号向指定方向爬行及变速爬行

3、增进幼儿的方向感及身体的协调性。

4、培养幼儿边玩边记录的学习技能,并能够用自己简短、流利的语言表达自己记录的意思。

5、培养幼儿与他人友好合作的意识,能与其他幼儿共同游戏,乐意与他人交流、分享不同的玩法。

活动准备:

1、蚂蚁头饰若干(每个幼儿一个),录音,磁带,铃鼓一个,纸箱四个。

2、场地布置:大草坪一块(长7米宽6米),上放有许多皮球,草坪旁有四个纸箱,3米长的垫子4块摆成转道形。

活动过程:

一、准备活动

(一)“今天有许多的客人老师来看我们小一班的小朋友上课,我们给客人老师打声招呼吧,怎么说呢?”(客人老师好!)

(二)出示蚂蚁头饰:这是什么呀?今天我扮蚂蚁妈妈,你们扮蚂蚁宝宝。“蚂蚁宝宝!”“唉!”我带你们到草地上玩游戏,我看我的宝宝谁最聪明,最能干好吗?我们开着车子走吧。

(三)放《洋娃娃和小熊跳舞》的音乐带领幼儿做走、跑、跳动作,活动身体的各个部分

二、基本部分

(一)学习带球求转道爬行。

1、“草地到了,你们看这草地上有什么呀?”(皮球)“我们能玩游戏吗?”“那我们把皮球收到四周的箱子里吧。怎么收呢?仔细看妈妈是怎么收的。”

2、老师示范讲解带球转道爬行。手膝着地向前爬行,球贴前胸,用身体带动前进。

3、幼儿练习带球转道爬行,教师指导。

(二)组织幼儿练习向指定方向爬行及变速爬行。

皮球收完了,我们来玩游戏吧。妈妈让你们爬到哪边,你们就爬到哪边好吗?

“真棒!”“你们看我这是什么?”(铃鼓)“我的铃鼓摇得快,你们就爬得快,摇得慢,你们就爬得慢,没摇你们就原地不动,好吗?”

三、放松活动

“蚂蚁宝宝真聪明。”现在妈妈给你们表演蚂蚁操,你们认真看,一会儿妈妈带你们做一遍。"

教学反思:

这是小班的一节体育课,我们就想从体育活动的实施原则角度来说说这次活动。

1、关注幼儿的年龄特点。小班幼儿在练习“手膝着地向前爬、往后爬”这一动作时枯燥且无趣味,那么如何根据小班幼儿体育活动的特点,采取正确的方法,培养幼儿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有效地开展体育教学呢?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设计了“拟人化”的“小蚂蚁运粮”教学情境,构思了有趣的游戏情节,蚂蚁宝宝跟着蚂蚁妈 妈出门玩、在草丛里发现了粮食,以及把粮食运回家的路上遇到的种种困难,如:遇到打雷下雨的天气、遇到大甲虫等一系列紧张有趣情节的故事设计。将动作练习融入到情境教学中,在趣味的情境中,“蚂蚁宝宝”时而兴奋、时而紧张、时而又欢呼雀跃,积极愉快地完成了一系列的运动锻炼要求。“蚂蚁宝宝”们无论是跟妈 妈学本领,还是自己练习,再到“实战”热情都很高,始终都在愉悦的氛围里进行身体锻炼,获得了爬行能力的发展。不仅如此,孩子们针对老师运粮食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难题进行自我探索和尝试,找出过小桥下坡时不让粮食掉下来的方法,充分表现出孩子的主体性。本活动中很好地遵循了主体性原则。

2、贴近幼儿的“最近发展区”。活动目标的制定、内容的选择都考虑略高于小班幼儿的爬行水平,教师借助小蚂蚁运粮食的情节,生动的角色扮演有效地将整个活动的不同游戏情节串连起来。教学过程循序渐进、层层深入。活动的基本部分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蚂蚁宝宝”跟着“妈 妈”练习抬头爬的本领,为后来“蚂蚁宝宝”在运粮食过程中不让粮食从筐里掉下来做好铺垫。第二部分,“蚂蚁宝宝”肚子饿了,跟着“妈 妈”到草丛里找食物吃,鱼贯式地跟着“妈 妈”在平地上爬行,遇到了“打雷下雨”情节促使“蚂蚁宝宝”要快速爬行,遇到了大甲虫情节促使“蚂蚁宝宝”要往后退着爬,为后面运粮食过小桥下坡退着往后爬做好铺垫。第三部分,“蚂蚁宝宝”运粮食“回家”要“走小路”“过小桥”,过小桥下坡时粮食会从身后的筐里掉下来,“蚂蚁妈 妈”积极鼓励“蚂蚁宝宝”针对遇到的难题进行自我探索和尝试,想出过小桥下坡时不让粮食从筐里掉下来的好方法,可以退着往后爬或者侧着身体爬下来。每一部分都提出不同动作要求并以不同的游戏情境来完成任务,这样既避免了重复练习动作的枯燥乏味,同时又使活动的难度层层递进,恰切地寻找到孩子爬行能力的“最近发展区”,促进幼儿爬行能力的发展。这很好地体现了体育活动的发展性原则。

3、多元教育价值的有机整合。孩子年龄越小,他们的运动技能差异会越大,能力较弱的幼儿会在体育活动中表现出胆怯,不敢尝试。在整个活动中,教师不仅关注运动技能的提高,还重视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提高和意志品质的培养,整合了知情意行多方面的发展。并关注幼儿的能力差异,在活动开展过程中,进行个别具体的指导。不仅如此,我们可以看到,教师要求孩子把粮食运回家后,要分色存放,这里也自然渗透了科学领域的颜色分类的目标。另外,教师每教授幼儿一个动作要领,都自编了一个短小的儿歌,朗朗上口,易于记忆,帮助幼儿记牢动作要领,是最好的幼儿行动的“伴奏”。因而,这个活动还体现着体育活动的整合性原则。

小班体育活动教案《能干的小蚂蚁》含反思这篇文章共6616字。

相关文章

《小班教案《拍篮球》》:小班教案《拍篮球》适用于小班的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在活动中渗透小班数学教育内容,发展幼儿一一对应、点数、比多少的能力,开展系列拍篮球活动,使幼儿喜欢拍篮球,提高拍篮球的技能,快来看看幼儿园小班《拍篮球》教案吧。

篇5:教学反思活动“能干的小狗”

幼儿园中班主题教案:

自己做真能干

主题活动:

自己做,真能干

主题思路:

中班的孩子,对事情的好奇心越来越强了,而且,他们现在已经有了一些自己的想法,遇到事情以后相对比以前依赖性小了很多。自己知道开动脑筋,积极想办法,处理好问题。例如:当他们看到班里有纠纷的事情,有的孩子就能出来解决。他们会说:“男孩子应该让着女孩”“小朋友应该互相帮助”……并且,孩子们的动手操作能力也增强了,他们喜欢用自己的小手去打扮生活,去解决困难。

环境创设:

1、教师与幼儿和睦相处,相互关心,启迪幼儿与同伴间友好相处。

2、在各区角投放相关的材料。如:数字卡,实物卡,手偶或头饰,纸团粘贴等。

3、开展“摸箱”和图形拼搭活动,巩固幼儿对数形的认识。

家园共育:

1、平时与幼儿交谈时,注意结合生活中的失利,引导幼儿理解数的实际意义。如:家里几口人?早上乘坐几路公共汽车?

2、放手让幼儿自己做力所能及的事,如:穿脱衣服、整理物品等。

3、带领幼儿外出观察各种建筑物,帮助其学习在特殊情况下使用求助电话119、120、110。

预设目标:

1、尝试描画自己的手,体验其中的乐趣。

2、大胆想象并画出小手能做的事。

3、知道摩擦能产生静电的现象。

4、乐意动手操作,爱做科学小实验。能较细心、耐心地进行操作。

5、在熟悉歌曲的基础上,创编出小弟弟早起劳动和“亚克西”的动作。

6、学习遵守游戏规则,练习与同伴合作的能力。

7、学习将物体按不同用途(吃的、穿的、用的)分类。

8、遇到危险或急事时会拨打急用电话,形成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

9、能用普通话清楚、有节奏的朗诵儿歌。

10、能用脚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11、通过交谈,明白自己的事要自己做。

12、利用塑料袋制作各种物品,提高动手能力。

13、学习比较三个物体的长短,并会用相应的词汇描述。

14、学习用小棍赶球行进,尝试探索用不同的器械赶球的方法。

15、了解秋天的主要特征

主要活动:

健康领域:求助电话

洗手绢

冲浪

我会赶小猪

语言领域:我的小手真能干

自己的事自己做

落叶

手指歌

击鼓传花

社会领域:我俩不一样

求助电话

洗手绢

科学领域:会跳舞的小纸屑

我会分

气垫战车

比比谁的长

魔法铁丝

艺术领域:我的小手真能干

小弟弟早早起

奇妙的塑料袋

教学反思:

幼儿的兴趣非常浓,能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但在幼儿讨论的这个阶段,我应该创设情景,让幼儿体验。我会多看看多学学,让以后的教学活动能够更好。

篇6:教学反思活动“能干的小狗”

爬的动作,是一种手脚协调地、交替地、有节奏的运动,这种活动不仅有利幼儿身体两侧肌肉健康发展,还有利于促进幼儿大脑两个半球的发展,并且幼儿很喜欢在地面上爬动,在这一次的体育教研活动中,我根据小班孩子的年龄特点,设计组织了这堂《能干的小蚂蚁》活动。每一次的活动对组织者来说都是一次学习提升的过程,通过这次活动我收获颇多:

一、为了激发幼儿幼儿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设计教案时我首先想到的是让本次活动充分体现出愉快、轻松的特点,避免幼儿在练习“跪爬、手足爬”这些动作时感到枯燥无趣味,使孩子真正的在玩中学习。我设计了“拟人化”的“能干的小蚂蚁”教学情境,构思了有趣的游戏情节,即蚂蚁宝宝跟着蚂蚁妈妈锻炼身体、蚂蚁宝宝在草丛里玩游戏以及蚂蚁宝宝上山寻宝在路上遇到的种种困难等一系列紧张有趣情节的故事设计。将动作练习融入到趣味的情境中,“蚂蚁宝宝”时而兴奋、时而紧张、时而又欢呼雀跃,积极愉快地完成了一系列的运动锻炼要求。“蚂蚁宝宝”们跟妈妈锻炼身体,分别做了头部、腰部、腿部、脚部等处的动作,很好的进行了活动前的热身运动。在草丛里游戏为活动的主要部分之一,在这个环节中幼儿重点练习了跪爬和手足爬两种基本的爬行动作,这两种爬行动作幼儿有一定的基础,大家都能够掌握动作要领。接下来“上山寻宝”的游戏情境充分调动起幼儿的激情,幼儿置身于游戏情境之中能够根据指令上山采用“手足爬”的动作,下山采用“跪爬”的动作,练习转道和绕过障碍爬行。巩固了之前练习的爬行动作,并增加了转道和绕障碍的难度。最后放松环节中,幼儿坐在“草地上”听着音乐,喝着从山上寻来的宝贝“矿泉水”,使得活动更加的生活化,没有生硬的上课的痕迹。

篇7:教学反思活动“能干的小狗”

培养小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 是当今社会对儿童终生发展的要求, 是小学推行素质教育的关键。它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责任感、自信心以及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 为其将来步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基。七八岁是生活自理能力发展的关键期, 而会生活、能自理又是学习和创造的基础和前提。

一名教师, 除了要帮助一年级学生尽快适应学校生活以外, 还要培养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在综合实践课程中, 运用科学的教育方法, 适当开展一些有助于培养学生自理能力的活动, 对培养一年级小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是一种有效的途径。

一正面引导, 树立自理意识

小学生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不仅指单纯地培养小学生如何生活, 它涉及各个领域、各个层面, 应该把它纳入学生的学习、生活的这个整体中去思考。进入小学以前, 学生与家长相处的时间较长, 很多观念、思维方式受家长影响较多。他们与长辈生活在一起, 大多数时候是六个大人照看一个小孩, “隔代亲”的现象较为严重。多数家长从来都不让孩子沾一点家务, 甚至最基本的洗脸、穿衣等事情都有长辈们代劳, 带孩子往往重养轻教。这些小事对家长来说是举手之劳, 对孩子来说却是失去了一次又一次生活自理能力的锻炼机会。进入小学后, 学生与老师生活的时间增加, 学生接受学校教育的时间、内容增加, 这种量的变化, 不是学校教育取代家庭教育, 而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的延伸。从孩子第一天进入小学, 老师就要告诉孩子们:“你们现在不是小孩子了, 是一名小学生了。”开学第一次实践活动课就可以以“我是小学生了”为主题开展系列活动, 如“我要自己写作业”“我想自己做值日”“我能自己洗袜子”等。我们的老师, 有责任在小学一年级就教会孩子树立自理才能自立的观念, 鼓励他们从小事做起。在老师的正面引导下, 孩子就会在思想上树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认识, 并开始尝试在自理能力的培养上作出努力。

“一个会生活的人才会工作”, 如果从一年级起, 我们的老师就开始把培养生活自理能力的意识教给孩子, 为他们终生发展提供必要的生活技能, 必能激发他们终生爱生活的愿望, 引导他们正确树立人类共享的普遍价值观, 养成终生对生活负责任的态度, 并具有基本的实践能力, 从而具备规划人生的能力, 切实奠定学会生存的价值支柱。

二遵循年龄特点, 教给方法

在生活中自理, 在自理中生活, 培养小学生在生活中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使小学生获得如何生活、如何自理的方法, 这是小学素质教育的一个亮点, 它克服了小学生在家中“饭来张口, 衣来伸手”的弊病。事实上, 综合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自理能力的活动, 必须遵循科学培养小学生生活自理能力的原则, 并且针对不同年龄的学生, 提出不同的要求。

开学之初, 面对一年级学生, 教师感到最棘手的问题是学生年龄小, 不知道如何安排自己的生活, 管理方面如同丝麻, 理不清头绪。虽然在老师的引导下有了一定的自理意识, 但没有掌握方法, 想做也做不好。没学过系鞋带, 就谈不上自己系鞋带;没有人教过他整理书包, 就不可能把书包整理整齐……这个时候, 教师可以开展“学一学”系列综合实践活动, 让孩子切实学到一些提高自理能力的方法。教师可以设计好专题生活讲座, 把课堂教学的教学方法嫁接到生活知识的学习活动中, 例如孩子们每天要自己完成洗脸、刷牙、穿衣服等小事, 创造轻松、愉快的生活教学情景, 让小学生用科学的方法去探索生活, 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从而掌握一定的生活自理方法。例如, 可以设计“大扫除中的小能手”“这样扫地最干净”“拖地小窍门”等实践活动, 一边交流经验, 一边分小组进行比赛。这样的设计, 既解决了学生怕脏怕累的问题, 又增强了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 一举两得。再如, 年龄小的同学课后不愿意自己一个人写作业, 教师可以采用“结对子”的形式, 让几位同学一起学习, 这样的设计既减少了学生完不成作业的问题, 又培养了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精神, 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又可以让学生在互帮互助中慢慢养成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

俗话说得好, “授之以鱼, 不如授之以渔”。这样的实践课, 教师不仅教给了小学生们一些关于生活自理的方法, 更能指导小学生自觉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在活动中进一步掌握更多的生活自理的方法。

三组织丰富活动, 激发兴趣

生活技能的形成, 必须有一个不断反复的过程。一年级的学生, 即使有了一定的自理意识, 从父母的包办替代中走出了第一步, 但如果不加以巩固, 必然会重新回到父母长辈的呵护下。教师要经常督促、检查、提醒学生, 同时组织丰富有趣的综合实践活动, 使学生良好的习惯得到不断的强化, 逐步使生活的自理形成自觉的行为。例如开展小学生生活技能竞赛活动, 开阔小学生的眼界, 让学生在活动中丰富自己, 如“小能人比武会”“系红领巾、系鞋带比赛”……各种竞赛不仅让一年级的小学生展示了自己的本领, 更激发了孩子们的好胜心, 于竞争之中促自理;又如“自理小明星评比活动”, 让每位学生在评比中完善自己、提高自己;还可以引导小学生开展社会实践竞赛活动, 让学生把自己在学校学习中获得的生活知识应用于实践, 例如“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劳动最光荣”“今天我当家”“做爸妈的好帮手”等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让孩子们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培养生活自理能力。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是需要经过长期的学习和磨炼而获得的。因此, 学校的生活自理能力培养教育要创设适宜的情境, 巧妙地安排和组织, 才能达到培养和磨炼学生生活自理能力的效果。

偶尔我们会听到这样的新闻:一个研究生从小到大除了学习竟从未做过家务, 不知道饭怎么煮, 衣服怎么洗;一次, 面对烧好的蛋, 竟不知该如何去壳吃, 拿在手里无从下手。什么时候, 我们的教育现状变得如此令人担忧?孩子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 需要学校与家长的密切配合, 让在学校学到的知识和能力在家庭生活中得到延续, 因为家才是孩子施展才能的最好阵地。只有家长明白了这个道理, 才能让孩子的自理能力得到巩固和提升。也正是如此, 作为教师, 更应该感到任重而道远, 在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上做出不懈的努力和坚持。

我国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在《自立歌》中就倡导:滴自己的汗, 吃自己的饭, 自己的事情自己干, 靠人靠天靠祖宗, 不算真好汉!生活自理能力是人最基本的素质, 是人生的基础, 是人之所以为人、人之所以能在世界上立足的基础。于是我们更有理由相信, 在综合实践课程中, 教师有意识地教会孩子一些生活技巧, 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 久而久之, 孩子们会从这些活动中懂得劳动对人生的重要作用, 懂得生活的艰辛, 从而磨炼意志, 从小就萌发靠劳动自立的思想, 逐步养成并提高独立生活的能力, 促进学生能力的全面发展。

“冰冻三尺, 非一日之寒”, 小学生自理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只要坚持, 必会见效。

参考文献

[1]徐鑫.小学生生活自理能力培养实验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03 (2)

[2]郑和钧.学会生活[M].长沙: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 1995

篇8:《能干的帮手》教学反思

《能干的工程车》是湘版五年级美术的第三课,这是一节综合课,本课围绕工程车这一主题安排了两个相关学习活动:活动一,画工程车,侧重平面绘画的学习;活动二,用各种材料组拼工程车,侧重立体组合造型和材料利用的学习。这一系列的活动,都将涉及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内容,我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把自己平时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和审美感受以艺术的形式进行创造表达,体会到各种造型活动的乐趣。本课为了培养学生对材料作为形式美感因素的认识,根据废旧材料,巧妙运用材料的不同特点,施展学生的创作技能,运用立体的方法制作一辆工程车,这一课题引起了学生浓厚兴趣。

根据本课的内容特点,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

观看汽车的图片、模型或实物,认识各种工程车,了解它们不同的`造型特点及功能用途。这是本课的知识目标;提高学生的观察、想象、动手能力,能抓住工程车的主要外形结构和特点,发现及利用材料的特点及巧妙地选材,合理地运用材料并培养学生对民族汽车工业的感情是能力、情感目标;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能巧妙选择、利用材料,运用立体造型的方法制作出一辆工程车;教学难点是养成细心观察、善于思考的好习惯,在动手制作工程车的过程中感受造型活动的乐趣,初步领略设计与创造的意义。

篇9:《能干的家用电器》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孩子们非常感兴趣,导入部分,我通过使用自己家里的吹风机,引发了孩子们对活动的兴奋,我的提问还没说,他们就开始主动站起来说:“老师我家里也有吹风机,这是洗好头,用吹风机一吹头发就会干。”“老师,吹风机理发店里有许多。”“老师,那个插头用的时候要注意安全,会触电!”孩子们的说的欲望很强,思路也很宽,这给活动带来了好的开端。

在介绍自己家里的家用电器时,孩子们踊跃发言,在了解家用电器的用处时,我们以边看视频中的家用电器,边讨论家用电器的用处,在直观的`画面中孩子们的兴趣也被调动了,每播放出一样家用电器孩子就会积极讨论其用处。像电视机、电冰箱、微波炉、空调、洗衣机等大家在相互补充中,了解了这些家用电器全部用处,如在讨论洗衣机的用处时,许多孩子都围绕洗衣机能够洗许多东西,在讨论家用电器的用处时,孩子们不仅能够说出家用电器的用处,同时也能够结合生活经验,谈论到使用时的注意点。

在讨论安全使用家用电器时,孩子们从好几个方面展开。有的幼儿说家用电器的插头不能碰;有的幼儿说了几种我们小朋友不能使用的家用电器,如电熨斗、电饭煲、电水壶等;有的幼儿说出了一些我们小朋友可以使用的家用电器,如空调开关、电视机、电冰箱等一些可以不接触电源的家用电器;还有的幼儿说出了一些危险动作如插头上不可以碰到水,使用电水壶、电熨斗等家用电器时不可以离开……

篇10:教学反思活动“能干的小狗”

一、活动目的1.引发幼儿观察画面,想象和讲述富有童话情趣的内容。

2.激发幼儿创编诗歌的兴趣,能在看看讲讲中学习整首诗歌。

3.理解词:山腰、抛

4.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4.培养幼儿勇敢、活泼的个性。

二、活动准备

1.背景图,群山,插入材料:花轿,虎头两只(一只笑嘻嘻摇扇,一只在达瞌睡)。抬轿的八只小狗。

2.扇子几把

三、活动过程

一、理解图意。

1出示背景图及一顶可移动的花轿图片,教师引导幼儿观察,讲述幼儿理解的诗歌内容

师:山脚下有什么?

猜一猜谁会坐在花轿里?

让我们来看一看谁坐在里面?(掀开轿帘)

2出示八只小狗图片

师:平时都是人坐轿,今天可奇怪了坐只大老虎那么是谁来抬轿子?

有几只小狗抬轿子?

为什么要8只小狗来抬轿子?

老虎在轿子里舒服吗?

(移动一只小狗成摔到的姿势)问:发生什么事了?

小狗为什么摔到?“屈,老师.教,案,网”摔到后会发生什么事情?

3出示老虎踢小狗,小狗气得直叫,老虎睡大觉的图片。

师;我们看一看小狗摔到后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快帮小狗想办法对付坏老虎。

4移动轿子到山腰

师;看小狗用什么办法对付老虎?

(重点理解“山腰,抛”两个词)

语言概括小狗抬轿到山腰,想个办法真正好,一二三,往上抛,老虎摔了一大跤。

二、引导幼儿试编诗歌。

1师:我们可以把故事编成诗歌,每一句的字数要一样多,读起来要顺口。

2出示图片试编诗歌,把诗歌连起来说一遍。

三、分组看图、编后半部分。

四、分角色表演诗歌(用道具),结束活动。

诗歌:

小狗抬花轿

八只小狗抬花轿,老虎坐轿扇扇子.一只小狗摔一跤,老虎踢了它一脚.小狗气得汪汪叫,老虎却在睡大觉.小狗抬轿到山腰,想个办法真正好.一二三,往上抛,老虎摔了一大跤.教学反思:

活动中,把孩子喜欢的儿歌与旋律结合起来,让孩子真正学习自己喜欢的、感兴趣的知识,相信这样的学习会更加有效,更有利于孩子们的发展。

不足之处:

活动过程组织少紧凑,时间没有把握好。

篇11:教学反思活动“能干的小狗”

活动目标:

1、知道小猫小狗会伤人,学习自我保护的方法。

2、通过事例了解同小动物相处的危害性,知道不能随便逗小动物。

3、发展幼儿的观察比较能力。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5、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活动准备:

1、录像:一些被小动物伤害的事例

2、小猫小狗凶狠的和可爱的图片

活动过程:、教师念谜面,幼儿猜谜活动。

组织幼儿讨论:你们喜欢小猫小狗吗?(.本文来源:快思老.师教案网)为什么?

2、组织幼儿看录像,了解小猫小狗的另一面,知道它们会伤害人。

(1)你们知道吗?小猫小狗也会发脾气的。

(2)你有没有听过或见过小猫小狗发脾气?

(3)它们发脾气的样子还可爱吗?(4)它们发脾气时,会伤害人吗?

3、教师结合有关事例,让幼儿了解小猫小狗也会伤害人。

4、教师小结:小猫小狗在不发脾气的时候非常可爱,还会帮助我们做事情,是我们的好朋友。但是小朋友会因为好玩常去逗它们,去拉拉它们的尾巴,用棍子去赶它们,这些都会让它们生气。有的人还会抱着它们,离它们很近,在它们突然发脾气的时候躲不开,人就会受伤,因此我们不应该去逗它们,要离动物远一点,这样就比较安全。

5、组织幼儿讨论:如果我们被小猫小狗咬伤了,应该怎么办呢?

让幼儿了解简单救治的方法:送医院请医生治病,还要注射狂犬疫苗等。

教学反思:

本节活动课接近幼儿生活,幼儿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对小动物有兴趣,在猜谜语时幼儿都很积极、认真的思考,当老师拿出小猫、小狗动物玩偶时幼儿都很兴奋,都想和小动物打招呼,在这里我请他们用自己的方式来跟小动物打招呼,这为了后面的环节做上铺垫,在观看小动物凶狠的图片时幼儿都很认真,幼儿们也能说出自己害怕的感受,在讲动物伤人时出示的图片将幼儿吸引,图片中都是些被动物伤害后受伤的图片,幼儿对这些有些感触,看着图片就能感觉到动物凶狠的一面。

我认为本节活动课如果能用视频观看动物伤害人的一幕就更好了,可以更直观的加深幼儿对动物凶狠的一面,也可以让幼儿记住小动物也会伤害人,所以不能去逗它,更不能离它太近了。

篇12:《一分能干什么》教学反思

9月9日,我校举行了中青年教师“教学能手”比赛,我执教了一节二年级活动课《一分能干什么》,这是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认识钟表的第二课时,这堂课原本应达到的知识与技能目标是通过实际情境活动,让学生建立一分钟和一秒钟的概念,体会分与秒的关系,掌握1分=60秒,学会简单的单位换算。整节课我通过实际情境活动,让学生建立一分钟和一秒钟的概念,体会分与秒的关系,掌握1分=60秒。

过程与方法目标是: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亲生体验1分钟的长短,并感受时间的意义,发展学生的估测能力、及学生的动手、动口、动脑能力。情感与态度目标:在实际操作及有趣的课堂活动中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激发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能力目标:通过看一看、动一动、听一听、读一读、写一写等活动,发展学生估计时间的能力,教育学生从小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好习惯。这堂课的教学重点是:体验1分时间的长短,建立一分钟的概念。为了突破教学目标,我根据孩子们的生活积累设计设计教学过程:由谜语导入——初步感受(看一分钟的动画片、全体立正一分钟通过比较体验一分钟的长短)——探究新知(复习钟表的知识、学习“秒”、“1分=60秒”)——活动体验(争分夺秒的比赛包括算术和认字、估计一分钟、了解生活中的一分钟能干什么)——总结(今天你知道了什么?)整堂课在一系列的实践活动中,使学生对一分钟有亲身感受,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一分钟的长短,并懂得学会尊重很珍惜时间,同时使抽象的时间概念变成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生活实践。环节设计的很多,用了整整10分钟让学生体验,用游戏和活动贯穿整堂课,生动有趣,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分散了难点,学生学的特开心,课堂气氛活跃。然而这堂课的败笔就在于:在处理教学过程中,教学优化不够,未深挖教材。忽略了这堂课的实质,片面追求热闹活跃的课堂气氛和新颖的教学形式,为活动而活动。

一堂好的课一定要具备真实性和实效性。清新、自然、深入浅出、循循善诱、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开启心智,获取知识,也就成就了一堂好课。课终于上完,我似乎是了却一桩心事,应该感到轻松。但是,课虽上完,我却心潮翻滚,感慨万千。一堂课,得失万千需要反思的东西太多太多,受益非浅。感谢学校给我经历了一次磨砺的机会,感谢专家评委给我一次深刻学习的机会,让我吸取了很多经验。在今后的教学中,一定要深入挖掘教材,合理安排教学设计,使课堂教学真正落到实处!

篇13:识字6我真能干-教学反思

本文是一篇识字课,课文出示了9幅图片,配着九组词语,提醒学生要自己做到九件事情,这样才是“能干”的小朋友。本课的主要任务是要求学生会认“能、刷、剪、袜、读”5个生字,会写“干、牙、洗、甲、洒、扫、写、字”8个生字,以及培养学生讲卫生、爱劳动、爱学习的好习惯。

低年级教学的主要任务是——识字、写字,把课文读通、读顺、读熟。本课设计气氛轻松、活跃,“趣”和“乐”贯穿整个学习活动的始终。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和探究中掌握知识,用生动、活泼的课件让学生了解昆虫。通过质疑问难、合作学习、以不同形式读儿歌,让学生感悟语言。这样的教学符合新课程理念,一节课下来,有较好的地方,也有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教学闪光点:

1、层层递进,运用多种方式复现生字。

一年级学生识字的一个很大特点就是“认得快,忘得也快。”因此,识字教学要根据儿童识字的这一特点,对生字的认记要采取多种方式,反复认记。这堂课,我利用图片,从看图读拼音识字,到读拼音识字,去掉拼音识字,打乱顺序识字,再在游戏中识字,生字的识记有层次、有梯度,通过这样反复训练,学生对生字的认记得到了巩固。

2、注重朗读形式,让学生读出兴趣。

课堂中,我注意让学生多种形式去读,读字词时有齐读、男女同学读、开火车读、比赛读等。通过变换读的方式,学生越读越起劲。

3、利用“加减法”进行识字

教师要教会学生识字的方法,只有掌握了方法学生才会有兴趣去识字。“加减法”就是一种很好的识字方法,如在本课中,“二 + | = 干,氵+ 先 = 洗,氵+ 西=你洒”等。

3、课堂中渗透德育内容

在日常的生活中,很多的家长把孩子捧为掌上明珠,力所能及的事都被家长所包揽,处理一件事情时,往往是孩子还没注意到,他们已经注意到了,孩子还没做,他们已抢先做完了。本来孩子天生就有等待、依赖的心理,这样一来,孩子的双手,甚至思考都在等待、观望中被剥夺了动的权利,彻底闲置着了。作为老师,我们要“温馨提示”家长:“凡是孩子自己能做的事,让他自己去做。”这不仅对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自理能力很重要,同时也有助于于培养了孩子的责任感和自信心。在本课中我利用书上的九幅图,逐步让学生养成讲卫生、爱劳动、爱学习的好习惯。

二、存在的不足:

1、在指导学生写字一环节中,评价学生的书写不够科学,不够贴切,感觉有点草草收场,没充分到位。

篇14:教学反思活动“能干的小狗”

活动目标

1.通过尝试用手亲自做事情,体验做事的成功与自豪,知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2.了解自己的手和爸爸妈妈以及其他成年人手的不同本领,知道手很能干。

3.培养幼儿与他人分享合作的社会品质及关心他人的情感。

4.培养幼儿乐观开朗的性格。

活动重、难点

1、重点:幼儿尝试用手亲自做事情,体验做事的成功与自豪。

2、难点:在动手尝试过程中,清楚的用语言表达出手部的触觉及其他感觉。

活动准备

1.PPT课件(大人手的本领)。

2.神秘箱(不透明纸箱),里面装有各种不同触感的物品,如:沙包、热鸡蛋、石头、馒头等。

3.自制场景:邋遢大王的家。(场景:桌子上面摆满了零乱的学习用品,地上洒满了玩具,鞋子乱丢,床上的被子没叠,衣服散落一床。)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导入:手指游戏——小手小手变变变。教师示范几种手型,幼儿通过想象,大胆做出各种手型。

二、基本部分

1.手摸神秘箱:幼儿将手伸进放满东西的神秘箱,在眼睛不能看的情况下,只用手感觉物体的形状、软、硬、冷、热等,从而判断出是什么物体。

(1)教师介绍规则。

(2)幼儿尝试操作,说出物体名称,并清楚的表达出摸着这个物体的手感等。

(3)每位幼儿依次操作。

小结:小朋友的小手真厉害,能摸出神秘箱里这么多东西。

2.创设情境,引出邋遢大王乱糟糟的家,请幼儿帮忙。

(1)教师创设情境,请幼儿说说看到邋遢大王的家后有什么感觉?应该怎么帮助他?

(2)请幼儿说哪里需要整理,并动手去整理。(被子乱,玩具散在地上,文具摆放不整齐,鞋子乱扔,椅子没有放在桌子底下)

(3)幼儿整理好后,再次说一说现在看着邋遢大王的家有什么感觉。

(4)教师延伸至幼儿生活,在生活中要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能向邋遢大王学。

小结:小朋友的小手真能干,能帮助邋遢大王把房间整理的这么整齐。不过不能向他学习,要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的房间自己整理,学习用品也要自己收放整齐。

3.了解成年人手的不同本领。

(1)播放PPT,幼儿了解成人手的各种本领。

小结:以后小朋友要多多向大人学习,让自己的小手变得更加灵巧。

三、结束部分

师:“小手小手变变变,变成小鸟,飞出去做游戏喽。”

教师带领幼儿走出教室。

教学反思

在活动中以“幼儿的手”为切入点,在施教过程中,主要采用了音乐导入法、观察发现法、游戏巩固法、感知操作法。活动开始,孩子们在轻松的音乐中,对手有感性认识,产生活动兴趣。然后通过观察,孩子们自己发现手上有什么,有几个手指,并进行手指和手的比较。手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并与孩子们共同搭建认识的平台。

上一篇:特色足球校园自查报告下一篇:清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