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平安潼南

2022-09-10

一、当前社会治安防控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 按照“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总体要求, 坚决贯彻“打防结合, 预防为主”的总方针, 科学优化警务机制, 合理布局防控网络, 重点强化巡逻防控有效预防和遏制了违法犯罪活动, 为人民群众创造了比较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在看到成绩的同时, 全区公安机关围绕着谁来防、如何防、防哪里等问题, 在防控力量整合、防控能力提高等方面做了大量探索, 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一) 认识不到位, 主动参与度不够

一方面一些基层领导对治安防范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 特别少数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第一责任人意识不强, 思想不重视, 影响了全区的治安秩序和社会稳定。另一方面群众普遍学法不够, 法制意识淡薄, 主动参与治安防控不够。

(二) 机制不健全, 巡防效能不高

一是情报信息预警机制不够完善。无论是基础信息资源库建设, 还是情报信息收集网络建设, 都还存在较大差距。二是应急指挥机制亟待完善。特别是公共突发事件处置预案的针对性、有效性、策略性、科学性、系统性都还不强。三是勤务机制不健全。在巡防时间、巡防空间、巡逻方式上存在薄弱环节, 限时巡逻、局部巡逻、单纯巡逻趋势明显。四是考核机制不健全。由于巡防工作难以精确量化和有效监督, 防控责任难以明晰, 巡防队员工作热情受到影响。

(三) 体制运行不畅, 工作模式滞后

一是巡防力量分散。交巡警、派出所、特勤大队等各巡防警力数量庞大, 但自成体系、各自为战。二是巡防手段单一。目前主要以车巡为主, 走马观花、顾此失彼现象还存在。

(四) 社会化程度低, 整合协调不够

一是治安巡防社会化程度不高。各有关职能部门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协调和相互联动的力度不够, 公安机关孤军奋战的局面没有得到根本性转变。二是社会安保力量运作机制不健全。许多小区物管、企事业单位内部安保工作流于形式, 防范工作机制缺乏, 治安联防形同虚设。三是社会防范工作协调不充分。流动人口、出租屋管理等工作相对滞后, 特殊人群、重点区域管控难度大, 小区保安存在“在其位, 不谋其政”的现象。

(五) 防控力量不足, 业务素质有待提高

一是巡防警力严重不足。全区现有警力与日趋复杂的社会治安形势不匹配, 医患纠纷、征地拆迁、事业单位改制等不稳定因素增多, 维稳处突任务繁重, 巡防力量难以得到保障。二是巡防人员素质不高待遇低。派出所巡防队员一般以社区工作为主, 社区巡逻队员待遇普遍偏低, 在岗履职的责任心不强。三是培训教育不够。对巡防队员业务培训时间短、内容少, 业务能力普遍不高, 难以适应动态社会治安发展变化的需求。

二、进一步加强治安防控工作体系的对策建议

坚持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 按照上级公安部门和区委、区政府的总体部署和要求, 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专群结合、依靠群众”的方针, 积极构筑新型治安防控体系, 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

(一) 加强宣传, 营造氛围, 团结合作抓防控

要进一步强化宣传工作, 提高宣传频率。把正面宣传、弘扬正气、大造严打整治声势作为立足和出发点, 通过会议传达、信息公开、活动展示、警情传递、媒体链接、网络辐射等覆盖面广、受众率高、影响力强的手段营造氛围、感染社会。一是各级领导干部要从促进全区经济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大局出发, 充分认识到抓好社会治安防控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积极参与, 主动作为。二是积极引导各级组织、广大群众自觉学法、守法、用法, 提高他们的法制意识, 通过合法途径解决矛盾纠纷和问题。切实增强群众的“安全共同体”意识, 提高人人自觉参与群防群治的积极性, 实现社会治安人人有责、齐抓共管的目标。三是充分发挥见义勇为奖励机制作用。大力宣传在维护社会治安工作中作出贡献的群体和个人, 广泛报道群众的见义勇为行为, 鼓励群众在日常生活中互相帮助, 对违法犯罪同仇敌忾, 营造浓厚的社会正气。

(二) 健全机制, 提高效能, 务实高效抓防控

治安防控是一项涉及面广、参与度高、社会影响大的工作, 需要建立系列有效机制作保障。一是畅通信息收集渠道。要将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和先进的交通、通信手段, 积极运用到社会治安防控中。首先是信息的采集和传输上, 要形成上下左右一体的信息网络。在横向上, 政法委综治部门应加强统一协调, 信访部门、公、检、法、司等部门之间, 应探索建立联席会议、网络互通等协作配合机制, 实现情报等信息资源的相互交换和共享;在纵向上, 以区级为枢纽, 以镇 (街道) 为支干, 以村、社区、机关和厂矿企业等为触点, 合理布设信息员并配备必要设施, 建立全时空、广触角的情报信息网络, 加强对社会治安稳定问题, 包括刑事发案、集体上访、安全事故、社情民意、民事和治安纠纷以及“法轮功”等邪教组织活动等各类治安信息的动态采集、整理, 并畅通传输渠道。二是建立综合协调机制。在区、镇 (街道) 建立党委统一领导下的, 由综治办牵头、各成员部门参加的社会治安防控指挥中心。研究制定一整套包括决策指挥、执行落实、协调配合、督导检查、责任追究等内容的综合协调工作机制, 保障指挥中心充分发挥作用。指挥中心根据获取的情报信息, 对辖区内出现的治安稳定问题, 视情况决定交由主管部门处理, 或统一调动相关部门共同处理, 并跟踪检查落实。对重大问题, 上级指挥中心要督促有关部门限期解决, 落实领导责任并严格追责。三是建立快速反应机制。针对目前路面犯罪出现的作案快、逃逸快等特点, 不断完善以110报警中心为龙头、巡警队和派出所为骨干、路面巡逻队员为补充的接处警快速反应机制, 通过理顺指挥体系, 明确处警要求和规范接处警程序, 不定期对各处警单位的接处警情况进行测试, 有效地提高接处警效率。一旦发生案情, 各单位能够快速反应, 联动配合, 有效地提高打击现行犯罪的能力。四是建立考核评价机制。要建立起党委领导、政府负责、公安运作、部门互动、社会参与、群众评判等责任目标体系。建立和推行社会治安防控工作考核评价、奖惩激励等制度, 同时要建立和完善机关、校园、企业、社区、村居、小区、街道等治安群防和电子防控、动态警务专业防控的建设标准及考核制度, 要协调好刑事发案、可防性案件等显性指标下降和破案数、打击数等能动指标上升的科学衔接。

(三) 理顺体制, 创新模式, 点面结合抓防控

根据当前治安形势和犯罪特点, 科学配置警务力量, 转变巡查方式, 实现“加强人防、巩固物防、普及技防”的有机结合。一是建立警务联系巡防机制。在充分发挥各警种职能优势, 强化打击、巡逻、管理等工作的基础上, 建立必要的警种工作联系制度, 科学合理地调配使用刑警、巡警、交警、派出所等方面的力量, 形成治安卡口控“点”, 城市和公路交巡警控“线”, 派出所和治安联防组织控“面”, “点、线、面”互相策应、均衡布局的立体防控网络, 切实把严打与严防、严治、严管紧密结合起来, 提高警务运作机制的立体化、集成化水平, 真正实现公安工作由传统“各自为阵”向多警种“协同作战”工作模式转变。二是切实转变巡逻方式。在巡逻范围上由“局部巡逻”向“全方位巡逻”转变, 提高巡逻覆盖面。在巡逻时间上由“限时巡逻”向“全天候巡逻”转变。在巡逻方式上, 由“车巡为主”向“车巡与步巡结合, 着装与便衣结合, 公开与秘密结合”转变, 同时把巡逻与盘查、守候、处罚、治理有机结合, 提高巡查实效。三是全力打造安全技术防范网络。针对现代犯罪特点, 进一步加大投入, 把视频监控系统建设作为“平安建设”的重要内容, 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 尽快建成规划布点合理、技术标准统一、视频资源共享的数字化、集成化、网络化、智能化全天候视频监控系统, 实现对主要公共区域、场所、街道、治安保卫重点单位及周边区域、治安复杂区域等部位和交通要道的全覆盖。使传统的平面防控提升为现代的立体监控, 并与网络化警务机制衔接, 实现有效的人技结合, 大大提高防范和打击犯罪的能力。

(四) 整合资源, 群体联动, 协调一致抓防控

要积极整合各类资源, 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参与治安防范工作, 转变公安机关孤军作战的局面, 形成党政主动、专群互动、上下联动的“三动”工作格局。一是整合各种社会预防资源。以村、社区、居民小区、机关和企事业为基本单位, 对现有的分散、多头管理的城镇联防队员、保安、治保干部、协管员等实行统一管理, 统一培训, 统一考核。特别要督促和帮助开放式小区、安置小区建立物业管理机构, 聘用专业安保人员。同时要狠抓群防力量的自身建设, 不断健全群防群治工作制度, 逐步建立起“统一指挥, 分类整合, 信息畅通, 考核有力”的群防群治工作模式, 最大限度地调动社会治安辅助力量参与治安防控的积极性, 与警察共同构成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主体。二是加强特种行业、特种物品管控。要进一步加强对出租屋、旅店、网吧、浴场、歌厅、会所、废旧物品回收、汽车修理、金银首饰加工、金融等特种 (特殊) 行业场所的管控。相关部门要积极配合公安机关督促行业、场所建立健全治安安全规章制度, 积极推行实名制登记和交易信息如实登记管理, 加强日常检查, 适时开展集中清查, 对违规经营的场所, 加大检查频率和处罚力度, 促使其规范经营。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 建立责任追究制度, 把危爆物品采购、储存、运输、使用等各个环节的安全管理与责任挂钩, 将安全责任落实到具体人头, 严防危险物品流散社会。三是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和化解工作。要建立矛盾纠纷排查化解逐级上报制度, 定期上报各类矛盾纠纷, 并将工作重点放在准确掌握社情和情报信息上, 密切关注征地拆迁、涉农利益、教育医疗、安全生产、土地纠纷等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 坚持抓早、抓小、抓苗头, 坚决预防群体性事件发生。同时建立健全以人民法庭、司法所、基层信访、调解、帮教、普法等组织为骨干的矛盾纠纷调处机制, 对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 有关部门在研究出台政策时, 要制定相应的矛盾纠纷调处工作预案, 一旦发生问题, 确保及时有效解决, 防止矛盾激化、升级。

(五) 加大投入, 夯实基础, 保障有力抓防控

一是区财政、相关企事业单位、镇街要进一步加大对治安防控工作的投入, 加强软硬件建设, 夯实工作基础。一方面要进一步充实警务力量, 壮大专业巡警队伍, 切实保障公安警务、镇 (街) 专职巡逻队的经费投入和联防人员的收入待遇, 消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最大限度调动他们从事治安防控工作的热情, 并按相关规定兑现奖励;另一方面要购置必要的器械和装备, 定期开展巡逻防控业务技能培训, 不断提升治安防控水平。二是加快推进已撤并派出所和区应急指挥联动系统 (应指办) 建设, 充分发挥小区监控、社会自建监控的作用, 更好为治安防控工作服务, 为我县经济建设和社会和谐稳定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摘要:面对社会治安形势发展变化, 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在整体效能发挥、基本要素掌控、体制机制创新、基层活力激发等方面还面临不少难题、短板。必须加快完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体制机制, 破难题、补短板、出实招, 建设立体化、信息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推动潼南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取得新成效。

关键词:安防控体系,平安,潼南

上一篇: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新特点及金融支持研究下一篇:关于做好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思考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