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菲南海之争范文

2022-06-04

第一篇:中菲南海之争范文

中菲南海问题

中菲南海能源合作要先解决主权问题

2012年05月25日 01:33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江玮 衣鹏

字号:T|T

1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中国与菲律宾的黄岩岛争端,除了领土的含义,还有南海丰富的油气资源。这里被认为是一个“新的波斯湾”。据估算,南海的石油蕴藏量约为230亿至300亿吨,天然气储量为16万亿立方米,相当于全球储量的12%。

在持续发酵一个多月后,这场争端所辐射的范围已经远远超出资源开发,两国更广泛程度的经济合作也已经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本报记者就此专访菲律宾雅典耀大学教授林智聪,他曾经出任中菲建交后的首批驻华外交官;中国国家能源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林伯强和菲律宾最有影响力的华人社团菲华商联总会理事长庄前进,请他们就中菲能源合作前景发表看法。

让商业公司自己做合同

《21世纪》:中菲在南海石油[0.10 -2.97%]上的利益分歧是怎样出现和发展的? 林智聪:1970年代马科斯总统开始扩大和中国交往,那之前十几年菲律宾就和中国已经就卡拉延(Calayan)等岛屿的归属有过争论。当时因为本土的穆斯林问题,占全国约90%的原油难以从中东运出,马科斯只能寻找其他的来源,菲律宾在和中国的关系中,总是得到中国出口油品的“友情价”。这价格往往低于菲律宾在国际上的价格,所以菲律宾在当时就平息了与中国的争论。

后来邓小平时代中菲谈过争议问题,我当时在北京使馆任职,邓的意思是中国理解菲律宾的经济困难,但是中国不能接受菲律宾作为西方操控的工具,如果中国答应把一些领土让给菲律宾,就会有很多国家提这样的要求。我们后来的研究看到,往往国际油价上涨或贸易不通畅时,中菲就容易争论南海问题。但那些海沟里到底有没有油,得花大价钱试了才知道。当然政治上的原因是1898年美国与菲律宾签订的协议中,其实只是说他们会保护菲律宾的大城市(metropolitan),而不涉及那些遥远的岛屿,到基辛格做国务卿时他们还有这样的表述。

菲律宾国内是有一部分人认为美国不会为菲律宾而战的。于是他们也主张在中美之间平衡。拉莫斯总统时期和当时中国领导人在主权争论和能源合作上都说的很多。到近几年美国提出重返亚洲,中国官员在一些场合把南海也说成重要的国家利益。从这次黄岩岛事件看,菲考虑的显然不是这一个岛,而是更多有资源潜力的岛屿。

《21世纪》:中国和菲律宾谈这类合作很久了的有哪些需要注意的?

林智聪:中国和菲律宾谈了一些能源合作,但是有些菲律宾官员后来被发现有贪污行为,这会让菲律宾老百姓认的这些项目就是为这些权贵服务的。菲律宾人很理解美国,对中国几乎没什么了解,这种时候中国的经济项目如果和当地政客联系在一起,这些项目就很难持续。中国应该让商业公司自己来做合同。虽然政府审批免不了,但要减少和政治家族的“合同”。

合作要先解决主权问题

《21世纪》:现阶段有菲律宾石油公司试图在南海寻找与中国公司的合作,你认为达成合作的可能性有多大?

林伯强:这样的合作很难。因为它不仅仅是经济问题,还涉及到主权问题。而且这所牵涉到的也不止一个国家,而是好几个国家,牵涉的国家太多。所以,想要在南海达成合作是很困难的事情,我不太看好。虽然谈判可以继续,但最终很难有结果。尤其是在现阶段,现在主要还是要先解决争端。

在合作开发这个问题上,且不说是两个有争议的国家,就是两个没有争议的国家要实现都很困难。比如,我们和俄罗斯之间并没有这些争议,但输油管道依然谈了那么多年。

《21世纪》:但是中国与菲律宾8年前签署过联合开发的协议。

林伯强:那个不算数,从来就没有执行通过。它只是一个意向而已,后来并没有实质性的动作。在开发这件事情上,菲律宾的资金和技术和中国没有可比性。我们的“海洋石油981”深海钻井平台已经起步,虽然才刚起步,但肯定比菲律宾强。所以要开发的话,中国更有机会。

政治和商业难以分开

《21世纪》:持续一个多月的黄岩岛争端给两国经济关系带来了什么影响?

庄前进:水果出口商很着急。菲律宾和中国的经济联系非常密切。如果双方发生不愉快,对两方损失都很大,而不止是菲律宾。菲律宾和中国的经济充满互补性,菲律宾大约有1亿的人口,中国出口很多日常用品到菲律宾,衣服、鞋子,当地人穿戴的很多东西都来自中国。每年大概有20万中国游客来菲律宾,菲律宾则有80万游客到中国。两国之间有很多互动。

我们华人希望通过外交途径解决,希望双方减少争议;共同开发有助于两国的经济利益和人民的友情。华人生活在菲律宾,心怀祖国。对我们来说,一个是婆家,一个是娘家。两国的纷争,是我们华人最不希望看到的。

《21世纪》:你去年曾和阿基诺总统一起访华,当时中菲签订了70多亿美元的订单,现在进展如何?

庄前进:进展缓慢。不过也有一些项目有了进展,比如矿业。一方面要投资,另一方面又发生这样的问题。总统说,政治要和商业分开,但是真的可以做得到吗?所以我们现在还是希望先把问题解决。

上周,我们到总统府和阿基诺总统有过一次一个小时的对话。是总统府邀请我们去的,他要听听我们的声音。总统谈了他对中菲关系的看法,他对我们说中菲关系是历史悠久的友好关系,他珍视这段关系,希望黄岩岛的问题能在外交途径上坐下来谈。他说也不喜欢发生不愉快的事情。我们则向总统表达说,我们非常在意中菲之间的友情,建议他寻求一个双赢的局面

核心提示:随着国际休渔期的到来,表面平静的黄岩岛之下仍然暗流汹涌,中菲关于领海和岛屿主权的碰撞呈现出更加国际化和复杂化的趋势。起码在军事上,菲律宾俨然成为了中菲黄岩岛对峙的获益者,汉密尔顿级巡逻舰从一艘被增为两艘,菲律宾将会从日本得到12艘巡逻船,和韩国、澳大利亚的军事合作也得到加强,稍后召开的香格里拉对话将会成为中菲角力的另外一个战场,而美国的身影也将会越来越明显。

凤凰卫视5月23日《凤凰全球连线》,以下为文字实录:

任韧:台湾的安全部门首长蔡得胜,他在21日说菲律宾、印尼和越南等过的官员不管在公开或者私下场合,都曾经一再要求台湾在南海问题上不要和大陆进行联手。我首先要请教一下黄棟星先生,从菲律宾的角度,是否真的有这样的言态以及担忧,就是在南海问题上,台湾和大陆会真的联手。 黄棟星:我想这个实际上是存在的,因为菲律宾是不希望看到说,两岸能够联手在维护南海的主权。大概在去年,菲律宾跟台湾曾经就台湾电信欺骗案要遣返台湾的事情,闹了一场“外交”风波,当时台湾就威胁要遣返6万菲佣跟菲律宾的劳工,在那个时候菲律宾这边就很紧张,派了总统的人到台湾去请求,所以如果说台湾跟中国大陆联手在维护南海的主权,这对菲律宾来说是吃不消的。

就说如果双方的力量加起来在采取一定的措施,菲律宾在这方是受到了太大的压力,所以他当然不希望台湾能够跟大陆走在一起,再维护南海的主权,特别是台湾太平岛跟黄岩岛,如果说台湾跟大陆联手起来,菲律宾会感到更大的压力。

第二篇:分析南海领土之争

分析南海领土之争,大学生应该如何做

南海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南海是我国五大海区中最大的海区,拥有丰富的石油和自然资源,在近200多年间,不断遭到周边国家甚至一些发达国家的觊觎,企图划分我国南海海域的资源,侵占我们的领海权益。可谓是争端不断。南海问题争端是对中国主权的严重损害,中国在这一点的立场是明确的,是坚决的。南海不可能被其他国家蚕食。

中国目前在南沙仅占有9个岛,未在南海打出一桶油,竖起一座井架。而其它各国不仅在占有的岛礁上建成永久标志性建筑还派兵驻守,吸引外资肆虐的掠夺南海资源。《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所有缔约国必须在2009年5月13日前向联合国提交大陆架划界方案,否则相关要求不予承认。这一规定又给了那些非法占据我国南海诸岛的国家一个取得国际承认的机会。菲律宾通过《领海基线法》,将黄岩岛和南沙部分岛屿归入自家版图;马来西亚总理登陆南沙弹丸礁“宣示主权”;越南政府先是抗议我旅行团前往西沙群岛,又任命了西沙群岛主席。美国调查船被围堵事件一波未平,驱逐舰“钟云”号赶来护航一波又起,短短一个月内,中国海疆频频告急,围绕南海岛屿、领海和专属经济区的明争暗斗,让这一海域的局势变得越来越复杂和诡异。

现在的南海问题比较复杂,在菲律宾,越南等国的背后,我们可以隐隐的看到美国的影子。美国已经将南海作为与中国之间博弈的重要棋子,南海争端是美国牵制中国快速发展的手段之一,其根本目的是让中国与邻近国家之间产生矛盾,产生领土争端,拖延中国发展步伐。同时,南海中有丰富的资源包括石油和天然气等,南海问题一定程度上可以削弱我国对这些资源的控制。为了应对南海问题,我们国家已经用派出过渔政船等措施选是我国南海主权,明确南海在我国心中的地位。

现在的南海问题既是挑战又是机遇,在大国之间的博弈中,一步失足往往成千古恨。对于国际大环境来说,当今的中国正在高速发展,中国需要国际大环境的相对稳定,国际也需要中国的大量资源及商品,南海问题不应该成为中国的绊脚石。在地理方面来看,南海由我国进出亚太的重要水上航线,如果失去,中国的对外贸易命脉之一将要落入他国手中,就军事方面来看,南海是我国南部的屏障之一,有了南海,我国对印度洋和太平洋可以做到可进可退,对印尼等地也能有相对的控制,战略意义极为重大。在整个全球的国际舆论当中,南海问题意味着大国的颜面问题,中国作为联合国的五大常任理事国,作为世界面积第三大国人口第一大国,在国际中有着自己应有的地位,南海问题如果处理失败,会极大地削弱我国的威望。

在海洋主权面临的严峻形势下,我们不断的探索如何维护海洋权益与海洋发展的战略。维护南海权益是一个长期并且复杂的过程,因此,采取正确恰当的方式显得非常重要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中国可以采取强调海洋文化观的建设, 要努力建设和弘扬海洋文化观念.坚持正确的导向,运用各种积极的、健康的形式,传播海洋文化,提高海洋意识,使海洋文化成为人民群众普遍的关注点,使其与海洋开发战略、建设海洋强国的目标相适应,与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相适应。扩展军事力量,加强友好合作,合理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增强我国海军和海上巡逻队的实力,加快海军转型建设,抓住当今国际安全关系的连动性、依存性等特征。以全局的、历史的、前瞻的眼光高度。在和平解决争端的前提下,时刻准备以武力解决根本问题,捍卫国家安全,国土完整。南海问题不仅仅是单一的海洋权益的争夺,更重要的是整个地区性的发展问题。中国应该坚持地区间合作,保证地区内和平、繁荣、稳定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保护领土及领海主权和沿海人民的生命与财产安全;维护专属经济区、大陆架等管辖海域;保护对外海上通商,维护公海自由,更好地解决争议。

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应该尊重并紧跟党的领导和当所作出的一切决定,坚定不移地保持爱国精神,将对中华之复兴的一腔热情化作努力学习报效祖国的实际行动,但不要盲目的做一些有损国家和他人利益的示威活动,要理性行动,吁为大中华之崛起不懈奋斗着。

第三篇:南海岛屿之争的历史演进及对策

一、分析课题自古以来,中国对于南海群岛拥有毋庸置疑的主权,然而由于南海特殊的战略位置以及其海下丰富的自然资源,周边几国都觊觎着南海这个宝地,目前又发生了中非黄岩岛之争,使得中国在南海的主权遭到损害,严重损害了中国的利益。中国政府早在上个世纪就针对相关的争端问题提出了"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政策。但在实践中,却不断遭到挑战。如何突破各国对于中国的围攻,如何保卫中国在南海的主权完整及其渔民的合法利益和生命安全。将是对中国在如此复杂及敏感形势下的一大考验。

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中国南海之争,表面上看是岛礁之争,实质上是资源之争。越、菲、马等国侵占了中国南沙群岛40个岛礁和大片海域,并加紧寻求侵占的法理依据和政治支持,不断强化军事占领,抛出各种否定中国主权的解决方案,还企图使美、日等地区外大国卷入以遏制中国的行动。 南海岛屿之争总体上属于政治军事与法律学科,涉及的是岛屿主权的争端问题,主要研究南海岛屿的长期争端历史及中方将采取的对策。涉及到的相关概念主要有:海岛、岛屿、历史、岛屿争端、对策等名词。其可以检索的检索工具范围主要有:中文数据库,如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等;通过百度、谷歌等搜索引擎检索相关的涉海网站获得相关海洋信息,如国家海洋局网站、中国海洋信息网等;在外文文献中可以检索Science Direct等数据库。

二、选择检索工具或者检索系统

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搜索引擎——百度文库

外文数据库——ScienceDirect

三、构造检索策略

1、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检索方式:初级检索

检索项:关键词

检索词:岛屿争端

点击“检索”按钮进入检索结果页面

2、搜索引擎——百度文库

检索方式:分类检索

“文库首页”→“教育专区” →“南海岛屿之争” →“搜索文档” 点击“搜索文档”按钮进入检索结果页面

3、外文数据库——ScienceDirect

检索方式:高级检索

Content Type:Journal

"All fields"——"The south china sea islands disputes"——"Search"

四、获取信息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搜索结果:

1、刘自利直击我国海洋岛屿争端纠纷铁军.2012/03;

2、马菡若中国南海岛屿主权争端问题及对策探析思想战线.2011/02;

3、杨凡惠钓鱼岛问题及其影响下的中日关系学理论2011/02;

4、赵婧关于南沙群岛争端解决的政策研究法制与社会2 010/02;

5、曲波有效控制原则在解决岛屿争端中的适用当代法学2010/01;

6、陈洪波南沙问题研究宜春学院学报2006/01;

7、朱凤岚中菲海岛争端及其解决的前景当代亚太2005/07;

8、李先波从国际法看中菲黄岩岛争端时代法学2004/03;

9、 郑一省东盟国家间领土边界争端的成因及影响郑一省2005/02;

10、张万彬中日东海争端的现状新西部(下半月)2007/04;

五、文献信息分析

经过检索,获得相关文献1400多篇,其中具有代表性的5篇。纵观这些文献信息,“南海岛屿之争的历史演进及对策”的相关内容主要表现在以下二个方面:

(一)南海岛屿是中国的领土:我国政府对西南中沙群岛行政管辖和行使主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至迟在唐宋时期,南海诸岛就在我国政府的有效管辖之下。

文献(1) 大量历史材料可以证明,南沙群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是中国最早发现、最早命名、最早经营开发的岛屿。但是由于地处越南、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国,而且远离中国大陆,所以在管辖力量方面中国很是被动,因而常常遭到领国的主权侵犯。

文献(2) 无论从历史上看,还是根据国际法理论来分析,南海岛屿都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周边国家之所以强抢南海岛屿,主要是看上该地方的渔业资源丰富、海底矿产资源丰富。但是只要我们能够在主权上取得绝对的肯定基础上,和平的和其他国家一起开发,那国际关系就会好转起来。

文献(8)中菲两国之间有关黄岩岛的争端主要涉及岛屿主权归属和资源争夺方面。从国际法的原则来看 黄岩岛的主权属于中国。中国最先发现并获得其主权 ,菲律宾强行占有是根本不可能的。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有关规定以及国际司法判例 ,黄岩岛不应享有大陆架和专属经济区 ,亦不具有划界效力。菲方在黄岩岛上的举动是套而无功之举。

文献(10) 本文从历史与国际海洋法的角度,分析中日东海争端的缘由,阐

释两国在东海划界问题上的不同主张以及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在划界中的效力问题,并结合目前中日东海争端的现状,探讨解决该问题的前景。

(二)中方对岛屿争端的对策:和平共处,共同开发,主权完整。

文献(3) 钓鱼岛从来就属于中国,对此无论是从历史的事实,还是从国际法的角度分析,均能予以确定,而钓鱼岛争端的始末过程,也更加明显地显露出日本对钓鱼岛的非法窃取性。钓鱼岛问题已严重影响了中日关系的发展,两国同为亚洲大国,和则两利,斗则俱伤,只有相互携手,才能开创亚洲美好的未来。

文献(4)从主权方面来说,中国将会重视积极争夺海洋权利,积极与周边国家建立信任和合作关系,希望通过和平共处的原则解决岛屿争端问题。

文献(5) 南海问题的解决方法,认为应该先解决越南,因为越南跟中国陆地接壤,我们可以打陆战,还有就是越南制服之后,菲律宾就会无条件屈服于中国。

文献(6) 我觉得至少在咱还活着的时候打不起来 战争是个复杂的问题。国家要顾虑很多 战争是最不得已而为之的办法。更何况,在目前的世界形势下,发生大战也不太可能。顶多就是局部地区小争端。毕竟不是每个国家都跟美国一样财大气粗不畏惧世界势力想为之则为之。

文献(7)中日两国间在东海问题上的争端主要包括东海海底油气资源、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的领土主权归属以及东海海域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划界之争.这些争端之间虽然盘根错节、互相制约,但并非无解决良策。通过国际舆论的力量把俩国的针锋压住,然后和平处理双方的矛盾。

文献(9) 为了岛屿之争而轻易动武,将会伤害周边平民还会牵连到很多经济等问题。因为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且我国的国际形象是和平、合作、负责任。中国希望以和平手段有效地解决南海问题,战争毕竟会劳命伤财,不符合历史潮流。况且美国就是想以这种手段拖延中国的发展,以保证它在国际上的第一位置,防止中国赶超它。所以我们不会随随便便就动用武器,以免伤了经济更会影响到众多无辜的平民百姓。

第四篇:中菲关系发展历程

菲律宾是中国的近邻,中菲两国隔海相望,两国人民友好往来的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漫长的官方和民间交流为中菲关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菲律宾政府在冷战的大背景下,曾长期追随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推行反华政策,拒绝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随着中美关系的缓和, 1975年中菲在菲律宾政府承认一个中国的原则基础上建交,双边关系重新回到正常轨道上来,中菲经贸、科技、教育、文化交流稳步发展。

一、中菲关系的发展历程

1.冷淡和僵持阶段(1949年— 20世纪60年代中期)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两大阵营对峙。菲律宾政府追随美国,加入到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中。菲律宾历届总统,从罗哈斯、季里诺、麦克赛赛、加西亚到马卡帕加尔均积极推行追随美国的反共外交政策。因此,菲律宾政府拒绝承认新中国,而保持与台湾的外交关系。在朝鲜战争、东南亚条约组织等问题上,菲律宾积极支持美国的反华政策。在处理双边侨民事务方面,菲律宾政府严格限制中国大陆的移民数额,到1950年终止批准中国人入境。1955年,周恩来总理在万隆会议上主动与菲律宾外长罗慕洛接触,表示愿意与菲律宾缔结国籍协定,并邀请菲律宾官员访华,但遭到拒绝。此外,菲律宾国内共产党的反政府武装活动不断,菲律宾政府害怕中国为菲律宾共产党提供援助,为此而断绝同中国大陆的一切联系,包括小量的间接贸易。中菲两国在1949年— 20世纪60年代中期处于完全断绝的状态,这一时期是中菲两国无外交关系的时期。

2.中菲关系解冻建交及友好时期(60年代中期— 1986年)

20世纪60年代中期,世界格局由两极格局向多极格局过渡。美国由于朝鲜战争与越南战争的失败,国力大大削弱。与此同时,西欧、日本经过战后一段时期的建设,修复了战争的创伤,经济走上了高速发展的道路。社会主义中国,经济建设也不断发展,日益强大,成为不可忽视的力量。在这种新的格局下,菲律宾政府开始考虑发展与美国之外国家的关系。1968年11月菲律宾总统马科斯在一次外交政策演讲中提到“美国外交政策开始远离亚洲,我预测本区域的人民为了生存将被迫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1969年初,菲政府表示放弃与中国敌对的立场,允许其驻外人员与中国外交人员接触。在美国总统尼克松于1969年7月25日发表“关岛宣言”之后,菲律宾加紧调整本国的外交政策,以适应美国地区外交政策的变化。1970年1月,马科斯在其国情咨文中明确阐释了菲政府的新外交政策是在加强与东盟各国的合作,与亚洲各国共同讨论缓和紧张局势的同时,致力于缓和与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尤其是经贸和文化关系。

在与中国建交的问题上,菲律宾国内仍然存在政治上的反对势力。首先是菲律宾的天主教会,菲律宾90%以上的居民信奉天主教,天主教拥有很大的势力。教会领导人认为,作为天主教国家的菲律宾不能与奉行无神论政策的国家建交。其次,菲律宾国防部担心中菲建交后中国会干涉菲内政,支持新人民军和其他左派力量,而引起菲国内政局动荡。为了消除这种障碍,中国政府领导人在接见菲各界人士的各种场合中,一直强调中国倡导的国际交往的五项基本原则。毛泽东主席在接见到访的菲总统马科斯及夫人时向对方保证,中国不会干涉菲律宾的内政,也无意将自己的信仰和制度强加于人。经过数年的谈判,菲律宾终于在1975年与中国建交,菲律宾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为唯一合法政府,断绝与台湾的外交关系。

两国建交后,中国政府履行了自己的承诺,不仅没有干涉菲律宾国内的政治事务,而且以积极的建设性的态度发展两国的双边贸易和文化交流,促进了相互间的理解和信赖。1974年至1984年,中国连续十年以低于国际市场20%的价格向菲律宾出售石油,占当时菲律宾市场需求的10%,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70年代中期世界石油危机给菲律宾经济带来的困难。双边贸易发展也比较顺利,贸易额从1975年的6 500万美元稳步增长至1982年的3.2亿美元,年均增长率为33%。在科技文化交流方面,中菲两国来往也很密切,菲律宾成为东南亚与中国合作领域最广泛的国家之一,双方在科技、民航、邮电、新闻广播等领域进行了合作。这一时期,中菲两国的友好关系得到全面的发展,两国领导人曾多次互访,进一步增进了双方的了解和信任,为两国的友谊奠定了更为坚实可靠的基础。 3.中菲友好及摩擦并存时期(1986年以后)

1986年马科斯下台,阿基诺夫人就任菲律宾总统,菲中关系开始进入一个新的阶段(1986年至今)。这一阶段的最大特点是两国关系出现了两个相反的趋势:一方面,两国友好合作关系继续发展;另一方面,两国在一些具体问题上的分歧和摩擦也日益突出。

从1986年到2005年,菲律宾经历了阿基诺夫人、拉莫斯、埃斯特拉达、阿罗约四届政府。1986年5月,阿基诺上台时,新政府面对国内严重的经济危机,为了摆脱困境,提出以发展对外关系作为恢复经济的手段,把外交重点转向有能力提供援助和贷款,并吸收其出口产品的国家,同时仍然致力于保持与中国的友好关系。1992年拉莫斯上台,使国家尽快走出经济困境仍是新政府的主要任务。在对华关系方面,积极寻求发展与中国在经贸领域的合作关系。1993年4月由拉莫斯总统率领的庞大的代表团访华,推动了两国经贸关系的发展。1998年6月30日,埃斯特拉达就任菲律宾总统后,继续寻求与中国的友好关系。在政治上,继续执行“一个中国”政策。在经济上,积极寻求发展同中国的合作关系。

但中菲关系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问题是围绕南沙群岛主权归属问题的争执。南沙群岛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早在20世纪70年代,菲律宾以200海里领海权为依据,要求把其领土界线扩大到群岛四周的海床,陆续派兵占领我国南沙群岛的8个岛屿,并且从1976年开始与瑞典、美国的公司合作在该海域勘探石油。在马科斯执政时期,出于外交战略上的考虑,菲律宾政府接受了和平协商、不扩大争端的解决办法,加上中国答应尽可能向菲律宾出口石油,暂时缓和了两国在这个问题上的对立。但自90年代以来,中菲之间关于南沙群岛问题上的争议又有所加剧。菲声称对其所占的8个岛礁拥有主权,并对我维护南沙领土主权的正义行动持反对态度,特别是1999年5月和7月,菲律宾海军两次撞沉我渔船。这一事件使这一地区的局势骤然变得十分紧张。尽管经过中菲两国领导的互访,重新就搁置争议、和平解决突发事件达成了原则协议,但领土主权问题上的争端给中菲关系蒙上了一层阴影。

二、中菲关系发展的现状 1.政治关系

近年来,中菲两国高层领导人保持了经常接触和频繁互访,加深了相互的了解和友谊。

1996年11月,江泽民主席对菲律宾进行了国事访问,与菲律宾领导人就建立面向21世纪的中菲睦邻互信合作关系达成重要共识。2000年5月,菲总统埃斯特拉达正式访华,两国签署了《关于21世纪双边合作框架的联合声明》,双方表示将致力于发展中菲长期稳定的睦邻互信合作关系,进一步明确了两国关系发展中的指导原则。2001年两国关系取得新进展, 11月,菲总统阿罗约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访问期间两国领导人就保持高层和各层次的交往,进一步加强各领域的全面合作达成共识。双方签署了引渡条约、打击跨国犯罪合作谅解备忘录、打击贩毒合作协议等双边合作协议。阿罗约表示,菲方将致力于与中国发展健康、全面和长期的关系。她强调说,菲中关系比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这不仅因为中国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经济体,而且也因为中国是全球化中一个最重要的伙伴。2002年,中菲两国在各领域的友好合作关系继续取得长足发展。1月,菲律宾总统阿罗约发布总统令,将中菲建交日(6月9日)定为“菲华友谊日”。中国全国人大与菲律宾议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也不断扩大。两国立法机构在亚洲议会和平协会等多边合作机制中密切配合,为推动中菲关系发展、促进本地区的和平、稳定与繁荣作出了积极贡献。9月,中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李鹏应邀对菲进行正式访问,期间双方签署了《中国人大常委会与菲律宾众议院合作谅解备忘录》等合作文件。2004年9月,阿罗约连任总统后再次访问中国,使两国友好关系得到进一步的发展。2005年是两国建交30周年纪念,双方进行了一系列高层访问和庆祝活动。4月,胡锦涛主席对菲律宾进行国事访问,胡锦涛主席与阿罗约总统就双边关系及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问题深入交换了意见,一致认为中菲关系已经进入伙伴关系的黄金时期,两国决定建立致力于和平与发展的战略性合作关系。在双方高层互访的带动下,两国之间各层次、各领域的人员往来不断,在更大范围促进了双方的相互了解,增进双方的友谊,进而大大推动中菲关系的发展。

从目前来看,中菲关系正处在稳定的发展阶段,友好合作已成为两国关系发展的主流。但中菲关系仍存在一些问题,其中南海领土争端是最敏感,也是最主要的一个问题。南沙群岛是我国的神圣领土,这一立场是确定无疑不可动摇的,而菲政府也坚持对其所占的8个岛礁拥有主权。2003年4月,菲律宾在南沙中业岛纪念“卡拉延市设立25周年”,菲海军派军舰运送地方官员参加了活动; 11月,菲又擅自移走中国在南沙群岛上放置的中文主权标志物,引发中菲在南沙群岛问题上的又一轮争端。此外,菲律宾总统阿罗约在“肩并肩—2004”联合军演上透露,美国对这一“主要非北约盟友”的军事援助已达4亿美元(菲律宾目前已成为东南亚获得美国军援最多的国家和世界第四大美国军援受益国),用于提高菲海军的作战能力和装备水准。 11虽然双方经过多轮磋商,同意通过双边友好协商寻求解决分歧的办法。但对于南海问题,和中国维护南沙海域稳定的一贯主张不同,菲律宾政府在该问题上的言论随着国内和国际因素的影响而不断发生变化。当执政党面临一些国内问题无法解决而需要将国内矛盾加以转移的时候,当菲律宾政府需要在国家安全方面得到美国更多支持的时候,南海问题便是一个绝佳的切入点。与美国的特殊关系,及菲律宾国内的政治、经济等问题,使得菲律宾政府短期行为和政策缺乏延续性,这是发展中菲友好关系的一个障碍,中菲两国的关系时起时落的主要原因。 2.经贸关系

两国的经贸合作近年来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双边贸易规模迅速扩大,经济合作不断发展,中菲经贸合作已成为两国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自90年代中后期以来,双边贸易每年以30%至40%的速度增长,中菲贸易的发展大大高于同期菲律宾外贸的增长速度,中国是菲律宾出口增长最快的市场之一。菲律宾对中国的出口迅速增长,使其在2000年对中国的贸易开始由逆差变为顺差。自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双方经贸关系更是突飞猛进。2002年中菲双边贸易额达52.59亿美元,中国首次成为菲律宾十大贸易伙伴;到2004年,中菲贸易额就突破了百亿美元,达到133.28亿美元,中国成为菲律宾第四大贸易伙伴和发展最快的出口市场。两国经贸界人士都认为,按照这种增长速度,两国提出的中菲贸易额在2010年达到300亿美元的目标,完全可以实现。

随着中国经济不断发展,中菲之间的双边投资也在逐渐展开。菲律宾企业对华投资取得较大增长,中国官方的统计数据表明, 1986年菲企业对中国的实际直接投资为108万美元。1994年,菲企业对中国的实际直接投资增至1.404亿美元,比1986年增加了约129倍。2001年,菲企业对中国的实际直接投资总额进一步增加到2.09亿美元。截至2004年底,菲在华投资协议总金额45.4亿美元,实际投入18.9亿美元。在过去几年,中国对菲律宾的投资也有所增长。1998年中方在菲律宾投资7 200万美元, 1999年达到1.1亿美元。特别是随着实施“走出去”的战略,鼓励有条件有实力的中国企业到境外投资办厂,将会有更多的中国企业到菲投资。

20世纪80年代之后,中国与菲律宾之间经济合作的形式趋向于多样化。除了上述贸易与投资方面的合作之外,还扩展为农业合作、工程承包与劳务合作。中菲农业合作发展迅速,已成为两国合作重要领域。1999年两国农业部签署《关于加强农业及有关领域合作协定》。由中国政府援建的中菲农业技术中心于2003年3月竣工交付,已成为中菲两国专家开展技术合作的基地。此外,在两国农业部门的推动下,中国优良杂交稻种在菲试种成功并已推广播种,这将有利于提高菲律宾的水稻产量早日实现大米自给。近年来,两国基础设施建设合作取得积极进展。中国在菲开展的承包工程也继续保持发展。工程项目涉及菲律宾的建筑、公路、桥梁、港口、码头、发电、矿山开采等基础设施的建设。

尽管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客观地讲,中菲两国在经贸合作领域仍存在着不少问题。菲律宾与中国同属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接近。同时,菲律宾和中国一样,是以农业为主的国家,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2/3以上;产业结构层次都不高,农业和资源性工业占重要地位,加工工业仍然以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工业为主,且双方的科技水平也相差不大。这使得双方的经济、贸易有一定的竞争性,基本上是处于水平型分工状态。此外,由于存在着影响双边经济合作顺利发展的诸多复杂因素,与中国和东盟其他一些主要成员国相比,中菲经贸关系的发展过程较为曲折,规模也相对较小。

三、发展前景

中国和菲律宾一水相隔,两国人民的传统友谊源远流长。中菲建交30年来,两国关系稳定发展,政治互信明显增强,经贸合作成果显著。尤其是近年来两国友好合作迅速发展。由于双方有着共同的利益和需要,以及许多有利因素地推动,两国关系将会继续友好发展。

中菲两国都是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和地区合作进程加快的形势下,面临着共同的挑战和机遇。在地区和国际事务中有着广泛的共同关切和利益。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两国的传统友谊与合作,符合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与愿望,也有利于本地区的和平、稳定与繁荣。此外,中菲两国最高领导人和两国政府十分重视中菲关系并积极推动中菲关系向前发展,这是中菲关系得以健康、顺利发展的保证。中国是阿罗约连任总统后出访的第一个国家。此前阿罗约曾于2000年以副总统身份访华, 2001年10月以总统身份出席在上海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并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阿罗约表示,中国是菲律宾的重要邻国,对菲律宾经济社会发展给予了友好的支持和帮助,她重新当选总统后首次出访就来到中国,充分说明菲方珍视菲中传统友谊,高度重视发展对华关系。阿罗约还强调,菲律宾过去和现在都严格遵守一个中国的原则,不会与台湾发生官方关系。 16国家主席胡锦涛2005年4月对菲律宾进行国事访问期间,也指出中菲关系正处于全面发展的新时期。中方愿同菲方一道,把握机遇,乘势而上,将中菲睦邻友好合作关系推向更高水平。

尽管中菲在南中国海长期存在领土争端,但两国一直在努力改善政治和军事关系,中菲双方均已达成共识,即这些争端不应妨碍双方发展正常的相互关系。2004年9月,菲总统阿罗约访华期间,中菲在北京发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菲律宾共和国政府联合新闻公报》。在公报中,双方重申将继续致力于维护南海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在尚未全面并最终解决南海地区的领土和海洋权益争端前,双方将继续探讨共同开发等合作。双方同意根据包括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在内的公认的国际法准则,推动和平解决有关争议。双方一致认为应尽快积极落实中国与东盟于2002年签署的《南海各方行为宣言》,将南海变为合作之海。 18中菲两国在南海共同开发方面率先取得突破性进展, 2004年9月,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与菲国家石油公司就签署协议,在南海部分海域联合开展海洋地震考察。正如胡锦涛主席在菲律宾国会联席会议上的演讲中所言,这为“使南海成为友谊之海、合作之海迈出了难能可贵的一步”。菲律宾总统阿罗约也表示,这一协议是历史性事件,是实施《南海各方行为宣言》以及将南海由争议之海变为和平、稳定、合作之海的具体措施。随着中菲经贸等各个领域的友好合作关系的深入发展,南海问题将来解决起来不会太困难。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菲经贸往来日益频繁。中国经济快速的发展不仅为东亚经济提供了一个最为强劲的引擎,也为周边国家提供了一个增长最快的出口市场。同时,我国加入WTO后,积极履行有关承诺,大幅度降低进口关税,进一步开放市场,为菲律宾商品和投资者提供了更大的市场和更多的投资机会。菲律宾拥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如热带水果、椰子油、木制品、微电子组件及自动数据处理设备等,将受益于中国关税的降低,今后几年内对中国的出口会显著增加。菲律宾贸工部国际贸易关系局局长卡维汀表示,中国经济发展很快,对菲律宾贸易产生积极影响。菲律宾总统阿罗约也多次表示,中国入世带给菲律宾的不仅是竞争和挑战,也带来了巨大的贸易机会。

虽然中菲经济发展水平接近,但之间的互补性还是相当大的。主要表现在基础设施建设、农业、旅游等领域的合作。在基础设施方面,菲律宾迫切需要进行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改造。而中国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具有一定的技术优势。菲律宾北吕宋铁路就是目前中国在菲律宾最大的一个贷款援建项目。两国农业科技推广、旅游合作也前景可期。菲律宾种植的水稻和玉米产量平均仅为中国产量的三分之一到一半左右,而中国在发展农业方面积累了成功经验,中国优良杂交稻种在菲试种成功,并已推广播种。旅游方面,中国游客近年赴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旅游每年达数百万人次,而赴菲律宾仅三万余人,作为上述三国的近邻,菲律宾具有的热带海滨风光有许多优势,旅游开发潜力巨大。

综上所述,虽然中菲两国还需要进一步增进相互了解,妥善处理南沙岛礁争议等问题,但两国关系的不断加强所带来的现实和潜在利益,使得双方有着进一步发展关系的基础。可以预见,在中菲两国政府和两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中菲关系必将得到更大的发展。

第五篇:中英文 刘建超中菲建交34周年晚会致辞

2009年6月9日驻菲律宾大使刘建超出席庆祝中菲建交34周年《手拉手、菲中情》文艺晚会并致辞

尊敬的国防部长特奥多罗阁下,

尊敬的阿布达林副外长阁下,

尊敬的伊斯库第洛参议员阁下,

尊敬的戴宏达主席,

各位使节及使团同事,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

Your Honorable Gilberto Teodoro (Secretary of National Defense),

Your Honorable Franklin Ebdalin (Undersecretary of Foreign Affairs),

Your Honorable Senator Chiz Escudero,

Respectful Dr. Peter Ty (Chairman of the Federation of Filipino-Chinese Associations of the Philippines),

Excellencies and Colleagues of the Diplomatic Corps,

Leaders of Filipino-Chinese Communities,

Distinguished Guests,

Ladies and Gentlemen,

大家晚上好,欢迎各位莅临今晚盛会。

Good evening and a big welcome to this special and festive gathering.

34年前的今天,我们的先辈们开启了中菲外交关系。他们种下了友谊的种子,今天我们收获了两国强劲的战略性合作关系的硕果。感谢先辈们的远见和勇气,我们将继续为中菲关系美好未来而努力前行。

Thirty-four years ago today, the forerunners of our two countries started the diplomatic relations between China and the Philippines. They planted the seeds of friendship, and today, we are reaping a bumper harvest of an ever strong strategic and coopera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us. We are obliged to the forerunners for their vision and courage, and we shall never waver in carrying this cause forward to a greater and brighter future.

我谨代表中国人民,感谢菲律宾人民对我们的友好和善意,感谢你们宣布2002年起,每年的6月9日为“菲中友谊日”。今年是第8届“菲中友谊日”,我相信这一节日将继续传承下去。

On behalf of the Chinese people, I want to thank the Philippine people for your friendship and goodwill towards us. We thank you for proclaiming 9th of June since 2002 as the Filipino-Chinese Friendship Day. This is the 8th Friendship Day and I am sure there will be more of them for us to celebrate in the time to come.

我还想利用这一机会,感谢菲律宾华人为两国关系发展所作的贡献。数百年来,菲律宾华人融入菲主流社会,为菲经济发展和民生建立功勋。他们现在是并将继续是中菲关系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之一。

This is also an opportunity to acknowledge the contribution of the Filipino-Chinese to the thriving bilateral relationship. For centuries, the Filipino-Chinese have been struggling, fighting and working together with the Philippine people for independence, liberty and prosperity. They are, and will continue to be a driving force for the growth of China-Philippine relations.

今晚是一个欢庆的盛会。我们很高兴邀请到广东省艺术家来菲表演。今晚的演出将进一步为业已绚烂多彩的中菲文化交流增光添彩。祝愿大家度过一个愉快的夜晚。谢谢!

This is a time to celebrate. Tonight, we are so pleased to have with us visiting artists from China"s Guangdong Province. Their performance will be another event adding to the already colorful cultural exchanges between our two countries. I hope you will find the performance fascinating, impressive and enjoyable. Thank you and Mabuhay!

上一篇:重大研究计划范文下一篇:执法检查汇报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