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道德与法治课教学

2022-12-27

第一篇:加强道德与法治课教学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运用案例教学

【摘要】本文首先阐述案例教学法的概念,并从结合国家政策进行教学与结合生活案例进行教学这两方面论述如何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 道德与法治 运用 提高效率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8)01A-0153-02

新课标背景下,课堂教学改革不断向前推进,广大教师都在积极探索符合课改要求的教学方法,目前,案例教学法已在大部分学科中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案例本质上是提出一种教育的两难情境,没有特定的解决之道,而教师在教学中扮演着设计者和激励者的角色,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案例教学法不像传统的教学方法,它是教师在其中扮演传授知识者的角色,将真实的生活案例融入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观察、分析、讨论的一种教学活动,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对教材基本原理和概念的理解的一种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充分体现了新课堂教学改革的主旨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能做到活用生活案例,并结合教材的具体内容进行教学,就能够让道德与法治的课堂教学活起来。本文现谈谈笔者近年来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运用生活案例进行教学的体会。

一、结合国家政策进行教学

案例教学能够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与其他学科不同,该课重点关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法制和心理品质等方面的教育。在联系实际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所使用的案例应选择学生在生活中能够看得见、听得到的生活实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把自己收集、整理的社会生活事例融入到相关的课堂教学内容中,从而指导学生进行讨论和分析,加深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进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运用案例教学能使道德与法治课的课堂教学效率变高效。新课标推行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教材内容更加关注学生的生活与心理,选取的教材内容也尽可能贴近生活,避免学生对道德与法治枯燥内容产生畏难情绪,让学生喜爱和接纳道德与法治课。初中思品与法治课的教师要解放思想,解除思想束缚,积极拓展教学资源,提升专业视野,积极观察、思考、收集、整理现实生活中的案例,并将案例有效地运用到道德与法治课的课堂教学之中,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正如笔者教授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思想品德》九年级第六单元第十八课《东西南北》第二节《合作与发展》的内容时,不仅运用了教材的案例内容,还引入了我国的“一带一路”战略内容。在课堂上引入国家当前发展战略内容使学生感到教学案例与时俱进,进而加深了学生对教材内容中有关“经济全球化作用”的理解。

二、结合生活案例进行教学

教师在运用生活中的案例讲解教材时需要注意的问题有以下方面。

一是教师本身要注重学习,掌握现代信息技术,提高把握案例信息的能力。当今时代是信息时代,运用各种科技手段进行交流、沟通、收集信息热点已成为现代潮流趋势,教师如果不及时地更新教学案例,或是不主动积极地增加新的知识,那么道德与法治的课堂教学就很难富有时代气息,对学生的课堂吸引力将会降低,课堂教学效果就会降低。因此,道德与法治课教师需要掌握新技术,应能熟练地运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学会运用视听设备,掌握接收、筛选网络资源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此外,还需要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调控和组织能力,把课上好上活,把握上课节奏。例如,在教授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思想品德》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中有关《为什么要尊敬老师》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适时地运用远程教学手段,播放互联网资源中有关广西河池市都安中学莫振高老师的先进事迹,从而促进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内化。

二是在收集、选择运用案例时,要注意以下几方面:首先,要把握政治立场的正确。正确的思想导向是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灵魂,选用案例应具有正能量。以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思想品德》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理解老师》这部分内容为例,笔者把事先准备好的本县优秀教师那坡县坡荷乡果亮村完小黄志武老师的先进事迹在课堂上进行展示,让学生在阅读黄老师的事迹中得到教育,加深学生对教材的理解,从而使学生学会尊师重教,也明白教师的职业是崇高的,每个学生应学会尊敬老师,在与老师交往时,要做到谦虚、恭敬、有礼貌,?P心、体谅和帮助老师。

三是注重导入本土实例。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学生熟悉的乡土案例作为教学的载体,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思想品德》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七课《法律初探》中有关“违法犯罪”的内容为例,笔者选取本县典型犯罪案例(原那坡县县长汤某某在2012年到2015年担任百色市平果县委副书记以及百色市那坡县委副书记、县长期间,滥用职权,累次非法接受属下、他人财物113.95万元,为他人谋取不当利益。其行为触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最终法庭判处汤某某有期徒刑5年)。将该案例呈现给学生后,笔者让学生结合教材内容观点分析汤某某犯罪的事实,并向学生提问:“什么是犯罪?犯罪的基本特征有哪些?案例中体现哪些方面的犯罪的特征?为什么要惩治犯罪分子?”本土案例是学生感兴趣的案例,选取本土案例辅助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也有利于培养其学科思维和素养。

四是教师授课所选取的案例要尽可能地反映学校生活特色。只要与教材中的教学内容有联系,教师就要及时地挖掘、整理并有效地运用到具体的教学内容当中。如果教师使用的这些事例是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情,学生会感到很新鲜从而充满学习的兴趣。例如,教师在教授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思想品德》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九课有关《少年的权利》内容时,讲解有关“保护隐私权”的知识时,可以引入学生在学校常遇到的情况,如有些学生偷听别人对话、偷看他人手机短信、偷拆别人信件等侵犯他人隐私权的不良现象;在学习“维护人格尊严”知识时,可以引导学生讨论校园里普遍存在的给同学安花名、起外号、倚强凌弱欺负人等侵犯他人人格尊严的现象。学生通过讨论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例,教师再结合教材内容进行教学,使学生得到实实在在的教育,这样收到的教学效果就会更好。

教师在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过程中,只要选取的案例得当,就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提高道德与法治的课堂教学效果。

(责编 周伟琳)

第二篇: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互动教学模式分析论文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体制改革也在不断推进。在初中教学中,道德品质的培养是一个学生最为内在的培养基础,要想学生能够更加优秀地成长,道德与法治的培养必不可少。通过对初中教学中道德与法治课的互动教学模式进行分析与探究,明确高效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互动教学;问题;对策

随着我国新课标的不断改革完善,广大教育工作者更加重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不断进行全新的教学模式,使学生能更快吸收传达的知识,并可以积极引导学生培养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旧式的“填鸭”式教学已经被取代,情境模式教学、互动教学、人文教学等教学方法更适用于当前的教学环境,本文主要以互动教学进行分析。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互动教学的现状

1.互动教学的重要性

互动教学模式顾名思义,其建立在师生双方的平等交流之上,师生之间讨论学术坦承直爽,不必有太多的拘泥,使得教学进程清晰自然。在互动教学模式下,师生可以通过辩论,探讨课程内容,扩展延伸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进而调动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思考的积极性,达到提升教学课堂效率的最终目的。初中教育中道德与法治课有很强的综合性,不仅是知识的输送,还要有对社会价值的培养,通过对各个社会实例进行分析,从而让学生掌握优良的思想态度,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在互动教学的进程中,师生双向互动的方式使教师以朋友的方式亲近学生,让学生感受到真正的平等交流,避免了以往教师严肃刻板的教学状态,学生更加积极的进入到课堂活动当中,激发了学生的自主性思维。激烈温馨的课堂互动氛围会促成教学进程中师生的情感共鸣与教学共赢,从而达到较高的教学效果。这种互动教学模式可以自然地解除师生之间的交流隔阂,也会使师生关系更加融洽,教师的良好形象也会深入人心,学生会更喜欢课程的进行,从而更好的完成教学进度。

2.当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的问题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互动教学模式的应用是势在必行的,是新课程改革大环境下的必走之路。然而,在实际教学进程中,很多教师没能快速的转换教学模式,还是遵循以往的旧式灌输知识的模式,不能与学生进行平等交流,使师生之间存在隔阂,很难真正做到互动教学。当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进程中仍存在的不足主要有以下几点:其一,教学课程的教材更换使教师还不能很快的进行全方位的深入研究;其二,在教学进程中没有做到平等交流,学生过于拘谨;其三,没有将课堂交由学生为主导进行,还是旧式的教师讲课模式。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互动教学模式实施对策

1.以教材为主,延伸互动教学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进程中,教师应不断进行思考进步,面对实时的社会新闻要会及时变通加入到教学中去,让学生进行讨论研究,同时指出其中要点。这种教学方法要求教师对教材有极为深刻的理解与认知,以教材内容作为教学的基础,融会贯通地将生动形象的时事或者相关的故事与学生们互动。这样能够提高学生主动性,更快的进入到学习氛围当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意识。新教材是当下最合适的基础材料,教材内容中有很多供教师参考的资源,可以让教师更加方便的使用与传输知识,同时开展互动教学的模式,与学生互动交流。

2.开展课堂辩论,增加互动频率

互动教学模式的进行需要教师不断的引入新论点,让学生可以产生辩论的意向,不能一味的只是陈述知识。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比较偏文科类,其独有的学科特性更加符合互动交学模式的开展。道德与法治课的课本内容主要以文字为载体,更加方便了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课堂互动,进行相关问题的辩论。教师可以展开教学内容正反方的辩论,让学生自主选择阵营,并从中加以指导,适度的也可以加入到辩论的正反方中阐述论点,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平等交流。

3.增强社会实践,提升互动效果

社会实践的开展,可以使学生更加自然的将书本知识灵活运用到生活中,将互动模式发挥的淋漓尽致。知识来源于生活,并且运用于生活,让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最好的办法就是实践。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学生可以自主变通的进行知识的融会贯通,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带来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在社会实践中互相探讨、相互学习,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当中,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总结

综上所述,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互动教学模式的应用极为重要,各教育工作者应积极的进行教学模式转换,通过先进的教学模式改善以往陈旧的封闭式教学,从而活跃课堂氛围,使学生在交流中学习新知识,掌握道德与法治课的知识核心。教师在互动教学进程中的积极引导,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和创造性思维,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吴佳佳.互动式教学模式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7,(07):240.

[2]韦乂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模式探析[J].教育观察,2017,(04):136.

[3]臧柳成.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评价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新课程,2017,(10):249.

第三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贴近生活的教学策略分析

摘 要:随着现代教学体系改革的深入,小学教育不断向深入推进。道德与法治作为小学教育体系中的核心学科,对于提升学生的人文思维和法治思维都具有重要意义。在教学实践中,通过开展生活化教学,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知识,提升对道德与法治知识的认知和把握程度。

关键词:小学 道德与法治 生活化 教学策略

从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实践来看,仍存在诸多问题,普遍存在学习主动性和有效性不高的问题,通过不断丰富完善生活化教学体系,有利于解决道德与法治教学难题,提升综合教学效果。

一、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现状分析

1.学生主体地位无法实现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学生应当是教学的主体,但是在很多道德与法治课堂上,由于老师固守传统教学模式与路径,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凸显,成为制约教学效果提升的一个瓶颈。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上,很多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课堂缺乏足够的活力,学生也参与不到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来,久而久之,很多学生丧失了学习道德与法治知识的兴趣[1]。对此,让学生主导课堂,提升教学内容与具体生活的联系程度,是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效果的核心要素。

2.缺乏学习主动性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实践中,普遍存在学生缺乏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问题。从学科性质来看,道德与法治学科内容较为枯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普遍存在抵触情绪。此外,很多学生虽然对于道德与法治学习较为重视,但是由于找不到正确的方法,教师又没有及时进行教学引领,所以阻碍了学习积极性的提升,从而导致了总体教学效果不够理想,探索尝试找到提升学习的积极性,是提高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效率的关键。

3.道德与法治实践教学缺位

从小学教育的特点来看,其教学宗旨在于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但是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缺乏实践教学的问题[2]。很多教师按照基本的教学大纲与教学流程按部就班,不注重学生道德与法治能力的培养,无法营造有效的实践环境,不注重学生日常生活中的道德与法治应用训练,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学生的道德与法治实践和创新能力会比较薄弱。

二、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上开展生活教学的策略

1.利用信息技术开展生活教学

随着现代化教学的深入推进,各个学科开始与现代技术出现融合,但是道德与法治学科在这方面进展较慢,如何在开展教学中融入现代科技,让道德与法治效率更高,是每一个教师都应当深入思考的问题,但是由于很多教师已经习惯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对于现代信息技术教学缺乏足够的重视,这也导致了现在的教学现状,就是信息技术应用整体效果不够好 [3]。对此,需要教师进一步深入学习,探索有效的信息化教学模式。举例来说,在讲解《吃饭有讲究》一课的时候,教师就可以给学生播放礼仪视频,让学生的学习效果更佳直观,提升总体教学效率。

2.注重学生的实践训练

开展道德与法治教育的根本在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素养,在这样的背景下,实践训练对于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来说就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也是保障生活化教学效果的关键。在开展教学过程中,首先要在教学中增加实践教学环节,增加实践教学内容,让学生充分参与实践,通过实践检验自身的理论文化知识,为将来深入学习和走向社会打好基础。在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过于注重理论基础教学,这与当代课程教学改革的趋势背道而驰,不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4]。基于此,教师要从理念和方式入手,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提升培养效率。比如说,对于《校园里的号召》和《我们的校园》等内容,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校园不应局限在课本上,而是要深入教学中,将课本知识与生活实践联系起来。

3.创新开展差异化教学

在开展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强化对学生的个体关注。从学生个人特质来看,不同学生在面对知识时,都有自己的思考方式和路径,教师在开展道德与法治教育过程中,要充分注重这种差异性,采取科学的教学策略,并且根据学生的实际生活情况,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让个性化教学落到实处,切实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效果,满足新时代学生的多元化需求,帮助学生实现个性化发展。

4.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讲解

作为重要的应用性学科,小学道德与法治也要强化案例教学。通过案例教学模式,可以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实践性和针对性,避免理论知识和实践应用出现隔阂问题。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通过理论联系实践,可以提升学生的思想联想能力,引导学生自主建构起思想知识模型,提升对知识的把握程度[5]。在现代新型教学模式中,案例教学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要想帮助学生构建生活化模型思维,离不开具体教学案例的支撑,通过引入教学案例,也能拉近学生与知识的距离,让学生利用生活常识解决学习问题,并且帮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提升知识的实践应用效果。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容中,尤其是很多法律相关知识,都能和具体实际案例联系起来,通过案例讲解,更能达到生活化教学目标。

结语

综上所述,在现代小学教育体系中,道德与法治是重要的学科。在教学实践中,由于缺乏科学的理念指引,仍存在诸多教学问题。下一步,需要教师不断创新理念,运用生活化教学模式,转变教学策略,提升教学的针对性与科学性,提高教学效果,满足现代教育的发展需求,增强学生的综合实力,为学生日后的生活与学习深造打下坚实的基础,实现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秦金权.新形势下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法[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5(11):92.

[2]邹德宏.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浅谈[J].才智,2017(22):64.

[3]李娟.关于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改编的几点思考[J].读书文摘,2017(1):63.

[4]程静.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如何与日常生活相联系[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2017(4):819,818.

[5]宋梅.呵护人生最美好的开端――浅谈小学一年级《道德?c法治》教学[J].时代教育,2017(2):204-205.

第四篇:互动式教学模式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初中教学中道德与法治课属于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道德与法治教材覆盖非常广泛的知识,包含文化、政治方面,还包含经济与道德方面,是树立起学生正确三观观念的良好途径。互动式教学模式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中能够给学生营造出轻松自在互动的氛围,让教师能够保持平等的态度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调动起学生学习课堂知识的积极性,从而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互动式教学模式;

初中;

道德与法治课;

教学应用

当前教育教学背景下,互动教学模式已经成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要发挥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出教师的引导作用,指导学生展开学习,按照教材内容以及学生实际特点设计出针对性的教学方案与学习计划,确保师生之间进行良好的交流与合作,激起学生学习兴趣,获取理想的教学效果。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运用互动教学法,为课堂注入生机与活力,降低课程理论性给学生带来的乏味感,让学生真正意识到道德与法治课的重要性,为将来生活打好坚实的道德基础,培养出学生良好的法律意识。

一、互动式教学模式概述

互动教学法即在课堂中师生能够有效进行对话,师生可以产生语言或者肢体上的互动,其中也包含学生间的互相讨论与小组间的合作学习。教师作为知识的传递者,还是新知识获取与生成者,学生作为知识的接纳者,还是新事物、新科技的主要接受者,师生间的关系不断发生着变化。这样的变化让课堂教学不再局限在单一的教学模式中,开始变得更具开放性与生动性,在课堂教学中师生间不可避免的会碰到新知识与新问题,正是这些不断变化的东西让课堂变得生机勃勃,从而更好的开发学生的思维。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现状

现如今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过程中,大部分教师始终未能及时更新教学理念,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一味地用口头介绍给学生传递知识,无法与学生展开平等的沟通与交流,难以激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产生厌烦,师生之间存在隔阂。追根究底是由于下面这几点造成的:第一,教材内容的改变,教师无法快速深入对教材展开全面的研究;

第二,课堂教学中未能实现平等沟通,学生比较拘束,不能良好的调动起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第三,无法发挥出学生的课堂主体作用,教师一言堂的现象始终存在。因此,改革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势不可挡,而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利用互动教学模式成为了一个行之有效的手段。

三、互动式教学模式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一)情感交流互动

第一,教师在备课环节,针对性对教学内容展开设计,让教学内容更富有情感性。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教师不能只是传授给学生理论知识,还要为学生传播文化理念与道德素养。让学生学习这门课之后,树立起正确的三观观念,培养出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在课堂中充分发挥出情感教育的积极作用。第二,课堂导入环节加入情感教育,营造出和谐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课的兴趣,调动起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加强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增强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效果。第三,课堂教学中引入情感教育,让师生和谐共处,实现提高道德与法治课教学质量的目标。第四,在课外活动中引入情感教育。为初中生提供道德与法治课时,教师要适当组织学生展开课外活动,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积极发挥出情感教育的作用。例如教师组织学生展开有关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内容的演讲、主题班会等活动,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到活动中去,让学生更主动表现自己,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充分帮助学生释放自身的情感。

(二)问题探究互动

问题探究互动的方式是教师在上课之前对课堂教学的重难点展开问题设计,在课堂教学中提问学生,师生一同进行探讨,进行良好的互动。教师在设计问题中,需要结合学生的知识水平、生活经验与理解力等方面的因素,向学生提出他们感兴趣的问题或者贴合实际生活的问题。比如学习《走进法治天地》这一单元的内容时,教师能够向学生举例前一段时间里女星安以轩被麦当劳外带饮品烫伤的案例,然后向学生们提问:“如果自己被麦当劳的外带饮品所烫伤,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维护好自身的权益呢?”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有的学生直批麦当劳包装不当的行为,认为这样的包装不当直接威胁到人们的生命,要起诉麦当劳。经过查询相关新闻,看到这样的事件屡屡发生。教师先先对学生的观点进行总结,之后逐一进行点评,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回答有哪些不足,经过这堂课的学习更好的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与维权意识。

(三)案例教学互动

互动教学模式中案例教学法属于较为典型的教学方法之一,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法具备十分重要的意义,这样的方法能够深入对教材中的案例进行分析,让学生理解其中所隐含的道理,还需要将理论与实际结合在一起,发挥出将道德与法治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的作用,深化学生吸收与理解知识点的印象。并且,除去教材中所给出的案例,教师还能够收集社会上的一些热点案例,让学生找出实际生活当中的案例中所隐含的道德与法治知识,营造出活跃的课堂氛围,利用实际生活案例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引导,激起学生学习热情,帮助学生自主对课本知识进行探究。例如讲解人教版道德与法治课中有关《中华一家亲》的内容时,教师能够从教学内容出发,为学生介绍2020年新冠疫情下,各地区各族人民支援武汉的案例,加深学生对相关道德内容的认识,引导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三观观念。

(四)情境教学互动

第一,运用生活化教学情境展开互动教学。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强化学生的真实体验,让学生加深对课本知识的印象。教师在平时生活当中及时掌握学生的情况,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然后综合教材内容创设情境。例如探讨有关人教版《生活需要法律》这部分的知识点时,教师将实际生活中的法律问题引入当做背景,在课堂中将相关法律知识引进来。教师在课堂中为学生们讲解日常生活当中从网络上购买到假货的事情是商家侵犯了消费者的权益,直接违反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而且,教师在给学生介绍“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时,给学生创设出生活当中坐车的情境,让学生选择是否要给老年人让座。这些都是学生在平时生活当中容易碰到的有关道德与法治的问题,教师利用生活化的情境教学激起学生学习积极性,与学生进行互动,让学生意识到道德与法治的真正价值。

第二,采用角色扮演展开互动教学。情境教学法当中的角色扮演,是由学生对课本中的角色展开扮演,再现情境。在教学中通过模拟场景,让学生犹如置身真实的情境中一般,进行深入思考,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然后教师把最终的结果归纳出结论。若是有时间的情况下,还能够采用情景剧的方法展开教学。初中教师负责对剧本材料进行收集的工作,教师在备课阶段,根据教材重难点知识找到对应的材料,及时弥补。教师要紧紧围绕材料,设计出情景剧。教师组织多名学生排演情景剧,对某一事件进行再现,让学生更好的融入到情景剧中,促使学生从形象思维转变为逻辑思维,构建起师生间良好的关系。而教师只有在教学中紧紧跟随时代发展步伐,才能将学生培养成为高素质的人才。

(五)模拟法庭互动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当中,教师通过利用模拟法庭的教学方式进行互动教学,按照初中生的个性特征、学习情况,结合教材内容,设计出适合学生的教学活动,让学生更深入理解法律知识点。由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内容具有比较强的抽象性,如果教师单纯利用传统的口头讲解的教学方法,那么学生将无法深入的理解与掌握这门课的知识点。因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师要采用模拟法庭的互动教学法,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教师讲解有关《法律为我们护航》的这节课当中,教师以“侵犯未成年人权利的案件”作为主题,组织模拟法庭教学,教师要让学生充当法官、律师以及被害者的角色,模拟法庭,让学生准确了解法律的内涵,让学生深深的意识到法律不可侵犯,更好的激起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课的兴趣,深化学生对法律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真正发挥出互动式教学的作用。

总而言之,互动式教学模式依然处在初期发展阶段,因为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具有贴近实际生活的特殊性质,所以在这门课中运用互动教学模式非常容易。教师们要采用情感交流互动、问题探究互动、案例教学互动、情境教学互动、模拟法庭互动的策略,真正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吴佃娟.互动式教学模式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9(16):71-72.

[2]付成钰.互动式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的应用研究[d].聊城大学,2019.

[3]强红霞.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互动式教学的应用实践[j].课程教育研究,2018(38):80.

[4]邵永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互动式教学的应用实践[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7,1(25):90-91.

[5]朱文霞.互动式教学模式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的应用[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7(08):272.

第五篇:道德与法治课评课稿

李方方

听了顾志刚老师所上的七年级道德与法治第九课第二框《法律保障生活》一课,我认为亮点较多。顾老师首先从上节课学习的知识点——法治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入手,让学生用一个词或一个句子说出自己对法律的感受,从而导入新课。接着以一副十字路口交通混乱图片开始了对法律特征的探究。整堂课以时政背景材料为载体,以问题探究为龙头,以思维训练为主线,给人的感觉是环环相扣,有条不紊。从整体上说不失为一堂成功的常规课。

该课之所以说是一节好课,是基于以下几个方面得出的结论。

一、任务目标定位准确。

理论联系实际是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原则。但选用什么样的时政材料,这同样体现了一位教师的选材能力。道德与法治教师应该而且必须要有对“时政的敏感度”,哪些时政将会成为考试关注的热点,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没有这种敏感度,就不是个合格的道德与法治教师。这节课主要围绕着法律的三大特征为主线贯穿本堂课。

二、情境材料的选用精。

道德与法治教师也要学会如何把时政热点转换成课堂教学资源,并把时政材料与课堂教学相结合,提出正确的问题。老师们可以看到:对一段同样的时政材料,有的教师所出的题精要,有的教师出的题很表面。因此,我们必须研究材料,呈现给学生的也必须是教师经过深思熟虑后的材料和问题。这节课顾老师所选用的材料,比较“精要”。在导入中主要运用图片:法律制定机关、国家强制力、高官落马等不仅让学生了解相关知识同时增强了学生的自觉遵守法律的意识。时代性、时效性强,针对性强。

三、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

这节课,立足于“学生的发展”,这种发展不只是简单的教材知识的罗例,更多地是教材知识的重组和整合,并不断地引导学生去分析现实问题。在掌握基础知识之后,提升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顾老师的课一直在努力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同时,整节课始终体现着“互动、合作与探究”的课堂教学氛围,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生本互动的课堂探究意识浓。同桌讨论和小议次数较多。

四、教学的预设与生成相得益彰。

教学设计实质是一种教学的预案。它不同于房屋设计图,可以在教学进程中不断地加以修改、补充、调整。在预设中生成知识和能力,而又在生成中不断调整预设,形成一种“创生”的教学活动。教学活动本来就是一种创造性活动,正是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不断互动,创设一种和谐的教学环境,从而创生出一节优秀的课。在这过程中,学生受益了,教师也在教学相长中获益。而这也就是“教学的魅力”所在。顾老师对学生的回答及时点拨,不仅使学生能得到“答案”也能得到“途径”。 下面我提几点建议:

课堂上教学氛围、师生关系很融洽,如果教师教学能进行适度的学科渗透,教学效果将会更好。其次,在分析问题时,让学生不仅动脑,而且结合题目动动手动动笔,我想效果可能会更好一些。课堂结束前教师应作全面深入课堂小结。本堂课此环节较为薄弱。

以上评课仅是我个人的粗浅看法,不妥之处,请同行批评指正。

上一篇:加强机构编制管理专栏下一篇:加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