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治课效率

2024-05-13

道德与法治课效率(精选6篇)

篇1:道德与法治课效率

今天有幸聆听了xx老师的《道德与法治课》,感受颇深,获益不少。在她的教学中有以下几点让我印象颇深。

下面还有我一点点浅薄的意见:

第一次备课后是在我班试讲的,只是按照教材的编排来讲,让人有一种这就是一节干巴巴的要传授些知识,要学生懂一些必须懂的道理的课堂,一方面我班的学生的交流能力和思考深度都不足,但也从其中看出学生对于这样的平淡并且充满了一种无感情的课是缺少感触的。或许也可以换句话说,学生不喜欢这样的课,这样的课对于他们并不能起到什么作用,又怎么会有感想呢?

这次试讲后,我们都发现了课件的页面太过灰暗,并不能起到促进学习的作用,反而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感触,同时,道德与法治课如果只是单纯的传授与说教,只会让学生产生一种无趣厌烦,而只有调动更多的表现形式,才能真正地调动起学生的情感,也才会让学生产生思想上的共鸣,让学生更愿意投入到老师展现的丰富多彩的材料之中,也才能在活动中体验到更多。换句话说,谁说形式不重要呢?我们很多事情的.失败孰不知都是因为不注重形式忽视形式的结果呢?

接下来刘老师又经过了第二次备课,我们共同交流后,又在二班进行了第二次试讲,通过此次试讲,你分明就感觉到这节课因为形式的多样化分明变得更加饱满,学生的参与度也更高,我想不仅仅因为学生本身学习兴趣的原因,因为改变,让课堂变得立体化,也让学习的内容更具研究性更具趣味性。同时,我们也体会到如果在学生书写时加上一个舒缓的古音乐,那么更能让学生有一种愿把自己的身心投入到书写优美的汉字中的感受。

经过两次试讲后,刘老师对于课堂的脉络更加清晰,她在本班上课时,你分明感受到她的那种对于课堂把握的轻松自由度,同时,你也分明感受到她们班学生的那种积极学习与交流的开放性,老师与学生分明达到了一种情景交融的状态中,学生的思考透彻通透理解深入具体,你简直觉得他们就是一种思维与思维的碰撞,心灵与心灵的对接。生生师生之间的这种水乳交融让你觉得你分明就是看客,而他们的交流是你无法深入更是无法参与的。

而在课堂中的每一个人都分明有一种不由自主的情感与思想的提升与深刻,我想,或许这就是我们每一个人都想追求的那种可望而不可即的一种至高境界吧!

没想到道德与法治课还可以上到如此程度,更没有想到学生与老师的那种忘我的投入,你分明感受到的是生命与生命的灵魂在对话,你分明感觉,当你用心做事时,你才能真正地唤起更多心灵的感应。

篇2:道德与法治课效率

该课之所以说是一节好课,是基于以下几个方面得出的结论。

一,任务目标定位准确。

理论联系实际是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原则。但选用什么样的时政材料,这同样体现了一位教师的选材能力。道德与法治教师应该而且必须要有对“时政的敏感度”,哪些时政将会成为考试关注的热点,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没有这种敏感度,就不是个合格的道德与法治教师。这节课主要围绕着法律的三大特征为主线贯穿本堂课。

二、情境材料的选用精。

道德与法治教师也要学会如何把时政热点转换成课堂教学资源,并把时政材料与课堂教学相结合,提出正确的问题。老师们可以看到:对一段同样的时政材料,有的教师所出的题精要,有的教师出的题很表面。因此,我们必须研究材料,呈现给学生的也必须是教师经过深思熟虑后的`材料和问题。这节课顾老师所选用的材料,比较“精要”。在导入中主要运用图片:法律制定机关、国家强制力、高官落马等不仅让学生了解相关知识同时增强了学生的自觉遵守法律的意识。时代性、时效性强,针对性强。

三、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

这节课,立足于“学生的发展”,这种发展不只是简单的教材知识的罗例,更多地是教材知识的重组和整合,并不断地引导学生去分析现实问题。在掌握基础知识之后,提升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顾老师的课一直在努力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同时,整节课始终体现着“互动、合作与探究”的课堂教学氛围,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生本互动的课堂探究意识浓。同桌讨论和小议次数较多。

四,教学的预设与生成相辅相成。

教学设计实质是一种教学的预案。它不同于房屋设计图,可以在教学进程中不断地加以修改、补充、调整。在预设中生成知识和能力,而又在生成中不断调整预设,形成一种“创生”的教学活动。教学活动本来就是一种创造性活动,正是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不断互动,创设一种和谐的教学环境,从而创生出一节优秀的课。在这过程中,学生受益了,教师也在教学相长中获益。而这也就是“教学的魅力”所在。顾老师对学生的回答及时点拨,不仅使学生能得到“答案”也能得到“途径”。

下面我提几点建议:

篇3:道德与法治课效率

2016年4月8日,教育部办公厅下发了《关于2016年中小学教学用书有关事项的通知》,《通知》明确规定,从2016年起,将义务教育小学起始年级《品德与生活》教材名称更改为《道德与法治》。《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开设,凸显了新形势下国家对小学生思想道德和法治教育的高度重视,是教育思想的进步,对于更好地培养小学生的道德品质、法律意识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成为热爱祖国、品德高尚、遵纪守法的合格公民,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一、《道德与法治》课程设置背景

(一)开设《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具体化落实。

2014年10月,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在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方面提出:“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人民权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权威要靠人民维护。必须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使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从青少年抓起,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为此,教育部在原有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中已融入大量规则和法治教育内容的基础上,将这两门课程统一更名为《道德与法治》课程,正式将法治教育纳入小学国家及课程体系,进而培养小学生的法治意识、法治观念、法治精神,让法治教育走进学校、走进课堂、走近学生。

(二)开设《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培养社会主义公民法治观念和法治素养的迫切要求。

小学生虽然是未成年人,接触社会的广度和深度都不如成年人,但是在其日常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等诸多方面,都有大量涉及规则与法治的内容,而且其中有很多是十分迫切需要知晓和遵守的。故此,了解规则与法治的基本常识,懂得法治的意义,做到忠诚于法律、信仰法律、尊重法律、信任法律、敬畏法律、遵守法律,知道自己依法应尽的义务,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的合法权利,是小学生了解社会、适应社会生活、参与社会的基本要求,也是小学生作为社会主义小公民健康成长的基本需要。

1. 法律是社会生活的准绳,小学生需要懂法、相信法。

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规则和法治的相关知识,能够自觉遵守法律法规,懂得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知道违法后果的严重性,如果违法则要接受法律的制裁。在具体的法治教育中,减少和消除少年儿童对法律的无知是最基本的任务,这个重任需要由《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来完成。

2. 小学生需要守法、敬畏法。

在目前的社会生活中,还存在不少小学生不尊重法律、不信仰法律、不敬畏法律、知法犯法的现象。比如,“中国式过马路”的违法行为;比如,校园欺凌中的霸道学生总以为自己的“爸爸是李刚”;再如,由于缺乏管教,小留学生到了国外仍缺乏对法律的敬畏心,在埃及神庙上刻字,进而受到当地法院的严重处罚。这些明知故犯式的违法案件,反映出小学生法治观念的淡漠和对法治敬畏心的缺失。为了能在小学生中加强规则意识、法治观念和宪法精神,在他们的头脑中打下根深蒂固的烙印,自觉遵纪守法,这是开设《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必要性。

3. 小学生需要在社会生活中主动依靠法、运用法。

依法解决生活中遇到的相关问题,让小学生利用法律武器依法保护和争取自己的合法权益并履行自己的义务。除一般法律法规外,对未成年人是有特别法律法规来保护的,《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婚姻法》《反家庭暴力法》等都体现出国家对于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当下频频曝光的家庭虐童案中的弱势个体、校园暴力事件中的受害者、超市购物被强行搜身的消费者、校园性侵中的孩子,都应该依靠法律、运用法律保护自己,让法律惩戒违法犯罪分子。

(三)开设《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加强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举措。

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必须坚持一手抓法治、一手抓德治,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培育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以法治体现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实现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法治的道德底蕴,强化规则意识,倡导契约精神,弘扬公序良俗。发挥法治在解决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中的作用,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法治的道德底蕴,强化规则意识,倡导契约精神”,这些都说明了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的相互关联、相互促进作用。我们既要重视培养小学生的良好性格和价值观,更要让他们及时、全面地接受法律方面的教育。

二、《道德与法治》课程基本概念释疑

此次变化,将小学阶段的两门国家课程———《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统一更改为《道德与法治》课程,既让大家耳目一新,同时又觉得在情理之中。

(一)“道德”取代“品德”。

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一种心理特征,是个人的立场而不是社会的立场,也就是说品德是个性化的。道德存在于人的整个生活中,是不能脱离人的生活单独存在的,因此是看不见也摸不着的,属于无形却不可缺少的。另外,考虑到国外相关课程大多使用道德一词而非品德一词,这次国家将品德改为道德,也是保证课程设置与国际接轨。

(二)突出法治教育。

此次课程名称的更改,从真正意义上加强和凸显法治教育的内容,使法治教育专门化、系统化、持续化,循序渐进地使学生从小受到法治教育启蒙,树立规则意识,并初步了解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中与学生关系较为密切的法治内容,增强学生的宪法意识,从而达到在小学生中普及、强化法治教育的基本目标,让法治理念牢牢地在小学生中扎根。

(三)此“法治”非彼“法制”。

“法治教育”与“法制教育”两者的概念极易混淆,法制教育主要是以开展法律知识传授为重点,而法治教育则是在法制教育的基础上进行法治观念的培养,这也正是我们开展法治教育的核心所在。

三、《道德与法治》教科书新变化

由于《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研制需要一定的周期,故在新课标尚未出台前,需要以法治教育专册的方式集中呈现法治教育内容,使法治教育真正以独立的方式纳入教科书当中。在原《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11册教材中,在课标所要求的各个模块所对应的教材内容中,要尽可能地调整充实及增补体现法治教育的内容,更好地融入教材各个主题单元中,使法治教育与各部分相关教材内容能够有机结合。

(一)精选教材内容。

要将那些与学生学习和生活息息相关的法治教育内容,根据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和法律对小学生的基本规定和要求,以故事和真实事例等方式,多样化呈现法治教育内容,比如生活中较为典型的、有一定轰动效应和社会影响的真实法治案例。

(二)专册教材编写更专业。

编写法治专册教材具有政策规范性、法律专业性、社会敏感度等都很突出的特点,为确保专册设计主线更准确、单元主题更鲜明、体系更系统,需要一些法律专业人士同教育教学专家共同参与,让教材更具权威性和准确性。法律专业人士能让法律条文及其司法解释的文字更专业、教育教学专家更了解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认知水平,对学生学习的特点比较熟悉,让专业化的内容更容易被学生接受。

(三)呈现方式更灵活。

《道德与法治》教材的编定,需要遵循法治知识和小学生基本认知规律的双线条,以及法治教育的规律,以生动的语言、严谨的知识、通俗的故事、灵活生动形象有趣的各种图片、图文并茂地向小学生阐释,能够大大增强教科书的吸引力、感染力。

四、《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新要求

课堂教学是法治教育得以具体落实的重要环节,是法治教育成败的关键。课堂教学需要更多地在以下方面加强和改善。

(一)请进来,走出去,利用丰富多样的校外法治课程资源,让法治实践活动成为教学的常态。

一是教师应依据法治教育教学目标的要求,结合教学内容,将法官、律师、法律工作者等专业人士请进学校,请进课堂,请专业人员开展专题讲座、解惑答疑、案例介绍与剖析等方式,将精准的法治知识、法治案例请进课堂,开展别开生面、可信度更高的学习活动;二是教师要组织学生通过调查访问法律专业人士,实地参观法院、检察院、公安局等法治教育相关机构和设施等方式,走出课堂、走进社区、走进法治社会,让有效的社会资源成为有用的课程资源,为教学服务,从而达到拓展教学时空,让法治深入学生心中的目标。

(二)案例分析成为学习的重要环节。

在教学中,教师应列举当地的社会实际、学生生活或者热门新闻中与学生关系密切的真实案例;既包括未成年人的犯罪案例,也包括受侵害的案例;既包括当地的案例,也包括全国的案例,既包括中国的案例,也要适当拓展中国人在国外违法犯罪的案例,从而让学生从小就树立法治观念和自我保护意识。

(三)体验感悟是学生学习的必经之路。

在课堂上,教师应设计一些针对法治常识和案例的体验感悟活动,引导学生在亲身体验和思考感悟的过程中,从自身的实际感受出发,积极思考,认真反思,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变换角色、拓宽思路,提高法治教育的教学效果。

(四)创造性地开发和利用教科书。

教师要用好用活《道德与法治》教科书,在正确理解和把握法治教育的整体设计思路、法治教育单元主题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开发和利用教科书进行教学设计,收集相关法治教育资源来丰富教学内容,以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创新和优化水平。

五、开展教师培训

随着新课程的全面实施,需要教师的专业素养尽快更新和提升。教育部门应多渠道开展教师队伍培训,以适应《道德与法治》课程对任课教师的新要求。

(一)提高教师法律专业知识水平。

法治教育需要教师准确掌握法律知识,对法条和法理的解释都要十分准确,不能似是而非、更不能凭想象去解释。因此,整个教师队伍、包括教研员队伍都急需补充大量的法律常识,从而能够准确地在课堂教学中实施法治教育。在法律知识培训中,应安排相关的法学专家、法律工作者参与其中,使其成为培训的重要力量。

(二)及时开展实用、有效的教材教法培训。

要尽快让教师熟悉教材编写思路、教材特色及教材使用方法,掌握法治教育的教学特点、基本教学方法和学生评价方法。

(三)组织教师实地参观、考察、学习。

教师培训不能总是纸上谈兵,要走出学校,深入到法院、检察院、律师事务所、监狱、公安机关等,参观了解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实际运用及其价值,加强教师对法治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深入了解社会专门机构和法律实施情况,拓宽教学思路,不做井底之蛙。

篇4:如何提高政治课教学效率

【关键词】教学情境 教学方法 效果

政治课教学要特别注意教学教学情境的创设,最佳教学情境是情感与环境的和谐统一。特定的教学环节,辅之以匠心独运的情感设计,可以获得十分理想的教学效果。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不只是一个单纯的认识过程,学习的本身还包括情感和兴趣两个方面。要使学生自主学习,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是前提,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做法就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创设情境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对政治学科而言,要根据学科的特点、学生的年龄和心理认知特点来创设情境,使学生在设置的情境中去感悟生活,进而达到理解与认识的升华。

一、锤炼语言,描绘情境

阿莫纳什维利曾在《孩子们,你们好》一书中写道:“(教师)在这里应当精雕细刻地去塑造学生心灵的每一个最微小的部位,使他们心中的每一个细胞都充满热爱人的激情。教师多姿多彩、恰如其分的教学语言是激荡学生心灵的一溪活水。”一堂课的洋洋千言甚至万言,可以有即兴的部分,但一定应避免平铺直叙,而需要通过认真的备课加以锤炼。这是教学情景创设的必须。

讲授《人生当自强》时,笔者以悲愤的语调历数帝国主义对中华民族的疯狂掠夺,愤怒控诉日本帝国主义屠杀南京30万同胞的暴行。“侵略者展开杀人比赛,使中国人尸横街巷,血流成河,血泊中的婴儿哭声伴着刽子手的狂笑…”随着笔者声音的颤抖和拳头的挥动,同学们个个绷紧小嘴闪动泪光。话锋一转,“当国家民族处于危难之际时,正是自强不息的精神抵御内辱外患,使沉睡的雄狮苏醒了,我们成功战胜非典、洪水,地震;成功发射了神五、神六、神七;圆满地举办了奥运会;正是这种精神,便中华民族历经苍桑而不衰,备经磨难而更强,豪迈的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教师运用富有魅力、饱含感情的语言能滋润学生的心田,可以很好地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二、引入故事,渲染情境

通过讲故事的方法导入新课,符合学生的认知心理,能够激发他们对即将学习的新课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学中一则短小精悍的故事,常常是开启学生兴趣的基础,是启迪学生智慧心灵的兴奋剂。

例如笔者在教学《正确认识自我》时,导入一个故事。有一天,一名大学教授到一个落后乡村游山玩水,他雇了一艘小船游江,当船开动后教授问船夫:你会数学吗?船夫回答:先生,我不会。教授又问船夫:你会物理吗?船夫回答:物理?我不会。教授又问船夫:那你会用计算机吗?船夫回答:对不起,我不会。教授听后摇摇头说道:你不会数学,人生目的已失去六分之二;不会物理,人生目的又失去六分之一;不會用计算机,人生目的又失去六分之一;你的人生目的总共失去六分之四……说到这儿,天空忽然飘来大片黑云,随后吹来强风,眼看暴风雨就要来到。船夫问教授:先生,你会游泳吗?教授愣一愣答道:不会,没学过。船夫摇摇头说道:那你人生目的快要失去六分之六了……人不要小看其它人。更别一味用我的标准做为对错、好坏的标准。倡导学生认识自我的热情。

三、角色扮演,体验情境

角色决定着人的思维,情感和语言的活动,因此利用角色效应,让孩子扮演、担当角色是很有意义的。在课堂教学中创设角色情境,能够增强学生主体性,参与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自我新形象》一节中“面对新期待”教学时,笔者不是要学生直接说出自己想从事的职业,而是让学生表演自己想从事的职业的相关动作,如:司机、厨师、军人、医生等,让其他同学猜测该同学将来想从事的职业。通过学生参与,既活跃了课堂气氛,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还锻炼了学生的表演能力。

四、设疑解惑,优化情境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一堂政治课的成功与否,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对疑问的设计。教师通过设置富有启发性的思考题,可以拓宽学生的思维,开发学生的智力,使他们勤于思考,乐于探究。因此,教师要时刻提醒自己如何将知识变成问题,以激化学生认识上的冲突,点燃思维的火花,产生解决问题的强烈情感,当学生有了积极的心智活动时,教师及时点拨问题,就会豁然开朗、迎刃而解,使高潮自然形成。

五、媒体展示,提升情境

随着课堂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多媒体教学已经广泛地应用于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实现了课堂教学由“单一讲授灌输形”转向“多媒体应用引领形”的转化,教师利用多媒体的音响视频、图文并茂的功能营造出一个形象逼真、气氛浓郁的教学氛围。充分调动了学生的视听感觉,通过视听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思维素材,把枯燥无味的抽象知识具体化,将课堂教学引入全新境界。

例如:在讲授《控制人口,提高素质》这课时,如果我采用直接讲述的教学模式,同学们会有味同嚼蜡之感,于是我选择了多媒体教学,播放著名笑星黄宏和宋丹丹表演的小品“超生游击队”相关片段,使学生们在欢声笑语中看到了我国七八十年代人口暴涨的事实。紧接着镜头转向了大城市的人才市场求知若渴、争先应聘、前呼后拥的求职场面以及春节前后各大城市的火车站、汽车站,拥挤不透的农民工,他们背着沉重的行囊、四处奔走找工作的画面。真实的录像使学生们充分认识到我国控制人口,提高素质的紧迫性使命感。利用多媒体展示教学使学生们在身濡目染的氛围中达到了良好的学习效果。

篇5:道德与法治课评课稿

李方方

听了顾志刚老师所上的七年级道德与法治第九课第二框《法律保障生活》一课,我认为亮点较多。顾老师首先从上节课学习的知识点——法治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入手,让学生用一个词或一个句子说出自己对法律的感受,从而导入新课。接着以一副十字路口交通混乱图片开始了对法律特征的探究。整堂课以时政背景材料为载体,以问题探究为龙头,以思维训练为主线,给人的感觉是环环相扣,有条不紊。从整体上说不失为一堂成功的常规课。

该课之所以说是一节好课,是基于以下几个方面得出的结论。

一、任务目标定位准确。

理论联系实际是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原则。但选用什么样的时政材料,这同样体现了一位教师的选材能力。道德与法治教师应该而且必须要有对“时政的敏感度”,哪些时政将会成为考试关注的热点,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没有这种敏感度,就不是个合格的道德与法治教师。这节课主要围绕着法律的三大特征为主线贯穿本堂课。

二、情境材料的选用精。

道德与法治教师也要学会如何把时政热点转换成课堂教学资源,并把时政材料与课堂教学相结合,提出正确的问题。老师们可以看到:对一段同样的时政材料,有的教师所出的题精要,有的教师出的题很表面。因此,我们必须研究材料,呈现给学生的也必须是教师经过深思熟虑后的材料和问题。这节课顾老师所选用的材料,比较“精要”。在导入中主要运用图片:法律制定机关、国家强制力、高官落马等不仅让学生了解相关知识同时增强了学生的自觉遵守法律的意识。时代性、时效性强,针对性强。

三、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

这节课,立足于“学生的发展”,这种发展不只是简单的教材知识的罗例,更多地是教材知识的重组和整合,并不断地引导学生去分析现实问题。在掌握基础知识之后,提升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顾老师的课一直在努力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同时,整节课始终体现着“互动、合作与探究”的课堂教学氛围,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生本互动的课堂探究意识浓。同桌讨论和小议次数较多。

四、教学的预设与生成相得益彰。

教学设计实质是一种教学的预案。它不同于房屋设计图,可以在教学进程中不断地加以修改、补充、调整。在预设中生成知识和能力,而又在生成中不断调整预设,形成一种“创生”的教学活动。教学活动本来就是一种创造性活动,正是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不断互动,创设一种和谐的教学环境,从而创生出一节优秀的课。在这过程中,学生受益了,教师也在教学相长中获益。而这也就是“教学的魅力”所在。顾老师对学生的回答及时点拨,不仅使学生能得到“答案”也能得到“途径”。下面我提几点建议:

课堂上教学氛围、师生关系很融洽,如果教师教学能进行适度的学科渗透,教学效果将会更好。其次,在分析问题时,让学生不仅动脑,而且结合题目动动手动动笔,我想效果可能会更好一些。课堂结束前教师应作全面深入课堂小结。本堂课此环节较为薄弱。

篇6:道德与法治课评课稿

1、贯彻生活化的原则。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章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在本堂课中,教师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以现实生活中看到的实际情况为主要的内容开展活动,针对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学生的交流、探讨、达到了教学的目的。

(1)调动生活中的经验。让学生说生活中的公用设施,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生活经验与课本知识进行有机结合,使面对学习主题感到有话可说,因而乐于探究,善于,政于发表自己的意见,深切感受公用设施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2)充分利用好生活中的事例,为达到教学目的服务。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启发学生,让学生自已身边爱护公物的真实事例,让学生积极发言,通过积极岁与,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

2、积极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只有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扬了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才有可能拉近师生间的感情距离,学生才能有话说,有真话说。

商榷点:

①如何正确地处理好教师的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关系。通过教师在一个个问题的“开导”下,采用“一问一答”的模式,让学生的思维跟者教师在转,削弱了的课堂上学生的主体地位。

②缺少对学生多元化的激励性评价。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重视了对学生回答的评价,却忽视了对学生激励性的评价,因为只有通过学生激励性的评价,才能使学生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个性得到充分地张扬。

③教学的形式比较单,致使蔡个课堂氛围还不够轻松、活跃。

上一篇:大走访总结下一篇:观看学习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事迹报告会心得体会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