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安全沁入每个人的心田

2024-04-21

让安全沁入每个人的心田(精选4篇)

篇1:让安全沁入每个人的心田

一年一度的 “安全生产月”活动,在阳光灿烂、激情迸发的六月拉开了帷幕。昨天工区组织观看了安全生产宣传片,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参加工作近三十年,提起“安全”二字,那是再熟悉不过的了,亲历了安全给我们带来的祥和与喜悦,也见证了事故给我们的苦难和悲痛。“安全”像是一篇文章中的关键字,把握着全文的方向;又像是一首乐曲中重音节,关系着整个乐章的旋律,你想轻松地说出它的美,它的温柔,它的幸福,总是有一种沉沉的感觉。

现在网路文化的发达着实让人叹为观止,随便在网上搜一下“安全”就会看到海量的信息。是我们不懂得安全的重要性吗?不是!是我们不知道安全的意义吗?也不是!谁都能说出诸如“一人安全,全家幸福。一人违章,众人遭殃。疏忽一时,痛苦一世。安全是生命的基石,安全是欢乐的阶梯”。等等安全警句名言。我们的企业,可以说就是一个“安全”企业,“安全第一”是我们的生产方针,安全文化是企业文化的核心,从走进公司的第一天,首先学习的就是《安全规程》,从此安全就和我们的生命、幸福等价起来。我们各项规章制度,操作规程明确了每个岗位的职责,每个人一举一动都有相应的条款加以规范,各项安全措施的细致程度,几乎到了恨不得将这些文字磨成粉、熬成浆,灌到每个人肚子里的地步。不幸的是,事故照样出,看看吧!当事故发生后,都感受到这是对一个企业毁灭性的打击,是对一个家庭的灭顶之灾。分析事故原因能说出上百条,当事人的追悔莫及、痛不欲生真让人有点“同情”,然后就开会整顿,制定措施,组织学习,检查整改,然后一切又恢复了平静。人们像谈论往事一样,说那过去发生的事,这是因为我们没有违章,发生事故的不是我们,只要我注意一点,几十年都过来了,像他那样的事故不一定降落在我的头上。于是,又出事故了。生活就是这样周而复始,平淡的重复那是幸福的延续,事故的重演则是人性的悲哀。

傍晚时分,我走到丹尼斯的十字路口,路口的红灯显示时间还剩下一格,我停住了脚步。就在这时,一辆电动自行车带着一个人从我身边驶向快车道,说时迟那时快,一辆工具车风驰电掣般自北向南飞驰而来,“轰隆”一声!只见工具车斜飞100多米,连续撞倒几档隔离护栏,倒扣在马路上;电动车粉身碎骨,零部件散落一地,再看一人被撞飞起,落在汽车前不远处,一动不动,路灯下映着液体。另一个人不知落在什么地方。我第一时间,赶快给上夜班的妻子打电话,告诉她下班过马路一定要小心,千万不要抢灯。打完电话,还是不放心,干脆到单位去接妻子回来。告诫家人:以后过马路,不能只看红绿灯,你遵守规则,别人不一定遵守,要左顾右盼,确认安全了再过。我们说,什么事没有发生在自己身上,他不会感到切肤的痛,你没有亲眼目睹,不会有心灵的震撼,难道非要让每个人都经历那撕心裂肺的痛,才能记住什么是安全吗!这也是我们安全管理的纠结所在。

梁启超有句口头禅 “百行勤为先、万恶懒为首”,我理解这里的勤,是对自己所从事工作的那份心境和态度。绝大多数人认为从事一份工作,那是自己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保障,可是在实际生活中,又有多少人珍惜这份工作呢?彼此彼此,有难同当,有福同享,即便是出点事,还有人帮助“罩着”。于是就出现,大家看着某个人被针扎,感觉有点心痛,扭过脸,一切如旧。长此以往,我们都麻痹了,针,不扎在谁身上,谁不知道痛。这就是说,企业是大家共同的,与我们个体的联系并没有到赖以生存的程度。对待工作的“勤”,应当是真正将个人的命运同企业的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去珍惜自己的那份工作,安全才会是发自内心、自觉的行为。我们经常颂扬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其实质应当是:为了生计不得已而为之,人人都要生存,我为人人,人人为我。不是所有的人都有能力去做省长、当市长,但是社会上总有一件适合他的工作,把这份工作干好,按月领到自己的薪金,这就是生活。这份工作就是你心甘情愿的,要认真负责、尽心尽力去做的事,这就是爱岗敬业。只有爱岗敬业的人,才会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勤勤恳恳,不断地钻研学习,一丝不苟,精益求精,才会心无旁骛地将全部精力都集中到工作上,才会深深领会“安全就是生命的基石”,才会真正懂得“一人安全,全家幸福”的涵义。

范文网

篇2:让安全沁入每个人的心田

一、现状分析

纵观现阶段农村小学的绿色环保教育, 存在着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 具体如下:

(一) 认识上出现偏差。

最近, 在对浙江省瑞安市西部部分学校调查中发现:大部分少先队员都认为, 绿色环保教育只是捡纸屑、扫地、擦窗户等卫生工作。而在学校教育层面上, 也存在不少误区:有的认为, 绿色环保教育就是科学知识教学, 是科学老师的事;有的认为绿色环保教育就是种植花草树木及校园环境的美化、清洁, 是学校后勤部和大队部的事;还有的认为, 引导少先队员进行科技小制作、小发明、小养殖、撰写科技小论文就是绿色环保教育;甚至还有人觉得绿色环保教育是环保局的事, 跟我们没多大关系等等。这些认识上的偏差往往导致了一些学校对绿色环保教育的不重视。其实, 绿色环保教育可以渗透各种领域。从广义上来说, 凡是有益于人的发展、人的健康的活动, 都可以称为绿色环保教育, 如做好眼保健操、上好课间操和体育课、参加学校的各种体育竞赛、强健身体、开展节约节能活动、拒绝浪费等等。

(二) 缺乏固定的教材与教法。

学校是育人的场所, 是绿色环保教育的主要阵地, 但由于其没有固定的教材, 在课堂上, 许多教师只能根据自己的喜好和经验随意地组织教学或开展主题队会。而教师对绿色环保知识的相对匮乏又往往导致绿色环保教育目标定位不准, 在教育教学中往往只注重以环境危害的具体事例和数据, 让少先队员意识到破坏环境的严重危害, 虽然让队员懂得一些环保常识, 却忽视了绿色环保教育的技能目标、态度目标和参与目标的培养, 忽略了广义范围的绿色环保教育。

(三) 绿色环保教育活动形式较为单一, 并缺乏延续性。

目前大部分农村小学开展的绿色环保教育, 主要是大队部发起的针对世界环境日、世界水日、地球日等环境纪念日开展一些宣传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就像一阵风, 一刮就过, 缺乏延续性和长效机制, 教育效果有限。

(四) 家长的重视不够。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 农村家长的环保观念参差不齐, 大多数家长只是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 对绿色环保教育不太重视, 有的家长甚至连自己都没有意识到在公共场合吸烟、随地吐痰、随手乱丢果皮纸屑、使用一次性餐具等的危害性。

这些因素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农村小学开展绿色环保教育的有效性。

二、解决途径

针对目前农村小学绿色环保教育的现状, 我认为, 除了教师和辅导员要加强自身学习外, 更重要的是要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 营造氛围。

注重校园绿化和美化。我们不能忽视校园文化建设中绿色环保教育的隐性功能, 可以想象:走进校园,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绿地、苗木、花草, 整个校园地面清洁, 环境优美, 生机盎然, 仿佛每一棵苗木会说话, 每一株花草都含情。有队员们亲自在花木上挂有植物介绍牌, 宣传科普知识;在草坪上、花圃中有队员自己设计得环保警示牌:如“绿草青青, 请勿践踏”、“爱护花木, 人人有责”、“花草是人类的好朋友”等等。这样优美的校园环境, 会自然而然地诱发孩子们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意识。学校还可以专门成立校园护绿小组, 做到责任到人;坚持垃圾分类, 做好废物回收和废物利用;号召全校师生养成不随地吐痰, 不乱抛杂物, 不大声喧哗等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

中队文化建设方面, 可以选择本队员喜爱的动物或植物为命名创建特色中队, 要求每个少先队员保护环境, 从我做起, 从身边的点滴做起, 爱护好小动物或植物, 同时加强中队动植物角的建设。在特色中队建设的基础上制订出绿色环保型班规, 做好进一步的要求, 如:与人交谈要轻声, 走路要轻快, 教室地面要洁净, 桌面要干净, 要随手关灯, 少先队员个人卫生要求衣着整洁, 勤洗手脚, 勤洗澡, 勤刷牙, 自己事情自己做等等。

(二) 动员宣传。

要想对少先队员进行绿色环保教育, 首先要让他们了解绿色环保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根据少先队员的年龄特点, 长篇大论的空洞说教收效甚微, 只有直观形象的教育才能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1. 组织观赏录像、图片。

比如, 让少先队员观看1998年抗洪抢险那惊心动魄的情景, 告诉队员这些灾难正是人类不断破坏环境, 导致森林资源日益减少、土壤的过分流失所造成的。通过看图片或分发一些资料让少先队员阅读, 从中了解绿色环保知识及其重要性。在课文《一个小村庄的故事》的教学中, 通过图片、影像资料等形式, 模拟小村庄的变化过程, 让队员们在哀其不幸的同时, 能够懂得这个不幸其实是由人类的乱砍乱伐行为给自己种下的祸根, 本来这场灾难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这样的教训是深刻的、惨痛的, 使每个队员懂得保护自然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身———保护环境刻不容缓。

2. 引导队员阅读环保类读本。

中队辅导员要推荐一些有关环境方面的科普小读本, 如《十万个为什么》、《地球之谜》、《海洋为什么是蓝的》、《拥抱科学》等。队员们在阅读的同时, 可以增强学习环境方面知识的浓厚兴趣。

3. 搭建多种宣传平台。

利用晨会、队会、黑板报、宣传栏、红领巾广播台、校园网络、手抄报等多种渠道, 组织少先队员收集和交流信息, 向全校师生宣传绿色环保知识。

4. 开展环保主题队会。

如在举行《环保, 我们举手之劳》主题队会时, 让队员事先准备一些关于环境的资料, 了解绿色环保的重要性, 以及绿色环保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的必要性。然后, 在队会上, 让队员通过讨论, 观看相关绿色环保视频, 谈谈自己的感想, 最后, 都能写出一句自己的格言或是承诺, 由同学和老师监督。

(三) 学科渗透。

现行小学语文课本中的内容, 反映环境知识、环保意识的比比皆是, 只不过有时以显性形式出现, 有时以隐性形式出现, 需要教师找准切入口, 然后随着教学的深入, 一步步地揭示课文中内含的环境因素。如教学《云雀的心愿》时, 要紧紧抓住“心愿”, 随着故事的深入, 向队员介绍森林的重要性, 懂得“到森林中去植树, 让沙漠重新变成绿洲”就是云雀的心愿, 也是我们共同的心声。

科学课的内容是包罗万象的。例如“植物怎样传后代”、“动物的生长与繁殖”等, 让队员懂得每种动植物都需要一定的生态环境, 保护好环境, 才能使动植物生长得更好, 地球上要是没有了植物, 也就没有动物, 人类就无法生存;“水在自然界里的循环”这节知识, 使少先队员知道了水也是最宝贵的资源, 是生命的源泉, 懂得了保护水质、防止水污染的重要性。

数学课中, 可以把“一只青蛙一张嘴, 两只眼睛四条腿”等内容与枯燥无味的乘法口诀结合起来, 使队员既学到计算方法, 又增长保护动物的知识;六年级“百分率的计算”, 带领少先队员走出教室, 观察校园全貌、绿地形状, 动手测量, 然后计算出校园绿化覆盖率。

美术课上, 让队员外出写生感受环境美, 让他们设计“未来家园”表现环境美。音乐课上, 有意识地教学演唱种绿、护绿和环保的歌曲。科技、劳技课等, 引导少先队员利用废品, 变废为宝, 制作出各种美丽的工艺品, 不仅培养了每位少先队员的动手能力、创造能力, 还能帮助他们树立“世界上没有垃圾, 只有放错地方的财富”的意识。

(四) 开发校本课程。

农村小学应该充分利用农村丰富多样的自然环境, 针对农村出现的种种环境问题, 联合环保部门, 整理出适合农村小学开展环境教育的乡土材料, 为开展绿色环保教育提供相应的校本教材。我们瑞安市锦湖实验小学通过近三年的探索后编写了校本课程———《我是瑞安人》, 书中收集了大量的瑞安山水文化资源和人文资源, 让队员们在了解家乡历史和文化的同时感受到绿色环保的重要性。

(五) 开展绿色环保实践活动。

开展中小学绿色环境教育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既重视学习绿色环保知识, 又重视开展课外的实践活动, 使少先队员从小就培养起积极的“参与意识”。

1. 开展绿色环保公益活动和竞赛评比。

组织少先队员动手美化校园, 种植成才树, 为小树保暖, 为花草培土、捉虫, 清理白色垃圾, 对废品进行回收等, 开展校园卫生清洁和保持竞赛、绿色环保手抄报比赛、科技环保作品比赛、绿色环保主题演讲比赛、绿色环保警示牌制作评比、垃圾分类回收评比、废旧电池收集评比等活动。

2. 开展“八个一”系列活动。

要求每个队员每年尽力做到提一条绿色环保建议、编一条绿色环保警句、会唱一首绿色环保歌曲、看一部绿色环保电影、写一篇绿色环保日记、做一件对绿色环保有益的事、当好一个绿色环保小卫士、做一个左邻右舍的绿色环保“小老师”。

3. 结合节日、纪念日开展各种各样的绿色环保宣传教育活动。

一年一度的“植树节”、“爱鸟周”、“地球日”、“世界环境日”、“世界粮食日”, 成了学校传统的绿色环保教育节日, 并以点带面, 使队员对环境保护有进一步的理解。如引导孩子们认识鸟与人类的密切关系;明白“护绿·爱绿”的重要意义, 人人争做“护绿小天使”;“我们只有一个地球”, 发动大家献计献策为地球治病;成立“生态小组”, 通过查资料、画漫画、考察、社会实践等形式, 对校园或社区周边的古树名木进行调查等。

4. 创新活动内容。

“六一”是少年儿童自己的节日, 可以尝试将庆祝“六一”儿童节与绿色环保主题教育活动有机结合, 开展以“低碳减排, 绿色生活”为主题的“庆六一·迎六五”环保宣传、环保签名、环保游园、环保时装秀展示等系列活动, 让少先队员在感到“好玩”的同时, 既学到了绿色环保知识, 又激发了参与绿色环保的热情。

(六) 开展小课题研究。

课题研究要坚持“队员为主, 教师为辅”的原则, 要在少先队员们初步调查研究、分组讨论的基础上, 让他们自己提出感兴趣的课题, 经再讨论、筛选后确定研究课题, 设计研究方案, 在老师的指导帮助下进行研究, 研究过程中要及时收集、整理、分析和归纳资料, 最后得出结论, 还可提出合理化建议。

(七) 注重校外拓展, 形成合力。

校园是对少先队员进行绿色环保教育的主阵地, 而校外, 是可以发掘的更广阔的天地。比如:每学期可有针对性地组织少先队员进行农业生态环境调查, 看看土壤的变化、农作物害虫的变化, 观察保护农业生态平衡的青蛙、蛤蟆、蚯蚓数量的变化。测试工业和农业养殖对周边空气、水、噪声的污染情况, 让队员在实践中处理好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保护生态平衡的关系。还可根据当地实际, 选择工农业科技领先单位, 如无公害蔬菜基地、环保措施落实得比较好的农家乐等作为校外绿色环保教育活动基地, 定期组织队员参观实践, 并邀请技术人员担任校外辅导员, 介绍其先进的环保技术, 指导少先队员参观活动。

(八) 完善环保激励制度。

根据少先队员的年龄特点, 学校大队部可以在小学一、二年级颁发清洁章、小回收章, 三、四年级颁发气象观测章、环保章, 五、六年级颁发社会考察章、种植养殖章, 并在队员人手一册的《争章手册》中明确获章标准及训练项目。同时在全校少先队员中开展“小小环保员”、“环保小卫士”、“环保小勇士”三个层次的环保章争章活动, 期末由大队部统一召开专门的颁章大会, 给予精神和物质方面的奖励, 让队员们品尝到成功的喜悦之情。

总之, 我们的教育对象是天真烂漫的少先队员, 而少先队员具有好胜、好夸、喜欢表扬等特点, 因此教师和辅导员在开展绿色环保教育时宜随机应变, 灵活多样, 让他们在表扬和激励中乐意地接受教育。我想, 绿色环保教育永远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随着我们教育工作者对绿色环保教育研究的深入, 它的内涵必将不断发展和变化, 教育的形式、方式方法也必须随之变化。

教育是民族最伟大的生活原则, 是一切社会里把恶的数量减少, 把善的数量增加的唯一手段。

篇3:让书香真正沁入学生的心田

然而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诵读这种教学方法并未体现其应有的作用。一方面是人们对诵读课文存在一种片面的看法,甚至以“死记硬背”之名加以否定;另一方面是缺乏正确的诵读方法,以至出现“小和尚念经”的情况。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从以下几个方面浅谈诵读在现代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一、指导阅读,训练语感

在语言能力中,语感是最基本、最重要的一种能力,是把握语言文字的一种手段。我们应通过诵读指导来加强语感训练。诵读是一种语文基础训练形式,它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对课文进行吟咏、体味,逐步形成语感的学习方法。通过诵读感悟语言,细嚼慢咽,仔细体会作者的创作意图、思想及其情感,达到“字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叶圣陶语),从而获得审美感、情趣感、趣味感,逐步形成语感能力。如读《桂花雨》中作者回忆童年摇桂花的乐和桂花香的情境,我们在反复诵读中领悟出文中无穷欢乐和纯朴的思乡的意义,伴随着这种感悟的内渗与积淀,学生的言语能力就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进入课文中语言创造的美的世界。在进一步的审美感知和情感体验中领悟形象的意蕴,主要的形式还是诵读,反复诵读,深吟浅咏。

二、通过诵读,提高写作能力

诵读是提高写作水平的方法之一,被誉为“诗圣”的唐代诗人杜甫就有“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佳句,极好地阐述了“读”与“写”之间的关系。教材中的文章是名家手笔,是文道结合的典范,有极强的可读性、赏析性。学生如能反复诵读,在读中赏、赏中析,那么,他们自然而然就会觉得越读越有滋味,越读越能读出点“眉目来”。蜜蜂酿蜜,需博采百花,涓涓细流,方能汇成江河。作文也如此,诵读能使学生不断积累知识,久而久之,写起文章来就会得心存手,左右逢源。

三、通过诵读,积累知识

语文教学要提高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必须不断积累词语、丰富词语。背诵是一个知识积累的过程,是巩固语文知识的必要途径。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背诵能力呢?诵读是背诵的基础,要背诵,首先就离不开诵读。指导朗读时,教师要提出目标要求。学生要通过诵读,理解和揭示课文的基本内容,对文章的主旨有清楚的认识,对文章的结构有一个明晰的轮廓,在诵读的时候,就能理解融合知识,要比死记硬背效果好得多。

四、通过诵读,加深理解

诵读的直接目的是加强记忆,文化知识的学习没有记忆就谈不上理解,而只是理解才能更好地记忆。在语文教学中,对字、词、句以及篇章结构要理解、运用,就必须朗读、背诵,也就是记忆、体味,特别是古今中外的优秀篇目,其中蕴含了博大精深的思想文化,是运用语言的典范。记住了,就能更好地理解它、运用它,而在运用之中加深对原文的理解。

五、通过诵读,发挥想象

教材中的课文一般都是名家手笔,凝聚了作家高度智慧的结晶,在短短的课堂教学之中是不可能完全说明白的,其中的思想、情感、哲理也非三言两语可以概括完全的,在教学中也只能点到为止。不会给学生读的空间、想的空间,学生体会不到美的意境的,百读不厌方能豁然开朗。好的诵读能把作品的思想、形象渗透进学生的心灵里,起到任何讲解都不能替代的作用。

六、通过诵读,形成技能

诵读并非仅仅是把文章读出声就行了,而是要读出文中思想感情和深刻含义。这涉及读的技,诵读技巧主要包括:发音正确、清楚;轻重、停顿要准确、合理;语速的快慢要适当;语气、语调要恰当;流利、生动、自然。

在教学中加强诵读训练,应当注意几个问题:首先教师应改变一味串讲的教学方法,读与讲结合,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听讲,以听讲促诵读。其次,教师要重视范读。有感情的范读给学生留下的印象比逐字逐句分析深刻得多。第三,诵读训练要处理好齐声诵读和个别诵读的关系。总之,在语文教学中适度诵读,正确诵读,不失为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使语文教学归真返璞之举。

篇4:安全是每个人的事

安全不应是自上而下的管理, 实际描述的是“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上下层互动。它提醒我们, 安全是自己的事。据统计, 在日本企业的安全管理理念中, 员工的个人安全知识水平与企业的安全状态存在着紧密联系:若员工的安全知识普及水平只有10%, 企业面临安全问题的概率将超过85%。可见, 安全的核心在“人”。

对我国建筑行业来说, “人”的问题, 就很凸显。建筑业务工人员流动性大, 流动周期短, 且不断变化, 所以施工现场发生的安全事故, 除环境因素以外, 大部分跟人的不安全行为有关, 也唯有“人”的问题解决了, 才可能搞好安全工作。

对此, 江苏通州建总集团有限公司的一线安全管理者许传山感受颇深, 他说, 通过对务工人员2个月的安全培训, 工人们已从有抵触情绪转变为“我要安全”, 会主动向他汇报哪个地方洞口没覆盖, 哪个地方脚手板不到位。无独有偶, 中交上航局航道建设有限公司厦门翔安项目部也极重视务工人员的安全教育, 2012年编制发放《安全护身宝典》后, 2013年又推出“平安夜校”, 得到了务工人员的拥护和支持;而中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安全总监王永华则想出“名人堂”的妙招, 用荣誉感调动基层员工安全工作积极性, 从而使该公司的安全工作屡获业内嘉奖。这些不正是德美尔局长所言的, 一种上下相动, 全员参与的安全文化吗?

国家安全生产监管总局副局长杨元元谈及企业安全文化曾说, 企业安全文化就是让大家都关注安全, 都注意安全, 都把安全作为自己的事儿, 这样这个安全就能搞好。

把安全当作自己的事, 不仅限于企业, 对社会公众也如此, 尤其每个孩子的家长、老师。

4月16日韩国“岁月”号沉船事件, 暴露出“追求效益不顾安全的文化弊端”。同时, 该国媒体和专家认为, 乘客安全教育也存在缺失, 而船上乘客主要是325名前往济州岛修学旅行的高中生。在我国, 大多学校会把“安全教育”作为开学第一课, 但依然时有惨剧发生, 海南澄迈县一所小学组织学生春游, 旅游车发生侧翻就是其中之一。“公安部交通安全微发布”就此写道, 有孩子是被甩出窗外, 造成死亡和受伤。春季出游增多, 家长和老师要提醒孩子们注意交通安全, 学会自我保护, 特别是乘车时一定要系好安全带!

上一篇:中一班十一月份工作总结下一篇:美容院活动方案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