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机关优秀侦查员

2022-08-15

第一篇:检察机关优秀侦查员

关于检察机关介入公安机关侦查工作办法

广东省惠州市人民检察院、惠州市公安局 关于检察机关介入公安机关侦查工作办法

(试 行)

第一条 为了加强检察机关与公安机关的互相配合,加强检察机关对侦查活动的监督,规范检察机关介入侦查、引导取证工作,保证刑事诉讼依法顺利进行,维护公平正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的有关规定,结合我市的工作实际,制定本工作办法。

第二条 介入侦查、引导取证的主要任务是,检察机关通过介入侦查,对公安机关收集、固定、保全、完善证据等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及时发现并纠正侦查活动中的违法行为,保证侦查取证工作依法、客观、全面,确保准确、有力地打击犯罪。

第三条 检察机关介入侦查、引导取证,应当严格遵守以下原则:

(一)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引导而不越位;

(二)打击犯罪与保障人权并重;

(三)依法,适时,适度。 第四条 介入侦查、引导取证的重点案件包括:

(一)涉外犯罪案件;

(二)严重危害社会秩序的暴力犯罪案件;

(三)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案件;

(四)严重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犯罪案件;

(五)涉嫌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案件;

(六)恐怖活动犯罪案件;

(七)集团犯罪案件;

(八)上级机关交办或者领导批示督办的案件以及侦查机关挂牌督办的案件;

(九)本地区首次办理的新罪名犯罪案件和当地社会影响较大的案件;

(十)立案监督案件;

(十一)公、检双方认为有必要提前介入的其他案件。

第五条 检察机关介入侦查、引导取证,在案件犯罪嫌疑人批准逮捕前由侦查监督部门负责,公诉部门认为需要或应邀请介入侦查的,可以与侦查监督部门共同进行。案件犯罪嫌疑人批准逮捕后由公诉部门负责。

第六条 提前介入、引导取证,一般在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刑事拘留后进行。下列案件,公安机关案件承办部门应当在刑事立案当日通知检察机关侦查监督部门介入侦查:

(一)致死3人以上或被害人、犯罪嫌疑人身份特殊或情节特别恶劣、影响大的杀人案;

(二)造成3人以上死亡或10人以上中毒的投放危险物质案;

(三)公共场所、敏感重要部位、重要设施发生的爆炸案及情节恶劣、影响大的纵火案;

(四)抢劫金融网点、运钞车及抢劫现金或财产价值100万元以上的案件;

(五)金额在500万元以上的证券违规操作案、影响较大的非法集资案;

(六)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海洛因、冰毒、摇头丸等毒品5千克以上案件;

(七)劫机(船、车)、暴狱、劫持人质等情节恶劣、影响大的案件;

(八)盗抢军火、非法制售贩运枪支弹药、枪支弹药失窃及放射性物质、剧毒物质被盗案;

(九)案值500万元以上的制假、售假案;

(十)伪造货币总面额3万元以上的伪造货币案;

(十一)情节严重、致人伤亡的暴力妨碍执行公务及情节严重的暴力抗法案;

(十二)涉及政治、经济、外交、军事等方面的重大失密、泄密及密码设备丢失、机要人员叛逃案;

(十三)造成5人以上死亡或者经济损失在500万元以上的水陆交通、安全生产、火灾和食品安全事故案;

(十四)立案监督案件。

第七条 介入侦查、引导取证的检察人员应为两人以上,其中至少有一名具有检察官法律职务。

第八条 公安机关要求检察机关介入侦查,须经部门负责人或者主管领导批准后,以书面形式向检察机关侦查监督部门、公诉部门提出,并将案件情况抄送检察机关备案。

检察机关侦查监督部门、公诉部门接到公安机关要求介入侦查的意见后,认为需要派员介入公安机关的侦查活动的,由部门负责人批准;重大案件,应当报请主管检察长或者检察长决定。

检察机关侦查监督部门、公诉部门认为需要主动介入侦查、引导取证的,应当经过部门负责人批准,并向主管检察长报告。必要时,主管检察长或检察长可以直接指令检察人员介入侦查,引导取证。

第九条 检察机关介入侦查、引导取证,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

(一)参加公安机关对重大案件的讨论;

(二)参加侦查机关的勘验、检查、复验、复查等;

(三)参加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的讯问、对被害人、证人的询问;

(四)发出《补充侦查意见书》或《提供法庭审判所需证据材料通知书(意见书)》;

(五)要求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害人进行医学鉴定,对其他证据进行司法鉴定;要求公安机关提供物证、书证、视听资料、搜查、勘验、检查笔录获取、制作的有关情况;

(六)参加重大、复杂、疑难案件联席会议;

(七)发现有遗漏犯罪嫌疑人并符合逮捕、起诉条件的,要求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或者一并移送审查起诉;

(八)其他介入侦查、引导取证方式。

第十条 检察人员参加公安机关对重大案件的讨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引导取证:

(一)对案件的性质发表初步意见;

(二)对证据的收集、固定、保全的合法性提出意见和建议;

(三)根据逮捕条件或者起诉条件对案件现有证据发表意见;

(四)根据犯罪构成要件,对下一步侦查取证工作提出建议。

第十一条 检察人员参加公安机关对重大案件的讨论,不能发表本案是否可以批准逮捕、起诉或公安机关可以提请批准逮捕、移送审查起诉的意见。

参加重大案件讨论的检察人员,应当制作《参加案件讨论笔录》。笔录的内容应当包括讨论的时间、地点、参加人员、案由、案件基本情况、讨论情况、检察人员在讨论中发表的意见等。

第十二条 参加公安机关勘验、检查、复验、复查的检察人员,可以与侦查人员共同研究勘验、检查、复验、复查方案,对勘验、检查、复验、复查工作提出建议。

参加公安机关勘验、检查、复验、复查,应当制作《参加勘验(检查、复验、复查)笔录》,笔录的内容应当包括勘验(检查、复验、复查)的时间、地点、参加人员、有关事项、结论等。

第十三条 开展介入侦查、引导取证工作的检察人员,应当把提出的侦查取证意见、建议以及采纳情况等记录在案,并向部门负责人报告。 第十四条 公安机关侦查部门应积极回应介入侦查活动的检察人员提出的意见和建议,采纳和落实情况、不予采纳的理由或未落实的原因应及时以书面形式送检察机关备案。

第十五条 检察机关、公安机关应当加强联系,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定期互相通报工作情况,共同研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办法。

第十六条 介入侦查、引导取证的检察人员发现侦查机关的侦查活动违法的,按照《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有关规定实行监督。

第十七条 此办法从签署之日起试行。

第二篇:浅议检察机关侦查监督的功能

时间:2010-11-04 15:35 作者:卢雪华 巫翠玲

新闻来源:

正义网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矛盾凸显期,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任务艰巨繁重。侦查监督部门在检察机关内部处于打击刑事犯罪和诉讼监督的前沿阵地,对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和公平正义,服务和保障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侦监部门要认清形势、明确任务、准确定位,不断增强和忠实履行侦查监督职责,紧紧围绕“三项重点工作”的总体目标,加强和改进侦查监督工作,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第一责任落到实处,把保持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的首要任务落到实处。

一、当前侦查监督工作的主要特点

(一)故意杀人、伤害案件频发,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权。

人民的生命健康权是最基本的民生问题,当前,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等刑事案件频发,不仅影响人们的正常生产生活,还因此而带来家庭破裂、劳动力丧失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已成为社会不和谐的主要因素。

(二)侵财型刑事案件居高不下,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

财产权是人们生存的基本条件,而多发的抢劫、盗窃等侵财案件,不仅影响人们的财产安全,有的直接还侵害着人们的生命权,使人民安全感不强。

(三)有案不立、有罪不究、执法违法、侵犯人权等情况时有发生。

当前,由于各种原因或利益、亲情关系等因素的影响,一些案件未能及时查处,有案不立、有案不移、有罪不究等情况依然存在,造成执法不公,使人民的合法利益未能得到有效保护。

二、当前侦查监督工作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一)执法观念和执法水平有待提高

当前侦查监督干警队伍整体素质是好的,工作业绩也是明显的。但部分干警参与引导侦查取证、立案监督、侦查活动监督、参与重特大案件的讨论、参与现场勘查等方面的能力还不强,缺乏进取创新精神,还不能完全适应日益发展的侦查监督工作的需要。

(二)侦查监督的方式滞后、被动

从目前法律规定看,侦查监督只是事后监督,只能通过阅卷或当事人的举报来发现,这种事后监督现状,导致很难发现侦查人员是否刑讯逼供、非法收集证据等违法行为,不能起到提前预防的作用。

(三)侦查监督职能发挥得还不够充分

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望相比,侦查监督队伍在思想观念、知识储备、能力水平、作风养成以及力量配置等方面都还有不相适应之处,仍然不同程度存在不敢监督、不善监督、监督不到位等现象。

(四)与行政执法机关未能建立起有效的沟通平台,一些涉及民生的犯罪案件未得到有效惩处

当前,由于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检察机关与行政执法机关未能建立起有效的沟通平台,行政执法机关在行政处罚过程中,往往出于自于自身利益考虑,对一些涉嫌犯罪案件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不与司法机关联系,使证据灭失,一些犯罪嫌疑人因此逃脱法律的制裁。

三、对当前侦查监督工作的完善

(一)牢固树立理性、平和、文明、规范司法理念,增强大局意识。

必须坚持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统领检察工作,牢固树立理性、平和、文明、规范司法理念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通过检察机关开展的“恪守检察职业道德,促进公正廉洁执法”主题实践活动和纪律教育月活动,真正从思想上解决“为谁掌权、为谁执法、为谁服务”的重大问题,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关注民生,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始终把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检察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检察机关侦监部门人员要时时处处保持强烈的民生意识,关注群众需求,倾听百姓呼声,增强解决民生问题的责任感,加大侦查监督力度,以实际行动维护、实现和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二)认真履行侦查监督职能,促进社会矛盾化解。

一是严厉打击严重刑事犯罪,全力维护社会稳定。依法严厉打击严重刑事犯罪活动,积极参与严打整治、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及反腐败斗争,重点打击***等邪教组织的犯罪、黑恶势力犯罪和有组织犯罪、严重暴力犯罪、严重危及群众安全感的多发性犯罪以及严重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的犯罪、严重职务犯罪。

二是深入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减少社会对立面。要立足实际,切实将宽严相济刑事政策贯穿于侦查监督工作始终,努力从侦查监督环节推动社会矛盾化解,促进社会和谐。一是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和区别对待,对实施轻微犯罪、积极认罪悔过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依法不捕。二是初犯、偶犯和轻微刑事案件。对初次犯罪且法定刑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案件,在犯罪嫌疑人认罪悔过、向被害方履行民事赔偿并得到被害方谅解的情况下,在批捕环节可以作出不批捕的决定。三是外来人员犯罪案件。在办理外来人员轻微刑事案件中,要改变对外来人员构罪即捕的做法,对具备取保候审条件的外来犯罪嫌疑人依法作出构罪不捕决定,平等保障外来人员诉讼权利。

三是进一步规范执法办案流程,强化信访风险意识。完善审查逮捕案件操作流程和信访风险评估预警机制。对于受理的每一起案件都要进行信访风险评估,划分风险等级,并针对个案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与公安、法院及当事人所在社区等单位密切联系,通力协作,化解矛盾,息诉罢访,力争减少或杜绝审查批捕环节涉检信访案件的发生。①

四是继续探索使用刑事和解,实行“检调对接”机制,推行答疑说理制度,积极促进社会和谐。对于轻微刑事案件,继续探索使用刑事和解政策与律师调解的对接工作机制(简称“检调对接”机制),化解矛盾,减少对抗。积极推行不捕案件答疑说理制度。不捕案件答疑说理制度即受理的提请批准逮捕案件,在重事实、重证据的基础上,经审查决定不予批准逮捕的,在作出不捕决定的同时,随案向公安机关和受害人送达《不予批准逮捕案件理由说明书》一份,从案件事实、证据、法律定性以及无逮捕必要理由等方面,加强对不捕案件决定的说明,做到有理有据。必要时将不捕理由以口头或书面形式告知被害单位、被害人及其家属,告知其不服不批准逮捕的处理方式,接受案件各方对不捕决定的监督,让他们明白不批准逮捕的理由,减少其对审查逮捕工作的误解,保障被害单位、被害人的知情权和救济权,进一步推行阳光检务,确保不捕案件质量,积极化解社会矛盾。

五是强化立案监督和侦查活动监督,切实维护公平正义。公平正义是人民群众追求的基本社会价值取向,是衡量社会和谐与否的重要尺度。侦监部门应加大立案监督力度,坚决纠正有案不立、以罚代刑等执法问题。要改变以往单纯依靠办案和被害人向人民检察院控告这两种手段发现立案监督线索的方式,由静态监督变为动态监督,通过定期不定期到公安机关内部查阅受案登记,从治安处罚案件和劳教案件中发现立案监督线索,解决立而不侦、久侦不结等问题;要加大侦查活动监督力度,选择侦查活动中的严重违法,特别是刑讯逼供、暴力取证、徇私枉法、索贿受贿、滥用强制性侦查措施等为重点,积极开展侦查活动监督工作,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使执法行为规范,严格依法文明执法。建立起有效的侦查活动监督调查机制,使违法办案者受到应有的惩戒,起到防微杜渐的作用,增强人们的法律信仰。

第1页 第2页

责任编辑:侯

当前需要把握新形势和新要求的主要内容是:侦查监督是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集打击犯罪与保护人权、保障诉讼与监督诉讼两方面的功能于一身,其自身具有独特的司法监督属性。当前我国形势总体良好,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社会大局稳定。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影响群众安全感的暴力犯罪、黑恶势力犯罪、毒品犯罪、多发性侵财犯罪情况也十分严重;人民群众对公正执法的要求、对加强法律监督的呼声日益高涨,我们要按照人民群众的新期待,进一步提高执法水平,提高执法的公信度。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侦查监督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围绕“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的检察工作主题,坚持“一体两翼”的工作格局,着力提高审查逮捕的质量和效果,增强刑事立案监督、侦查活动监督的力度和实效,认真落实司法改革任务,进一步加强队伍思想作风和监督能力建设,努力开创侦查监督工作新局面。

全面、准确地贯彻落实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

全面、准确地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是侦查监督部门在新形势下提高工作质量和执法水平的必然要求。工作中,既要注意改变长期以来形成的“从严从重”打击的思维模式,又要防止宽大无度、法外施恩等情况的发生;既要避免一讲“严打”就“构罪皆捕”,又要纠正一讲“从轻”就该捕不捕的极端做法,要用科学、辩证的思维把握好宽与严的关系。在严的方面,要始终保持对严重刑事犯罪的高压态势。对危害国家安全、涉黑、涉毒以及故意杀人、抢劫、爆炸、强奸、绑架等严重刑事犯罪,符合逮捕条件的要从快批捕,震慑犯罪,决不手软。对轻微犯罪特别是其中的初犯、偶犯、过失犯及老年人、未成年人,要依法从宽处理,慎用逮捕措施。

进一步提高办案质量,着力强化审查逮捕能力

办案质量是永恒的主题,是侦查监督部门的核心工作。结合我市实际,我们要做好以下四项主要工作:第一要全面把握逮捕的三个条件,加大对逮捕必要性的审查力度。根据刑诉法规定,逮捕犯罪嫌疑人必须具备三个条件,缺一不可。第二要建立告知、建议当事人刑事和解制度。当事人达成和解,有利于修复已经损害的社会关系和双方矛盾,有利于社会和谐。对于因民间纠纷引发的故意伤害、交通肇事等有直接被害人的轻微犯罪案件,应当告知、建议当事人双方就精神抚慰和经济赔偿自愿达成和解。第三要健全和规范讯问犯罪嫌疑人、听取犯罪嫌疑人申辩和委托律师意见的制度。第四要加强办案质量监控和管理,建立办案质量分析制度。

眼霜哪个好补水效果好的爽肤水

进一步加强立案监督和侦查活动监督工作的力度

当前,刑事立案监督工作面临着新的形势和任务。人民群众对维护司法公正的呼声日益强烈,中央司法改革任务中对完善立案监督工作机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我们一定要充分认识立案监督工作肩负的责任,把握推动立案监督工作科学发展的难得机遇,坚持力度、质量、效率相统一的原则,认真研究解决影响立案监督工作深入开展的突出问题,把立案监督工作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要重点解决开展立案监督工作案件信息渠道不畅的问题,要突出立案监督的重点,要进一步提高立案监督案件质量,提高有罪判决率,突出监督实效,要与国税、地税、工商、烟草、技监等部门协商并达成共识的基础上,建立了立案监督工作联系制度,实现了行政执法与立案监督工作的有效衔接。在侦查活动监督方面,要通过办理审查逮捕案件,加强对错漏案件的监督,要对捕后改变强制措施和延长侦查羁押期限进行监督。

努力适应职务犯罪案件上提一级审查逮捕工作机制创新的新要求

职务犯罪案件批捕上提一级的改革措施将于近期实施,这是加强职务犯罪办案监督,提高检察机关执法的公正性和公信力的重大改革。也是学习科学发展观进行体制机制创新的一次新尝试。改革后审查逮捕的主体、报请和决定审查逮捕的程序与方式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工作中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严格执行改革的有关规定,认真履行审查逮捕职责。二是提高审查效率,严守办案时限,保证办案质量。三是既要加强对职务犯罪案件的监督,也要在工作上形成打击职务犯罪的合力。四是注意总结、调研。加强工作的理性分析,特别是对工作经验的总结和对问题的对策研究,缩短磨合期,保证工作的顺利衔接和平稳过度。

搞好业务培训,提高队伍专业化水平和法律监督能力

“打铁必须自身硬”。目前我们侦查监督部门的干警素质还不能完全适应检察工作科学发展和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搞好业务培训是十分必要的。加强业务培训工作,要做到坚持培训工作经常化、制度化、多样化,要遵循侦查监督工作的发展特点和岗位要求,要紧紧结合工作实际本着切实能受到启发的原则,采用集中学习相关规定、编制案例选编、对我们自己办理的典型案例进行研讨等多种形式,积极开展岗位培训,提高干警的办案能力和执法水平。加强队伍建设,重点提高侦查监督队伍的“五个方面”的能力。即及时准确打击犯罪,维护社会稳定的能力;敢于监督、善于监督、规范监督,促进严格执法和公正执法的能力;化解矛盾纠纷,促进社会和谐的能力;正确执行法律和刑事政策的能力;探求侦查监督规律,加强业务建设的能力。

第三篇:关于检察院机关整合侦查力量的建议

一九七八年新中国第三部宪法重新设立了人民检察院。检察机关恢复工作以来经历了三十多年的发展。在这三十多年里,我国经济、社会等方面发生巨大变化。检察机关面对各种新情况、新问题与时俱进,在自身建设和履行职能方面都取得了辉煌的成绩。现阶段,人民群众对检察机关在维护公平正义、构建社会主义法治社会方面寄予很大希望。检察机关完全可以通过自身的改革使工作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建议检察机关将所有刑事侦查力量整合为一个业务部门(可以叫“侦察局”或“职务犯罪侦查局”等)。根据“刑事诉讼法”,贪污案、贿赂案、侵犯公民民主权利案、渎职等案件由检察机关直接侦查。目前,检察机关中许多部门可以行使上述侦察权,各部门侦查职能之间还有交叉。如,反渎部门办理的渎职侵权案件中往往涉及需由反贪部门侦查的贪污贿赂行为;另外,除反贪反渎部门有侦查权外,监所检察部门也有对“四类案件”中涉贪涉渎行为的侦察权,等等。做好侦查工作不仅要熟悉政策和法律,还要掌握侦查技术。整合检察机关的刑事侦查力量有利于提高整体和个体的侦查能力。建议以合并检察机关现有的反贪、反渎部门为基础成立侦查局,将检察技术部门和司法警察部门划归侦察局领导,将原反贪反渎部门的宣传教育职能划出,使侦察局轻装上阵。侦查局是检察机关中唯一具有刑事侦查权的业务部门,是反职务犯罪战场上的一把利刃,同时指导下级侦查部门的业务工作。整合检察机关的刑事侦查力量也是我国司法体制发展的方向。在欧美不同司法体制下,往往警察行使侦查权,检察官行使监督、诉讼权,法官行使审判权,即使对职务犯罪的法律工作亦是如此。在我国,检察机关中的刑事侦查人员将来可能先变为检察院领导下的警察,不仅有刑事侦查权,还有执行拘留和逮捕的权利。从更长远来看,待到我国警察行使职务犯罪侦查权的时机成熟,检察机关可以将这支刑事侦查队伍整体移交给公安部门,而检察机关更加专注于公诉和法律监督等职能。

吕剑锋

沈阳市皇姑区政协常委

2011年6月1日

第四篇:枉法仲裁罪宜由检察机关直接立案侦查

李忠诚

立法机关将仲裁人员的枉法仲裁罪置入刑法第九章渎职罪中,已经明示将此罪纳入人民检察院的管辖范围之内。因为刑法第九章的渎职罪归人民检察院立案侦查。

《刑法修正案(六)》在刑法第九章渎职罪中的第三百九十九条增加一款作为第三百九十九条之一,规定了枉法仲裁罪,即“依法承担仲裁职责的人员,在仲裁活动中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作枉法裁决,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目前,司法实践中已经出现仲裁人员枉法仲裁的情况,因此枉法仲裁罪的管辖问题现实地摆在我们面前。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必须回答枉法仲裁罪的主体问题,即有仲裁职责的人员是否属于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刑法第九章渎职罪主体适用问题的解释中所列的人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刑法第九章渎职罪主体适用问题的解释强调的渎职罪主体虽然不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但仍然是在行使国家行政管理职权的组织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即公务说或者职权说。如果依此来确定枉法仲裁人员的案件管辖问题,必须探明仲裁机构是否具有国家行政管理职权的功能。如果没有此项职能,则不能通过现有的立法解释来解决这一问题,必须进行新的立法或者司法解释。

我国《仲裁法》第十条规定:“仲裁委员会可以在直辖市和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设立,也可以根据需要在其他设区的市设

立,不按行政区划层层设立。仲裁委员会由前款规定的市的人民政府组织有关部门和商会统一组建。设立仲裁委员会,应当经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司法行政部门登记。”仲裁委员会的成立从组织机构角度看,应当具备下列条件:(一)有自己的名称、住所和章程;(二)有必要的财产;(三)有该委员会的组成人员;(四)有聘任的仲裁员。仲裁委员会应当从公道正派的人员中聘任仲裁员,仲裁员应当符合下列条件之一:(一)从事仲裁工作满八年的;(二)从事律师工作满八年的;(三)曾任审判员满八年的;(四)从事法律研究、教学工作并具有高级职称的;(五)具有法律知识、从事经济贸易等专业工作并具有高级职称或者具有同等专业水平的。《仲裁法》没有规定仲裁人员的职责,但明确规定仲裁委员会独立于行政机关,与行政机关没有隶属关系。仲裁委员会之间也没有隶属关系。

2008年5月1日起施行的《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明确了行政主管部门对仲裁委员会的指导关系和仲裁人员的职责。该法第十八条规定:“国务院劳动行政部门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制定仲裁规则。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对本行政区域的劳动仲裁工作进行指导。”该法第十九条规定:“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由劳动行政部门代表、工会代表和企业方面代表组成。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组成人员应当是单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依法履行下列职责:(一)聘任、解聘专职或者兼职仲裁员;(二)受理劳动争议案件;(三)讨论重大或者疑难的劳动争议案件;(四)对仲裁活动进行监督。”该法对仲裁员的条件有所放宽,律师的从业年限规定为满三年,具有法律知识、从事人力资源管理或者工会等专业工作满五年,对审判员和从事法律研

究、教学工作并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人则没有任职时间限制。

通过对仲裁委员会组成、指导关系、仲裁人员的入选条件和职责的分析可以发现,仲裁是由独立的组织解决当事人纠纷的重要法律机制。那么,在仲裁人员枉法仲裁的情况下,如何确定案件的管辖?基于对仲裁委员会性质的认定和对仲裁人员的职责的分析,笔者认为,枉法仲裁罪应当由人民检察院直接立案侦查。具体理由如下: 第一,从仲裁委员会组成人员的情况看。如前所述,仲裁人员是从具有法律知识和专业知识的人员中选定,通常是法官、律师和专业管理人员或者科研人员。这些人对自己的职责有清楚的了解,虽然行使的不是行政权,但具有准司法性质的权力。从仲裁人员的构成情况看,他们清楚自己行为的性质,对渎职行为产生的后果是明确的。

第二,从仲裁人员的职责来看。仲裁人员的基本职责就是依据事实和法律来解决当事人的纠纷。因此,必须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客观、公正、合理、及时地进行仲裁。如果违背事实和法律进行枉法仲裁,则是对法律的亵渎,是对现行仲裁制度的破坏,是对当事人权利的侵犯。从这种意义上说,人民检察院从法律监督的角度对此种案件应当行使管辖权。

第三,从仲裁解决争议的性质来看。仲裁所解决的争议的性质具有准司法的性质。这种准司法的性质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具有司法性质的内容。因为当事人的纠纷是法律上的权利义务的纠纷,本可以通过司法程序解决,只因为双方约定由仲裁机

构进行仲裁,如果对仲裁不服的可以通过司法程序解决,即仲裁与人民法院的审判程序紧密相连。二是仲裁的裁决具有司法执行的效力。仲裁虽然不是审判,但仲裁裁决具有司法的执行效力。如《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五十一条规定:“当事人对发生法律效力的调解书、裁决书,应当依照规定的期限履行,一方当事人逾期不履行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依照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受理申请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执行。”行使准司法权力,解决当事人之间纠纷的人员的渎职案件由检察机关管辖,可以使检察机关充分运用同渎职罪作斗争的经验,有效地惩治和预防仲裁人员的渎职犯罪。

第四,从仲裁人员渎职的后果来看。仲裁人员枉法仲裁的后果是对当事人合法权利的侵犯,是对仲裁制度的亵渎。这种侵害行为是通过仲裁的职务实施的,尽管这种职务不具有行政权的性质,但具有准司法的属性;仲裁制度是国家化解社会矛盾、更好地进行社会管理的有效方式,仲裁人员的渎职行为,是对整个国家的管理功能的破坏、是对公民权利的侵犯。因此,结合两者,应当由检察机关直接立案侦查。

第五,从仲裁人员枉法仲裁罪设置位置的系统性来看。立法机关将仲裁人员的枉法仲裁罪置入刑法第九章渎职罪中,已经明示将此罪纳入人民检察院的管辖范围之内。因为刑法第九章的渎职罪归人民检察院立案侦查。根据刑事诉讼法第十八条第二款规定,“贪污贿赂罪,国家工作人员的渎职犯罪,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非法拘禁、刑讯逼供、报复陷害、非法搜查的侵犯公民人身权利

的犯罪以及侵犯公民民主权利的犯罪,由人民检察院立案侦查。”刑法规定的渎职罪的主体有两种情形:一是标准型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这与刑事诉讼法规定的“国家工作人员”有所区别,但在具体设计上也没有完全都用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来限制:如刑法第四百零七条规定的“违法发放林木采伐许可证罪”的主体就规定为“林业主管部门的工作人员”,刑法第四百一十二条规定的“商检徇私舞弊罪”主体是国家商检部门、商检机构的工作人员,刑法第四百一十三条规定的“动植物检疫徇私舞弊罪”的主体是动植物检疫机关的检疫人员,以上人员都不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二是,从准用型的国家机关人员的角度来看,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刑法第九章渎职罪主体适用问题的解释中规定的渎职罪主体也扩展到虽不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但却是在行使国家职权的组织中履行职责的人员。因此,仲裁人员的枉法仲裁罪,亦应当由人民检察院立案侦查。 (作者为最高人民检察院渎职侵权检察厅副厅长)

第五篇:检察机关侦查一体化工作机制建设调研思考

检察机关侦查一体化工作机制建设调研思考免费文秘网免费公文网

检察机关侦查一体化工作机制建设调研思考2010-06-29 18:58:47免费文秘网免费公文网检察机关侦查一体化工作机制建设调研思考检察机关侦查一体化工作机制建设调研思考(2)

当前,职务犯罪表现出案情错综复杂、利益交织错节、手段更新隐蔽,危害更加严重等新的情况和发展趋势,如何进一步更新思想理念,创新查办案件工作机制,适应新形势下查办职务犯罪工作需要,整合有限的侦查资源,有效快速地突破案件,提高查办职务犯罪案件质量和工作效率,推动反腐倡廉工作深入健康发展,是当前摆在我市检察机关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侦查一体化工作机制是检

察机关为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在现行检察体制和法律规定的框架内,发挥上下级检察机关领导体制的优势,建立以市级检察院为龙头,以基层检察院为基础,在案件线索统一管理的基础上,实行上下联动,左右协调,统一办理,指挥有力,运转高效的查办职务犯罪工作新机制。结合我市查办职务犯罪案件工作实际,我就全市检察机关如何完善侦查一体化工作机制,推动全市职务犯罪侦查工作科学、持续发展,实现全市查办职务犯罪工作新的突破,谈一点自己的认识和思考。

一、我市检察机关推行侦查一体化工作机制的现状

自高检院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检察机关侦查一体化机制建设以来,全国检察机关在组织上、制度上、保障上及具体措施上,都进行了一些积极、有益的尝试。区检院结合全区检察工作实际,制定了《全区检察机关职务犯罪侦查一体化工作实施办法(试行)》,标志着我

区的侦查一体化建设步入了一个全新的历史时期。实践证明,侦查一体化是实现案源区域共享,强化办案监督指导,有效排除办案阻力,优化办案力量,快速突破案件,提高案件质量和效率,形成查办职务犯罪工作合力的一项新的有效的工作机制。近年来,我市检察机关在上级院和市院党组的正确领导下,结合我市工作实际,积极探索、推行职务犯罪侦查一体化工作机制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是设立了大要案侦查指挥中心,办案模式上实现了从各自为战向统一协调管理的大指挥格局的转变。

当前,职务犯罪一方面呈日益上升的趋势,另一方面检察资源严重匮乏的问题日趋严重,同时旧的办案模式与新形势下查办职务犯罪案件工作的需要不相适应,人员数量、办案能力与快速查办、有效突破案件的需要不相适应。为适应侦查一体化工作机制需要,市院设立了大要案侦查指挥中心。对本区域内

有重大影响、涉案人员众多、涉案金额大或者社会反映强烈、下级院侦查确有困难的职务犯罪案件的侦查实行统一组织、指挥协调、调配力量等,初步形成了整体作战、上下联动、区域互动的“大侦查”工作格局。并积极引导各基层院采取有效措施,使有侦查权的反贪、反渎、监所等部门协同作战,进行内部资源的优化整合,做到分岗不分家,以提高自身的作战能力。较好地解决了侦查力量严重不足、跨区域调查取证、异地羁押等困扰办案工作的问题,为顺利查办各类职务犯罪案件提高了有效的组织保障。如 “”脱逃案件发生后,市院迅速抽调反贪、反渎、监所等部门干警成立专案组,就查办、追逃工作进行了明确分工,多部门、多人员分头连续协同作战,使案件在极短时间内得以成功告破,5名涉案人员被立案查处,取得了良好的办案效果。

二是建立案件线索集中统一管理机制,线索管理上实现了自行管理向市

院集中管理的线索平台的转变。

2005年以来,我们实行了案件线索的统一管理,由市院对全市的职务犯罪案件线索实行统一的受理、管理、分流和跟踪监督,使案件线索在全市范围内得以合理流转和有效利用,解决了个别院职务犯罪案件线索少,案件查办工作难以打开局面的突出问题,实现了案件线索和案件信息的资源共享,杜绝了有案无人查、有人无案查等情况的发生。同时,对一些有成案可能的线索实行动态管理、跟踪观察,从而大大提高了线索的综合利用率,形成了案件线索数量逐年上升、线索利用率明显提高的良好局面。

三是灵活运用一体化办案机制,查办案件上实现了干扰阻力大向办案环境正常化的转变。

在查办案件工作中,充分发挥市院的主导地位,以侦查指挥中心为依托,因人而异、因案而异、因时而异、因地而异,灵活运用督办、提办、交办、参

办等办案方式,积极帮助基层院解决办案中的实际困难,最大努力的帮助基层院排除办案阻力,有效减少了查案干扰,以往办案动辄受阻的现象大大减少,配合办案的情况趋于正常,促进了查办职务犯罪案件工作的深入、良性、平稳发展,一批职务犯罪案件得以成功、有效查处。通过查办案件,大大提升了检察机关的地位,树立了检察机关的形象。如青铜峡市检察院在查办青铜峡市财政局、建设局等部门人员受贿串案中,由于案件涉及青铜峡市财政局、国土资源局、建设局、人防办等多个政府部门,涉及多名处级、科级干部,考虑到案件的特殊性和可能产生的影响,市院大要案侦查指挥中心以市院名义统一将涉嫌受贿的人员召集到院,进行集体谈话,督促自首,并由市院侦查人员对几名主要涉案人员做工作,经做细致的思想工作,几名人员承认了受贿的事实,其他人员随后对受贿的事

上一篇:稽查科半年工作总结下一篇:基层立足岗位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