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理流行病学范文

2022-05-25

第一篇:毒理流行病学范文

遗传毒理习题

一. 名词解释

环境诱变剂

生物迁移

转化

光化学烟雾

生物转运

生物转化

二. 填空题

1. 2. 三种基本形式

3.三种类型不。

4. 微生物参与汞形态转化的主

要方式是甲基化作用和还原作用

5. 6. 生物转化分为

7. 急性毒性常用指标50

8. 突变是指遗传结构本身的变化及其引起的变异,的变异

9.

10. 胎儿出生时即具有整个身体或某一部分的外形或器官的解剖学上的形态结构异常称为先天畸形

11.

12. 13.

三. 选择题

1.在大气中,污染物转化为(C)反应为主

A.光化学氧化B.催化氧化C.光化学氧化和催化氧化D.以上皆不是

2.大多数有机磷农药具有(A),可通过完整皮肤引起中毒或死亡

A.高度脂溶性 B高度水溶性 C.都溶 D.都不溶

3.亚慢性中毒指机体相当于(B)左右生命期间,少量反复接触某种化学和生物因素所引起的损害作用

A. 1/10B.1/20C.1/30D.1/40

4. 毒物排泄的主要途径是 (D)

A.肠道B.唾液 C.汗液D.肾脏

5.由于不同种属的动物对化学毒物的反应存在差别,所以急性毒性试验时最好用两种动物是

(B )

A.大鼠与家兔B.大鼠与小鼠 C.大鼠与狗 D.狗与家兔

6.诱发突变的原因,以下哪种属于生物因素(D )

A.X射线B.抗生素C.烷化剂D.黄曲霉素

7.在胚胎发育过程中致畸物所致的发育毒性表现为以下哪种形式 (D)

A.不孕B.胚胎重吸收C.发育迟缓D.以上都是

8.环境遗传毒理学在环境诱变检测及环境监测中的应用不包括下面哪一个?(D)

A.环境中复杂混合物遗传毒理学监测和评价

B.环境化学物的“三致”效应检测

C.环境放射污染监测

D.对特定环境中的动物健康进行监测

三.判断题

1.有机磷农药中对硫琳和马拉硫磷,可因水解作用使酰胺键和脂键断裂而失去毒性(对)

2.污染物的生物降解只可以在生物体内进行(错)

3.对环境中污染物质具有降解作用的生物只有微生物(错)

4.一种物质通过肝脏转化后,其毒性大多变小,但个别也可增强(对)

5.急性毒性只能提供死亡指标(对)

6.亚慢性毒性试验可以确定化学毒物的下限(错)

7.所有具有致突变作用的物质均有致畸作用(错)

8.在适宜的范围内,随剂量增加畸形发生率不会增加(错)

9.进入环境的化学污染物往往不是单一的化学物,而是所谓的混合物(对)

四.论述题

1.简述影响环境污染物迁移因素

2.简述遗传毒的分布与贮存

3.简述生物转化毒理学意义

4.简述环境化学物“三致”效应检测的重要性

第二篇:毒理缩

1.外源化学物:它不是人体的组成成分,也非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或维持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需的物质,但它们可通过一定途径与人体接触并从环境中进去人体,从而产生一定的生物学作用。它们是一类也外来生物活性物质,又可称为外来化学物,以区别于机体內代谢过程中形成的产物和中间产物---內源化学物。

2.对外源化学物的渗透性较小,对毒物进入中枢神经系统有阻止作用,能使许多血液中浓度相当高的物质不能进入大脑。新生儿和新生动物血膨屏障尚未完全建立,因此,有许多环境化学物对它们的毒性高于对成年机体的毒性。

3.CO2及代谢产物交换的功能,还具有阻止一些外源化学物由母体透过胎盘进入胚胎、保护胎儿正常生长发育的作用,胎盘屏障是由位于母体血液循环系统和胚胎之间的几层细胞构成,细胞层数因动物种类和妊娠阶段不同而异。

4.遗传物质发生的可改变去殖细胞或体细胞中的遗传信息,并产生新的表型效应的改变。

5:主要研究环境化学物对生殖细胞发生卵细胞受精、胚胎形成、妊娠、分娩和哺乳过程的损害作用及其评定。

6.参考剂量:人群(包括敏感人群)终生暴露后,不会产生可预测的有害效应的日平的暴露水平估计值。

7.研究大气污染物对人体、人群以及与人体健康相关生物的损害效应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

8.过多或缺乏,引起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即地方病。

9.指一定环境单元,一定时限内遵循环境质量标准,即保证农产品质量和生物学质量,同时也不使环境污染时,土壤能容纳污染物的最大负荷量。

10.:土壤本身通过吸附分解迁移转化,而使土壤污染物浓度降低甚至消失的过程。

凡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化学物同时或短期内先后作用于机体所产生的综合毒性作用,称为化学物的联合毒性作用。联合作用的类型:(1)相加作用:多种环境化学物同时作用于机体所产生的生物学作用的强度是各自单独作用的总和。(2)协同作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环境化学物同时作用于机体,所产生生物学作用的强度远远超过各化学物单独作用强度的总和。(3)增强作用:一种环境化学物本身对机体并无毒性,但能使与其同时进入机体的另一种环境化学物的毒性增强。(4)拮抗作用:两种环境化学物同时作用于机体时,其中一种化学物可干扰另一种化学物的生物学作用,或两种化学物相互干扰,使混合物的毒作用强度低于各自单独作用的强度之和。(5)独立作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环境化合物作用于机体,各自的作用方式、途径、受体和部位不同,彼此互无影响,仅表现为各自的毒作用。

2.:急性毒性是指机体一次(或24小时内多次)接触外来化合物之后所引起的中毒效应。包括死亡效应,急性毒性研究的目的主要是确定化学物的致死剂量,评价化学物对机体急性毒性的大小,毒效应的特征和剂量反应关系。LD50是经统计学计算得到的毒性参数,并可报告其95%可信限。LD50(LC50)值是一个统计量,较少受实验动物个体易感性差异的影响,较为准确,因此是最重要的急性毒性参数,也用来进行急性毒性分级。以LD50为基础的急性毒性分级标准虽然有

一定价值,但LD50测定消耗的动物数量巨大,一个化学品一种染毒途径的急性毒性试验一般需要100只动物,另外通过LD50测定的信息是有限的。LD50值所表达的仅是实验动物50%存活与50%死亡的点剂量,它不能等于急性毒性死亡的仅仅是评价急性毒性的许多观察终点之一。另外,测得的LD50值实际上也是近似值,结果可存在差别。因此评价外源化学物的急性毒性时,除考虑其LD50外,还应结合其他的毒性参数,并应详细描述其中毒反应的特征,或采用其他LD50方法的替代法如固定剂量法等。

1)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畸变:基因突变:生殖细胞——具遗传性,但发生较少。因其不易完成胚胎及胎仔的正常发育过程。体细胞——即胚胎细胞,非遗传性,表现在子代;染色体畸变:常导致胚胎死亡,不死亡可产生畸形和障碍。(2)生物合成的原料和能量不足:指细胞内各种生物合成必需的能量和原料供应不足或代谢过程受到干扰。胚胎组织增殖速度很快,短时间内要消耗大量能量,能量代谢受阻可畸形。(3)细胞毒作用:由于致畸物对DNA复制、转录和翻译或细胞分裂等过程的干扰,影响细胞的增殖,引起组织细胞死亡,出生时形成畸形。(4)酶的抑制:在细胞分化、增殖及生长发育过程中,一些重要酶类受抑制或破坏,将影响胚胎正常发育过程,引起畸形。(5)对细胞膜的损伤:细胞膜正常结构及渗透性等生物物理性质改变的情况下,也可出现畸形。(6)非特异性发育毒性作用:全部胚胎组织细胞基本生命现象受到干扰。(7)母体与胎盘的正常功能受到干扰:胚胎的正常发育与母体、胎盘的正常功能有密切关系。

2.论述大气污染对健康的影响及其特征。

影响:(1)急性毒性:污染物浓度在短时间内急剧增加,超过一定浓度作用于人体时,引起感官和生理机能的不良反应,导致居民急性中毒甚至死亡。污染物浓度增加的原因:1.地理气象因素的变化 2.生产和设备故障;(2)慢性中毒和慢性疾患:刺激性污染物的毒理作用SO2,Cl2,烟尘等,刺激呼吸道粘膜-使支气管反射性的收缩和痉挛-引起咳嗽、喷嚏、气道阻力增加,粘液增加-纤毛活动受阻-排毒能力下降。2.非刺激性污染物的毒理作用3.大气中金属类污染物及其他污染物4.饮食中的大气污染物。特征:(1)大气污染物的侵入途径与危害部位:.侵入途径主要呼吸道,还可通过消化道和皮肤;.致病部位呼吸道、眼结膜炎(皮肤)。(2)低浓度、长时期作用和慢性毒害:特定情况下,事故和排放气象条件的变化时引发急性毒害作用。(3)多种污染物同时存在、作用机制复杂大气污染对健康影响的程度:种类、 性质、 浓度和持续作用时间等。(4)接触人群广泛、易感性人群差异较大,年龄、 性别 、发育、 营养、 遗传、生活习惯及健康状况(敏感性)。

3.(1)黄曲霉毒素B1是目前已知作用最强的化学致癌物。致癌作用:二甲基亚硝胺的75倍,二甲胺基偶氮苯(奶油黄)的900倍,剧毒:氰化钾的10倍,肝脏分布最多:其它器官组织的5~15倍 ,主要诱发肝癌,也可诱发其它肿瘤,出现于受黄曲霉菌污染而霉变的食品。(2)致癌机制:黄曲霉毒素为间接致癌物,在体内经MFO作用,形成2,3-环氧黄曲霉毒素,然后环氧结构开环,在2位上形成正碳离子,并与细胞核酸鸟嘌呤的N-7结合,引起DNA突变。

4.一.致死剂量指以机体死亡为观察指标而确定的外源化学物剂量。按照可引起机体死亡率不同而有以下几种致死剂量:(1)绝对致死量(LD100),指能引起

所观察个体全部死亡的最低剂量。(2)半数致死量(LD50),指引起一群个体50%死亡所需剂量。半数致死浓度(LC50),即能引起一群个体50%死亡所需的浓度。最小致死量(LD01),指在一群个体中仅引起个别死亡的最低剂量。低于此剂量即不能使机体出现死亡。(4)最大耐受量(MTD或LD0),指在一群个体中不引起死亡的最高剂量。二.半数效应剂量:指外源化学物引起机体某项生物效应发生50%改变所需的剂量。三.最小有作用剂量(MEL):指外源化学物按一定方式或途径与机体接触时,在一定时间内,使某项灵敏的观察指标开始出现异常变化或机体开始出现损害作用所需的最低剂量.四、最大无作用剂量指外源化学物在一定时间内按一定方式或途径与机体接触后,用目前最为灵敏的方法和观察指标,未能观察到任何对机体损害作用的最高剂量。

求出受试化合物对一种或几种实验动物的致死剂量,。2.阐明受试化合物急性毒性的剂量-反应关系与中毒特征。3.研究化合物在机体内的生物转运和生物转化过程及其动力学变化。4.为亚急性、慢性实验设计提供依据。

亚慢性和慢性毒性试验的目的

1. 确定受试物亚慢性和慢性毒性的效应谱,并发现在急性及亚急性毒性试验中未发现的毒作用; 2. 研究受试物亚慢性和慢性毒作用的靶器官; 3. 研究受试物亚慢性和慢性毒性剂量-反应(效应)关系,确定其观察到有害作用的最低剂量(LOAEL)和未观察到有害作用的剂量(NOAEL),提出此受试物的安全限量参考值;4. 研究其损害的可逆性; 5. 亚慢性毒性试验为慢性毒性试验的剂量设计及观察指标选择提供依据;6. 确定不同动物物种对受试物亚慢性和慢性毒效应的差异,为将毒性研究结果外推到人提供依据.1.第一阶段(急性毒性试验):主要是确定LD50,对化合物的毒性作出初步的估计。2.第二阶段(亚急性毒性试验和致突变试验):了解多次重复接触化合物对机体健康可能造成的潜在危害,并提供靶器官和蓄积毒性等资料,为亚慢性毒性试验设计提供依据,并且初步评价受试化合物是否存在致突变性或潜在的致癌性3第三阶段(亚慢性毒性试验和致畸试验、繁殖试验和迟发性神经毒性试验):了解较长期反复接触受试化合物后对动物的毒作用性质和靶器官,评估对人体健康可能引起的潜在危害,确定最大无作用剂量的估计值,并为慢性毒性试验和致癌性试验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4.第四阶段(慢性毒性试验和致癌试验和代谢动力学实验) : 慢性毒性试验和致癌试验,这些试验所需时间周期长,可以考虑二者结合进行。本阶段试验目的是预测长期接触可能出现的毒作用,尤其是进行性或不可逆性毒性作用及致癌作用,同时确定最大无作用剂量为判断化合物能否应用于实际提供依据。

1,)对大气的污染:氮肥过量施加,会导致大量未完全氧化的氮氧化物污染大气环境,从而导致臭氧层的破坏和酸雨的形成。另外还会产生温室气体二氧化碳。

2)对水体的污染:氮磷钾及其他营养物质造成水体富营养化。氮肥使用过量导致水体硝酸盐污染,可引起新生婴儿高铁白血症。未经消毒有机肥及污染的灌溉水含有大量病毒、病原菌及寄生虫,从而危害环境健康。

3)对土壤污染:过量硝态氮肥导致生长周期较短的蔬菜体内含有高浓度的硝酸盐,其进入人体内可形成强致癌物亚硝胺类化合物。

对人体的危害:主要是通过破坏生态环境或通过食物链间接达到对动物和人体

健康的危害,直接危害作用较少,但在特定的条件下,肥料对人体的直接危害较重。

石油对环境的污染主要体现:水污染、土壤污染、大气污染。

石油污染对水环境的危害A、大片油膜覆盖在水体表面,严重妨碍了水体的复氧功能,减弱自净、生物窒息;B、造成鱼类等畸形产生;等等。

石油污染对土壤环境的危害A、堵塞土壤空隙、降低土壤渗透性和破坏土质;B、阻碍根部的呼吸和对水分、养分的吸收;石油污染对大气环境的危害:石油中挥发的VOC气体是PM2.5重要组成部分,VOC污染已成为继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污染的又一重要污染。

9.简述环境化学对机体毒性作用的影响因素。

一、环境化学物的结构与性质 1.结构与毒性同系物的碳原子数、烃基 、分子饱和度、卤素取代、羟基、酸基和酯基、胺基、构型及有机磷化合物结构与毒性。

2.物理性质与毒性:环境化学物的物理性质如分子量、熔点、折射率等对其毒性均有影响,其中主要有以下几点。( 1)脂∕水分配系数即化合物在脂(油)相和水相的溶解达到平衡时的平衡常数,称为脂(油)∕水分配系数。2.电离度3.挥发度和蒸气压 4.分散度 5.纯度

二、机体(宿主)状况:机体对环境化学物的感受性和耐受性,与其种属、年龄、性别、营养和健康状况等有关.

(一)种属和个体差异不同种属的动物和同种动物中的不同个体之间对同一毒物的感受性有差异,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毒物在体内的代谢差异(如代谢酶)所致。

(二)性别与激素:性别对化学物毒性的影响主要见于成年动物。

(三)年龄:新生和幼年动物通常对毒物较成年动物敏感,对多数毒物,估计要敏感

1.5~10倍。

(四)营养与健康 :营养不足或失调将影响化学物的毒性作用。

(五)生物节律 : 生物节律即生物钟,是生命进化过程中长期历史形成的基本特征,故化学物的毒性与其进入机体发挥作用的时间有关。

三、接触条件(1)接触途径: 接触化学物的途径不同,则吸收、分布、首先到达的组织器官不同,对其代谢转化、毒性反应的性质和程度也有影响。(2)溶剂:染毒时往往要将毒物用溶剂溶解或稀释,有时还要用助溶剂。(3)毒物浓度与容积:一般在同等剂量情况下,浓溶液较稀溶液毒作用强。 毒物溶剂对于毒性也有影响。

(4)交叉接触:毒物经呼吸道接触时,应保护皮肤,防止气态毒物经皮肤吸收。

四、环境因素: 许多环境因素可影响环境化学物的毒性作用,如气温、气压、昼夜或季节节律及其它物理因素(如噪声)、化学因素(联合作用)等。 气温. 气湿. 气压日光强度。

定义:指相对密度在4.0以上约60种金属元素或相对密度在5.0以上的45种金属元素。来源:自然来源:岩层、土壤、地下水 主要来源:人类的生产活动 :采矿、冶炼、使用金属的工业生产过程 。施用农药(包括Pb、Hg、Cd、As等) 。煤、石油等燃料燃烧 。废水、废气、废渣 。重点研究对象:汞镉铅砷铬等金属元素,毒性较大,且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危害:

1、慢性中毒:如水俣病、痛痛病。

2、致癌作用:As-皮肤癌、肾癌 Cr-铬酸盐可致肺癌并具有遗传毒性 Ni-肺癌,鼻咽癌 Cd-前列腺癌、肺癌 Be-肺癌

3、致畸作用:甲基汞已经确定为人类致畸物,金属汞尚不知

4、变态反应

5、对免疫功能的影响:一般发生在其他毒性之前,是一个重要的早期毒性作用指标。

物雌激素如雌二醇、雌酮和雌三醇 。此外天然的还有植物雌激素如异黄酮、香豆雌酚、拟雌内酯、芒柄花黄素等 和真菌雌激素:如玉米赤霉烯酮等 。人工合成的除作为药物的己烯雌酚促进家以及畜生长的激素 外,绝大多数属于环境化学物如农药、树脂原料等 。其中对人体和生物毒性较强是生产和生活活动产生的二噁英类化合物 。

第三篇:毒理复习资料

绪论

1、外源化学物:是在人类生活的外界环境中存在,可能与机体接触并进入机体,在体内呈现一定的生物学作用的一些化学物质,又称为 “外源生物活性物质”。包括在食品生产、加工中人类使用的物质,包括食物本身生长中存在的物质

2、食品毒理学(food toxicology):研究食品中外源化学物的性质,来源与形成,它们的不良作用与可能的有益作用及其机制,并确定这些物质的安全限量和评定食品安全性的一门科学

3、食品安全性:食品中不应含有可能损害或威胁人体健康的有毒、有害物质或因素,从而导致消费者急性或慢性毒害或感染疾病,或产生危及消费者及其后代健康的隐患

4、毒性:外源化学物具有的对机体造成损伤的能力

5、毒物:在一定条件下,较小剂量即能够对机体产生损害作用或使机体出现异常反应的外源化学物

第一章毒理学基本概念

1、毒效应谱:机体接触外源化学物后,取决于外源化学物的性质和剂量,可引起多种变化,从微小的生理生化正常值的异常改变到明显的临床中毒表现,直至死亡。毒效应的这些性质与强度的变化构成了外源化学物的毒效应谱。表现为: ①机体对外源化学物的负荷增加,②意义不明的生理和生化改变,③亚临床改变,④临床中毒,⑤甚至死亡。

2、生物学标志(biomarker):是指外源化学物通过生物学屏障并进入组织或体液后,对该外源化学物或其生物学后果的测定指标,可分为接触生物学标志,效应生物学标志和易感性生物学标志。

3、毒性和毒物:毒物在一定条件下,较小剂量即能够对机体产生损害作用或使机体出现异常反应的外源化学物称为毒物 (toxicants) 。在一定意义上,只要达到一定数量,任何物质对机体都具有毒性;在一般情况下,如果低于一定数量,任何物质都不具备毒性;关键是此种物质与机体接触的量。

毒性是一种物质对机体造成损害的能力。毒性较高的物质,只要相对较小的数量,则可对机体造成一定的损害。毒性较低的物质,需要较多的数量,才呈现毒性。毒性反映毒物的剂量与机体反应之间的关系,除物质与机体接触的数量外,还与物质本身的理化性质以及其与机体接触途径、接触期限、速率和频率有关。

4、效应和反应:效应(effect)是量反应,指接触一定剂量外来化学物后所引起的一个生物、器官或组织的生物学改变。此种变化的程度用计量单位来表示,如毫克等。

反应(response)是质反应,指接触某一化学物的群体中出现某种效应的个体在群体中所占比率,一般以百分率或比值表示,如死亡率等。观察结果以“有”或“无”、“异常”或“正常”等计数资料来表示

5、阈剂量:也称最小有作用剂量:即在一定时间内,一种外源化学物按一定方式或途径与机体接触,能使某项灵敏的观察指标开始出现异常变化或使机体开始出现损害作用所需的最低剂量。阈剂量包括急性阈剂量(Limac)和慢性阈剂量(Limch)

6、靶器官:外源化学物可以直接发挥毒作用的器官或组织称为该物质的靶器官

7、半数致死量(LD50):指能引起一群个体50%死亡所需剂量,也称致死中量。

表示LD50的单位mg/kg体重,LD50数值越小,表示外源化学物毒性越强;反之,LD50数值越大,则毒性越低。

8、每日容许摄入量(acceptable daily intake, ADI)和最高容许浓度(maximal allowable concentration, MAC):每日允许摄入量,指允许正常成人每日由外环境摄入体内的特定外源化学物的总量。即指人类终生每日摄入该外源化合物不致引起任何损害作用的剂量

最高容许浓度,指某一外源化合物可以在环境中存在而不致对人体造成任何损害作用的浓度。

9、致死剂量包括哪些?绝对致死量(LD100),半数致死量(LD50),最小致死量( MLD, LD0l),最大耐受量(MTD, LD0)

第二章外源化学物在体内的生物转运

1、生物转运:外源化学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和排泄的过程称为生物转运,即为外源化学物在体内量改变的过程

2、生物转化:外源化学物经酶催化后,化学结构发生改变的代谢过程也称为生物转化,即为外源化学物在体内质改变的过程

3、ADME:外源化学物,经过吸收(absorption)→分布(distribution)→生物转化即代谢(metabolism)→排泄(excretion)过程,即是机体对化学物进行一系列处置的过程。外源化学物在体内的动态变化过程,主要发生变化的参数有质、量两方面。

4、脂/水分配系数:即外源化学物在脂相和水相的分配达到平衡时,其在脂相中的浓度与在水相中浓度的比值(脂相中的浓度/水相中的浓度)

5、血/气分配系数:是气体在呼吸膜两侧的分压达到动态平衡时,在血液内的浓度与在肺泡空气中的浓度之比。系数愈大,气体愈易被吸收入血液

6、首过效应(first-pass effect):外源化学物在从吸收部位转运到体循环的过程中已开始消除,此未到体循环就被在胃肠道粘膜、肝和肺代谢和排泄的现象。

7、贮存库:进入血液的外源化学物在某些器官组织蓄积而浓度较高,如果外源化学物对这些器官组织未显示明显的毒作用。

8、外源化学物通过生物膜的转运种类?

三种:被动转运,包括简单扩散、滤过和易化扩散三种;主动转运;膜动转运。(从能量、载体、浓度方面进行简要说明)

第三章外源化学物的生物转化

1、生物转化:外源化学物在机体内经酶催化发生的化学结构变化

2、生物活化:外源化学物经过生物转化,有的可以达到解毒,毒性减低。但有的外源化学物经过生物转化可使其毒性增强,甚至可产生致突变、致畸、致癌效应,称为代谢活化或生物活化。

3、Ⅰ相反应:指经过氧化、还原和水解等反应使外源化学物暴露或产生极性基团,如-OH、-COOH等,水溶性增高并成为适合于Ⅱ相反应的底物。

4、Ⅱ相反应:指毒物原有的功能基因或由Ⅰ相反应引入(暴露)的功能基因与内源性辅因子(结合基团)进行化学结合的反应。

5、终毒物:是指外源化学物可直接与内源性靶分子反应并造成机体损害时的化学形态。终毒物是外源化学物引起毒作用的关键。

6、微粒体混合功能氧化酶:P-450是细胞色素P-450的简称(也简称为CYP),是

位于微粒体膜(滑面内质网)上的一组酶,与CO结合后在450nm处有吸收峰。由于P-450催化反应是向外源化学物上加入一个单氧原子,所以也被称为微粒体单加氧酶,也称微粒体混合功能氧化酶。

7、Ⅱ相反应(结合反应)的结合酶以及结合基团的来源?

①葡糖醛酸结合UDP-葡萄醛酸基转移酶为结合酶,供体是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UCPGA );②硫酸结合 ,磺基转移酶为结合酶,供体是3„-磷酸腺苷-5‟-磷酸硫酸(PAPS);③乙酰化作用,乙酰基转移酶为结合酶,乙酰酶A的来源是糖、脂肪以及蛋白质的代谢产物;④氨基酸结合,酰基转移酶为结合酶⑤甲基结合,甲基转移酶为结合酶,甲基来自S-腺嘌呤蛋氨酸(SMA),使生物胺类与甲基结合而被解毒排泄。⑥谷胱甘肽结合,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为结合酶,供体为谷胱甘肽

第四章 毒作用机制

1、加合物(adducts):亲电子毒物与细胞内的亲核部位或基团相互作用,通过共价键形成稳定的化合物。加合物是一种重要的生物标志物,可反映机体对毒物的接触程度。

2、毒性损伤的机制

外源化学物毒作用机制是复杂的,主要涉及干扰生物膜功能、干扰细胞能量生成、细胞内钙稳态失调、细胞因子和细胞信号转导途径紊乱、氧自由基过量生成、与生物大分子共价结合、选择性细胞致死毒性、细胞程序性死亡(凋亡)、肿瘤相关基因突变等

第五章影响毒性作用的因素

1、内剂量:吸收剂量又称内剂量,是指外源化学物穿过一种或多种生物屏障,吸收进入体内的剂量。

2、试述毒性作用的影响因素:环境因素(①气温、气湿、气压,②季节和昼夜节律,③动物笼养形式,④毒物的联合作用);机体因素(①代谢酶的多态性,②种属和个体差异,③受体与毒物作用敏感性,④其他因素对于毒作用敏感性影响)

总结有:外来因素:1.剂量2.化学物性质3.化合物化学结构与毒性4.接触频数5.接触途径6.膳食因素7.其他外来因素

内在因素:1.肠道吸收与屏障2.毒物与血浆蛋白和组织结合3.排除过程4.肠道微生态5.年龄与代谢能力6.性别

第六章化学毒物的一般毒性作用

1、急性毒性:是指机体(人或试验动物)一次接触或24小时内多次接触某一化学物所引起的毒效应,包括一般行为、外观改变及形态改变,甚至死亡

2、急性、亚慢性和慢性毒性作用试验设计及评价

急性毒性试验设计

(一)实验设计前准备

(二)实验动物选择

(三)各剂量组动物数及实验动物分组

(四)实验动物喂养环境

(五)剂量选择及剂量分组 亚慢性和慢性毒性试验方法1. 实验动物选择和染毒期限2. 染毒途径

3、试验分组和剂量设计4. 观察指标5. 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6. 亚慢性、慢性毒性作用评价(具体的参照课本)

第七章化学毒物的生殖毒性

第八章化学毒物的致突变作用

1、突变、诱发突变、直接诱变剂、间接诱变剂、碱基置换、转换、颠换、错义突变、同义突变、无义突变

2、化学毒物致突变作用的机制?

突变可分为基因突变、染色体畸变及基因组改变,外源化学物引起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畸变的靶主要是DNA,而引起非整倍体及整倍体的靶主要是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器,如纺缍丝等。一以DNA为靶的损伤机理:

1、与DNA分子共价结合形成加合物

2、嵌入DNA链

3、改变碱基的结构

4、碱基类似物的取代

5、二聚体的形成 。二不以DNA为靶的损伤机理:

1、对DNA合成和修复有关的酶系统作用

2、对纺锤体的毒作用

3、Ames试验原理和应用?

细菌回复突变试验是以营养缺陷型的突变体菌株为指示生物检测基因突变的体外试验。常用的菌株有组氨酸营养缺陷型鼠伤寒沙门氏菌和色氨酸营养缺陷型的大肠杆菌。在试验中加入的代谢活化系统一般是S9混合液。S9即经多氯联苯诱导的大鼠肝匀浆,经9000g离心得到的上清液。在S9中再加入一些辅助因子,如辅酶Ⅱ(NADP)、葡萄糖-6-磷酸,K+/Mg++及缓冲液等组成S9混合液(S9mix),构成NADPH再生系统。利用是否能引起鼠伤寒沙门氏菌组氨酸缺陷型(hisˉ)菌株的回复突变来判断化学物质是否诱变剂和致癌剂,并能区别突变的类型(置换或移码突变)

4、常用的遗传毒理学试验:Ames试验染色体畸变试验微核试验双微核试验骨髓微核试验显性致死试验程序外DNA合成试验姐妹染色单体交换试验转基因动物致突变试验

第九章 外源化学物的致癌作用

1、直接致癌物:有些致癌物可以不经过代谢活化就具有活性,称为直接致癌。亲电子性有机化合物,不依赖代谢活化,能直接与DNA反应。

2、间接致癌物:需经宿主或体外代谢活化成亲电子剂后才能与DNA反应。

3、终致癌物:经过代谢转化最后产生的活性代谢产物称为终致癌物。

4、简述化学物致癌机制

化学致癌机制重要的学说有亲电子剂学说、体细胞突变学说、癌基因学说和癌变的阶段学说

目前认为,正常细胞经过遗传学改变的积累,才能转变为癌细胞,癌症的发生是多阶段过程,至少包括引发、促长和进展阶段(具体的看书)

第四篇:毒理学基础重点

第七版考试重点 绝对有用 因为我是预防的僧

2、简述外源性化学物危险度评定的主要步骤。 ★危险度评定: 是指特定的靶机体、系统或(亚)人群暴露于某一危害,考虑到有关因素故有特征和特定靶系统的特征,计算或估计预期的危险的过程,包括确定伴随的不确定性。答:⑴危害识别:识别具有引起机体、系统或(亚)人群固有能力的因素的有害作用的种类和性质。(定性角度) ⑵危害表征(剂量-反应评定):定性或定量地描述具有引起有害作用能力的某因素或某情形固有性质,包括剂量-反应关系的评定及其伴随的不确定性。通过剂量-反应关系评定是危险度评定的核心内容。 ⑶暴露评定:是指评价机体、系统或(亚)人群对一种因子(和其衍生物)的评价。(定性或定量) ⑷危险度表征:是指在规定的条件下定性或定量地确定某规定机体、系统或(亚)人群发生已知的和潜在的有害作用的概率,及其伴随的不确定性。危险性分析的目的:是预测危险和控制危险。危险度评定的目的:确定可接受危险度,为政府决策、管理和卫生标准制订提供依据。

★剂量反应曲线特点1.直线型效应或反应强度与剂量呈直线关系,即随着剂量增加,效应和反应的强度也随着增强,成正比关系。2.抛物线型剂量效应或反应呈非线性关系,即随着剂量增加,效应或反应的强度也增高,且最初增高急速,随后变得缓慢,以致曲线先陡后平缓,而成抛物线形。3.S形曲线型在低剂量范围内,随着剂量增加,反应或效应强度增高较为缓慢,剂量较高时,反应或效应强度也随之急速增加,但当剂量继续增加时,反应和效应强度增高又趋向缓慢。曲线开始平缓,继之陡峭,然后又趋平缓,成为“S”形状。 ★简述化学致癌的三个过程及主要特征。 答:包括引发、促长、进展三个阶段。 ★在肿瘤引发阶段,细胞在各种致癌因素作用下,发生基因突变或表观遗传变异,导致异常增生的单个克隆癌细胞的生成,从而引发致癌过程。★促长阶段是单克隆的癌细胞在一种或多促癌物质的不断作用下,表型发生了改变,恶性肿瘤细胞的各种性状得以表达。具有促癌作用的促癌剂是通过刺激细胞增生使启动的细胞发展进入促长阶段,促癌剂的作用短暂,且是可逆的。★癌症的进展阶段是指良性肿瘤转变为恶性肿瘤,并进一步演变成为更具恶性表型或具有侵袭特征的肿瘤的过程,主要表现是:细胞自主性异质性增加。生长加速,侵袭性加强、出现浸润和转移的恶性生物学特征,产生核型不稳定性。 ★简述影响毒作用的主要因素。 答:影响毒作用的主要四类因素:1.化学物因素:①化学结构(取代基不同毒性不同;异构体和立体构型的影响;同系物的碳原子数和结构的影响); ②理化性质(脂/水分配系数;分子量、颗粒、比重;挥发性稳定性;气态物质的血/气分配系数;电离度和荷电性); ③不纯物或杂质。2.机体因素:①物种、品系②个体的遗传学差异;③宿主其他因素对于毒性用的影响 ④营养状况与生活方式。3.暴露因素:①暴露剂量与内剂量②暴露途径③暴露持续时间④暴露频率⑤溶剂和助溶剂3.环境因素:①气象条件;②噪声、振动与紫外线;③季节或昼夜节律;④动物饲养条件4.联合作用:①非交互作用;②交互作用。 ★生物学标志有哪几类? 答:生物标志:外源化学物通过生物学屏障并进入组织或体液后,对改外源化学物或其代谢产物后果的评测指标。暴露生物学标志:测定组织、体液或排泄物中吸收的外源化学物、其代谢物或与内源性物质的反应产物,作为吸收剂量或靶剂量的指标,提供关于暴露于外源化学物的信息,包括内剂量标志和生物剂量标志,评价暴露水平或建立生物阈限值。 效应生物学标志:机体中可测出的生理、生化、行为或其它改变的指标。反映与不同靶剂量的化学物质或其代谢产物有关的健康有害效应的信息。包括早期生物效应,结构或

功能改变,疾病。易感生物学标志:反映机体先天具有或后天获得的对暴露外源性物质产生反应能力的指标,是筛选易感人群,保护高危人群。

★简述四阶段毒理学安全性评价的主要内容以及主要目的。★安全性评:(safety evaluation):利用规定的毒理学程序和方法评价化学物对机体产生有害效应(损伤、疾病或死亡),并外推和评价在规定条件下化学物暴露对人体和人群的健康是否安全。答:原则:遵循分阶段或分层测试策略。各毒理学试验之间是有关联的,初步的试验是其它试验的基础。为尽量减少资源的消耗,对于试验周期短、费用低、预测价值高的试验应予以优先安排。遵循毒理学安全性评价指南,质量控制保证,3R原则,方法的局限性。1毒理学试验前的准备工作。2.对新化学物毒理学试验项目⑴第一阶段:急性毒性和局部毒性试验。 ⑵第二阶段:重复剂量毒性、遗传毒性与发育毒性试验。⑶第三阶段:亚慢性毒性试验、生殖毒性试验和毒动学试验。 ⑷第四阶段:慢性毒性试验和致癌试验。3.人群暴露资料:具有决定意义。 ★简述生物转化的主要类型答:生物转化反应类型:I 相反应和 II 相反应; ①I 相反应的类型:氧化还原和水解反应。 ②II 相反应主要—结合反应。 细胞色素P450酶系催化的主要反应类型:脂肪族羟化、芳香族羟化、环氧化、杂原子氧化和N-羟化。杂原子脱烷基、氧化基团转移、酯裂解、脱氢。黄素加单氧酶。微粒体外的氧化反应:醇脱氢酶,醛脱氢酶,钼羟化酶,单胺氧化酶,过氧化物酶依赖的共氧化反应。还原反应类型:偶氮还原和硝基还原、羰基还原、醌还原、脱卤还原。水解反应类型:酯酶和酰胺酶、肽酶、环氧化物水解酶。结合反应类型:葡萄糖醛酸结合、硫酸结合、谷胱甘肽结合、甲基化反应、乙酰化作用、氨基酸结合。

★简述靶分子反应的几种类型。 答:⑴非共价结合:通过非极性交互作用或氢键与离子键的形成,具有代表性的是毒物与膜受体、细胞内受体、离子通道以及某些酶等靶分子的交互作用。 ⑵共价结合:亲电子剂以共价结合方式与靶分子结合。 ⑶去氢反应:自由基可迅速从内源化合物去除氢原子,将这些化合物转变为自由基。 ⑷电子转移。 ⑸酶促反应。★简述终毒物的四种类型。 答:★终毒物:指与直接内源靶分子反应或引起机体生物学微环境的改变、导致机体结构和功能紊乱并表现毒物毒性的物质⑴亲电子剂:指含有一个缺电子原子(带部分或全部正电荷)的分子。 ⑵自由基:在其外层轨道中含有一个或多个不成对电子的分子或分子片段。特点:①化学性质十分活泼 ② 反应性极高,半减期极短,作用半径短。⑶亲核物;⑷活性氧化还原反应物:一种特殊的产生氧化还原活性还原剂的机制。 ★毒物的联合作用:同时或先后接触两种或两种以上外源化学物对机体产生的毒性效应。

2、★相加作用:剂量相加作用指化学物对机体产生的毒性效应等于各个外源化学物单独对机体所产生效应的算术总和。它们每一化学物以同样的方式、相同的机制,作用于相同的靶,仅仅效力不同。

3、★独立作用:各外源化学物不相互影响彼此的毒性效应,作用的模式和作用的部位可能(但不是必然)不同,各化学物表现出各自的毒性效应。 ★交互作用:两种或两种以上外源化学物造成比预期的相加作用更强的(协同,增强)或更弱的(拮抗作用)联合效应,在毒理学中称之为外源化学物对机体的交互作用(interaction)。

4、★协同作用:外源化学物对机体所产生的总毒性效应大于各个外源化学物单独对机体的毒性效应总和,即毒性增强。

5、★拮抗作用:外源化学物对机体所产生的联合毒性效应低于各个外源化学物单独毒性效应的总和,即为拮抗作用。

★试述急性毒性作用概念、目的:答:⑴急性毒性:是指机体(实验动物或人)一次或 24h 内多次接触一定剂量外源化学物后在短期内所产生的毒性效应,包括一般行为、外观改变、大体形态变化以及死亡效应。 ⑵目的:①测试和求出毒物的致死剂量以及其他的急性毒性参数,通常以 LD50为最主要的参数,并根据

LD50值进行急性毒性分级。 ②通过观察动物的中毒表现、毒作用强度和死亡情况,

初步评价毒物对机体的毒效应特征、靶器官、剂量-反应(效应)关系和对人体产生损害的危险性。③为后续的重复剂量、亚慢性和慢性毒性试验研究以及其他毒理试验提供接触剂量和观察指标选择的依据。④为毒理学机制研究提供线索。★简述慢性毒性作用的概念、目的。答:⑴短期重复剂量毒性:指实验动物或人连续接触外源化学物超过 14 天~30 天所产生的中毒效应。(28 天短期毒性试验)。 ⑵亚慢性毒性:是指实验动物或人连续较长期(1-6 月,相当于生命周期的 1/10)接触外源化学物所产生的中毒效应。(90 天亚慢性毒性试验)。 ⑶慢性毒性:是指实验动物长期染毒外源化学物所引起的毒性效应(6 月以上,24 个月慢性毒性试验)。 慢性毒性试验的目的: ①确定在动物实验的大部分生命期间重复给予受试物而引起的慢性毒性效应;②阐明受试物慢性毒性的剂量-反应关系和靶器官;③确定慢性毒性的NOAEL(未观察到有害作用的剂量)和LOAEL(观察到有害作用的最低剂量),为预测人群接触该受试物后可能发生慢性毒性的危险性,并为制定人群的接触限值提供依据。

★致突变作用或诱变作用(mutagenesis):外来因素引起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发生改变的能力,而且此种改变可随同细胞分裂过程而传递。

★简述遗传学损伤(致突变作用)的类型。 答:⑴基因突变,包括碱基置换(转换、颠换)、移码突变(插入或缺失)和大段损伤。 ⒈碱基置换后果: ①错义突变:突变后引起氨基酸序列改变; ②无义突变:突变成终止密码子,使肽链合成提前终止; ③同义突变:突变后不引起氨基酸序列改变。 ⒉移码突变的后果:较易形成致死性突变。⑵染色体畸变,包括染色单体型畸变、染色体型畸变。⒈染色体结构异常的类型:①缺失(末端缺失、中间缺失);②重复;③倒位(臂内倒位、臂间倒位);④易位。★简述生殖细胞突变和体细胞突变的后果。 答:突变的后果取决于化学毒物所作用的靶细胞。 ⑴生殖细胞: ①致死性突变(显性致死:杂合子就引起胚胎死亡;隐性致死:需纯合子或半合子才引起胚胎死亡);②非致死性突变(显性遗传:杂合子就出现疾病;隐性遗传:纯合子或半合子才出现疾病)。 ⑵体细胞: ①癌变(体细胞突变是细胞癌变的重要基础);②致畸胎、流产死胎;③其他不良后果。

4、可接受的危险度:是指公众和社会在精神、心理等各方面均能承受的危险度。

3、危险度:指在具体条件下,某一种因素对机体、系统或(亚)人群产生有害作用的概率,可分为绝对危险度和相对危险度。

★管理毒理学: 是现代毒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将毒理学研究成果应用与外源化学物质危害管理的应用科学。包括收集,处理和评价流行病学和实验毒理学数据,为保护健康和环境的管理决策提供毒理学支持。 ★现代毒理学:研究所有外源因素(如化学、物理和生物因素)对生物系统的损害作用、生物学机制、安全性评价与危险性分析)的科学。

★代谢解毒: 化学毒物经过生物转化后成为低毒或无毒的代谢物,这一过程称为代谢解毒。

★代谢活化:又称生物活化(bioactivation),一些外源化学物经过生物转化后,毒性非但没有减弱,反而明显增强,甚至产生致突变、致癌和致畸作用,这种现象称为代谢活化。★增毒或代谢活化:外源化学物在体内经生物转化为终毒物的过程称为增毒。★解毒:消除终毒物或阻止终毒物生成的生物转化过程;在某些情况下,解毒可能与中毒竞争同一外源化学物。

第五篇:毒理学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

1.毒物 (Toxicant):在一定条件下,以较小剂量(进入机体)就能对机体产生损害作用或使机体出现异常反应的外源化学物。

2.毒性(Toxicity):外源化学物与机体接触或进入机体内的易感部位后,能引起损害作用的相对能力。 3.靶器官(target organ):外源化学物可以直接发挥毒作用的器官或者组织。

4.生物学标志(Biomarker):外源性化学物通过生物学屏障进入组织或体液后,对该外源化学物或其生物学后果的测定指标。

5.剂量(dose):是指给予机体或与机体接触的毒物的数量,它是决定外源化学物对机体造成损害作用的最主要因素。

6.反应 (Response):外源化学物与机体接触后引起的生物学改变。(包括量反应与质反应)

7.剂量-量反应关系(graded dose-response relationship):外源化学物的剂量与个体中发生的量反应强度之间的关系。

8.剂量-质反应关系(quantal dose-response relationship):外源化学物的剂量与群体中质反应发生率之间的关系。

9.半数致死量(median lethal dose,LD50):指能引起一群个体50%死亡所需的剂量,也称致死中量。

10. 绝对致死量(LD100):指引起一组受试实验动物全部死亡的最低剂量。

11. 最小致死量(MLD,LD01,LDmin):指一组受试实验动物中,仅引起个别动物死亡的最小剂量。

12. 最大耐受量(MTD,LD0):指一组受试实验动物中,不引起动物死亡的最大剂量。

13. 阈剂量(threshold dose):指化学物质引起受试对象中的少数个体出现某种最轻微的异常改变所

需要的最低剂量;又称为最小有作用剂量(minimal effect level,MEL)。

14. 最大无作用剂量(maximal no-effect dose,MNEL,ED0):指化学物质在一定时间内,按一定方式与机体接触,用现代的检测方法和最灵敏的观察指标不能发现任何损害作用的最高剂量,又称为未观察到损害作用剂量(NOAEL)。

15. 观察到损害作用的最低剂量(lowest observed adverse effect level, LOAEL):在规定的暴露条件下,

通过实验和观察,一种物质引起机体(人或实验动物)形态、功能、生长、发育或寿命某种有害改变的最低剂量或浓度。

16. 毒作用带(toxic effect zone):阈剂量作用下限与致死毒作用上限之间的距离。

17. 急性毒作用带(acute toxic effect zone,Zac):为半数致死剂量与急性阈剂量的比值,表示为:

Zac=LD50/Limac

18. 慢性毒作用带(chronic toxic effect zone,Zch):为急性阈剂量与慢性阈剂量的比值,表示为:

Zch= Limac /Limch

19. 脂/水分配系数(lipid/water partition coefficient):化学物在含有脂和水的体系中,在分配达到平衡

时在脂相和水相的溶解度比值。

20. 吸收(absorption):外源化学物从接触部位,通常是机体的外表面或内表面的生物膜转运至血循

环的过程。

21. 血-气分配系数(blood/gas partition coefficient):气体在呼吸膜两侧的分压达到动态平衡时,在血

液内的浓度与在肺泡空气中的浓度之比。

22. 分布(distribution):指外源化学物吸收进入血流或淋巴液后,随体循环分散到全身组织器官的过

程。

23. 蓄积(Accumulation):外源化学物以相对较高浓度富集于某些组织器官的现象。

24. 排泄(excretion):是外源化学物及其代谢产物向机体外转运的过程,是生物转运的最后一个环节。

25. 生物转化(biotransformation):是指外源化学物在机体内经多种酶催化的代谢转化。是机体对外

源化学物处置的重要环节。

26. 代谢解毒(metabolic detoxication):经生物转化大部分外源化学物的代谢产物,毒性降低,易于排

出体外,此为解毒反应。

27. 代谢活化(metabolic activation):经生物转化其毒性被增强的现象。

28. Ⅰ相反应(phaseⅠbiotransformation):指经过氧化、还原和水解等反应使外源化学物暴露或产生

极性基团,如-OH、-NH

2、-SH、-COOH等水溶性增高并成为适合于Ⅱ相反应的底物。

29. Ⅱ相反应(phaseⅡbiotransformation):指具有一定极性的外源化学物与内源性辅因子(结合基团)

进行化学结合的反应。又称为结合作用(conjugation)。

30. 诱导(induction):指有些外源化学物可使某些代谢过程催化酶系的酶蛋白的合成量增加,伴有活力增强。能引起酶诱导的物质称为诱导剂(inducer)。

31. 终毒物(ultimate toxicant):是指与内源靶分子(如受体、酶、DNA、微丝蛋白、脂质)相互作用

或严重地改变生物学(微)环境,使整体性结构和(或)功能改变而表现出毒性作用的物质。

32. 自由基(free radicals):是独立游离存在的带有一个或多个不成对电子的分子、原子或离子。

33. 脂质过氧化(lipid peroxidation):指主要由自由基引起的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氧化作用对生物膜具有强烈的破坏作用。

34. 加合物(adducts):指活性化学物与细胞大分子之间通过共价键形成的稳定复合物。

35. 急性毒性(acute toxicity):是指机体(人或试验动物)一次接触或24小时内多次接触化学物后,在

短期(最长到14天)内所发生的快速强烈的毒性效应,包括一般行为、外观改变、大体形态变化以及死亡效应。

36. 蓄积作用(accumulation):化学毒物进入机体后,经过生物转化以代谢产物或化学物原型排出体

外。但是,当化学毒物反复多次给动物染毒,化学毒物进入机体的速度(或总量)超过代谢转化的速度和排泄的速度(或总量)时,化学毒物或其代谢产物就有可能在机体内逐渐增加并贮留,这种现象称为化学毒物的蓄积作用。

37. 蓄积系数(accumulation coefficient,K):是多次染毒使半数动物出现效应(或死亡)的累积剂量

[ED50(n)]与一次染毒使半数动物出现相同效应(或死亡)的剂量[ED50(l)]的比值,即:K=ED50(n)/ED50(1)K=LD50(n)/LD50(1)

38. 亚慢性毒性(subchronic toxicity):是指人或实验动物连续接触较长时间、较大剂量的外源化合物

所引起的毒性效应(1/10生命周期)。

39. 慢性毒性(chronic toxicity):是指人或实验动物长期(甚至终生)反复接触低剂量的化学毒物所产生

的毒性效应。

40. 突变(mutation):遗传结构本身的变化及其引起的变异称为突变;突变实际上是遗传物质的一种

可遗传的变异。

41. 遗传毒理学(Genetic Toxicology):是毒理学的一个分支,研究外源化学物及其他环境因素对生物

体遗传机构的损害作用及其规律。

42. 致突变作用或诱变作用(mutagenesis):广义概念:外来因素,特别是化学物质引起细胞核中的遗

传物质发生改变的能力,而且此种改变可随同细胞分裂过程而传递。简单地说,突变的发生及其过程即为致突变作用。

43. 碱基置换(base—pair substitution):指某一碱基配对性能改变或脱落所致的突变。(包括转换

(transition)、颠换(transvertion))

44. 移码突变 (frameshift mutation):指发生一对或几对(三对除外)的碱基减少或增加,以致从受

损点开始碱基序列完全改变,形成错误的密码,并转译成为不正常的氨基酸。

45. 遗传学终点(genetic endpoint):将试验观察到的现象所反映的各种事件的统称。

46. 化学致癌物(chemical carcinogen):能引起动物和人类肿瘤,增加其发病率或死亡率的化合物。

47. 化学致癌作用(chemical carcinogenesis):指化学致癌物在体内引起或诱导正常细胞发生肿瘤的过

程。

48. 遗传毒性致癌物(genotoxic carcinogens):指进入细胞后与DNA共价结合,引起机体遗传物质改

变,导致癌变发生的化学物质。(占大多数) 分为 直接致癌物(direct carcinogens)、间接致癌物(indirect carcinogens)

49. 非遗传毒性致癌物(nongenotoxic carcinogens)也称外遗传性致癌物(epigenetic carcinogen),指

不作用于机体遗传物质的化学致癌物。主要是促进细胞过度增殖。

50. 直接致癌物(direct carcinogen):这类化合物进入机体后,不需体内代谢活化而直接与细胞生物

大分子(DNA,RNA,蛋白质)作用而诱导细胞癌变。

51. 间接致癌物(indirect carcinogen):这类化合物进入机体后需经细胞内微粒体混合功能氧化酶代

谢活化后才具有致癌性。

52. 细胞凋亡(apoptosis):一种不同于坏死的细胞死亡方式,即细胞在一定的生理或病理条件下,遵

循自身的程序,通过内部机制的启动,主要通过核酸内切酶的激活,自己结束其生命过程。

53. 可接受的危险度(Acceptable risk):指公众和社会在精神、心理等各方面均能承受的危险度。

54. 实际安全剂量(virtual safe dose, VSD):指与可接受的危险度相对应的化学毒物的接触剂量。

55. 危险性分析(Risk Analysis):是指对机体、系统或(亚)人群可能暴露于某一危害的控制过程。英汉互译

发生在生物系统的指标异型生物质类型暴露效果易感性

机制毒性作用健康风险评估

突变遗传遗传信息

编码脱氧核糖核酸自发的诱变发生交互

诱变代理生物体的遗传物质

固有特性物质性质和范围有毒的

表现生物暴露于这种物质各种各样的因素化学结构物理性质暴露的 路线联合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毒理流行病学范文】相关文章:

遗传毒理试验范文06-03

遗传毒理检测范文06-03

遗传毒理学范文05-22

流行病学范文05-16

流行病学第范文05-20

流行病学考范文05-20

流行病学论述范文05-29

流行病学重点范文05-29

流行病学考试范文05-29

流行病学混杂范文05-29

上一篇:冬季秧歌大赛范文下一篇:德鲁克论管理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