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特色小镇品牌基因构成研究

2022-09-11

《关于加快特色小镇规划建设的指导意见》中要求, 特色小镇要聚集经济信息、旅游地理、金融产业、高端装备制造、生态文明、健康环保等支撑未来发展的各大产业, 兼顾茶、丝、棉、麻、油、酒、药、瓷、雕等历史文化产业, 坚持产业、文化、环境、旅游、服务五位一体发展和生产、生活、生态三大要素融合发展。特色小镇要有特色产业, 产业发展带动经济发展, 经济发展又反过来促进其他产业的发展。

一、我国特色小镇的基本特征

特色小镇的特质、魅力和生命力都在于“特色”。特色小镇在产业结构、人力资源、地理位置、社会功能上具有鲜明特征。位于中心城市内部或大城市附近周边的相对独立的区域建设和培育特色小镇, 发展高新产业中的重要环节, 避开产业园区产业集群的完整性和延伸性的盲目追求。这里的高智商、高学历、高素质、高收入从业人群, 思想先进超前, 个人才华出众, 需要适用、舒适、健康、惬意的人居环境和便利的交通作保障, 所以特色小镇多选址在风景优美、安居乐业的地方。特色小镇十分重视文化建设和氛围营造, 居民的文化认同感、归属感显著增强, 文化特色和亮点逐步形成, 这是专业小镇、经济小镇、产业园区所达不到的要求。特色小镇的日常事务管理由居民自发组织负责, 变政府主导型为居民自治型, 外来从业人员和自主创业者参与管理的渠道是畅通的。特色小镇流行的风格与大城市有区别, 这里的企业和居民非常满意, 而专业小镇、经济小镇、产业园区仅仅就是供外来者赚钱、创业, 别人并没有想在这里长居[1]。

二、我国特色小镇的生命体现

我国出台很多政策支持特色小镇的建设和发展, 各地正在积极申报和培育特色小镇。怎样建设特色小镇, 值得我们思考, 必须找到特色小镇的生命。有些地区正在制定特色小镇创建模板, 政府从小镇类型、资格审查、创建方案、行业定位、城乡规划、设计效果、经济效益、社会影响等方面来考核评估申报资料, 既有共同规范, 又有个性特色, 不断完善评价标准和考核体系, 着力准备出台特色小镇建设国家标准。高科技含量的创新型产业, 在投资理财、服务方式、拉动就业、建筑风格、保护生态环境、发挥带头作用等方面要突出特色小镇的“特”, 要创新优化规划设计理念, 留有足够的弹性和上升空间, 不能千篇一律, 不应统一标准。尤其在产业、文化、环境、服务等方面更要开放, 与周边城市街区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但特色小镇的生命更多在“色”, 也就是小镇的不可复制的魅力。小镇的主体建设和业态有魅力, 特色小镇建设才充满活力和生机。特色小镇建设就是要抢抓机遇, 利用和整合现有资源, 改革和创新现有制度, 创造和改善现实环境。建设特色小镇要坚持“特”的内涵和方向, 更要突出“色”的外延和地位, 用心创造小镇魅力, 用力打造特色小镇的品牌, 增强特色小镇的生命力和持久力。

三、我国特色小镇品牌基因构成

用生物学原理来解释, 具有物质和信息双重属性的基因就是要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它支持着生物生命的基本构造特征和性能特点, 储存着生命的繁衍、孕育、生长、死亡等过程的所有信息。品牌生命的诞生、孕育、成长、延续、凋亡, 与生物一样要承载品牌要素的DNA基因, 其中的因子遗传和变异并存, 客观存在和主观变异并存。我国特色小镇品牌基因大致有产业品牌基因、文化品牌基因、环境品牌基因、服务品牌基因构成[2]。

(一) 产业品牌基因

国际劳工局最早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对产业作了比较系统和规范的划分, 大致分为初级生产部门、次级生产部门和第三服务部门。这一分类方法得到了许多国家的认同和采用。上世纪五十年代以后, 欧美等西方国家大多采用了三次产业分类法。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是这样来划分产业的:第一产业是指农、林、牧、渔业 (不含农、林、牧、渔服务业) ;第二产业是指采矿业 (不含开采辅助活动) , 制造业 (不含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 ,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建筑业;第三产业即服务业, 是指除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第三产业包括:批发和零售业,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住宿和餐饮业,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金融业, 房地产业,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教育, 卫生和社会工作,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国际组织, 以及农、林、牧、渔业中的农、林、牧、渔服务业, 采矿业中的开采辅助活动, 制造业中的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

(二) 文化品牌基因

实施品牌战略计划, 培育和保护现有的品牌, 是国家的重大战略决策, 是富国强国之路, 是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需要, 是面对市场日益激烈的竞争的需要, 是经济全球化的需要。经济发达国家十分重视技术含量高超、文化底蕴深厚、社会价值长远的品牌文化产品的打造和发展, 用以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激烈竞争。我们中国可以考虑从历史文化、传统文化、地域文化、建筑文化、艺术文化、影视文化、美食文化、网络文化、红色文化、名人文化、企业文化、教育特色等多方面全方位去打造文化产业品牌, 深度挖掘本区域所属的重点文化, 丰富这些特色品牌文化的内容和形式, 广泛宣传这些品牌文化及其有特色的文化产品, 从而赢得广阔的国际国内市场, 有实力有条件有信心去参与国际国内激烈的市场竞争, 使这些品牌文化及其有特色的文化产品长久的立于国际国内不败之地。坚定不移地走文化品牌化建设和发展的道路, 不断提升品牌文化的经济竞争力和市场感召力[3]。

(三) 环境品牌基因

充分利用由自然资源、地形地貌、地理环境、地质水文、气候条件等因子构成的环境, 打造以环境资源为主导的环境品牌, 实现环境资源自身的价值。十九大报告指出,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不能让自然资源枯竭, 更不能让自然环境恶化, 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这是构建和谐社会、生态社会的重中之重。政府和企业要高度重视生态环境建设, 要思考有效利用、循环利用、再生资源利用等问题, 避免过度开采、过度挖掘、过度砍伐、过度使用自然环境资源, 实现人类和环境和谐共生, 实现超出自然环境资源最大的使用价值。构建和打造环境品牌, 深入挖掘、有效利用现有优势资源, 拉动内需,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提高区域的竞争力。

(四) 服务品牌基因

我们充分利用网络新媒体建设数字城市, 数字社会化程度明显增强, 利用数据平台计算、分析、处理信息数据, 采用高科技手段来自动控制各种现代化的机器设备。现如今, 我们在数字城市的基础上已经建成了智慧城市。智慧城市的生存、发展、共享等职能需要全社会、和个人的共同参与来实现。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是为了提高特色小镇居民的生活品质。中国的现代化、网络化、信息化水平和程度越来越高, 与发达国家相当甚至超过了有的发达国家, 数字城市和智慧城市的发展也能和发达国家媲美。数字政务、数字产业、数字民生能保稳定、促发展和快增长, 服务群众、方便群众的数字平台建设至关重要。我们迫切需要建立服务品牌, 这对如何做好各项服务来切实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和生活环境至关重要。首先我们要树立服务品牌意识, 充分利用高科技手段, 有效利用各种技术资源, 为广大居民创造更加舒适高效、经济长久、和谐健康的生活环境和居住空间。千方百计把服务做成品牌, 既可以留住现有居民和人才, 还可以吸纳引进社会人才和其他资源, 对招商引资和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有促进作用[4]。

(五) 不同品牌基因之间的互动关系

在新时代“互联网+”的背景下, 经过精心培育和打造的这些不同的“品牌基因”之间是循环共生的关系。信息高度互通, 自然资源长期共享, 人才交流互动, 社会全面智能化, 他们相辅相成, 互惠互利, 共同发展。产业品牌基因、文化品牌基因、环境品牌基因是服务品牌基因的基础, 同时服务品牌基因对产业品牌基因、文化品牌基因、环境品牌基因又有促进作用。新兴产业的产生和发展, 吸引了众多的外来人员和资源, 同时又带动了服务行业的发展, 供求关系不断扩大, 形成了良性发展的局面。新兴产业的发展要靠现代化、智能化的产业发展去带动, 原有产业也因此重新获得了生机活力。文化资源和环境资源的品牌效应得到了比较充分的发挥, 不同产业之间相互融合、相互竞争、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也会得到充分体现。要想提升特色小镇的竞争力和吸引力, 就必须提供智能化的服务, 科学管理和合理配置各种资源, 只有这样, 创新高效发展、低碳绿色生活、舒适优美环境、高效科学治理的目标才能得以实现。

摘要:特色小镇是以特色产业为龙头、以特色文化为核心、以特色环境为依托、以大胆创新为因子、多种经济形式并存、多种经济元素聚合的一种全新的经济形态、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平台, 它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行政单位“乡镇”。

关键词:特色小镇,品牌,基因,构成

参考文献

[1] 詹杜颖.品牌效应下的特色小镇构建研究[D].杭州:浙江工业大学, 2016.

[2] 尚佐方.旅游特色小镇电子商务应用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 2016

[3] 许灵然.浙江省特色小镇品牌影响力评价及其传播优化策略[D].杭州:浙江传媒学院, 2017.

上一篇:深度探讨顶管施工技术应用进展下一篇:浅谈如何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