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龙泉驿区小镇的特色发展和影响力提升研究

2023-02-13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抓特色小镇、小城镇建设大有可为, 对经济转型升级、新型城镇化建设, 都具有重要意义。培育和发展特色小镇, 已成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 推进城乡协调发展, 促进供给侧改革的新方向。

特色小城镇是指以行政区划为单元, 资源禀赋各异、特色产业鲜明、具有一定人口和经济规模的建制镇。换而言之, 其是城镇, 且拥有一定人口、特色产业、一定经济规模和发展前景。

当前, 特色小镇发展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 培育和发展特色小镇是中央对地方政府的明确要求。近年, 国家层面关于的特色小镇的相关政策密集出台, 截止2017年8月, 全国共发布特色小镇相关政策100余个, 涉及21个省 (市、区) , 33个地级市。2016年, 四川省政府公布了《关于培育创建四川特色小镇的指导意见》提出了加快培育出能够彰显四川省产业特色、文化特色的小镇, 建设能引导长三角乃至全国区域创新发展的四川特色小镇的目标。2017年, 四川出台了《关于深化拓展“百镇建设行动”培育创建特色镇的意见》 (川委发[2017]22号) , 进一步对推进新型城镇化和特色小镇建设进行深化部署。作为四川省会城市的重要区域, 龙泉驿区政府从2016年开始了特色小镇建设工作, 至今已经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应, 影响力也日益增长。

一、龙泉驿特色小镇发展现状

(一) 龙泉驿特色小镇的发展背景

龙泉驿区是成都市11个市辖区之一, 位于成都市中心城区和东副中心, 是四川省中轴线交汇点处的一颗“明星”, 2018年幅员面积557平方公里, 辖12个街 (镇) 乡, 2017年地区生产总值1200.9亿元, 超过本省多个市州, 在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排名第33位, 居西南地区首位。被《2018年中国百强区发展白皮书》列入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区、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区、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区之中。龙泉驿区是国家级天府新区高端制造产业功能区和“三湖一山”国际旅游文化功能区所在地。区内历史文化资源丰富, 拥有洛带古镇、龙泉湖、石经寺、明蜀王陵、桃花故里等文旅胜地, 素有“四时花不断, 八节佳果香”之美誉。龙泉驿区优势产业也独具优势和特色, 作为国务院批准的成都市城市向东发展主体区域, 成为了成都重要的对外开放区域, 丰富的资源、独特的区位条件、优良的投资环境和良好的发展前景, 成为了龙泉驿区小镇特色发展和影响力持续提升的坚实保障。

(二) 龙泉驿区特色小镇特点和发展概况

1. 特色小镇的本体资源厚实

龙泉驿区特色小镇本底非常优厚, 特别是历史文化资源非常丰富。以入选国家第二批特色小镇的洛带古镇为代表, 洛带自古即为巴蜀名镇, 明末清初后成为了中国内陆最重要的客家人聚居地, 被喻为“西部客家第一镇”。而龙泉驿区的山泉镇则是我国著名的水果之乡, 早在1987年就被农业部定为全国三大水蜜桃基地之一, 其也是龙泉花果山风景名胜区的核心组成部分, 镇境内旅游名胜颇多, 存有晋希天故居、北周文王碑、张飞营、刘伯承柳沟铺战址、古驿道等珍贵的文物古迹。

2. 小镇的特色产业优势凸显

龙泉驿区的特色小镇都有依托于自身资源禀赋和经济基础形成的特色产业, 产业发展已形成相当规模和优势。如洛带镇依托客家文化这一名片, 以“客家古镇、文化重镇、双创新镇”为发展方向, 在特色小镇建设上重点打造以客家文化旅游、艺术文创、商务会展博览等为特色的产业, 并设立500万元专项资金, 鼓励小镇商家进行改造和文创转型, 2017年发放168万元业态提升扶持资金助力小镇30余户商家完成了店面创意改造、17家企业和商家实现了业态调整升级, 蒲氏豆花、毛麻花等小镇的百年老店成为了彰显优秀历史文化和现代特质的文化新地标。而位于龙泉驿区南部的匠心工场小镇, 在特色小镇发展中努力实现纯农业到文创匠心的产业转变, 规划引进当前文创产业最先进的理念、技术和管理模式, 以机制创新撬动产业, 大力培育文创观光旅游等新产业, 并植入信息数字技术, 重点打造文旅商三大产业融合发展的新模式。

3. 特色小镇的综合效应突出

近年来, 龙泉驿区深入推进特色小镇发展之路, 特色小镇在产业特色、文化特色、风貌特色、设施服务及体制活力等五大方面呈现出了良性效应, 极大促进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龙泉驿区匠心工场小镇注重区域内基础设施和综合生态的营造, 对主干道沿线的房屋路面进行了特色文创开发, 以3A级旅游景区服务功能的标准综合整治了生态环境, 营造出唐宋古风和绿色园林之态。2017年匠心工场小镇地区生产总值高达44亿元, 比上年增长约8%, 人均年纯收入达2.21万元, 比上年增长了13%, 小镇现已成为龙泉驿区域内一个对外辐射功能较强的文创、文化和商贸中心镇。洛带古镇努力成为彰显中国风民族范、文化艺术气息浓郁、核心产业优势强劲、生态环境绿色优化的特色小镇, 科学规划和推进相关文旅产业项目、基础设施项目、功能性项目, 初步建成有中国艺库、博客小镇等文创产业园区, 园区内落户了四川齐盛实业有限责任公司等3家文创龙头企业, 吸引了30余家镇域骨干文创企业, 正积极推动华侨城集团文创产业基地、世界客家文库、客家文化产业基地落户, 2017年, 举办了首届中国 (西部) 特色小镇创新发展大会, 小镇影响力不断升级。

二、龙泉驿区特色小镇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 政策的健全精细不足, 核心支撑仍显薄弱

特色小镇政策已纳入国家城市化的总体战略, 但特色小镇作为近年来提出的新理论体系, 其发展需要长期的实践和探索。目前龙泉驿区特色小镇的规划比较清晰, 但是特色小镇发展的相关政策不成体系, 很不完善。龙泉驿特色小镇建设还存在着要素保障不完善, 小镇项目建设度受阻的现状。调研中我们了解到, 规划和土地指标受限已成为龙泉驿区特色小镇发展的一大瓶颈。龙泉驿区地处成都东南范围, 紧靠龙泉湖, 受地理位置及用地指标影响, 既难助力以农业为特色产业的小镇扩大特色农业建设, 也不利于山泉镇等特色小镇大量集聚高附加效应的文娱产业, 导致龙泉驿区部分特色小镇创建存在着聚焦产业难的问题。同时, 在资金投入方面, 龙泉驿区的特色小镇也面临着同样的资金持续投入难题。

四川省创建特色小镇的文件中明确规定原则上特色小镇建设项目3年内要投入50亿元。然而受乡镇政府财力和地方的融资平台规模和作用局限, 龙泉驿区虽属成都市经济发展优势区域, 但区域内小镇仍面临着资金瓶颈。

(二) 产业的高端聚集不够, 特色定位仍待创新

龙泉驿区的特色小镇虽然特色鲜明, 主导产业与小镇特色紧密相关。但产业系统性还不够整合, 高端要素集聚有待加强。特色小镇产业、旅游、商业、文化、社区等多功能的叠加融合很不到位, 产业细分项目和其他非主导产业并未成为小镇主导产业的有益互补, 产业项目整体合力未能充分发挥对小镇发展的促推效应。从小镇功能类型的占比来看, 基于旅游发展型、历史文化型的明显居多, 且部分存在模仿江浙特色小镇的痕迹。如龙泉山泉镇优势产业是农业产业, 因此其在特色产业定位和小镇建设中过多强调农业自然景观和产业发展, 对区域内丰富的人文历史资源开发不够, 文化、科技、旅游等元素和相关产业的融入不够, 造成本区域中即使是优势农业产业的相关高附加值产业未能得到很好的集聚, 导致特色小镇的产业升级和综合影响力大打折扣。

(三) 品牌的IP声音不响, 特色影响仍需提升

龙泉驿区的特色小镇建设发展与浙江等市特色小城镇发展相比, 市场化运作程度相对较低, 对企业、社会组织等开发主体招引力度相对较薄弱, 小城镇专业化开发建设、创新性打造、创建特色镇知名品牌效果相对不突出。龙泉驿区的特色小镇在品牌宣传和影响力提升上呈现出较大的局限性, 小镇IP营造和品牌运营的意识缺乏深入系统, 小镇产品的创新研发与小镇发展存在一定脱节, 部分小镇产业的商品属性不突出、产品存在同质性、单一性, 品牌产品缺乏鲜明的个性, 市场和行业的影响力均差强人意, 并未充分利用龙泉驿区的优良的资源禀赋, 彰显龙泉驿区的特色小镇品牌的核心竞争力。目前, 区域内仅洛带古镇的网络外宣工作做的较好。而在对龙泉驿区特色小镇进行的问卷调查中, 我们发现, 59%的受访者认为特色小镇产业与文化功能融合不足, 需要进一步激发形成更为有活力的小镇生态, 提升特色小镇文化软实力。

三、龙泉驿区小镇特色发展和影响力提升的策略

(一) 精细培育政策、打好特色发展持久战

一是进一步精细特色小镇的培育政策。学习西欧国家用国家补贴和城市税收支持小城镇发展的经验, 有效利用组织管理、制度、经营方式等各种手段, 优化政策法规环境, 不断精细信贷金融支持、税收优惠和财政补贴、科研补贴、创业创新等相关政策扶持, 以政府为主导, 针对游客、经营者、本地居民等不同的服务对象及需求, 多元化、精细化打造特色小镇优质服务体系;二是加大构建智慧生态系统层, 将特色小镇发展与创新驱动发展、集聚区转型升级、美丽乡村创建等做好衔接, 建立好政务生态系统、创业创新生态系统、自然生态系统、社会文化生态系统等四个生态系统, 可借鉴美国格林威治小镇等的发展经验, 集中优势智力资源、行业资源、金融资源等打造特色小镇。

(二) 加快高端聚集, 快速拉升产业竞争力

一是大力促进高端产业在特色小城镇聚集。发达国家特色小镇发展的实践显示, 特色小镇是大城市外的高端产业的典型聚集区。如英国的剑桥镇是英国教育和科技创新中心;美国的格林尼治对冲基金小镇, 其对冲基金规模占全美近30%;德国英戈尔施塔特镇是该国著名汽车巨头奥迪汽车的总部。根据龙泉驿区特色小镇发展, 建议加大引入信息、环保、健康、金融等高新产业, 并形成相关领军企业的集聚。二是构建完善新型产业生态圈。探索小镇特色与传统工艺、现代文化创新之间的融合发展路径, 注重“产城人文”并重以及产业、文化、旅游、生活四大功能的有机融合, 多极增值特色小镇的含金量。如在现代农业型特色小镇发展上, 采用本土地域特色工艺开发丰富农业精加工食品、日化产品、手工艺品等, 利用农产区和网络新媒体加大推进农业观光旅游体验, 将农产品种植、饲养、管理、采摘等环节在田野和网络开进行放, 打造实体与虚拟结合、经济和文化结合的特色小镇农产品。同时依托交通区位优势, 紧贴特色小镇定位, 加快发展商贸、物流、会展等产业, 打造辐射周边区域的商贸流通、物资集散中心, 在产业转型升级中延伸发展特色小镇的社区、旅游等功能。

(三) 鲜活人文内核, 创新激发小镇品牌IP

一是凸显特色文化元素, 加大本土特色的IP导入。凸显鲜明的四川、成都风土特色, 增强品牌意识, 加强对地方特色产品的企业品牌化的培育, 使特色小镇的风土文化、资源禀赋等优势转化为产业品牌价值, 提升龙泉驿区特色小镇品牌在市场上的持久核心竞争力, 着力培育打造知名度高、消费者认同度高、国际化与本地化特色兼具的小镇品牌。可以借鉴贵州土楼以原型注入国产动画《大鱼海棠》, 以浓厚的中国风土吸引了多方游客, 随后以福建土楼为核心的相关旅游产品在互联网上线, “福建高北土楼群”、“田螺坑土楼群”等一日游产品预订约定单环比增长了200%至240%的经验, 将IP的成长过程与小镇运营过程实现深度捆绑, 打造彰显小镇历史人文和产业特性的品牌营销系统解决方案;二是深化文化品牌运营, 创新拓展特色可持续发展空间。活跃文化品质建设, 增强浓郁厚重的特色小镇人文气息。积极加强多媒体的沟通和合作, 广泛开展宣传活动, 从产业发展、生态建设、人们行为、建筑风格等各方面进行特色文化建设, 培育发展特色小镇文化创意联盟、农业联盟、乡村旅游合作联盟等组织, 营造浓厚的特色文化氛围, 推动特色主导产业与文化传承与保护、产业发展、群众生活品质提升等良性互促, 逐步从文化认同形成文化凝聚力, 赋予特色小镇发展灵魂。

摘要:培育和发展特色小镇是推进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需要重视的问题。本文以成都龙泉驿区特色小镇的发展为例, 通过深入调研总结龙泉驿区已建成且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特色小镇发展, 分析总结其发展的优势和经验, 并探讨了龙泉驿区特色小镇未来特色发展和影响力提升的策略, 以期为西南乃至其他地方的特色小镇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龙泉驿区,特色小镇,发展

参考文献

[1] 唐月.“一带一路”倡议下新疆新型城镇化的SWOT分析及路径选择[J].城市经济, 2017 (8) :78-79.

[2] 厉华笑.杨飞.裘国平.基于目标导向的特色小镇规划创新思考——结合浙江省特色小镇规划实践[J].小城镇建设, 2016 (3) :10-11.

[3] 周莉雅.李晓清.四川特色小镇创建的思考与启示[J].中国经贸导刊 (理论版) , 2017 (14) :56-57.

[4] 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保持和彰显特色小镇特色若干问题的通知[J].城市规划通讯, 2017 (06) :112.

上一篇:《市场营销学》课程实践性教学方式探讨下一篇:RBF神经网络在群体超高层建筑干扰效应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