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电器控制线路转换为梯形图教学浅谈

2023-02-26

可编程控制器 (P L C) 是集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通信技术为一体的新型自动控制装置。由于它可通过软件来改变控制过程, 而且具有体积小、组装维护方便、编程简单、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 已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的各个领域, 是现代工业自动化三大支柱之一。《可编程序控制器及其应用》是技工学校电工类专业一门重要的综合性很强的专业课程, 其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PLC基本原理及其在自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培养学生运用PLC改造传统继电器控制系统, 维护和管理自动化生产线的基本技能。因此继电器控制系统转换为PLC控制系统是技工学校学生学习的一个重点。

然而, 笔者从多年的教学过程中发现, 学生在继电器控制线路转换为梯形图训练中, 其基本控制线路的转换基本上都能正确完成, 但遇到如图一所示KM1常开辅助触点 (5、6间) 的这种类型电路时, 常束手无策或发生如图二所示触点桥连的错误 (1、2间) 。

对于此类问题, 笔者指导学生的方法是先分析电路工作原理, 然后以各个线圈为单独梯阶独立转换。其具体教学过程有以下四步 (三凌FX系列PLC) :

1分析电路工作原理 (以图一为例)

该电路为Y/△降压启动控制电路, 按下启动按钮S B 2后, K T、K M、K M 1获电, 电动机Y形连接起动, 其继电器的动作顺序是K T、K M 1同时获电, K M 1获电后K M才获电。经过K T延时后K M 1断电, K M 2获电, 电动机△形连接运行。按下停止按钮SB1后, K M、K M 2失电, 电动机断电停止运行。

2拆分控制电路图

从电气原理图中可知, 要使KT、K M 1两线圈获电有两条支路, 分别为FR、SB1、SB2、K M 2和F R、S B 1、K M、K M 1 (常开辅助触点) 。要使KM和KM2获电也有两条支路, 分别为FR、SB1、SB2、KM2、KM1和FR、SB1、KM。把各线圈独立开后其电路如图三所示。

3转换梯形图

把电路拆分后再进行转换将十分简单不易出错, 按表一I/O分配进行转换后梯形图如图四所示。

4简化梯形图

如上所述所得梯形图触点较多所需指令语句较长, 效率较低, 因此需进行简化, 其方法就是把相同较大电路块合并 (如把所有相同电路块合并, 因初学者对指令还不是很熟练较易出错) 。合并后梯形图如图五所示。

总之, 应用这种方法, 学生对遇到上述问题时, 对继电控制线路进行转换, 都能正确地画出梯形图。同时应用这种方法对较复杂的继电控制线路转换, 也都能较正确地画出梯形, 教学效果很好。

摘要:针对目前技工学校《可编程序控制器及其应用》课程教学中学生对继电器控制线路转换为梯形图时其存在的问题, 笔者根据几年来对本课程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相应地提出了解决问题方法, 以供广大教学同仁参考。

关键词:PLC,继电器控制线路,梯形图,转换

参考文献

[1]  王国海, 沈蓬.可编程序控制器及其应用,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上一篇:浅论计算机在数据通信方面的应用下一篇:论行政过程中职务犯罪的预防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