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环境 保护我们的家园

2024-05-07

保护环境 保护我们的家园(精选8篇)

篇1:保护环境 保护我们的家园

国旗下讲话

保护地球,保护我们的家园!

----吴丽芳

同学们你们好,今天在国旗下,我想和大家一起探讨一个有点沉重的话题:环保.同学们,你可曾注意到生活中很多人喜欢用一次性用品,殊不知,这些用完就扔的物品在提供给人们方便的同时,浪费了大量的社会资源,制造了成千上万吨的垃圾.其中污染最明显,最严重的是那些遍布城市街头的废旧塑料包装袋,一次性塑料快餐具.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仅一次性塑胶泡沫快餐具全年消耗量就达4亿至7亿元.这些高分子化合物制成的各类生活塑料制品难于分解处理,遇热水还会释放出有害物质,造成城市环境严重污染.同学们,你可知道,一个塑料袋埋在地下三百年不烂;一个“纽扣”电池能使方圆10平方米的土地寸草不生;半个世纪以来,人类文明虽然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也无情地破坏了地球的生态平衡;城市的大烟囱冒出来滚滚浓烟,成千上万辆汽车排出大量尾气,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猛增造成的温室效应致使南北极冰川缓慢融化,引起海平面上升,许多沿海城市也面临着被淹没的危险;乱砍滥伐,毁森开荒造成水土流失,使土地沙漠化,撒哈拉沙漠成了地球永远的伤疤;工厂排出的工业废水,生活区排出的生活垃圾污水染了水质,造成农业减产,海上出现赤湖,大量鱼虾死亡,农民,渔民损失严重……一件件,一桩桩,自然环境恶化给人类造成的危害触目惊心!更可怕的是,由于生态平衡遭到严重破坏,每小时就有一个生物种在地球上消失……不难想象,这样下去,总有一天会轮到我们人类!远的不说,就说我们赖以生存的珠江,珠江这条一直被誉为我们广州的母亲河,过去由于不重视她的环境保护,给现在的治理带来了多大的困难,尽管每年我们市都要在治理珠江环保上耗资数以亿计,却仍然是杯水车薪,由此我们想到一句古话:早知如此又何必当初呢不过现在能意识到这一点还不是太晚,如果是真正到了有一天,一切都无法挽回的话,那将是对人类是一个不可估量的损失,由此看来,保护环境,节约资源,不仅是我们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而且一刻也不得容缓.那么如何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呢那么就从我们身边的事情做起,我们平时自觉不用或少用一次性筷子,一次性快餐盒,一次性塑料袋,外出购物尽量用布袋;外出旅游时,自备水壶装水喝,少用纸杯,纸盘,塑料保鲜膜等,减少塑料饮料瓶等产生的垃圾;将用过的信封,或贴上新标签在内部传递时重复使用,或翻面后再用;用毛巾代替纸巾;尽量用钢笔,少用一次性圆珠笔……全国1亿3千万少先队员会节约多少自然资源,减少多少垃圾啊!同学们,人人行动起来,加入到环保的队伍里,积极参加环保地球村活动,主动清除白色垃圾,打起小队旗,开展丰富多彩的环保活动,为我们拥有一个空气清新,水体清洁,树木葱郁,花草遍地的大自然,拥有一个自然和谐的生存空间,自己从现在做起,从身边事做起,做一个新世纪的环保小主人.

篇2:保护环境 保护我们的家园

五年级1班

记得几年前,爸爸妈妈带我去看外婆,外婆家门前有条小河,河水清凌凌的,闪着金光,缓缓地向前流着。河边,一群阿姨正欢笑着在洗衣服,一群孩子在河中游泳、嬉戏。我和妈妈挽起裤脚在河边捡鹅卵石,爸爸在旁边悠闲地垂钓。这安乐祥和的景象,现在我还记忆犹新。

然而,几年后的一天,当我再次看到那条河时,不禁吓了一跳。河水已经不清澈见底了,水是浑浊的,还夹杂着一些脏东西,光秃秃的河床上,水已快枯竭了,还散发着臭气。这些臭水是从哪里流出来的呢?我放眼望去,只见几家工厂正向天空喷射着烟雾,烟雾污染了白云,然后变成酸雨飘落下来,毒害大地;同时,工厂还不断地向河流排泄废水,将清清的河流变成了浑浊的毒水。煤是大自然几亿年蕴藏的太阳能,而在短短的几百年内得大量的开发和利用,大量的煤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造成了地球的温室效应。同时煤中数少量硫的燃烧生成二氧化硫气体,随雨水降到地面上,形成酸雨。酸雨毁坏了大量森林,成为生态系统的“空中杀手。”

工厂的污水水还不断地向河里排放,就连河边的植物也死去了。这不就是垃圾场吗?原来干净的河水不再清洁,河水也不再流淌、空气不再清新。人们到底对这条相伴多年的老河抱着什么样的态度呢?是继续污染环境还是保护河流呢?是做破坏者还是做环保者呢?

由于水源的污染和地下水的超量开采,人类的淡水资源已经开始

告急。由于森林的砍伐和过度开垦,放牧、水土流失和土地沙漠化问题日趋严重。由于地球的破坏,截至2000年已有2.3万种植物和1000多种脊椎动物绝灭,现在每小时就有1种生物从地球上消失。土地污染,人类乱砍树木,岩石下滑,洪水冲毁了房屋,淹没了庄稼;人们往河里乱丢垃圾,造成了水污染,到处可见随手扔掉的塑料口袋,形成白色污染。人们乱杀动物,造成动物灭绝;人们乱摘花木,使我们失去了美丽。人类只有一个地球,我们生活在地球上,就要保护地球,保护我们的家园。

篇3:保护环境 保护我们的家园

一、导入新课———引人入胜, 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著名的教育专家于漪老师说:“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首先就应抓住导入课堂环节。一开课就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高中生具有强烈的求知欲, 利用展示探究情境的方法, 开发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课程资源导入新课, 无疑是一堂课成功的关键一步。视频资源具有视听结合的特点, 是导入新课的好材料, 一方面可以将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地调动起来, 从而使学生的注意力尽快集中到新课的学习上来;另一方面, 可以为新课创设探究情境, 使学生的情感迅速地进入教学所需要的情境中, 从而为教学中每一步骤的顺利进行做好铺垫。

例如:在讲授《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一节课时以“太空中看美丽地球”视频资源引入:从太空中看到我们所居住的地球, 被蓝色的大气层围绕着, 海洋占据了很大面积, 美丽神秘。可当我们把镜头向地球靠近, 听到的不再是美丽的歌声, 而是地球母亲的哭泣, 因为, 整个地球面临着许多生态环境问题。

从视频中学生可以将自己置于地球之外, 他们所看到的是地球的整体面貌, 学生陶醉在动听的音乐和美丽的景色中, 但学生从电视、报纸等渠道或多或少了解了很多地球所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借助视频资源作为导入, 为学生营造一个具体的现实的或有探究意义的问题情境, 使学生原有知识和经验对所学的新课产生积极的影响, 从而集中注意, 引起兴趣, 激发动机。这样的导入设计实际上就为新课的展开提供可拓展的空间, 缩短了学生和教材的距离, 顺利地从一开始就将学生引入当时的课堂氛围之中。

二、突破重点———深入浅出, 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 (实验) 》中指出“媒体上关于环境问题、生物多样性问题、营养和保健问题等方面的报道, 作为学生课堂讨论的素材, 时效性强, 容易引起学生的关注。”重点是教学内容的核心, 不仅是难教的内容, 而且是学生难理解的内容。难点是教学所要解决的难处, 因此, 掌握好重难点就达到了教与学的效果, 教科书中的重点和难点往往是教学中的关键性问题。但是在传统教学中效果往往很不明显或者说不理想。新课程更注重“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 创设情境,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生物教学研究的对象, 如果单凭教材的文字材料和教师的语言描述显得比较苍白, 使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很难突破这些重难点。借助于视频资源, 可以变抽象为具体, 增强学生对生物事件与过程的理解与感受, 使学生在享受学习的过程中既能理解教材的重点知识又能突破难点知识。

例如:在讲授《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一节课“生物多样性”内容时, 使用了中央电视台一则新闻“地球生物加速灭绝引发各国忧虑”, 新闻视频内容涉及了生物多样性的类型、生物多样性的价值、生物多样性的现状以及各国科学家的担忧。在观看了新闻视频后教师设问:生物多样性的类型有哪些?生物多样性的价值有哪些?生物多样性的现状怎样?你了解的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有哪些?在小组合作进行探究后, 由不同的小组分别进行观点的阐述, 从而在视频资源和文字材料的双重引导下, 开启学生的智慧, 引导学生学会辩证地看问题, 达到视频资源利用效益最大化。

三、课堂结课———紧扣时效, 培养学生生态文明观

课堂结课虽然只是短短几分钟的时间, 但是如果处理好一堂课的最后环节, 可以及时帮助学生把握一节课的线索完整的知识结构和主旨思想。它是一堂课内容的高度概括, 是整节课教学的精华所在, 它不仅可以检验一节课是否成功, 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而且能及时对教学过程进行认真而全面的分析、总结、判别优劣, 及时了解学生学习的反馈信息, 这样既可以起到备忘录的作用, 又能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 (实验) 》中指出“初步形成生物进化观点和生态学观点, 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关心我国的生物资源状况, 更加热爱家乡、热爱祖国, 增强振兴中华民族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热爱自然、珍爱生命, 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 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选取最具时效性的视频, 让学生了解最新的生物发展现状, 紧密联系学生实际, 可以引起学生共鸣, 强化学习动机。

例如:在讲述《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一节课结课“可持续发展”内容时, 使用了十八大报告中“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有关内容:建设生态文明, 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日益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 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 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 努力建设美丽中国, 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段视频拉近了学生、教材与现实之间的距离, 不仅使学生掌握了生物学知识:可持续发展的涵义和必要性, 同时, 也引起学生的深思和共鸣, 感知社会, 初步形成生态文明观。

篇4:保护语言保护我们的家园

奥威尔的写作十分政治化(他的大多数小说都是最好的注脚),对这一点奥威尔本人并不加掩饰,然而,仅仅看到其政治姿态,无疑仍是解读过程的损失。极权不过是种人类压力的外在赋形,它既是极权本身又超越极权界限,因此本文更愿意把这本书看成是一本讨论哲学的书,有关于语言、权力与记忆的问题。奥威尔在这里冷峻地指出权力与语言如何勾结致使人丧失了领地——丢失了记忆与未来。

让我们从小说本身谈起。这部作品描述了想象中的“未来”——1984年的世界景象。世界上只有三个国家:大洋国、欧亚国和东亚国。三国为了维持国内的和平而相互之间持续发动战争。小说以大洋国的角度展开。该国由“老大哥”统治,其势力无所不在却无影无踪。人们没有思想和言论自由,小说主角是温斯顿,这是“最后一个人”。他一直在潜意识里抗拒InnerParty(Party),如同唐·吉诃德,而他的理想在现实面前彻底被击败,并且也像唐·吉诃德一样临终时真诚的反思,他心甘情愿的否定了自己,由衷地爱上了InnerParty(Party),失却了独立判断和对鲜活生命的回忆。这就是奥威尔所写的最后一个人的命运。

在《一九八四》中,InnerParty(Party)和老大哥所建立的巨大而且不可战胜的权力体系和传统的政治权力体系并不一样,它是和语言权力结合在一起的,即不仅仅将语言作为工具,而是将其视为权力本身。这正是20世纪语言观的一个转变,从而使奥威尔具有了很多现代性。罗兰·巴特说权力“无处不在永久延存的原因是权力是一种超社会有机体的寄生物,它和人类的整个历史,而不止是和政治的和历史学的历史联系在一起,在人类长存的历史中,权力寄寓于其中的东西就是语言,或者再准确些说是语言必不可少的部分:语言结构”。而对语言与权力关系论述最为权威的福柯不无忧伤地宣布他的结论:“我们生活在一个符号和语言的世界。”也就是说人类历史文化只是某种话语的构造,那么为什么人们这样说而不是那样说,福柯揭示说那是因为背后的权力关系。《一九八四》中Innerparty通过权力使真理本身更加暧昧不明。因此2+2=3,2+2=4,2+2=5,均可成为正确的等式,而“我们”既然没有话语权,即使最为浅显的东西如果失去了表达都是不能存在的。通过控制话语权可以控制知识、控制真理、控制现在,它说大洋国一直在和某国打仗就是一直在打哪怕昨天还和它是同盟。

但是,如果时间是河,生命是流,过去总会不知不觉向现在和未来渗透,传递信号,甚至有一天会颠覆未来,因此最重要的是控制记忆。正如那个宣言:“谁控制过去就控制未来”,控制过去的关键在于对记忆的训练,也就是一次次的篡改过去。“篡改过去是英社的中心原则。这一原则认为,过去并不客观存在,它只存在于文字记录和人的记忆中。”那么要控制过去首先就是控制语言(记录)。

真理部是控制语言和过去的重要机构,温斯顿是真理部记录司的工作人员,他的工作就是根据当前的政治形式对过去的一切记录(书籍、报刊、电影、录音、图画、照片等等)进行修正,使之符合不断出现的新情况。凡是与当前需要不符的任何新闻和任何意见,都不许保留在记录上。“全部历史都像一张不断刮干净重写的羊皮纸。”在不断的修正中,正如InnerParty的原则所认定的,并没有什么是客观,什么是真实,历史已经停止。因此办公楼里有许多装置专门处理废纸用,称为“记忆洞”,这是一个很有象征意味的称谓。——消灭记忆,方法便是消除记录,人的记忆因为记录被“黑洞”吞噬而丧失了,这样过去不止是被篡改了,它其实是被消灭了,当除了自己的记忆没有任何档案存在的时候,个体又怎么能确定一件事情;而没有可供参照的标准,我们只能接受历史的虚构。即使还活着的人也没有能力对一个时代进行总结,正如小说中提到的那些经历过历史的老人,他们都无法言说到底现在的时代和过去的时代有什么区别,是否和InnerParty说的一样,可见我们依赖的只是叙述。

对于温斯顿在记录司的工作,奥威尔详细地描写了他的一件任务:改变老大哥的一次发言,因为在这次发言中提到了一个现在已经“化为乌有”的人,为了彻底抹去这个人曾经存在过的印记,温斯顿最后完全改变了这次讲话的内容,他即兴编造了一段关于一个“奥吉维同志”的事迹,把他塑造成为一个完全符合要求的人物,最近刚刚在作战中英勇牺牲,奥威尔写道:“奥吉维同志在现实中从未存在过,如今却在过去存在,一旦伪造工作被遗忘后他就会像查理大帝和恺撒大帝一样真实的存在,而且也有同样的证据可以证明他的存在。”查理大帝和恺撒大帝存在的真实性来源于历史对他们的记录,而在温斯顿完成改写以后,在新的历史中奥维吉的存在具有了同样的真实性。语言不仅具有表达的力量更主要的是具有建构生活事实的力量,因此控制了语言也就意味着控制了思想,进而控制了对社会现实的建构。这便是奥威尔的语言和权力和记忆的观点。

正是出于以上对权力、语言、记忆关系的深刻认识,大洋国在传统英语基础上创造了一种新的语言,被称为新话(newspeak)。“新话的目的不仅是为英社拥护者提供一种表达世界观和思想习惯的合适的手段,而且也是为了使得所有其他思想方式不可能再存在。”但是传统语言不能马上消失,这就依赖权力对语言施加暴力。正如福柯所揭示的“话语现在不是自生自灭的,它受到社会程序的制约,而这些程序中最为人知的是排斥程序(exclusion),排斥最主要的表现方式是禁止(prohibition)。禁止这一程序十分显著,也就是说,有一些话语是被允许出现的,而另一些话语则是不让出现的。人们并不能随心所欲的谈论什么:有些对象被禁止谈论,有些仪式被禁止谈论,有些特征主体也被禁止谈论。”而书中的现实也正是这样的,从而导致新话词汇大量减少,缩小词汇即是缩小思想的范围。“到最后我们将会使思想罪变得不可能再犯了,原因仅仅在于它们无以名之,因此也是不可想象的。”正如其中一个制造新话最后也被“蒸发”掉的的工作人员塞姆说的“话语控制思想”。语言的名与实已经打了很久的官司,但掌握话语权的人掌握天下已成颠扑不破的真理。

然而人的本性不是束手待毙,正如柏拉图所写人的灵魂有种向上飞升的前世记忆,因此作为最后一个人的温斯顿也试图做了很多斗争,希望有些东西可以存留在他的大脑里,以此作为抗争的秘密武器。他首先依赖的还是语言。文字虽然整体上被控制了,但总有某些角落里还有残留,不错,温斯顿曾经不经意发现了留有过去记录的一小片报纸,——毕竟这是文字,我们可以信赖,“这一件是实实在在的证据,是被消灭了的过去的一个碎片,就像在某个地层里出现了一块不该出现的骨头化石,因此打破了某个地质学理论……”然而这件保护回忆、对抗权力的物件并没有带给我们希望,奥布兰审问温斯顿时指出他曾看到的那片报纸,“成灰了,甚至辨认不出纸的痕迹,是尘土。它不存在,从来没有存在过。”“但是它存在的!它是存在的,它在记忆里存在着”“在记忆里,说得很好,但是我们,控制着所有的档案,我们也控制着所有的记忆,因此我们控制着过去。”权力无处不在,而在权力和语言勾结之处并没有自由判断,连无意识也不是自由的。所以温斯顿最后彻底忘记了那一小片报纸,他不相信甚至都不再去想到它了,他的记忆因此消失,并自动成为权力的同谋。奥布兰曾经对温斯顿说:“如果你是个人你就是最后一个人”。

在过去我们对记忆总是怀有某种乌托邦式的寄托,认为记忆有可能不需要文字——它难以磨灭,总是寄居在或许最不经意的地方,然后沉睡,而在某种不经意中又被唤醒,从而人可以战胜时间,获得某种哲学意义上的长存,这也就是普鲁斯特的哲学,这就是他在15卷小说里反复细致入微的描述的“非意愿记忆”,他以为这更持久更个人化也更有生命的本真,“假若没有记忆助我一臂之力,我独自万万不能从冥冥中脱身”。温斯顿的斗争最重要的方式也是普鲁斯特式的,所以他常因为咖啡的气味,巧克力在唇齿间的融化还有至纯葡萄酒淡淡的苦,而把那个以为是虚幻的过去拉近。小说中还写到温斯顿的一块小小的镇纸,一块美丽的过时的镇纸,里面有块小小的珊瑚,这是小说里凄美的道具,当茱莉亚(温斯顿的恋人)问道:“你觉得它是作什么的?”“我觉得它什么也不是,——我的意思是说我觉得它没派过什么用场,这就是我喜欢它的原因,它是他们忘了篡改的一块历史,是来自于100年前的一则信息,如果你知道怎样读的话。”似乎奥威尔在暗示我们保护记忆的某种方法。但结局呢?他并没有如普鲁斯特一样复活过去——镇纸被摔碎了;他被洗脑了,如一具活尸,真诚的爱着本职工作,等待着死亡,连当时的那些怀疑也一并埋葬了。普鲁斯特与奥威尔相比,普鲁斯特更温良、烂漫、纤弱,他像个贵族,文字是他的徽标,记忆是他的手杖,能够在小玛德兰点心里复活一切意愿与氛围。但奥威尔掐灭这豆希望之火,更残忍地指出,对于一个民族,对于大众,这些不经意的残留又是多么微弱和经不起考证,我们的记忆我们的历史只能由语言承载,一切仅在语言中,如果失去了文字,就是丧失了身份的确定性。或许对于整个民族的记忆来讲,奥威尔也发现了真理。语言和权力互为寄生,控制了思想和记忆,这是昆德拉所言的“有组织的遗忘”,后果是可怕的,一个国家对自己的过去不再有意识,自我就会渐渐消失。

假若奥威尔的《一九八四》所描述的世界真的出现,我们的语言被剥夺,那个时候我们靠什么来回忆?普鲁斯特式的挣扎,非意愿记忆也丧失了战斗力,因为它也是靠语言的自由才得以存在的,一切感觉都需要语言为之赋形。然而温斯顿是最后一个人。或许这正是该小说反乌托邦性的最好体现。失去了羽翼只能降落为尘。

篇5:保护母亲河,保护我们的家园

石桥中心完小

五年级 99班 郑雪晴

小的时候,我们家就住在仙江的附近,那时候的河水清澈见底,鱼儿虾儿在河里嬉戏,热闹极了;河畔清风徐徐,鸟语花香,香气宜人;河岸上的鲜花丛中,蝴蝶和蜜蜂在四处游玩,处处都是生机勃勃的景象。

只不过短短几年,仙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清新的空气变的腥臭起来,河面上漂着一条条翻着鱼肚白的死鱼。当路人路过的时,都要用手捂着鼻子。在夏天,外面杂草丛生,蚊蝇遍地都是,附近的居民都不敢出门。各家的自来水有一点泛黄,闻起来还有一些腥臭味。有些人喝了这些水,还生病了。水里的鱼儿,虽然躲过一劫,大难不死,但也都便成了畸形,要么头大尾小,要么就是瞎了一只眼。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要怎么去解决它呢?要怎么样才能使我们的母亲河变得跟以前一样,让它充满生机,欣欣向荣呢?

从今天开始,我们不能随意乱扔垃圾,这样才能真正地做到最少的伤害我们的环境和家园。保护环境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参与,更需要国家政府的配合。政府可以制定河水和环境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还可以对在保护环境过程中作出巨大贡献的个人或单位进行颁奖,以示表彰。让这些人更加努力带动群众百姓投入到保护环境的事业中来,让他们知道保护环境是件无上光荣的事。

漫步在河边,我仿佛可以听到小鸟的叽喳,大树的摇曳声,仿佛可以看到处处蝴蝶飞舞,蜜蜂在辛勤的劳动。所有的这一切本来就是应该存在的呀,难道它只会存在我的幻想中么?难道这些就只能变成回忆,去让我们哀思么?我们母亲河需要我们的关怀,我们的家园已经在渴望得到我们的关注和帮助,如果我们再不去保护我们的环境我们将会永远失去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在这里我呼吁大家立刻行动起来,保护环境,爱护家园,从今天做起!

篇6:保护我们的家园

漫画一:

一只企鹅站在唯一的冰块上脱着衣服,头上的太阳把周围的冰都给融化了。从这张漫画中,可以看到我们对环境破坏日益严重,现在全球气温正在变暖,南极北极都有冰川正在融化。如果全部融化,恐怕那个时候,这里就是海洋动物的天堂了,那时恐怕连喜马拉雅山都要被淹没了。

漫画二:

这张漫画是人们去参观森林公园,但没有树,都是在墙上画的树,没有一棵是真正的树,从这张漫画中,我们可以看出人类对环境破坏是多大,连树都没有了,而在他们的眼中,只有利益,只要金钱,在他们一味破坏环境的时候,也是在给他们自己挖下了未来的坟墓。

漫画三:

两只小鸟站在树桩上,流着眼泪,在等待这一棵小树苗长大。从这张漫画中我们看到了有些人的本性只是为了金钱,疯狂的掠夺大自然,让那些动物们的天堂都变成了地狱,所以才会出现山洪暴发,泥石流和沙尘暴,所以请不要让漫画中的场景出现。

漫画四:

一群洁白的小鸟飞过浓烟变成了一只只黑色的乌鸦,这幅漫画揭露了人类的丑恶嘴脸。不断地从化工厂中排放废气,不仅污染了大气层,还让飞行生物遭殃,我们不能一昧的满足自己的贪婪,还要考虑人们的感受。

篇7:保护我们的地球家园

回想以前,我还尚小,不懂得规矩,垃圾随手乱扔,现想想自己真是做错了,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加深,我们的紧迫感也越来越近,我们也许可以生存下去,他们也许也能生存下去,可是这个“他们”能过多久?可能不多了吧!如今即使再小的垃圾我都会认认真真的扔进垃圾桶里,因为我生活在这里,我不愿也不敢再去伤害她,我,她,紧紧相连,还有一个你。

联合国在伦敦公布的一份研究报告称,过去50年间世界人口的持续增加和经济活动的不断扩展对地球生态系统造成了巨大压力,严重影响了国际社会为削减贫困和抵抗疾病所做的努力。人类活动已给地球上60%的草地、森林、农耕地、河流和湖泊带来了消极影响。近几十年中,地球上五分之一的珊瑚和三分之一的红树林遭到破坏,动物和植物多样性迅速降低,三分之一的物种濒临灭绝。另外,疾病、洪水和火灾的发生也更为频繁,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不断上升。

这还是地球吗,不,这里真的被人类所霸占,不留情面,相信在如此下去,这儿不会再有欢笑,只会充斥着异味和眼泪的咸湿,后悔莫及,光阴一去不复返,环境也快沦落到了不复返的田地。每个人都想这样吗,显然不是,大家在心底里都是爱这片神圣的土地的吧。只是生活冲淡了我们的思想,我们逐渐忽略了这个最不应该忽略的环境。大家如果觉醒,那么地球就能继续持久的给我们提供一个良好的生存之地。

人类本来就是自然的一个组成部分,近几百年来人类社会非理性超速发展,已经使人类活动成了影响地球上各圈层自然环境稳定的主导负面因子。森林和草原植被的退化或消亡、生物多样性的减退、水土流失及污染的加剧、大气的温室效应突显及臭氧层的破坏,这一切无不给人类敲响了警钟。人类必须善待自然,对自己的发展和活动有所控制,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就成为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之一。

如今我的周围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在我的小区,乱扔垃圾的现象已经基本消失,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都会特地把垃圾扔进小区门口的垃圾箱中。扫地的阿姨以前总是埋在而归,但现在几乎是没生意了,倒是显得有些冷清了。但在她脸上的笑容越发的灿烂。曾今塑料袋乱飞的大街已是干干净净,一望无尘,清爽极了,两旁的树似乎又活了,环境还没想象中的糟糕。一切都还有希望。

篇8:保护环境 保护我们的家园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课,多媒体技术,《保护我们共有的家园》

现代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对教育教学的价值、目标、内容及学习方式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多媒体技术与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整合,能够实现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等方面的变革,使其成为学生认知、探究和解决问题的工具,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一、背景阐述

(一)教学内容分析。

1. 本课教学内容的地位和作用。

本资源网站选择的课题《保护我们共有的家园》,它是初二思想品德课中比较重要的一课,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和爱国情感,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是进行国情教育、法制教育、道德教育、心理教育的有机统一体。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理解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现实意义,增强忧患意识和爱国情感,增强建设社会主义的使命感。本课教学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现实性,较适合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

2. 教学目标。

新课程标准要求:知道我国的人口、资源、环境等状况,了解计划生育、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的政策,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本课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教育教学使学生知道我国的人口、资源、环境等状况,了解我国计划生育、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的政策。

(2)思想觉悟目标:通过教育教学使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意识,从身边的小事做起,逐步养成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习惯,为国家的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3)能力目标:通过教育教学培养学生爱护自然、保护自然的能力,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信息能力。

3. 教学重点、难点。

(1)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

(2)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正确的选择。

(二)学生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初二学生,知识体系逐步完整,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交流讨论的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且思想相对成熟,自律性较强。学生对上网具有非常浓厚的兴趣,但课余上网以娱乐性的活动居多,较少利用网络进行课本知识的学习,缺乏一定的实践经验。

(三)指导思想和整体设计思路。

本教学设计以主体性教育理论指导,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和信息资源,科学安排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和要素,为学生创建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网络环境,从而实现多媒体技术与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整合,在科学的学习环境和民主的学习氛围中创造性地完成教学任务。

准备阶段:学生课前通过学习资源网站进行预习。了解要学的内容、重点及难点,明确学习目标,目的是使学生脑中形成总体上的印象,初步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

教学阶段:教师通过教学设计,开展小组协作学习和学生自主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利用丰富的网络信息资源共同探讨,教师则给予必要的指导并对学生发言进行归纳总结。

探究阶段:学生利用资源网站进行巩固、提高学习。学生通过“命题尝试”“调查报告”等版块进行探究性学习。对于学生学习中的疑问,还可以通过“在线答疑”版块或电子邮件与老师进行深入探讨。

总结评价阶段: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成果展示,教师对学习成果进行适当的评价。

(四)主要教学策略和学习方法。

主要教学策略:(1)范例教学策略:利用近几年中考试卷中的典型试题作为范例引导学生利用教材的知识对某一现实问题进行分析,并尝试命题;(2)指导管理策略:帮助学生建立学习小组,指导学生如何确定问题设计的背景材料并如何在组内进行分工协作。

主要学习方法:查询资料学习法、网上参与学习法、自主学习法、小组合作学习法。

二、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学生课前通过本学习资源网站进行预习。学生可通过网站首页“课前检索”版块,了解要学习的内容、重点及难点,明确学习目标。

(二)组织教学。

根据学校条件,教学环境设计为网络教室,人手一台电脑,人人都能上网,教师可以对学生广播,也可以设置为学生自主学习。

先请学生观看动画《拯救地球》(由教师提供),经过师生问答,导入课题。再将同学们按照就近原则分成四组,并且推选出一位组长,明确各自分工。(每个小组选出该问题的负责组长,按照组员的兴趣和能力分配各自的任务,被选出的各组组长上台来领“组长”、“记录员”、“发言人”、“组号”标志牌。)

(三)知识结构。

“请同学们浏览‘知识结构’。请各小组分别选出代表介绍关于我国的人口、资源、环境国情与相关国策、战略。”(老师进行讲评,让学生进一步明确相关知识点和考点,使学生增加教材知识的熟悉程度。)

(四)疑难讨论。

“请同学们点击‘疑难讨论’,在网页所示的指导下开展疑难讨论。”根据本小组的学习任务,进行分组讨论,选出代表向全班阐述本组讨论结果。(第一、二组完成第1-2题,第三、四组完成第3-4题)老师结合解题技巧进行评析,让学生理解教材重点、难点,明确解题方法。

(五)点击中考。

“请同学们点击‘点击中考’,根据试题参考答案进行自主学习。”(教师分析讲解中考命题特点和解题思路,巩固本专题的知识;讲解问题时,既能讲清解题思路,又能渗透、归纳答题的方法、技巧。)

(六)在线测试。

“请同学们点击‘在线测试’,进行习题练习,巩固本专题的知识。方法:点击所要回答问题的下方“回复留言板”按钮,就可以做题了。”(在线测试结果能显示学生做题的正确率,根据正确率高低,有选择地进行讲评,既节省时间,又能抓住重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七)命题尝试。

“同学们,时政热点和教材重点的结合就是中考命题的切入点。我们要从容应对中考,就必须善于运用课本知识去分析社会热点,去解决实际问题。今天我们要进行的命题尝试既可以帮助我们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又能使我们在扮演命题人的过程中把握中考命题思路,从而提高我们的应考能力和技巧。请大家根据已经分好的小组,按照网页上的命题要求进行命题尝试。”

1. 布置任务。

附命题要求:

(1)请每一小组从左边的背景材料中任选其一,要求针对本专题知识加以命题。

(2)要求小组成员进行分工合作,选好背景材料,设置好问题,并做好答案要点。

(3)注意对材料的分析和取舍,材料中的某些内容可转化成设问。

(4)请各小组将本组的题目制成文件,选派一名同学向老师和同学进行汇报。

(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应来回巡视,指导学生进行分工,帮助学生确定命题的背景材料,对学生的困惑及时加以解答和点拨。)

2. 学生作品汇报。

“现在,请同学们将完成的命题通过留言板上传。并且请每一小组派一名同学向大家汇报你们的命题成果。汇报内容应包括分工情况、设计思路和具体的命题人。”

3. 评价学生作品。

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讲评。(可以从材料的选择、问题的设置、答案的组织、试题的创意、组内的协作精神等角度进行讲评。)

4. 评定命题等级,将结果以贺信的形式通过留言板发送。

“请同学们做好接收的准备。在老师发信的过程中,请同学们根据老师刚才的讲评和评定标准进行自我评价,看看你的评定结果是否与老师的一致。”

附贺信的基本内容:

(八) 布置作业。

撰写调查报告

“课后,请以‘节约资源从我做起’为主题,以小组为单位,深入社区走访,收集相关材料,最后形成调查报告。将报告以WORD文档发电子邮件至:mhzxxyx@126.com。”

调查报告范例:

调查报告表范例:

三、案例评价与反思

通过教学,我认为本案例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特点。

(一)借助现代多媒体技术建立网络课堂,实现师生间的交互学习。

传统的思想品德课往往以教师讲解为主,教师讲得累,学生也听得累,课堂气氛严肃呆板。本课通过网络环境给学生的学习营造一种轻松、平等的氛围,并借助现代多媒体技术来实现师生间的交互学习,因人而异地解决不同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不同问题。课件成为了有力的教学辅助工具。这一点在“疑难讨论”、“在线测试”等环节得到了充分体现。在“疑难讨论”环节,要求学生在网页所示的指导下开展疑难讨论。各小组根据本小组的学习任务,进行分组讨论,选出代表向全班阐述本组讨论结果,老师结合解题技巧进行评析,解决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在“在线测试”环节,要求学生对网页所提供的试题进行解答,学生利用留言板进行回复完成答题,实现交互学习,巩固本专题的知识。

(二)积极组织学生开展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的态度。

在本堂课中,主要通过“疑难讨论”、“在线测试”、“命题尝试”等环节来组织学生开展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在授课过程中,学生变被动为主动,主动参与学习,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会得到进一步的提高。教师以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促进者的身份,激发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兴趣,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命题尝试”环节,通过“背景资料”或互联网获取信息,学习筛选信息,达到自主学习地目的的同时,又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学习积极性。学生对疑难讨论和命题尝试的环节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热情,上网查询积极主动,讨论十分热烈。在“学生作品汇报”环节,很多学生都抢着要作为本组代表进行发言。在“教师发贺信”环节,所有学生都显得既紧张又兴奋。学生收到贺信后,获A等的小组喜悦自豪之情溢于言表。在授课过程中,通过积极组织学生开展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信息能力,开发和挖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协作能力和探究能力。

但是在授课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如:学生虽然对上网具有非常浓厚的兴趣,但课余上网以娱乐性的活动居多,较少利用网络进行课本知识的学习,对某些教学环节不适应;部分同学平时勤于书本知识的学习,而忽视电脑应用能力的培养,在授课过程中电脑应用不够熟练,如文字的输入、文档的上传等,导致某些教学环节没有达到理想效果;再加上本课设计的教学环节较多,教学节奏紧凑,导致个别教学环节(如“在线答疑”)没有充分发挥出它应有的作用(只能留在课后通过学生给老师发电子邮件的方式来弥补缺憾),课时的有限性阻碍了进一步的深入学习。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这些不足之处需要经过师生的共同努力来克服。

上一篇:雇主品牌建设的意义下一篇:茅坪学区2012晋升方案,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