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全国卷范文

2022-06-10

第一篇:高考历史全国卷范文

2018高考全国卷历史试题分析

2018高考历史全国卷II评析

高考历史试题重点考查核心价值、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和学科素养,体现高考内容改革对“助推改变应试教育,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积极作用,实现高考选拔德才兼备人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要求。2018年全国高考历史卷主要体现了基础与创新并存的特点,创新主要体现在41题的主观题,选择题主要是忠实于基础史实的考察。

一、注重历史核心素养,弘扬家国情怀

试卷中41题讲述了古今中外种植利用大豆的历史,展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和近代机器大工业背景下科技进步与社会生活变迁。这要求考生能够在不同的时空框架下理解中外历史上大豆种植利用的变化与延续、统一与多样、局部与整体,并对其作出合理的解释。

选择题

24、

26、29题,要求考生能够通过从所给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进而调动运动所学知识,认识史料作者意图,并在此过程中体会史料实证精神。

非选择题42题开放性试题一改往年“提取信息”、“拟定论题”、“说明原因”、“提出建议”等问题要求,直接让考生“提炼一个启示”,并结合史实予以说明。集创新性、综合性、应用性于一体。这不仅要求考生对史实有基本的理解和价值判断,还要求考生将对历史的认识延伸到自身发展、社会现实、国家兴衰的认识上,以史为鉴,学以致用。

二、关注社会经济生活,把握时代脉搏

45题通过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叙述,反映了1977年恢复高考、国家重视人才培养、国家战略思想转变等史事。展现了改革开放对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重大历史意义。有助于我们认识并坚持科教兴国战略。这段历史既是国史,也是党史,也是改革开放史,更是社会主义发展史。46题讲述了中国创建联合国并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历程,如今随着中国发展的步伐越来越快,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日益重要、不可替代的作用,这反映了当下中国作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大国在和平崛起的同时也承担着维护国际社会和平与发展的重大使命。28题关于琉球问题展开中日关系及外交事务也是国民普遍关注的现实问题。

三、借鉴人类文明成果,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2题的罗马法反映了古代罗马孕育的法制建设成果,35题展示了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实现机械化的经济发展成果。人类历史上孕育出优秀的文明成果,更契合中国在特殊国情下的探索和现代化建设中积累的经验中逐渐形成的全面、科学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选择题从考察内容来看主要体现出重视基础、重视史实的能力要求,并没有出现非常“浮夸”让学生摸不到头脑,想不到考点之类的选择题。从结构上来看仍然保持8+4的结构,即8道中国史考察,4道世界史考察,并且不论是中国史还是世界史的重点近代史仍然作为分值分布最高模块出现。 下面对选择题进行详细分析:

24题,仍然保持着全国甲卷的出题风格,第一眼看起来跟所学知识没有什么关系,但是考察却十分简单,只需要读懂材料的主旨就可以按照材料选择正确。

25题,可以用两种方法进行选择,第一种可以根据所学知识直接认定选择,根据关键词“高利贷”“土地兼并”“农户流亡”发现都不利于小农经济的发展;第二种方法可以对选项进行排除中国古代政府一直奉行重农抑商政策,材料中也并未体现富商大贾操控税收,根据材料也可以发现是高额的税收抑制了生产的积极性,因此排除后选择自耕农经济发展受阻。

从题型上来看

24、25题均属于“反映、说明、表明、体现”类选择题,解决这种题型的方法就是直接读材料中的内容去直接选择。

26题,考察隋唐时期加强中央集权措施,根据关键词“共同议政”“宰相数量大增”“更替频繁”体现出皇帝为了加强相权,通过不断的增加宰相数量与更替的方式来削弱相权。中央集权制度作为中国古代政治史必考考点连续出现在高考卷中,需要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 27题,考察明清时期文化繁荣,该知识点考察并不是很常见,所以通过这道题给我们提个醒,就是不要忽视一些细枝末节性知识点的学习。本道题由材料可知全社会兴起了喜好昆曲的热潮,昆曲在社会中拥有者广泛的社会基础。因此可以直接选择符合士大夫的文化品位。

28题,考察中国近代外交。中国近代外交主要通过近代史中几次侵略战争所体现考察。这种考察方式是最近几年比较热门的考察方式。这种近代外交的转变主要体现在由“朝贡贸易”“天朝上国”的传统外交向近代平等外交转变。

29题,考察孙中山新三民主义,本题需要进行时间定为是1923年,也就是说考点定位应该在辛亥革命失败之后,孙中山“以俄为师”继续探索救亡图存的道路。根据材料不难判断孙中山的目的是为了加强领导核心。辛亥革命以及后续的新三民主义同样是需要引起我们足够重视的地方。

30题,考察抗日战争时期双减双交政策,其根本为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参加抗日战争。本题考查知识点非常综合,其他几个选项只要知道具体的史实即可排除,例如,国民革命时间是1924到1927年,建国后土改才废除 封建土地制度。因此本题给我们敲响警钟,在新主主义革命史中需要重视历史时间段的划分,以及每个时间段中的具体史实。

31题,考察新中国经济建设,作为新中国史最可靠或者是最常考的两个高频考点,一个是新中国的经济建设另一个就是新中国的外交。因此这两个专题将是明年学习备考的重要方向。

32题,考察世界古代史,主要是考察三个专题模块,一个是罗马法律、另外则是古希腊的民主与思想。相比往年没有很大变化。

33题,主要是考察世界市场形成过程,前几年主要考察了工业革命相关知识点,今年考察的是早期欧洲殖民扩张,世界市场形成的过程需要在明年的备考学习中作为重点复习模块。

34题,主要考察18世纪以来的资本主义文学艺术,作为一个低频考点同样需要我们抽出一定的时间对他进行简单复习,做到出现既能选出就可以,一般在高考考察不会很难。

35题,经济全球化与区域集团化。在35题世界现代史的考察上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个是两极格局与多极化另一个方面是经济全球化与区域集团化。

因此总结今年高考考察的主要内容都是我们平时着重复习的模块如“新民主主义革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新中国经济建设”“世界古代史”“世界市场形成过程”等模块。还有一些未出现的例如“儒家发展历程”“资产阶级政体”“资本主义经济模块”“苏联经济建设与改革”“近现代思想解放潮流”因此,我们也要将这些模块作为备战2019年高考的重点模块进行复习。

今年41题的主观题创新意识体现的非常浓厚,咋一眼会让你觉得“大豆”考察很像地理的农业区位因素判读,但是冷静下来思考不难发现核心考察为“中西交流”定位时间与关键词“北美”,我们可以联想到的知识点是“新航路的开辟”等相关知识点,因此说这种题型创新主要是新在所给材料,其实质仍是基础史实的运用。42题一改以往喜欢用表格形式考察,而出现了观点评述类题型,主需要根据材料中的表述提取出自己的观点即可解答,相比与表格题要简单了一些。

选修,历史重大改革回眸中考察了现代科技改革,相比于往年的古文考察难度也要下降,同样,20世纪战争与和平也不在考察一些战争史实而是出现了我们熟知的“联合国”相关知识点,人物出现了少数民族首领,相比前两个题有些难度,但选修总体的难度还是在下降。

综合以上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今年历史卷最大的特点就是主观题材料新,但是卷面整体考察的难度很平稳,都是基础知识为主,所以这也为我们备战2019年的考察提供了一些借鉴的经验,新高三要多注意基础题,夯实基础知识切忌偏激的去寻找偏难怪题,认为只有偏难怪题才会磨炼自己。

第二篇:2014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卷(新课标1)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全国Ⅰ卷)

文科综合历史部分试题

24.中国古代,“天”被尊为最高神。秦汉以后,以“天子”自居的皇帝举行祭天大典,表明自己“承天”而“子民”,官员、百姓则祭拜自己的祖先。这反映了秦汉以后

A.君主专制缘于宗教权威B.政治统治借助于人伦秩序

C.皇权至上促成祖先崇拜D.祭天活动强化了宗法制度

25.唐高祖李渊自认为是老子后裔,规定老子地位在孔子之上,佛教位居第三;武则天时明令佛教位在道教之上;后来唐武宗又大规模地“灭佛”。这反映出唐代

A.皇帝的好恶决定宗教兴亡B.道教的社会影响最大

C.儒学的政治地位最为稳固D.佛教的社会基础薄弱

26.人性是先秦以来一直讨论的问题。基于对人性的新认识,宋明理学家主张“存天理,灭人欲”,他们认为人性

A.本质是善B.本质为恶C.非善非恶D.本善习远

27.据记载,清初实施海禁前,“市井贸易,咸有外国货物,民间行使多以外国银钱,因而各省流行,所在皆有”。这一记载表明当时

A.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优势地位B.外来货币干扰了中国资本市场

C.自然经济受到进口货物的冲击D.民间贸易发展冲击清廷的统治

28.据研究,1853年,印度人均消费英国棉纱、棉布9.09便士,而中国是0.94便士。这反映出当时中国

A.经济受到鸦片战争的破坏B.实行保护本国经济的政策

C.经济的发展水平低于印度D.传统的小农经济根深蒂固

29.1898年,梁启超等联合百余举人上书,请废八股取士之制。参加会试的近万名举人,“闻启超等此举,嫉之如不共戴天之仇,遍播谣言,几被殴击”。这一事件的发生表明

A.废八股断送读书人政治前途B.改制缺乏广泛的社会基础

C.知识分子在政治上极为保守D.新旧学之间矛盾不可调和

30.20世纪20年代,上海成为中国电影的制作中心,当时上海放映的各种影片中,外国片与国产片比例约为2:1;而在北京和天津,这一比例高达5:1甚至6:1.上海与京津放映中外电影比例不同,能够说明这一现象的应是

A.外国电影的制作水平较高B.京津民众对外来事物更具热情

C.中国电影拷贝流通税费重D.上海民众的社会心态更为开放

31.“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实行粮食计划供应制度,各地根据国家粮食计划供应的相关规定,以户籍为依据确定粮食供应的对象与数量。这一制度的实行

A.有利于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B.保障了工业化战略实施

C.缓解了灾害造成的粮食短缺D.加速了国民经济的恢复

32.古代雅典法律规定:如果公民试图自杀,必须事先提出申请,以获得批准;未经允许的自杀被视为犯罪行为。这反映出在古代雅典

A.法律体系已达到完备的程度B.法律具有尊重生命价值的人文精神

C.公民个人自由受到严格限制D.自杀有违崇尚自然法则的理性精神

33.根据美国1787年宪法,众议员名额按照各州人口比例分配,各州人口数“按自由人总数加上所有其他人口的五分之三予以确定”。这一规定违背了《独立宣言》中提倡的

A.主权在民原则B.天赋人权原则C.各州自治原则D.各州平等原则

34.1928年,苏联按照国家计划在乌拉尔地区建设两个钾矿矿井,一个由苏联自主建设,另一个由德国公司负责。这反映出苏联在工业化初期

A.缺少基本的技术基础B.突破了计划经济指令的制约

C.依赖外资建设重工业D.采取新经济政策的某些做法

35.有学者指出,欧元作为具有震撼力的新事物,它的问世成为21世纪初欧洲甚至是国际金融领域的重大事件。欧元的巨大作用表现在

A.推动欧盟内部统一市场的发展B.消除了欧盟各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壁垒

C.促进了欧盟对外贸易额的增加D.巩固了欧洲在世界经济中的领导地位

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宋应星(1587~约1666年)青年时曾考取举人,后来连续六次赴京参加进士考试,均名落孙山。45岁以后,面对明末流民遍地的现实,宋应星不再追求科举功名,转而探求“致富”之术。他全面搜集整理传统农业、手工业技术,撰成《天工开物》一书,书名取“天工人其代之”“开物成务”之义。正如宋应星在该书的序言中所说,“是书与科举功名毫无关系”,当时士大夫对这部书不屑一顾。后来乾隆时编《四库全书》,不予收录,民间因此更不敢印行。这部书在19世纪传入欧洲后,被誉为“17世纪中国科技的百科全书”,是我们今天探讨古代科技成就的重要文献。

——摘编自潘吉星《宋应星评传》等

材料二牛顿(1643~1722年)自幼喜欢钻研科学。1687年,他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出版,阐述了其后被视作真理的物体运动三大定律。该书受到学术界的赞颂,很快销售一空。同年,牛顿被选为国会议员,后被封为爵士,成为英国皇家学会会长和法国皇家学会会员。当时他被公认为活着的最伟大的科学家,英国有学识的人都把牛顿“奉为他们的首领,承认他是他们的主帅和大师”。伏尔泰全面接受了牛顿的自然哲学,并与人合作发表一本关于牛顿力学体系的通俗著作。18世纪中期,牛顿的理论体系在欧洲各国得到广泛的认可,对整个欧洲和世界的科学与哲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摘编自詹姆斯•格雷克《牛顿传》等

(1)根据材料

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宋应星、牛顿二人科技成果的特点及它们出现的背景。(15分)

(2)根据材料

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二人科技成果命运不同的原因。(10分) 答案:(1)特点:传统科技的集大成;多总结,少创造。长期实验基础上的理性探讨;突破性的科学成果。

背景:中国传统农业、手工业技术发达;科举失利后的发愤之作。科学冲破了中世纪神学的束缚;近代科学研究方法形成;长期从事科学研究。

(2)士大夫热衷于科举功名、轻视农业手工业活动;生产方式没有质的变化;文化专制,重视科学的社会氛围;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提供了认识世界的新方法。

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面是1960年我国中学历史教科书中“抗日战争”内容的目录摘编。

第二十章全国抗日战争的开始

第二十一章两条战线、两个战场

1.抗日战争中的两条路线

2.国民党军队的大溃退

3.平型关大捷

4.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和迅速发展

第二十二章毛主席《论持久战》的发表和中国共产党的六届六中全会

第二十三章国民党反共高潮的被击退和《新民主主义论》的发表

第二十四章日本帝国主义在沦陷区的殖民统治

第二十五章解放区的巩固和发展

第二十六章国民党的黑暗统治和民主运动的开展

第二十七章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1.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2.解放区军民大反攻和日寇的无条件投降

3.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该目录提出一条修改建议,并说明修改理由。(所提修改建议及理由需观点正确,符合历史事实。)

答案:建议:增加淞沪会战一目;

理由:淞沪会战是抗战初期中、日双方的重大战役,中国军队顽强抵抗日军侵略,粉碎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企图,抗日战争是全民族的抗战,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都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应予增加,才能反映出抗战全貌。

请考生在第45 、46 、47 、48 四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做答时用2B 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

45.(15 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西汉建立后,“约法三章”不再适应现实需要,新的法令条文不断增加,形成《九章律》。汉武帝时,《九章律》之外的“旁章科条”迅速增至359 “章”,仅关于死罪的法律条文便有1000 多条,“律令烦多,百有余万言”;具有法律意义的案例汇编越编越多,《春秋》一书所记史事在判案时也用作参考。三国魏初,沿用的“秦汉旧律”竞多达906卷,770余万字,东汉以来马融、郑玄等儒学大师对法律的注释也具有法律效力。

魏晋时对法律进行了重大改革。大量行政法规被编辑为“令”,由具体行政部门掌握。改定的新律以刑法为主体,共20篇、620条、27600字,大大降低了官吏判案时任意引用法令条文的可能性。与汉代明显不同的是,新律不少条文突出上下尊卑,同罪而不同罚。——摘编自张晋藩总主编《中国法制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魏晋法律改革的主要特点。(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儒学对西汉、东汉、魏晋时期法律的影响。(7 分)

(1)从现实需要出发;删繁就简;刑法与行政法规分离;突出伦理犯罪。(8分)

(2)“独尊儒术”后儒家经典开始影响法律实施;东汉时儒家学者深入影响法律条文的解释;魏晋时期儒学理念法制化。(7分)

46.( 15 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

1908年8月,清廷批准了预备立宪的方案,九年内计划做的主要工作包括:设立谘议局、资政院,开办地方自治,清理财政,推行普及国民教育,修订法典,厘定官制、官规,宣布宪法,颁布议院法、选举法、进行上下议院议员选举,等。

1910 年(宣统二年)11 月,清廷发布上谕:“今者,人民代表呼恳既出于至诚,内外臣工强半皆主张急进,民气奋发„ „ 应即俯顺臣民之请„ „着缩改于宣统五年,实行开设议院。先将官制厘订,提前颁布试办,预即组织内阁。迅速遵照钦定宪法大纲,编订宪法条款,并将议院法,上下议院议员选举法,及有关于宪法范围以内必须提前赶办事项,均着同时并举。”

1911年5月,责任内阁成立,13 名国务大臣中满人9 人,其中皇族7 人,汉人仅4人,时人形象地将此称为“皇族内阁”。

——摘编自金毓黻《宣统政纪》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190

8、1910年清政府在预备立宪安排上的区别,并分析其原因。(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预备立宪未能挽救清政府的原因。( 6 分)

(1)区别:预备立宪期限缩短;调整预备立宪内容,增加设立内阁。

原因:革命形势的发展;立宪派和部分官员的推动;清政府意图化解统治危机。(9分)

(2)革命成为大势所趋;清廷借立宪维护统治;立宪派大失所望。(6分)

47.(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自20世纪50年代起,联合国多次讨论不扩散核武器问题。但因美、苏两国的争斗,没有取得成果。1960年,联合国大会通过了1576号决议,要求所有生产核武器的国家暂时和自愿地不将核武器控制权移交给非核国家,不向其提供制造核武器的必要的机密情报。60年代上半期,法国核试验成功,拥有了核武器。1968年,联合国大会以95票对4票、21票弃权通过决议,批准美、苏联合提出的《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并表示希望有尽可能多的国家加入。随后,美、苏、英以及另外59个国家签署了这一条约。条约规定:缔约的核国家保证不直接或间接地把核武器转让给无核国家,不援助无核国家制造核武器;缔约的无核国家保证不制造核武器,不直接或间接地接受其他国家的核武器转让,不寻求或接受制造核武器的援助,也不向别国提供这种援助。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在联合国通过1576号决议后有关国家仍要签署《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原因。(5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得以签订的原因及其作用。(10分)

(1)联合国大会决议没有规定非核国家的责任,不能有效控制核武器扩散;有核国家增多。(5分)

(2)原因:核武器危害巨大;世界反战反核和平运动的高涨;美、苏达成妥协;大多数国家达成共识;联合国的推动。

作用:减少核武器扩散,降低爆发核战争的危险;有助于维护世界和平;一定程度上维护了超级大国的核垄断。(10分)

48.(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北宋时,皇帝鼓励官员议政。苏轼称:“自建隆(北宋第一个年号)以来,未尝罪一言(谏诤)者。”士大夫也以天下“安危治乱”为己任,积极议政,上书言事蔚为风气。

包拯任监察御史时,曾弹劾包括宰相在内的多名朝中大员;后任开封府尹,善于断案,执法刚正不阿,对贪官嫉恶如仇。“虽贵,衣服、器用、饮食如布衣(平民)时”。

——摘编自漆侠主编《辽宋西夏金代通史》等

材料二与包公有关的笔记,话本在宋代即开始流传。元代出现了《陈州粜米》等多种包公题材的杂剧。清代小说《三侠五义》、戏剧《铡美案》等深入人心。包拯遂成为一个家喻户晓的传奇人物,后世人称“包青天”。

——摘编自徐忠民《包公叙事》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包拯勇于弹劾官员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包青天”在后世广为传颂的原因。(9分)

(1)皇帝较为开明,政治环境相对宽松;士大夫积极议政;包拯优秀的个人品质。(6分)

(2)百姓对清廉公正官员的期待;“忠君”“爱民”等儒家思想的广泛影响;历代在原型基础上进行各种形式的艺术化塑造。(9分)

第三篇:2018年全国卷Ⅲ文综历史高考试题

24.据考古报告,从数十处战国以前的墓葬中发现了铁器实物,这些铁器不少是自然陨铁制作而成,发现地分布情况见图7。据此可知,战国以前

图7 A.铁制农具得到普遍使用 B.新疆地区与中原联系紧密

C.我国的冶铁技术已经相当普及 D.铁器分布可反映社会发展程度 25. 表1 宋代宰相祖辈任官情况表

曾祖、祖父或父亲任官情况 宰相人数

北宋(71) 南宋(62)

高级官员 20 8

中级官员 15 10 低级官员 12 8

无官职记录 24 36

表1据学者研究整理而成,反映出两宋时期 A.世家大族影响巨大 B.社会阶层流动加强 C.宰相权力日益下降 D.科举制度功能弱化

26.我国第一部药学专书《神农本草经》大约成书于汉代,《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制定的药典,宋代颁行了多部官修本草,明代李时珍撰成药物学集大成之作《本草纲目》,由朝廷颁行。这些史实说明,我国古代药学的发展 A.源于大一统的政治体制 B.得益于国家力量的支持 C.是商品经济繁荣的结果 D.受到了宋明理学的推动

27.明朝中期以后,京城及江南地区,雕印出版个人著作之风盛行,有人谑称:“老童(生)、低秀(才),胸无墨、眼无丁者,无不刻一文稿以为交游酒食之资。”士大夫间也流行将书籍作为礼物。这种现象可以说明当时 A.学术文化水平迅速提升 B.士人的地位显著提高 C.经世致用思想影响广泛 D.崇尚文化的氛围浓厚

28.英国科学家赫胥黎的《进化论与伦理学及其他》认为不能将自然的进化论与人类社会的伦理学混为一谈。但严复将该书翻译成《天演论》时,“煞费苦心”地将二者联系起来,提出自然界进化规律同样适用于人类社会。严复意在 A.纠正生物进化论的错误 B.为反清革命提供理论依据 C.传播“中体西用”思想 D.促进国人救亡意识的觉醒

29.1920年,一些人撰文批评工读互助等社会改良活动,认为“零零碎碎的救济”“无补大局”,主张对社会进行“根本改造”,走进工厂,深入工人群众。这表明当时 A.民主与科学观念广泛传播 B.实业救国运动如火如荼 C.马克思主义影响日益增强 D.批判传统礼教成为共识

30.1956年,刘少奇在中共八大政治报告中指出:“我们目前在国家工作中的迫切任务之一,是着手系统地制定比较完备的法律,健全我们国家的法制。”这反映了当时

A.法制建设开始迈向制度化 B.法制工作围绕组建新政权展开

C.法制建设与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密切相关 D.政治体制改革推动了依法治国的全面实行 31. 表2 中国乡镇企业行业分布表(单位:万个)

年份 农业 工业 建筑业 交通运输业 商、饮、服务业

1982 29.28 74.92 5.38 9.58 17.01

1988 23.28 773.52 95.58 372.55 623.23

表2中的数据变化说明,这一时期我国

A.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转移 B.城乡一体化逐步实现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建立 D.工业结构趋于合理

32.公元前5世纪,雅典公民获得更多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公民的成功“依赖于在大型公共集会上谈话、论辩与说服的能力”。据此可知,在当时雅典 A.公民必须能言善辩 B.参政议政十分活跃 C.民主政治出现危机D.内乱引发思想纷争 33.18世纪前半期的法国,先前往来于凡尔赛宫的思想家、文学家、戏剧家们,开始热衷于参加沙龙聚会,讨论的话题广泛,不再局限于传统的信仰和礼仪,思想极为活跃,上流社会不少人也乐于资助他们。这表明 A.启蒙思想逐渐流行 B.宫廷文化普及到民间 C.专制王权已经衰落D.贵族与平民趋于平等

34. 表3 1929~1931年美国部分行业工人周工资变化表(单位:%)

时间

1929~1930年

类别

1930~1931年

烟煤业 -12.3 -19.1

金属矿业 -6.6 -18.3

制造业 -7.2 -11.3

据表3可知,当时美国

A.最低工资标准失效 B.产业结构迅速调整 C.经济危机不断加深 D.政府财政支出锐减

35.1959年,苏共二十一大讨论通过了七年经济计划,规定7年内工业生产总值提高80%,其中发电量、钢铁产量都要求成倍增长。这反映出七年经济计划 A.未能摆脱斯大林模式 B.是应对马歇尔计划的举措 C.是新经济政策的延续D.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控制

二、非选择题:共160分。第36—4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43—47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二)必考题:共135分。

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19世纪40年代初,上海开始“依港兴市”,租界中“华洋杂居”;60年代后,上海由一个古老的县城逐渐发展成港口与商业中心;19世纪下半叶形成了沪东、沪西、沪南等工业区。甲午战争后,民族资本参与上海发展,形成新的商业区。1929年,由市政府主导,建成以江湾五角场为中心的“大上海市中心区”。1949年后,上海一直是国家重要的经济中心。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世界影响力日益增强。

——摘编自张仲礼编《近代上海城市研究》等

材料二16世纪开始,曼彻斯特从军事要塞逐渐发展成为工商业城市。1830年已有棉纺厂99家,并开通世界最早的现代化铁路。1838年,设立议会和市政府,摆脱了封建管理体制。19世纪下半期,从传统的棉纺业衍生出许多新门类,开通了通海运河,可通往世界各地。20世纪初,不断与周围工业社区及城镇连接,发展为大城市。1961~1981年,因过于拥挤,人口大量外迁,老龄化日益严重,纺织业日趋衰落。20世纪后期,城市中心被废弃的工业区包围,几个大面积的旧贫民区仍然存在。

——摘编自(英)克拉潘《现代英国经济史》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上海和曼彻斯特发展成为近代大都市的相同因素。(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中期以后上海相对于曼彻斯特的有利发展条件。(10分)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曼彻斯特为例,简析现代城市发展中应当注意的问题。(6分)

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表4 东汉史学家班固所撰《汉书·古今人表》中的部分人物及相应等级 上上 上中 上下

中中

中下

下上

下中

下下

(圣人) (仁人)

(智人)

上 (愚人)

老尧、舜 孟子

子贡

齐恒公

秦始皇

宋襄

李斯

夏桀

商纣 周文王 屈原 范蠡

商鞅

吕不韦

孔子 荀子 廉颇

韩非

荆轲

陈胜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知识,对表4的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予以说明。(要求:看法具体明确,说明须史论结合。)

(二)选考题:共25分。请考生从2道地理选考题、3道历史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每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45.【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19世纪后期,近代警察制度从西方传入中国。清代社会治安由八旗、绿营、衙役以及保甲、团练等承担。近代湖南治安尤难,地方官向来重视,戊戌变法时期,湖南维新运动颇为活跃。1898年,湖南按察使黄遵宪在巡抚陈宝箴的支持下,参照日本警察制度与租界巡捕制度,在省城长沙创设了湖南保卫局。根据《湖南保卫局章程》,保卫局由官商合办,职责是“去民害,卫民生,检非违,索罪犯”,其机构设置实行三级体制,即总局、分局、小分局。戊戌变法失败后,湖南保卫局被清廷裁撤。

——摘编自韩延龙等 《中国近代警察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湖南保卫局创建的原因。(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湖南保卫局相对于以前的治安机构有何不同。(7分) 46.【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

材料德国侵占捷克斯洛伐克后,欧洲紧张局势不断加剧,英法两国酝酿对德实行经济封锁。英国成立经济作战部,开始从陆地到海洋,从武器、军备到石油、机械甚至牲畜,对德全面经济封锁。1939年11月,英法成立经济协调委员会,其主要任务是共同派代表团到海外进行采购军火和战略原料的谈判,试图以优惠购买政策阻止战略物资流入德国。英法两国海军对中立国港口向德国转运的货物进行检查,扣留教百艘德国在海外的商船。为了切断对方和保护自己的经济供应线,敌对双方在北海和北大西洋多次展开海战。截止到1940年4月,英法击沉德国潜艇及其他舰只多艘。经济封锁使德国的进口额下降到战前的43%。 ——摘编自(英)利德尔·哈特《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等 (1)根据材料,概括英法对德施行经济封锁的措施。(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英法对德采取经济封锁的作用。(6分) 47.【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材料唐朝“安史之乱”后,一些藩镇跋扈割据,朝廷力弱不能制。唐宪宗李纯(805~820年在位)整顿赋税,裁减冗员,放免宫女,使财政状况开始好转。他任用主张“削藩”的李吉甫等人为宰相,先后讨伐不服从朝廷的剑南西川(今四川中南部)与浙西镇(今苏南、浙西地区),取得胜利,割据多年的魏博镇(今冀南、豫北)主动归顺。814年,朝廷发兵讨伐反叛的淮西镇(今河南南部),仍沿旧例以宦官监军,将帅不肯出力,战而无功。宪宗听取建议,取消宦官监军制度,将帅自行处理军务。817年平定淮西,俘杀淮西节度使吴元济。迫于此战之威,原割据的藩镇主动投附,一些藩镇被分割裁减,藩镇跋扈局面告一段落,唐朝一时兴盛。因宪宗年号“元和”,史称“元和中兴”。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概括唐宪宗平定“跋扈”藩镇的原因。(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宪宗作为中兴之君,与唐太宗历史功绩的共同之处。(6分)

题号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答案 D B B D D C C A B A C A

41.(1)交通便捷;工商业的发展,工业化的推动;制度突破。

(2)内河主航道入海口,沿海港口城市,中西文明交汇,近现代民族工业的基础,持续的规划建设,浦东新区的开放和开发,国家发展战略推动。 (3)人口拥挤和贫民窟现象;人口老龄化;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42.略

45.(1)西方近代警察制度传入;加强地方治安的需要;湖南维新运动活跃;地方官员推动。

(2)受西方、日本的影响;官商合办;专门的警察机构,管理规范化。 46.(1)成立专门机构领导协调;以经济手段阻止德国获取战略物资;以军事手段切断德国的海上运输线。

(2)减少了德国的战略资源供应;消灭了德国部分海军力量。

47.(1)开源节流,增加朝廷财政收入;态度坚决、重用主张加强中央集权的官员;灵活调整征讨策略;剿、抚并用。

(2)维护国家统一;加强中央集权;努力实现政治稳定、经济发展。

第四篇:2013高考全国2卷历史试题及答案详解(特别详细

绝密★启用前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历史

24.司马迁著《史记》时,文献关于黄帝的记述内容不一甚至荒诞,有人据以否定黄帝的真实性。司马迁游历各地,常常遇到人们传颂黄帝的事迹。有鉴于此,他从文献中“择其言尤雅者”,编成黄帝的事迹列于本纪之首。这一撰述过程表明 A.《史记》关于黄帝的记录准确可信 B.传说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历史真实 C.历史文献记录应当与口头传说相印证 D.最完整的历史文本记录的历史最真实

25.汉唐制定土地法规,限制私有大土地的发展,宋代一改此法,“不抑兼并”。据此可知宋代

A.中央集权弱化

B.流民问题严重 C.土地兼并缓和

D.自耕小农衰退

26.明朝有人描述在广东大庾岭所见:“盖北货过南者,悉皆金帛轻细之物;南货过北者,悉皆盐铁粗重之类。过南者月无百驮,过北者日有数千。”这表明当时 A.岭南经济发展程度高于北方 B.岭南是商人活动的主要地区 C.以物易物是商贸的主要方式 D.区域差异造成长途贸易兴盛

27.清代有学者说:“古有儒、释、道三教,自明以来,又多一教,曰小说……士大夫、农、工、商贾,无不习闻之,以至儿童、妇女不识字者,亦皆闻而如见之,是其教较之儒、释、道而更广也。”这表明 A.小说成为一种新的宗教传播载体 B.小说的兴起冲击了封建等级观念 C.市民阶层扩大推动世俗文化发展 D.世俗文化整合了社会的价值观念

28.“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京剧艺术中人物的脸谱

A.真实再现了客观历史 B.固化了大众的历史认知 C.正确评断了历史人物 D.提升了历史人物的价值

1

29.1877年,清政府采纳驻英公使郭嵩焘的建议,在新加坡设立领事馆。此后,又在美国旧金山,日本横滨、神户、大阪及南洋华侨聚居的商埠设立了领事馆。这反映了清政府

A.力图摆脱不平等条约的约束

B.外交上开始出现制度性变化 C.逐步向近代外交转变

D.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30.抗日战争期间,湖北省政府曾发布《湖北省减租实施办法》,在农村推行以“减租”为内容的土地改革并取得一定成效,但未得到国民党中央的肯定。这表明当时国民党中央 A.放弃了对农村原有土地制度的保护 B.阻止地方政府进行土地政策的调整 C.无力控制地方政府的行为 D.无意改变农村的生产关系

31.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国各高校遵照中央政府要求开设公共必修课,恩格斯所著《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成为指定教科书,文化部还举办了以“从猿到人”等为宣传主题的大型科学知识展览会。其主要目的是

A.构建与国家政权相适应的意识形态 B.确立马克思主义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C.用科学文化知识破除封建迷信思想 D.探索引导宣传舆论工作的全新形式

32.公元前340年,雅典一下层女子因亵渎神灵被控犯罪,按法律当处死。辩护人用动情的言辞质问:“难道你们忍心让这位阿芙罗狄特(古希腊美丽女神)的弟子香消玉殒吗?”这打动了陪审团。经投票,陪审法庭判其无罪。这反映出在古代雅典

A.民主原则贯穿司法过程

B.妇女享有广泛政治权利 C.法律注重保护平民权益

D.司法审判缺乏严格程序

33.华盛顿在1787年3月致麦迪逊的信中说:“凡是有判断能力的人,都不会否认对现行制度进行彻底变革是必需的。我迫切希望这一问题能在全体会议上加以讨论。”这里所说的“彻底变革”是指 A.革除联邦体制的弊端

B.建立三权分立的共和体制 C.废除君主立宪制

D.改变松散的邦联体制

34.19世纪晚期德国的现代化进程中,经济突飞猛进与政治民主发展滞后形成巨大反差。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

A.皇权与贵族结盟掌握政权

B.国家分裂阻碍政治民主化 C.经济发展消解政治改革诉求

D.对外战争影响国内民主进程

2

35.1931年,斯大林说:“我们比先进国家落后了50—100年,我们应当在10年内跑完这段距离。”这一思想

A.完全符合当时的苏联国情

B.推动了苏联经济模式的形成 C.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一致

D.延续了新经济政策的精神

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有不少学者对爱因斯坦的学说持怀疑态度。1919年,英国科学家爱丁顿对日全食的观测结果证实了爱因斯坦的理论,引起巨大轰动,世界范围的爱因斯坦热接踵而至。荷兰、捷克斯洛伐克、奥地利、美国、英国、法国、日本等国先后邀请他前往讲学。在中国,梁启超发起成立的讲学社曾拟邀请爱因斯坦来华讲学。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亦发出邀请,并得到其本人应允。虽然爱因斯坦因故未能成行,但相对论却在中国广泛传播。从1917年到1923年,各种报刊登载相对论的论著、译文、通讯、报告和文献不下百篇,出版译著15种左右。——摘编自阿尔布雷希特·弗尔辛《爱因斯坦传》等

材料二

爱因斯坦热在中国方兴未艾之际,正是国内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问题论战正酣之时。以梁启超为代表的部分知识分子认为,东方文明与西方文明是两种不同类型的文明,前者以道德文明为核心,后者以科学精神为核心。梁启超前往欧洲考察一年多,1920年回国后写道:“一百年物质的进步,比从前三千年所得还加几倍。我们人类不惟没有得着幸福,倒反带来许多灾难。好像沙漠中失路的旅人,远远望见个大黑影,拼命往前赶,以为可以靠他向导。那知赶上几程,影子却不见了,因此无限凄惶失望。影子是谁?就是这位„科学先生‟。欧洲人做了一场科学万能的大梦,到如今却叫起科学破产来……我们可爱的青年啊,立正!开步走!大海对岸那边有好几万万人,愁着物质文明破产,哀哀欲绝的喊救命,等着你来超拔他哩!我们在天的祖宗、三大圣(孔子、老子、墨子)和许多前辈,眼巴巴盼望你完成他的事业,正在拿他的精神来加佑你哩。”——摘编自李喜所、元青《梁启超传》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爱因斯坦热兴起的原因。(8分)

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科学带动技术和生产的发展,引起人们对科学的重视; 相对论的提出是科学领域的重大革命; 观测结果证实了爱因斯坦的理论; 大战结束有利于相对论传播。

3

(2)根据材料

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中国知识界对西方科学的态度,并予以评析。(17分)

态度:普遍欢迎,引进宣传。 评析:西学东渐及新文化运动的结果;

提升中国的科学水平及民众的科学素养,有助于弘扬科学精神。(6分) 态度:质疑“以科学为中心的西方文明”。 评析:西方近代文明暴露出弊端,一战教训;

有一定合理性,有助于反思科学与人类文明的关系;

高估了传统文化的价值,将西方文明、物质文明与科学等同起来,不利于新文化运动,助长保守思想。(11分)

答案解构:第二问中,评析国人欢迎“科学”时,采用的是“原因+积极意义”;评析国人质疑科学时,采用的是“原因+积极意义+消极影响”。根据本人多次参与高招阅卷的经验,本题会据此“采点赋分”。题干中如加上“分别”二字,即根据材料

一、二“分别”指出国人对科学的态度,会使本题更容易些。

【解析】 考点:西学东渐。

能力:史料阅读与分析的能力。

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图7 太和殿,清朝皇帝治国理政的场所

图8 白金汉宫(左)和唐宁街10号(右),自18世纪中期至今分别为英国王宫和首相官邸 提取材料中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从建筑和政治关系的角度进行中英比较。 【解析】

考点:东西方政治制度。 能力:基础知识,概括归纳能力。

解题关键:由建筑转移到清朝君主专制制度与英国君主立宪制度对比。

4

答案:

(1)提取信息准确,中英比较符合史实。(8分)

示例:太和殿高大雄伟,象征皇权至上。

白金汉宫工整威严,显示君主立宪制下的国王享有尊贵地位; 唐宁街10号平实素朴,却是英国行政中枢,体现民主政治风格。

(2)概括综合。(4分)

示例:历史上的一些建筑可视为物化的政治制度、直观的权力结构和有形的政治文化。

考生从相关建筑的历史传承、历史归宿、现实影响等角度进行拓展性做答,可加2分,但本题总分不得超过12分。如太和殿现为供人参观的古迹,反映出中国已经告别君主专制、走上民主道路。

45.(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唐前期,继续推行北魏以来的“均田制”。在此基础上,实行租庸调制,“有田则有租(田租),有家则有调(纳绢布等),有身则有庸(每丁每年服力役二旬,若不服役则纳布帛等代替)”。庸和调在整个国家财政中占据重要地位。唐中期以后,随着人口增加,土地兼并加剧,均田制急剧崩坏,租庸调制难以维持。“有幼未成丁,而承袭世资,家累千金者,乃薄赋之;又有年齿已壮,而身居穷约,家无臵锥者,乃厚赋之,岂不背谬!”百姓举家逃亡,规避赋税,被称为“客户”。

公元780年,唐朝推行两税法:以国家财政开支所需为总额,所谓“量出以制入”。所有民户在现居地登记,根据财产情况定户等,按户等高低交纳赋税,“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分夏秋两季征收,“不居处而行商者,在所郡县税三十之一”。结果“赋不加敛而增入,版籍不造而得其虚实,贪吏不诚而奸无所取,自是轻重之权,始归于朝廷”。每户负担并未增加,但国家财政总收入增加,对户口的掌握也更为准确,“天下便之”。——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两税法改革的背景。(6分)

土地兼并严重,户口不实,贫富两极分化,国家财政紧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两税法与唐前期的赋役制度相比有哪些积极作用。(9分)

简化了税制,扩大了纳税面; 朝廷收入增加; 促进商品经济发展;

从以人丁为主到以财产为主,税赋负担相对公平。

5

【解析】

考点:中国古代的经济(赋税改革)。 能力:史料阅读与分析的能力。

46.(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

县设六十议员,是谓县议员;府设六十议员,是谓府议员;省设六十议员,是谓省议员。县议员于秀才中选择其人,公举者平民主之……府议员于举人中选择其人,公举者秀才主之……省议员于进士中选择其人,公举者举人主之……公举法:凡男子二十岁以上,除喑哑盲聋以及残疾者外,其人能读书明理者,则予以公举之权……兴革之事,官有所欲为,则谋之于议员,议员有所欲为,亦谋之于官,皆以叙议之法为之,官与议员意合,然后定其从违也。从违既定,乃由县详府;府议员意合,则由府详省;省议员意合,则详于君;君意合,则书名颁行;意不合,则令其再议。若事有不能衷于一是者,则视议员中可之者否之者之人数多寡,而以人多者为是,所谓从众也。推之,凡军国大政,其权虽出于君上,而度支转饷,其议先询诸庶民,是真为政者矣。——何启、胡启垣:《新政论议》(1895年)

(1)概括指出材料中民主设计方案的主要原则。(10分)

议员选举和科举功名相联系; 选举权与被选举权有一定限制;

仿行宪政,议事原则自下而上,少数服从多数; 军国大政仍归君主。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该方案在中国近代民主进程中的意义。(5分)

进行制度设计;

为之后的政治改革提供了思想资源。

【解析】 考点:戊戌变法。

能力:史料阅读与分析的能力。 解析:注意材料的来源及写作时间。

6

47.(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反法西斯盟国组成军事法庭,在德国纽伦堡和日本东京分别对战犯进行了审判。该审判原则于1946年12月11日经联合国大会通过,1950年,联合国国际法委员会据此制定了《纽伦堡原则》,其内容有:

从事构成违反国际法的犯罪行为的人承担个人责任,并因而应受惩罚。

违反国际法应受处罚的罪行是:

(一)反和平罪:计划、准备、发起或进行侵略战争或破坏国际条约、协定或承诺的战争;

(二)战争犯罪:违反战争法规或习惯,出于某种目的或在占领区内,实施包括但不限于谋杀、虐待或奴役平民居民,谋杀、虐待战俘;

(三)反人道罪:对任何平民居民进行谋杀、生物实验、放逐和其他非人道行为,或基于政治、种族、宗教背景的迫害,而此类行为已实施或此类迫害已执行或此类行为与任何反和平罪或任何战争犯罪相关联。——摘编自何勤华《纽伦堡审判》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惩处的战争责任对象有何不同。(5分)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以国家为惩处对象;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增加了对战犯个人(及组织等)的惩罚。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纽伦堡原则》的意义。(10分)

对国际法有所发展和创新;

为处理有关战争问题提供了国际法依据; 有利于清算法西斯的战争罪行; 有助于警示后人,维护和平; 保护了人权。(10分)

【解析】

考点:两次世界大战。

能力:考查基础知识,史料阅读与分析的能力。

7

48.(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

中国古代有功臣配享制度,即一个皇帝逝去后,要在已故臣僚中选取功勋卓著的大臣陪祀其庙庭。功臣配享皇帝,是朝廷对该大臣的最高评价。北宋神宗时,王安石“变风俗,立法度”,主导了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改革。哲宗绍圣初年,诏“王安石配享神宗皇帝庙庭”。南宋建炎初,有人提出“自绍圣以来,学术政事败坏残酷,致祸社稷,其源实出于安石”。于是,“罢安石配飨神宗庙庭”。——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材料二

《宋史》记熙丰(宋神宗年号熙宁、元丰)事实者,成于南渡以后史官之手,而元人因而袭之,皆反对党之言,不可征信。今于其污蔑荆公(王安石)处,皆一一详辩之……荆公不仅为中国大政治家,亦为中国大文学家。——摘自梁启超《王荆公》(1908年)

(1)根据材料一,分别指出两宋对王安石的评价及其主要理由。(6分)

北宋褒扬王安石,认为王安石变法对朝廷有功; 南宋贬斥王安石,认为北宋灭亡根源于王安石变法。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梁启超重新评价王安石的目的及采用的方法。(9分)

目的:弘扬历史上的改革精神;推进改革,挽救民族危亡。(4分) 方法:重视历史记录者的态度;考订历史材料的真伪。(5分)

【解析】

考点:王安石变法。

能力:史料阅读与分析的能力。

8

2013

24. 考点:史学理论。

能力:史料阅读与分析的能力。

历史答案

解题关键:“记述内容不一”,“常遇人传颂黄帝事迹”,“择其言尤雅者”。A项与题干“记述不一甚至荒诞”矛盾;史学著作历史文献记录没有要求说“一定”(应当)与口头传说相印证,排除C项;历史文本记录具有主观性,排除D项。

答案:B

25. 考点:中国古代农业。

能力:史料阅读与分析的能力。

解题关键:宋代“不抑兼并”,即放任土地兼并。土地兼并严重,必然导致自耕农手中的土地减少。(土地是一定的,集中在地主手中的多,自耕农手中的土地就少。小学数学题,呵呵!)B项中的流民问题严重,不能从材料中直接得出(不过,该项推测也属合理)。A、C与材料及史实不符,C项公然与题干冲突。

答案:D

26

考点:中国古代商业。

能力:史料阅读与分析的能力。

解题关键:北货皆金帛轻细之物,南货悉盐铁粗重之类,南北互通有无。B、C从材料中无法体现,且与史实不符。材料可以体现岭南地区物产丰富、经济发达,但仅从南北运输数量,无法直接体现南北经济发展程度的高低,排除A项。

答案:D

27. 考点:中国古代文化。

能力:基础知识,史料阅读与分析的能力。

解题关键:清代小说兴盛的背景。依据基础知识可直接作答。A与史实不符,B与材料无关,D在材料中无体现(材料体现了爱好小说者甚众,与“价值观”的整合无关)。

答案:C

28. 考点:中国古代戏曲。

能力:常识。

本题分析:古代戏曲把人物脸谱化,显然没有真实再现历史,排除A、C;脸谱化的结果可能提升也可能贬低(即歪曲了)历史人物的价值,排除D。

答案:B

9

29. 考点:近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能力:基础知识,史料阅读与分析的能力。

解题关键:清政府在国外设立领事馆,说明清朝抛弃“天朝外交”体制(我是全天下主宰,“天下观”),转向近代外交(国与国外交,“国家观”)。

答案:C

30. 考点:中国近代经济。

能力:基本史实,史料阅读与分析的能力。

解题关键:“未得到国民党中央的肯定”,排除A(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国民党还是有意保护“物权”的);“未得肯定”与“阻止”含义不同,排除B(况且仅是“减租”而不是“抗租”);C项与材料及史实无关。

答案:D。

31. 考点:新中国的教育。

能力:史料阅读与分析的能力。

本题分析:“全国各高校”开设政治课、文化部举办马列讲座,旨在对“全社会”进行政治教育,排除B。CD与材料无关。

答案:A

32. 考点:古代雅典的民主制度。

能力:基础知识,史料阅读与分析的能力。

解题关键:辩护人打动陪审团,说明辩护人得到了多数票支持。常识:雅典陪审法庭中的陪审团投票,以多数原则决定罪责及惩罚:第一轮对被告有无罪责进行投票,如有罪则就进行第二轮投票,以确定如何惩罚。

答案:A

33. 考点:美国联邦制的建立。

能力:基础知识。

解题关键:1787年“3月”,对“现行制度”进行变革。解题关键为“时间”。当这封信出台时,美国尚不是联邦制,美国宪法是当年9月份通过的(考查的知识点太细了),排除A;“三权分立”也不是“现行体制”(注意时间),排除B;君主立宪制与美国无关,美国独立时已于英国脱离“母子”关系,排除C。

本题分析:考生需要知道美国1787年宪法通过的具体时间。 答案:D

10

34. 考点:西方近代代议制度。

能力:基础知识。

解题关键:19世纪晚期,德国已完成统一,排除B;19世纪晚期,欧洲各国勾心斗角拉帮结派,但离“战争”还有“时间差”,D项与史实不符。C项不是“骨子里”的原因,德国的专制色彩是“娘胎”里带的,排除C项。(C项再解读:按照“宇宙真理”,那啥决定啥,前者不是“消解”而是“推进”后者才对。请不要联系此时本地哦!呵呵~)

答案:A

35. 考点:斯大林体制。

能力:基础知识,史料阅读与分析的能力。 解题关键:1931,赶超先进国家。 答案:B

第五篇:2015年全国高考新课标2卷文综历史卷试卷分析

2015年全国新课程高考文综卷(Ⅱ)历史试题可知,试题与往年相比题型、难易程度、试卷组卷的顺序基本相同,符合《课程标准》、《考试大纲》的基本要求。全卷重要考查学生的宏观认识历史与运用历史规律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主观题体现的尤其明显。学生需要对历史事件发生的大环境有宏观的了解,并要运用整体史观、全球史观去分析运用。看似要求很高,实际上,学习历史的最大意义就在于如何运用历史规律,以史为鉴,教学中应教会学生有大历史的观念,培养学生有学古校今的应用能力。

历史试题知识分布情况如下: 按照地域范围分布: 选择题部分: 中国史:24-31 世界史:32-35 材料分析题部分:

中国史:40、

41、45(45是选修)

世界史:40、

46、

47、48(46-48是选修)

按照专题模块分布: 选择题部分:

必修一政治史:

24、

27、30、32 必修二经济史:

26、

28、

31、

33、

34、35 必修三文化史:

25、29 材料分析题部分:

40题涵盖了全部三个必修模块 41题主要涉及经济文化生活 其余均为选修模块

按照通史分布: 选择题部分:

中国古代史:24-27 中国近现代史:28-31 世界史:32-35 材料分析部分:

中国古代史:40、45 中国近现代史:41 世界史:46-48

选择题特点:今年的高考历史选择题难度适中,突出特点是考查切入的角度比较新,考点贴近所学内容,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深层次认识,注重对历史知识的全面考查,题干内容较往年大大减少,但对基本能力的考查标准没有降低,今年的试题将对以后的历史教学与考试起到指导性作用。

非选择题特点:

1、设问充分体现教材知识与材料的结合,所有的历史主观题都有“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的字样,说明今年高考题较之往年更注重所学知识与所给材料的结合,让学生在理解与思考方面不觉突然与陌生。这也许体现了历史试题难度降低的趋势。

上一篇:狗年贺词祝福语范文下一篇:骨科护理常规全范文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