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高考热点范文

2022-05-29

第一篇:历史高考热点范文

高考历史热点专题梳理

06年历史热点专题梳理(一)

一、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历程

1、萌芽��简单协作时期(14�16世纪)

重大事件:新航路开辟、早期殖民扩张、文艺复兴、宗教改革。

2、兴起��工场手工业时期(17�19世纪初期)

重大事件:早期资产阶级革命(英法美三大革命)、欧洲封建国家改革、启蒙运动。

3、发展��蒸汽时代 (19初-1870年)

重大事件:工业革命、资产阶级革命与改革运动(美国内战、日俄改革、意德统一)、社会主义运动(马克思主义诞生、第一国际、巴黎公社)、民族解放运动(亚洲革命风暴)。

4、成熟��电气化时代前期 (1870年�1917年)

重大事件:第二次工业革命、垄断组织产生、列强掀起瓜分世界狂潮、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加剧,一战爆发。

5、相对稳定发展��电气化时代后期(1918-1945年)

①战后初期(1918--1923),一战给欧洲资本主义国家造成严重破坏,美国开始取代英国掌握世界经济霸权。

②二十年代(1923--1929),经济复苏,相对稳定繁荣。

③三十年代(1929--1939),爆发世界经济大危机,法西斯上台并对外侵略扩张。

④二战时期(1939--1945),二战爆发,法西斯与反法西斯的矛盾成为世界主要矛盾。

6、进一步发展��信息时代、知识经济时代 (1945 年-至今)

①1945-1950年,西欧、日本经济快速复苏并达到战前水平,美国掌握世界经济霸权。

②1950�197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高速增长,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强(西德、日本经济崛起),经济格局由美国独霸发展美日欧三足鼎立。③1973-80年代初,经济停滞与通货膨胀相互交织("滞胀"阶段)。④1980初-90年代初,经济回升并增长。

⑤90年代后,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趋势加强、知识经济兴起。

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1、形成过程

①开始形成:新航路开辟后。

原因:新航路开辟后,世界由分散走向整体,加强各地之间的联系,早期殖民扩张使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②初步形成:19世纪六七十年代

原因:第一次工业革命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推动工业资产阶级对外强占商品市场与原料产地,世界各地许多国家和地区被沦为列强的经济附庸,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其标志是1857年第一次世界性经济危机的爆发。

③最终形成:二十世纪初

原因: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列强加紧对外侵略扩张,掀起瓜分世界的高潮,世界被瓜分殆尽,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2、世界市场的作用(评价)

①促进了世界各国生产力的蓬勃发展。

②进一步促进了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客观上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扩展到世界各地,冲击了当地落后的社会生产方式。

③加强了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联系,导致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三、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格局的演变

1、19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确立原因:①英国最早发生工业革命,经济实力最强。

②英国拥有广阔的殖民地。

丧失原因:①19世纪末20世纪初,向帝国主义过渡过程中,资本家不愿采用新技术和新设备。

②美德经济的迅速发展,超过英国。

2、二战后初期,美国确立了世界经济霸权地位,日本、西欧受控于美国原因:①美国在向帝国主义过渡的过程中,工业总产值跃居世界第一位。②两次世界大战,使美国大必横财。

③其他帝国主义国家力量在战争中被削弱。

3、二十世纪六七十年年代以后,出现美、日、欧三足鼎立的局面

原因:日本、西欧经济崛起,开始冲击美国经济霸主地位,美国经济实力则相对衰落。

4、九十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多极化格局形成

原因: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和全球一体化趋势加强。

06年历史热点专题梳理(二)

世界近现代史上资本主义经济有四次快速发展,是哪四次?原因分别是什么?分别造成什么影响?

1、第一次:19世纪中期。

原因:①第一次工业革命极大的提高了生产力,促进了经济的迅速发展。②新兴资产阶级在世界范围内抢占更为广阔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特点: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影响:①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浪潮掀起,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②资本主义国家进一步对外侵略扩张,最终东方从属于西方。

③促进社会进步,工业文明逐渐取代农业文明。

④三大进步潮流自由主义、民族主义、社会主义相位而生

2、第二次:1870~1913年。

原因:①第二次工业革命提高了社会生产力。

②帝国主义疯狂瓜分世界,促进经济的发展。

③欧美处于相对和平发展时期。

④资本主义产生了垄断组织,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特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美德经济迅速发展,英法相对缓慢,英国丧失世界工厂地位,俄日发展较快,但保留大量封建残余。

影响:①列强疯狂瓜分世界和资本输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殖民体系最终形成。

②帝国主义矛盾加深,最终引发第一次世界大战。

3、第三次:1923~1929年。

原因:①欧美各国重视技术的革新,注重调整政策。

②战胜国以"委任统治"的形式对殖民地进行瓜分。

③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世界形势相对和平。

特点:美、日发展突出,美国掌握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霸权。德国经济重新崛起。

影响: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不平衡加据,帝国主义国家间矛盾日益尖锐,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激化,最终爆发1929-1933年经济危机。

4、第四次:20世纪50~70年代。

原因:①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②发达国家利用国际经济旧秩序,加强对第三世界的掠夺。

③雅尔塔体系的确立,在一定时期内使世界局势相对安定。

④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空前发展。

特点:日本、西欧发展迅速,美国经济霸主地位动摇。

影响:①70年代,美、日、欧三足鼎立的经济格局形成。

②西方大国利用雄厚的经济实力,加强对第三世界国家的干预。

③使世界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科教在国际竞争中的战略地位日益突出。附:

列举资本主义不同发展阶段上的三种经济思想,简要指出它们的核心内容,实践措施,并分析它们兴衰的原因。

1、重商主义※

2、自由主义

核心内容:自由经营、自由竞争、自由贸易。

实践措施:资本家自由经营工厂,国家不干涉其内部事务,消除关税堡垒,各地正常贸易。

兴衰原因:为各私营企业发展消除了限制,自由资本主义盛极一时,但无法调整各企业间的无政府状态。

3、凯恩斯主义

核心内容:政府从信贷、投资、生产、销售各方面干预经济。

实践措施:加强对经济的宏观管理,鼓励资本家按照政府的计划进行投资。政府直接投资高风险工业,不同程度地推行国有化政策。

兴衰原因: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规模经营和良性发展,但无法克服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

第二篇:2018年高考历史学术热点及高考预测

热点一:中国史学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的话语体系的创新

热点介绍:面对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的新形势,如何加快建设文化强国、增强文化软实力、提高中国在国际上的话语权,迫切需要人文社会科学更好地发挥智慧团和思想库的作用。2017年,史学界就此探讨的重点体现在:

(一)从历史学的社会性质出发论述历史研究的根本方法。

(二)总结中国古代史学的珍贵遗产,继承和发扬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优良传统。

(三)汲取国外,域外史学的有益经验,加强思想创新、理念创新、表达形式创新、传播路径创新。

(四)重建中国历史的叙述结构以及历史书写的新视角。

(五)从文化自信、文化软实力的角度构建中国史学理论体系和话语结构。

热点二: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视野下的区域经济社会

热点介绍:“一带一路”倡议问世之后,推动了中国历史学界对于历史上“海上丝绸之路”的研究。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所带动的区域经济文化的交流融合,促进了世界的进步和发展。因此,2017年,学界更多地将事业集中于经济社会层面:

(一)梳理古代丝绸之路的变革、衍生对地方区域贸易格局产生的深远影响。例如:连通黄渤海沿岸地区的北方海上丝绸之路,或称“东海丝绸之路”,由黄渤海沿岸地区通过经济文化交流而逐渐形成。在区域空间上与南海丝绸之路互为补充,丰富与完善着海上丝绸之路的区域地理空间,为相关区域奠定基础。

(二)探讨古代区域经贸与海上丝绸之路的关系,如广东、福建、浙东、岭南、江南等地区在海上丝绸之路的贯通下,与西方世界展开了深入的经贸往来。

(三)研究典型商品在海上丝绸之路的贸易流动,诸如丝绸、瓷器、南京布等中国商品远销海外,促进了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

(四)研究经典案例如“东印度公司”在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形成历程中的作用与影响。 热点三:海昏侯墓考古成果对汉史研究推动

热点介绍:以江西南昌紫金城为代表的西汉海昏侯国都和以海昏侯为代表的墓葬区,是中国目前发现的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内涵最丰富的汉代侯国聚落遗址,距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是重要的国家级历史文化遗产。时至今日,墓中已出土了金器、青铜器、玉器、竹简、木牍等文物一万多件,成为研究汉代政治、经济、文化、风俗等领域新的、不可多得的珍贵史料。2017年,学术界对此展开了考古及相关历史文化的研究,主要成果包括:

(一)结合调查勘探和考古数据,推进了海昏历史地理及区域文化研究,弄清了以海昏侯都城、墓园区、贵族和一般墓葬区为代表的汉代侯国的基本布局。

(二)对出土文物价值与工艺的研究,包括金器、青铜器、铁器、竹编、草编、纺织品和简牍、木牍等。

(三)以海昏侯墓为例,探讨汉代墓外设施的价值和意义。

(四)通过墓葬考古资料的发掘和研究,对汉代政治、礼制、风俗等进行了重新审视和修正。

热点四:地域民间信仰的历史脉络与体系构建

热点介绍:民间信仰尤其是民间俗神信仰,渗透在民众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使一个民族显现同一性,维系着一个民族的统一意识,故而研究民间信仰扎根深厚、分布广泛,各种地方性神祇信仰形态层出不穷。作为历史文化延续的一部分,民间信仰在传传播与传承过程中会发生一定程度上的变异,实则受到国家与地域不同历史环境的影响塑造而生发。2017年,历史学界围绕这一主题,主要聚焦于如下方面:

(一)针对区域内较为流之神祇信仰的起源、传播与变迁做全方位的梳理探讨,尤其注重传播与延续过程中的外部环境如地方宗族、地方政治对信仰的“改造”与影响。

(二)对信仰活动与日常生活的联系给予历史人类学解读,例如女性群体对信仰的参与实践。

(三)对信仰空间深入探究,如庙宇空间以及信仰的地理分布。其中,又将文本作为信仰的载体空间,对文本中的神祇进行观照,提供了较为新颖的视角。这些研究。清晰勾勒了地域民间信仰的历史脉络与体系建构,较为全面地呈现了信仰的整体形态。

热点五:白银进出口对明清货币制度的影响

热点介绍:从明代万历年间到1820年代,中国巨额白银的流入国;而在鸦片战争前后的二三十年中,由于鸦片的输入,以及从1860年代起的外贸逆差,中国又成为白银的流出国。白银的流入和流出都关系到当时中国货币制度的变革与重构:流入时期,以白银替代宝钞,可以避免政府在缺乏制度约束条件下滥发纸币导致的经济波动和民生灾难;流出时期,市场向外扩大,中国经济对货币的需求增加,货币体系中重新出现纸币和其他多种信用工具。对此,学界有着长期而深入的探讨。2017年,关于此主题的研究主要有:

(一)对白银货币化及货币本位制的过程及影响的讨论,

(二)对清代地方货币金融体系的创新和发展的研究。

(三)货币经济的对外交流问题。

(四)明清时期白银的输入与澳门的兴衰等。

热点:古代监察制度演进中的历史经验

热点介绍:中国是最早建立监察制度,并将其置于国家主要典制地位的国家之一。古代监察制度随着封建专制中央集权的建立二建立,萌芽于先秦,形成于秦汉,发展于魏晋,成熟于隋唐,强化于宋元,在明清时达到顶峰,并且各时期皆有发展脉络和时代特点。监察的不断强化和完善,既维护了封建统治秩序,也保证了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研究梳理古代监察制度的发展演变,对现行行政体制建设将起到重要的启示和借鉴作用。2017年,历史学家围绕该主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中国古代监察制度、机构的演变及其改革经验。

(二)古代监察制度对现代监察制度的启示和借鉴。

(三)古代反腐败的模式及对现代反腐的思考。

(四)监察思想、体制与法制的互动和内在机理等。

热点七:近代中国城市的公共空间管理

热点介绍:城市是社会发展的缩影,是时代巨变的物质见证。随着近代中国经济的发展,城市发展、城市治理和空间规划等问题逐渐凸显。同时,近代中国门户洞开,西风东渐,深刻影响着中国社会,亦大大推动了中国城市的发展。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近代城市史的研究成果已成为城市发展不可或缺的思想资源。2017年,这一主题仍然吸引学者的积极探索,主要集中在:

(一)近代中国城市的公共空间的规划‘公共交通和卫生的管理。

(二)对城市人口管理的研究,如摊贩管理、人口变化研究等。

(三)队近代中国城市公共空间变迁的研究、如剧场建筑、休闲场所的变迁。

(四)队城市生活史和城市发展特点的研究等。

热点八:晚清以来,华侨华人广布世界各地,在中国近现代发展过程中发挥了独特作用。华侨华人艰辛创业,逐渐融入居住国(地)的主流社会,社会地位逐渐提高。他们身在海外,对祖国怀有浓厚的情感,在中国发展的各个时期都做出了独特贡献。就此基础上逐渐形成的海外华人社会,也为当地的社会发展贡献良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017年,此主题研究的新进展包括:

(一)华侨华人形象研究。

(二)华侨华人与所在地的关系研究、如排华事件等。

(三)华侨华人的族群认同研究。

(四)华侨华人的慈善组织与社会等。 热点九:孙中山研究的新成果

热点介绍:近年来,以人物为切入点,观察民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军事等方面制度建设与实际运作,已成为学术界的主要研究成果之一,也使得相关;历史人物成为研究热点。2016年11月12日是孙中山诞辰一百五十周年纪念日,中国历史学界因此掀起了对孙中山研究的热潮。相关研究延续到了2017年,取得了一批新成果。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一)孙中山的生平事迹研究。例如,他的“北上”与逊清皇室交往,他与袁世凯进行迁都之争论,“南下”武汉访问之行以及回乡省亲等,呈现出孙中山更加饱满的人物形象。

(二)孙中山的思想观念研究,如“天命论”“革命破立观”“国际秩序观”等。孙中山在中国传统伦理观指导下,不断地对中国传统政治、革命践行、军事发展、国际关系等领域进行探索,并形成一系列具有个人色彩成体系的观点理论、成为思想史、革命史、政治史研究的重要内容。

(三)孙中山的方针政策研究。他对治党治国有着自己的理想追求,并制定了一系列相应的方针政策,对革命的未来走向与国家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热点十:抗日战争史研究的新进展

热点介绍:2017年,时值中国全面抗战爆发八十周年,抗日战争史成为关注热点。在一网吧研究的基础上,下述领域取得了新进展:

(一)抗日时期中国经济的研究、包括财政货币制度、租息税制、工商农业的建设和发展、土地制度和运动、劳动力情况。

(二)军事方面的研究,包括战略指导、武器装备、华侨在抗战中的作用和意义。

(三)教育方面的研究,包括大后方民众的教育、战区学生的教育救济、史学话语与历史教育、西南联大的学术发展。

(四)抗战中的共产党研究、包括党风建设、党的声望、党内干部群体管理机制等。

(五)侵华日军无差别轰炸爆行研究,包括对河南、云南、青海、重庆、锦州、成都、武汉等省市所遭遇的无差别轰炸中涉及的伤亡人数与受损情况、社会影响与应对策略,以及罪责追讨等问题。

第三篇:2010年高考时政热点与历史结合

2010届高考时政热点历史学科解读2: 促进科学发展的党

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

——中办印发《关于建立促进科学发展的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的意见》

【背景材料】

中共中央办公厅最近印发了《关于建立促进科学发展的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同时,为了深入贯彻落实《意见》,经中央批准,中央组织部制定了《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办法(试行)》、《党政工作部门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办法(试行)》、《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办法(试行)》(以下分别简称《地方考核办法》、《部门考核办法》、《考核办法》),与《意见》一起形成促进科学发展的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

《意见》及三个试行《办法》的印发和实施,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举措,对于进一步巩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成果,完善体现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要求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着力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对于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干部考核评价工作,推进干部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课标要求】

1.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

(1)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史实,阐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认识我国民主政治的特色。

(2)了解“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说明民主法制建设的必要性和艰巨性。

(3)列举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认识实行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意义。

2.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1)了解希腊自然地理环境和希腊城邦制度对希腊文明的影响,认识西方民主政治产生的历史条件。

(2)知道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内容,认识民主政治对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意义。

(3)了解罗马法的主要内容及其在维系罗马帝国统治中的作用,理解法律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价值。

3.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1)了解《权利法案》制定和责任制内阁形成的史实,理解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2)说出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和联邦制的权力结构,比较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3)知道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和《德意志帝国宪法》的主要内容,比较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与法国共和制的异同。

(4)分析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西方政治发展中的作用。

【知识链接】

一.古代的监察制度

1.秦朝:秦朝设立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

3

2.汉朝:汉武帝建立刺史制度,监察诸侯和地方高官。东汉时期,刺史增加了地方行政权和军权,东汉末年,刺史成为州的最高长官。刺史制度加强了对地方的监督控制,但后来剌史权力膨胀,形成地方割据势力。

3.宋朝:在地方上设立通判,和知州相互牵制。

4.明朝:设立提刑按察使司,管地方监察、司法;设立厂卫特务机构,监视、侦查官民的不法行为。

二.关于党风建设

1.1942年开展整风运动。内容是:反对主观主义,反对宗派主义,反对党八股。通过整风,全党从思想上清算了“左”和右的错误,达到空前的团结和统一,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思想基础。

2.1949年春,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了“两外务必”,“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告诫共产党人,要警惕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袭击。

3.1951年在国家机关和企业中开展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的三反运动,教育了干部的大多数,纯结了干部队伍,对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巩固新政权起了重大作用。

4.1957年,中共中央在全党重新进行一次普遍的、深入的反官僚主义、反宗派、反主观主义的整风运动。通过整风,要全党学会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以利于社会主义建设。

5.1978年,中共中央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为党的指导方针,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会议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打破了长期以来的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束缚,这是一次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

[热点训练]

1.阅读下面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在封建社会,贪污腐败现象十分严重。朱元璋建立明朝后,用严刑峻法整顿吏治。据《草木子》和《明朝小史》记载:朱元璋规定,地方官贪污钱财六十两以上的,斩首示众,还剥皮充草。朱元璋在府州县卫衙门的左面特别建立一座庙,作为剥人皮的场所,被称为“皮场庙”。在官府公座两旁,各悬挂一个填满草的人皮袋,使官吏触目惊心,有所警惕。但是贪赃枉法的行为仍然到处都有,而且日益增多。

材料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在人民政府“包下来”的大量旧人员中,有坚持贪污腐化的旧作风、继续为非作歹的人,也有少数的在革命岁月里经历过枪林弹雨,而后蜕化变质、贪污腐化的干部。据1952年1月上旬统计,中央政府系统27个单位中的贪污人数有1670多人。当时,中共天津地委书记刘青山,行署专员张子善共贪污盗窃171.6多万元。针对当时的贪污腐化现象,中国共产党开展了“三反”运动。毛泽东指出:“反贪污、反浪费一事是全党的一件大事”,必须“当做一场大斗争来处理”,各级领导,应“把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的斗争看做如同镇压反革命的斗争一样重要,一样地发动广大群众包括民主党派及社会各界人士去进行,一样地大张旗鼓地去进行,一样地首长负责、亲自动手,号召坦白和检举”。经过“三反”运动,树立了新社会廉洁朴素的新风气。

(1)上述两段材料反映了什么共同现象?

(2)朱元璋惩处贪污腐化与新中国惩处贪污腐化的目的有何异同?

(3)为什么明初严厉惩处贪污犯而贪污罪犯却日益增多?新中国为什么能够取得“三反”斗争的胜利,树立了廉洁朴素的新风气?

(4)你对当今的反腐败斗争持何看法?

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我们很快就要在全国胜利了。„„可能有这样一些共产党人,„„他们在糖弹面

前要打败仗。我们必须预防这种情况。„„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这一点现在就必须向党内讲明白,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我们有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个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武器。我们能够去掉不良作风,保持优良作风》。”——摘自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

材料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同志一再告诫全党:“中国搞四个现代化,要老老实实地艰苦创业。我们穷,底子薄,教育、科学、文化都落后,这就决定了我们还要有一个艰苦奋斗的过程。„„艰苦奋斗是我们的传统,艰苦扑素的教育今后要抓紧,一直要抓六十至七十年。我们的国家越发展,越要抓艰苦创业。„„提倡艰苦创业精神,也有助于克服腐败现象。”

材料三1991年9月,江泽民同志专程来西柏坡,强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全党同志必须始终坚持“两个务必”;并作了重要题词:“牢记‘两个务必’,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材料四。2002年12月12日报道,胡锦涛等同志在西柏坡学习考察时说:“我们来西柏坡是向同志们学习的。毛泽东同志当年离开西柏坡去北京时,曾形象地称为是进京‘赶考’。我们这一次中央书记处的同志来西柏坡,可以说是来‘上学’的,是来学习西柏坡精神和老区人民的优良传统,回顾党带领人民进行伟大斗争的历史,重温毛泽东同志倡导的‘两个务必’的”。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概括指出上述四则材料阐述的核心思想。

(2)材料一中毛泽东提出“两个务必”,其必要性是什么?

(3)材料一中的"这种情况"在新中国成立后是否存在?试举一例。为此,新中国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 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4)据材料五评述胡锦涛一席话的现实意义。

【参考答案】

1.(1)共同现象:贪污腐化严重;严惩贪污腐化分子。

(2)同:都是为了巩固政权。异:前者是为了巩固少数剥削阶级的统治;后者是为了巩固人民政权。

(3)封建剥削思想或封建制度是产生贪污腐化的根源,在封建制度下不可能消除贪污腐化现象。新中国能取得“三反”斗争的胜利是因为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和人民群众同贪污腐化现象做斗争。

(4)看法:反腐败斗争关系到人民政权的巩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败;在当今时代,腐败分子的腐败方法、特点、程度都有很大变化,因此,反腐斗争任重而道远;有党和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有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反腐败斗争一定能取得全面胜利。

2.(l)核心思想:是两个"务必"的思想。

(2)革命即将取得全国胜利,中共即将成为执政党,必须加强自身建设。

(3)存在。如:新中国成立初,中国共产党天津地委前任书记刘青山和当时担任书记的张子善堕落为大贪污犯。措施:开展“三反”运动,惩治了一批大贪污犯。教育了大多数干部,挽救了一批犯错误的同志,纯洁了干部队伍;抵制了资产阶级的腐蚀,有利于形成健康的社会风气。

(4)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要保持“两个务必”这个党的优良传统,提高拒腐防变能力,保持党的纯洁性和先进性。

第四篇:2010届高考历史热点:改革开放

热点资料类型:长期热点(特约稿件)

热点资料作者:四川省南充市嘉陵一中胡佳伟

一.时事热点材料

第十一次驻外使节会议2009年7月17日至20日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高举和平、发展、合作旗帜,坚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不断提高外交工作能力和水平,努力使我国在政治上更有影响力、经济上更有竞争力、形象上更有亲和力、道义上更有感召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营造良好国际环境和外部条件。

二.历史考点分析

(一)大纲版考点1.中国古代史:

(1)先秦:春秋战国时期的改革和变法(齐国“相地而衰征”;鲁国“初税亩”;商鞅变法的背景、内容、意义、评价);孔子(政治上主张逐步改良,认为可以“损益”旧的章法);百家争鸣(韩非子认为人们应该按照现实需要进行改革)。

(2)宋元:北宋中期的社会危机和改革(北宋中期的社会危机;庆历新政;王安石变法的背景、内容、作用、败因、性质)。(3)明清:对外贸易(闭关锁国政策);明清时期的对外关系(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葡萄牙殖民者租占澳门;郑成功收复台湾;雅克萨自卫反击战;西学东渐)。

2.中国近现代史:

(1)半殖半封形成时期:洋务运动(洋务派与顽固派;洋务运动的兴起和发展;洋务运动的效果);戊戌变法(戊戌变法的背景;康、梁的维新思想;维新派和顽固派的论战;百日维新;戊戌政变;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和教训)。

(3)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中华民国的建立(“严守中立”;南京临时政府《告各友邦书》)。

(4)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北洋军阀统治的建立(“二十一条”);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国际背景);五四运动(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五卅运动);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收回汉口九江英租界)。

(5)抗日战争时期:相持阶段的正面战场(废除治外法权)。

(6)解放战争时期: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7)过渡时期:土地改革(195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特征和意义);三大改造(赎买政策);过渡时期外交(新中国成立的国际环境、新中国成立初期独立自主外交原则的体现、20世纪50年代中期的外交成就即“五原则两会议”)。

(8)探索时期和文革时期:20世纪70年代初期对外关系的新成就(一恢复两正常化)。

(9)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伟大的历史转折(在徘徊中前进;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和拨乱反正);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发展(农村和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改革开放的成就);新时期对外关系的重大发展(新时期对外基本政策及外交成就)。

3.世界近现代史:

(1)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初步形成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俄国1861年改革;日本明治维新)。

- 1 -

(2)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新经济政策;从新经济政策到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3)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资本主义世界: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及其影响;美国罗斯福新政(背景、特点、内容、实质、影响)。

(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调整发展战略,加强宏观调控等);二战后主要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改革和挫折与东欧南斯拉夫、波兰、匈牙利和捷克的变革)。

(二)新课标版考点

1.中国古代史

(1)商鞅变法:商鞅变法的背景;商鞅变法的内容;商鞅变法的特点;商鞅变法的成功原因;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商鞅变法的结果;商鞅变法性质;商鞅变法评价。

(2)北魏孝文帝改革:孝文帝改革的背景;孝文帝改革的内容;孝文帝改革的特点;孝文帝改革成功的原因;孝文帝改革的影响;孝文帝改革的性质;北魏孝文帝改革与民族融合的关系——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关系。

(3)王安石变法:王安石变法的背景;王安石变法的目的;王安石变法的内容;王安石变法的败因;王安石变法的影响;王安石变法的性质;王安石变法的评价;王安石变法的理财措施针对的社会问题。

2.中国近现代史

(1)洋务运动:洋务运动的目的;洋务运动的内容;洋务运动的结果;对洋务运动的评价。

(2)戊戌变法:戊戌变法的背景;戊戌变法的过程;戊戌变法的内容;戊戌变法的特点;戊戌变法的失败原因;戊戌变法的积极影响与教训;戊戌变法的性质。

(3)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①经济体制改革: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展开。1978年,安徽、四川一些农村,开始实行包产到组、包产到户的农业生产责任制。不久,在全国普遍实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主要形式的的责任制。1983年,中央决定,撤销国家政权在农村的基层单位人民公社,建立乡、镇政府;撤销作为村行政机构的生产大队,建立村民委员会,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1984年以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把企业搞活。在管理体制上,实行政企分开,简政放权,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在所有制上,变单一的公有制经济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在分配上,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中国的改革开放面临着复杂的国内外形势,改革进入关键时期。1992年,邓小平的“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成为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的标志。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确立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1997年,中共十五大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提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4)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①经济特区的创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和海南岛,已经成为我国的经济特区。特区建设以吸收和利用外资为主,实行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导的多元化经济所有制形式,经济活动以市场调节为主,对外商投资给予优惠和方便。特区在发展外向型经济方面,成为全国排头兵。深圳作为最早的经济特区,创造了“深圳速度”,深圳被誉为“一夜崛起的城市”。特区外向型经济的建立与发展,对沿海地区实行外向型经济战略,具有探索和示范作

用。

②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开辟:1984年,国家决定开放14个沿海开放城市。1985年以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和环渤海地区又相继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此外,中国政府还在沿海和其他地区的开放城市中,划出一定区域建立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引进外资,生产高新技术产品或加工出口产品。这些开发区通常具有知识密集的特点,是学习先进管理经验、提高管理水平的重要场所,也是了解国际行情的重要窗口。

③浦东的开发和开放:1990年,中央决定以浦东的开发开放为龙头,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尽快把上海建成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经济的新飞跃。浦东开发成为20世纪90年代初国家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步骤。浦东新区已成为上海新兴高科技产业和现代工业基地,成为上海新的经济增长点,也成为中国90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

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已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区、沿江开放港口城市、沿边开放城镇、内地省会开放城市的开放体系。这个体系的形成,标志我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3.世界历史

(1)梭伦改革:梭伦改革的背景;梭伦改革的具体措施;梭伦改革的特点——“中庸”、“节制”、“公平”、“平等”;梭伦改革的性质;梭伦改革的评价。

(2)欧洲的宗教改革:宗教改革背景;宗教改革目的;宗教改革内容(德国马丁•路德、瑞士加尔文、英国亨利八世);宗教改革影响;宗教改革实质。

(3)埃及默罕默德•阿里改革: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背景;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主要内容;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特点;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失败原因;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影响。

(4)1861年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农奴制改革的背景;农奴制改革的目的;俄国农奴制改革的时间;农奴制改革的内容;农奴制改革的成功原因;农奴制改革的影响;农奴制改革的性质。

(5)日本明治维新:明治维新的背景;明治维新的目的;明治维新的内容;明治维新的结果;明治维新的成功原因;明治维新的影响;明治维新的性质与评价。

(6)美国罗斯福新政:罗斯福新政的背景;罗斯福新政的特征;罗斯福新政的措施;罗斯福新政的影响。

三.原创试题演练

01.吴起在楚国变法,最后被乱朝的大臣乱箭射死;商鞅在秦国变法,在秦孝公死后被处以车裂之刑。这些史实反映的实质的问题是C

A. 吴起、商鞅为了推行新法,严刑少恩,不得民心

B. 改革要适应历史发展规律

C. 新兴地主阶级与奴隶主贵族争夺统治权的斗争异常激烈

D. 吴起、商鞅变法的时机还不成熟

02.1043年,宋仁宗任用范仲淹为参知政事以改革时弊,范仲淹给皇帝呈上著名的新政纲领《答手诏条陈十事》,提出了十项改革主张。下列各项主张中最能体现其改革的核心的是A

A.明黜陟,择官长B.均公田,厚农桑C.推恩信,重命令D.修武备,减徭役 03.《悲剧,从丢失民心开始》一书认为:(王安石)下令各地必须贷出多少钱,给下面下指标,这样一来地方官就硬性摊派了,除了一般的农民要其贷款,连中农、富农、地主都

必须接受贷款。对此以下看法正确的是C

A. 改革方法“一刀切”的做法使解困之举变成了变相剥削

B. 地方吏治腐败,使真正有需要的农民无法获得低息贷款

C. 地方官怕农民不能及时还款,就强制富农和地主贷款

D. 地方官私自提高利息,引起民众不满

04.陈旭麓《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说:“洋务运动,就其主观动机而言,他们未必有真心打破旧轨,但他们的主张却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这里“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的本质含义是C

A.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B.有利于西学的传播

C.瓦解了自然经济,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D.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05.美国历史学家马士在他的著作中介绍了英国人赫德对中国戊戌变法的看法,赫德的意见如下:皇帝的方向是正确的,但是他的顾问康有为和其他人等都缺乏工作经验,他们简直是以好心肠扼杀了“进步”。对赫德的评论认识正确的是B

A.赫德揭示了维新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

B.赫德把维新变法失败的原因主要归咎于康有为等人的筹划失败

C.赫德认为宣统皇帝的改革方向是正确的

D.赫德认为维新变法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06.下列这组图片反映了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以下表述与之相符的是C

A.改革管理体制,把所有权与经营权分开

B.改革所有制形式,建立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

所有制经济

C.改革产权制度,建设以股份制为主要形式的现代企

业制度

D.改革分配形式,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

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07.1982年1月5日,FOLLOWME第一次在中央电视台播出,掀起了全民学外语的高潮。这一高潮出现的主要原因是C

A.恢复高考制度B.经济特区的建立

C.对外开放的实行D.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

08.在西方,有人称他为“雅典的乔治•华盛顿”。这里的“他”是指A

A.梭伦B.柏拉图C.伯利克里D.亚历山大

09.16世纪马丁·路德领导宗教改革的根本目的是D

A.反对在德意志出售免罪符B.脱离罗马天主教会的管辖

C.改革天主教的教义和仪式D.建立适合资产阶级需要的教会

10.日本在明治维新期间利用了一个“相对宽松的国际环境”,下列史实不能支撑这一观点的是A

A.英、法等国帮助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运动B.美国忙于内战后的南部重建

C.德、意正忙于民族统一运动D.法国被普法战争和巴黎公社困扰

11.美国人哈默被称为“红色资本家”。他23岁时到苏俄访问,为俄国购买了100万美元的小麦,列宁接见了他,并授予他在苏俄开采石棉的特许权。他81岁时乘坐自己的专机进入中国,他旗下的西方石油公司随后也成为首批进入中国的企业。以上活动发生的重要历史时期分别是C

A.苏俄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时期,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B.苏联实施“一五”计划时期,中国处于“大跃进”时期

C.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时期,中国处于改革开放新时期

D.苏联实行计划经济体制时期,中国处于“文革”时期

12.罗斯福在新政后不断遭到攻击时曾打比喻说:“1933年夏天,有位头戴丝绸帽子的老绅士在防波堤边上失足落水,他不会游泳。一位朋友跑下防波堤,跳进水里,把他救上来,但丝绸帽子被浪冲走了。老绅士苏醒过来后,千恩万谢,夸奖他的朋友救了他的命。但是,三年后的今天,老绅士却因丢了帽子而斥责他的朋友。”对这段话的理解最准确的是D

A.罗斯福新政违背了资产阶级的利益B.罗斯福新政顾此失彼

C.罗斯福新政加剧了美国社会的矛盾D.资产阶级在危机解除后计较利益得失

13.(3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合众国公民的选举权不得因种族、肤色或以前是奴隶而被合众国或任何一州加以拒绝或限制。

——摘自《美利坚合众国宪法》1870年修正案

材料二1932—1934年,政府投入180亿美元修了大量的运动场、机场、医院、学校、水电站和国家公园,种了两亿棵树。

——摘编自《美国简史》

材料三首先,我们将大规模改造公共建筑物,使之更加节能。其次,我们将对国家基础设施进行极大规模投资,将创造数百万工作岗位,这将是五十年代建立高速公路网后最大规模的基础设施投资计划。第三,新政府计划对学校建筑物进行大规模现代改造,修复学校破损建筑物,并进行节能改造,有教室里安装新电脑设备。

——摘编自奥巴马“经济振兴计划”的讲话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产生的历史背景。(1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摆脱1929—1933年经济危机,罗斯福政府在解决失业问题方面采取了什么措施?有何积极作用?(12分)

(3)与罗斯福新政相比,奥巴马的“经济振兴计划”更加关注什么?(2分)

(4)罗斯福新政的作用对今天中国经济的稳定与繁荣有何启示?(6分)

答案要点:

(1)背景:美国独立后南北经济以不同形式发展;南北双方矛盾的焦点是奴隶制存废问题。内战中,林肯政府顺应民意,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等,北方获胜,废除了奴隶制度,为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扫清障碍。(12分)

(2)措施:兴办公共工程,以工代等。(6分)作用:增加就业,刺激消费和生产(扩大需求);稳定社会秩序。(6分)

(3)关注:节能(环保)、教育投入等问题。(2分)

(4)启示: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以人为本,关注民生,拉动内需,扩大消费;稳定社会秩序。(6分)

第五篇:2010高考历史热点:乌鲁木齐暴力事件

高考资源网(ks5u.com)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2010高考历史热点:乌鲁木齐暴力事件

一、时事热点材料

2009年7月5日晚上,乌鲁木齐发生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在此次事件中,乌鲁木齐被毁车辆达260部,其中190部公交车,50多部民用车;受损门面房203间,民房14间,总过火面积达到56850平方米,全市共有220多处纵火点,有两栋楼房被烧毁。7月6日12时30分,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乌鲁木齐市委书记栗智说,乌鲁木齐“7•5”事件死亡人数已达到140人,其中有57具尸体是从背街巷道中发现的,受伤人员达800多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主席努尔•白克力6日凌晨发表电视讲话指出,这起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是一起典型的境外指挥、境内行动,有预谋、有组织的打砸抢烧事件。在各民族团结坚如磐石的情况下,“三股势力”( 宗教极端势力、民族分裂势力和国际恐怖势力)的煽动袭击一定会遭到各族人民的唾弃,敌人的分裂破坏活动注定要彻底失败。

二、历史考点分析

1.中国封建中央政权与西北少数民族的关系 高考资源网

(1)两汉:(考点——张骞通西域)张骞通西域;设西域都护;东汉班超经营西域。

(2)隋唐:(考点——突厥)突厥汗国的建立与分裂;对东西突厥的战争、管辖(安西都护府、北庭都护府)。 (3)宋元:(考点——西夏的建立和宋夏的和战)北宋与西夏的和战;蒙古灭西夏。 (4)清前期:(考点——和新疆地区的关系)平定回部贵族叛乱(乾隆帝时)。 (5)清后期:(考点——俄国侵占我国北方大片领土)《勘分西北界约记》(1864年);(非考点,但较重要)建新疆行省(1884年)。 2.中外历史上的维护国家统一问题 (1)中国古代史

春秋战国:(考点——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儒家主张以仁政统一天下,法家主张以改革和法治统一天下。 秦汉:(考点——秦朝的统一)统一河套地区和越族地区。(考点——匈奴的兴衰、张骞通西域、西南夷与百越)与匈奴的和与战;设西域都护;管辖西南夷和百越。 隋唐:(考点——突厥、回纥、靺鞨——200

8、2009年新增考点、南诏)攻打东、西突厥;与回纥、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高考资源网(ks5u.com)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吐蕃和亲;册封革末革曷、南诏首领。 宋元:(考点——北宋的建立和分裂局面的结束、辽西夏的建立和宋辽宋夏的和战、金的建立和宋金的和战)中原和南方地区的统一;和辽、夏、金的和与战。(考点——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 蒙古的兴起(200

8、2009年新增考点);忽必烈建立元朝和统一全国(200

8、2009年新增考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行省制度和宣政院的设立。 明清:(考点——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蒙古、新疆地区的关系;和西藏地区的关系;改土归流;台湾府的设置;清朝的疆域。

(2)中国近现代史

沙俄侵占我国西北、东北领土简况(考点——俄国侵占我国北方大片领土)。

地方傀儡政权的设置(考点——第二次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抗日战争)联军委员会、都统衙门、伪满洲国、汪伪政权。

与晚清政府对峙的两个政权:太平天国政权(考点——金田起义和定都天京)南京临时政府(考点——中华民国成立)。

北洋军阀割据混战(略,非考点);“东北易帜”标志着南京国民政府形式上完成了全国统一。

与蒋介石南京国民政府对峙的政权:(考点——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建立)(2008年、2009年考纲新增考点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考点——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考点——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开辟、抗日根据地的建设)陕甘宁边区政府;(考点——九一八事变)伪满洲国;(考点——汪精卫集团建立伪政权)汪伪政权。

中国现代史:和平解放云南、西康、西藏等(全国领土的基本解放);港澳回归和台湾问题(考点——“一国两制”和祖国统一大业)。

(3)世界近现代史

德意志统一(考点——“德意志统一”)(王朝战争)和两德统一(考点——东欧剧变)(和平方式)。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高考资源网(ks5u.com)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朝鲜分裂(考点——两极格局的形成、亚洲人民民主国家)与朝韩首脑会晤(考点——两极格局解体后的局部缓和)。

意大利统一(考点——意大利统一)(人民力量如红衫军;利用战争机会如利用普奥战争和普法战争机会)。

美国维护统一(考点——美国内战)(南北战争的背景、经过及意义)。

三、原创试题演练

01.秦汉时期,面对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间的冲突,为了保卫自己的文明系统,帝国采取“用险制塞”的隔绝固守与“导途凿空”的外拓互通并举之策。表现在 D

A.联络月氏、夹击匈奴、通婚和亲 B.北讨匈奴、南征北战、开凿灵渠

C.修建驿道、收复河套、开发象郡 D.构筑长城、通使西域、开辟丝路

02.“贞观初,户不及三百万,绢一匹易米一斗。至四年,米斗四五钱,外户不闭者数月,马牛被野,人行数千里不赍粮,民物蕃息,四夷降附者百二十万人”。当时,四夷的分布方位是 D

03.《宋史•夏国传》记载:“其地饶五谷,尤宜稻麦。甘、凉之间,则以诸河为溉。兴、灵则有吉渠曰唐来,曰汉源,皆支引黄河。故灌溉之利,岁无旱涝之虞。”根据上述材料,对西夏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D

A.西夏部分地区粮食丰盈 B.灌溉系统利用自然河流

C.沿用了前代的水利工程 D.西夏已转变为农业国家

04.历代中央政府重视对边疆地区的管辖。下列属于中央政府加强对新疆地区实行有效管辖的是 B

①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 ②唐朝设置安西、北庭都护府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高考资源网(ks5u.com)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③元朝设宣政院 ④清朝设伊犁将军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05.中国古代行政区域的划分对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阅读以上地图,依据地图说明秦朝到西汉初年地方行政制度的不同。此后又发生了什么变化?

材料二 现代历史地理学的研究认为;在元代以前中国主要以“山川形便”来划分行政区,政区独立的自然属性与经济、文化的一体化趋势较强,故产生割据局面的时期较多,从元代开始,中央任意将自然环境和文化认同差异明显的地区拼成一个一级政区,削弱地方经济力量和文化认同感,防止政治上地方割据政权出现。但难以形成独立经济体,不利于地方发展经济。

(2)结合以上材料,说明元代前后中央政府在划分地方行政区的原则上有何不同。分析这种变化的利弊。

(3)明清时期,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尤其是同边疆地区的关系空前加强。结合史实说明明清时期为加强对边疆地区管辖采取了哪些措施或政策?这些措施或政策有何意义?

答案要点:

(1)不同:秦朝建立后,推行郡县制;西汉初年,形成郡国并行的局面。变化:汉武帝时削弱诸侯国的势力。加强了中央集权。

(2)不同:元代以前地方行政区划分以使行政区的自然和经济、文化属性相同为原则;元代以后将自然属性和文化认同差异较大的地区拼成一级行政区。利弊:防止政治上地方割据政权,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但不利于地方经济发展。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高考资源网(ks5u.com)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3)措施:①平定地方割据叛乱势力——如平定“三藩之乱”、平定准葛尔部和大小和卓的叛乱等;②击退外国侵略势力——如明朝戚继光抗倭胜利、郑成功击退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清通过两次雅克萨之战打败沙俄侵略者等;③设置机构加强管辖——如设伊犁将军管辖新疆地区、设驻藏大臣、设台湾府等。意义:我国的版图在清朝前期最终奠定,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0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初,在今天新疆和田地区民丰县北130多公里沙漠深处,发现了一个深埋于流沙之下l600余年的古老王国──尼雅古国遗址。尼雅古国在《汉书•西域传》中被称为精绝国。它地处尼雅河的尽头,背依莽昆仑,面向无垠沙漠,在塔里木盆地南缘,地势南高北低,自西向东倾斜。

材料二 1901年1月,英籍匈牙利人A•斯坦因首次来到尼雅。短短两周他即掘获大量的怯卢文(印度西部土著民族的语言)和汉文木简,其中有不少要求配水和对水资源严格控制的记录。还有键陀罗(古印度)艺术风格的木雕,以及玻璃器、铜镜、五铢钱等文物,装了12大箱,运回伦敦。斯坦因的发现使西方学术界为之震惊。尼雅随之成为考察的热点。

材料三 目前在尼雅已发现了150多处遗址。较大居址,建筑面积达一二百平方米,四周用红柳、芦苇围成防护墙,居室多间,可以看出客室、卧房、储藏间、厨房、畜厩之别。而较小的民居,或只有住室一间,与畜厩为邻。在尼雅一百多公里的范围内,还发现了引水渠、农田、粟粒、葡萄园、沙枣、杨木和桑林,也见到了羊、马、骆驼的骨骸。在出土文物中不止一见的有木制的锁钥,还发现过一只陶蚕。

材料四 1995年,联合国考察队中方学者发现并发掘出尼雅贵族墓地。死者已成干尸,保存相当完好。他们以锦绢盖头,身着锦袍、锦裤,上覆锦被。锦纹是汉代统治阶层使用的典型的带有“长乐大明光”、“延年益寿”等字样的图案。随葬的还有汉朝丝绸艺术精品锦、绫、罗等,也有颇具罗马艺术风格的华丽毛织物。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高考资源网(ks5u.com)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材料五 近些年来在尼雅遗址发现的怯卢文,与斯坦因当年所见的一样,不少并未开封拆阅。它们或有序的放置在休息的土炕炕沿,或藏至在陶瓮之中。这些宅邸周围有许多被风沙拦腰折断的直径超过50公分的胡杨枯树。

──上述材料据1998年第三期《地理知识》杂志中《失落在沙海中的精绝国》摘编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从政治、经济、文化、对外关系方面概括尼雅文明的特点。

(2)根据材料推测尼雅文明的淹没可能是什么原因?依据是什么?给我们什么启示?

答案要点:

(1)特点:政治上,尼雅在西域都护的管辖之下,已经出现了贫富不均和私有制。经济发展程度较高,以农业、畜牧业为生,种植果树,学会了植桑育蚕和纺织。在文化上兼容印度和中原文化,荟萃了东西方文化的精华。在对外关系上是丝绸之路的要冲,为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作出了贡献。

(2)可从以下两种不同角度作答:

答案一:尼雅文明淹没的原因可能是沙漠化造成的。在风沙侵蚀和堆积作用下,河水水量日益减少。控制水资源的记录,以及被风沙拦腰折断的胡杨树就是证明。尼雅文明淹没的悲剧告诉我们,人类必须保护并不断改善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

答案二:尼雅文明淹没的原因可能是外族入侵造成的。因为材料四中被发现的怯卢文,不少并未开封拆阅,可能收件人是迫于形势不能不离去。被拦腰折断的胡杨树也说明生活环境并未恶化到不能生存的地步。外族入侵、社会动荡会导致一个文明消亡,这也是值得我们汲取的历史教训。

(若答出其他可能性,言之成理者,皆应鼓励。)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上一篇:辽宁省导游词范文下一篇:里面都看过一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