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现状与对策

2022-09-10

第一个从经济学角度提出创新概念的是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1972年熊彼特在其德文版《经济发展理论》中认为创新是将一种生产过程中从来未出现过或采用过的生产要引入生产体系, 以获得更高经济利益的活动。他把创新分为五种情况:引入一种新的产品;引入一种新的生产组织技术;开辟新市场;控制或掌握原材料新的供应来源;形成新的产业组织形式。

熊彼特认为经济社会的根本现象是经济发展, 并且他进一步阐明:导致经济发展的根本原因是创新而不是其他的因素。创新活动通过不断提高经济部门的经济技术水平, 从而推动企业组织及产业结构的不断演变, 其结果是经济得以发展。原有经济学理论则忽略了创新因素对经济发展的根本性推动作用, 而从其他方面寻求经济得以发展的动因。虽然熊彼特具有远见地提出了创新在经济发展中的巨大影响, 但由于他的理论思想冲破了原有的经济理论框架, 从一个全新角度考察社会的经济活动, 从而在很大程度上背离了固有的主流经济理论, 因此在当时并不为大多数经济学家所接受, 也没有得到社会的重视。直到上世纪50年代, 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 经及各处相关的经济分析手段的不断完善, 人们发现仅通过传统的经济理论, 已经很难解释现有的经济增长。科学技术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首要因素。这引起了许多经济学家重新看待熊彼特的创新理论, 并开始从事这方面的研究工作。技术创新理论就是在熊彼特的创新理论基础上逐步建立起来的。目前, 人们对技术创新的理解有两种。从狭义上讲, 人们把技术创新理解为与技术有关的企业创新活动, 即前述的五种创新的前两类, (引入新产品, 采用新工艺技术) 。广义上技术创新则包括上述全部五种创新类型。按照本文的观点, 技术创新是将科研成果创造性地引入生产系统形成规模生产并获取利润以及为保证该目的的实现而采取的技术和经济活动。

虽然人们一般承认技术创新活动自始至终存在于人类的经济活动之中, 但对谁是创新主体, 许多经济学家有着不同的观点。在此, 对这个问题进行分析确定, 有助于技术创新活动的推动与发展。在明确谁是技术创新主体之前, 我们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 技术创新与发明。

(2) 技术创新主体具有创新的内在动力。

(3) 技术创新主体必须具备技术创新能力。

资料来源:陈久康, 国家技术创新工程刍议, 中国信息导报1999, 4.

(4) 技术创新主体必须以经济利益为目的。

谁是技术创新的主体?这里, 我们认为具有现代企业制度的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

首先, 企业具有不断创新的持久动力。现代社会, 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面临激烈的竞争。这种竞争压力迫使企业必须不断的进行创新。否则就会在激烈的竞争中被淘汰。特别在今天,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 技术创新已经成为标志企业市场竞争力的首要因素。

其次, 企业大多设有科研开发部门, 这些部门一般都具备进行技术创新活动所必需的物质设备技术条件、科研开发人员。这些研究人员与直接生产紧密相联, 具有将科研成果应用于生产过程的便利条件。同时, 企业特别是大型企业可以为技术创新活动提供较为充裕的资金, 这是保证技术创新活动成功的重要条件。

最后, 企业从它一出现就是为了获取最大限度的利润。西方古典经济学家这样定义企业:企业是人们集中起来进行某种或某类商品的协同生产, 最大限度地实现利润的经济单位。西方的市场交易费用学说认为企业是市场的替代。企业在参与市场交易的时候, 存在市场交易费用, 这种费用来源于人们在市场上寻找交易对象、为谈判成功等所花费的费用。而企业组织通过内部的计划, 企业可以节省这部分费用。从本质上说, 出于节约交易费用而组织的企业, 其出发点仍然是为了获得更大的利润。因为费用的节约反映在产品上就是产品成本的降低和利润水平的提高。

1 我国技术创新活动存在的问题

中国从上世纪50年代才从日本引入了“技术革新”一词, 但已失去了日语的原义。日语的“革新”包含了“创新”的含义, 是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概念。而我国仅专指“技术上的小的革新”或“技术上的渐变性改进” (辞海) , 是纯技术学的概念。直到上世纪80年代才真正引进“技术创新”的概念, 对技术创新问题开始研究, 上世纪90年代才普遍引起国家有关部门的重视。

目前, 我国的技术创新工作主要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

1.1 技术创新主体不明确

我国的企业在某种形式上说只是按固定方式和计划进行产品加工的工厂或车间, 创新对他们来讲好象事不关已。日本的经济学家小宫隆太郎明确指出:“所谓企业, 是企划事业的意思, 即把有关生产活动的若干新尝试拟成计划并加以实施的主体叫企业”。即企业的本职职能是创新。由于没有企业, 只有工厂, 多年来我国只有厂长, 而无企业家。

按照国际惯例, 实施技术创新的组织主要是研究与开发机构 (简称R&D) 。包括政府、大学、企业和民营的R&D机构。要进行技术创新, 首先要看R&D的经费和人员的投入。企业是否是创新的主体, 我们可以从企业界的R&D人员和z1费的分布中判断。

统计资料显示, 在R&D资源配置上, 我国同日本等发达国家或地区比较, 有较大差异如表1。

另据资料表明, 上世纪80年代中期, 日本企业从事R&D的工程师占职工总数的3.45%, 而中国国有大中型企业仅为0.75%;日本每100个大中型企业有R&D机构1 3 4个, 据1995年国家经贸委资料, 我国23026家大中型工业企业中只有39.8%有技术开发机构。

1.2 技术创新不注重其实用性

自1990年以来, 我国年平均获奖的重大科技成果有3万多项, 但至今转化率不足30%, 推广应用率仅10%, 形成批量生产能力并获得规模效益的仅5%, 而日本的科技成果转化率却高达80%。所以日本著名的技术评论家星野芳郎指出:“中国的卫星能够绕地球转, 而生产的种种风扇大多不能摇头。”中国虽然在发明能力方面并不逊色任何发达国家, 但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却远低于许多国家, 这使中国许多很有价值的成果停留在样机、样品和展品阶段, 难以批量生产, 最终会影响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1.3 没有为中小企业提供技术服务的机构

我国着眼于从整体上搞好国有企业, 抓大放小。放活小的, 并不是放任自由, 而是要把改组、改制和企业的技术创新结合起来, 增强其竞争力。发达国家对本国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工作一向都很重视。日本在上世纪50~60年代就制定了一系列法律, 支持中小企业的创新, 如《中小企业现代化促进法》、《中小企业现代化资金援助法》等法案, 为了指导和扶植中小企业创新, 日本早在1948年就在通产省下设立中小企业厅;在美国, 各州也制定法律促进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 并在1953年设立中小企业管理局, 负责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工作。另外, 发达国家还从财政、税收、信息咨询等方面为中小企业提供优惠和帮助, 这都对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工作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但在我国却还没有专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机构。

2 技术创新活动对策研究

搞好我国的技术创新工作, 总的来讲, 我认为要作好以下几个方面。

2.1 加快以大企业为中心的技术开发工作

由于我国原来技术创新主体不明确, 科技资源大多集中在独立的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中, 游离于企业以外, 与企业脱节, 通过建立以企业为基础的技术创新体系, 力争在较短的时间内, 使全国500多家国家重点企业全部建立起技术开发中心, 使30%以上的大中型企业建立不同类型的技术开发机构。目前, 我国一些大型企业已建立起自身的技术创新机构, 如:伊利、T C L、海尔、荣事达等集团, 在技术创新、满足市场需求方面已走到了前列。

2.2 推进产学研相结合, 促进技术创新的商业化

在技术创新的指导思想上, 我国注重“高”、“精”、“尖”, 强调其先进性, 1986年我国首次参加日内瓦发明与技术展览会, 送展项目80%获奖, 居各参赛国之首, 1989年我国第一次参加巴黎国际发明展览会, 获得了唯一的一枚共和国总统大奖, 获奖数也居各参赛国之首。据我国公布的数据称, 仅“七五”时期的科技攻关项目, 就有6068项达到当时国际先进水平, 4112项填补国内空白, 但这些成果多是由科研院所搞出来的, 推广应用率不足10%。

为了加快技术开发步伐, 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 要以生产企业为基础, 支持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科技力量共建技术开发实体, 实现产学研的直接结合, 使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进入经济建设的主战场, 促进科研成果的迅速转化。

3.3 建立健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技术支撑体系

我国是一个中小企业众多的国家, 中小企业占全国工业企业的97%以上, 由于中小企业在税收、吸纳劳动力方面的重要作用, 我们应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 为促进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 在法律、法规、资金、税收等方面给中小企业以优惠措施。如建立风险基金, 对有前途的高科技小企业以资金扶持等。

值得庆幸的是,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 我国各级政府和企业都加强了对技术创新工作的认识。1999年8月, 全国技术创新大会在京召开。江泽民同志强调, 我们既要充分估量新的科技革命带来的严峻挑战, 更要珍惜它所带来的难得机遇。我们必须抓住机遇, 正确驾驭新科技革命的趋势, 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大力推进科技进步, 加强科技创新, 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 掌握科技发展的主动权, 在更高的水平上实现技术发展的跨越。

摘要:本文从熊彼特的技术创新理论出发, 探讨了技术创新的主体和我国技术创新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了在我国开展技术创新活动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技术创新,技术创新主体,对策和建议

参考文献

[1] 石定寰, 柳卸林.建设面向21世纪的国家技术创新体系[J].求是, 1999, 10.

[2] 李兆友, 远德玉.论技术创新主体[J].自然辩证法研究, 1999, 5.

上一篇:陶瓷艺术装饰中的传统文化美下一篇:浅议如何加强建筑软土地基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