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体系建设办公室

2022-08-05

第一篇:创新体系建设办公室

建设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

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

2013-4-16 11:52:58来源:2013年04月16日 08:00《求是》 期号:2013/08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一切科学活动的生命。积极推动学科体系、学术观点、科研方法创新,建设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形成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是党中央站在时代高度提出的一项战略任务,也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建设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是一项十分紧迫的战略任务

自上世纪90年代起,世界上一些国家相继把建设和完善国家创新体系确立为国家战略。在此背景下,我国着手研究制定国家创新体系建设规划,并于90年代末正式付诸实施。十几年来,我国国家创新体系经历了从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体制机制创新到全面创新的不断完备的过程。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不断推进,我们党对哲学社会科学地位和作用的认识越来越深刻,把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纳入到国家创新体系范畴,并为此出台了一系列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长远指导意义的方针政策。党的十八大再次强调,要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建设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

建设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到2020年,我国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今后10年则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键时期。当前,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格局、思想观念都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意识形态领域形势错综复杂,各种思潮此起彼伏,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的任务更加艰巨。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政治制度,面临着许多新的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人口资源环境约束不断增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刻不容缓。收入分配、社会公平、就业、腐败等问题非常突出,群体性事件频发,社会矛盾凸显,等等。回答和解决这些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迫切要求哲学社会科学以创新的思维和视角,为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提供理论支撑,为党和国家正确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为破解经济社会发展难题提供合理建议,为提高全民族思

想文化素质提供知识基础,为实现中国梦提供精神动力。

建设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是增强国家软实力、提高国际竞争力、争夺国际话语权的必然要求。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国际舞台上各种力量纵横捭阖,围绕综合国力、国际秩序、国际市场、地缘政治、发展模式、价值观念等全方位竞争日趋激烈,经济安全、政治安全、军事安全、金融安全、粮食安全、能源资源安全、文化安全等问题十分突出,敌对势力对我西化、分化、遏制战略从未停止实施,一些国家强制推行其社会政治制度和价值观念,对我实施思想文化和意识形态渗透。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和国际环境,迫切需要哲学社会科学认真研究、正确阐释、广泛宣传中国发展道路和发展理念,提升国家话语权和舆论主导权,为党和国家应对国际挑战和风险提供及时有效的建议;迫切需要建立与我国国际地位相称、能够为增强国家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提供有力支撑的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使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以前所未有的崭新姿态出现在世界舞台上,进一步扩大我国学术和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吸引力、感召力。

建设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是建设创新型国家、拓展和完善国家创新体系的必然要求。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我国已初步形成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总体布局,国家创新能力显著提高,综合国力显著增强。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国家创新体系进一步拓展和完善。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已成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内容,成为国家创新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人们已经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在为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个方面创新提供思想条件、理性指导和价值取向方面,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具有无可替代的推动作用。

二、建设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的基本内容

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涵盖学科体系创新、学术观点创新、科研方法创新等内容的全面创新,是一个有机整体,必须统筹规划、系统推进。

学科体系创新。学科体系创新是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基础和依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遵循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发展规律,完善学科建设机制,优化学科结构,形成具有时代特点、门类齐全、结构合理、优势突出、立足国际

学术前沿、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学科布局。要巩固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坚持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并重,传统学科和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并重。着力促进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相互渗透,促进哲学社会科学不同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重点建设一批能够增强原创能力、推动理论发展的基础学科,一批有较强对策研究能力、对经济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应用学科,一批立足学术前沿、注重前瞻研究的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

学术观点创新。学术观点创新是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建设的核心内容和中心任务,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本质与精髓。学术观点创新,就是不拘泥于书本、不拘泥于经验、不拘泥于已有认识,从当前客观实际出发,提出有科学依据、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的原创性学术观点,或在继承和借鉴他人、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有所发展、有所完善、有所校正、有所突破。鼓励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发扬学术民主、艺术民主,倡导积极健康的学术批评与反批评,在不同观点和学派的碰撞、交锋、交融中,逐步接近客观真理。鼓励创立中国观点、中国学派,与国际哲学社会科学界开展平等的有尊严的对话和交流。重点扶持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具有重大创新意义、对经济社会发展有重要影响的研究项目,支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着力推出具有时代高度、代表国家水准、产生世界影响的优秀成果。

科研方法创新。科研方法创新是当代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实现理论创新、观念创新和学科创新的重要条件。要着力推进科研方法和科研手段创新,全面提高科研方法和科研手段现代化水平。一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二是要广泛吸收借鉴自然科学和其他学科先进的研究方法。加强哲学社会科学信息化建设,大力推进深度信息化进程,积极打造数字化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教学机构。整合全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力量,规划建设一批涵盖哲学社会科学主要学科的大型专业数据库和国家重点实验室,为宏观性、战略性、全局性、综合性、前瞻性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提供有力支持。

推动学科体系创新、学术观点创新、科研方法创新,建设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目的在于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必须充分体现中国特色,就是以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继承中国优秀文化成果,扎根中国现实土壤,回答和解决中国问题。必须充分体现中国风格,就是注重实践、贴近生活,百家争鸣、各展所

长,历久弥新、简约深刻。必须充分体现中国气派,就是体系完备、科学严谨,领先时代、高瞻远瞩,博大精深、兼收并蓄。中国的哲学社会科学应当体现鲜明的时代精神和厚重的民族精神,与中国国情相结合,与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相结合,牢固树立自己的核心价值和话语体系。

三、实施创新工程是建设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的重要载体

经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审议批准,中国社会科学院于2005年开始实施以建设“六大工程”、形成“五大中心”、发挥“四大作用”为主要内容的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建设。在对原有目标任务进行充实完善和整合提升的基础上,根据中央要求和“十二五”规划纲要部署,我院自2011年开始率先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把创新工程作为建设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的重要实践载体,提出了实施创新工程的主要任务和基本目标。

建设马克思主义坚强阵地。就是要着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断提高全院同志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指导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和各项工作的能力,增强广大干部职工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切实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整合全院力量,认真完成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任务,推出高水平理论研究成果,总体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宣传水平。加强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学科建设,加强报纸、期刊、出版社、图书馆、网络、数据库等马克思主义学术阵地建设。

建设党和国家重要的思想库智囊团。就是要深入研究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工业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农业现代化与粮食安全,就业与社会保障格局等重大问题。深入研究民族问题发展态势、边疆地区稳定与发展、宗教问题与社会和谐、文化和意识形态安全、国际关系和国际战略等重大问题,推出高质量研究成果,提出切实有效的对策建议。整合全院信息资源,成立专门信息研究机构,围绕党和国家中心工作,及时收集、编选和报送对中央决策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的资料信息。大力加强国情调研工作,选取对党和国家决策有重大意义的问题,进行深入扎实的调查研究,向中央提供有重要价值的调研成果,使国情调研成为发挥思想库和智囊团作用的重要渠道。

建设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最高殿堂。就是要着力推进学科体系创新,形成具有支撑作用的基础理论学科、具有较强优势的重点学科、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扶持具有重要文化价值的“绝学”和濒危学科,努力构建位居国际学术前沿、适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需要的学科体系;着力推进学术观点创新,提出有客观依据、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的原创性学术观点;着力推进科研方法和科研手段创新,全面提高科研方法和科研手段的现代化水平。继承、发扬和提升先进的学术思想、优良的道德文化和价值观念,深入研究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华传统文化和世界文明成果。加强学部建设,充分发挥学部的学术引领和科研协调作用。建设一批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研究所、研究室、研究中心。加强科研人才队伍建设,产生更多学术大家,推出更多精品力作。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术传播平台。就是要加强学术名优平台建设,强化组织管理与创新,提高质量,传播交流最新学术成果。积极打造“数字化中国社会科学院”,建立一系列重点实验室和大型数据库。推进中国哲学社会科学门户网站建设。加大对优秀学术期刊和优秀学术成果出版资助力度。做强国家级哲学社会科学专业图书馆和数字图书馆,构筑完整的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专业图书馆体系。分类支持具有重要导向力的学术社团和非实体研究中心。

建设“走出去”战略的学术窗口。就是要紧密跟踪世界经济与政治形势,着力研究世界经济结构和全球治理格局调整新动向,转变发展方式与和平发展外部环境,我国中长期对外参与战略,新形势下我国周边关系与对策,中国海洋权益保护与海疆战略等重大问题,为维护国家经济、政治、军事、生态、资源等安全提供前瞻性建议。支持优秀专家走进海外高端智库,赴海外重要学术机构和国际组织开展高层交流,合作进行有关经济社会发展及国际问题的深度研究。积极发挥学术外交主渠道作用。加强国际学术交流平台建设,将“中国社会科学论坛”打造成国内外知名的品牌论坛。培养一批能够在国际交流中直接对话、有实力争取话语权的中青年学术英才。推出一批优秀外文学术期刊和外文精品图书。开展国际热点焦点问题应急调研,及时向国家提供高水平的分析报告和对策建议。坚持“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邀请国外著名学者在我院发表文章、出版著作,增强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

建设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人才高地。就是要落实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和骨干人才造就计划,下大气力培养造就一批马克思主义理

论功底扎实、熟悉中国国情、具有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能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和骨干人才。实施学术大家推展计划,全面培养并大力推介我院学术造诣高深、学术水平为国内或国际学术界公认、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作出卓越成绩和突出贡献的专家学者。实施高端人才延揽计划,通过公开招聘等形式,汇聚一批具有前瞻和预见能力,在相关领域作出突出贡献和创新成绩,能够敏锐把握国家战略需求,为兴国利民出计献策的专家学者。实施领军人才扶持计划,重点支持理论功底扎实、战略视野开阔、勇于开拓创新、能够敏锐把握学科发展方向的学科领军人才。实施青年英才提升计划,大力培育年龄在40周岁以下、品行端正、专业基础知识扎实、热爱科研事业、具有开拓创新精神、有较大发展潜力和培养前途的青年科研人员。实施管理人才培养计划,重点培育德才兼备、具有先进管理理念和较强组织协调能力、在行政党务和政策研究等岗位取得显著成绩、有培养潜力的管理人才和后备干部。

通过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争取用5到10年的时间,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取得重大进展;党中央、国务院重要的思想库和智囊团作用得到充分体现;国际国内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话语权和影响力明显增强;以学科体系创新、学术观点创新、科研方法创新和科研组织管理创新为内容的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基本形成。总之,努力把中国社会科学院建设成为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国家强院”和居于高端水平的“世界名院”。

第二篇:加强我市自主创新体系建设的建议

我市正处于工业现代化发展的中级阶段,面临优化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任务,谋划并建设具有区域特色的自主创新体系,以增强我市的科技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已经成为城市发展中的重要问题。

一、我市自主创新体系建设的明确指向

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我市有如下比较优势:区域位置

和地缘经济价值,政府的主导作用强劲,较强的总体实力,较好的产业基础,大型骨干企业和拥有的科研机构、人员、课题,科技创新资源在市场经济中具有一定竞争优势,弘扬“唐山魂”是自主创新的精神支撑。

自主创新体系建设,应以唐山湾“四点一带”的空间布局和“四个主体功能区”的发展为依托,要充分利用京津以及世界跨国公司的科技资源,加强技术合作,依托大中型企业,围绕发展开放型经济,加快以能源原材料、建材工业、化学工业的改造升级、临港产业和海洋经济为重点的创新体系建设。

二、我市自主创新体系建设的总体框架

结合我市所处工业发展阶段及产业结构、资源秉赋、技术支撑、企业管理、中介服务等方面情况,对我市自主创新体系建设,提出四个方面的构想:

——知识创新体系建设:加强学科建设,培育优秀人才,发挥自主创新的引领作用;发挥科研院所创新资源优势,以技术创新当好引领自主创新的主力军;以增量投入激活存量资源,加快实验室、技术中心建设。

——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努力用先进适用技术和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努力构筑高新技术产业集群;逐年加大科技投入,建立健全技术创新和研发机构;重视市场导向作用,协调好研发、生产和市场的关系;利用国内、国外的社会资源,合作开发,互利共赢;建立完整知识产权体系,重视专利工作,保守核心机密;提升企业经营理念,创造有利于创新活动的企业文化;建立创新人才激励机制,给予科技人员公正回报。

——政府宏(来源:好范文 http:///)观调控体系建设:创新宏观调控管理体系;推进科技体制改革,整合科技资源;构建支持科技创新的政策平台;加强“产学研结合”和“学研产结合”,形成市场化良性运行机制;营造科技创新的良好法制环境;培育有利于创新的社会和人文环境。

——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和改进市、县两级生产力促进中心的功能;高新区和科技园区要搞好科技企业孵化;技术市场网络要健全技术市场管理机构;技术产权交易中心要建设好技术产权交易平台;科技评估中心要开展好咨询服务、科技评估;农业科研、技术机构要探索好新型农业技术推广模式;落实好科技风险投资中心和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的作用。

三、加强我市自主创新体系建设的系统工程

(一)大力加强科技园区建设

1、以落实《河北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条例》为契机,发挥高新技术园区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国家级高新区要围绕“二次创业”,着力创新管理体制,完善创业服务体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省级高新区要加强动态管理,进一步优化并突出产业特色,逐步实现良性发展,尽快形成人才、技术、资源的聚集优势和竞争优势。

2、农业科技园区的发展要突出区位特点和示范带动作用。重点在城市郊区、山前平原、滨海平原、低平原、浅山丘陵等自然类型区,分别建立农业综合试验区,支持和发展市、县两级农业科技园区;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以加速农业产业化为目标,逐步建成公司制运作、合同制连接农户、主体产业突出的农业科技园区,为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改善生态环境、加速农业现代化进程起到示范带动作用。

3、加强民营科技产业园区建设。围绕区域特色经济和特色产业发展,建立民营科技企业开发中心,负责组织民营科技园区的人才引进、对外技术经济合作和技术管理人才培训,重点培育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生物技术与现代医药、新材料、光机电一体化、海洋产业等一批民营科技产业。

(二)努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1、通过专题讲座、会员沙龙、成果展示、信息发布、专业培训等活动形式,促进科技成果需求方、提供方、投资方、中介方(经纪人)之间的沟通、交流与合作。

2、开展技术合作、成果转化等方面的中介咨询服务,推动新型的产、学、研联合体的建立。

3、为科技成果转化中的投融资业务和中介咨询提供服务。

4、根据科技成果需求方和提供方的要求,推动招投标等工作,促进科技交流与成果转化。

5、通过培训等方式,促进和培育科技成果交易经纪人队伍成长,使科技成果交易经纪人在唐山市新一轮发展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6、对科技成果转

化过程中的存在问题、难点进行调研,并对现行有关政策进行修订或补充,向政府建言献策。

(三)搞好农业科技创新一揽子工程

1、种子工程。主要以农作物改善品质为主,重点培育高产、优质、专用品种和抗旱节水品种;完善良种繁育体系,提高良种供应能力。

2、节水与旱作农业工程。针对我市农业水资源短缺和浪费、污染等突

出问题,组织好节水灌溉、旱作农业、蓄水补源等方面的关键技术攻关,建立以品种节水、农艺节水、工程节水和管理节水的农业节水综合技术标准和试验区。

3、农副产品深加工工程。围绕全市畜牧、蔬菜、果品三大龙型经济的发展,建立规模化、标准化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延长农产品生产链条,实现农产品加工增值,以农产品技术开发和质量保证,提高我市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

4、农业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化工程。抓好农业生物技术及制品的开发、农业信息技术应用、转基因植物研究、农业高新技术集成应用与示范;加强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与开发,大力加强山区技术开发,把山区的“围山转”提升到富有科技含量的新阶段。

(四)创新不同层次科技人才培养机制

1、大力开发已有人才资源,落实知识、技术等作为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的政策,调动科技人员从事技术创新的积极性,吸引其向研发一线聚集;用技术创新事业留住人才,营造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社会环境。

2、加强创新人才的继续教育,重点抓好急需的专业技术骨干、优秀青年人才的培养与企业职工的岗位技能培训。高等院校要根据唐山的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技术创新,调整学科结构,为企业技术创新培养急需人才。

3、树立“不为所有,但为所用”的人才观念,引人与引智并重,通过项目合作、产品开发等形式,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广泛引进人才和智力。特别是加强国际经济技术合作,通过多种途径引进国外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和技术,为我市所用。

4、建立合理的人才机制,完善和规范人才市场,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优化配置人才资源。

第三篇:加强机制创新推进惩防体系建设

湖南省株洲市加强机制创新推进惩防体系建设

今年以来,湖南省株洲市紧紧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从治本着眼,从预防着力,从机制着手,开拓进取,务实创新,在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有益的实践。

打造“三大平台”,创新社会参与机制

该市注重畅通社会参与渠道,并形成长效机制,精心打造了“三大平台”鼓励社会各界参与反腐倡廉建设。

打造教育平台,让党员干部有经常受教育的场所。该市精心打造了茶陵监狱警示教育基地等四大廉政教育基地,四个教育基地各有侧重,各有特色,成为全市反腐倡廉教育的一道亮丽风景线。据统计,今年来四大教育基地接受警示教育活动者达211700余人次。

打造测评平台,深化政风行风评议。12月16日,该市召开全市政风行风评议大会,来自社会各阶层的800余名代表对市直52个行政执法单位组织开展现场民主评议、现场测评亮分、现场兑现奖惩。在县(市、区),对1044个基层站所组织开展民主评议,该市所辖醴陵市首次对50名股室正职干部进行当场“公评”,社会反响良好。开展县处级党政正职述廉评议。要求县处级党政正职必须分期分批向市纪委全体扩大会公开述廉,接受公开评议。11月,该市组织开展一次述廉评议活动,470名各类人员代表,对12个部门的“一把手”进行了现场述廉测评。

打造网络平台,扩大群众诉求渠道。该市在不断完善传统信访举报渠道的基础上,积极创新拓宽新形势下信访举报渠道。加强网络信访举报中心建设,成立以市纪委书记任组长的网络信访举报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网络信访举报的领导、指导和协调工作。

- 1 -

完善“三项制度”,创新权力监管机制

不受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今年来,该市多层次、多渠道构建反腐倡廉立体监督体系,完善“三项制度”,较好地提高了监督的整体效能。

完善信访监督制度,让老百姓有“出气”的地方。该市纪检监察机关今年实施信访诫勉谈话64人次,责成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15场,处理信访问题215个。坚持领导接待群众来访工作制度、领导接访公示制度、领导接待群众来访处理“一条龙”制度,面对面受理来访,按照“谁接访,谁负责”的原则,对群众反映的问题或案件线索负责调查、处理和答复。

完善效能监察制度,让反腐倡廉直接为经济中心服务。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对全市重点建设项目中具有代表性的项目进行效能监察立项。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牵头开展重点项目效能监察活动230多次,共督促解决问题600多个,办理重点项目建设审批许可事项1018件,提前办结率达95%,精简合并涉企检查,减少涉企行政检查120余次,为全市经济发展大局和重点项目建设营造良好的政务环境。

完善廉政巡查谈话制度,让腐败消除在萌芽状态。今年,由市纪委书记、副书记、常委分别带队,7个协作组牵头实施,对全市46家市直机关单位的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开展全面巡查,重点检查党政领导班子及其成员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执行廉洁自律规定贯彻落实执行《廉政准则》等情况。根据巡查谈话发现的案件线索,市纪委对1名副处级领导干部予以党纪立案。

突出“三个重点”,创新反腐运行机制

如何使反腐倡廉为中心工作服务,不脱轨、不越轨,该市突出抓好“三个重点”,使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始终在科学发展的轨道上运行。

突出自身队伍建设这一重点。该市在去年推行县级纪检监察派驻机构统一管理改革的基础上,对相关制度进行了修改完善,同时加强基层乡镇、街道纪检组织建设,做到工作覆盖无空白。

突出维护民生这一重点。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工作机制,针对民办教育(培训机构)无证办学、不符合条件办学、培训机构弄虚作假等问题,创新开展“两校一院”(民办教育培训机构、驾驶员培训学校、民营医院)专项整治行动,取缔无证民办教育培训机构63个,下达停办通知书207份、整改通知书310份,对3所民办学校违规招生问题进行了查处;对11所驾校的违规办学行为进行了通报批评,对其中4所进行了行政处罚;查处民营医院乱收费、开大处方、违规执业、发布虚假医疗广告、使用假劣药品、骗保、套保等违规问题58个,切实维护了群众的根本利益。

突出诚信体系建设这一重点。完善了《株洲市招标投标活动投诉处理办法》等制度。对所有进市场的招投标项目严格实行“三位一体”的电子招投标(网上发布招标公告、网上下载招标文件、计算机辅助评标),实现了内部办公无纸化、招投标信息公开化、评委评标电脑化、招投标监管电子化。(冯 杰)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第四篇:创新组织部门文化体系建设的实践

与思考

创新组织部门文化体系建设的实践与思考2007-02-10 16:47:57

创新组织部门文化体系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机关文化贯穿于机关的工作和管理理念之中,植根于干部职工的从业精神之中,是自身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凝聚力、向心力、亲和力,有激励、约束、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作用。胡锦涛同志强调,组织部门应当成为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表率部门,如何加强组织部门文化建设,宣染“公道正派”的文化氛围,成为新时期、新形势下组织部门加强自身建设的昌明之举和必由之路。近年来,××市委组织部紧紧围

绕“深化、创新、发展”主题,着眼于营造“团结干事、鼓足干劲、踏实工作、扎实发展”的组织部门文化氛围,以“公道正派”为核心,积极开展“五型”机关文化创建活动,收到了明显成效。

一、活动的提出

十六届四中全会《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把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关键和基础。组织部门作为党委分管干部、党员的重要职能部门必须尽快适应新时期、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把提高组工干部综合素质放在自身建设的首位,通过加强文化体系建设,在干部队伍中形成勤于实干、勇于开拓、耻于空谈的积极进取之风。

在调查研究和对照检查的基础上,我们发现当前组织部门在自身建设方面主要有“五个不适应”。一是工作节奏不适应。工作主动性不强,缺乏自我加压的精神,有等、拖、靠等思想。二是工

作能力不适应。对一些新知识、新业务、新技能的学习和接受有些滞后,对一些新问题束手无策。三是工作方法不适应。工作程序不规范,制度不健全,在具体细节上有许多需要加强、完善和进一步规范的地方。四是工作标准不适应。工作定位不高,目标偏低,缺乏敢争第

一、敢为人先的勇气,争先氛围不浓。五是工作态度不适应。工作无特色,满足于一般化,无创新,成绩不突出,效果不明显。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通过借鉴企业文化建设,并结合我市组织部门实际,提出了以“打造学习型组织、塑造知识型人才、锻造正派型队伍、创造干事型平台、营造和谐型氛围”为主要内容的“五型”机关文化创建活动,努力把组织部门建设成为“公道正派,顾全大局,敬业奉献,求真务实,清正廉洁,群众公认”的坚强战斗集体,把组织部门的干部培养成为“职业道德靠得住、业务工作有本事、个人作风过得硬、干部群众信得过”

的团结进取群体,使组织部门真正成为党员之家、干部之家和知识分子之家。

二、主要内容及基本做法

“五型”机关文化建设,涵盖组织部门内在的价值观念、工作境界、用人理念、行为规范和部门精神,是在继承和吸收组织部门优良传统和党建新思想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每一句话都有16个字的具体标准,是我们提升组工干部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载体。

1、打造学习型组织。把学习作为加强组织部门自身建设的首要任务,使每个同志努力做到刻苦学习,善于研究,积极探索,勇于创新。一是丰富学习内容。一方面组织干部职工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及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不断钻研组织工作业务知识,熟练掌握有关政策、规定、程序。另一方面,开通了互联网,为每个干部下发了《敬业》、《员工精神》等10余本书籍,为每个科室征订了《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组

织人事报》、《××日报》、《新闻爱好者》等10多种报刊杂志,引导组工干部学习经济、法律、科技、文化、历史等方面的知识,不断扩大知识面,掌握新技能。二是创新学习方式。把每周一下午定为政治理论学习日,每周五下午定为业务学习日。通过采取专家学者授课、组工干部论坛、轮流讲评业务、集体研讨、领导点评等形式,使机关集中学习不流于形式;通过开展机关干部读书竞赛活动,每个干部自觉做到“月读一本书、旬写一篇文、周周有心得、天天有剪贴”,使干部自学学有所获、学有所悟。三是严格学习考评。部办公室每月对干部学习情况进行一次小结,定期对个人读书笔记和心得体会进行检查、展评,并把学习情况作为个人和所在科室参加年度考核以及创先争优的一项重要内容。

2、塑造知识型人才。鼓励组工干部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提高业务水平,努力做到博学善思,勤于总结,精通业务,学以致用。一是提高干部写作水平。

部内每3—5人成立一个写作互助组,通过互帮互学,促进全体干部写作水平的共同提高。二是优化干部知识结构。积极鼓励干部参加各种形式的继续教育,不定期组织干部到上级组织部门跟班锻炼、到发达地区学习考察,进一步开阔其视野,增长其才干。三是培养干部创新思维。在部内开展了最佳建议奖活动,工作人员每周分别提一条业务工作建议和自身建设方面的建议,由办公室梳理后提交部长办公会审定,对有价值的建议,制定相关措施,予以落实。同时坚持组工干部联系点制度,每个机关干部联系一个市直单位、一个乡镇、一个村、一个企业,每周抽出2天时间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及时发现问题,总结经验,写出高质量的调研报告。

3、锻造正派型队伍。把以“公道正派”为核心的职业道德建设作为永恒的主题,努力做到公道正派,坚持原则,敬业奉献,素质优良。一是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把《组织人事干部若干行为规

范》作为组工干部的言行标尺,定期开展“进组织部门图什么,在自己岗位上干什么,在干部群众中形象是什么”大讨论活动,组织每个干部对照“公道正派”的要求,认真查摆和纠正个人在工作生活中存在的不公道、不正派、不廉洁等方面的问题,自觉作到文明共事、公正办事、热情干事。二是严格实行责任追究。健全各项工作制度,规范工作运行程序,公开各科室工作职责,明确每个干部工作任务,凡有违反组织纪律、组织程序、徇私舞弊、有损组工干部形象的行为,一经发现,严肃处理。特别是在干部使用、发展党员、市委市政府临时性中心工作等方面严格实行责任追究制、说情登记制和八小时以外重要事项活动汇报制。三是营造外部监督氛围。通过设立部长信箱、公开监督电话、聘任部机关监督员、建立部内重大事项公开制度、开展“开门评部”活动等形式,广泛听取和收集社会各界对组织部门及每个干部的意见和建议。

4、创造干事型平台。完善各项工作激励机制,让想干事的有机会、能干事的人有平台,努力做到自动自发、拼搏进取、政绩公开,创先争优。首先在目标管理上下功夫。制定了2005年度组织工作目标管理意见,提出了“11110”奋斗目标,对组工信息、调研课题、创新举措、廉政建设等责任目标进行分解,并分别落实到副部长、各科室及每个组工干部身上。各科室及每位组工干部的目标完成情况由办公室负责进行一周一汇总、一月一公示,副部长每季度对分管科室目标完成情况进行一次点评,年终评出先进科室和优秀个人,作为科室负责人和干部本人提拔使用的重要依据之一。其次在激励措施上下功夫。部内引入竞争机制,各科室负责人和工作人员实行聘用制和双向选择制。年终各科(室)长(主任)在全体人员大会上述职,并接受大家的评议,评议结果称职以上票达不到80%,或不称职票达到20%以上的,自动辞去科(室)长(主

任)职务,使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选人用人机制率先在组织部门得到充分体现,努力为每个干部提供干事创业、展示才能、发挥作用的机会和舞台。

5、营造和谐型氛围。强化“以人为本”管理理念,努力营造诚实为本,以部为家,团结互助,共同进步的和谐氛围。一方面积极争创省级文明单位。先后粉刷了办公用房,更新了办公设备,制定了卫生制度,规范了文明行为,美化了部内环境,为干部职工提供良好的工作学习环境。同时为丰富和活跃干部的文化生活,培养干部健康向上的身心素质,先后开展了学习太极拳、登山比赛、举办文艺晚会等活动,增加同志们之间的相互了解,增添了部门活力。另一方面建立谈心制度。部长、科长(主任)、干事之间经常开展谈心交心活动,副部长与每个同志做到一月一谈心,部长与每个同志做到一季一交流,在机关内部形成了上级关心下级、下级尊重上级、相互帮助支持,相互关心提高的和谐氛围。

三、初步成效

通过“五型”机关文化创建活动的开展,使全体组工干部的综合素质有了明显提高。

一是终身学习的意识进一步增强。广大组工干部自觉把学习作为提升自身素质,搞好各项工作的首要任务,自觉作到永不自满、见贤思齐、乐学不倦、刻苦钻研。通过开展“干部读书竞赛”和“组工干部学习论坛”等活动,全体组工干部认真学习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及国内外重要时事政治,切实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积极钻研组工业务,不断提高工作技能。同时利用业余时间参加各类自学考试和函授教育,给自己充电加压。目前,部机关工作人员通过自修,已全部取得了大学本科文凭。

二是综合分析的能力进一步加强。广大组工干部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作为推动工

作前进的根本动力,自觉作到善于发现、乐于思考、勤于总结、勇于实践。今年以来,我们结合组工干部联系点活动,组织组工干部每月选择一个调研课题深入联系点进行调查研究,并在部机关开展了“最佳调研报告”评选活动。截止目前,共集中开展各种调研活动10次,撰写调研报告56篇。其中等调研报告先后被上级组工刊物采用。同时在最佳建议奖活动中,大家先后为开展组工业务和加强自身建设提出有价值建议200多条,被采用30余条,其中不作为村官惩戒和不合格党员提醒告诫等做法先后被省市新闻媒体刊登。

三是准确表述的水平进一步提高。广大组工干部把发言、演讲、汇报工作和材料写作作为自身成长进步的重要条件,自觉作到能言善写、言简意赅、条理清晰、观点明确。在机关干部学习论坛上,大家踊跃发言,发表自己对某一问题的不同观点和看法;在模拟岗位竞聘上,大家积极参与,使自己的演讲水

平和临场应变能力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同时,认真落实“11110”组织工作目标,把写作水平的提高作为提升自身综合素质的根本措施,积极撰写各类信息和新闻稿件,截止9月底,部内干部职工共在市以上组工刊物和新闻媒体发稿150多篇。

四是严谨细致的作风进一步好转。广大组工干部把炼就一个好的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作为提高自身素质的基本条件,自觉作到观察仔细、思考周全、说话得体、干事认真。全年组织工作没有出现任何差错和纰漏,信息调研、组工信访、干部档案、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在全市组织系统均名列前茅。特别是在今年的村级组织换届工作中,为了巩固党的基层执政基础,把“双高双强”干部选进村级组织班子,我们从大处着眼,细处入手,提出了“十严格”保证换届成功、“十个一”巩固换届成果的措施,受到了省市有关领导的一致肯定。

五是公正良好的形象进一步巩固。

广大组工干部把维护自身形象作为提高组织部门威信的有效途径,自觉作到办事公正、为人正派、心身健康、追求完美。在思想上,牢固树立“部荣我荣、部衰我耻”的意识,自觉从我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把组织部这块牌子擦亮。行动上,严格按照“对己清正、对人公正、对内严格、对外平等”的要求办事,做到对上对下一样热情,对内对外一样公正。同时积极开展救助艾滋病致孤孤儿活动,先后为艾滋病致孤孤儿捐款4970元,邮寄学习用品6次。在“树组工干部形象”集中学习教育活动民主测评中,部机关和每个组工干部的群众满意率都在98%以上,在社会上树立了组织部门的良好形象。2005年2月,我部机关被评为市级文明单位。

四、几点启示

“五型”机关文化创建活动开展以来,我部自身建设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我们在下一步

的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一、建立健全各项机关制度,是加强机关文化建设的基础。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机关文化建设应把制度建设放在首位,并贯穿其中。在制度的建立修订上,应本着实际、实效的原则,防止脱离实际,造成操作性不强、不好把握的问题。同时,又要体现努力的原则,就像摘桃子,跳一跳,够得着。在目标分值的设定上要体现科学、合理、合情的原则,既要突出重大工作的位置,又要兼顾组工干部工作和劳动强度的承受力。在制度制订过程中要广泛征求组工干部和社会其他人士的意见和建议,做到集思广益,使制度日臻完善。

二、抓好机关制度落实,是机关文化建设取得实效的关键。制度制定后,不能很好地抓落实,制度就形同虚设。要抽调人员,组成督查小组,专门负责机关各项制度的督促检查,从而推进机关文化建设的全面开展。办公室要为每名组工干部建立个人工作档案,把平时

的考勤、工作、学习、奖惩等情况及时记录归案,作为年终评价的重要依据。我们自“五型”机关文化创建活动开展以来,在抓“11110”组织工作目标落实上,坚持实行发表稿件和采用建议月公示制度,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目前,我部信息调研工作走在全市的前列。

三、坚持形式内容上的创新,是机关文化建设的不竭动力。世上没有尽善尽美的事物,同样,在机关文化建设方面也存在着一些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在文化建设和实施过程中要坚持与时俱进的精神,不断赋予文化建设新的内容,以改变不合实际、效果不明显的做法,比如在集中学习中,要彻底改变组工干部被动学习的方式,启发大家动脑筋、想事情,解决理论和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提高大家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制度建设上要坚持从实践中总结、积累、提炼的方法,把措施得力、操作性强、易于接受的坚持下来,把一些陈旧的、过时的工作制度

认真加以研究、修改、完善,永葆制度的活力。

四、营造互助和谐的机关氛围,是机关文化建设的灵魂。一个单位、一个部门要想取得进步,取得工作上的突破,单靠一两人的努力是很难完成。我们为了实现年初制定的各项工作目标任务,把增强组织部门的“团队精神”作为促进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的重要法宝。首先对科室人员进行了调整,对科室工作职责进行了重新明确,使各科室工作人员犹如一家人,各科室工作之间相互衔接、相互支持。其次,把学习作为增强同志们相互交流、相互了解的有效平台。通过成立兴趣学习小组、“一帮一”学习小组等形式,进一步增强同志们之间的友谊,使之相互帮助、相互配合,从而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第三,把工作上的相互配合作为增长干部才干、营造和谐机关的有效途径。在信息上实行了全员目标管理制度,在先进性教育活动、农村基层组织换届、干部考核考察等中心

工作中,打破科室界限,组织全部力量集中攻坚,为圆满完成年初制定的各项目标任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五篇:创新人才服务体系服务现代社会建设

**市人才服务中心在发展的进程中,以“以人为本,服务人才”为宗旨,以“创新服务体系,提高服务能力”为目标,努力构筑和完善以**为中心,辐射云南、面向南亚、东南亚的人才服务大平台,不断为现代新**建设和各类人才提供优质高效、方便快捷的服务,以服务带动人才领域的拓展,以服务促进中心品牌的确立,以服务推动人才中心的建设,努力创建人才服务新体系,提高了人才配置的效率和质量,满足了用人单位和各类人才的需求,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现代新**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持。

一、深化改革,不断探索人才中心管理和运作新模式

**市人才服务中心和人才市场诞生于上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市人才服务中心坚持改革,坚持创新,不断推进人才中心体制改革和人才市场运作机制方面创新,经过多年的研究和探索,现已初步实现了政企分开、管办分离,“政府部门宏观调控,市场主体公平竞争,行业协会严格自律,人才机构提供服务”的运行格局和新的管理运作模式已初步建立。**市人才服务中心的改革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84年**市人才交流中心成立至1998年前,实行一块牌子(人才交流中心)、两种功能(市场功能、人才公共服务功能)、一套人马的管理体制,政府人才服务机构与市场管理合二为一,统一运作;第二阶段,1998年**市人才服务中心和**人才市场成立至2003年,实行两块牌子(人才服务中心、人才市场)一套人马的管理体制,政府人才服务机构与市场管理合二为一,分别运作;第三阶段是2004年以来,根据全国、省、市人才工作会议精神,通过推进人才市场体制改革,采取了放权、脱钩、搞活等一系列措施,初步实现了政企分开和管办分离,实行两块牌子,两套人马,两种功能,分别运作,分别核算,统一管理。人才服务中心从事人事人才公共性服务,人员参照公务员管理,收费上缴财政。人才市场从事经营性社会化服务,实行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经费独立核算,人员全部实行聘用制。体制的改革和机制的创新,为公共人事服务和人才市场的运作带来了明显的效应,人事公共服务不断拓展,满足了社会对人事公共服务的需求,人才市场不断发展壮大,调节供求关系的能力不断增强,服务项目不断扩展,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明显增强,特别是政企分开、管办分离、独立核算的人才市场体制的改革创新,调动了广大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为人才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二、与时俱进,努力构筑多元化服务体系

**市人才服务中心是**最大的人才社会化服务机构之一。近年来,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在现代新**建设的进程中,不断调整自身的工作理念和工作方式,以服务为核心,不断增强服务意识,完善服务设施,提高服务质量,逐步形成了具有自身特点的人才中心管理和运作模式,初步构筑起多元化人才服务平台。

一是服务范围不断扩大。**市人才中心从成立之初为少量辞职流动人员服务扩大到了目前的为各地、各层次、各类人才全方位服务,并逐步实现了人才市场与劳动力市场的融会贯通。二是服务内容不断拓展。人事代理、人才测评、人才信息、职业培训、猎头服务、就业指导等业务内容快速发展,心理咨询、人才选拔、人才派遣、人才资源开发、HR设计、业绩诚信等新项目不断纳入。三是服务方式不断改进。近年来,根据人才资源供求特点,结合人才中心实际,不断改进服务方式,使之更加符合用人单位和各类人才的需求。实行有形市场与无形市场相互补充,综合型市场与个性化市场相互配合,专业化服务与精细化服务相互衔接,使服务的内容和形式更加多样化,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得到大幅度提升。四是打破地域界限,延伸扩展服务平台。本着市场主导、开放自主、互利互惠、优势互补的原则,与西南地区各省会城市人才服务中心共同组建了由成都、重庆、**、贵阳、南宁、拉萨、云南农垦人才中心六市七方组成的“西南人才联盟”,使各方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互为窗口、互设平台,取长补短、共同发展。加强了区域间人才交流与合作的力度,完善了人才信息资源的远程共享,促进了西南地区人才工作的共同发展,构筑了区域性人才服务大平台。五是大力发展无形市场,加快网上人才市场的建设。“**人才网”自2004年重建后,形式、内容、速度都有了较大的改变和提高,年参加网上人才交流会的人员已超过30万人次,网站年访问量已近400万人次,成为了云南省最大的专业人才网站之一,为用人单位和求职者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网上交流平台。六是积极完善中心内部的信息网络服务功能,自主研发了《**人才市场营销系统》、《**人才市场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市人事人才考试远程报名系统》等软件,初步实现了人才中心的科学化和信息化管理。

三、内强素质,提高人才中心职工的整体服务能力

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职工队伍,是保证人才服务中心高效运转和优质服务的基础。**市人才服务中

上一篇:初一班主任工作总结下一篇:财务总监的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