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兰花产业发展史

2022-09-08

第一篇:中国兰花产业发展史

三亚市加快兰花产业发展扶持办法

为大力发展设施农业,进一步做大我市兰花产业,推动我市兰花产业持续快速发展。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一条 在两年内投资总额在500万元以上(含500万元)吸收本地劳动力达到70%以上的兰花企业,按其投资总额3%至5%给予一次性奖励。

第二条 在我市投资兰花生物组织培养的企业,按组培室面积和生产能力,给予扶持。新建兰花组培室一次性给予每平方米补贴600元。

第三条 在本市建立省级兰花重点实验室或兰花研究所、研究中心,按总投资的30%给予一次性扶持;达到国家级标准的,按总投资的40%给予一次性扶持。

第四条 对市级、省级和国家级兰花示范基地,对其基础设施建设给予一定比例的资金支持。市级示范基地按总投资额的10%给予支持;省级示范基地按总投资额的15%给予支持;国家级示范基地按总投资额的20%给予支持。

第五条 鼓励科技创新、兰花新品种研发和引种及推广,对在国际上注册并对产业化发展起重大作用、市场前景广阔、成果转化能力强的新品种,每个品种奖励20万元。拥有国家或地方知名商标的兰花企业,自主知识产权品种享受我市有关优惠政策。

第六条 支持现代兰花生产企业建设大棚设施扩大生产规模,进行集约化生产。对建高档现代化温室(智能化温室,包括温室主体、覆盖系统、遮阳系统、降温系统、苗床系统、灌溉系统、电系统、控制系统等)建设标准达到800元/平方米以上(含800元/平方米),建设总体规模超过10000平方米的,一次性给予200元/平方米扶持;建设标准达到300元/平方米以上(含300元/平方米,包括温室主体、覆盖系统、苗床系统、灌溉系统、电系统、控制系统等),建设总体规模超过10000平方米的,一次性给予75元/平方米扶持;建设钢架棚标准达到60元/平方米以上(含60元/平方米,包括花棚主体、苗床系统、覆盖系统、灌溉系统、电系统等),建设总体规模超过20000平方米的,一次性给予20元/平方米扶持。

第七条 支持农村兰花专业合作社、农户建设大棚设施扩大兰花生产规模,进行集约化生产。建设钢架棚标准达到60元/平方米以上(含60元/平方米,包括花棚主体、苗床系统、覆盖系统、灌溉系统、电系统等),建设总体规模超过667平方米的,一次性予以60元/平方米扶持。

第八条 鼓励兰花企业上市融资,推动产业纵深发展。对改制准备上市的兰花企业,在改制阶段给予500万元财政资金支持,促其早日上市挂牌。

第九条 切实解决中小兰花企业贷款难问题。通过政府支持,担保公司跟进,为企业进行融资担保。

第十条 对兰花企业给予贷款贴息。对引进国外专家和人才在交通费等方面给予奖励性补助。

第十一条 完善我市兰花流通体系,对新建现代化兰花冷藏物流中心、仓储加工中心、电子交易中心等项目,政策上给予优先立项和资金支持。加强航空运输调控,对兰花鲜活产品尤其在节假日期间给予优先安排舱位。

第十二条 支持兰花企业建设国际热带兰花拍卖市场,促进流通与国际接轨,面向港澳、东北亚、东南亚、南亚、俄罗斯等国际市场,利用好海关的保税仓政策,以鲜切花为主,把三亚建成亚洲最大的热带兰花交易中心。

第十三条 支持兰花产业信息化建设。政府支持100万元,完善现有“热带兰花网()”功能,使其成为农户、合作社、企业、科研单位、政府及其他中介机构等畅通的信息交流平台,成为国际热带兰花信息及网上交易中心。

第十四条 简化行政审批手续,放宽审批条件,支持兰花企业扩大出口,创建兰花出口基地,并积极配合为企业在种苗和兰花进出口通关等方面提供便捷。对出口型兰花基地给予扶持。

第十五条 加强对热带兰生产和流通过程中的检查与监督,建立许可证和认证制度。建立产地检疫体制,对按照标准化生产的兰花基地给予授牌,可申请免检。

第十六条 协助兰花企业办理森检手续,争取森检机构快速办结。

第十七条 实施兰花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机制。对从事兰花新品种、新材料、新技术研发推广的企业凡符合条件的,由科技部门进行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市科技信息产业局对经过认定的企业给予适当奖励,并积极协助企业争取市级、省级、国家级科技项目支持。

第十八条 组建三亚市热带兰花产销协会,设立三亚市热带兰花产业发展基金。基金来源包括:市财政预算外每年安排1000万元人民币专项资金、经批准从其它有关单位筹募的资金、基金收益、其他来源。三亚市热带兰花发展基金主要用途:三亚市热带兰花产销协会运作经费,兰花产业国际技术合作与交流,创新科技(主要为新品种引进和育种)、海南野生资源保护、市场开发专项补贴、兰花合作社、兰花企业、种植兰花的农户和会员企业贷款贴息和其他无偿扶持支出。由三亚市财政局、出资单位、三亚市林业局和三亚市热带兰花产销协会组成三亚市热带兰花产业发展基金管理委员会,管理该基金的审查,并报政府分管领导批准,方能使用。

第十九条 在本市投资和经营兰花产业,享受农业用电、用水优惠政策。

第二十条 鼓励和协助兰花企业在兰花育种研究、设施改良、节水设施配套、节能减排、新能源利用等方面争取国家及省市相关部门立项和资金支持。

第二十一条 兰花企业生产经营需要征用的土地,土地管理部门要优先考虑,快速审批。兰花企业的生产用电、用水、通讯要优先安排。

第二十二条 增加信贷投入,各级金融部门,特别是农村金融部门,要将扶持兰花企业发展作为信贷工作的重要内容,在信贷规模上每年要有所增加。对兰花企业向农户收购兰花产品所需流动资金贷款要优先给予安排,应按不少于兰花企业上年销售额的20%核定当年贷款额度。贷款应重点保证生产经营旺季,并在利率上给予优惠。对兰花企业的贷款,应视项目用途与实际需要,合理确定贷款期限,贷款利率按国家规定基准利率执行。国家下拨的农业综合开发专项贷款也应重点扶持兰花企业。

第二十三条 支持兰花企业积极拓展国际市场,政府帮助生产企业申报和完成国际标准质量体系认证、国际环保认证。

第二十四条 兰花企业管理人员在社会保险,继续教育、存档、子女入托、义务教育等方面,享受本市居民同等待遇。

第二十五条 鼓励兰花企业做大做强,政府主管部门制定有关标准,每年评出规模大、效益好的兰花先进企业,予以表彰。

第二十六条 鼓励兰花产品深加工,对从事兰花加工的企业,在土地、资金、科研、用水、用电等方面给予优惠支持。

第二十七条 支持兰花文化创意服务产业。对有助于提高现代兰花消费文化和艺术水平的创意服务企业,按照我市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给予扶持和适当奖励。

第二十八条 每年举办中国(三亚)国际热带兰花博览会,促进产业发展,创三亚兰展品牌,并争取承办世界兰花博览会,扩大国际影响。

第二十九条 符合本办法规定条件的企业需要在每年年底前,由兰花企业向市林业局提出本的扶持、奖励申请,并提供相关材料,经有关部门联合验收并报市政府批准后执行。

第三十条 以上政策不重复享受(含省、市两级),按高额执行。

第三十一条 本办法自二○○八年九月十一日起执行,由市林业局负责解释。

第二篇:中国健康养老产业发展报告——产业篇

近日,中国健康养老产业联盟产业研究中心、中国林促会健康养老专家委员会、惠之孝(北京)国际养老产业研究院、和君集团健康养老事业部联合新华网养老频道共同发布中国健康养老产业发展报告(2016)。

人口老龄化,是中国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面临的国情,规模庞大且快速增长的老年人口,以及缺口巨大的养老服务需求,都预示着养老产业进入了重要发展时期。

针对我国养老产业现状,中国健康养老产业发展报告(2016)共分为人口篇、政策篇、产业篇、企业篇、资本篇、人才篇以及展望2017七个板块。

产业篇

经过2014年的大肆建设与2015年的逐步淘洗,到2016年,养老产业整体由躁动走向平静、由冲动走向理智,虽然新建项目依然不断增多,但产业主题由建设转为落地运营,并不断改革,在奔跑中调整姿态,产业发展经历了初创阶段,开始由规模化阶段向资本推动下的集聚阶段过渡。

图10 养老产业演化阶段

表3养老产业演化阶段对应的产业及企业特征分析

产业演化阶段

初创阶段

规模化阶段

集聚阶段

平衡和联盟阶段

产业集中度

低,并呈现逐步下降至最低点的趋势

较低,并由最低点逐渐升高

较高,并呈现持续升高趋势

高,并呈现升高至最高点后回落的趋势

产业特征

散小乱差,跑马圈地,一片乱象

大规模专业化的“领头”企业开始出现

企业间并购重组,行业重新洗牌

出现寡头企业的强强联盟,行业竞争趋于稳定

企业数量

多,并在阶段末期达到最大值

较多,并由最高点逐渐减少

较少,并呈现持续减少趋势

少,数量达到最小值

企业性质

多为医疗、房地产等传统企业转型而来

专业度持续提高,以占领更大市场为首要目标

业务多元,资本实力雄厚,不赚钱但是很值钱

业务类型覆盖多个产业,资源在业内共享协同

作为十三五的开局之年,各地纷纷制定了养老产业相关十三五规划,并从政府层面开始推动养老服务产业规划落地实施,并逐步强化自身兜底的功能特征,加强多种形式、多种层面与社会资本间的合作。

一、社会保障:社保改革开始,兜底功能凸显

在基础社保方面,2016年,截至目前共有12省公布了养老金上调方案,首先从提高收入角度为老年人提供保障,同时,养老金入市步伐加快,10月底人社部宣布计划在年内组织第一批省份与社保基金理事会签订合同,此次规模基本会为3-5个省份,加上在2015年8月《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管理办法》出台前已签约的山东省与广东省,根据估算,首批资金至多有4000亿,投资对象以保障性为主,不超过30%的资金将会流向股市。在管理方面,也会由社保基金理事会牵头组织评审委员会,优选出第一批养老基金管理机构,正式启动投资运营工作。北京市开始实施老人分类保障措施,灵活调整养老保障服务。

针对我国养老保险费率偏高的问题,人社部表示将在今后适时调整降低养老保险等社保费率。按照国务院在2015年的安排,从2016年5月1日起两年内,对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超过20%的省份,将缴费比例降至20%;单位缴费比例为20%且2015年底基金累计结余可支付月数超过9个月的省份,可以阶段性降低至19%,按照上述要求,全国共有21个省市符合降低企业养老保险费率的条件,其中上海可从21%降至20%。北京、天津、山西、内蒙古、江苏、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广西、海南、重庆、四川、云南、贵州、西藏、新疆、甘肃和宁夏可以由20%降低到19%,各省目前已纷纷开始对这一部分养老保险进行调整。北京、天津、河北等26个省级单位出台了相关的高龄津贴等相关政策,加强对于特殊人群的补贴工作。

此外,另一广受关注的延退问题在2016年也有了新的进展。2016年,人社部表示,延迟退休的方案将在2017年正式出台,出台后会拥有5年的过渡期,到2022年正式实施。有预测表示,延退将繁荣老年人就业等方面市场,同时延退可能会为老年人带来更加丰厚的退休金,为养老产业发展提供更加优质的消费能力保障。

在养老服务业方面,公立养老体系加快其改革的步伐,部分开始凸显其兜底功能,或扩大覆盖范围。其中,北京市第五社会福利院正式转变为只接受失独老人入住的养老机构,从此不再招收其他老人,首批符合要求的失独老人已经入住。同时,国家卫计委表示,要建立和完善帮扶联系人制度,提出“为每一户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确定一名街道领导干部和一名居委会干部作为帮扶联系人。联系人要明确联系方式,畅通联系渠道,联系对象遇到困难时可随时获得帮助。联系人要根据联系对象的需求,通过登门走访、电话联络、网络沟通等多种方式,经常联系慰问联系对象,协调相关部门解决联系对象的突出困难和问题。联系对象发生意外、重病、受灾、亡故等重大情况时,联系人要及时上门,帮助排忧解难;逢重要传统节日,要以联系对象易于接受的方式开展慰问和关怀工作。同时,相关部门要为特殊家庭建立基本信息档案,以掌握其生存状况及需求”。黑龙江、福建、陕西等省份出台对失独家庭进行帮扶的具体政策,辽宁省则将通过建立计生特殊家庭档案等方式。

表42016年各省关于失独家庭扶助政策汇总

政策名称

发布时间

实施时间

政策编号

上海市卫生计生委关于建立和完善本市计划生育特殊家庭联系人制度的通知

2016.09.18 2017.01.01 N/A 河北省卫生计生委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完善计划生育特殊家庭联系人制度的通知

2016.09.02 2016.09.02 冀卫办家庭函[2016]9号

山东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山东省民政厅、山东省财政厅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做好计划生育特殊家庭扶助关怀工作的实施意见

2016.06.14

2016.07.01 鲁卫家庭发[2016]1号

河北省卫生计生委办公室关于做好计划生育特殊家庭信息档案标准和规范的通知

2016.06.13 2016.06.13 冀卫办家庭[2016]6号

黑龙江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黑龙江省民政厅、黑龙江省财政厅关于做好失独家庭夫妇养老安置和殡葬救助工作的通知

2016.05.20 2016.05.20 黑卫家庭发[2016]103号

福建省卫生计生委、福建省财政厅关于将有第三代的“失独”父母纳入省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特别扶助范围的通知

2016.04.26 2016.04.26 闽卫家庭[2016]46号

在社保层面,2016年最被关注的政策是关于长期护理险的试点工作,在6月人社部发布《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开展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的指导意见》(人社厅发[2016]80号)公布试点省份城市名单后,山东青岛首先开始试点工作。而北京市海淀区则已开始正式签约。目前,北京的长期护理险还主要针对居家养老的失能老人,在“十三五”期间,随着政策的不断完善与推广,受惠的养老企业也会从居家辐射到社区与机构养老。

二、政府参与:规范不断出台,多种方式加强社会资本合作

2016年,江苏省特别提出关于农村养老改革等方面政策,要求在“年底前确保五成以上农村敬老院转型为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加强农村公立养老机构的兜底功能,将公立养老机构改革的范围扩大到农村地区。

从2015年开始,政策出台不断向社区居家养老倾斜,这一趋势在2016年更加明显。在北京与苏州出台《居家养老服务条例》后,陕西省、河北省、合肥市、乌鲁木齐市纷纷出台相应条例,并经过多次修改审议。此外,在2016年,社区居家养老开始引入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北京、江苏、山西等省份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方面支持与社会资本进行合作。其中北京、太原、大连等城市更是将原有由社区或政府部门运营的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公开向社会招募运营方,引入成熟社会力量进行运营服务工作。

此外,由北京率先出台的新建小区配套建设养老设施并移交政策,这将进一步加强民政部门对于城市养老配套建设的控制能力,并通过选拔有运营能力与资质的企业进行运营的方式保证后续服务质量。

以北京为首的城市在2016年对于社区居家养老进行了大量改革工作,其中发布北京养老服务标识,并将在全市养老企业统一推广使用,加强全市养老设施的品牌建设,在9月成立养老驿站管理集团,实现社区养老服务的连锁化运营,在城六区开展试点中医药社区养老服务,在八城区不同模式分别试点养老助餐服务等,而上海则加快布局“15分钟社区生活圈”,同时发布“养老地图”方便老人使用身边的养老服务。可以预见,在未来几年,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改革将由北京、上海这样的一线城市普及到更多地区,各地将借鉴北京、上海改革经验,根据自身城市特点及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现状,制定相应改革措施。

在养老机构建设方面,2016年,公建民营与医养结合成为其中热点。在9月决定开展第二批公办养老机构改革试点工作后,公建民营成为本次改革的重点内容,各地陆续开始对原有公办养老进行改革尝试。在2016年,浙江省与湖北省分别发布相关政策,进一步规范公办养老机构改革措施。

在医养结合方面,自国务院在2015年底发布相关指导意见后,先后2批共90个城市(区)成为国家级医养结合试点单位,共有18个省(市、区)发布相关政策。目前,各地区医养结合工作发展极不均衡,北京养老机构医养结合覆盖率已经达到98.8%,上海也将在2017年实现全覆盖,而部分省市在2016年才逐步开展此项工作。“十三五”期间,这一工作的推进速度将会飞速加快。

在与社会资本合作方面,2015与2016年出台的金融支持养老产业发展政策逐步落实,优惠补贴政策、国开行贷款、PPP项目、专项债、省级养老产业基金目前成为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从资本方面支持养老产业发展的主要手段。截至2016年9月底,全国共有养老PPP项目264个,其中1亿以下的项目66项,10亿以上项目43项。大多数养老项目尚处于识别或准备阶段,按照PPP项目建设周期预测,从2018年开始,将有一批养老PPP项目集中进入落地运营阶段,养老服务机构,特别是中大型养老机构供给迅速提升。

三、国企发力:大举进入,改变竞争格局

2016年,大量国有企业开始通过各种方式进入养老产业,其中特别是以北京市为代表的地区,超过10家国有企业以不同方式进入养老产业各个领域,促进产业内改革与企业转型。大型国企进入带来大量资源与资金,同时能够更好应对养老产业投资额度大、周期长的问题,快速在产业内进行布局并扩张。

国企进入养老产业目前主要通过以下几种形式:

收购与并购:2015年底,北控集团收购福建金太阳,光大控股收购北京汇晨,中金瑞华收购夕悦。此类以金融资本类企业为主,通过大量资本注入进入养老企业,同时辅助原有民营养老企业实现连锁化经营、产业链上下游布局与快速扩张。

成立专业公司或提供专业服务:诚和敬是北京市国资委下属专业投资与运营养老产业的企业,首钢集团则以在北京市石景山区开展中央厨房服务为起点进入养老产业,中信国安下属的国安养老则在北京等地运营多家社区微机构及养老服务中心,金隅集团则在开发的物业中开设社区养老服务中心,二商集团则一方面开发老年食品等,另一方面进行养老护理员培训工作。此类企业基本以运营与服务切入养老产业,特别是社区居家养老板块,目前以积累自身专业能力为主,可预见未来将会依靠自身扎实的运营服务能力与国企强大的资源资本背景进行产业布局。

与成熟养老品牌、企业合作:北控集团与万科合作怡园光熙长者公寓,首开集团与寸草春晖合作首开寸草养老服务有限公司,海尔则与亲和源合作开发智慧养老项目。这类企业通过合作方式引入成熟的品牌、运营管理及服务能力,以合作开发新项目为主要业务,切入养老产业。

其他:同仁堂与北京市石景山区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北辰集团则举办“第四届中国湖南国际养老产业博览会”。这些企业从自身原有优势业务出发,拓展养老相关服务内容,提供相关专业服务,切入养老产业。

此外,对于养老PPP项目,特别是资金规模较大,需要承接地方养老服务职责的部分,依然以国有企业为主要投资者与建设者,成为部分国有企业进入养老产业的方式之一。

四、先行企业:持续运营与拓展,不断尝试改革

对于已经在养老产业耕耘多年的企业来说,2016年是持续保持并加以调整改革的一年。特别是养老地产与大型机构类企业,以及在养老产业开始多点布局的险资企业。

万科在全国各地运营多个养老品牌线,如幸福家、智汇坊、嘉园、怡园、橡树汇、榕悦、蕙心康复等,其中涵盖大型机构、长者照料、康复、社区嵌入、社区服务中心等多种业态。2016年,万科除继续开设更多养老机构外,和北控集团合作怡园光熙长者公寓,开启轻资产运营的模式,养老业务将正式逐步走向盈利时代。

除万科外,乐成、绿城、保利、远洋在2016年均有新项目投入运营,并与原有项目在运营模式等方面形成明显差异。

险资方面,泰康之家目前已确定9个城市的养老社区项目,2016年,随着申园投入运营,楚园、蜀园的落地,成为国内险资养老布局的领跑者。同时为了解决人才这一养老产业发展的掣肘,泰康与北京、上海等地20余所开设护理等专业的高校签订“订单式”人才培养协议,开启校企合作模式,多层次培养养老人才。而太平养老则与湖南女子学院签订校企合作协议,保险公司以合作的形式从培训端解决未来可能出现的人才短板问题。新华保险在北京开始运营自己的第一个养老项目,成为又一家开展机构养老服务的险资企业。

此外,联想集团在9月低价出售自身养老业务板块安信颐和,联想集团2011年成立子公司进入养老产业,是中国养老产业元老级参与者之一,也是第一个全面推出养老产业的大型企业。

五、后进企业:立足自身优势,以创新的姿态进入养老产业

与以地产公司、保险公司为主的元老级参与者不同,2016年,养老产业的新进入者行业背景更加多元化,更多企业以自身原有业务为基础,延伸发育养老板块。

大型企业方面,除大举进入养老产业的部分国企外,华为与国寿签订“智慧养老联合创新实验室”合作协议,将在智慧养老创新方面进行合作,移动、联通、电信三大运营商分别有部分城市分公司参与智慧养老平台建设,提供相应服务与支持。Airbnb则与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批准并成立的华寿之家社区养老服务发展促进中心签订谅解备忘录,成为少数进入中国养老产业的国外独角兽企业之一。

新三板企业中,部分以互联网平台企业开始转型进入养老产业,青鸟软通,光宝联合,山源科技,思锐股份为其中代表性企业,而以家政服务为主营业务的木兰花也开始提供居家养老服务。

六、并购整合:资本并购与跨界打劫成为主旋律

2016年养老产业最为关键的事件,便是以宜华健康、北控、光大控股、中金瑞华、首开等为代表的上市公司、国有资本及实力民营集团对养老产业的跨界打劫,其基本手段已不再是自我发育与孵化养老产业的实体项目,在抢占养老产业市场端口的角逐中,以上资本雄厚的企业选择了“并购重组”的捷径,直接摘取前几年养老产业的“胜利果实”,取得在产业内的话语权。未来几年,养老产业的并购重组将会更加频繁,已然成为资本跨界打劫进入养老产业的首选路径。 【整理转载:时英平】

第三篇:中国煤炭产业发展战略

中国煤炭产业可持续发展问题重重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发利用煤炭的国家,但煤炭产业真正的发展还起自新中国成立之后。除1997-2000年期间出现递减以外,我国煤炭产量一直保持较快的增长。但这种增长并不能掩盖中国煤炭产业在可持续发展道路上遇到的多重问题。

主要问题之一是产业集中度低、企业规模小、企业市场占有率低。

到2002年底,我国煤炭企业数约25000个,但全国煤炭企业平均产煤量仅为6.33万吨左右。2002年,我国年产原煤达到4000万吨的企业只有神华、兖矿、大同与西焦煤集团公司共4家,超过5000万吨的只有神华一家,但神华集团公司的市场份额不到5%。

问题之二是劳动生产率低,安全事故高居不下。

我国煤矿的生产效率较低,国有重点煤矿的工效为3.057吨/工,是世界上最低的,但在百万吨死亡率方面高出先进产煤国几十倍甚至上百倍。

问题之三是采出率低,煤炭资源浪费严重。

我国国有重点煤矿的资源采出率一般在50%左右,而国有地方煤矿和乡镇煤矿不到30%,有的仅为15%,丢弃的资源无法复采。据保守推算,我国每年平均损耗煤炭资源50亿吨,20年累计浪费煤炭资源1000多亿吨;而据有关人士测算,实际上我国煤炭资源的浪费总量可能要达到2000亿吨以上。另外,在煤炭开采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煤伴共生品,但利用率非常低,形成了另一种资源的浪费。

问题之四是污染控制不力,煤炭的负外部性过强。

我国在煤炭开采过程中形成的环境问题主要是对土地资源的破坏和占用、对水资源的破坏和污染、对大气环境的污染极为严重。

在煤炭加工过程形成的环境问题,主要来自于对原煤的筛分、洗选、动力配煤和土法炼焦。据调查,因洗煤全国每年排出洗矸4500万吨,洗煤废水4000万吨,煤泥200万立方米。

我国85%的煤炭是通过直接燃烧使用的,研究表明,目前我国燃煤产生的二氧化硫排放量占全国总排放量的74%;二氧化碳排放量占总排放量的85%;氧化氮排放量占总排放量的60%;总悬浮颗粒(TSP)排放量占总排放量的70%。

问题之五是国有煤炭企业普遍包袱沉重,持续发展能力不足。

这些包袱主要包括:因国家投入资本金不足,国有煤炭企业基本上是负债经营,本息负担沉重;1994年全国实施新税制后,煤炭业按加工制造业征税,煤矿企业税费大幅增加;企业办社会的包袱沉重;铁路建设基金的额外负担;资源枯竭矿井不断增多,煤炭企业后续开采资源日趋紧张等等。

问题之六是煤炭产业链短,高附加值产品比重小。

我国绝大部分煤炭企业的产品结构单一,尽管绝大多数国有重点煤矿企业都发展了一些非煤业务,但企业利润的90%都来源于煤炭。

此外,国有重点煤炭企业还普遍存在着观念陈旧、机制转换较慢、管理方式粗放、科技进步缓慢、职工整体素质偏低等问题。

中国煤炭产业发展之痛

煤炭资源管理体制的不合理性是导致目前我国煤炭产业发展之痛的根本原因,而这种不合理性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

一是以资源地理分布为依据的企业组建方式导致了我国煤炭企业众多、规模不大、包袱过重、跨区域扩张困难。

建国初期我国煤炭产业制定了矿井基本建设“大中小并举”的方针,因地制宜,能大则大,能小则小。这种以资源地理分布为唯一依据的企业组建方式明显地具有“项目公司”的特点,其直接后果就是:企业只能根据所划定的资源进行开采,规模有限,跨区域扩张困难;矿区远离城市,因地而建的矿区不得承担起各种社会职能,形成沉重的包袱;随着煤炭资源开采时间的推移,开采成本逐步加大,产品的市场竞争力逐步降低;随着一些矿区资源的日趋减少甚至枯竭,这些矿区中“关闭破产”压力不断加大。

二是煤炭资源长期的无偿与低价的有偿开采导致了煤炭产业进入壁垒过低、小煤矿丛生,煤炭采出率过低、资源浪费严重。

上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的煤炭资源基本上是无偿开采。尽管目前根据新修定的《矿产资源法》要求煤炭资源实行采矿权转让,但实际转让费都很低。资源的无偿或低价获得直接导致了煤炭产业进入壁垒过低,一些小煤窑只需要不多的投资即可打井采煤,这为小煤矿“遍地开花”打开了方便之门。它们为了更多地获利,粗放式开采成本最低的、经济效益最好的那部分资源,结果煤炭的采出率很低,浪费了大量 1

的煤炭资源,而对于那些煤炭共伴生品更是视为垃圾随地乱堆;近些年来,国有重点煤矿企业为了追求经济效益,采出率也有所降低。

三是资本金投入不足与长期偏低的煤炭价格导致国有重点煤炭企业财务负担过重、自我积累能力较差、可持续发展困难。

长期以来,我国国有重点煤炭企业无偿开采行政授予的煤炭资源,但资本金投入的不足也使企业普遍背着沉重的财务负担。与此同时,我国煤炭长期执行国家规定的低价格,国有重点煤炭企业长期只能以较低的价格出售,乃至长期全行业亏损。开采资金投入不足与产品销售的低价格导致我国国有重点煤炭企业自我积累能力较差,主要生产设备老化,技术更新资金缺乏,安全生产形势十分严峻,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四是煤炭生产与消费的体制性分离导致煤炭企业难以获得较高的煤炭附加值,发展受制于铁路运输,并被指责为环境的污染源。

目前我国每年电力用煤占煤炭总产量的40%,是煤炭的第一大用户。由于煤炭业不允许发电,而电力业也不能采煤,煤炭企业无法获得因煤炭就地转化为电而形成的高附加值。由于我国电力企业消费的基本上是原煤,导致了我国煤炭的入洗率仅为25%(发达国家的煤炭入洗率为90%以上),且主要是供应炼钢用的焦煤入洗,而我国现有煤炭洗选设备空置率达到65%。

虽然我国煤炭资源比较丰富,但分布极不平衡,在长期煤电分离的体制下形成了西煤东运,北煤南调的格局。目前我国煤炭产量的70%需要通过铁路运输,运量占铁路货运总量的40%左右。由于铁路货运发展滞后,运力有限,我国绝大多数国有重点煤炭企业都受制于铁路运力而难以提高产量。

此外,由于燃煤单位的设备普遍没有脱硫装置,直接燃烧原煤造成了大量的环境污染,一些媒体于是将煤炭归为空气污染的“罪魁祸首”而呼吁煤炭企业提供洁净煤,而实际上煤炭消费过程中是否形成污染,主要在于煤炭燃烧的设备。

五是以产量为中心的政策导向与安全事故处罚不力导致我国煤炭产业安全事故率过高。

增加煤炭产量长期是我国煤炭产业的基本政策,在增产的压力与动力驱动下,我国煤炭企业普遍存在着片面追求产量而对安全重视不够、安全系统投入不足。尤其是小煤矿生产方法极为原始,只求产量不顾安全,而且在安全事故发生后一般只有为数不多的经济补偿而很少受到相关法规的严厉处罚,结果导致我国煤炭安全事故率长期高居不下。

此外,我国煤炭勘探单位长期被定位为事业单位,通过中央财政拨付的有限的事业经费而进行无偿勘探,由于勘探经费的严重不足,我国煤炭已发现的资源勘探程度低,可供建井的精查储量不足,直接影响到我国煤炭的可持续开采。

美国经验对中国煤炭产业的借鉴

经验之一:煤炭是一种重要的化石能源和不可再生的矿物资源,必须有偿合理且可持续性地开采。在美国,国家资源委员会负责控制煤炭资源的使用,内政部土地管理局负责煤炭资源的租借。美国资源管理实施办法规定,对联邦公有土地煤炭资源实施租借方式,对煤炭资源已勘探清楚并进行了资源评价的矿区,采用招标方式确定开采者;对煤炭资源尚未探明及未进行资源评价的矿区,实行勘探和开采优先的办法。

煤炭资源价格确定是在资源评估的基础上进行的。评估的主要内容包括煤炭资源储量、煤质、最大的经济回收率、煤炭开采难易程度和开采成本,以及地产价值、银行利率等。由于对煤炭资源实行有偿使用,并加强了对煤炭资源的系统管理,美国煤炭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总采出率达到80%以上。

经验之二:煤炭在其开采、运输与消费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负外部性,政府需要综合控制。

美国政府在控制煤炭开采与加工过程中负外部性的主要措施有:严格审批煤炭建设项目,对凡是没有达到法规要求编制复田设计的矿区不准开采;通过建立废弃矿山土地复田基金帮助采后煤矿的复田。

对于煤炭消费过程中所产生的负外部性,美国主要是通过环保立法来控制,对排放气体各种污染物含量的严格规定,限制燃煤锅炉的二氧化硫、氧化氮及烟尘的排量,各用煤单位基本上都采用了新型脱硫集灰等设备,许多煤矿只得停采含硫量高的煤层,改为开采低硫低灰的优质煤层。

美国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的主要措施有:建立矿业局,并在各煤矿区建立安全监督机构,派驻检查人员加强检查;颁布煤矿安全保健法,授权全国各地250名安全监察人员在紧急危险情况下有权停工撤人;要求矿主事先交纳足够的事故处理保证金,每死亡1人要赔付数十万美元,使得煤矿死不起人。

经验之三:煤炭产品是一种中间投入品,煤炭资源的有效利用标准在于根据市场需求而提供效益最大化的终极品。

目前在我国还有煤炭总产量13%的煤炭为居民直接消费,而美国99.5%的煤炭都是作为工业中间品。煤炭产品并非是煤炭资源开采的唯一目标,美国不少煤炭企业建立坑口电厂将产煤改为输电、建立煤炭气化厂和焦油提炼厂直接生产煤气与焦油。

经验之四:煤炭产业是一个竞争性产业,充分竞争导致煤炭产业全员效率不断提高,煤炭资源获得更为集中且高效地开发。

在美国,1991年独立的专业煤炭公司所属煤矿产量仅占美国煤炭总产量的17.3%,而美国以外的国际财团和外国公司控股煤炭企业已经日益加快进入步伐。因竞争较为充分,美国煤矿的全员效率而一直保持着世界最高水平,而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企业通过收购与兼并不断地占有更多的资源,最终使煤炭资源获得更为集中且高效的开发。

经验之五:煤炭企业的战略目标在于有效地获得与运营煤炭资源,创造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品,不断提升煤炭资源的附加值,实现企业绩效的最大化。

在美国,由于煤炭可采诸量的55%为联邦政府所有,而45%为私人所有,因此美国各大煤炭公司一方面通过投标从联邦政府获得煤炭资源,另一方面则通过收购兼并国内外煤矿而控制大量的优势资源。如美国皮保迪公司到2002年底其煤矿已分布在美国的九个州和墨西哥与澳大利亚,共占有91亿吨可采储量的优质煤炭资源。

美国煤炭企业在交易与运输方式方面也不断创新。长期供煤合同已成为美国煤炭产业的主要销售方式,皮保迪公司还与铁路公司合作创造了万吨长大单元列车,美国固本煤炭公司在俄州修建全美第一条年运煤量120万吨的水煤浆输煤管道。即便如此美国煤炭运输的费用仍然较高,煤炭企业又开始发展坑口电站,目前它已成为美国能源基地建设的常规模式。

中国煤炭产业战略发展思路

为实现我国煤炭资源合理高效的可持续发展,并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煤炭产业长期存在的诸多问题,必须改革现有的煤炭资源管理体制,实施基于资源运营的煤炭资源管理与煤炭产业发展战略。在煤炭资源的价值链创造过程中,由于各利益相关者战略目标的不同,它们基于资源运营的战略思路并不一样。

对于煤炭资源的所有者而言,基于资源运营的政府部门战略思路是通过招标、拍卖与挂牌等方式有偿转让煤炭资源的探矿权与采矿权,获得因煤炭资源矿业权的转让而形成的收益,并期望这种收益尽可能的合理与最大化。

对于国家行政管理职能的履行者而言,这种思路要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制定符合客观现实的环境保护法规,并通过严格地执法,从而有效解决煤炭资源开发、消费过程中的负外部性,尤其是大力降低煤炭安全事故率;另外还要根据国家经济长期发展规划,制定出煤炭资源的合理开发规划,并按规划投放煤炭资源,确保经济发展过程中能源的充足性。

对于国有重点煤炭企业与国有地方煤炭企业的出资者而言,这种思路是通过对以往行政授予的煤炭资源的有效利用而获得较高的收益。但考虑到我国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的目标是国有经济逐步退出竞争性行业,因此政府部门的战略思路是在对这些行政授予的煤炭资源价值的合理评估,通过矿业权的逐步流转而获得煤炭资源的收益。

对于煤炭资源的开发者而言,基于资源运营的煤炭企业的战略思路是通过煤炭资源矿业权投标拍卖挂牌与收购兼并等方式多渠道获得丰富的优势煤炭资源,通过对煤炭资源合理地开采、加工、销售与运输而不断地提高全员劳动效率与煤炭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尤其通过对煤炭资源的经济合理开发而获得最大化的经济绩效。

战略方式多样化

在不同的战略思路下,各利益相关者实施基于煤炭资源运营战略的方式也不相同。

作为资源所有者,政府实施的战略方式类似“三部曲”。一是建立垂直集中的煤炭资源管理体制。具体来说,重要的或规模较大的煤炭资源矿业权的转让需要由国土资源部直接处置,规模较小的煤炭资源的矿业权转让则由国土资源部授权省级国土部门处置而在国土资源部备案。二是认真制定煤炭资源的长期开采规划。三是全面实施煤炭资源的有偿开采,为我国煤炭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

目前我国的煤炭资源并未真正做到有偿开采,因此政府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措施,如对全国的煤炭资源进行全面评估,确定各地煤炭资源矿业权的指导价格;对于行政授予的国有重点与地方国有煤炭企业的煤炭资源进行矿业权评估与转让,并将其转入国有资本金;对于乡镇与私营煤炭企业所占有的煤炭资源的矿业权进行评估与转让,并将其上收;对于准备新开的煤炭资源的矿业权可执行国土资源部于2003年6月11日颁布的《探矿权采矿权招标拍卖挂牌管理办法试行》,向各类投资主体公开转让。

作为国有煤炭企业出资者,政府实施的战略方式包括:客观评估煤炭资源的价值并转为国有资本金;尽可能转让国有股份,逐步将国有资本退出煤炭行业;解决煤炭企业中遗留的历史问题。

作为行政管理者,政府实施战略方式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依法控制煤炭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与矿区环境保护,认真贯彻执行《煤炭法》,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可以借鉴美国的一些经验;二是依法控制煤炭消费过程中的环境污染,强制煤炭消费者采用洁净煤技术,从煤炭价值链的终端实施控制,促进煤炭产品的升级。

作为煤炭企业,其实施的战略方式有:一是通过多种方式获得丰富的优质煤炭资源。如参加政府部门的招标、拍卖与挂牌,从政府部门获得煤炭资源;通过收购、兼并与联合开发,获得其他煤炭企业的优势煤炭资源;还可以走出国门占有国外的优势煤炭资源等等。

二是价值最大化地发挥煤炭资源的效用。若条件许可且效益可观,可以通过煤电联营的方式将产煤直接变为发电,同样可以变为产气或产油;在只能生产煤炭的情况下,也要根据市场的需求,尽可能地提高洗精煤比重;另外,还要不断提高煤炭的采出率,减少煤炭资源的浪费;再有,通过多种方式提高煤炭共伴生品的综合利用率,从而变废为宝。

三是提高产量规模,形成较强的市场势力。要不断提高产量规模,通过收购、兼并与联合等方式,在较短时间内产生几家年产量过亿吨原煤的企业集团,形成较强的市场势力,减少市场价格的波动性,确保煤炭资源的收益。

四是不断地提高生产技术、强化管理,提高全员原煤劳动效率,降低产品成本。

五是降低交易与运输费用,提高煤炭产品的竞争力。可以变输煤为输电,完全消除交易与运输;就近寻找客户,减少运输费用;以长期合同的方式与重要的客户建立伙伴关系;根据效益原则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如采用管道运输、与铁路部门合作发展大马力机车。

六是注重安全生产,减少安全事故。

七项战略发展建议

建议之一:构建煤炭资源管理体系,规范煤炭资源有偿开采制度。我国煤炭产业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键点在于建立有效的煤炭资源管理体制,因此建议国土资源部代表国家对煤炭资源实行集中管理,制定全部煤炭资源的有偿开采制度,并出台全部煤炭资源矿业权转让的实施方案。

建议之二:明确煤炭资源矿业权评估主体,准确评估煤炭资源价值。现行一些煤炭上市公司的煤炭资源矿业权评估的委托者是企业本身,它们为了自身利益往往严重低估煤炭资源的价值,建议在煤炭资源矿业权转让过程中,必须由政府部门委托评估,从而客观准确地评估出煤炭资源的真正价值。

建议之三:深化国有煤炭企业改革,塑造煤炭产业的健康主体。现有国有重点煤炭企业绝大多数改制并不彻底,依然关心的是煤炭产量,而不是煤炭资源价值的充分挖掘,必须深化国有煤炭企业的改革,通过股份制改造,逐步减少国有股比重,建立多元投资主体,规范法人治理结构。

建议之四:改革煤炭资源勘查体制,提高煤炭资源的勘查能力。尽管我国煤炭资源的普查率较高,但精查率却很低,其主要原因在于我国煤炭勘查仍然实施事业单位体制而进行无偿勘查,勘查经费严重短缺,勘查的内在动力也不足。建议深化事业单位的体制改革,将煤炭勘查单位转变为公司,进行商业性运作,实施有偿勘探。

建议之五:分离煤炭企业办社会职能,减轻国有重点煤炭企业的负担。由于绝大多数国有重点煤炭企业所在的地方政府接受能力有限,导致这一改革至今难以真正实施。建议政府将煤炭资源矿业权转让的一部分收益帮助地方政府接受煤炭企业所分离的社会职能。

建议之六:加快发展铁路大马力机车,提高铁路煤炭运输能力。我国铁路运输能力不足长期制约着煤炭企业的发展,加快铁路建设步伐固然是一个重要的方向,但短时间内即可实现的方法则是大力发展大马力机车,提高单列货车的货运能力。

建议之七:降低煤炭产品税赋,减轻煤炭企业的税收负担。1994年国家税制改革后,煤炭企业纳税总额大幅度增加,1994~2000年与1993年相比,国有重点煤炭企业年平均纳税额增长了189%。建议根据国际上通行的煤炭企业税收方法与我国煤炭企业的实际情况,降低煤炭产品税赋,减轻煤炭企业的税收负担。

第四篇: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

龙源期刊网 http://.cn

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

作者:

来源:《沿海企业与科技》2002年第01期

—《中国文化蓝皮书—2001~2002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出版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交通大学经过一年紧张而又高水准的合作科研,顺利完成了《中国文化蓝皮书—2001~2002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的编写工作,并已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李铁映为《文化蓝皮书》作序,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江蓝生,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国家文化产业创新与发展研究基地主任谢绳武任主编,国家相关部委的主要领导大多都担任了编委会的副主任和委员。

据专家介绍,这本书有三个第一:是我国第一本文化蓝皮书,也是第一本代表国家水准的文化蓝皮书,更是院校首次强强合作在文化研究领域完成的国家重大项目。中国社科院与上海交大本着优势互补、勇于攻关的精神,从中国文化发展的总报告、“十五”期间和入世后的文化发展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文化行业的报告、中国区域文化发展的现状报告、与国外文化产业的比较、文化产业发展的个案研究、中国大城市的文化产业综合指标统计研究,以及专家论坛等进行了全方位的研究和报告。

《文化蓝皮书》反映了我国文化发展的现况,展示了我国文化发展的前景。它的适时诞生,预示着我国正以世界的眼光、时代的要求融入世界发展的格局之中。正如中国社科院院长李铁映在序中所言:“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发展,中国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以及以信息科技为代表的新经济的迅猛发展,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也将日益突显。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一些文化出口大国的文化产业,业已成为本国重要的经济支柱,特别是信息产业和文化产业的联姻,正推动文化产业进入一个飞速扩张的时代。许多国外的政要、专家学者,不约而同都将其看成是21世纪全球经济一体化时代的朝阳产业,他们甚至断言,21世纪的经济将由文化与产业两个部分构成,文化必将构成经济进步的新形象。这样的判断包含着发人深省的预见性,是不可等闲视之的。”

第五篇:中国动漫产业发展分析

文传学院3305100142王悦

21世纪是一个转型的世纪,世界的发展进入了一个知识科技时代,经济发展趋于转型不在是以传统的产业发展来撑起着世界经济,然而动漫产业作为文化产业的后起之秀,正确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为世界动漫产业的一部份,中国动漫产业也随之余出,当前的中国动漫产业拥有广阔的市场,但同时也面临着重要的挑战,如何摆脱现阶段被动的局面,以高质量的动漫艺术夺回国内市场同时走向世界走向未来,如何探索一条合适于中国动漫发展之路,则是中国动漫界当前最急需解决的问题,而一切解决问题的根本首先是来源于对事物的认识,本文着重对中国动漫产业现状进行分析,结合实际情况,总结中国动漫产业在发展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并提出自己对解决这些问题的一些建议或者意见进行探讨。

中国动漫产业的发展状况

动漫产业,是指以“创意”为核心,以动画,漫画为表现形式,包含动漫图书,报刊、电影、电视,音像制品、舞台剧和基于现代信息传播技术手段的动漫新品种等动漫直接产品的开发、生产、出版、播出、演出和销售,以及与动漫形象有关的服装,玩具,电子游戏等衍生产品的生产和经营的产业。

中国动漫产业的发展起步比较早,历史悠久,但是还是处于初级阶段,纵观中国动漫的发展历史。从上世纪20年代到现在也有过历史辉煌的一页,但是很遗憾的是都没有以一种产业的发展形式展现在我们面前,中国动漫的发展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的20年代,直到现在已经也有一段时间了。

说起中国动漫,我们可以从尘封的竹简巾中倒出一连串的豆子,如《骄傲的将军》《小蝌蚪找妈妈》《大闹天空》《三个和尚》........遍数家珍,一系列动画片的出世,相继带来的是中国动漫的辉煌发展,从发端期(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到辉煌时期(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到后来的转型期,一共经历了大半个世纪的风雨历程,其中前期主要是为了社会的某些需要而发展前进着属于非营利性的创作,并没有形成真正意义的产业规模,

60年代后期以来,世界各国动漫的兴趣并迅猛的发展,以美国,日本为首的动漫强国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崛起着,80年代后期中国动漫产业也迎来了一种全新的发展模式,即软服务外包,以美国等国家的动漫企业为了节约制作成本纷纷把制作环节交给中国做,著名的动画片《花木兰》即是取之中国又是来自中国,这种发展模式使中国动漫一直面临着一个难堪的剥论,逐渐的失去了自我创新的意识和能力,一方面国内动漫企业大部分是外国动漫的加工产,为美日动漫做加工制做而得以存活,原创动漫生产极为的薄弱,另一方面对的国内广阔的动漫消费市场被日美动漫占领着,包括影视播出市场,音像市场,以及衍生产品市场都被外国的动漫产品占领,因而中国动漫失去了原因的竞争能力,这种状态一直延续到21世纪的开始才慢慢的被打破,当然基于前面所形成的种种问题,确实与我们这个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

动画片生产状况

据统计,2010年全国制作完成的国产电视动画共385部,超过了22万分钟,比2009年增加了28%。从2004年国家出台相关扶持政策之后的这7年时间里,国产动画产量迅猛提升了50倍。

但是,一方面说中国是动画片生产大国,另一方面作为观众的我们却根本看不到多少动画片,除了喜羊羊就是四驱车,感觉那个巨大的产量就是虚假的繁荣。确实!在动画片生产大国的光环下,一个尴尬的事实是,那些生产出的动画片不知道去了哪里。中国动画学会副

会长兼秘书长贡建英说,国产动画陷入了盲目追求GDP,以分钟数的生产量说事儿的误区,事实上很多片子无法在电视台播映,也卖不出去。

“地方少儿频道一年首播也就6万分钟左右。”重庆视美动画艺术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刘兴说,“但我们就算是想买6万分钟都无法实现,因为很多动漫公司只是为了政府的补贴在生产的,片子达不到播出水平。”同样的冷清也出现在动漫电影市场,在前有“奥特曼”后有“功夫熊猫”的喧闹之下,2011年的电影排期中,国产动画电影呈现集体“沉寂”之态。

“每年都会有十几部动画电影面市,但成功的可能只有一两部,能代表国内动画产品的优秀品牌还非常少。”中影电影数字制作基地有限公司北京动画制作分公司总经理雷振宇说,“虽说不少动漫影片能够做到不赔钱,但那是通过控制成本、票房发行、频道发行,以及一些资助、奖励来回收成本,获得一定利润,确实不能算是很成功的方式。”

原创动漫电影在市场“大考”中没有交出令人满意的答卷,但为何各动漫公司还是乐此不疲呢?“怪物工厂”的负责人林波道出了业内潜规则:“别看做动漫电影烧钱,但它并不会亏,电影会给企业带来一份体面的成绩单,为下一步动作做好准备。”

中国动漫产业存在的问题

尽管我们发现中国动漫产业经过近几年的发展也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虽然这样,而且我们也发现中国动漫产业在发展的的同时,也有相当的产业上的优势,可以让我们发挥而用之,但是虽然好景近在眼前,同时中国动漫产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也面临着巨大挑战和存在着许多问题。

1开发意识缓慢缺少创新意识

目前,纵观国际动漫,以美国日本等国为主的动漫发展大国,他们的动漫产业在国家经济产业构成中都占有相当比例,动漫产业是英国的支柱性产业,甚至在日本也是他本国第二大产业,美国的网络游戏业已经连续好几年超越好莱坞的电影业成为该国的最大娱乐业,而这些国家都是以原创动漫的开发为主的产业方式,而且走过来漫长的历史,相比之下我国的动漫产业才刚刚起步,国内的动漫数字娱乐,自主研发的能力弱,原创能力比较低,基本以引进加工代理运营为主。

尽管有些省份动漫基地大力的开发具有民族特色的动漫形象,而市场却怎么也火不起来,动漫影视和网络游戏的消费群体主要是青年,还是比较单一,但是他们也是中国动漫教育学研的后背力量,并且他们从接受动漫时就受日本,韩国等国家动漫开始时的作品,民族性文化的重熏,从而对本土文化缺少了解,使中国的动漫缺少传统的传承。

在国内现阶段原创动漫作品的数量,不仅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甚至无法满足播出的要求,有些所谓的原创变为一种简单的模仿,在人物形象,故事情节,语言风格,画面质感等方面都有比较多的“崇日”“崇美”“模韩”等现象。

2市场培育不健全

传统的动漫市场,我们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是播出市场,二是卡通图书和音像制品市场,三是衍生产品,其中最后一个层次比前两个层次周期更长市场更广,并且盈利也是最后一层次比较多,在西方传统的动漫产业里,往往都是在某一个动漫角色上大下功夫,我国动漫产业衍生产品开发泛力,而产业收益70%源自衍生产品,中国原创动漫主要是拿稿费,主要的平台上电视台和动漫杂志,但是现阶段原创动漫杂志纷纷倒闭,由此可见中国动漫市场的培育几不完全,很不平衡。

打个比方在日本和美国,如果动漫家的原创作品首先是在周刊上发表,反向好的作品就会得到杂志社的支持,使作品得到广泛的传播,杂志社将作品印发成单行本漫画家像流行的歌手,影视巨星那样拥有广阔的知名度和社会地位,而在中国却是从来没有的事。

从今几年来看,中国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扶持本土动漫产业,在各地举办动漫节,例如:厦门国际动漫节,杭州国际动漫节,等来加强市场的宣传力度促进动漫产业个缓解的发

展,来培育动漫市场的发展。

3产业链不完整

动漫产业一般由动画前期市场调研和策划,动画生产制作,动画片营销(发行),动画片的播放,动画片的衍生产品开发经营五个部分组成,环环相扣的产业链,在这个产业链中每一个环节的运作质量都直接影响到下一个环节的成败是一个相互交叉又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而这些其中的每个环节又牵扯众多的行业发展(如策划公司,动画制作公司,广电业,出版业,玩家业,服装业等20多个行业)目前在国内的动画片中,动漫的产业链根本没有建立起来,往往是动画节目的制作后,除了完成播放一个环节则基本处于被动停滞的状态,好一点的有图书与音像进行出版发行,而玩具和形象授权更是凤毛麟角,动画片光靠播出根本无法得到相应的资金回报,必须通过产品的衍生开发才能实现盈利。

如今来讲,网络的发展又为动漫的发展传播提供了又一个平台,而网络动漫产业的前锋,漫画创作是产品的创作基础。

影视动漫的产业主体,动漫舞台剧是产业的延展和提升等等,其中每一个环节都有拉升和整合作用。此外就现阶段来讲,玩具等周边产品的开发环节,当然现在还有一新的开发形式式就是动漫游戏。

动漫游戏是一个复合概念,一般而言漫画是起点,动画是运动的漫画,游戏是互动的动画,动漫游戏是以文化为内涵,以创意为核心,以科技为手段,以娱乐教育为目的,进行动漫游戏产品及衍生产品的研制开发,出版发行和运营的新兴文化产业,它是属于知识密集型创意产业是以高科技为载体的现在产业,是以文化为内涵的内容产业,是高投入高附加值与高风险并存的产业。

就动漫产业来说,整个产业链条比较长,以动漫游戏为例,它的盈利模式独特,完整的动漫游戏产业链一般从研发制作和销售,到图书和音像制品发行,教育软件的开发与传播,再到玩具,文具,服装等衍生产品的开发,经营与销售,以及主题公园的建立等,通过开发动漫游戏形象的品牌价值,可提升授权产品的市场价值,使其边际效益递增,就我国近几年的行业状况来看,发展迅速以巨人,盛大为行业巨头对游戏产业发起猛攻,随着“征途”,“三国志”等一些国产游戏的推出,并取得比较理想的收益,但就目前我国游戏产业盈利现状来看,市场开发极度的不完整,国产游戏主要的盈利环节是游戏产品的直接消费,而动漫产业链的部分如市场调查研究也才刚刚做起来,而衍生产品的开发速度更为的缓慢,几乎也等于零,因此放弃了大的盈利渠道,导致有些项目无果而终,产业链的极不完整,造成有时候损失巨大,从国际经验来看,衍生产品它创造的发展价值带来的效益是巨大的和增长空间是很大的。

纵观欧美,日韩动漫产业链不仅衍生到传统的消费品企业更成为媒介的传载体,形象的增值性与受众的互动性是开发的重点,特别是网络游戏个商家在积分奖励给玩家奖品也不失为一种有效的途径,动漫拉动了多个行业的发展,遍布产业链的每一个环节,相比国内动漫市场中这些方面做的相当的不够,产业链的每一个环节开发远远不够完整,还有待提高。

4各环节人才缺失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尖端的人才,21世纪最缺少的也是人才,同样在国内的动漫产业领域也是,中国动漫产业链的搭建缺少优秀的人才包括创意,研发,市场营销,管理等各类人才,与传统的动漫强国相比还相差甚远,现有的动漫产业团队如何做到不:缺角“已经成为中国动漫企业的发展之痛。

创意和营销人才严重不足,尽管近两年国内开发动漫专业的各高校有很多,在校人数还是供不应求。远远满足不了当前产业发展的需要,就当前国内动漫界而言,最缺的不是技术人员,而是有创意的编剧,导演,策划以及营销人才,这也是国内很多动漫产品无法吸引观众的根本原因之一,以至于市场很难做大做强。经营人才的匮乏制约着产业的升级,一些较

好的原创作品各环节比较零散,没有衔接成产业链,因此人才缺失成为我国动漫产业发展中的一大瓶颈,直接关系到行业的兴衰成败。

中国动漫产业发展优势

中国动漫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原始积累的种种因素,也正是因为有这些才能在以后的产业腾飞之路上走的更远。面对着国内旺盛的需求市场,一时间投入动漫产业的企业也数以万千,纷纷泳入市场,争取发展的一席之地,而这样的现象不是偶然的,然而中国动漫也有其固有的发展优势。

1、历史文化底蕴很浓在题材可发觉的空间大

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历史的国家,文化远远流传,民族文化多样,有着许多经典的民间故事和优良文学作品,比如说《三国演义》,《西游记》《花木兰》等,这些都是优秀的动漫创作题材,动漫的发展离不开的好的故事创作,五千年的历史积累的丰富文化底蕴,这就为中国动漫的发展提供最为根本的发展创作源泉,奠定了发展壮大的基础。

动漫是一种文化的延续,也是一种现在文化的表现,没有好的文化底蕴也就没有好的作品出现,也就没有发展的动力。中国的动画片《大闹天空》就曾经取得辉煌的成就。历史的发展告诉我们,从美国的动画大片《花木兰》在到刚上映的《功夫熊猫》一种类似灵魂式的东西在其作品中涌动着,可以看到很鲜明的中国元素,历史在又一次告诉我们中国元素的成功性是不可替代的,而《功夫熊猫》更是以史无前例的票房取的压倒性的胜利,形成巨大的商机,而国内市场这样的成功案例也不少见,中国60年代的水墨动漫《小蝌蚪找妈妈》和《三个和尚》就在国际获得良好的声誉。

2市场前景广阔

中国经济在迅速的崛起,伴随的是人们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人们的精神物质生活越加的丰富,

而且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按照经济学原理消费者哪里市场就在哪里的说法,那么整个中国动漫消费市场将是全球动漫市场增长的一级市场,一方面我们的消费结构正在逐步的改善,精神消费越加的需要,而动漫产品确正值一种精神消费,最近一个动画片上映的表明,我国的动漫产品消费不仅仅是单单的像过去一直所强调的儿童消费市场,而发现其市场已经走向多元化,有些方面已经趋于成人化,不局限于哪一阶级,并且这种趋势已经成为一种不可阻挡的趋势中发展着,另外按照我们目前的需求来讲我们的动漫产品需求的缺口非常之大,前面已经说过还有1000亿人民币的未开发市场。

就我们目前所上映的动画片中有大多数是从国外进口的,这就说明我们原有的国内市场,对于我们国产的动画片及其他动漫产品依然有很大市场开发空间,经预测表明未来中国动漫节目需求量为一百八十万分钟,而国产所占比例很小,除去进口的而为MP4,手机,掌上电脑,网络,电视,车载电等新媒体提供的娱乐性动漫节目,无疑要催生一个更加巨大的消费市场。

再一个我们从动漫产品的衍生产品开发市场来看市场空间更大,据了解,目前我国每年有六百亿人民币的文具产品销售额,二百亿人民币的玩具销售额,已经一百亿元人民币的儿童音像制品和儿童出版物等,在某种程度上都有依赖于动漫产业的发展和带动,由此中国动漫产业的产值将有望在近几年超越千亿元人民币,达到一定规模。

打造全民动漫

如果说中国动漫发展出现了瓶颈,那么最大的问题在哪里?“讲故事能力太差。”动漫节论坛的负责人艾晓静这样认为。

1998年迪斯尼制作的动画片《花木兰》取材于中国传奇故事,影片保留了故事的传统情节,但片中的花木兰代父从军、孝道成了其次,女性对理想和自我的追求成了故事的主题,因此,故事成了一个新的传奇。传统的中国故事被赋予了崭新的美国个人主义和英雄主义。

最终,海外票房达到2亿美元。

2008年的大屏幕上,血液里都流淌着面汤的熊猫阿宝,不理会鸭子父亲的良苦用心,好吃懒做。然后又在一场比武大赛中鬼使神差地成为了龙战士,得到龟仙人带领,前去跟浣熊师傅学艺。最后施展着中国功夫的阿宝成功地保卫了和平谷。一部处处是中国元素的《功夫熊猫》,为梦工厂在全球扫回了6亿美元的票房,制造出了一个迄今为止史上最有名气的“熊猫”——阿宝。

几年前,崔永元曾认为中国的电视节目无法做到在“意义”和“意思”之间的平衡——要不过于严肃,生怕观众说自己不够深刻、不够品位,最后弄得没有人看;要不娱乐得没边,低俗得不靠谱。如今,动漫人对自己的行业也有着同样的感受。“其实仔细想想,中国的传统文化里有多少好玩的故事啊,比如守株待兔,多有趣的故事啊。可是我们这个民族好像习惯了苦大仇深,好玩的东西生生地要拍出„意义‟来。哪怕是动画,看的时候你也能感受到制作者的良好用心,就好像他们在你旁边说„孩子啊,你看那个人多笨啊,你可不能向他学习啊,你要自己去觅食去奋斗啊。‟故事拍成这样,儿童还会有兴趣看吗?其实你要做的只是如何精彩地把这个故事讲出来就好了。就好像你们记者,你只要把事情的经过结果说出来就好了,为什么非要做一番评论呢?我们读者有自己的判断能力,不需要你来讲道理,对不对?”

好的精神是不分传统和现代的,好的作品也应该是不分年龄和阶层的。河南华豫兄弟总经理林波用“低幼化”总结了中国动漫的特点。其实,好的作品应该是不分年龄的。日本和美国的动画之所以有那么好的票房,很大程度上是成人观众的贡献。美国的《狮子王》、《料理鼠王》、《功夫熊猫》,日本的《千与千寻 》、《悬崖上的金鱼姬》、《蜂蜜与四叶草》这些都有很大的成人市场,但是中国动画的定位基本是儿童市场,多数还是10岁以下的儿童,成人根本不会去看,除了陪孩子看。这些年一直是这样。但是我们可以在《喜羊羊与灰太狼》上看到一点改变的迹象,他们已经在朝成人市场努力了。这也是它上映一周就能取得7000万票房的原因之一。在日本,可能三四十岁的人也会拿本漫画书来认认真真的看,周围人的人也不觉得有什么奇怪。我们还不行,如果一个三四十岁的人看漫画的话,身边的人肯定觉得奇怪,甚至认为他不务正业。

中国动漫的发展重在人才,国内动漫新生代的崛起,在加上中国古老文化的魅力重现势必促进中国动漫产业的快速崛起,成为当前经济危机下的中国经济的又一增长亮点。

结束语

中国有着深厚的中华文明的历史底蕴和悠久的动漫发展历史,这些都是国产动漫能够与国外动漫能够竞争的资源,但是是否能够国外动漫的包围,在整个国内动漫市场收复国内动漫市场,还需要多方面的配合和时间的发展以及国内动漫界的努力和政府的积极支持。

上一篇:中国全行业薪酬报告下一篇:做干净担当的好干部